2018全球癌症发病数又涨了20190121
- 格式:ppt
- 大小:3.92 MB
- 文档页数:18
癌症能治愈,关键在早期作者:刘端祺来源:《养生大世界》2019年第12期据2018年全球癌症统计报告显示,全球2018年癌症新发病例约1810万,死亡约960万。
部分癌症如肝癌、食管癌、胃癌,中国发病人数占全球发病人数的一半左右。
癌症已成为中国人口的最主要死因之一。
又2019全国癌症报告显示,在我国平均每天超过1万人被确诊为癌症,每分钟有7.5个人被确诊为癌症。
近10多年来,恶性肿瘤发病率每年保持约3.9%的增幅,死亡率每年保持2.5%的增幅。
癌症负担呈持续上升态势。
除却生命威胁,中晚期癌症患者的治疗消耗了大量的人力财力,每年恶性肿瘤所致的医疗花费超过2200亿,这无疑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负担。
大家都知道,肿瘤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
恶性肿瘤主要包括两大类,一类是肉瘤,起源于间叶组织;还有一类叫做癌,起源于上皮组织。
因此,癌症是从属于肿瘤的。
生活中,人们所说的“癌症”泛指所有的恶性肿瘤。
恶性肿瘤与良性肿瘤最重要的区别在于:癌会在体内无限制地生长、浸润和转移。
良性肿瘤则无浸润和转移的能力。
我们不难发现,肿瘤患者主要是中老年人,特别是老年男性。
每年300余万老人确诊癌症,200余万死亡,且逐年增加。
而45岁以下的年轻人仅占肿瘤患者的10%左右。
由此可见,肿瘤问题主要是老龄问题。
肿瘤的诊疗是事关中老年民生的重要问题,而解决的关键还在于预防癌症的发生发展。
我国肿瘤死亡率较发达国家高近50~100% 。
为什么差别如此之大?根本原因在于发现癌症时为时已晚。
癌症患者极少是因为主动做体检和防癌筛查而被发现。
这就导致了癌症治疗的效果不尽如人意和人力、物力的大量耗费。
癌症的防治关键还在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癌症既可以预防,也可以早期诊断,早期癌症更是可以治愈。
大多数早期癌通过手术可以得到根除,实现长期存活。
如果将关口前移,加大预防力度,抗癌工作将更具成效。
防癌体检和早癌筛查,在癌症诊断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018全球癌症统计报告出炉!185个国家、36种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2018年9月12日,牛逼的CA杂志(影响因子:244.585)终于发布了最新的全球癌症统计报告:全文链接:/doi/full/10.3322/caac.21492全球癌症新发病例和死亡分布情况研究估计,2018年,全球范围内将会有1810万癌症新发病例和960万癌症死亡病例,表1为各类癌症的新发病例和死亡情况。
原文图3展示了不同地区的整体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占比。
整体来讲,2018年,估计接近一半的癌症新发病例和超过一半的癌症死亡发生在亚洲地区,部分原因是因为接近60%的人口居住在亚洲。
原文图4展示了排名前10的癌症在全球范围内的发病和死亡占比。
对于整体人群来讲,肺癌是最常见的癌症类型(占整体的11.6%),也是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占癌症总死亡数的18.4%)。
对于发病来讲,女性乳腺癌(11.6%)、结直肠癌(10.2%)、前列腺癌(7.1%)是占比靠前的癌症;对于死亡率,结直肠癌(9.2%)、胃癌(8.2%)和肝癌(8.2%)是占比靠前的癌症。
全球癌症地图原文图5和图6分别显示了各个国家、不同性别人群中最常被诊断的癌症以及主要的癌症死因。
先来说说男性,前列腺癌是105个国家中男性最常被诊断的癌症,其次为肺癌(37个国家),肝癌(13个国家)。
对于癌症死亡来讲,肺癌是93个国家男性最常见的癌症死因,其次是前列腺癌(46个国家)、肝癌(20个国家)。
再来说说女性,乳腺癌是绝大多数(154个)国家女性的最常见癌症,其次是宫颈癌(28个国家)。
对于癌症死亡来讲,乳腺癌和宫颈癌分别为103个国家和42个国家的主要癌症死因,再次是肺癌(28个国家)。
全球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全球整体癌症发病率来讲,男性要高于女性(年龄标化率(ASR):218.6/10万vs 182.6/10万)。
同样,男性的癌症死亡率也要高于女性(122.7/10万 vs 83.1/10万)。
肝癌的疾病流行趋势和统计数据近年来,肝癌作为一种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
本文将详细介绍肝癌的疾病流行趋势和相关的统计数据,以增加对该疾病的认识和理解。
一、肝癌的发病率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简称WHO)的数据,全球范围内的肝癌发病率呈现上升的趋势。
根据2018年的统计数据,在全球范围内,每年约有80万人被诊断出患有肝癌,其中亚洲地区是高发区域,占到了全球肝癌总病例数的80%以上。
此外,男性的肝癌发病率普遍高于女性。
二、肝癌的死亡率肝癌的死亡率也呈现出上升的趋势。
据WHO的数据显示,每年约有70万人死于肝癌,其中仍以亚洲地区的死亡人数最多。
肝癌的高死亡率主要是由于早期肝癌通常没有明显的症状,导致很多人在发现肝癌时已经处于晚期,治疗效果较差。
三、肝癌的危险因素肝癌的发病与多种危险因素密切相关。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肝癌危险因素:1.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导致肝癌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根据研究数据,全球约有2亿人患有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而这些感染者患肝癌的风险相对较高。
2. 慢性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慢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也是造成肝癌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约有7000万人感染了慢性丙型肝炎病毒,其中一部分人最终会患上肝癌。
3. 酗酒:长期大量酗酒会增加患肝癌的风险。
酒精在体内代谢产生的乙醛会对肝细胞产生有害影响,长期累积下来可导致肝癌的发生。
4. 脂肪肝:肥胖和高脂血症等因素可导致脂肪肝的发生,而脂肪肝进一步演变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和肝硬化的风险较高,进而增加了患肝癌的风险。
5. 饮食习惯:长期高盐、高糖、高油脂的饮食习惯与肝癌的发病风险密切相关。
过量的盐分、糖分和脂肪会对肝脏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增加患肝癌的可能性。
四、肝癌的早期筛查和诊断由于肝癌早期症状不明显,导致很多患者在发现时已处于晚期。
2018全球癌症统计报告解读2018全球癌症统计报告解读癌症是当今世界上最常见的致命疾病之一,对于全球人类健康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据2018年的全球癌症统计报告显示,全球范围内癌症发病率、死亡率呈上升趋势,给公众和医学界敲响了警钟。
一、全球癌症患病率逐年上升根据2018年的报告数据,全球范围内癌症患病率在过去几年中呈上升趋势。
这一趋势可能受到人口增长、老龄化、不良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的影响。
报告中指出,全球2018年新增癌症病例约为1850万,与10年前相比增长了一倍。
在全球范围内,癌症是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各类癌症种类及分布根据统计报告显示,最常见的癌症类型为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胃癌和肝癌。
其中,肺癌是全球最常见的癌症类型,并且致死率最高。
在全球,肺癌的发病率呈不同程度上升,与吸烟率和空气污染有关。
乳腺癌则是女性最常见的癌症,但在发达国家通过筛查和早期治疗的手段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
肝癌则在亚洲地区具有较高的发病率,特别是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有关。
结直肠癌和胃癌在全球范围内也是常见的癌症类型。
三、癌症的预防和控制面对全球癌症问题,预防和控制是至关重要的。
有效的预防措施包括改善生活方式、控制危险因素、筛查癌前病变及早期诊断、提供优质的治疗和关注生物疫苗的发展。
报告指出,有90%的癌症与环境、生活方式以及遗传因素有关,其中一些因素是可以干预的。
改善生活方式,如戒烟、限制酒精摄入、少食多餐、保持体重、均衡饮食和定期运动,可以降低癌症的风险。
此外,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减少环境污染和化学物质暴露也是预防癌症的重要措施。
早期诊断对于癌症的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
通过筛查高危人群,如乳腺癌、宫颈癌和结直肠癌等,可以在癌症发展的早期阶段进行诊断和治疗,从而提高存活率。
另外,新型的生物疫苗研究可以帮助预防癌症,其中包括研发乙肝疫苗和宫颈癌疫苗等。
四、制定全球癌症防控政策在防控癌症方面,需要制定全球和国家层面的政策。
世界癌症日,好习惯让癌症远离作者:左占杰来源:《养生大世界》2019年第02期近十年来,癌症无论是发病率还是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都呈上升趋势,据美国癌症学会官方期刊发表的《2018年全球癌症统计数据》报告,评估了185个国家中36种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中国癌症发病率及死亡率均列全球首位。
据《2018年全球癌症统计数据》报告,全球新发癌症发病率最高的依次为:肺癌(11.6%)、乳腺癌(11.6%)、结肠直肠(10.2%)、前列腺癌(7.1%)、胃癌(5.7%);全球死亡率最高的癌症依次为:肺癌(18.4%)、结肠直肠癌(9.2%)、胃癌(8.2%)、肝癌(8.2%)、乳腺癌(6.6%);可见,肺癌是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癌症。
在统计报告中,2018年全球将约有1810万癌症新发病例及960万癌症死亡病例,其中亚洲在后者占近七成。
数据也显示,全球每新增100个癌症患者,中国人占21个,相当于中国每天有超过1万人确诊癌症,平均每分钟有7个人得癌症。
全球每死亡100个癌症患者中,中国人占将近24个。
平均每天都有6000多人死于癌症,每分钟就有将近5人死于癌症。
近期,在美国《科学》杂志发表了英国癌症研究会斯旺顿(Charles Swanton)教授领导研究的研究团队的研究成果。
他们通过对七名肺癌患者进行分析,包括吸烟者、戒烟者和从不吸烟的人,结果发现:初始遗传错误引发的肺部肿瘤细胞就像种子一样能潜伏人体多年,潜伏期可长达到20余年,悄悄“生长”而无法检测,然后在条件成熟时被新的遗传错误“触发”,公开“现身”并快速长成恶性肿瘤。
作为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肺癌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
而肺癌的治疗效果与发现时肺癌的分期密切相关。
有数据显示,对于初诊为I期肺癌患者,手术治疗后5年生存率可达到70%,而对于处于晚期丧失手术机会的患者,治疗后的5年生存率仍不到5%。
可见提高肺癌患者生存预后的关键是早发现早治疗,因此早期筛查对于所有肺癌高危患者而言都尤为重要。
全球患癌人数迅速增长,研究证明补硒可防癌抗癌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今日发布最新报告称:全世界罹患癌症的人数正在“迅速增长”,单就2018年这一年中就新增了1810万个病例,因其而死亡的人数更是高达960万。
癌症将成为人类预期寿命延长的最大的阻碍。
全球患癌人数增长,研究证明补硒可防癌抗癌癌症是人类面临的医学难题,目前医学上还没有明确的能够治愈癌症的方法,不过有研究证明,科学的补充硒元素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发生。
硒元素有着“抗癌之王”的称号,临床研究证明,肿瘤患者的血清硒浓度均低于健康的对照组,并且低硒地区的发病率要明显的高于高硒地区。
癌细胞的最初形态,就是人体内出现的基因突变的细胞。
充足的硒元素能够增强免疫细胞的活性,从而快速的吞噬以及杀灭这些基因突变的细胞,避免癌症的发生。
早在二十世纪末,就有“迈阿密抑瘤实验”发现,硒元素对肿瘤患者有效果,硒元素更是因为被世界卫生组织誉为“抗癌之王”。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专家们对小白鼠做过对比试验,发现补硒的那组小白鼠体内的肿瘤块只有0.67g,而没有补硒的小白鼠组的肿瘤块有0.99g,具有显著性的差异,由此证明,补充硒元素能够抑制肿瘤。
科学补硒防癌抗癌,选择第四代蛋白硒产品高吉星补硒对癌症的抑制作用早就有医学以及临床研究证明,想要防癌抗癌,硒元素的补充必不可少。
不过目前存在着一个严峻的问题,我国是一个缺硒大国,全国有72%的地区土壤缺硒,想要简单的通过食物补硒是比较困难的。
找一款适合的补硒产品来进行科学补硒,才是比较明智的选择。
市面上鱼龙混杂的补硒产品众多,其中含有的很多都是亚硒酸钠、硒化卡拉胶等无机硒,服用这种产品会对人体造成副作用,并不适合长期服用。
其他的一些像是富硒酵母、麦芽硒等,其中含有22%左右的无机硒,存在一定的副作用。
而大豆硒蛋白的吸收率又不如第四代蛋白硒好,所以说,选择补硒产品,还是要选择第四代蛋白硒产品高吉星。
高吉星是第四代蛋白硒产品,其中含有的硒元素是利用先进的生物转化技术从富硒的鸡蛋中提取出来的,与人体内存在的硒元素结构一致,活性高,吸收率高达90%以上,并且安全没有副作用,能够放心的长期服用。
中国2018癌症年报出炉!肺癌继续领跑~2018年全球预计有1810万癌症新发病例和960万癌症死亡病例(全球所有年龄段、性别,包括非黑色素瘤皮肤癌在内的所有癌症发病比例的推算数据)。
亚洲癌症新发占50%,死亡占70%新增的1810万癌症患者中,亚洲占将近50%;而死亡的960万癌症患者中,亚洲则占了近70%;1810万新增癌症病例中,有950万为男性,亚洲男性占发病总数的50%,死亡率达60%;另外860万新增女性癌症患者种,发病率亚洲女性占47.5%,死亡率略微超过一半。
肺癌是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癌症全球新发癌症发病率最高的依次为:肺癌(11.6%)、乳腺癌(11.6%)、结肠直肠癌(10.2%)、前列腺癌(7.1%)、胃癌(5.7%);全球死亡率最高的癌症依次为:肺癌(18.4%)、结肠直肠癌(9.2%)、胃癌(8.2%)、肝癌(8.2%)、乳腺癌(6.6%)。
肺癌是“男性头号杀手”,乳腺癌是“女性头号杀手”男性中,肺癌发病率(14.5%)和死亡率(22%)最高。
男性癌症发病率其次分别是前列腺癌(13.5%)、结肠直肠癌(10.9%)、胃癌(7.2%)、肝癌(6.3%),死亡率其次则分别是肝癌(10.2%)、胃癌(9.5%)、结肠直肠癌(9%)、前列腺癌(6.7%)。
女性中,乳腺癌发病率(24.2%)和死亡率(15%)最高。
女性癌症发病率其次分别是结肠直肠癌(9.4%)、肺癌(8.4%)、宫颈癌(6.6%)、甲状腺癌(5.1%),死亡率其次分别是肺癌(13.8%)、结肠直肠癌(9.5%)、宫颈癌(7.5%)、胃癌(6.5%)。
中国癌症发病率,死亡率全球第一1800万新增癌症病例及960万癌症死亡病例中,我国新增病例数占380.4万例、死亡病例数占229.6万例。
这一组数据也就意味着:全球每新增100个癌症患者中,中国人就占了21个。
也就是说,我国每天有超过1万人确诊癌症,平均每分钟有7个人得癌症。
10大致癌因素,9个你能避开作者:任铭来源:《婚育与健康》2019年第01期近日,美国癌症学会官方期刊发表了《2018年全球癌症统计数据》报告,这篇文章评估了185个国家中的36种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
有这样几个数据值得注意:1.2018年全球大约有1810万癌症新发病例和960万癌症死亡病例。
2.新增1810万癌症病例中,亚洲占据近一半,960万癌症死亡患者中,亚洲占近七成。
3.肺癌依旧是发病率(11.6%)和死亡率(18.4%)第一位的恶性肿瘤。
发病率其次为女性乳腺癌(11.6%)、前列腺癌(7.1%)、结直肠癌(6.1%);死亡比例其次为结直肠癌(9.2%)、胃癌(8.2%)、肝癌(8.2%)。
4.患癌后,男性死亡率远高于女性。
1810万新增癌症病例中有950万为男性,亚洲男性占发病总数的近一半,死亡率达60%。
女性共有860万新增癌症患者,发病率亚洲女性占47.5%,死亡率略过一半。
5.中国癌症发病率、死亡率全球第一!1800万新增癌症病例及960万癌症死亡病例中,我国新增病例数占380.4万例、死亡病例数占229.6万例。
相比于其他国家,我国癌症发病率、死亡率全球第一。
这一组数据也就意味着:全球每新增100个癌症患者中,中国人就占了21个。
也就是说,我国每天有超过1万人确诊癌症,平均每分钟有7个人得癌症。
平均每天都有6000多人死于癌症,每分钟就有将近5人死于癌症。
和全球相比,肺癌同样是我国发病率最高的癌症。
但相对于全球,我国结直肠癌、肝癌、食管癌、胃癌等消化系统癌症仍占很大比例。
有人总是问,人为什么会得癌症?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癌症的发生?必须承认,癌症的发生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癌症发生的相关因素主要包括两大方面,一是外在因素,也就是外在的环境因素,二是内因,也就是个体自身的因素。
十大致癌因素之一:环境污染包括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这是癌症发生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十大致癌因素之二:吸烟酗酒吸烟会增加多种癌症的风险(包括肺癌、口腔癌、喉癌、食管癌、膀胱癌等),这已经是普遍的共识。
龙源期刊网
恶性肿瘤知多少?
作者:蔡祥
来源:《健康必读(上旬刊)》2019年第09期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9-0047-01
恶性肿瘤,也被称为癌症,是当前危及人类健康的“第二大杀手”。
2018年,《全球癌症统计数据》指出,全球新增癌症病例为1810万,死亡为960例,以亚洲占比最高,约为70%,其中,肺癌发病率占据首位,其次为乳腺癌、胃癌、结直肠癌、肝癌、食管癌等,对我国公民机体健康、生命安全产生极大不利影响。
一般来讲,癌症早期无明显症状体征,逐渐发展到中晚期,便会出现相应的症状表现,预后极差。
现在我们一起学习一下关于恶性肿瘤方面的知识,介绍如下。
1 恶性肿瘤和哪些因素有关?
结合近些年部分学者对36种恶性肿瘤发生率、死亡率等情况的分析,现对其相关影响因素进行总结,如下。
1.1 吸烟及酗酒
吸烟不仅会导致肺癌的发生,而且极易增加胰腺癌发生风险。
另外,也是膀胱癌、结肠癌、肾细胞癌的重要诱因。
而酗酒则是导致肝癌、食管癌、咽喉癌、。
口腔癌等疾病发生的重要因素。
1.2 遗传因素
仅有少数恶性肿瘤的发生和遗传有关,即机体发生恶性肿瘤的倾向性、对致癌因子的易感性,包括基因不稳定、染色体不稳定等,例如家族性结肠腺瘤性息肉者。
1.3 环境污染
空气污染、食物污染、饮水污染等,均会诱发恶性肿瘤,已有部分研究证实环境当中的致癌性物质,如石棉、放射性氡气、煤焦油等,极易通过呼吸、体表等途径进入人体,引发癌症。
1.4 饮食习惯。
2018年全球癌症统计报告:亚洲占全球癌症发病数和死亡数的50%编译:刘立轩来源:肿瘤资讯研究人员根据GLOBOCAN 2018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提供的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估计数据,完成了2018年全球癌症负担状况报告。
该报告主要关注全球范围内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以及对20个地区观察到的癌症地理多样性进行评估。
2018年预计全球将出现1810万新癌症病例和960万癌症死亡病例。
预计2018年将有近一半的病例和超过一半的癌症死亡发生在亚洲,报告描述了癌症的大小,分布以及癌症的主要类型,简要评述了相关的风险因素和全球主要癌症预防的前景。
非传染性疾病(NCDs)是世界上主要的死亡原因,而癌症预计将成为21世纪大部分死亡的原因,并成为增加预期寿命的最重要障碍。
据世界卫生组织2015年的统计,癌症在172个国家中的91个国家为70岁以下排名前二的死因,另在22个国家中排名第三或第四。
2015年癌症在各国70岁以下死亡原因中的排名全球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正在迅速增长。
其背后的原因比较复杂,但和人口的老龄化存在一定联系,同时也与导致癌症的主要危险因素的流行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关。
随着全球人口的快速增长和老龄化,癌症作为主要死亡原因的突出地位也反映了许多国家中风和冠心病死亡率的显着下降。
癌症发病率的转变在新兴经济体中最为突出,这些地区疾病的增加程度与常见癌症类型的变化非常相似。
此外大多数发达国家发生了与感染和贫困相关的癌症。
这些癌症通常与所谓的生活方式西化相关,但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不同的癌症特征表明这些癌症仍存在地理多样性。
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两端的国家中观察到的感染相关癌症的显着差异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在此背景下,研究人员根据GLOBOCAN 2018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提供的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估计数据,完成了2018年全球癌症负担状况报告。
与之前2002年,2008年与2012年的报告一样,该报告主要关注全球范围内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以及对20个地区观察到的癌症地理多样性进行评估。
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将会掏空年轻一代的身体改革开放近40年,中国的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发展速度令全世界惊叹。
这40年的发展历程相当于一些欧美国家将近150年的经历。
国人是穷怕了,所以相应的出现了一些畸形的价值观,只要能让口袋鼓起来可以说无所不用其极,为了发展经济牺牲了环境,导致现在的雾霾问题日趋严重;高房价就像一座大山压的80后闯不过气来,有车有房成了娶妻生子的必要条件。
所以很多新一代不得不透支着自己的身躯,以满足生存的需要;所以各种亚健康症状也就接踵而来;癌症也有成年轻化趋势。
不久前,美国癌症学会官方期刊发表了《2018年全球癌症统计数据》报告,这篇文章评估了185个国家36种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2018年,全球预计有1810万癌症新发病例,960万癌症死亡病例。
这是全球所有年龄段、性别,包括非黑色素瘤皮肤癌在内的所有癌症发病比例的推算数据。
1,亚洲癌症发病率、死亡率双高从以上表格可以看出,2018年亚洲癌症发病率将近50%,死亡率将近60%,均排在了全球第一位!此外,在1810万新增癌症病例中,男性约950万,其中亚洲男性占发病总数的近一半,死亡率达60%;女性约860万,亚洲女性发病率占47.5%,死亡率略过一半。
2,中国癌症发病率、死亡率全球第一相比于其他国家,我国癌症发病率、死亡率均为全球第一!在1810万新增癌症病例中,我国占380.4万例;在960万癌症死亡病例中,我国占229.6万例。
这组数据意味着:全球每新增的100个癌症患者中,就有21个中国人。
也就是说,我国平均每分钟有7个人确诊癌症,每分钟就有将近5人死于癌症!北大医学部林志斌提到:每一个人体内都有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由于它们在神经-免疫-内分泌网络的调控下,相互制约,抑癌基因占优势,多数人不患癌症;反之,当这种调控机制发生障碍时,癌基因占了优势,就易患癌。
因此恢复机体自身的抗肿瘤能力,是癌症治疗过程中的基础工作,也为后期的手术、放化疗治疗、康复奠定基础。
世卫组织:2018年全球最新癌症报告声明: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燕梳杂谈(yanshuzt)。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现在,心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等非传染性疾病(non-communicable diseases, NCDs)是造成全球大多数人死亡的原因。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15年估计,在172个国家中的91个国家,癌症是70岁前死亡的第一(48个国家,主要为欧美发达国家)或第二大原因(43个国家,中国在内),在另外22个国家中排名第三或第四国家。
世界卫生组织下属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于2018年9月发布了2018年最新全球癌症统计数据《全球癌症报告》,提供了全球185个国家和地区36种癌症的发病率、死亡率等相关数据。
本文从如下几个方面对报告中的数据进行解读:i. 全球癌症负担ii. 2018年主要癌症发病与死亡情况iii. 不同性别的癌症发病与死亡情况iv. 不同地域的癌症发病与死亡情况v. 不同发展水平地区的癌症发病差异1. 全球癌症负担2018年全球新增1810万例癌症病例(男性950万,女性860万),死亡人数达960万(男性540万,女性420万),全球癌症负担进一步加重。
全球范围内1/5的男性和1/6的女性均会患癌,1/8的男性和1/11的女性会因此死亡。
而五年生存率,即患病5年后仍存活的人数估计能达到4380万。
造成全球癌症负担日益加重的因素有许多,包括人口增长和老龄化,以及与社会和经济发展相关的某些癌症病因的变化。
在快速发展的经济体中,这个问题尤其突出,例如癌症的某些病因正从之前的与贫困和感染相关,转向与生活方式相关。
不过,有效的预防可以降低某些癌症的发生率,比如肺癌(最突出的例子为北欧和北美男性),宫颈癌(除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大多数区域)。
但最新数据显示,大多数国家依然面临着癌症患者的绝对增长。
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几乎一半的新发癌症病例及超过一半的癌症死亡病例都发生在亚洲,这部分是因为该地区有着全球几乎60%的人口。
全球患癌人数迅速增长作者:刘霞来源:《祝您健康·文摘版》2019年第05期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近日发布报告称,他们估计,全世界罹患癌症的人数在“迅速增长”,仅2018年一年就将新增1810万病例,死亡人数将高达960万。
到本世纪末,癌症将成为全球头号“杀手”,也是阻礙人类预期寿命延长的最大“拦路虎”。
患癌原因多种多样研究人员利用来自185个国家的数据,研究了人体内所有可能发生癌症的部位,并对36种癌症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
根据上述数据,研究人员估计,全球1/5的男性和1/6的女性在一生中会患上癌症,1/8的男性和1/11的女性将死于癌症。
癌症病例数量增加有多种原因。
首先,全球人口不断增长,人越多,患癌的人也就越多;其次,人口在不断老龄化,年轻人患癌的风险也不断增加;另外,在许多国家,中风和心脏病导致的死亡人数都在下降,使癌症导致死亡的数字看起来“更糟糕”;此外还有一些与社会经济发展有关的因素。
亚洲是重灾区全球近半数新增癌症病例和超过半数癌症死亡病例来自亚洲,亚洲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60%。
但美洲的情况也不容乐观:其癌症发病率占全球总数的21%;死亡病例占全球总数的14.4%。
不过,美洲人口仅占世界总人口的13.3%。
欧洲的癌症病例和癌症死亡病例分别占全球总数的23.4%和20.3%,但其人口仅为世界总人口的9%。
在经济富裕的国家,因贫困和感染而出现的癌症病例减少了,但与生活方式选择(比如肥胖和饮酒)相关的癌症却增加了。
肺癌杀死的人最多肺癌、乳腺癌和结肠直肠癌是罹患人数最多的癌症。
肺癌死亡人数最多,预计2018年将造成180万人死亡,占预计癌症死亡总人数的18.4%;结肠直肠癌造成的死亡人数排第二,将导致88.1万人死亡;乳腺癌排名第五,将导致62.7万人死亡。
肺癌、结肠直肠癌和乳腺癌这3种癌症加在一起,占2018年全球预计癌症死亡人数的1/3。
此外,胃癌和肝癌分别会导致78.3万人、78.2万人死亡,排名第三和第四。
全球及中国癌症发病人数及分布情况、死亡人数及分布情况、癌症发病人数TOP10及癌
症死亡人数TOP10
据2018年全球癌症年报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预计有1810万癌症新发病例,亚洲占比近50%。
全球死亡病例高达960万,亚洲则占了近60%的比例。
2014年我国癌症新发病例为380.4万例,死亡病例229.6万,在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不断上升的情况下,当前中国的癌症发病人数和死亡人数均位居全球第一。
因此,从流行病学的角度来说,我国抗肿瘤药的市场空间潜力是非常大的。
2018年全球癌症发病人数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相关报告:发布的《2019-2025年中国肺癌药物行业市场研究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2018年全球癌症发病人数分布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2018年全球癌症死亡人数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2018年全球癌症死亡人数分布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在发病率前十的癌种中,肺癌在中国和全球都是发病人数和死亡人数最高的癌种,可能与全球日益恶化的空气污染有关。
另外,相较于全球,我国胃癌、结直肠癌、肝癌、食管癌和胰腺癌这类消化系统肿瘤的发病人数和死亡人数占比较大,这可能是由于国内外较大的饮食差异所导致。
全球癌症发病人数TOP10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全球癌症死亡人数TOP10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中国癌症发病人数TOP10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中国癌症死亡人数TOP10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全文完-。
全球癌症生存趋势报告出炉,历时15年统计3800万癌症患者数据来源:火石创造 2018-06-14顶尖医学期刊《柳叶刀》杂志发表了全球癌症生存趋势监测报告,长达15年来自全球71个国家接近3800万的癌症患者的癌症生存趋势分析。
恐怕全世界没有一个癌症报告能够像今天要介绍的这个报告一样统计的数据范围那么广泛,可以用史无前例来形容,它统计了全球超过71个国家的 37 513 025 名患者的数据。
▲最新全球癌症监测报告出炉,发表在医学权威期刊《柳叶刀》杂志上面更为关键的是,中国也在这次报告之中,和其他国家的癌症数据对比,我们才能更加清晰地找到控制肿瘤的方向。
最新的全球癌症生存趋势监测报告于2018年1月30日发表在顶尖医学期刊《柳叶刀》杂志上面,分析了长达15年来自全球71个国家接近3800万的癌症患者的癌症生存趋势分析。
什么是CONCORDCONCORD计划是一项由伦敦卫生学与热带医学学院领导的一项监测全球癌症生存趋势的项目,由WHO、世界银行等四十几个国家和国际机构支持。
早在2008年8月,权威期刊《柳叶刀-肿瘤》就发表了CONCORD-1,题目叫做:Cancer survival in five continents: aworldwide population-based study (CONCORD)。
▲CONCORD计划的相关介绍尽管在在2014年11月,著名医学期刊《柳叶刀》上面公布了CONCORD-2 的结果,分析了1995年到2009年来自67个国家共计25 676 887名癌症患者的数据,分析其生存趋势分析。
而最新的CONCORD3计划调查的数据远远超过CONCORD-2 的数据,它包括了2000-2014年共15年间71个国家共约3750万份确诊癌症患者的个人医疗记录,涉及成人食管癌,胃癌,结肠癌,直肠癌,肝癌,胰腺癌,肺癌,乳腺癌,子宫颈癌,卵巢癌,前列腺癌,黑色素瘤,脑癌,白血病,淋巴瘤以及儿童脑癌,白血病,淋巴瘤共18种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