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褒禅山记_复习课实用
- 格式:ppt
- 大小:2.55 MB
- 文档页数:64
《游褒禅山记》复习课教案课前预习学案一、重点复习下列实词:道文至观得二、重点掌握下列虚词:于之其而以三、重点关注下列文言句式:状语后置省略句判断句四、默写重要句子1、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2、,常在于险远,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何可胜道也哉。
课堂同步导学一、重点实词(解释加点字词,并口头翻译句子)1.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2.则其至又加少矣3.其进欲难,而其见欲奇4.往往有得5.谬其传而莫能名者6.常在于险远7.始舍于于其址8.而世奇伟、瑰怪、非常之观9.何可胜道也哉10.独其为文犹可识二、重点虚词(解释加点字词的用法及含义,并口头翻译句子)1.其后名之曰褒禅2.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3.既其出4.则或咎其欲出者5.而予亦悔其随之6.其孰能讥之乎7.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8.则虽好游者不能穷也9.则或咎其欲出者10.则游者众11.余与四人拥火以入12.夫夷以近13.不能随以止也14.有穴窈然15.常在于险远16.来而记之者已少三、翻译句子1. 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2.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3.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4.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四、阅读课文,完成1-4题1.下列句中的加点词的释义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有碑仆道仆:倒褒之庐冢也庐冢:也作庐墓。
B.其文漫天文:碑上残存的文字有穴窈然窈然:深远幽暗的样子。
C.有怠而欲出者怠:穷困咎其欲出者咎:责怪D.夫夷以近夷:铲平火尚足以明也明:明亮2.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活用不同类的一项()A.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B.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C.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D.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3.选出与“其孰能讥之乎”中“其”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A.距其院东五里B.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C.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D.一之谓甚,其可再乎?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B.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C.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D.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课后巩固训练一、解释句中“且”字的意义和用法1、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2、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3、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4、古之圣人,犹且从师而问焉5、不出,火且尽6、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7、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二、下列加点的“且”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A.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B.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C.吾攻赵,旦暮且下D.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E.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F.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
2024届高考语文《游褒禅山记》课时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准确地背诵并理解《游褒禅山记》全文;(2)掌握文中的重点字词及其含义;(3)理解并运用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分析文章的结构和内容;(2)学会欣赏并评价文章的语言特色和表达技巧;(3)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自然景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2)领悟“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的哲理;(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1. 熟读并背诵《游褒禅山记》;2. 理解文中的重点字词及其含义;3. 分析文章的结构和内容,掌握常用的文言文阅读方法。
三、教学难点1. 文言文词汇的理解和运用;2. 文章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的分析;3. 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自主学习与合作探讨相结合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提供生动直观的学习材料;3. 注重阅读指导,引导学生掌握文言文阅读的方法和技巧。
五、课时安排本教案共需2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简介作者和背景;2. 学生自主学习,解决字词难题;3. 分析文章结构和内容,理解文章主题;4. 课堂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第二课时:1. 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2. 深入分析文章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3. 阅读练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4. 总结收获,布置作业。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解决字词难题,理解文章内容。
3.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文章的重点字词、句式结构和修辞手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
4.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互相解答疑惑。
5. 课堂练习:教师布置相关的阅读练习,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6. 总结收获: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