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现代史发展线索(1949年——现在)

中国现代史发展线索(1949年——现在)

中国现代史发展线索(1949年——现在)

开始: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社会性质:(1949—1956年)新民主主义社会

(1956—现在)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

分期:(1)过渡时期(1949—1956年底)

(2)全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56年底—1966年夏)

(3)“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年夏—1976年10月)

(4)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年底—现在)

一、过渡时期(1949—1956年底)

1、开始: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结束: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3、社会性质:新民主主义社会

4、主要矛盾: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

5、重大事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949年10月1日)

(2)抗美援朝(1950年—1953年)

(3)土地改革(1950—1952年)

(4)“一五”计划的实施(1953—1957年底)

(5)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1954年9月)(6)三大改造(1953—1956年底)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956年底—现在)

1、开始: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2、性质:社会主义社会

3、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4、主要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二、全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56年底—1966年夏)

1、开始: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2、结束:1966年,文化大革命的开始

3、重大事件:(1)中共八大(1956年)

(2)社会主义总路线的制定(1958年)

(3)左倾错误: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 58年)

(4)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取得的成就及模范人物。

三、“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年夏—1976年10月)

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年底—现在)

1、开始:1978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2、指导思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即邓小平理论。(中共十二大形成)

3、方针:对内改革,对外开放。

4、原则: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中共十三大提出)

6、统一工作:“一国两制”,港澳回归。海峡两岸的交流与发展。

7、国防工作:人民海军、空军的发展及导弹部队的建立。

8、民族工作:民族区域自治。

9、外交工作:[方针]独立自主[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大事]:建国后与苏联等17个国家建交;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197 1年10月25日恢复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1972年中日建交;2001年成功举办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及相关会议。

中国现代史大事年表

中国现代史大事年表 中国现代史学科体系是在与党史和革命史体系逐渐区别开来的过程中初步确立和发展起来的。中国现代史大事年表有哪些的呢?本文是店铺整理的资料,仅供参考。 中国现代史大事年表(1949——至今) 1949年9月,第一届政协会议召开,通过《共同纲领》等;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筹建新中国之时,提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新中国成立后,明确提出要解放台湾;新中国成立前夕,成立第一支海军——华东军区海军; 新中国成立前夕,空军成立; 在建国的第一年里(1949.10—1950.10)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1950年: 美国侵略朝鲜,将战火烧到中朝边境,并派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阻止中国解放台湾,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抗美援朝战争爆发;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进行土地改革; 1951年: 西藏和平解放,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 1952年: 年底,土地改革基本完成,摧毁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1953年: 美国被迫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抗美援朝胜利; “一五”计划开始执行; 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 社会主义改造开始; 在朝鲜战场共击落敌机300多架; 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4年:

第一届人大召开,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发展公私合营; 周恩来访问印度、缅甸,双方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 中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写入宪法,成为我国的基本制度. 1955年: 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 万隆亚非会议,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原则. 1956年: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解放牌汽车; 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歼5型歼击机); 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中共八大召开,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良好开端; 提出发展文艺事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50年代中期,确立和平方式解放台湾的思想. 1957年: 武汉长江大桥建成;"一五"计划超额完成,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 开始组建战略导弹部队. 1958年: 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959年: 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经济困难; 大庆油田建成. 1961年: 全面调整国民经济 60年代初: 西藏完成民主改革,废除封建农奴制,进入社会主义阶段.

中国近代史发展线索

中国近代史发展线索(1840年——1949年) 开始: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 结束: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主要矛盾: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最主要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任务:反帝反封建。分期: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 一、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年) 1.开始: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结束: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2.领导阶级:资产阶级 3.分期(1)清朝后期的统治(1840—1912年)(2)北洋军阀统治时期(1912—1928年) 4.清朝后期的统治。五次战争:鸦片战争(1840—1842年),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中法战争(1883—1885年);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年) 六大运动或革命: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年[农民阶级] 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封建地主阶级洋务派] 维新变法运动(1895—1898年)[资产阶级维新派] 义和团运动(1898—1900年)[农民阶级] 辛亥革命(1911年)[资产阶级革命派] 新文化运动(1915年开始)[激进的民主主义者]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 1.开始: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结束: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领导阶级:无产阶级3.任务: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反对官僚资本主义。 4.分期:(1)建党时期(1919—1924年);(2)国民革命时期[大革命时期](1924—1927年)(3)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1937年)(4)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 (5)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年) 5.建党时期:(1)五四运动(1919年)(2)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共一大召开](1921年)6.国民革命时期(大革命时期、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1)开始: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结束:1927年“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2)重大事件:国共第一次合作实现,黄埔军校成立,北伐战争,国民党右派发动反革命政变(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7.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开始: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2)结束:1937年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 (3)重大事件: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工农红军长征;遵义会议;“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8.抗日战争时期:(1)开始:1937年卢沟桥事变。(2)结束: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 (3)主要矛盾:中华民族与日本帝国主义的矛盾。(4)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5)重大事件:卢沟桥事变(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南京大屠杀;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中共七大;抗日战争的胜利。 9.解放战争时期(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1)开始: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2)结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主要矛盾: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 (4)重大事件:重庆谈判;国民党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人民解放军挺进中原(1947年);三大战役;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渡江战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949年9月) 中国现代史发展线索(1949年——现在) 开始: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社会性质:(1949—1956年)新民主主义社会(1956—现在)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 分期:(1)过渡时期(1949—1956年底)(2)全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56年底—1966年夏)(3)“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年夏—1976年10月)(4)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年底—现在) 一、过渡时期(1949—1956年底)1、开始: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结束: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3、社会性质:新民主主义社会4、主要矛盾: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5、重大事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949年10月1日) (2)抗美援朝(1950年—1953年)(3)土地改革(1950—1952年)(4)“一五”计划的实施(1953—1957年底)(5)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1954年9月(6)三大改造(1953—1956年底)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956年底—现在) 1、开始: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2、性质:社会主义社会 3、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中国现代史发展线索(1949年——现在)

中国现代史发展线索(1949年——现在) 开始: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社会性质:(1949—1956年)新民主主义社会 (1956—现在)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 分期:(1)过渡时期(1949—1956年底) (2)全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56年底—1966年夏) (3)“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年夏—1976年10月) (4)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年底—现在) 一、过渡时期(1949—1956年底) 1、开始: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结束: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3、社会性质:新民主主义社会 4、主要矛盾: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 5、重大事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949年10月1日) (2)抗美援朝(1950年—1953年) (3)土地改革(1950—1952年) (4)“一五”计划的实施(1953—1957年底) (5)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1954年9月)(6)三大改造(1953—1956年底)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956年底—现在) 1、开始: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2、性质:社会主义社会 3、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4、主要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二、全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56年底—1966年夏) 1、开始: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2、结束:1966年,文化大革命的开始

3、重大事件:(1)中共八大(1956年) (2)社会主义总路线的制定(1958年) (3)左倾错误: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 58年) (4)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取得的成就及模范人物。 三、“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年夏—1976年10月) 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年底—现在) 1、开始:1978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2、指导思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即邓小平理论。(中共十二大形成) 3、方针:对内改革,对外开放。 4、原则: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中共十三大提出) 6、统一工作:“一国两制”,港澳回归。海峡两岸的交流与发展。 7、国防工作:人民海军、空军的发展及导弹部队的建立。 8、民族工作:民族区域自治。 9、外交工作:[方针]独立自主[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大事]:建国后与苏联等17个国家建交;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197 1年10月25日恢复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1972年中日建交;2001年成功举办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及相关会议。

中国现代史大事年表

2018历史考研:为你奉上中国现代史大事年表! 中国现代史大事年表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巩固时期:1949 —1953年 1. ?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一一华东军区海军建立。 2. ?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召开。 3.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结束了半殖民 地半封建社会。 4. ?1950年10月一1953年7月: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 5.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 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6. ?1950 —1952年底:土地改革。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废除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 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被消灭,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农村生产力大大解放,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7.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二、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53 —1956年 1. ?1953 —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一五计划的完成使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 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2. ?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 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3.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 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4. ?1955年: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亚非国际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 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5. ?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 务,标志着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三、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年 1. ?1956年:中共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使文学艺术创作出现了崭新 的局面。 2. ?1956年:中共八大召开。这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3. ?1958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这是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 的一次严重失误。 4. ?20世纪60年代初:西藏地区完成民主改革,废除了封建农奴制度,百万农奴翻 身当家做了主人,进入社会主义阶段。 5. ?1961年春:党和政府全面调整国民经济,恢复发展生产。 6. ?1964年10月16 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 四、“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 —1976年 1. ?1966年:中国战略导弹部队组建成功,主要担任核反击任务。 2. ?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一一东方红1号。 3. ?1971年7月:基辛格秘密访华。

中国现代史大事年表

中国现代史大事年表(1949年---至2008年)中国现代史大事年表(1949——至今) 1949年9月,第一届政协会议召开,通过《共同纲领》等;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筹建新中国之时,提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新中国成立后,明确提出要解放台湾;新中国成立前夕,成立第一支海军——华东军区海军; 新中国成立前夕,空军成立; 在建国的第一年里(1949.10—1950.10)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1950年: 美国侵略朝鲜,将战火烧到中朝边境,并派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阻止中国解放台湾,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抗美援朝战争爆发;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进行土地改革; 1951年: 西藏和平解放,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 1952年: 年底,土地改革基本完成,摧毁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1953年: 美国被迫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抗美援朝胜利; “一五”计划开始执行; 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 社会主义改造开始; 在朝鲜战场共击落敌机300多架; 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4年: 第一届人大召开,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发展公私合营; 周恩来访问印度、缅甸,双方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 中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写入宪法,成为我国的基本制度。 1955年: 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 万隆亚非会议,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原则。 1956年: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解放牌汽车; 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歼5型歼击机); 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中共八大召开,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良好开端; 提出发展文艺事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50年代中期,确立和平方式解放台湾的思想。 1957年: 武汉长江大桥建成;"一五"计划超额完成,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 开始组建战略导弹部队。 1958年: 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959年: 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经济困难;

中国近现代史线索

中国近、现代史线索:

(六)新中国成立后对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及历史影响 为什么重视解决农村和农民问题:农民人口众多;农村稳定政局才能稳定;农民富裕国家才会富裕。 党对农村政策调整必须遵循原则: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制定政策一定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 外交成就原因: ①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高,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 ②党和国家采取了积极灵活和务实的外交政策③中国外交家努力(周恩来) ④全国人民共同努力结果 改革开放三十年感悟: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使我国实现了历史性的伟大转折; 改革开放使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高,国家日益繁荣富强; 祖国统一和外交等领域所取得的成就,体现了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体会到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重要性,更坚定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

八年级历史(原因/目的/导火线)知识汇编 (一)中国近代史(八年级上册) 1.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林则徐的禁烟运动 2.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为了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3.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英法等列强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4.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鸦片战争激化了中国社会的阶级矛盾 5.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的原因——日本为实现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梦想。6.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的原因——为了镇压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 7.中国近代史清朝屡战屡败的原因——封建制度的腐朽,妥协退让。 8.洋务运动的目的——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9.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维护清朝的统治 10.戊戌变法运动的目的——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挽救民族危机。 11.戊戌变法运动失败的原因——没有依靠和充分的发动广大人民群众,维新派手中无实权,只没有实权的光绪帝。 12.辛亥革命的目的——推翻封建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13.五四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北洋军阀政府黑暗政治的必然结果。 14.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15.黄埔军校的办学宗旨——就是要培养有理想、不怕牺牲,以救国救民为已任的新一代军人。 16.北伐战争的目的——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17.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原因——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18.长征胜利的原因——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红军的英勇善战;人民群众的支持 19.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借口——1931年9月,柳条湖事件 20.东北三省只有四个多月,就沦于敌手的原因:——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 21.西安事变的目的——为了逼迫蒋介石抗日 22.西安事变发生的根本原因——中国的民族矛盾上升为社会的主要矛盾 23.日本发动七七事变的借口——日军在卢沟桥附近举行军事演习 24.中国共产党发动百团大战的目的——为了粉碎敌人的“囚笼”政策 25.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全民族抗战 26.蒋介石进行重庆谈判的目的——为了进一步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也为了欺骗人民27.中国共产党进行重庆谈判的目的——为了尽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 28.中国人民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因为人民解放战争是一场顺应了抗战后和平民主的历史发展趋势和民意的战争。中国共产党代表人民的利益。因此得到了人民的拥护与支持。 29.渡江战役的目标——歼灭一切反动派,解放全国人民 30.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原因——是由于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有一支由党领导的革命军队,开展武装斗争;组织了一个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战斗;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为指导。

超详细的中国现代史大事年表

中国现代史大事年表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巩固时期:1949—1953年 1.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华东军区海军建立。 2.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召开,通过《共同纲领》。 3.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 建社会, 4.1950年10月—1953年7月: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司令员:彭德怀。 5.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 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6.1950—1952年底:土地改革。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废除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 土地制度,地主阶级被消灭,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农村生产力大大解放,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7.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意义: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二、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53—1956年 1.1953—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一五计划的完成使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 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2.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 关系的基本准则。 3.1954年起: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逐步发展为公私合营,实行赎买政 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写入宪法,成为我国的基本制度。 4.1954年4—7月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的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关于解决朝鲜问题和印 度支那问题的国际会议。 5.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 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6.1955年: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亚非国际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 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农业、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掀起高潮。 7.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 标志着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三、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年 1.1956年:中共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使文学艺术创作出现了崭新的局 面。 2.1956年:中共八大召开(分析我国形势新变化)这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 端。 3.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川藏、青藏、新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开始组建战略导 弹部队” 4.1958年: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大跃 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这是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 5.1959年:大庆油田建成,石油自给。 6.1959—1961:中国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 7.20世纪60年代初:西藏地区完成民主改革,废除了封建农奴制度,百万农奴翻身当家 做了主人,进入社会主义阶段。 8.1961年春:党和政府全面调整国民经济 ,恢复发展生产。

中国近现代史历史分期及基本线索

中国近现代史历史分期及基本线索 一、中国近代史历史分期 中国近代史起于1840年鸦片战争,止于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共110年。以1919年五四运动为界,中国近代史分为旧、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自主学习】阅读下面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思考探究”第1-2题。 1、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旧民主主义革命是指由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建立资本主义社会和资产阶级专政国家为目的,反对外国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革命,其中辛亥革命是比较完整意义上的一次旧民主主义革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大致可分为: 【思考探究】1.以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演变为标准,可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划分为哪几个阶段? 「教师点拨」 1)19世纪40-60年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初步形成时期,又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时期。 2)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时期,又称资产阶级改良运动高涨时期。 3)20世纪初-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化发展时期,又称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 【思考探究】2.以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为标准,可将旧民主主义革命划分为哪几个阶段? 「教师点拨」 1)19世纪40-60年代: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时期。 2)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资产阶级改良运动高涨时期。年代-世纪初:资产阶级改良运动高涨时期。 3)20世纪初-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 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自主学习】阅读下面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思考探究”第3-6题。 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指出:“所谓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是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 【思考探究】3.新、旧民主主义革命性质是否相同?两者有何本质区别? 「教师点拨」性质相同:都是反封建反侵略的民主革命;本质区别:领导阶级不同。 【思考探究】4.根据教材编排,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为标准,可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划分为哪几个阶段? 「教师点拨」 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时期: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1924年初国民党一大召开前夕 国民大革命时期:1924、国民党一大召开-1927、7、15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27、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后-1937、7七七事变前夕 抗日战争时期:1937、七七事变爆发-1945、9日本投降 解放战争时期:1945、抗战胜利后-1949、9新中国成立前夕 另外要注意,北洋军阀统治时期:1912、3临时政府迁都北京-1928年底东北易帜 【思考探究】5.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有过两次合作。两次国共合作时期分别是指哪一时期? 【思考探究】6.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曾发生过三次国内革命战争。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分别是指哪一时期? 二、中国现代史历史分期 【自主学习】翻阅中国近现代史下册教材,完成“思考探究”第7题。 【思考探究】7.根据教材编排,中国现代史可划分为哪几个阶段?

中国现代史大事年表(1949—2000)

中国现代史大事年表(1949—2000)中国现代史大事年表 (1949—2000)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 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950年10月朝鲜战争爆发,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抗美援朝 1951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同西藏地方政府达成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1951年10月人民解放军进驻拉萨,西藏获得和平解放 1955年我国公布过渡时期总路线制定经济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1953年7月《朝鲜停战协定》签订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通过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5年4月万隆会议召开 1956鼻毛泽东对科学和文艺工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1956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1956年底我国基本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召开,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 1958年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961年初中共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国民经济调整八字方针1962年1月中共中央召开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又称“七千人大会” 1965年3月5日毛泽东发表“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 1964年10月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成功 1966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通知》,简称“五一六通知” “文化大革命”开始; 1966年8月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召开 毛泽东写了《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 1967年6月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试验成功 1970年4月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 1971年9月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1971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 《中美联合公报》在上海发表 1972年9月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两国签署《中日联合声明》 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1976年9月毛泽东逝世 1976年10月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文化大革命”结束 1977年底我国恢复停顿’2年之久的普通高等学校入学考试制度 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979年1月1日中美两国正式建交 1979年我国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等一批法律 1980年我国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置经济特区

高中历史:中国现代史 阶段特征概要

中国现代史阶段特征概要 中国现代史:(1949.10.1至今)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的探索史; 大国崛起的历史;民族复兴的历史。 第一阶段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49-1956年) 【阶段特征】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 【基本线索】 一、准备(1949-1952) 1、政治方面:巩固人民政权,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创造安全的国内外环境。(1)追歼残敌、和平解放西藏,基本解放中国大陆; (2)镇压反革命、抗美援朝。 2、经济方面:恢复发展国民经济,为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准备条件。 (1)农村:土地改革;互助合作。 (2)城市: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合理调整私营工商业;稳定物价、统一财经。 3、外交方面: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1)提出“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2)到1951年,中国同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4、文化方面:开展扫盲教育;参照苏联模式,对高等院校进行调整。 二、过渡(1953-1957) 1、政治方面: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的初步建立。 (1)召开首届全国人大,通过54宪法; (2)确立三大政治制度。 2、经济方面:社会主义工业化起步,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1)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2)社会主义改造。 3、外交方面:外交政策渐趋成熟,国际影响不断扩大。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参加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 第二阶段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年) 【阶段特征】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中曲折前进。 【基本线索】 1、政治方面:对主要矛盾认知出现反复,导致左倾错误不断发展。 (1)中共“八大”、八字方针 (2)反右斗争扩大化、反右倾斗争。 2、经济方面:国民经济在曲折中前进;重工业发展较快,带动国防科工的突破。(1)“大跃进”和人民公社会化运动; (2)三年严重的经济困难与八字方针; (3)三大油田的开采、原子弹和导弹试验成功。 3、思想文化:毛泽东思想的新发展;文艺教育界一度出现混乱。

中国现代史线索梳理

主题(专题)复习五:中国现代史线索梳理 【学习目标】能梳理中国现代史得基本史实。 总述:中国现代史开始于1949年,至今天。从本质上说,中国现代史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得历史。充分反映建国六十多年以来我国政治、经济、外交、(国防)军事、科技、教育、文化、社会得历史发展全过程。因此,中国现代史得线索梳理主要就是归纳四个时期得政治、经济、外交、科技等史实。 【方法点拨】怎样找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科技、教育、文化、社会生活得史实。 政治:政权建立、会议、政治制度、国家统一、路线、方针、政策、法律文献。 经济:农业、工业、商业、经济体制。 外交:国际关系、外交政策、外交方针。 军事:兵种、军事行动。 科技:武器、空间技术、高新技术成果。 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 文化:文学(反映时代特征得作品)、艺术(戏剧、绘画、电影)。

中国现代史知识结构 一、基本内容 1、开始:1949年中华人民共与国成立 2、社会性质:1949年—1956年:新民主主义社会 1956年—现在:社会主义社会(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分期:(1)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得过渡时期(1949—1956) (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 (3)“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 (4)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至今) 二、新民主主义社会(1949—1956) 1、起止标志:1949年新中国得成立——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得建立 2、主要矛盾:两个阶级(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与两条道路(社会主义与资本 主义)之间得矛盾 3、主要任务:巩固政权、恢复国民经济与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956年—现在) 1、开始标志:1956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得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 2、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得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得社会生产之间得矛盾 3、主要任务:实现中华民族得伟大复兴 经济:交通、部分科技。 国防(军事):部分科技。

中国现代史(政治经济文化详细分类)

时段划分:过渡时期(1949——1956) 主要线索与阶段特征:政治上,革命任务从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国家性质由新民主主义国家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民主与法制建设开始起步。经济上,通过三大改造消灭私有制,经济基础由多种经济成分并存过渡到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实施“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工业化建设开始起步。阶级关系上,剥削阶级被逐步消灭或改造,社会主要矛盾转变为先进的生产关系与落后的生产力的矛盾,人民内部矛盾取代阶级矛盾。文化上,毛泽东思想继续探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问题,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领域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 政治: 民主法制建设: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通过。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54年9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不再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祖国统一: 对外关系:新中国成立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毛泽东形象地把它概括为“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在建国后的第一年里,就同苏联等17个国家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1950年初,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1953年12月,周恩来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1955年,中国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经济与社会生活: 经济建设:1949——1952年,恢复国民经济。 1953年,中国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先后建成投产。 1953——1956年,三大改造。 1956年,中共召开八大,制定正确的路线。 社会生活(衣食住行、社会风俗、大众传媒): 1950年,中央政府制订《婚姻法》,实行婚姻自由和一夫一妻制。 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建成宝成、兰新等铁路,加强了内地与西北、西南地区的沟通。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日报》《红旗》等党报党刊成为党的主要舆论工具,其他类型的报刊有《光明日报》《文汇报》等。 工农生活和革命战争题材纷纷被搬上银幕,成为电影主题。 从20世纪50—70年代,勤俭节约、无私奉献,是中国社会风尚的主流。由于物资比较匮乏,许多生活必需品要凭票证计划供应。 文化: 思想:1956年,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 科技文化教育:1949年底,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将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改变为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的新中国的人民教育。 1956年,毛泽东提出“双百”方针。 老舍的话剧《茶馆》,郭沫若的历史剧《蔡文姬》,杨沫的长篇小说《青春之歌》等,都是贯彻“双百”方针以后的出色作品。 时段划分:全面建设时期(1957——1966) 主要线索与阶段特征: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一波三折(1956—1957“探索”、1958—1960“挫折”、1960—1965“调整”),科技和教育事业突飞猛进。

中国现代史(1949年——现在)基本线索整理

中国现代史(1949年——现在)基本线索整理 起止时间:1949、10——现在 内容简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 中国现代史的开端: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中国现代史的分期: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时期(1949、10——1953年);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时期(1953——1976年);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1978年——现在) 线索:三个时期、三个专题 中国现代史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的 成 立 和 巩 固 时 期 社 会 主 义 道 路 的 探 索 时 期 建 立 政 权 巩 固 政 权 准 备 阶 段 第1课 中国人民站起来 了 第2课 抗美援朝 第3课 土地改革 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 新中国成立的准备——召开时间:1949年9月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地点:北平 主要内容:2页[①②③④] 中国人民站起来的标志——成立时间:1949、10、1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成立意义:4页 祖国大陆统一的标志——时间:1951年5月 西藏和平解放意义:①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②各族人民实现了大 团结 背景:7页[①②③④⑤] 目的: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时间:1950年10月——1953年7月 军队名称:中国人民志愿军(誉为“最可爱的人”) 司令员:彭德怀 英雄人物:黄继光、邱少云 体现的精神: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 结束标志:1953年7月,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 结果:中朝人民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背景:12页[①②③④⑤⑥] 时间:1950——1952年底 目的: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土改措施:12页[①②③] 结束标志:到1952年底,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结果:12——13页[①②③④] 意义:13页最后一段 背景:18页第一段 目的: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发展国民经济 基本任务:18页第二段[①②③]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间:1953——1957年 建设成就:工业成就:18页[①②③④];交通运输业成就:19页[⑤ ⑥]工业基地形成:19页⑦ 意义: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货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也加紧行 召开时间:1954、9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内容: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此宪法的性质是我国 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历史以来真正反映 人民利益的宪法)

中国现代史知识线索

*中国现代史知识线索…………八年级下册* 中国现代史: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中国现代史的开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 一、起止时间(1949年——现在) 二、四大分期 (一)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49——1956(或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 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二)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1956——1966 (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三)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 (十年动乱) (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现在(改革开放) (一)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49——1956 P2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时间:1949.9 内容:4点P2 1.新中国成立开国大典: 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2点P4 西藏和平解放:1951年 P7 原因:P7 目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抗美援朝司令员:彭德怀主要战役:上甘岭战役(1950——1953)英雄人物:黄继光、邱少云胜利意义:P10 结果:1953.7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 2.政权巩固原因:3点P12 P12 根本目的:解放农村生产力,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开辟道路 土地改革运动指导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950——1952)结果:P12 意义:彻底摧毁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 级被消灭。农民翻身,得到土地,成为主人。 人民政权巩固,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 产发展,为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工业化的起步背景:P18 实施一五计划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基本任务:P18 (1953——1957)结果:P18 成就:P18——19 意义:P18 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制定会议: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3.一化三改性质: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 对农业实行合作社 P23 对象及方式对手工业实行合作社 三大改造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公私合营和全行业公司 合营 (1953——1956)意义: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 任务。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最新中国现代史(1949-1956)

中国现代史(1949-1956)过渡时期 【知识联通】 点:(概念) 政治: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三反运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954宪法、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一边倒、抗美援朝、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求同存异、冷战、 经济:土地改革、过渡时期总路线、一五计划、社会主义改造、合作社、国家资本主义、统购统销、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文化:双百方针、人民教育 线:(线索) 政治:巩固政权,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政治民主化与法制化; 初步确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三大制度),人民真正当家作主;执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加入社会主义阵营;外交上打破西方国家的封锁;通过外交的努力,为新中国提供一个稳定的国际环境,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经济:恢复发展国民经济;对国家经济成分进行调整,借鉴苏联经验,国家对经济进行积极干预,改造,建立起社会主义公有制和集体经济,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步由一个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型;社会生活变迁受到苏联影响和政治生活较大。 文化:完成了由半殖半封教育向社会主义教育转变,建立起人民教育制度;实行双百方针,文学艺术繁荣。 面:(阶段特征) 政治:推翻三座大山,巩固新生的新民主主义政权,颁布《共同纲领》,制定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确立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系 经济:国民经济恢复发展为社会主义过渡提供了基础,通过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通过一五计划的开展,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 文化:确立社会主义文化,文学、艺术、教育为人民服务,发展科技,加强国防建设 【知识检测提升】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这出自 A.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决议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决议2.下表为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在不同时期的名称,对此表分析正确的是 A.1949年宁夏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民族团结 C.宁夏在全国地位举足轻重 D.政协统一战线进入新阶段 3.张澜清末参加四川保路运动,后组建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反对专制统治,1949年因拒绝去台湾遭软禁,经中共地下组织营救脱险,9月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并当选副主席。当时A.政协是国家的权力机关 B.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十分完善 C.政协成为多党联合执政机构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已经成立 4.《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于1953年制定,当时城镇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13.26%,《选举法》规定:全国人大代表的选举,各省(选民主要是农村人口)按每80万人选代表1人,直辖市和人口在50万以上的省辖市按每10万人选代表1人。这一规定A.固化了城乡二元结构的户籍管理制度 B.突出了工人阶级在政治生活中的领导地位 C.为进行三大改造和工业化提供了法制保障 D.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的有序转移 5.刘少奇在党的“八大”政治报告中明确指出:“为了巩固我们的人民民主专政……我们目前在国家工作中的迫切任务之一,是着手系统地制定比较完备的法律,建立我们国家的法制。”这主要是因为新中国( ) A.民主法制建设尚不健全 B.违法犯罪的现象在增多 C.经济建设任务提前完成 D.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 6.新中国资本短缺,而劳动力丰富,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成本较低。然而,我国的工业化却从突破资金短缺对经济增长的制约入手,强调“重工业优先发展”。有学者认为,这种“工业化次序和工业化方式不符合比较优势的原则”。由此可推断出( ) A.计划体制违背了经济规律 B.政治环境影响中国建设方式 C.新中国工业化的成本太高 D.新中国应该优先发展轻工业 7. 下图内容体现了中共不同时期的“三农政策”。其变革调整的主要依据是 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