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斤金来悬赏将军的头,你打算怎么办?”樊将
军仰天长叹,流着泪说:“我常常想起来,就痛入
骨髓,只是不知道该怎么办?”荆轲说:“如今有
一句话,一可以解除燕国的后患,二可以替你樊将
军报仇雪恨呀!怎么样?”樊於期于是走上前说:
“到底怎么做?”荆轲说:“希望借你樊将军的头 献给秦王,秦王必然非常高兴,乐意见我。我左手 抓住他的衣袖,右手用匕首刺他的胸,这样那么就
课文朗读《荆轲 刺秦王》朗诵1.mp3
背景简介:
▪ 《荆轲刺秦王》的故事产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 227年, 即秦统一中国之前的六年。当时,秦于公元前 230年灭 韩,又于公元前 228年破赵( 灭赵是公元前222年),秦 统一六国的大势已定。地处赵国东北方的燕国是一个弱 小的国家。起初,燕王为了结好于秦国,曾将太子丹交 给秦国作人质。而“秦遇之不善”,太子丹于公元前 232年逃回燕国。为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报 “见陵”之仇,太子丹想派刺客去劫持秦王,“使悉反 诸侯之地”;或者刺杀秦王赢政,使秦“内有大乱”, “君臣相疑”,然后联合诸侯共同破秦。荆轲刺秦王的 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荆轲刺秦王失败之 后,秦大举攻燕,于公元前 226年破燕,公元前 222年 灭燕。
机智 临危不惧 英勇顽强
宁死不屈
评 价 性 训 练:
1.荆轲是怎样的一个人?
思想:为国分忧,雪耻报仇,报效太子。 性情:深沉,坚毅,大方。准备信物,深谋远 虑。 迟发见疑,他怒叱太子。取道易水, 大方 悲歌。
才能:工于心计善于言辞。胸有成竹,周 密策划,义激樊於期。临危从容不迫,遮 挡搪塞,机智过人。
【对荆轲的评价】 :
对荆轲的评价历来见仁见智,苏洵在《六国论》 中认为荆轲的行为“始速祸焉”,朱熹认为荆轲 是“匹夫之勇”,也有很多人对他表示称赞,比 如,左思的《咏荆轲》称赞他“虽无壮士节,与 世亦殊伦”,“贱者虽自贱,重之若千钧”,陶 潜说他“其人随已没,千载有余情”。不管怎样, 荆轲刺秦王不是为一己之私,是为“国家大事”, 所以他的故事才会流传千百年,历久而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