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工业革命
- 格式:ppt
- 大小:1.91 MB
- 文档页数:28
第一课工业革命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掌握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历史条件、工业革命的进程、主要成就及引起的变化。
(2)理解英国殖民扩张与工业革命的关系。
(3)探究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工业革命在人类文明演进过程中作用的分析,培养同学们阅读教材的能力、知识重组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使学生感悟工业革命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地位,感悟工业文明对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巨大影响,感悟工业文明存在的问题与困境。
二、重难点重点工业革命对人类文明的影响。
难点理解工业革命历史时期人类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
三、教学过程1、为什么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1)海外殖民扩张和掠夺,为工业革命提供了资金来源,也扩大了对英国商品的市场需求。
(2)圈地运动的进行,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劳动力资源并促进国内市场的扩大。
(3)手工工场的发展使技术改革和机器发明的条件成熟。
(4)前提: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成为工业革命发生的巨大动力和可靠的政治保障。
2、蒸汽机的应用对人类社会有何影响?(1)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革新,根本改变了交通运输技术的面貌,直接导致的蒸汽机车、轮船的发明,带动了铁路的出现。
(2)带动了许多工业部门的发展。
(3)促进了近代城市的兴起。
(4)推动了生产方式的进步。
蒸汽机的应用为实现由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生产的变革提供了强大杠杆。
在学生分析的基础上教师归纳总结出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及其规律。
3、手工工场和机器生产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相同:都是具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性质的生产形式,都属于资本主义经营方式的范畴。
不同:手工工场生产仍以手工技术和手工劳动进行,机器生产是使用机械化劳动;规模不同,通常手工工场的规模要小于机器生产,手工工场是大机器生产的过渡形式。
4、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征是什么?(1)首先从英国开始,然后扩展到其他资本主义国家。
(2)从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发明的成果多为生产实践经验的总结。
人类历史的转折点了解工业革命(知识点)工业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对于社会、经济、科技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通过介绍工业革命的起因、主要内容以及影响等方面,帮助读者全面了解并认识工业革命。
一、起因:工业革命的起因可以追溯到18世纪末的英国。
在那个时期,英国具备了一系列有利条件,比如丰富的自然资源、技术积累的基础、资本积累的条件等。
此外,农业革命的推进也为工业革命提供了良好的土壤。
随着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农民可以腾出时间和精力参与到其他行业中,从而为工业革命的发展提供了助力。
二、主要内容:1. 纺织业的革命:最早的工业革命主要在纺织业领域发生。
从手工生产逐渐转变为机械生产,纺纱机、织布机等机械设备的发明和应用,使得纺织业实现了规模化生产和产能的大幅提升。
2. 煤炭与铁矿的开发:煤炭与铁矿的大规模开采提供了工业革命所需要的能源与原材料。
蒸汽机的出现使得煤炭等化石燃料得以广泛应用,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动力源。
3. 蒸汽机的发明与应用:蒸汽机的发明与应用是工业革命的一个重要标志。
詹姆斯·瓦特改进了当时的蒸汽机设计,使得其运转效率更高、更适合于工业生产,推动了蒸汽机在矿山、纺织厂、铁路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4. 交通运输的改进:工业革命时期,在交通运输方面也出现了一系列的创新与发展。
蒸汽船、铁路等交通工具的出现,极大地加速了物资、人员的流动速度,促进了商品交换与市场的扩大。
三、影响:1. 经济影响:工业革命让手工业从小规模、分散的生产方式转变为机械化大规模生产。
大规模生产降低了商品的价格,提高了生活水平,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同时,工业革命加速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工业化进程的全球扩散。
2. 社会影响:工业革命对社会结构与劳动力的改变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农村人口逐渐向城市聚集,农业劳动力转移到工业领域,形成了现代城市工人阶级。
工人阶级的出现,也催生了工人运动与工会组织的兴起,为工人权益争取了更多的保护。
工业革命历史意义是什么_工业革命历史意义讲解工业革命(Industrial Revolution,或译作产业革命),是人类近代生产史和科技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次伟大革命.今天店铺给大家找来了工业革命历史意义讲解,供大家参考和阅读。
工业革命历史意义英国是人类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源地。
因此,英国工业革命不仅对本国的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而且对其它资本主义国家以至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1)英国工业革命使它的社会生产力得到飞速的发展,工业革命在短短的几十年内使英国由一个落后的农业国一跃而为世界上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头号工业强国,号称“世界工厂”,称霸世界达半个世纪之久。
英国在工业革命80年左右时间里,建立了强大的纺织工业、冶金工业、煤炭工业、机器工业和交通运输业。
机器大生产空前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列宁指出:“19世纪中叶英国几乎完全垄断了世界市场”。
(列宁:《哈利·奎尔奇》,《列宁全集》第19卷,第370页)(2)英国工业革命使它在国内的社会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进一步加强和巩固了工业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地位。
到19世纪40年代,工厂制在英国工业生产中已占居统治地位。
根据1841年的材料,英国工厂工人在棉纺织业中占68.7%,在毛纺织业中占60%,在丝纺织业中占40%。
工厂制的确立,形成了近代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
(3)英国工业革命改变了国内的经济和人口的分布,出现了一些新兴的工业区和工业城市。
工业革命前,英国经济最发达和人口最密集的地区是以伦敦为中心的东南部。
工业革命开始以后,西北盛产煤铁的荒芜地区出现了很多新兴的工业中心和城市,如曼彻斯特、兰开夏、伯明翰、利物浦、格拉斯哥、斯卡斯尔等。
经济中心由东南向西北转移。
随着工业和城市的繁荣和发展,农村人口大量转入城市,城市人口猛增。
19世纪40年代,英国城市人口已占全国人口的四分之三,工人已达480万。
(4)英国工业革命推动了国内农业中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形成了农业工人和农业资本家。
高中历史工业革命知识点高考历史工业革命知识点详解,我们在21世纪的时候已经基本全部实现工业变革了,可是在以前的时候并不是这样的,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中历史工业革命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高中历史工业革命知识1、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进程(1)、工业革命的开始——珍妮机的问世(英国工业革命最早发生在棉纺织业)(2)、瓦特改良蒸汽机解决动力问题,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2、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1)、欧美资产阶级确立对世界的统治。
(2)、工业革命在客观上也传播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促使世界面貌发生了变化(3)、工业革命还引起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结构的变革,产生了两个对立的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4)、第一次工业革命促使了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时间:19世纪中后期)3、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电力的广泛应用: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研制发电机成功;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汽车和飞机;化工技术的发展;钢铁等传统工业的进步。
4、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垄断组织的出现(是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建立。
(19世纪末20世纪初)5、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比较在交通领域:第一次工业革命出现火车、轮船,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了汽车和飞机在社会结构:第一次工业革命产生了两个对立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第二次工业革命产生了垄断组织。
在世界市场:第一次工业革命促使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促使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6、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殖民扩张:世界市场拓展第一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工业革命的意义(1)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实现了从传统农业社会转向现代工业社会的重要变革。
(2)从生产技术方面来说,它使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工厂代替了手工工场。
关于初中历史工业革命教案大全合集第一章:工业革命的概念与背景1.1 工业革命的定义1.2 工业革命的背景:农业社会的局限性与商业发展的需求1.3 工业革命的时间线:从手工业到机械化生产的转变第二章:英国工业革命(1760-1840)2.1 工业革命在英国的起源2.2 关键发明与技术创新:纺织机械、蒸汽机、铁路等2.3 英国工业革命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影响第三章:欧洲大陆的工业革命(1800-1850)3.1 欧洲大陆工业革命的概况与特点3.2 欧洲国家的工业化进程与比较3.3 工业革命对欧洲社会结构的影响第四章:美国的工业革命(1760-15)4.1 美国的独立战争与工业化进程4.2 美国工业革命的主要特点与创新4.3 工业革命对美国社会和经济的影响第五章:工业革命的影响与评价5.1 工业革命对全球化的推动作用5.2 工业革命对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5.3 工业革命的环境影响与评价第六章:工业革命的技术革新6.1 纺织工业的革命:纺纱机、织布机的发展6.2 动力革命:蒸汽机的发明与应用6.3 交通革命:铁路、蒸汽船的发明与改进第七章:工业革命与经济结构的变化7.1 农业社会的转变为工业社会7.2 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形成与发展7.3 工业革命与贸易全球化第八章:工业革命与社会生活的变迁8.1 城市化进程与贫富差距8.2 工作环境的改变与劳动者的生活8.3 教育与文化的变革第九章:工业革命对环境的影响9.1 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9.2 资源过度开采与能源危机9.3 环境保护意识的兴起第十章:工业革命的后续影响与现代工业社会的形成10.1 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电气时代10.2 工业革命与全球政治格局的变化10.3 现代工业社会的挑战与机遇第十一章:工业革命与文化思想的变革11.1 科学革命的推动:牛顿、达尔文的影响11.2 浪漫主义与工业文明的冲突与融合11.3 社会变革中的文学与艺术第十二章:工业革命与全球南方的影响12.1 殖民主义与资源掠夺12.2 工业革命在全球南方的传播与影响12.3 南方国家的工业化挑战与机遇第十三章:工业革命与科技进步的关系13.1 科技创新的推动作用13.2 工业革命与信息时代的关联13.3 科技进步在现代工业社会的作用与挑战第十四章:工业革命的历史评价与启示14.1 工业革命的历史意义与影响14.2 工业革命带来的挑战与矛盾14.3 工业革命对现代工业社会的启示第十五章:工业革命的教育教学案例分析15.1 工业革命主题的教学设计15.2 教学活动与互动探讨15.3 教学评价与反思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围绕工业革命展开,从概念与背景、英国工业革命、欧洲大陆的工业革命、美国的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影响与评价、技术革新、经济结构的变化、社会生活的变迁、对环境的影响、后续影响与现代工业社会的形成、文化思想的变革、全球南方的影响、科技进步的关系、历史评价与启示以及教育教学案例分析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七单元知识点
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七单元知识点包括工业革命和工人运动的兴起。
1. 工业革命的含义:工业革命是机器大生产逐步取代手工劳动的过程。
2. 工业革命的时间和开始行业:工业革命的时间为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40年代,开始于英国的棉纺织业(轻工业)。
3. 工业革命的背景(原因):英国较早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国内外市场不断扩大,对棉纺织品的需求迅速增长,刺激了棉纺织生产方式的改进和新技术的发明。
4. 瓦特改进的蒸汽机的使用和影响:1785年,瓦特改进的蒸汽机首先在纺织部门投入使用,不久,瓦特蒸汽机开始应用到化工、冶金、采矿等更多的行业。
19世纪30年代,蒸汽机成为主要的动力来源。
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是生产领域的一次意义重大的飞跃,大大提高了生产力,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纵深发展。
5. 工业革命的其他知识点:工业革命首先从英国开始,随后其他国家纷纷学习英国的先进技术和生产经验,法国、美国、德国等国先后进行工业革命。
以上是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七单元的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初中历史美国历史知识英国历史知识中国历史知识高中历史日本历史知识法国历史知识非洲历史历史文物德国历史知识印度历史知识后宫故事墓葬文化文明古国历史>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事件>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时间是什么时候》正文工业革命时间是什么时候工业革命发源于英格兰中部地区,是指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早期历程,即资本主义生产完成了从工厂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过渡的阶段。
下面店铺给大家说说工业革命时间是什么时候,供大家阅读!第一次工业革命时间是什么时候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人类开始进入蒸汽时代)工业革命不能仅仅归因于一小群发明者的天才。
虽然天才无疑起了一定的作用,然而,更重要的是18世纪后期起作用的种种有利力量的结合。
除了在强有力的需要的刺激下,发明者很少作出发明。
作为种种新发明的基础的许多原理在工业革命前数世纪已为人们所知道,但是,由于缺乏刺激,它们未被应用于工业。
例如,蒸汽动力的情况就是如此。
蒸汽动力在古希腊化时代的古埃及已为人们所知道,甚至得到应用,但是,仅仅用于开关庙宇大门。
不过,在英国,为了从矿井里抽水和转动新机械的机轮,急需有一种新的动力之源。
结果引起了一系列发明和改进,直到最后研制出适宜大量生产的蒸汽机。
这些有利条件导致一系列发明,使棉纺织工业有可能到1830年时完全实现机械化。
新发明中,理查德·阿克莱特的水力纺纱机(1796)、詹姆斯·哈格里夫斯的多轴纺纱机(1770)和塞缪尔·克朗普顿的走锭纺纱机(1779)是十分出色的。
水力纺纱机能在皮辊之间纺出又细又结实的纱;用多轴纺纱机,一个人能同时纺8根纱线,后来是16根纱线,最后为100多根纱线;走锭纺纱机也称为“骡机”,因为它结合了水力纺纱机和多轴纺纱机的优点。
所有这些新纺纱机很快就在生产出比织布工所能处理的多得多的纱线。
但是,这时候没有发明出机器来织布,仍然由人力来织布,有位名叫埃德蒙·卡特赖特的牧师试图矫正这种不平衡状态,他在1785年取得了一种最初由马驱动、1789年以后由蒸汽驱动的动力织机的专利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