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国考备考指导:成语辨析
- 格式:docx
- 大小:25.69 KB
- 文档页数:2
公务员考试成语误用辨析常见成语(1)望文生义:呼之欲出:呼:叫,喊。
形容人像画得逼真,似乎叫一声就会从画中走出来。
泛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描写十分生动。
长袖善舞:袖子长,有利于起舞。
原指有所依靠,事情就容易成功。
后形容有财势会耍手腕的人,善于钻营,会走门路。
空穴来风:有了洞穴才进风。
比喻消息和谣言的传播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
也比喻流言乘机会传开来。
万人空巷:空巷:街道里弄里的人全部走空。
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里出来了。
多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三人成虎:三个人谎报城市里有老虎,听的人就信以为真。
比喻说的人多了,就能使人们把谣言当事实。
首当其冲:冲:交通要道。
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
河东狮吼:比喻悍妒的妻子对丈夫大吵大闹。
振聋发聩:聩:天生耳聋,引伸为不明事理。
声音很大,使耳聋的人也听得见。
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
马革裹尸:马革:马皮。
用马皮把尸体裹起来。
指英勇牺牲在战场。
倚马可待:倚在即将出发的战马前起草文件,可以等着完稿。
比喻文章写得快。
文不加点:点:涂上一点,表示删去。
文章一气呵成,无须修改。
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
目光如炬:目光发亮象火炬。
形容愤怒地注视着。
也形容见识远大。
感同身受:感:感激;身:亲身。
心里很感激,就象自己亲身领受到一样。
细大不捐:细:微,小;捐:舍弃。
小的大的都不抛弃。
形容包罗一切,没有选择。
屡试不爽:屡次试验都不错。
(二)张冠李戴:汗牛充栋:栋:栋宇,屋子。
书运输时牛累得出汗,存放时可堆至屋顶。
形容藏书非常多。
巧夺天工:夺:胜过。
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
形容技艺十分巧妙。
破镜重圆:比喻夫妻失散或离婚后重新团聚。
比翼双飞:比翼:翅膀挨着翅膀。
双飞:成双的并飞。
比喻夫妻情投意合,在事业上并肩前进。
美轮美奂:轮:高大;奂:众多。
形容房屋高大华丽。
炙手可热:手摸上去感到热得烫人。
比喻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
豆蔻年华:豆蒄:多年生草本植物,比喻处女。
指女子十三四岁时。
随着2018国考日益临近,不知道各位考生复习得怎么样了?现将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言语理解与表达易错词语辨析(二)详情公布如下,这是图图精心为大家准备的备考干货,希望对各位考生有所帮助,也祝愿大家决胜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
鹤立鸡群:像鹤站在鸡群中一样。
比喻一个人的仪表或才能在周围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
出类拔萃和鹤立鸡群都有出众的意思,但出类拔萃着重强调人的美好品德、出众才能。
鹤立鸡群除了描绘才能外,还可以描绘一个人的仪容仪表非常出众。
3.巧夺天空与鬼斧神工巧夺天空:专指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制成,形容技艺十分高超。
夺:胜过。
巧:精巧。
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
形容技艺极其精巧,多指工艺品。
鬼斧神工:像是鬼神制作出来的。
形容艺术技巧高超,不是人力所能达到的。
巧夺天空和鬼斧神工都有技巧高超的意思,但巧夺天工多指工艺品,不能指天然形成的事物。
鬼斧神工不仅可以用于形容人的技艺水平,还可以描绘大自然的景象。
6.别具匠心与别具一格别具匠心:匠心:巧妙的心思。
指在技巧和艺术方面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构思。
别具一格:别:其他。
具:另有。
比喻另有一种独特的风格(风味)。
别具一格强调风格。
别具匠心强调构思,用于文学、艺术、书法等。
7.挑选、筛选、甄选、遴选挑选:从若干人或事物中找出符合要求的。
筛选:用筛子进行选拣,现泛指通过淘汰的方式挑选。
甄选:在审查的基础上进行选择。
侧重在选择之时是有根据的,是根据各种条件的审核之后得出结论,而不是随意的选择。
遴选:慎重的选拔,优中选优。
这四个近义词的侧重点是不同的,挑选侧重选出合适的;筛选强调把不好的筛出来留下符合条件的;甄选强调选择的自主性;遴选强调慎重,优中选优。
8.编纂与编撰编纂:收集资料、整理成书,多指资料较多、篇幅较大的著作,强调“编”,不添加自己的观点。
编撰:包含编纂的意思,同时可以撰写部分自己观点,有主观创作在里面。
9.必须与必需必须:必定、一定要。
必需:非有不可的;不能少的。
鱼目混珠:把鱼眼珠杂混在珍珠中,比喻以假乱真,以次充好。
鱼龙混杂:用来形容好人和坏人混在一起。
泥沙俱下:泥沙俱下和鱼龙混杂都可用于好人和坏人混杂在一起;成分复杂。
不同在于泥沙俱下可用于人也可用于事物,鱼龙混杂一般只用于人,范围较小。
杂乱无章:形容乱七八糟,没有条理。
2截然相反:形容事物或事件毫无共同之处。
大相径庭:比喻相差很远,大不相同。
3不谋而合:指事先没有商量过,意见或行动却完全一致。
如出一辙:好像出自同一个车辙。
比喻两件事情非常相似。
4不可名状:意为无法用言辞形容。
名:用语言说出。
状:描绘,形容。
指声音、色彩、感觉等不能用语言描述。
不以为意:不把它放在心上。
表示对人或事抱轻视态度。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不认为是这样的,多用来表示不同意或轻视。
然:正确,对,这样。
不置可否:不说行,也不说不行。
指不表明态度。
5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形容处境为难或心神慌乱。
无所适从:指不知听从哪一个好或不知怎么办才好。
6闻名遐迩:形容名声很大,主要指远近闻名。
门庭冷落:形容十分冷落,宾客稀少。
门可罗雀:原指门外可张网捕雀。
后形容为官者休官失势后,门庭冷落车马稀少;或形容事业由盛而衰,宾客稀少之况。
鲜为人知:很少被人知道,知道的人很少。
人迹罕至:很少有人到的地方。
7知难而上:指明知道困难重重却便要向前走,敢于迎难而上。
激流勇进:虽然有很急很急的激流,但也一样前进。
比喻不畏险阻,奋勇向前。
游刃有余:比喻技术熟练,经验丰富,解决问题毫不费力。
举重若轻:比喻能力强,能够轻松地胜任繁重的工作或处理困难的问题。
8两面三刀:用来比喻居心不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人。
刀头舔蜜:比喻利少害多。
也指贪财好色,不顾性命。
代人捉刀:指代别人做事,多指写文章。
笑里藏刀:形容对人外表和气,内心却阴险毒辣。
比喻外表和气而内心阴险。
出人意料:(事物的好坏、情况的变化、数量的大小等)出于人们的意料;在人们的意料之外。
出奇制胜:用奇兵或奇计战胜敌人。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成语辨析常见成语(1)望文生义:呼之欲出:呼:叫,喊。
形容人像画得逼真,似乎叫一声就会从画中走出来。
泛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描写十分生动。
长袖善舞:袖子长,有利于起舞。
原指有所依靠,事情就容易成功。
后形容有财势会耍手腕的人,善于钻营,会走门路。
空穴来风:有了洞穴才进风。
比喻消息和谣言的传播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
也比喻流言乘机会传开来。
万人空巷:空巷:街道里弄里的人全部走空。
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里出来了。
多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三人成虎:三个人谎报城市里有老虎,听的人就信以为真。
比喻说的人多了,就能使人们把谣言当事实。
首当其冲:冲:交通要道。
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
河东狮吼:比喻悍妒的妻子对丈夫大吵大闹。
振聋发聩:聩:天生耳聋,引伸为不明事理。
声音很大,使耳聋的人也听得见。
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
马革裹尸:马革:马皮。
用马皮把尸体裹起来。
指英勇牺牲在战场。
倚马可待:倚在即将出发的战马前起草文件,可以等着完稿。
比喻文章写得快。
文不加点:点:涂上一点,表示删去。
文章一气呵成,无须修改。
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
目光如炬:目光发亮象火炬。
形容愤怒地注视着。
也形容见识远大。
感同身受:感:感激;身:亲身。
心里很感激,就象自己亲身领受到一样。
细大不捐:细:微,小;捐:舍弃。
小的大的都不抛弃。
形容包罗一切,没有选择。
屡试不爽:屡次试验都不错。
(二)张冠李戴:汗牛充栋:栋:栋宇,屋子。
书运输时牛累得出汗,存放时可堆至屋顶。
形容藏书非常多。
巧夺天工:夺:胜过。
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
形容技艺十分巧妙。
破镜重圆:比喻夫妻失散或离婚后重新团聚。
比翼双飞:比翼:翅膀挨着翅膀。
双飞:成双的并飞。
比喻夫妻情投意合,在事业上并肩前进。
美轮美奂:轮:高大;奂:众多。
形容房屋高大华丽。
炙手可热:手摸上去感到热得烫人。
比喻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
豆蔻年华:豆蒄:多年生草本植物,比喻处女。
指女子十三四岁时。
1.按部就班vs循序渐进【释义】按部就班:指按照一定的条理,遵循一定的程序,通常表达中性或者消极的感情色彩。
循序渐进:指学习、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地深人或提高,通常表达中性或者积极的感情色彩。
【误用】学习并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而是一个按部就班,逐渐提高的过程。
【纠错】句中既然表明了是“逐渐提高”的过程,并不强调按照一定的步骤,而是逐渐深入提高,因此用“循序渐进”要比“按部就班”更为恰当。
2.八面玲珑vs面面俱到【释义】八面玲珑:侧重指为人处事圆滑事故,通常表达消极的感情色彩。
面面俱到:侧重指每个方面都想得很周到,每个细节都予以充分考虑,通常表达中性或积极的感情色彩。
【误用】他做起事情来八面玲珑,你就放心地把这个任务交给他吧!【纠错】句中“八面玲珑”的感情色彩过于消极,与全句的感情色彩不搭配,因此应该改用“面面俱到”一词。
3.白驹过隙vs时光荏苒【释义】白驹过隙:比喻时间过得飞快,就像骏马越过像缝隙一样短的距离一样,提醒人们要珍惜每一寸光阴。
时光荏苒:“荏苒”即渐渐的意思。
指时光一点点流逝,渐渐过去。
【误用】数学考试的考场上一道题目难住了我,时光荏苒,几分钟后这道题目还是解不出来,没办法我只好放弃这道题目。
【纠错】句中提到几分钟后意味着时间很短,过得飞快,因此不能用“时光荏苒”。
4.百依百顺vs唯命是从【释义】百依百顺:别人怎么说就怎么做,侧重指由于感情上的爱而表现出来的顺从。
唯命是从:不管什么样的命令都听从,侧重指上下级之间的关系,常表达消极的感情色彩。
【误用】我最看不起的就是那种整天围着领导转,百依百顺只知道拍马屁的人。
【纠错】句中要表达的是拍马屁的意思,所以选用“唯命是从”更好,更符合句中消极的感情色彩。
5.博闻强识vs见多识广【释义】博闻强识:侧重指人的见闻广博、知识面广、记忆力强,书面语色彩较强。
见多识广:侧重阅历丰富、很有经验,带有较强的口语色彩。
【误用】老李去过的地方太多了,这使得他博闻强识,什么活计都能揽下来。
2018年国考行测备考:“蔓延”“漫延”“曼延”傻傻分不清公务员,是指在各级政府机关中,行使国家行政职权,执行国家公务的人员。
根据《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我国的国家公务员是指各级国家行政机关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测查与公务员职业密切相关的、适合通过客观化纸笔测验方式进行考查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素,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和常识判断等部分。
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即将到来,以下是国考的面试技巧和热点。
众所周知,在国家公务员行测考试中,逻辑填空既要关注语境,进行上下文关系分析,同时选项间的词语辨析也必不可少。
所以进行高频实词(含成语)积累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今天就由中公教育专家给大家带来一组高频实词的辨析——蔓延、漫延、漫延我们发现这组实词中,各有一个语素不同,所以我们可以利用语素联想法从区分不同语素间的差异入手。
一、蔓延蔓,草字头,故本意与植物相关,指蔓草,它最大的特点是有顽强的生命力,而且长势凶猛,只要一场雨,荒村野地便成了它们的世界,“蔓延”意思是如蔓草滋生,连绵不断,引申为延伸,扩展。
像我们熟知的西瓜、爬山虎等植物的藤蔓都可以与之搭配。
例句:沉从文《过岭者》:“随手采取蔓延地下的蛇莓草叶……用手敷到脚心伤处去。
”由于有些植物的藤蔓生长并不是线性伸展延长,而是放射状延伸,所以本身虽然不是植物,但也具备放射状延伸的一些事物也可以与蔓延搭配,如火势向四周蔓延,瘟疫蔓延,消息蔓延,气味蔓延等。
二、漫延漫,三点水部首,故本意与水有关,指水满溢而向周围扩散,如“潮水向农田漫延”。
另有一个事物虽然跟水没有直接联系,但与水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共同特征,那就是“沙漠”,因为都具有流动性,所以可以说,沙漠一直漫延到遥远的田边。
三、曼延曼,可组曼妙词语,一般指女子身材娇美,引申为纵向线性伸展延长,长而不绝,多用于山脉、水流、道路等。
如太行山脉曼延千余里,曼延曲折的羊肠小道。
1.哀鸿遍野:比喻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到处都是。
哀鸿,哀鸣的大雁,比喻悲哀呼号的灾民。
2. 安步当车:古代称人能安贫守*。
现多用以表示不乘车而从容不迫地步行。
安,安闲。
3. 安土重迁: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
重,看得很重。
4. 嗷嗷(áo)待哺(bǔ):后多比喻饥饿时急于求食的样子,也比喻处境极为困难,亟待救济、援助。
还可以形容婴儿刚刚出生,期待母亲哺育的样子。
嗷嗷,哀号声;哺,喂食。
5. 筚(bì)路蓝缕:驾着柴车,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辟山林。
筚路,柴车。
蓝缕,破衣服。
形容创业的艰苦。
6. 抱残守缺:形容保守不知改进。
7. 白驹过隙: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就骏马在细小的缝隙前飞快地越过一样。
白驹,骏马。
9. 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
比喻无济于事。
10. 别无长(cháng)物:没有多余的东西。
形容穷困或俭朴。
11. 不足挂齿:不值得一提。
谦虚说法。
12. 不足为训:不值得很为效法的准则。
训,准则。
13. 不可理喻:没法跟他讲道理。
形容蛮横或固执。
比喻,使明白。
14. 不胫而走:比喻消息传得很快。
胫,小腿。
16. 不为(wéi)已ji甚:指对人的责备或处罚适可而止。
已甚,过分。
17. 不即不离:不接近也不疏远。
即,接近。
18. 不卑不亢:对待人有恰当的分寸,既不低声下气,了不傲慢自大。
卑,低下;亢,高。
19. 不稂(láng)不莠(yǒu):比喻人不成材,没出息。
稂、莠,田里的野草。
20.不落窠臼:比喻有独创风格,不落旧套。
21.不容置喙(huì):不容别人插嘴。
喙,嘴。
22.不塞(sāi)不流,不止不行:比喻旧思想文化不予以破坏,新思想、新文化就不能树立起来。
23.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含有轻视意。
然,对,正确。
24. 不以为意:不放在心上,不加注意。
25.不刊之论:形容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刊,削除,修改。
26. 不瘟不火:指戏曲不沉闷乏味,也一急促。
国考历年成语辨析1.削足适履:因为鞋小脚大,就把脚削去一块来凑合鞋的大小。
比喻不合理地迁就凑合或不顾具体条件,生搬硬套。
适:适应;履:鞋。
2.扬汤止沸:把锅里开着的水舀起来再倒回去,使它凉下来不沸腾。
比喻办法不彻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3.矫枉过正:矫:纠正;枉:弯曲;过正:超过了限度,弯向另一方。
把弯曲的东西扭直,超过了限度而弯向另一方。
比喻纠正谬误超过了应有的限度。
4.舍本逐末:抛弃根本的,而在小事上下功夫。
5.无所适从:适:往;从:听从,跟从。
不知听从哪一个好,指不知怎么办才好。
6.一筹莫展:筹:计策,办法;展:施展。
一点计策也施展不出,一点办法也想不出来。
7.举棋不定:举:拿起,拿着。
拿着棋子不知道该怎么下。
比喻临事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
8.优柔寡断:优柔:迟疑不决;寡:少;断:决断。
形容做事拿不定主意,缺少决断。
9.记忆犹新:犹:还,仍然。
对过去的往事仍然刻记得清清楚楚,好像刚刚发生一样。
形容印象极其深刻。
10.恍如昨日:记忆清晰,好像是昨天。
11.历历在目:历历:清楚、分明。
指事物和景象清清楚楚地展现在眼前。
12.历久弥新:弥:更加。
指经历长久的时间而更加鲜活,更加有活力,更显价值。
或者是指一样东西不因时间而变旧、变腐,反而更加有活力,更显价值,比新的还要好。
13.明察秋毫:明:明晰;察:看、观察;秋毫:秋天鸟兽身上新长出的细毛,比喻极细微的事物、现象。
目光犀利,能敏锐地看清极细小微末的东西。
形容人能洞察事理,不受欺蒙。
14.明辨是非:分清楚是和非、正确和错误。
15.抓大放小: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搞好宏观控制,对次要矛盾和矛盾的次要方面进行微观调节。
16.高瞻远瞩:站得高,看得远。
多形容目光远大。
17.水到渠成:渠:水道。
水流到的地方自然形成一条水道。
比喻条件成熟,事情自然会成功。
18.司空见惯:司空:古代官名;见惯:常见而习惯了。
原指司空看惯了某事以为平淡;后比喻常见之事,不足为奇。
第2期2019年2月福建教育学院学报JOURNAL OF FUJIAN INSTITUTE OF EDUCATIONNO.2February 2019新课标背景下高考成语辨析题解析及备考策略—以2018年高考全国卷为例葛莉茜(福州金山中学,福建福州350008)摘要:成语辨析是高考常见题,2018年高考,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设题形式有所改进,考查的能 力更多元、更综合、更灵活,但高三复习备考仍多以词语识记积累来应对。
为此,文章以2018年高考全国 卷为例,解析成语辨析题所指向的能力点,并依据解析提出2019年高考成语辨析题复习策略。
关键词:2017版课标;高考语文;高考复习;成语辨析;中图分类号:G633.3 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884 (2019) 02-0125-04成语辨析题是高考常见题,赋分3分,在考试 大纲中属于“表达”中的“语言文字运用”考查 模块。
考试大纲对成语的考查要求是能够“正确 使用”,能力层级为E级。
此层级的具体阐释为“表达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 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 了的能力层级”。
可知,仅以“识记”的方式来 积累、运用成语远未达到高中学业水平的要求。
但是考试大纲也并未对何为“在表达方面发展了 的能力”作更进一步解释。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〇n年版)》(下称“新课标”)明确强调了语言学习应“在 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自主的语言实践活 动,积累言语经验,把握祖国语言文字的特点和 运用规律”,[1]突显对祖国语言文字的实际运用能 力的培养,这使高中语言文字的教学和评价都有 了明确而较为具体的目标。
由是推之,成语辨析 题实则应考查运用语言知识、使用言语经验的语 言综合运用能力。
笔者拟以2018年髙考全国I、n、m卷为 例,解析在新课标背景下高考成语辨析题考查的 能力点,并在此基础上谈谈2019年高考成语辨析题的备考策略。
2018年国考备考指导:成语辨析公务员,是指在各级政府机关中,行使国家行政职权,执行国家公务的人员。
根据《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我国的国家公务员是指各级国家行政机关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测查与公务员职业密切相关的、适合通过客观化纸笔测验方式进行考查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素,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和常识判断等部分。
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即将到来,以下是国考行测方面的备考指导。
国考省考言语理解都是特别重要的一个部分,今天中公教育专家跟大家就一起来看看逻辑填空中的词语辨析,下面通过真题进行讲解。
先看这样一组词语:耳闻目睹耳濡目染。
耳闻目睹:亲耳听到,亲眼看到。
耳濡目染:形容时常听到看到,无形之中受到影响。
区别:①“耳闻目睹”只指听到看到,至于是不是经常,不管,有没有受到影响,也不管;“耳濡目染”则表示听惯看惯,受到影响,有所转变。
②“耳闻目睹”可以直接带宾语;“耳濡目染”则不能。
那么我们一起来看一道题。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深入研究如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人们的日常工作生活紧密结合,使广大人民群众得以________、潜移默化,收到用之不觉、去之不能之效。
耳濡目染。
解析:由顿号可知,空格处所填词语与“潜移默化”构成联合关系,表达人民群众在时间中慢慢地发生变化,所以用“耳濡目染”。
他的父亲是一名指挥家,或许因为________,孩提时的小刘便对乐器演奏显现出很高的天赋。
A.耳闻目睹
B.耳提面命
C.耳熟能详
D.耳濡目染
答案选择D。
“耳闻目睹”指亲耳听到,亲眼看到。
“耳提面命”形容教诲殷勤恳切。
“耳濡目染”指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耳熟能详”指听得多了,能够说得很清楚、很详细。
根据题意,选D。
我们再来看一组词语,防微杜渐防患未然。
防微杜渐:指在坏思想、坏事或错误刚冒头时,就加以防止、杜绝,不让其发展下去。
防患未然:在祸患发生之前就加以预防。
区别:①“防微杜渐”偏重在事物刚露出苗头就给予制止的行为;“防患未然”偏重在事物还没有露头以前就给予制止。
②“防微杜渐”既可以用于坏事情坏现象,也可以用于一般事物和现象,适用范围较大;“防患未然”只用于有严重恶果的事情,适用范围较小。
虽然目前这些不良倾向还不至于影响曲艺发展的主流,但也不可忽视,应该________、积极引导,以正确的文艺价值观引领生存在不同体制内的曲艺工作者。
中公解析:文中“不良倾向”虽已出现,但是尚未发展壮大,需要采取措施加以制止,“防微杜渐”侧重不好的事情刚刚出现苗头就制止;“防患未然”侧重不好的事情还没有发生。
所以用“防微杜渐”。
中公教育专家提醒大家,这两组词语只类两个典型,想学好词语填空大家一定要注意积累。
青海中公教育特别推荐最新青海公职考情资讯,分享近期青海省各类招聘考试信息汇总,预祝广大考生在考试中金榜题名,荣获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