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庙文化及宗教社会意义学习实践团实践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21.50 KB
- 文档页数:2
一、前言文庙,作为中国古代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承载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文化。
为了深入了解文庙的历史文化内涵,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我们组织了一次文庙社会实践活动。
本次实践活动以参观学习、交流讨论、实践体验为主要形式,旨在让我们在实地考察中感受文庙的魅力,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传承意识。
二、实践背景与目的1. 实践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文化逐渐被边缘化,许多年轻人对文庙等传统文化场所的了解甚少。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们希望通过本次实践活动,让更多人了解文庙的历史文化,提高文化素养。
2. 实践目的(1)了解文庙的历史渊源、建筑特色、文化内涵等;(2)通过实地参观,感受文庙的文化氛围,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3)探讨文庙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与发展,为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提供参考。
三、实践过程1. 实地考察在专业导游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文庙的各个景点,包括大成殿、泮池、棂星门、明伦堂等。
导游详细介绍了文庙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文化内涵等,让我们对文庙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交流讨论参观结束后,我们分组进行了交流讨论。
大家就文庙的历史变迁、文化价值、传承与发展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通过交流,我们不仅加深了对文庙的认识,还分享了各自的学习心得。
3. 实践体验在实践体验环节,我们参与了文庙的祭祀仪式,亲身感受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祭祀过程中,我们认真学习了仪式流程,尊重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四、实践成果与体会1. 实践成果(1)深入了解文庙的历史文化内涵;(2)增强了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传承意识;(3)提高了自身的文化素养;(4)为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提供了参考。
2. 体会(1)文庙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传承;(2)传统文化并非过时,它在现代社会中仍具有独特的价值;(3)我们应该积极参与到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中来,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繁荣贡献力量。
五、建议与展望1. 建议方面(1)加强文庙的保护与维护,确保其历史文化的完整性;(2)加大对文庙的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文庙的认知度;(3)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庙文化活动,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传统文化。
第1篇一、活动背景文庙,又称孔庙,是我国古代祭祀孔子的地方,承载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我校组织了一次社会实践活动——文庙参观学习。
本次活动旨在让学生亲身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增强文化自信,激发爱国情怀。
二、活动目的1. 让学生了解文庙的历史渊源、建筑特色和文化内涵,增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
2.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他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3.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增强集体荣誉感。
4. 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三、活动时间及地点活动时间:2021年10月15日活动地点:某市文庙四、活动内容1. 参观文庙:在导游的带领下,学生们参观了文庙的各个景点,包括大成殿、泮池、棂星门等,了解了文庙的建筑布局、历史沿革和文化价值。
2. 体验传统文化:学生们在文庙内体验了拜师礼、书法、剪纸等传统文化活动,亲身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3. 听讲专题讲座:邀请专家学者为学生讲解孔子及其思想,让学生对儒家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
4. 交流心得体会:活动结束后,学生们分组进行讨论,分享自己在文庙参观学习中的心得体会。
五、活动成果1. 增强了学生的文化自信:通过参观学习,学生们对中华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增强了文化自信。
2. 激发了爱国情怀:学生们在文庙内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激发了爱国情怀。
3. 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在活动过程中,学生们相互帮助、团结协作,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
4. 培养了社会实践能力:通过参观学习,学生们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提高了社会实践能力。
六、活动反思1. 活动组织方面:本次活动组织有序,但仍存在一些不足,如时间安排不够紧凑,部分活动环节不够丰富等。
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完善活动方案,提高活动质量。
2. 学生参与度方面:部分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度不高,可能是因为对文庙文化了解不够深入。
今后,我们将加强学生教育,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认识。
一、前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旅游业逐渐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重要方式。
寺庙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宗教价值。
为了深入了解寺庙文化,提高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我于2023年在万佛寺进行了一次为期一周的社会实践活动。
以下是我对此次社会实践的总结报告。
二、实践目的与意义1. 目的:- 深入了解我国寺庙文化,特别是万佛寺的历史、建筑和宗教文化。
- 增强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 学习寺庙管理经验,为我国寺庙文化保护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2. 意义:- 提高自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 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
- 为我国寺庙文化传承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三、实践内容1. 万佛寺概况:- 万佛寺位于我国某省某市,始建于唐朝,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
- 寺庙占地面积约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万平方米。
- 寺庙内供奉着万尊佛像,故得名“万佛寺”。
2. 实践过程:- 前期准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万佛寺的历史、文化和宗教背景。
- 实地考察:参观寺庙,观察寺庙的建筑风格、佛像雕刻和宗教活动。
- 访谈交流:与寺庙管理人员、信众和游客进行交流,了解寺庙的现状和问题。
- 记录整理:记录实践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整理成文字和图片资料。
3. 实践成果:- 完成了一份关于万佛寺的历史、文化和宗教的调研报告。
- 拍摄了大量的寺庙照片,记录了寺庙的风貌和宗教活动。
- 与寺庙管理人员和信众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为今后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便利。
四、实践体会1. 对寺庙文化的认识:- 万佛寺作为我国历史悠久的寺庙,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
通过对寺庙的实地考察和交流,我对寺庙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认识到寺庙不仅是宗教信仰的场所,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
2. 对社会责任的认识:- 在实践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自己作为一名社会成员,有责任保护和传承我国的传统文化。
通过这次实践,我更加坚定了为我国寺庙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的决心。
社会实践报告之参观宗教场所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我有幸参观了一个宗教场所,深入了解了宗教信仰和相关文化。
本文将以报告的形式,详细介绍我参观宗教场所的经历和所得到的收获。
一、背景介绍首先,我参观的宗教场所是一座古老的寺庙。
该寺庙位于市区附近,建于明朝时期,是当地一座重要的佛教寺院。
在参观之前,我们全体实践小组成员进行了一些准备工作,了解了该寺庙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以便更好地理解所见所闻。
二、参观经历1. 寺庙建筑一进入寺庙,我被其庄严肃穆的氛围所吸引。
寺庙的建筑群由主殿、钟楼、鼓楼、斋堂等组成,每一座建筑都展现着独特的风格和意义。
其中,主殿是寺庙的核心,供奉着佛祖像和其他佛教圣物。
钟楼和鼓楼则用于祭礼时的鸣钟和击鼓。
斋堂是供僧人及信众用餐的地方,寺庙还设有经堂、庭院等。
2. 宗教仪式在寺庙参观过程中,我们有幸目睹了一场佛教法会。
法会中,僧侣们穿着袈裟,持法器,诵经念佛,庄严肃穆的音乐声伴随着他们的朗诵,给人一种平静和崇敬的感觉。
在听到僧人们的慈悲教诲后,我对佛教的智慧和人文精神有了更深的理解。
3. 文化交流参观过程中,我还有机会与一位长老进行了简短的交流。
长老温和地回答了我们的问题,并分享了一些佛教故事和教义。
通过这次交流,我深刻感受到宗教信仰对人类精神世界的影响,也加深了对佛教文化的理解。
三、收获与体会通过这次参观宗教场所的实践活动,我有以下几点收获与体会:1. 学习宗教文化:参观寺庙让我深入了解了佛教文化,包括其信仰体系、仪式和思想。
这种了解不仅拓宽了我的知识面,还培养了我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和包容心态。
2. 体验信仰感受:亲身参观佛教寺庙,我感受到信仰的力量和宗教仪式的庄严。
这使我对信仰的意义和作用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3. 感悟人生价值:通过与长老交流和了解佛教故事,我深刻认识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并思考了对待人生的态度和行为准则。
四、结语通过参观宗教场所,我深入了解了佛教文化,感受到了信仰的力量,并从中汲取了关于人生的宝贵经验。
第1篇一、活动背景寺庙,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宗教内涵。
为了让学生深入了解我国佛教文化,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我校特组织学生开展了一次以“探访古寺,传承文化”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
二、活动目的1. 让学生深入了解我国佛教文化,感受佛教文化的独特魅力;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尊重宗教文化的情怀;3. 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4. 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文化自信。
三、活动内容1.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古寺进行实地探访;2. 邀请寺庙住持或法师为学生讲解佛教文化知识;3. 组织学生参观寺庙建筑、文物,了解寺庙的历史变迁;4. 开展佛教知识竞赛,检验学生对佛教文化的掌握程度;5. 与法师互动,学习佛教礼仪,感受佛教文化的内涵。
四、活动过程1. 活动筹备阶段(1)确定活动主题、目的和内容;(2)挑选具有代表性的古寺作为探访对象;(3)邀请寺庙住持或法师为学生讲解佛教文化知识;(4)准备佛教知识竞赛试题和奖品;(5)组织学生进行分组,确定各小组负责人。
2. 实地探访阶段(1)学生分组进入寺庙,在法师的带领下参观寺庙建筑、文物;(2)法师为学生讲解寺庙的历史、佛教文化和宗教仪式;(3)学生认真聆听,记录重点内容;(4)开展佛教知识竞赛,检验学生对佛教文化的掌握程度。
3. 互动交流阶段(1)邀请法师为学生讲解佛教礼仪,指导学生进行简单的佛教仪式;(2)学生与法师互动,提问关于佛教文化的问题;(3)法师解答学生疑问,分享自己的修行心得。
4. 总结反思阶段(1)各小组代表分享活动心得和收获;(2)总结活动成果,提出改进意见;(3)颁发优秀小组和优秀个人奖。
五、活动成果1. 学生对我国佛教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增强了文化自信;2. 学生学会了尊重宗教文化,培养了爱国情怀;3. 提高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4. 增进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为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奠定了基础。
社会实践报告参观宗教场所了解宗教信仰社会实践报告一、简介本次社会实践活动是为了深入了解宗教信仰,我们前往参观了宗教场所。
宗教信仰在社会中占据重要的位置,对人们的思想、行为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通过实地参观,我们希望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宗教信仰对社会和个人的作用。
二、参观地点及内容1.参观地点:佛教寺庙在社区的一角,有一座历史悠久的佛教寺庙。
寺庙由明亮的大门、庄严的大殿、静谧的佛堂和宁静的花园组成。
在寺庙内,香烟缭绕,檀香扑鼻,僧侣身着袈裟,虔诚地祈福。
2.参观内容:宗教仪式和文化活动我们观察到了寺庙内的宗教仪式,包括僧侣的诵经和供养佛像的仪式。
这些仪式充满庄严和神圣感,使人感受到宗教信仰的力量和向往。
此外,我们还参与了佛教文化活动,如写禅意字、品茶、听讲座等,进一步了解了佛教的价值观和思想。
三、对比分析1.宗教信仰的作用参观宗教场所后,我们深刻认识到宗教信仰在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宗教可以给人们带来精神寄托和情感宣泄的渠道,使人们在面临困难和痛苦时能够找到支持和安慰。
宗教信仰还塑造了人们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引导他们行善积德,为社会和谐发展作出贡献。
2.宗教多样性与相互尊重通过参观不同宗教场所,我们了解到世界上存在着众多的宗教信仰。
不同的宗教有着不同的仪式、教义和传统。
在多元文化的社会中,我们应该尊重宗教多样性,理解并包容不同的宗教信仰,促进宗教和谐与社会和谐的共同发展。
四、心得体会1.宗教信仰的普遍性宗教信仰在世界各地都有相当大的传播与影响力,无论是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还是其他宗教,都能在大多数国家和地区找到信徒。
这表明了宗教信仰对人类心灵的普遍诉求,也反映了人们对超越物质世界的追求和思考。
2.宗教对个人的价值观塑造宗教信仰不仅对社会有巨大影响,也对个人的内心世界产生深远影响。
宗教可以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善良的品德,提升自身的修养。
通过参观宗教场所,我们感受到了宗教给予人们的精神寄托和力量。
3.宗教与科学的关系在参观宗教场所的过程中,我们也思考了宗教与科学的关系。
一、前言在我国,寺庙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深入了解寺庙文化,提高自己的社会责任感,我在暑假期间参加了寺庙志愿者社会实践。
以下是我对这次社会实践的总结和感悟。
二、实践背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日益增长。
寺庙作为宗教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为了弘扬传统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和传承寺庙文化,我选择了参加寺庙志愿者社会实践。
三、实践内容1. 寺庙文化讲解在实践过程中,我负责为游客讲解寺庙的历史文化、建筑特点、宗教仪式等。
通过实地考察和学习,我对寺庙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讲解过程中,我不仅学到了知识,还提高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2. 志愿者服务在寺庙里,我参与了多项志愿者服务活动,如清洁卫生、维护秩序、照顾老人等。
通过这些活动,我深刻体会到了志愿者精神,明白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真正含义。
3. 佛教知识普及为了提高游客对佛教文化的了解,我在寺庙内设立了一个佛教知识普及点。
通过发放宣传资料、现场解答问题等方式,让游客在游览寺庙的同时,了解佛教知识。
4. 捐赠活动在实践期间,我组织了一次捐赠活动,为寺庙的贫困僧侣和孤寡老人筹集物资。
通过这次活动,我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也锻炼了自己的组织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实践感悟1. 深入了解寺庙文化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我对寺庙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明白了寺庙不仅是宗教信仰的场所,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会继续关注和传承寺庙文化。
2. 增强社会责任感作为一名志愿者,我深刻体会到了社会责任的重要性。
在实践过程中,我积极参与各项活动,为寺庙和游客提供帮助。
这次经历让我明白了,每个人都有责任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3. 提高自身能力在实践过程中,我不仅学到了知识,还提高了自己的语言表达、沟通、组织、协作等能力。
这些能力的提升对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4. 培养团队精神在实践过程中,我与志愿者们共同面对困难,携手解决问题。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日益增长。
文庙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民族精神。
为了让学生深入了解文庙的历史价值,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我们组织了一次文庙社会实践活动。
二、活动目的1. 让学生了解文庙的历史渊源、建筑特点和文化内涵,增强历史文化素养。
2. 通过参观文庙,让学生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民族自豪感。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弘扬民族精神。
4. 增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三、活动内容1. 参观文庙:学生跟随导游,详细了解文庙的历史、建筑和文化内涵。
2. 体验传统礼仪:在文庙内,学生可以学习并体验古代的祭孔仪式,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
3. 互动环节:组织学生参与文庙知识问答、书法比赛等活动,加深对文庙文化的了解。
4. 撰写心得体会:活动结束后,学生需撰写一篇关于文庙社会实践的心得体会,分享自己的感悟。
四、活动时间及地点1. 时间:2022年X月X日(星期X)上午8:00-12:002. 地点:XX市XX文庙五、活动组织1. 活动负责人:班主任2. 活动指导老师:历史老师3. 活动参与人员:全校学生六、活动流程1. 早上8:00,学生在学校集合,由班主任带领前往文庙。
2. 8:30,抵达文庙,由导游为学生讲解文庙的历史和文化。
3. 9:00,学生跟随导游参观文庙,了解文庙的建筑特点和历史文化。
4. 10:00,学生体验传统礼仪,学习祭孔仪式。
5. 10:30,组织学生参与文庙知识问答、书法比赛等活动。
6. 11:30,活动结束,学生返回学校。
7. 活动结束后,学生撰写心得体会。
七、活动总结通过本次文庙社会实践活动,学生们不仅了解了文庙的历史和文化,还感受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
此次活动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了爱国主义精神,提高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相信学生们会将此次活动中的所学、所感、所悟运用到实际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前言寺庙,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为了深入了解寺庙文化,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我于近期参加了为期一周的寺庙社会实践。
以下是我在此次社会实践中的所见所闻和心得体会。
二、实践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日益增长。
寺庙作为人们寻求心灵慰藉、感悟人生的地方,吸引了大量信众和游客。
此次社会实践旨在通过实地参观、访谈等方式,深入了解寺庙的历史、文化、宗教信仰以及对社会的影响。
三、实践过程1. 实地参观在实践期间,我参观了当地具有代表性的寺庙——XX寺。
该寺庙始建于唐代,距今已有千年历史。
在参观过程中,我了解到寺庙的建筑风格、宗教仪式、文物古迹等方面。
(1)建筑风格:XX寺的建筑风格为典型的古代寺庙建筑,古朴典雅。
寺庙主体建筑包括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等。
其中,大雄宝殿最为壮观,供奉着三世佛,庄严肃穆。
(2)宗教仪式:在寺庙内,我观看了僧人进行的宗教仪式。
仪式包括早课、晚课、诵经、打坐等。
僧人们身着僧袍,神情庄重,表现出对佛法的虔诚。
(3)文物古迹:XX寺内收藏有许多珍贵的文物古迹,如佛像、法器、壁画等。
这些文物古迹见证了寺庙的历史变迁,也反映了我国古代佛教文化的繁荣。
2. 访谈在实践过程中,我还与寺庙的住持、僧人以及部分信众进行了访谈。
(1)住持访谈:住持告诉我,寺庙的历史悠久,历代以来都得到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爱。
如今,寺庙在传承佛教文化、弘扬佛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僧人访谈:僧人们表示,他们每天都会进行诵经、打坐等修行,以净化心灵、增长智慧。
同时,他们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如扶贫、支教等。
(3)信众访谈:信众们表示,他们信仰佛教,是为了寻求心灵慰藉、追求精神寄托。
在寺庙里,他们可以感受到宁静、祥和的氛围,让自己远离尘嚣,找到内心的平静。
四、实践心得1. 增长了知识通过此次社会实践,我对寺庙的历史、文化、宗教信仰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寺庙义工社会实践心得体会一、认识寺庙在这次实践中,我首先认识到了寺庙的意义和功能。
寺庙不仅仅是信仰和宗教的场所,更是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寺庙承载了历史的沉淀与传承,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而在今天的社会中,寺庙更是承担了许多社会责任,比如扶贫济困、助教育、护卫环境等。
通过这次实践,我对寺庙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明白了寺庙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二、感受文化底蕴在实践中,我深刻感受到了寺庙的文化底蕴。
寺庙不仅是宗教场所,更是文化传统的载体。
在寺庙里,古建筑、石刻、书画等文化遗产无处不在,这些物质的文化遗产传承了数千年的文化底蕴。
通过寺庙义工服务,我了解到了这些文化遗产的价值和意义,激发了我对文化传统的热爱和尊重,也激发了我对历史的孜孜不倦的探索和追求。
三、体验身心融合在寺庙义工服务中,我深刻体会到了身心融合的美好。
在这个过程中,我和同伴一起为寺庙的清洁、整修、宣传等工作付出了辛勤的汗水,但也收获了身心的愉悦。
在这里,我不仅学会了团队合作、自律自信,更重要的是培养了耐心、细心和责任心。
通过这次寺庙义工服务,我意识到了身心融合的重要性,也学会了如何调整心态,保持心灵的平静、纯净。
四、了解人情世故在寺庙义工服务中,我接触到了各种各样的人,有来寺庙求福的信徒,也有来寺庙游览的游客,更有来寺庙贡献爱心的义工。
在与这些人的交往中,我学会了如何与人相处,如何接纳不同的观点和态度。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我认识到了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懂得了如何去理解和接纳不同的人,也学会了如何与人和谐相处。
五、弘扬义工精神在这次实践中,我深刻领略到了义工精神的伟大与崇高。
在寺庙义工服务中,我亲眼见证了一些长期奉献、无私付出的义工,他们用自己的行动传递了爱与希望,用身体力行践行了佛教的慈悲、舍己为人的精神。
通过这次实践,我深感到了义工精神的伟大,也激发了我对奉献的向往和追求,我愿意把这份精神传承下去,将爱与希望传递给更多的人。
综上所述,通过这次寺庙义工社会实践活动,我深刻体会到了寺庙的文化内涵和义工精神。
寺庙文化及宗教社会意义学习实践团实践报告寺庙文化及宗教社会意义学习实践团>实践报告
团队名称:
寺庙文化及宗教社会意义学习实践团
负责人班级、姓名:
国贸1301B 刘玉玺
实践的时间、地点:
7月12日---7月21日法源寺、雍和宫、白云观
实践内容的介绍:
上午10点,我们小组成员按照计划拟定准时在学校集合,然后自学校出发,乘车约一小时到达陶然亭地铁站。
开始寻找我们的第一个目的地法源寺。
当我们辛苦找到法源寺之时,我们的心中没有因为炎热天气而引起的一丝烦躁之感,而是缕缕喜悦之感涌上心头,让我们暂时忘却了炎热的天气。
到达目的地后我们马不停蹄的按照计划好的展开行动。
我们先是全体参观了法源寺,“布局严正,宽阔庞大”是我们对法源寺的第一印象。
其中给我们印象最深的就是华严三圣即毗卢遮那佛、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像。
我们深刻的感受到整个法源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无处不蕴含着深刻的智慧。
每个游客也都很虔诚,安静并不失严谨的做着自己的事。
紧接着我们在寺外分发早已制作好的调查问卷,通过收集数据更好的分析宗教对普通人的影响。
在分发问卷时,许多游客和我们成了好朋友,他们在了解了我们的用意后,热情的帮助了我们,同时和我们就宗教的意义与我们展开了讨论,使我们获益匪浅。
接下来的几天里我们按行程依次去了雍和宫和白云观,在三个不同的地方,我们不同的经历>收获了相似的感受——宗教指导着人们向更美好的事物前进。
感想与感受:
通过这几天对宗教信仰的一个调查与了解,我发现它带给人们很多正能量的东西。
首先给人们提供了价值体系的支柱,在道德观价值观上对人类影响很大!宗教是道德的起源,也充当了道德的动力与保障,其中以和为贵的思想更是人们一生受用的!另外宗教还能对人们进行心理调节,能给我们的人生带来希望!往往在人们处于绝望之中更能体会到信仰带来的希望!这次的调查让我们对宗教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改观,在现代社会
里,一个真正强大的民族,不仅仅体现在经济与军事上面,而更重要的恐怕还是在信仰上,在文化上,在国家软实力上,一个拥有信仰,拥有民族气节的国度才是真正能够创造历史,领导未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