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控系统组网结构-内部
- 格式:ppt
- 大小:1.33 MB
- 文档页数:26
总675期第十三期2019年5月河南科技Hen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地铁火灾监控系统的网络结构陈川1乔炜1潘正宁2(1.武汉地铁集团,湖北武汉430072;2.华中科技大学,湖北武汉430072)摘要:本文主要讨论地铁火灾监控的网络结构,包括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二级网络和三级控制结构,其中有中央级和车站级的网络结构以及中央级、车站级和就地3种控制方式。
此外,给出地铁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网络结构特点,包括火灾报警控制器特点、网络特点、火灾现场设备特点以及接口特点等,并对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网络提出了改进建议。
关键词:地铁;火灾;监控系统;报警;网络结构中图分类号:U231.9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168(2019)13-0085-03Network Structure of Subway Fire Monitoring SystemCHEN Chuan 1QIAO Wei 1PAN Zhengning 2(1.Wuhan Metro Group Co.,Ltd.,Wuhan Hubei 430072;2.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Wuhan Hubei 430072)Abstract:The network structure of subway fire monitoring was mainly discussed in this paper,including the two-lev⁃el network of fire alarm system and three-level controlstructure.There are central and station-level network struc⁃tures,as well as three control methods at the central,station,and local levels.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etwork struc⁃ture of the subway fire alarm system were given,including the network characteristics,the fire alarm controller char⁃acteristics,the fire scene equipment characteristics,and the interface characteristics.Finally,some suggestions were put forward to improve the network of fire alarm system.Keywords:subway ;fire ;alarm ;network structure 地铁是一种快捷、便利且载客量大的交通工具。
1简介南京地铁三号线综合监控系统采用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RT21_ISCS系统,该系统针对轨道交通领域特点,采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通讯、自动控制技术设计完成。
南京地铁三号线综合监控系统是一个大型分布式系统,共有29个车站、1个控制中心(南京南站)、1个车场、1个车辆段,网络系统比较庞大,网络规模属于城域网。
整个综合监控网络设计分为三层:中央级ISCS系统(CISCS)、骨干网、车站级ISCS系统(SISCS)。
骨干网由南京熊猫信息产业有限公司负责建设,CISCS和SISCS由南瑞自行设计完成。
南瑞采用了双机双网的冗余网络结构,很好的保证了ISCS系统的实时性、鲁棒性、灵活性、互联性,从而保证整个系统拥有可靠、稳定的数据传输能力。
2网络整体设计这个网络设计分为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两部分,内部网络实现中心、车站互联以及站内互联,外部网络实现ISCS与子系统的互联。
南京三号线综合监控网络结构复杂,内部网络拓扑结构为分布式(逻辑结构为树型、物理结构为星型),骨干网网络拓扑结构为环型,外部网络拓扑结构多样,参见详细介绍。
2.1内部网络结构(不包含PSCADA)综合监控保证每一个车站域(有可能多个车站为一个车站域,一个车站域只能有一组服务器)都是一个独立的广播域,中心可以和所有的车站进行点对点的互联,车站可以和中心进行点对点的互联,同属于一个车站域内的车站可以进行组播以及点对点的互联。
所有车站均为独立车站域的系统且无复式工作站或者复式工作站不通过综合监控网络,组播不通过骨干网传输。
有多个车站为一个车站域的系统或者复式工作站需要通过综合监控网络,组播需要经过骨干网传输。
南京三号线属于前者。
工作站工作站维调工作站大屏幕控制器大屏幕系统工作站C I S C S 系 统 结 构 示 意 图FEP 2FEP 110站报表打印机×3彩色图形激光彩色事件激光网管工作站2网管服务器网管工作站1交换机黑白激光打印机NMS图 1 CISCS 系统结构图 2 典型站ISCS 系统结构2.2 子系统互联网络结构综合监控与子系统互联有两种方式:交换机直连和C306L 转接。
****机房集中视频监控系统设计方案目录第一章系统概述.....................................................1.1需求分析........................................................1.2设计思想........................................................1.3设计规范........................................................ 第二章系统设计.....................................................2.1系统设计目标....................................................2.2系统功能介绍....................................................2.2.1视频实时监控..................................................2.2.2屏墙多种显示方式..............................................2.2.3录像存储......................................................2.2.4录像文件管理..................................................2.2.5全功能遥控....................................................2.2.6远程配置管理..................................................2.2.7报警管理......................................................2.2.8设备管理......................................................2.3系统体系结构....................................................2.3.1系统组网图....................................................2.3.2机房监控拓扑图................................................2.4系统硬件组成....................................................2.4.1应用服务器....................................................2.4.2电视墙........................................................2.4.3存储介质......................................................2.4.4机房外设备....................................................2.4.5机房内设备.....................................................2.4.6NVR...........................................................................................................................2.4.7中心管理服务器群...............................................2.5系统特色 ........................................................ 第三章系统主要设备..................................................3.1红外筒形摄像机 ..................................................3.2红外半球摄像机 ..................................................3.3红外球型摄像机 .................................................. 第四章设备清单......................................................4.1机房监控前端设备 ................................................4.2存储及监控中心软硬件 ............................................系统概述需求分析通信机房内视频监控系统是****通信机房安全管控、远程监视、事故追溯的重要手段。
第七章集中监控系统第一节集中监控的目的和内容一、集中监控的目的通信局(站)电源、空调环境集中监控管理系统(以下简称监控系统)是提高通信局(站)电源系统稳定、可靠安全供电和集中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
监控系统的目的是对监控范围内的电源系统、空调系统和系统内的各个设备及机房环境进行遥信、遥测、遥控,实时监视系统和设备运行状态,记录和处理监控数据,及时检测故障并通知维护人员处理,实现电源、空调的集中维护和优化管理,提高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和通信设备的安全性,达到通信局(站)少人或无人值守。
二、集中监控的方法和内容集中监控一般以遥信、遥测、遥控的方式,并借助于多种传输手段来监视和控制现场电源、空调等设备的使用和环境的实际状况或内容。
遥信——远距离信号显示。
如:开关状态,过流跳闸告警,速断跳闸告警,接地跳闸告警,失压跳闸告警,变压器过温告警,瓦斯告警、电压失效、熔丝状态、工作状态等。
一般都是开关粮的信号。
遥测——远距离数据测量。
如:电压、电流、功率、电能、转速、水温、湿度、压力等。
一般均是一些连续变化的模拟量。
遥控——远距离设备控制。
如:开/关设备、启动/关闭某种功能等。
一般是远距离地送出一个开、关的触点信号或脉冲信号。
监控的内容设置上,应多考虑使用开关量的信号,而少用模拟量的信号,因前者远比后者运行起来稳定可靠;就是在模拟量中,用4~20ma的电流环信号,也远比0~5V的电压信号来的稳定可靠。
具体监控点的设置,应根据各个通信局站的需求而定,并不是监控的点设置得越多越好。
监控点的设置主要能反映影响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点、主要反映出不正常的关键信息。
1第二节集中监控系统的结构一、监控系统的结构为了实现通信电源的集中监控,监控系统网络采用分布式计算机控制系统结构。
管理结构、网络结构、数据采集结构和数据存储结构都应该符合通信电源设备维护管理的需要。
根据原邮电部《XTD05-95通信局站电源系统总技术要求》的规定,在一个本地网内,监控系统按本地网监控管理中心(CSMC)、区域(县)监控管理中心(DSNC)、局(站)监控管理中心(LSMC)和设备监控单元(监控模块)(ESU)等划分为四个监控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