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 格式:doc
- 大小:18.57 KB
- 文档页数:4
第三节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考纲要求:1、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2、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在不断的直接或间接地改变着地理环境。
其改变既有正面的又有负面的。
人类对环境的改变,总是从对区域环境的某一因素产生影响开始,进而引起整个区域环境的改变。
(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特点)一、自然资源的利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城市化发展(深圳罗湖1983年)黑岱沟露天煤矿荷兰风车(磨房或发电)生物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就是利用各种自然资源进行建设的过程。
一、自然资源的利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一)矿产资源的开采1、矿产资源的开采和利用,能够促进人类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
2、不合理地开采和利用,会给区域环境带来巨大的负面效应。
(以山西煤炭资源的开发为例说明其对区域地理环境带来的影响)(1)利于加快全省工业化、城市化进程;(2)促进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3)提供能源;(4)改善人民生活水平。
(1)占据农田,浪费土地资源;(2)破坏自然景观;(3)产生环境污染;(4)生态环境破坏(水土流失、地面塌陷)因此,一要合理开发利用,提高利用率;二要加强矿山环境治理;三要加强环境立法,推进绿色矿山建设。
一、自然资源的利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二)水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南水北调工程◆水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对受水区域的环境改善和经济发展带来可能。
水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对两地是否会产生不利的影响?1.增加水资源调入区的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
2. 补偿调节河湖水量,改善水源调入区的气候,缓解生态缺水,改善生态环境;3. 有利于减少地下水的开采,防止地面沉降;4. 有利于地表水、地下水、土壤水的循环,从而利于水土的保持。
问题:为什么要进行水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水资源和用水需求空间分布不均水资源总量占全国(%)人口占全国(%)耕地占全国(%)人均水量(米3)黄河流域 2.6%8.2%12.7%912淮河流域 3.4%15.7%14.9%623北方14.4%43.5%58.2%938长江流域34.2%34.8%24.6%2760南方81.0%54.4%36.6%4180我国为什么要实施南水北调工程?结论: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和水资源供需矛盾是决定南水北调的根本原因。
第三节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学习目标1.结合具体案例,能够描述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生产生活相互影响的关系。
2.通过分析人类利用自然资源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掌握人类对矿产资源、水资源及生物资源的不同利用。
(重点)3.联系生活实例,说明产业转移对移出地、移入地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影响,并能分析产业移入地承接产业转移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重点+难点)自主研习一、自然资源的利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1.矿产资源的开采——以山西煤炭资源为例(1)开采条件:煤炭资源极为丰富,全国有的产量和1/2以上的出口量来自山西省。
(2)影响①有利加快全省进程、促进建设、改善城乡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促进进程和农村小康建设②不利: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地下水漏失等问题。
问题磁场(1)山西省是我国能源大省,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但并非我国经济强省。
最近,山西省提出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的发展战略,你认为应如何调整经济结构,才能使山西转变为经济强省?2.水资源跨区域调配(1)大型工程:中国的、引滦入津;美国加利福尼亚洲的;澳大利亚的(2)影响:(对调入区而言)①增加水源,扩大水域,缓解缺水;有利于净化污水和空气,补偿调节水量。
②利于地表水、土壤水和地下水的循环,利于水土保持和防止。
③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改善提供充足的。
(3)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北水南调工程①原因:北部,萨克拉门托河等水量丰沛;南部,水资源短缺,而需水量较大②影响:不仅缓解了南部缺水地区城市和工农业用水需求,使其成为生产出口基地和美国石油、电子和军事等尖端新兴工业中心,而且产生了水力发电、、航运、养殖、等综合效益。
问题磁场(2)阅读材料,思考回答问题。
材料西电东送是指开发青海、贵州、云南、广西、四川、内蒙古、山西、陕西等西部省(区)的电力资源,将其输送到电力紧缺的广东、上海、江苏、浙江和北京、天津等地区。
北线(路线A):将内蒙古、陕西、山西等省区的坑口火电站的电能和黄河上中游的水电向华北电网输送。
第三节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课程标准:以自然资源的利用为例,理解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学目的:
1、理解人类活动与区域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
2、了解自然资源的利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3、读图析图能力培养——“加利福尼亚州北水南调线路图”的分析;
4、通过学习矿产资源的开采知识,学会全面的分析问题,树立合理利用资源的思想。
重点与难点:
人类在自然资源开发过程中对地理环境正面与负面的影响。
教学过程:
导入:阅读探索活动——“不毛之地变黄金宝地”,回答思考题:
小山坡因政府投资大学和商人对学校外服务的建设,它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均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从自然和人文的角度分析这个小山坡发生的变化,体会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产生的巨大影响。
——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一、人类活动与区域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
1、区域人地关系是相互影响的过程,是矛盾的两个方面,因此,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可以看作是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影响的反作用;
2、人地关系中,人类起主导作用;
3、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有正面和负面影响的双重性;
4、人类对地理环境的某个要素施加影响,会影响整个地理环境发生深刻的变化(牵一发而动全身)。
二、自然资源的利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人类活动中,要不断地利用各种自然资源,以满足生产和生活需要,因而,人类生产和生活实际上是利用自然资源进行建设的过程,这一过程中,人类对资源的利用会对区域地理环境产生深刻的影响,一方面,人类改造了自然,造福了社会,另一方面,如果违背了自然规律,也会对本地区甚至全球的地理环境产生负面的影响。
因此,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就包括两方面:正面的和负面的影响。
1、矿产资源的开采
阅读P25相关内容:
讨论下列问题:
问题1:山西省的煤炭开采有哪些有利影响?
问题2:开采煤炭又对地理环境造成了哪些负面影响?
2、水资源跨区域调配
问题1:人类为什么要进行跨区域调水?
(提示:从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上考虑)
问题2:除去南水北调外,你还知道我国有哪些跨流域调水工程?我国还有哪些资源跨区域调配类型?
案例分析——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北水南调工程
阅读P25—26阅读材料,
地理位置:位于美国____________(阅读图1-3-3、图1-3-4);
自然条件:北部___________________ ;南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调水原因:加州水量3/4集中在_________,而需水量的4/5在_________,水资源空间分布 ___________;
调水措施:修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道;
调水效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该案例的分析,水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有哪些有利和不利影响?
(可从调出区与调入区两方面考虑)
有利:
不利:
3、生物资源利用:
生物资源的利用是人类活动中最基本的资源利用形式。
问题:生物资源利用对区域地理环境产生了哪些有利的和不利的影响?
不利:______________的过度砍伐,特别是______________的破坏;
______________导致物种急剧减少;
有利:利用____________培育、改良了多种农产品;利用各种_______________ _,使土地的生物产量大幅度增加。
课堂小结:
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正面的与负面的;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和对人文环境的影响。
资源调配:对调入区和调出区的影响。
课堂反馈:
1、煤炭资源开采对区域地理环境造成了不利影响有()
①扰动地表,造成水土流失②采矿易导致地面塌陷,地下水漏失
③排放的废渣占据大量土地,同时还污染大气、水和土壤
④促进了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关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和北水南调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将北部的科罗拉多河水调到缺水的南部,以缓解南部水资源的严重不足B.加利福尼亚南部光照条件差、污染重,是美国著名的“冷冻地带”
C.加利福尼亚最大的城市是洛杉矶,属于热带沙漠气候
D.北水南调跨区域水资源调配工程使美国加州西部成为风光秀丽、旅游业发达的地区
3、下列关于人类利用生物资源对地理环境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A大量砍伐森林、尤其是热带雨林,使森林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下降,是导致全球变暖的重要原因
B.在风浪较大的沿海地区植树造林,主要可起到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C.导致秘鲁渔场鳀鱼资源衰竭的主要原因是厄尔尼诺现象的发生
D.人类可以在现代生命科学技术帮助下,培育新的优良品种,因而不用担心生物资源灭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