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和国道对周边主要城镇的影响比较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6.22 KB
- 文档页数:2
高速公路对沿线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摘要:作为一种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方式,高速公路运输已经在当今社会生活与经济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同时,高速公路的建设也为沿线地区的社会经济带来了一定的影响,给沿线地区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本文就高速公路对沿线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问题分别从对沿线经济结构的影响、对沿线经济总量的影响和对社会城镇化建设的影响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和分析。
关键字:高速公路;沿线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影响中图分类号:U412.36+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Abstract: as a kind of modern transportation way, highway transportation has in today’s social and economic construction is playing a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 Meanwhil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ways and the social economy for the region along the brings some influen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gion along the brought the big social and economic benefits. This paper to along the highway in the influence of social economic development respectively from the influence of the economic structure to along, the influence of the total amount of along the economy and social influences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on three aspects and analysis.Key word: highways; and The region along; Soci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fluence我们知道,高速公路具有行车速度快、通行能力大的特点,它的建设很好地促进了沿线地区在资金、人才、信息、资源等方面的流动,它对于减少物资流动成本,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以及提高沿线地区的经济水平等,起到了较大的积极作用。
高速公路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分析随着高速公路建设的不断扩大和提高,高速公路已经成为了现代城市化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高速公路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高速公路建设提高区域经济的竞争力。
高速公路的建设,可以缩短交通时间,提高交通运输效率,增强区域经济的竞争力。
每个区域的经济都需要良好的交通基础设施,而快速道路可以实现通达世界各地的能力,为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保障。
高速公路的修建,可以缩短货物运输时间,提高物流效率,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同时,高速公路建设还可以增强区域经济的吸引力和辐射能力,吸引更多外来企业和产业进入该地区,提振当地经济的持续发展。
第二,高速公路建设为城市化发展提供了基础设施支撑。
高速公路的建设与城市化的发展息息相关,高速公路建设可以将城市和城市间的距离缩短,使城市之间、城乡之间的联系进一步紧密化,有助于加快城市化进程。
但需要提醒的是,建立高速公路不可以忽视对于环境保护的影响。
因为高速公路的建设需要大量的土地和水资源,而这些资源往往是在城市化发展中非常重要的需求。
因此,在建立高速公路时应该兼顾到对于环境保护的影响。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高速公路与城市化的和谐发展。
第三,高速公路建设可以塑造区域形象。
高速公路不仅仅是交通工具,同时也是一种物流网络、地理信息传播的载体。
高速公路建设可以在各种社会文化的方面,包括语言、习惯、艺术等方面,尝试去挖掘各种特点,并加以美化,从而也可以起到塑造本地的形象的作用。
这样做有利于增加本地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者,进一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第四,高速公路建设推动了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
高速公路建设是一个科技领域的集成和应用,因为其因区域发展的需要,需要应用很多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进行建设和维护,这必然促进了科技的不断发展。
此外,面临着资源环境保护等问题,高速公路建设也必须发展绿色技术,从而推动绿色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高速公路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分析截至2021年年底,我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经超过*****公里,里程规模持续居世界第一。
交通基础设施是商品和劳动交换的基本要素,高速公路建设大大缩短了各个区域之间的时空距离,极大改变了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高速公路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不仅体现在直接影响方面,也体现在间接影响方面,本文结合云南省基本情况进行分析。
一、高速公路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直接影响高速公路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直接影响,主要包括降低运输成本、推动综合运输体系发展两个方面。
(一)降低运输成本运输成本从广义上来讲,包括车辆的通行费、燃油费和维修费等,以及时间成本、交通安全成本等。
和普通公路相比,高速公路能明显降低通行者的广义成本。
首先,降低行车成本。
高速公路路面平整,坡度和弯度相对较小,道路设计综合考虑了车辆在路面行驶的油耗、刹车、轮胎磨损等问题,因此车辆的日常维护和维修费用显著低于普通公路。
以昆明至大理的路程为例,普通公路320国道的距离为378公里,走杭瑞高速G56约300公里,节约了78公里,尽管过路费需要160元,但由于时间和距离缩短了,因此汽车油耗减少较多,总的行车成本依然少于普通公路。
同时,高速公路能产生规模效应,运输市场便于集中,有利于大型运输车辆通行,公路运输的运载能力大大增强,促进了地区的物流业和相关产业发展。
其次,节约了时间成本。
高速公路的时速设计最高为120公里/小时,少部分路段限速60~80公里/小时(区分大车和小车),相比普通公路而言通行时间显著减少。
以600公里距离为例,高速公路最少用时5小时即可达到,普通公路至少用时6小时才能达到,时间节约了一半。
以昆明至大理为例,小型车辆走320国道,需要9个多小时,而走高速只需要4.5个小时,节约了4.5小时以上的时间。
无论是货物还是游客,在途时间都会大大缩减,时间价值代表着机会成本,可以为游客和运输企业带来更多的旅行体验和高额收益。
高速公路建设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分析报告高速公路是现代城市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能够改善交通状况,提高城市交通运输效率,而且对于城市的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分析高速公路建设对城市发展的具体影响,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提高交通便利性高速公路的建设能够缩短城市之间的时空距离,提供更快捷、便利的交通方式。
通过高速公路的连接,人们可以更加便捷地到达目的地,促进人员和货物的流动。
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高速公路的建设对城市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高速公路连接城市和周边地区,促进了区域间的经济合作与交流,提高了城市的辐射范围。
其次,高速公路的建设将带动工程建设,刺激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三、提升城市形象高速公路的建设改善了城市的交通状况,缓解了城市交通压力,提高了市民的出行效率。
同时,优质的高速公路也为城市增添了一道新的美丽风景线,提升了城市的整体形象。
四、促进城市规模扩大高速公路的建设为城市的扩展提供了便利。
通常情况下,高速公路的建设会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吸引人口和资金流入,从而促进城市的规模扩大。
五、促进城市产业结构升级高速公路的建设不仅仅是道路基础设施的建设,更是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手段。
高速公路的通车将促进城市的产业转型,推动传统产业的升级和新兴产业的发展。
六、推动旅游业的繁荣高速公路的建设将连接不同的旅游景点,提升了游客的出行速度和便利性。
这将推动旅游业的繁荣,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了旅游业对于城市经济的贡献度。
七、改善城市环境高速公路建设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道路拥堵问题,减少了交通事故的发生率。
同时,高速公路的建设还可以减少城市内部的交通流量,改善空气质量和环境污染问题。
八、促进人口流动和城市交流高速公路的建设将加快人口流动的速度,提高城市之间的交流频率,有利于不同城市之间的经济、文化、技术等方面的交流合作,促进城市的共同发展。
九、挑战和应对高速公路建设虽然对城市发展带来了很多积极的影响,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浅析公路建设对促进城镇发展的影响公路建设对促进城镇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在现代社会中,公路已经成为人们出行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城乡交流、物资运输和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
下面从交通便利性、资源优化配置和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进行分析。
公路建设极大地提高了交通的便利性。
通过建设高速公路和快速公路等,可以有效地缩短城乡之间的距离,缩短人们的出行时间,提高了交通效率。
这不仅方便了人们的出行,也加强了城乡之间的联系。
公路建设还可以改善城市内部的交通状况,减少交通拥堵现象,提高出行效率,提高了城市的竞争力。
公路建设有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
公路的建设可以促进城市和农村之间的资源交流和配置。
农村地区的农产品可以通过公路运输到城市,满足城市居民的生活需求;而城市的工业产品也可以通过公路运输到农村地区,支持农村的经济发展。
这种资源的流动和优化配置,不仅有助于解决城乡之间的差距,也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
公路建设还能促进城市和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
通过公路的建设,可以方便企业的物资运输,降低物流成本,增加了企业的竞争力。
公路的建设还可以带动基础设施的发展,促进产业的集聚,形成产业链和价值链,进一步推动城市和农村的经济发展。
公路建设对于提高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实现农村地区的农业现代化,推动城市和农村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公路建设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公路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和土地使用,需要政府的支持和社会各方面的合作。
公路建设可能会给自然环境带来负面影响,比如破坏生态环境、造成土地退化等。
在公路建设过程中,需要注重环境保护,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公路建设对促进城镇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建设公路,可以提高交通的便利性,优化资源的配置,推动经济的发展。
公路建设也面临一些挑战,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合作才能够顺利进行。
只有在合理利用公路建设的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才能够更好地促进城镇发展。
高速公路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是什么?高速公路是现代化交通运输的标志性工程之一,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不可忽视。
在以下几个方面,我们会看到高速公路建设对城市的影响。
一、经济方面1. 刺激经济发展高速公路建设一般需要大量的投资,这些资金主要用于道路建设、设备采购、职工工资等方面,刺激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通过建设高速公路,不仅可以促进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也可以带动周围产业的发展,比如路边的加油站、餐厅、宾馆等。
2. 促进地区间经济往来高速公路作为一种高速、安全、便捷的交通工具,可以缩短城市间的距离和时间,促进地区之间的经济往来。
这对于经济繁荣地区尤为重要,可以直接提高当地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3. 加快市场的形成高速公路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可以促进原材料和产品的流通,并且使市场更加活跃。
生产商和消费者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市场成交速度更快,进货成本更低。
二、社会方面1. 改善交通状况高速公路的存在可以使交通更加顺畅,缓解市区交通拥堵情况。
特别是在高峰时刻,高速公路可以减少人员交通成本、节约我们的时间。
2. 提高城市形象高速公路不仅提高了城市的交通水平,也是城市形象提高的重要标志。
高速公路规划和建设符合人们对于现代化城市的内在需求,开阔的道路、绿化的景观,都能让城市多一份美感。
3. 促进城乡交流高速公路带动城市经济发展,往往也会带动附近的乡村经济发展。
透过交通的便捷,城市和乡村之间更容易交流和互通有无,可以促进城乡间的联系和发展。
三、环境方面1. 减少污染高速公路的通行能力强,一般不会遇到交通拥堵等情况,从而减少堵车排放的污染物。
2. 保障生态平衡高速公路建设需要大面积的土地和森林,会影响生态平衡。
但是,在建设过程中,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比如林区植树造林,保障生态平衡与森林资源。
3. 降低资源浪费高速公路建设是对自然资源的高消耗,但是,高速公路的规划和建设可以考虑到资源的合理利用。
比如,采纳大力利用太阳能等用来获得动力等技术,减少对资源的消耗。
高速公路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分析一、促进交通便利化高速公路的建设填补了区域交通网络的空白,缩短了交通距离,提高了交通效率,降低了物流成本。
经过高速公路,货物能够更快速地运输到目的地,人员能够更方便地往来于不同城市,因此高速公路的建设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高速公路的建设打通了不同城市之间的交通系统,促进了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不同城市之间的人员、资金和信息都能够更加自由地流动,加强了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发展。
高速公路的建设还能够促进城市之间的区域协调发展,避免了经济发展的不均衡。
三、拉动产业发展高速公路的建设为区域内的产业发展提供了更加便利和快捷的交通条件。
企业能够更方便地进出市场,开展业务活动,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
高速公路的建设也为新兴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高速公路的建设将远离城区的土地资源变得更有价值,引导了一批新兴产业的迁移和投资,促进了经济的结构优化和升级。
四、促进旅游业发展高速公路的建设将远距离旅游交通的时间大大缩短,提高了旅游的便利性。
游客能够更方便地到达旅游景点,旅游线路能够更加灵活多样。
高速公路的建设也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了旅游产业的升级和扩大。
旅游业的发展又促进了其他相关行业的发展,建立了以旅游业为核心的区域产业链。
五、带动就业机会高速公路的建设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投入,为当地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在建设过程中,需要工人、技术人员、材料供应商等大量的劳动力参与。
建成后,高速公路的运营和维护也需要大量的人员投入,为当地提供了可持续就业的机会。
就业机会的增加又促进了居民收入的增加和消费能力的提升,进一步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高速公路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极其积极的影响。
通过促进交通便利化、区域一体化发展、拉动产业发展、促进旅游业发展和带动就业机会,高速公路的建设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助推力,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结构优化。
浅析公路建设对促进城镇发展的影响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持续推进,公路建设在促进城镇发展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公路不仅是城镇和乡村间联系的重要交通工具,更是城镇经济发展和人口流动的关键因素。
本文将从公路建设对城镇发展的影响进行简要分析。
公路建设能够拉近城乡距离,促进城市扩张。
公路作为城镇和农村间的交通纽带,可以有效地拉近城市与农村的距离,促进城市向周边农村的扩张。
通过公路连接,城市的资源、技术和市场可以向农村延伸,提高了农村的生产力和经济水平。
农村居民也更容易进入城市,参与城市经济和社会活动,促进城市人口的增长和城市经济的繁荣。
公路建设有利于提升城镇的交通效率,促进城市经济发展。
城市交通拥堵一直是困扰城市发展的重要问题,而公路建设可以有效地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提高了城市的交通效率。
交通便利不仅方便了市民的生活,更重要的是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
畅通的公路网络可以带动商贸流通、旅游产业、物流运输等领域的发展,推动城市经济的繁荣。
公路建设也有利于优化城市布局,促进城市规划和建设的有序发展,提升城市吸引力和竞争力。
公路建设有利于促进城镇间的交流合作,推动城市群发展。
公路作为城市间的联系纽带,能够促进城市之间的经济、文化、技术等多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在城市群的建设过程中,畅通的公路网络可以使不同城市间互通有无,资源互补、优势互补,形成良性循环,推动城市群的发展。
长三角、珠三角等城市群的发展,得益于发达的公路交通网络,不仅促进了区域内城市的互动,更进一步推动了整个城市群的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
公路建设对促进乡村振兴,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深入,乡村振兴成为当前的重要发展战略。
而公路建设可以有效地拉近城乡距离,提高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和发展条件,促进了乡村经济的发展和乡村的现代化建设。
公路建设有助于打破信息不对称,加速农村产业和城市市场的互通互补,推动农村产业升级和转型发展,实现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目标。
高速公路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分析高速公路建设计划及其实施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
一方面,高速公路的建设能够加速地区间的交流和联系,促进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流动,提升整体经济效益。
高速公路建设还会带来一系列的经济衍生效应,如促进旅游业发展、改善物流运输效率等等。
下面我们将从几个方面具体分析高速公路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高速公路的建设和运营能够缩短地区之间的交通时间和距离,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
传统的道路交通网络通常存在着拥堵、路况不佳等问题,而高速公路的建设率较高,道路宽阔、流量大,能够更好地满足物流运输的需要。
高速公路的通行速度相对较快,能够节约物流运输时间,降低货物运输成本,提高物流的流动性和货物的供应链效率。
这对于加工制造业、农产品流通、批发零售业等具有直接依赖物流的行业来说非常重要,有助于提升这些行业的竞争力。
高速公路的建设能够促进地区间的经济联系,加速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流动。
高速公路的快速通行能够缩短地区间的距离,加强各地区之间的联系,推动区域经济的互动和协同发展。
高速公路的建设使得资源、资金、人才等要素能够更快速地在不同区域间流动,促进了资源的优化配置。
在东南沿海地区建设的高速公路,能够加强东南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的经济联系,推动沿海地区企业和内陆地区农产品的互相流通和交易,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提升整体经济效益。
高速公路的建设还能够带动其他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化进程。
高速公路的建设需要配套的加油站、服务区、收费站等设施,这些设施的建设会促进当地的投资和就业。
高速公路的建设还能够引发土地开发、城市扩张等效应,促进地区的城市化进程,增强城市的吸引力,为当地的服务业发展、房地产业发展等提供了契机。
1988年10月,我国第一条高速公路——沪嘉高速公路建成通车。
十九年来,我国高速公路的建设得到迅速发展,2005年已达到3.5万公里里程。
我国高速公路与国道、省道等公路充分发挥了各自的优势,形成了四通八达、纵横交错、覆盖全国的公路交通网络,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插上腾飞的翅膀。
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对沿线地区社会经济生活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正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今天,本文以湖北境内的汉宜高速和318国道为例,作一比较分析。
一、汉宜高速与318国道途径湖北江汉平原的四大城镇简介汉(武汉)宜(宜昌)高速是湖北省境内建设最早、里程最长的宜黄高速公路的西段,也是沪蓉干线的一部分。
全长280公里。
从武汉永安起,途经湖北9个县市(区),穿越江汉平原广袤的粮棉油生产基地仙桃市、潜江市、荆州市,直达新兴明珠城市宜昌市。
318国道是全国最长的国道之一,由上海至拉萨,全长3000多公里,经过沪、苏、皖、鄂、渝、川、藏7省市。
318国道也是湖北境内最长的国道,对湖北经济社会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两条公路在湖北并行及交汇于武汉市之外的仙桃市、潜江市、荆州市、宜昌市等四个主要城镇。
汉宜高速与318国道从武汉交汇后,途经的第一主要城市就是仙桃市。
仙桃市地处江汉平原南部,紧靠中国中部特大城市武汉,市区距武汉市仅82公里。
318国道、汉宜高速公路贯穿全境,京珠、沪蓉高速公路在仙桃附近交汇,交通条件十分优越,区位优势得天独厚。
仙桃素有“鱼米之乡、体操之乡”的美誉。
2004年仙桃市跨入了“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行列,是江汉平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318国道、汉宜高速途径的第二个城市是潜江市。
潜江市位于江汉平原腹地,境内地势平坦,雨量充沛,气候宜人,素以“水乡园林”著称。
318国道和汉宜高速公路横穿东西,潜监和襄岳两条二级公路纵贯南北。
境内有全国十大油田之一的江汉油田。
自然资源得天独厚。
汉宜高速公路318国道横穿潜江东西后进入荆州市。
荆州市也位于江汉平原腹地,东连武汉,西接三峡,南跨长江,北临汉水,是连东西、跨南北的交通要道和物资集散地,是川湘鄂经济纽带,长江中游重要港口城市,国家轻纺工业基地、粮棉油生产基地和淡水渔业基地,素有文化之邦、鱼米之乡和旅游胜地的称誉。
318国道、宜黄高速公路横跨荆州市东西后进入宜昌市。
宜昌市是一座新兴的现代化城市和旅游胜地。
素有三峡明珠、水电之都的美誉。
宜昌市位于湖北省西部,是汉宜高速的终点。
地处长江中上游交界处,东接武汉,西连重庆,是长江中上游区域中心城市,是我国中部腹地承东启西、南北联通的交通枢纽。
自古以来就是长江中上游的重要物资集散地和战略要塞。
早在1876年就被辟为通商口岸。
1994年,宜昌被国务院批准为沿江开放城市,并列入长江三峡经济开放区。
二、汉宜高速与318国道对这四个城镇及周边主要城镇的影响比较分析1.汉宜高速公路极大地改善了湖北省公路路网结构;促进了沿线主要城镇的交通运输的发展;提高了公路运输效益和服务水平;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据有关资料显示,在汉宜高速与318国道没开通之前,从武汉到宜昌有两种方式:一是走水运,需两天左右;二是坐火车经过襄樊,也需要一天一夜。
318国道的开通有力地促进了沿线主要城镇交通运输的发展,极大地方便了沿线人民的生产生活。
1994年底汉宜高速的建成通车,更是大大地改善了湖北省公路路网结构,缩短了武汉到宜昌的距离。
提高了公路运输效益和服务水平,更加方便了人们的生产生活。
汉宜高速通车后,从武汉到宜昌只需要三个多小时。
从荆州,潜江,仙桃到武汉更是方便快捷。
特别是对仙桃人而言,汉宜高速的建成,交通的对接,成为仙桃市融入武汉大市场的首要条件。
2002年,该市西流河镇投资400万元,修一条公路,直插318国道。
相比原来绕道仙桃城区,行程缩短40公里。
有人算了一笔账。
走新路,1公斤鲜鱼减少运输成本0.4元,西流河5万亩水面,农民因此可增收1000多万元。
便捷的客班车,快速的货运网络,带来了仙桃经济的繁荣。
2.汉宜高速公路有力地促进了沿线主要城镇经济快速增长,优化了沿线地区的产业结构。
一个地区的经济增长固然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交通环境的改善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条件之一。
早在改革开放
之初,人们就认识到:要致富先修路。
许多地方因路而活,因路而兴,因路而富。
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更是证明了“无路不富、小路小富、大路大富、高速公路快富”这句话的正确性。
汉宜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从根本上优化了湖北经济社会发展环境,有力地推动了周边主要城镇经济快速增长。
如:宜昌市在汉宜高速公路修建前的1990-1994年,gdp增长率为24.08%,其gdp占全省gdp的7.27%;在汉宜高速公路建成后的1995-1997年,宜昌市gdp增长率为26%,其gdp占全省gdp的比重增至9.84%。
2005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588.68亿元,跃居全省第二位。
同样,仙桃、潜江、荆州三市经济发展速度也是前所未有的。
汉宜高速公路推动了沿线各地区的劳动力由农村向城镇,由农业向工业,由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促使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高的产品大幅度增加,从而改善了高速公路沿线地区的产业结构。
2002年,潜江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85.44亿元,其中,第一产业14.63亿元;第二产业40.73亿元;第三产业30.08亿元。
到2003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94.42亿元,比上年增长10.4%,其中,第一产业14.92亿元,增长1.8%;第二产业47.05亿元,增长15.0%;第三产业32.45亿元,增长8.3%。
荆州市2001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3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o%,其中第一产业93.5亿元,增长4.5%。
第二产业134.3亿元,增长10.8%。
第三产业102.2亿元,增长0.9%,其中国民经济的比重首次超过第一产业。
三大产业在gdp增长中所占份额分别为18.3%、42.9%和38.8%。
2004年gdp 人均达922美元。
3.汉宜高速促进了沿线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发展,推动了高速公路产业带及以江汉平原为核心的长江经济圈的初步形成。
高速公路是产业带形成和发展的先导、动力和纽带。
随着高速公路的建设,交通条件的明显改善,在若干“点”上形成区位优势(如高速公路两端和沿线的出入口附近),资金、技术、人口等生产要素向这些点位聚集。
畅达的交通和通讯带来了高强度的人流、物流和信息流,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
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高速公路两侧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良好区位。
在一个国家,高速公路因其灵活和快速而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先决条件。
它可以借助这一便捷的轴带通道,相互传递生产要素,从而达到即时生产、快速扩散及吸收信息的目的。
汉宜高速公路全程共有13个出入口,分别是:永安、北河、仙桃、毛嘴、潜江、后胡、丫角、荆洲、小北门、枝江、骁亭、五家岗、宜昌。
这些出口与318国道连接共同组成陆地交通网络系统。
将仙桃、潜江、荆州、宜昌及周边县、市、镇与武汉更加密切地连在一起。
十年来,沿汉宜高速公路建成了仙桃、潜江、荆州、宜昌猇亭等四大工业园和高新技术开发区,吸引了一大批高新技术产业或龙头企业到开发区落户。
如:台湾顶尖级的食品企业旺旺集团,2001年落户仙桃,湖北旺旺总厂的牌子也挂到了仙桃。
潜江市域内有幸福实业、江钻股份、潜江制药三家上市公司。
沿线其他待开发地区也将成为新的增长点,金融、保险、商业、运输、咨询、饮食、医疗等服务行业也会聚集到附近,形成一种强大的集聚效应。
沿汉宜高速公路纵向发展和沿高速公路连接线(即与高速公路互通的其他公路)横向发展,经济规模和发展水平相对高于周边地区,形成了经济状态趋于稳定的高速公路产业带,并对周边地区产生辐射和带动作用,从而推动以江汉平原为核心的长江经济圈的形成。
所以,从长远角度来看,汉宜高速公路的建设对城市化、长江经济圈的大都市圈未来的发展、布局都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