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人体解剖馆简介
- 格式:pdf
- 大小:203.35 KB
- 文档页数:1
人体博物馆讲稿欢迎大家来参观南方医科大学人体解剖博物馆。
这个人体解剖博物馆称得上南方医科大学的一张名片,一个门面。
从1978年建馆之初迎来第一个标本,到如今人体博物馆已经35岁了,馆藏铸型标本已发展到2600多件。
这些珍贵标本由管道铸型技术制作,其数量之多、工艺之精细使得这座博物馆成为世界三大人体博物馆之一。
另外,这个博物馆还研究数字人、虚拟人,并且成功将这些技术应用于我国航天事业的研究,所以才有这个中国航天中心捐赠的一个大屏幕。
这项科研成果亦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南方医科大学人体博物馆”这几个字由中山大学原校长、广东省卫生厅厅长姚志斌题词。
博物馆建馆面积有1700多平米,其中专业馆800多平米,科普馆900多平米。
专业馆是专业学生学习的基地,把教室、实验室、博物馆三者结合进行教学。
科普馆由广州市科信局投资100万。
这里的标本按照人体器官系统顺序摆放。
科普馆作为广州市科普教育基地,承担广州市科普教育任务。
大家现在所在的位置是数字人体/数字医学体验区。
别小看这个电脑,数字人的信息全都储存在里面,在电脑上您可以个性化了解您想要知道的知识。
上面这张图片为我校解剖教研室2004年转制前的全家福,下面这张照片是转制后的。
这位老人就是钟世镇院士,他是这个博物馆的创始人,今年已经88岁了,还工作在第一线。
在钟世镇院士的领导下,我们整个团队做了很多工作,才渐渐有了今天的成就。
现在我们进入了专业馆。
专业馆中的标本犹如工艺品,不仅不会让人感觉不舒服,还会给人带来享受。
标本真真假假都有。
这些模型采用真实骨架,例如这个颅骨。
血管是注入硅胶制成,也就是假的。
硅胶的颜色是硅胶处于液体状态时加入的,红色的是加入了朱砂,代表动脉;蓝色的是油彩,代表静脉。
我们给硅胶加压从血管口注入后,硅胶在血管中循行,凝固之后,将皮肤、肌肉、骨骼甚至血管壁都用酸腐蚀掉,只剩下硅胶组织,这样才能更好地显示复杂血管的走向。
对于带骨的标本,不能采用上述方法(因为酸会腐蚀骨,破坏解剖结构和美观)而采用自然腐蚀的方法,这需要很长的时间。
数字化虚拟人解剖学教学平台的应用现状万丽丹;伍洪昊【摘要】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是我国面向21世纪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模式,它对推动和培养具有独立思维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作用.数字化虚拟人解剖学教学平台是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与医学等学科相互整合的产物,人体的可视化、虚拟化和可控化,是生命科学与信息科学相结合的前沿性科技产物.它的出现必将对数字化医学教育改革以及远程医学教育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Computer-assisted instruction promotes the cultivation of high-quality talents with independent thinking and innovative spirit,therefore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model in China's higher education reform in twenty-first century.Digital virtual human anatomy teaching platform,a leading technology combining modern compute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with medical science,provides controllable visualization and virtualization of human body.Its emergence is bound to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reform of medical educ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remote digital medical education.【期刊名称】《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年(卷),期】2017(026)006【总页数】4页(P625-628)【关键词】数字化虚拟人;人体解剖学;教学研究;教学改革【作者】万丽丹;伍洪昊【作者单位】南昌大学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南昌330006;南昌大学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南昌330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42.0数字化虚拟人解剖学教学平台是应用数字图像和现代计算机技术,采用CT、MRI断层扫描等影像学方法获取人体尸身超薄切削的数据信息,在计算机上构建全数字化、可视化的完整人体三维模型,生动地重现逼真实物图像、器官组织内部的结构,并模拟各种解剖学和外科学的操作。
人体解剖标本陈列厅综合建设与管理作者:刘丽,宋一志,景朋,等来源:《卫生职业教育》 2018年第22期摘要:人体解剖标本陈列厅是学生进行解剖学学习和面向社会进行科普宣传、科学教育、生命教育、人文教育的重要场所。
从基础设施、标本数字信息化、实验考试题库、科普基地、生命教育等方面对陈列厅进行了一系列建设和功能开发,从制度建设、环境设施管理、实验技术人员培养等方面进行科学化管理。
充分发挥标本陈列厅的功能,使其更好地为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
关键词:人体解剖标本陈列厅;解剖学;科学化管理中图分类号:G4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46(2018)22-0113-02我校人体解剖标本陈列厅是重要的解剖学学习场所,它不仅为校内各层次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而且是中小学生、社会各界人士了解人体奥秘的科普教育和继续教育的基地。
标本陈列厅的建设水平标志着医学院校的教学水平、科研水平和管理水平,同时反映了学校的综合实力[1]。
近年来,我们对标本陈列厅进行了一系列建设和功能开发,进行科学化管理,充分发挥它的功能,使其更好地为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
1 人体解剖标本陈列厅综合建设1.1 设施建设最初,因场地受限,我校的人体解剖标本陈列厅是由3个独立的实验室组成,展示标本被分别放置于这3个实验室中,学习空间分散狭小,展示标本种类单一,均由福尔马林浸泡、玻璃盒封装,它们被摆放于封闭的玻璃柜中,不能移动,这导致学生不能多角度观察标本,影响学习效果。
2014年,重新设计改造标本陈列厅,将原有3个实验室打通并扩建。
改建后的陈列厅展示空间宽敞通透,以天蓝、纯白为基本装饰色调,清新淡雅、整洁明亮、庄严肃穆。
陈列厅装有换气系统和中央空调,保证空气新鲜和温度适宜。
展区分为运动区、内脏区、感官区、循环区、神经区、内分泌区、断层区、局解病理区、特别致敬区和塑化标本体验区。
所有展品放置于白色烤漆高低展示台和旋转展示架上,均开放式陈列,参观者可多角度、近距离观察和学习标本。
带孩子参观中国科技馆人体科学馆带你探索人体的奥秘中国科技馆人体科学馆是一座集科普、教育、展览于一体的综合性场馆,它为广大游客提供了一个探索人体奥秘的机会。
带孩子参观中国科技馆人体科学馆,不仅可以增长知识,还能激发孩子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本文将带你一同探索中国科技馆人体科学馆,揭开人体的神秘面纱。
人体科学馆是一座以人体科学为主题的大型展馆,通过丰富多样的展品和互动设施,向游客展示人体结构、器官功能、疾病预防等方面的知识。
带孩子到人体科学馆参观,可以在视觉、听觉和触觉上全方位地感受人体的奥秘。
首先,我们可以来到人体骨骼展区。
游客可以近距离观察到人体的骨骼结构,通过触摸和观看模型,了解骨骼对于人体的支撑和保护作用。
当孩子们亲手触摸到真实骨骼的时候,他们会发自内心地对人体的构造产生兴趣,进而引发他们对人体科学的探索欲望。
接下来,我们可以进入人体器官展区。
在这里,游客可以近距离观察到人体的各个器官,如心脏、肺部、肝脏等。
通过模型和动态展示,孩子们可以了解到不同器官的位置、结构和功能,进而学习到人体的生理机制。
这样的互动式学习方式能够更好地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此外,人体科学馆还设置了互动体验区。
在这个区域,孩子们可以进行一系列有趣的互动活动,如体感游戏、虚拟实境等。
这些活动结合了科学知识和游戏娱乐元素,让孩子们在玩耍中学习。
例如,通过体感游戏孩子可以亲身感受到平衡感的重要性,进而理解平衡器官的作用。
在参观过程中,还可以通过观看科普视频和听取导览讲解,进一步加深对人体知识的理解和认知。
人体科学馆的工作人员会向游客讲解人体的奥秘,回答他们的问题,并提供相关参考资料。
有这样专业的导览师和讲解员,可以保证孩子们在参观过程中能够得到正确的指导,更好地理解人体科学。
带孩子参观中国科技馆人体科学馆,不仅仅是为了增长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通过互动和体验,孩子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人体的奥秘,激发他们对科学的热爱。
“中国数字人解剖系统”在系统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体会第一篇:“中国数字人解剖系统”在系统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体会“中国数字人解剖系统”在系统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体会【摘要】目前,我校引进了“中国数字人解剖系统”并应用于系统解剖学教学过程中。
教学实践证明该教学软件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缓解我校的标本供需矛盾,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但仍有其不足之处,需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结合,以更好的提升学习效果。
【关键词】中国数字人解剖系统;系统解剖学;教学系统解剖学是医学生的一门重要医学基础课程,是按人体的器官功能系统阐述正常人体器官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及其生长发育规律的科学,属于形态学范畴[1]。
我校将这门作为医学重要的支柱学科之一的课程安排在大学一年级第一学期进行讲授,为学生后面进一步学习其他医学课程奠定基础。
系统解剖学的特点是各种器官结构复杂,专业名词繁多。
虽然大一新生在中学阶段接触过生物学课程,对人体构成已经有了大致了解,但面对抽象的、数量众多的解剖名词,大多数学生仍感到学起来很吃力。
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导,教师先通过PPT课件讲解本次课堂内容,然后学生结合课本图谱观察相应的标本、模型。
但因为系统解剖学课程学时不足,再加上解剖学概念众多,教师讲解就占据了课堂的大部分时间,后面指导学生的时间相对较少,无法检查每个学生的掌握情况。
再加上每个教学班学生人数较多,人均标本数量不足,学生观察标本不充分,这就导致了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死记课本理论,对立体的人体结构理解不够,尤其那些标本不易展示的部分,如内耳、中枢神经系统等。
为解决教学矛盾,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掌握解剖学知识,我校引进了“中国数字人解剖系统”。
现简要描述“中国数字人解剖系统”在本教研室系统解剖学课程教学中的使用情况及其利弊。
.“中国数字人解剖系统”概况“中国数字人解剖系统”是由山东易创电子有限公司研发的解剖教学软件,其运用计算机技术和图像处理技术,将第三军医大学提供的断层数据进行整合处理,构建了人体三维结构模型[2]。
可视化人体解剖营销中心:400-008-8426
Visiual Digital Body可视化数字人体解剖系统,标本的数字资料完整,为教师教学及学生学习提供完整的学习资源直观的;为学生创建人体器官的空间结构,将教学中某些难于讲述的复杂的宏观与微观的内容,生动地展现给学生。
帮助学生在头脑中构建复杂的人体结构;整合了大体、断层、局部、系统解剖学课程,将独立的课程有机的集合起来;可重复对数字人体进行解剖操作,节省了大量的尸体资源;教学时间和场所可灵活设置,实现了自主开放性教学;可根据教学需要整合、扩充教学资源。
可视化人体解剖营销中心:400-008-8426。
人体生命科学馆介绍人体生命科学馆,那可是一个充满奇妙和神秘的地方呢。
一走进人体生命科学馆,就像是开启了一场独特的生命之旅。
这里面陈列着各种各样的展品,每一个都像是生命这本大书里的一页,默默地讲述着人体的奥秘。
你看那些人体骨骼标本,就像建筑的框架一样。
咱住的房子要是没有一个坚实的框架,那不就塌了嘛。
人体也是如此,骨骼就是支撑起我们整个身体的框架。
每一根骨头都有它的独特形状和功能,它们组合在一起,就像一个精密的机械结构。
你可别小瞧了这些骨头,它们就像一个团队里的各个成员,缺了谁都不行。
就像我们拔河的时候,少了一个人的力量,整个队伍就可能输了呢。
再看看那些展示人体器官的区域。
心脏,那可是人体的发动机啊。
它就像一个不知疲倦的小马达,不停地跳动着,把血液输送到身体的各个角落。
如果心脏停止了跳动,就好像汽车没了发动机,整个身体就没办法运转了。
还有那肺,就像两片柔软的风箱,一呼一吸之间,给身体带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
这就好比家里的通风系统,要是通风不好,屋里就会闷得慌,人体也是一样的道理。
这里还有人体的神经系统的展示。
神经系统就像一个超级复杂的电网,神经纤维就像电线一样,把大脑这个“发电站”的指令传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
大脑就像一个超级指挥官,指挥着我们的一举一动,思考、感觉、运动,全靠它。
要是这个指挥官出了问题,那身体就像没头的苍蝇,不知道该往哪儿去了。
人体生命科学馆里的标本,有些看起来可能会让人有点害怕,但这也是生命的真实面貌啊。
这就好比我们看那些自然纪录片,里面有弱肉强食的画面,虽然有点残酷,但那就是大自然的规律。
在这个科学馆里,我们看到的是人体内部的规律。
这里不仅仅是展示标本的地方,还像是一个大课堂。
对于学医的人来说,这就是他们最好的实践基地。
就像厨师要熟悉各种食材的特性一样,学医的人要熟悉人体的每一个部分。
而对于我们普通老百姓来说,这也是一个了解自己身体的好机会。
我们每天都在用身体,可真正了解它的人又有多少呢?我们就像开着汽车却不知道汽车内部构造的司机,来到这里,就像是打开了汽车的引擎盖,好好地看了看里面的构造。
第1篇一、基础实验室1. 生物化学实验室:提供生物化学实验设备,如离心机、分光光度计、电泳仪等,用于学生进行生物化学实验,掌握生物化学原理和实验技能。
2. 生理学实验室:配备生理学实验仪器,如生理信号记录仪、生理机能实验台等,用于学生进行生理学实验,了解人体生理功能和调节机制。
3. 组织胚胎学实验室:提供显微镜、切片机等设备,用于学生观察组织切片、细胞培养等实验,学习组织胚胎学知识。
4.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室:配备显微镜、培养箱、生物安全柜等设备,用于学生进行微生物学实验,掌握微生物的形态、生理、分类等知识。
5. 医学免疫学实验室:提供免疫学实验设备,如酶标仪、流式细胞仪等,用于学生进行免疫学实验,学习免疫学原理和实验技术。
二、临床教学基地1. 临床医学系:设有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等临床科室,为学生提供临床实习机会。
2. 护理学系:设有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等护理科室,为学生提供护理实习机会。
3. 康复医学系:设有康复医学、运动医学、物理治疗等科室,为学生提供康复医学实习机会。
4. 口腔医学系:设有口腔内科、口腔外科、口腔修复科等科室,为学生提供口腔医学实习机会。
三、模拟教学中心1. 模拟手术室:配备模拟手术器械、设备,如手术床、麻醉机、监护仪等,用于学生进行模拟手术训练。
2. 模拟病房:设有模拟病床、监护仪、呼吸机等设备,用于学生进行临床护理技能训练。
3. 模拟急诊室:配备模拟急救设备,如除颤仪、心电图机等,用于学生进行急救技能训练。
4. 模拟口腔科:设有模拟牙椅、口腔器械等,用于学生进行口腔医学技能训练。
四、图书馆1. 纸质图书:收藏医学相关书籍、期刊、教材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阅读资源。
2. 电子图书:提供医学电子图书、数据库等,方便学生随时查阅资料。
3. 电子期刊:收录国内外医学期刊,满足学生查阅最新研究成果的需求。
4. 会议论文:收集国内外医学学术会议论文,帮助学生了解医学领域最新动态。
“中国数字人”在独立学院人体解剖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作者:李道吴际梅燕余游来源:《课程教育研究》2019年第10期【摘要】人体解剖学是我国医学基础学科之一,具有知识点庞杂、信息量大、专业词汇复杂繁多等特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枯燥乏味不易理解,也无法掌握该学科的精髓。
同时由于存在着尸体标本严重缺乏、传统图谱模式单一局限性大等问题,导致学生解剖学学习效果较差,学习积极性较低。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人解剖系统应运而生,它的出现代表了传统医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结合的飞跃。
现今数字人解剖系统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医学界的多个重要领域,例如临床外科以及医学教育领域。
与传统解剖学相比具有3D构建、观察角度多元化、随意旋转拉伸、任意切割等不可比拟的优势。
对提高独立学院人体解剖教学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中国数字人” 人体解剖教学应用【课题项目】课题名称:“中国数字人”在独立学院人体解剖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课题编号:2015CYZDJY003。
【中图分类号】R3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0-0040-01如何提高人体解剖学教学质量,一直是解剖学教师不断探索的教学目标。
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当今社会,各种类型的网络信息技术层出不穷,也对改进原有传统教学模式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其中“数字人解剖系统”的诞生,对人体结构的研究和人体解剖学教学改革具有跨时代的重要意义。
一、“中国数字人解剖系统”概况及运用现状(一)“中国数字人解剖系统”概况分析“中国数字人解剖系统”是由山东易创电子有限公司研发的解剖教学软件,该软件运用计算机三维立体技术和图像处理技术,将第三军医大学提供的人体断面数据信息进行整合处理,对人体结构模型进行了三维构建。
其中包含有男性及女性的人体三维结构模型可供学习,软件中模型精确完整,人体结构展示明确标注合理,合成后的结构图像清晰,能够进行双屏和立体显示,是非常适合独立学院人体解剖学教学使用的解剖学辅助教学系统。
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8年第5期人体解剖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也是一门重要的形态学课程。
实验教学是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科学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传统的理论教学、标本模型教学等方法已不能满足教学需求。
“数字人解剖系统”是在现代医学与计算机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下的成果,是信息化时代背景下较先进的一种虚拟仿真系统,也是人体解剖学教学过程中很好的辅助工具,在很多医学院校已经得到很好的推广和应用。
1数字人解剖系统简介数字人是信息科学与生命科学融合的产物,是利用信息科学的方法对人体在不同水平的形态和功能进行虚拟仿真,包括可视人、物理人、生理人、智能人四个交叉重叠的发展阶段,在人体解剖、物理、生理及智能多层次多领域有应用[1]。
数字化人体研究最早由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NLM )1998年提出图像数据集的可视人计划(Visible Human Project ,VHP )并于1994年11月完成首例VHP 男性解剖数据采集,1996年完成数字人解剖系统在人体解剖学教学及社会服务中的应用陈金锋郑二来尹春丽邹锦慧张海玲黄剑真叶茂盛杨涛张灼荣(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广东肇庆526020)[摘要]数字人解剖系统是近年来应用和推广非常迅速的一种人体解剖学教学辅助工具,随着网络化和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已经在解剖学教学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改变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发挥社会服务效应,为人体解剖学教学及社会服务带来了很多便利,是数字医学不断发展下的一种优秀成果。
[关键词]数字人解剖系统人体解剖学课堂教学社会服务基金项目: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创新强校项目(项目编号:2014-6-2);广东省高职教育医药卫生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项目(项目编号:201610007)[2]张丽琼,杨晓娟,缪云仙.本科实习护生循证认知调查及循证能力培养[J ].当代护士:上旬刊,2017(1):21-22.[3]李倩茹,裴改琴,邱霞,等.国内期刊刊载循证护理领域研究的可视化研究[J ].循证护理,2015,1(1):1-6.[4]石柳清,何小俊.护理专业实习生循证护理能力现状分析[J ].中华护理教育,2013,10(4):187-189.[5]付强强,嵇承栋,张建琴,等.上海某三级医院护理人员临床护理决策依据认知与实践现况调查[J ].中国护理管理,2016,16(5):677-680.[6]朱蓉,高静,叶艳,等.我国循证护理教育的发展现状及思考[J ].循证护理,2016,2(4):215-218.[7]朱云,田萍,王梅新.新疆护理本科生对循证护理知晓状况分析与对策[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24):123-125.[8]李荔,张彤,王薇.临床护士循证护理态度、实践和知识的认知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现况研究[J ].护士进修杂志,2015,30(11):1050-1055.[9]陈纯,郭玲,滕清霞.本科护士对循证护理认知及应用现状调查分析[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5):734-736.[10]常保霞,孟繁洁,靳英辉,等.国内护生对循证护理相关知识认知、态度的调查类文献分析[J ].护理研究,2013,27(9B ):3324-3327.26首例VHP女性数据采集。
数字人体解剖馆简介
数字人体解剖馆成立于2014年12月,占地120平方米,是学习系统解剖学、局部解剖学和断层解剖学的重要基地,由多点触控虚拟解剖系统和大屏幕拼接显示系统组成,为美国Atomage公司研发,系尸体数据3D重建与立体化数字冷冻切片图像技术相结合的解剖数码教学系统。
通过触摸系统显示屏的各种按钮进行操控学习,可进行三维各面的解剖,观察各断面的结构、各器官的位置关系与毗邻,并可三维立体观察人体各大系统中器官的位置、结构,各系统中的器官可以任意拆解和组装复原。
馆内同时配备了电脑多媒体以及开放式解剖学辅助教学系统,把三维人体、课件、习题、动画、图片、影像融合一体,极大的提高教学质量、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受到师生的一致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