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孔灌注桩正循环和反循环施工工艺
- 格式:docx
- 大小:13.30 KB
- 文档页数:2
试分析钻孔灌注桩正反循环的施工要点和注意事项摘要:钻孔灌注桩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范围日渐广泛,在正反循环施工过程中,应该重点控制好护筒埋设、钻进施工、清孔施工等的质量水平。
为进一步提高钻孔灌注桩正反循环施工的技术水平,本文将对比分析钻孔灌注桩正循环施工和反循环施工区别的基础上,深入研讨工程施工的相关要点,以及总结出相应的施工注意事项。
关键词:钻孔灌注桩,正反循环,施工要点,注意事项一、钻孔灌注桩正反循环施工的要点钻孔灌注桩的正循环施工和反循环施工,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在研讨这两种施工方法的施工要点和注意事项之前,有必要理顺两者的施工思路,具体的区别如下:(一)正循环施工要点正循环施工时的泥浆,在泥浆泵的高压作用力下,由泥浆池灌入钻孔的内腔,在旋转钻孔的同时,从钻头的出浆口射出,此时搅松成钻渣的土层,随着泥浆量的增加而不断溢出并流入沉降池,泥浆在沉降池中沉淀净化后,可再次循环利用。
(1)护筒埋设。
由于钻孔灌注桩的正反循环施工,都必须利用泥浆护壁成孔,因此在开始钻孔之前,有必要提前埋设好护筒,埋设前,详细勘察钻孔位置的地质状况,通过测量确定准确的埋设位置,其中需要将护筒与桩基两者的中心偏差,控制在以内,这样就可以确保沿着桩基垂直方向的钻机,能够顺利的工作,其中正循环钻孔的溢浆口的底部,要控制在地下水位以上。
同时利用厚度约为6mm的钢板,制作一定内径的护筒,护筒的内径大小,原则上要求控制在以内,即钻头直径大小,此时护筒上端位置,有必要预留2个左右的溢浆孔,以便钻杆、钻头在反复起落的过程中,钻孔上端位置的土层,不会因为钻机振动而坍塌。
(2)钻进施工。
出于工程现场地质特殊性的考虑,在正循环钻进施工过程中,要求控制好钻进的速度和垂直度,以及处理好加接钻杆等问题。
一方面是钻进速度的控制,需结合土层的松软程度,如果属于松软土层,钻进的同时要进行足量泥浆补给;如果属于硬土层,在钻进的同时要保证钻进不跳动;如果属于砂砾或者啥卵土层,可交替钻进和回转,对钻进速度进行调节。
工作行为规范系列钻孔灌注桩(正反循环)施工工艺(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编号:FS-QG-68616钻孔灌注桩(正反循环)施工工艺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bored cast-in-place pile forward andreverse circulation说明:为规范化、制度化和统一化作业行为,使人员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提高工作效率和责任感、归属感,特此编写。
泥浆循环护壁是用泥浆循环来保护孔壁,排除土碴而成孔。
一、钻孔灌注桩施工设备、机具要求1、施工设备钻孔施工法分为反循环钻孔施工法和正循环钻孔施工法,地基基础采用泥浆循环护壁,适用于各种土层和基岩施工灌注桩。
正、反循环钻进的主要机械包括钻机、泵组、液压系统及空压机。
2、施工机具:(1)钻头。
正、反循环施工用钻头宜采用三翼或四翼刮刀、笼式钻头、牙轮或滚刀钻头等,钻头外径比钻孔直径小20mm 为宜。
(2)钻杆。
钻杆规格的选择,应依据不同的循环工艺,合理选择确定。
二、钻孔(正、反循环)灌注桩施工工艺要点1、测量定位使用检验、校准合格的经纬仪、水准仪、钢尺。
2、护筒埋设埋设护筒之前应对其桩位用钢尺进行复核,护筒埋设时,护简中心轴线对正测定的桩位中心,其偏差小于等于20mm,并保持护筒的垂直,护筒的四周要用黏土捣实,以起到固定护筒和止水作用。
护筒上口应高出地面200mm,护筒两侧设置吊环,以便吊放、起拔护筒。
3、设备安装:(1)桩机安装时要做到三点一线,即天车、转盘中心、桩孔中心在同一铅垂线上,以保证钻孔垂直度,转盘中心同桩孔中心位置偏差小于等于10mm。
钻机安装必须平稳、牢固,钻进中不得有位移,底座应垫实,在钻进中经常检查。
(2)吊移设备,必须由持有专业执照的起重人员作业,严禁无证操作,吊移钻机时由专人指挥。
(3)设备安装就位之后,应精心调平,安装牢固,作业之前应先试运转,以防止成孔或灌注中途发生机械故障。
(4)所有的机电设备接线要安全可靠,位于运输道路上的电缆应加外套或埋设管道保护。
钻孔灌注桩反循环工艺流程1. 简介钻孔灌注桩(Bored Pile)是一种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广泛应用于建筑、桥梁、码头等工程中。
而钻孔灌注桩反循环工艺是指在施工过程中采用反循环钻探技术,即通过回转钻进和抽取泥浆的方式进行施工。
本文将详细描述钻孔灌注桩反循环工艺流程的步骤和流程。
2. 工艺流程2.1 设计准备阶段在进行钻孔灌注桩反循环施工之前,需要进行设计准备阶段的工作。
具体步骤如下:2.1.1 工程勘察根据项目要求,进行现场勘察和资料收集,获取地质、水文等相关信息,并制定相应的勘察方案。
2.1.2 桩基设计根据勘察结果,结合设计要求,进行桩基设计。
包括确定桩径、桩长、钢筋配筋等参数,并制定施工方案。
2.1.3 设备准备根据设计要求,准备相应的钻机、抽泥机等设备,并进行设备调试和检验。
2.2 施工准备阶段在施工前,需要进行施工准备阶段的工作。
具体步骤如下:2.2.1 施工方案编制根据设计要求和现场实际情况,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
包括施工顺序、施工方法、施工参数等。
2.2.2 施工人员培训对参与施工的人员进行培训,确保他们了解施工流程和操作规范,并具备相应的技能。
2.2.3 施工现场布置根据施工方案,对施工现场进行布置。
包括搭建钻机平台、设置安全警示标志等。
2.3 钻孔灌注桩反循环施工阶段完成上述准备后,即可进入钻孔灌注桩反循环施工阶段。
具体步骤如下:2.3.1 钻孔准备将钻杆组装好,并连接到钻机上。
调整钻机的位置和角度,使其与设计要求一致。
2.3.2 钻孔施工启动钻机,开始进行钻孔施工。
根据设计要求,控制钻杆的下压力和旋转速度,控制钻孔的直径和深度。
2.3.3 泥浆抽取在钻孔过程中,通过泥浆抽取装置对泥浆进行抽取。
将泥浆送入泥浆池或处理设备进行处理。
2.3.4 钢筋安装在完成钻孔后,将预先准备好的钢筋放入孔内。
根据设计要求,进行钢筋的连接和固定。
2.3.5 灌注混凝土在完成钢筋安装后,开始灌注混凝土。
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正循环,反循环
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正循环和反循环是两种不同的施工方法。
正循环法是在钻孔过程中,泥浆由泥浆泵从钻杆内部注入孔内,然后通过孔底的冲洗孔排出。
正循环法可以有效地冲刷孔壁,清除孔底的碎屑,使钻孔更加顺利和稳定。
反循环法是指通过一个独立的回驳管道将泥浆从钻杆的外部注入孔内,然后通过回流管将泥浆和碎屑从孔底排出。
反循环法可以减少泥浆在孔底的停留时间,减少泥浆的污染,同时还可以提高钻进速度。
选择使用正循环法还是反循环法,需要根据具体的地质条件、孔径要求和工程需求来决定。
同时,施工人员需要合理控制泥浆的注入速度和排出速度,确保泥浆循环的顺畅和钻孔的安全。
正、反循环钻孔灌注桩的施工
一、对孔深较大的端承型桩和粗粒土层中的摩擦型桩,宜采用反循环工艺成孔或清孔,也可根据土层情况采用正循环钻进,反循环清孔。
二、泥浆护壁成孔时,宜采用孔口护筒,护筒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护筒埋设应准确、稳定,护筒中心与桩位中心的偏差不得大于50㎜;
2 护筒可用4~8㎜厚钢板制作,其内径应大于钻头直径100mm,上部宜开设1~2个溢浆孔;
3 护筒的埋设深度:在黏性土中不宜小于1.0m;砂土中不宜小于 1.5m。
护筒下端外侧应采用黏土填实;其高度尚应满足孔内泥浆面高度的要求;
4 受水位涨落影响或水下施工的钻孔灌注桩,护筒应加高加深,必要时应打入不透水层。
三、当在软土层中钻进时,应根据泥浆补给情况控制钻进速度;在硬层或岩层中的钻进速度应以钻机不发生跳动为准。
四、钻机设置的导向装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潜水钻的钻头上应有不小于3倍直径长度的导向装置;
2利用钻杆加压的正循环回转钻机,在钻具中应加设扶正器。
五、如在钻进过程中发生斜孔、塌孔和护筒周围冒浆、失稳等现象时,应停钻,待采取相应措施后再进行钻进。
六、钻孔达到设计深度, 灌注混凝土之前,孔底沉渣厚度指标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对端承型桩,不应大于50㎜;
2 对摩擦型桩,不应大于100㎜;
3 对抗拔、抗水平力桩,不应大于200㎜。
正(反)循环钻孔灌注桩工艺流程、质量控制要点及常见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操作规程1、工艺区别1.1正循环钻机和反循环钻机,都是通过稳定液(泥浆)的循环进行保护钻井井壁和出渣的,即通过稳定液(泥浆)的循环,把钻孔里的钻渣带出来.它们在钻进成孔的工艺上是相同的,适用的地层也基本相同.1。
2正循环与反循环本质区别就是稳定液(泥浆))的循环方式不一样,正循环:钻头喷浆,孔心排浆,正循环钻机的钻井液(泥浆)是由泥浆泵从泥浆池里抽到钻杆里,通过钻杆不断的输送到钻井里,然后从钻井井口自然的排出来,同时把钻渣带出到地面上来。
由于它是靠稳定液(泥浆)的自然循环方式排渣,所以循环能力和排渣能力都比较弱,只能排出一部分钻渣,而且颗粒比较大的钻渣也不能排出来,钻井里残留的钻渣比较多,影响了钻进速度,钻具的磨损也比较大。
反循环:钻头吸浆,孔心进浆,反循环钻机的稳定液(泥浆)的循环方式则正好相反,它的钻井液是用泥浆泵从钻井的井口(钻杆外面)向钻井里输送,再用压缩空气或泥浆泵,从钻杆的中间抽出来,所以循环能力和排渣能力都比较强,不但排渣比较干净,而且颗粒比较大的钻渣也能排出来,像鸡蛋大的钻渣都能排出来.所以更适合于在卵石层等颗粒比较大的地层中钻进成孔。
1.3正循环入岩不带冲击,钻进速度慢,成孔周期比反循环要长,施工噪音比反循环噪音小,对周围影响小。
冲击反循环破碎入岩工艺的破碎机理是利用冲击钻头对岩石进行较高频率的冲击,使岩石产生破碎,然后利用反循环排渣方式及时将破碎岩屑第一时间排出孔外.冲击钻头由两根钢绳平衡连接,无论起、下钻都非常方便,大大缩短了辅助时间。
大大节约了入岩的时间。
1.4正循环回转钻,其成本低,成孔质量好,桩机自重轻,搬迁方便等优点较为适应;而在卵砾石、漂石、块石、基岩等复杂地层及旧基处理方面施工,使用冲击反循环钻进较为适应,因可加快施工周期,提高钻进效益,确保工程质量。
两者比较,正循环钻机排渣能力比较弱,但工艺比较简单,容易操作,正循环钻机的价格也比较便宜;反循环钻机排渣能力比较强,但工艺比较复杂,操作不当容易引起塌孔埋钻,而且反循环钻机的价格比较高。
钻孔灌注桩正循环和反循环施工工艺正循环是冲洗液由泥浆泵通过钻杆送入孔底,再从孔底从孔内上返到地面;反循环的冲洗液刚好与正循环的路由相反。
一般施工中都是用反循环的[正循环旋转钻孔]:泥浆由泥浆泵以高压从泥浆池输进钻杆内腔,经钻头的出浆口射出。
底部的钻头在旋转时将土层搅松成为钻渣,被泥浆悬浮,随泥浆上升而溢出,经过沉浆池沉淀净化,泥浆再循环使用。
井孔壁靠水头和泥浆保护。
[反循环旋转钻孔]:泥浆由泥浆池流入钻孔内,同钻渣混合。
在真空泵抽吸力作用下,混合物进入钻头的进渣口,经过钻杆内腔,泥石泵和出浆控制筏排泄到沉淀池中净化,再供使用。
由于钻杆内径较井孔直径小得多,故钻杆内泥水上升比正循环快4~5倍,在桥梁钻孔桩成孔中处于主导地位。
反循环钻在软塑土、松散的沙、砾、卵及含有长木棒、树根等一杂物的垫土层中钻进,当泥浆性能较差、循环流量(流速)不当时很易发生坍塌。
主要是泥浆循环方式不同,将旋转钻孔机分为正循环钻进和反循环钻进。
正循环钻进是泥浆自供应池由泥浆泵泵出,输入软管送往水龙头上部进口,再注入旋转空心钻杆头部,通过空心钻机一直流到钻头底部排出,旋转中的钻头将泥浆润滑,并将泥浆扩散到整个孔底,携同钻碴浮向钻孔顶部,从孔顶溢排地面上泥浆槽。
反循环钻进与正循环钻进的差异在钻进时泥浆不经水龙头直接注入钻孔四周,泥浆下达孔底,经钻头拌和使孔内部浆液均匀达到扩壁,润滑钻头,浮起钻碴,此时压缩空气不断送入水龙头,通过固定管道直到钻头顶部,按空气吸泥原理,将钻渣从空心钻杆排入水龙头软管溢出。
怎么样判断桩基已入岩?首先你得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来进行初步判断,在报告中所描述的深度附近如果进尺发生明显变化,此时你应该将这个深度做一下记录,并仔细观测泥浆中岩屑成份,如果发现基岩碎屑,则可以证明桩基已经入岩。
如何判断桩基已打至中风化层?首先要详细了解勘察报告的地质分部情况,再根据试桩时采集确定的入岩样品来确定。
桩基施工时首先根据机跳反应和孔深来初步判断是否有可能已入岩层,然后现场采集反浆所含岩石样品和试桩时确定的中风化层样品做对比,再根据所采集样品中所含中风化岩层样品的比例来判断是否已进入坚固岩层还是岩层上部松散层。
灌注桩正循环钻孔与反循环钻孔区别及适用范围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正循环钻孔与反循环钻孔区别及适用范围正循环钻孔是把造浆池制作好的泥浆通过泵压注入孔内,进行置换,排除孔内的浮渣,并且根据地质情况(如软土层)和钻孔深度不断调整泥浆比重,以确保孔压,防止坍孔,“二清”时同时满足规范要求的1:的泥浆比重和孔底沉渣厚度。
所区别的是反循环钻孔一般采用“气举法”清孔,达到同时满足规范要求的1:的泥浆比重和孔底沉渣厚度。
反循环清孔操作不当容易造成坍孔,在软土地区谨慎使用。
正循环是用水泵压送冲洗液由钻杆柱中心进入孔底并经钻头水口返出,经钻杆与孔壁环状间隙上返至孔口,通过地面循环槽流入泥浆池,不需要孔口密封器等附加装置,适用于各种钻进方法。
喷射式反循环,冲洗液由钻杆柱中心下去,从喷反接头处流出,在管内形成负压抽吸力,从而形成孔底局部反循环。
泵吸反循环是通过砂石泵的抽吸作用,在钻杆内腔形成负压,在孔内液柱和大气压的作用下,孔壁与环状空间的冲洗液流向孔底,将钻头切削下来的钻渣带进钻杆内腔,再经过砂石泵排至地面沉淀池内;沉淀钻渣后,冲洗液流向孔内,形成反循环。
反循环与正循环的本质区别在于沉渣的冲洗、上返流速存在巨大差异,反循环冲洗液携带钻渣后迅速进入过水断面较小的钻杆内腔,可以获得比正循环高出数十倍的上返速度。
?根据钻探水力学原理,冲洗液在钻孔内的上返速度Va的倍,即Va=()Vs。
反循环钻进钻渣在钻杆内运动,是形态各异的钻渣群在有限的空间作悬浮运动,钻渣颗粒要占据一定液体断面,在这种特定条件下可以采用长春地质学院在利延哥尔公式基础上进行实验给出的公式计算颗粒悬浮速度Vs计算公式为:?Vs=×k1×(ds×(rs-ra)/(k2×r2))的1/2次方?Vs-钻渣颗粒群悬浮速度(m/s)?ds-颗粒群最大颗粒粒径(m)?rs-钻渣颗粒的密度(kg/dm3)?ra-冲洗液的密度(kg/dm3)?k1-岩屑浓度系数;k1=,浓度越大,k1越小;?k2-岩屑颗粒系数,k2=,球形颗粒为1,越不规则,k2的值越大。
钻孔灌注桩正反循环基础施工工艺及要点详解(一)准备工作1.施工前应掌握工程地质资料、水文地质资料,具备所用各种原材料及制品的质量检验报告。
2.施工时应按有关规定,制定安全生产、保护环境等措施。
3.灌注桩施工应有齐全、有效的施工记录。
(二)成孔方式与设备选择依据成桩方式可分为泥浆护壁成孔、干作业成孔、护筒(沉管)灌注桩及爆破成孔,施工机具类型及土质适用条件可参考下表:(三)泥浆护壁成孔1.泥浆制备与护筒埋设(1)泥浆制备根据施工机械、工艺及穿越土层情况进行配合比设计,宜选用高塑性黏土或膨润土。
(2)护筒埋设深度应符合有关规定。
护筒顶面宜高出施工水位或地下水位2m并宜高出施工地面0.3m。
其高度尚应满足孔内泥浆面高度的要求。
(3)灌注混凝土前,清孔后的泥浆相对密度应小于1.10;含沙率不得大于2%;粘度不得大于20pa.S。
(4)现场应设置泥浆池和泥浆收集设施,废弃的泥浆、渣应进行处理,不得污染环境。
#泥浆制备#泥浆黏度检测#护筒埋设2.正、反循环钻孔(1)泥浆护壁成孔时根据泥浆补给情况控制钻进速度;保持钻机稳定。
(2)钻进过程中如发生斜孔、塌孔和护筒周围冒浆、失稳等现象时,应先停钻,待采取相应措施后再进行钻进。
(3)钻孔达到设计深度,灌注混凝土之前,孔底沉渣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设计未要求时端承型桩的沉渣厚度不应大于100mm;摩擦型桩的沉渣厚度不应大于300mm。
3.冲击钻成孔(1)冲击钻开孔时,应低锤密击,反复冲击造壁,保持孔内泥浆面稳定。
(2)应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防止扰动孔壁、塌孔、扩孔、卡钻和掉钻及泥浆流失等事故。
(3)每钻进4~5m应验孔一次,在更换钻头前或容易缩孔处,均应验孔并应做记录。
(4)排渣过程中应及时补给泥浆。
(5)冲孔中遇到斜孔、梅花孔、塌孔等情况时,应采取措施后方可继续施工。
(6)稳定性差的孔壁应采用泥浆循环或抽渣筒排渣,清孔后灌注混凝土之前的泥浆指标符合要求。
【冲击钻孔基本原理】就是利用重锤不断提升然后自由落体往下砸,将孔底岩石或者土层砸碎,然后往里面灌泥浆将细小石渣漂浮出来,冲击钻主要用在岩石层中成孔。
钻孔灌注桩正循环成孔施工工法1 施工工艺流程采用正循环泥浆护壁成孔、二次循环清孔、导管浇筑水下混凝土成桩的施工方法,工艺流程图见下:2 正循环钻孔灌注桩施工示意图见下:3 施工方法1)施工准备开工前,将地面硬化,设置两个沉淀池,为防止钻孔产生的废浆污染环境,沉淀池内套钢套箱。
2)测量定位基准点必须浇筑混凝土固定牢靠,并做好保护装置。
选用高精度经纬仪和钢卷尺测量,保证桩位的准确。
从绝对标高点引入临时水准点,测出护筒口标高,并作好测量记录。
3)埋设护筒护筒是保护孔口、隔离杂填土的必要措施,也是控制桩位、标高的基准点。
因此,每个桩孔均必须埋设护筒。
埋设深度必须能隔离杂填土层,护筒四周间隙用粘土回填并捣实,以确保护筒的稳定。
采用孔口护筒,保证钻机沿着钻位垂直方向顺利作业,同时储存泥浆,使其高出地下水位,保护桩孔顶部土层不致因钻杆反复上下升降、机身振动而导致坍孔。
护筒按下列规定设置:(a)埋设护筒;(b )安装钻机,钻进;(c)第一次清孔;(d)测定孔壁;(e)吊放钢筋笼;(f)插入导管;(g)第二次清孔;(h)灌注水下混凝土拔出导管;(i)拔出护(a) (b) (c) (d) (e) (f) (g) (h) (i)正循环钻孔灌注桩施工示意图(1)护筒埋设要准确、稳定,护筒中心与桩位中心的偏差不得大于50mm。
(2)护筒用4~8mm钢板制作,其内径应大于钻头直径100mm,其上部开设1~2个溢浆孔。
(3)护筒的埋设深度:根据地质情况,按1.5m考虑,其高度尚应满足孔内泥浆面高度的要求,保证泥浆高出地面或水面400~600mm。
4)钻机就位钻机就位时,转盘中心对准定位标志,校对水平,并校对天车中心、转盘中心与桩位中心(三心)成一直线。
5)成孔钻进(1)钻进采用正循环回转钻进方法,钻头选用三翼条形刮刀。
钻杆安装导向钢丝绳,并在钻头上部带扶正器,以增加钻头在孔底回转的稳定性,使钻进平稳,孔壁完整,钻孔垂直。
钻进参数范围如下:钻压:6~15KN转速:40~124rpm泵量:600~1200L/min钻进中应根据地层情况,合理选择钻进参数,一般开钻宜轻压慢转,正常钻进时钻进速度控制在5m/h以内,终孔前的钻进速度放慢以便及时排出钻屑,减少孔底沉渣。
正反循环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一、前期准备1.1 现场勘测在施工前,需要进行现场勘测,确定钻孔的位置和深度,并且了解地质情况。
1.2 设计图纸根据现场勘测的数据,绘制设计图纸,确定钻孔的数量和位置,并且标注出孔深和直径。
1.3 施工方案根据设计图纸,编制施工方案,包括钻孔机械的选择、钻孔顺序、灌注材料的使用量等。
二、材料准备2.1 钢筋选择合适规格的钢筋,按照设计要求加工成所需长度和形状。
2.2 灌注材料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灌注材料,如水泥、砂浆等,并且按照比例配制好。
2.3 钻头选择合适规格的钻头,并且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三、施工流程3.1 钻孔准备根据设计要求,在地面上标出钻孔位置,并且用打桩机将地面锤实。
然后使用挖掘机或者人力开挖出一个直径略大于钻头直径的坑洞。
3.2 钻孔操作将钻头安装在钻孔机上,将机器移动到钻孔位置,启动机器开始钻孔。
在钻孔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加水冷却钻头,并且及时清理出土。
3.3 钢筋安装在完成每个钻孔后,立即安装预埋的钢筋。
首先将预埋的钢筋清理干净,并且用金属刷子刮去锈迹。
然后将其放入预留的孔洞中,并且用扳手或者铁锤敲打使其与灌注材料紧密贴合。
3.4 灌注材料灌注在完成每个钢筋的安装后,立即进行灌注材料灌注。
首先要确保灌注口处没有空气,并且要用塑料管把灌注口封住。
然后使用搅拌车将配制好的灌注材料倒入桶中,并且用泵送到每个预留孔洞中。
3.5 反复循环在完成所有的灌注工作后,需要进行反复循环操作。
首先,在地面上标记出已经灌注好的桩顶高度,并且使用测量仪器测量其高度是否符合要求。
如果不符合要求,需要重新进行灌注操作。
然后,将钻孔机移动到下一个钻孔位置,并且重复以上的操作。
四、验收和保护4.1 验收在完成所有的施工工作后,需要进行验收工作。
首先需要对灌注桩的质量进行检查,并且使用测量仪器对其高度和直径进行测量。
如果符合设计要求,则可以进行下一步保护工作。
4.2 保护在完成验收工作后,需要对灌注桩进行保护。
反循环钻孔灌注桩技术所谓反循环,是指钻机工作时,旋转盘带动钻杆端部的钻头切削破碎孔内岩土,冲洗液从钻杆与孔壁间的环状间隙中流入孔底,冷却钻头并携带被切削下来的岩土钻渣,由钻杆内腔返回地面,与此同时,冲洗液又返回孔内形成循环。
由于钻杆内腔较井孔直径小得多,所以,钻杆内泥水上升速度较正循环快得多。
既是清水,也可将钻渣带至钻杆顶端,流向泥浆沉淀池,泥浆净化后再循环使用。
反循环与正循环相比,反循环的钻进速度快得多,所需泥浆量少,转盘所消耗的功率少,清孔时间较快,采用特殊钻头可钻挖岩石等优点。
反循环钻成孔原理反循环钻成孔施工按冲洗液循环输送方式、动力来源和工作原理可分为气举反循环、泵吸反循环和喷射反循环等,气举反循环钻进又称压气反循环钻进,其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
将钻杆置入注满冲洗液的钻孔内,靠旋转盘⑦的转动,带动气密式方形传动杆②和钻头⑤转动切削岩土,由钻杆下端喷射嘴④喷出压缩空气,与被切削下来的土、砂等在钻杆内形成比水还轻的泥砂水气混合物。
由于钻杆内外压力差和压气动量的联合作用,将泥砂水气混合物与冲洗液一起上升,通过压送软管⑥排出至地面泥浆池或储水槽中,土、砂、砾和岩屑等在泥浆池内沉淀,冲洗液再流人孔内。
反循环成孔施工准备1)平整场地:在钻孔桩施工前,应进行场地平整,钻机座不宜直接置于不坚实的填土上,以免产生不均匀沉陷。
修通旱地位置便道,为施工机具、材料运送提供便利。
2)确定钻孔桩位:按照基线控制网,用全站仪精确放出桩位,并且在现场做好明显标记。
放好桩位后进行现场交底,做十字护桩。
3)现场作业前,查明施工场地明、暗设置物(电线、地下电缆、管道、坑道等)的地点及走向,并采用明显记号标识,采用人工开挖探坑,找到管线的具体位置,并做好明显的标记。
严禁在离电缆1m距离以内作业。
4)机具准备:吊车、电焊机、泥浆泵、反循环钻机、挖掘机等。
反循环钻孔灌注桩工艺流程注意:本施工流程依据中铁四局某围护工程案例为蓝本叙述,仅供参考学习。
正循环钻孔与反循环钻孔区别及适用范围正循环钻孔是把造浆池制作好的泥浆通过泵压注入孔内,进行置换,排除孔内的浮渣,并且根据地质情况(如软土层)和钻孔深度不断调整泥浆比重,以确保孔压,防止坍孔,“二清”时同时满足规范要求的1:1.15的泥浆比重和孔底沉渣厚度。
所区别的是反循环钻孔一般采用“气举法”清孔,达到同时满足规范要求的1:1.15的泥浆比重和孔底沉渣厚度。
反循环清孔操作不当容易造成坍孔,在软土地区谨慎使用。
正循环是用水泵压送冲洗液由钻杆柱中心进入孔底并经钻头水口返出,经钻杆与孔壁环状间隙上返至孔口,通过地面循环槽流入泥浆池,不需要孔口密封器等附加装置,适用于各种钻进方法。
喷射式反循环,冲洗液由钻杆柱中心下去,从喷反接头处流出,在管内形成负压抽吸力,从而形成孔底局部反循环。
泵吸反循环是通过砂石泵的抽吸作用,在钻杆内腔形成负压,在孔内液柱和大气压的作用下,孔壁与环状空间的冲洗液流向孔底,将钻头切削下来的钻渣带进钻杆内腔,再经过砂石泵排至地面沉淀池内;沉淀钻渣后,冲洗液流向孔内,形成反循环。
反循环与正循环的本质区别在于沉渣的冲洗、上返流速存在巨大差异,反循环冲洗液携带钻渣后迅速进入过水断面较小的钻杆内腔,可以获得比正循环高出数十倍的上返速度。
根据钻探水力学原理,冲洗液在钻孔内的上返速度Va的1.2-1.3倍,即V a=(1.2-1.3)Vs。
反循环钻进钻渣在钻杆内运动,是形态各异的钻渣群在有限的空间作悬浮运动,钻渣颗粒要占据一定液体断面,在这种特定条件下可以采用长春地质学院在利延哥尔公式基础上进行实验给出的公式计算颗粒悬浮速度Vs计算公式为:Vs=3.1×k1×(ds×(rs-ra)/(k2×r2))的1/2次方Vs-钻渣颗粒群悬浮速度(m/s)ds-颗粒群最大颗粒粒径(m)rs-钻渣颗粒的密度(kg/dm3)ra-冲洗液的密度(kg/dm3)k1-岩屑浓度系数;k1=0.9-1.1,浓度越大,k1越小;k2-岩屑颗粒系数,k2=1-1.1,球形颗粒为1,越不规则,k2的值越大。
钻孔灌注桩常见的三种钻孔方法桩基础施工概念:钻孔灌注桩是指采用不同的钻孔方法,在土中形成一定直径的井孔,达到设计标高后,将钢筋骨架(笼)吊入井孔中,灌注混凝土形成的桩基础。
钻孔一、冲击钻机钻孔十字钻头冲击钻孔的施工要点二、回旋钻成孔回转钻成孔,又称正反循环成孔,是用一般地质钻机在泥浆护壁条件下,慢速钻进,通过泥浆排渣成孔,灌注混凝土成桩,为国内最为常用和应用范围较广的成桩方法。
特点:可用于各种地质条件,各种大小孔径和深度,护壁效果好,成孔质量可靠;施工无噪音,无震动,无挤压;机具设备简单,操作方便,费用较低,但成孔速度慢,效率低,用水量大,泥浆排放量大,污染环境,扩孔率较难控制。
适用范围:粘性土、含少量砾石、卵石的土层、软岩。
(1)正循环钻孔Ø正循环是用泥浆泵将泥浆以一定压力通过空心钻杆顶部,从钻杆底部喷出,底部的钻锥在旋转时将土壤搅松成为钻渣,被泥浆悬浮,随泥浆上升而溢出流至孔外的泥浆槽,经过沉淀池中沉淀净化,再循环使用。
Ø特点:排渣能力比较弱, 钻进速度较慢,钻具的磨损也比较大,但工艺比较简单,容易操作,正循环钻机的价格也比较便宜。
Ø适用:粘土、亚粘土、淤泥质土层、粉砂、卵砾石层、基岩正循环钻结构示意图(2)反循环钻孔反循环钻机的泥浆的循环方式则正好相反,泥浆由孔外流入孔内,由真空泵或其他方法(如空气吸泥机等)将钻渣通过钻杆中心从钻杆顶部吸出,或将吸浆泵随同钻锥一同钻进,从孔底将钻渣吸出孔外。
特点:反循环钻机排渣能力比较强,但工艺比较复杂,操作不当容易引起塌孔埋钻,而且反循环钻机价格比较高。
适用:同正循环。
反循环钻结构示意图三、旋挖钻机钻孔旋挖钻孔灌注桩是近年来发展最快的一种新型桩孔施工方法。
工作原理:旋挖钻通过钻斗的旋转、削土、提升、卸土,反复循环而成孔,最大成孔直径可达1.5-4m,最大成孔深度为60-90m,可以满足各类大型基础施工的要求。
特点:具有功率大、钻孔速度快、移位方便、定位准确、工作效率高、施工质量好、尘土泥浆污染少。
反循环钻孔灌注桩一、引言反循环钻孔灌注桩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各类建筑工程的桩基施工技术。
其独特的施工方式和原理,使得它在各种地质条件下都能发挥出良好的承载性能和稳定性。
本文将就反循环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技术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相关工程提供参考。
二、反循环钻孔灌注桩概述反循环钻孔灌注桩是一种在桩基施工中利用反循环方式排渣的钻孔灌注桩。
其施工过程主要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成孔阶段,利用钻机在土层中钻出桩孔;二是成桩阶段,将钢筋笼放置在桩孔中,然后灌入混凝土,形成混凝土桩。
三、反循环钻孔灌注桩的优点1、施工效率高:反循环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效率高于其他钻孔灌注桩,能够大幅缩短施工周期。
2、承载能力强:由于反循环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过程对土层的扰动较小,所以能够更好地发挥出桩基的承载能力。
3、施工成本低:反循环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成本相对较低,适合大规模应用。
四、反循环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技术1、施工准备:在施工前,需要对场地进行平整和清理,确保施工机械能够顺利进场。
同时,还需要对钻机、钢筋笼等施工设备进行检查和调试,确保其正常运行。
2、成孔施工:在成孔阶段,需要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桩位和钻孔深度。
然后,利用反循环钻机进行钻孔作业。
在钻孔过程中,需要控制好钻机的转速和压力,确保钻孔的质量。
同时,还需要对钻出的土壤进行及时清理,防止堵塞排渣口。
3、钢筋笼制作与安装:在成孔施工完成后,需要制作钢筋笼并放置在桩孔中。
钢筋笼的制作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确保其直径、长度和钢筋规格符合标准。
在放置钢筋笼时,需要缓慢下放,避免对孔壁造成破坏。
4、混凝土灌注:在钢筋笼放置完成后,需要进行混凝土灌注。
混凝土的灌注要连续进行,避免出现断层现象。
在灌注过程中,需要控制好混凝土的配合比和灌注速度,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强度符合设计要求。
5、质量检测:在灌注完成后,需要对桩基进行质量检测。
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超声波检测、静载试验等。
如果发现质量问题,需要进行及时处理,确保桩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标准1.适用范围1.1 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按成孔工艺和成孔机械不同分为:正循环钻孔灌注桩、反循环钻孔灌注桩、钻孔扩底灌注桩和冲击成孔灌注桩。
其适用范围如下:1)正循环钻孔灌注桩适用于粘性土、砂土、强风化、中等到微风化岩石。
可用于桩径小于1.5m、孔深一般≤50m场地。
2)反循环钻孔灌注桩适用于粘性土、砂土、细粒碎石土及强风化、中等-微风化岩石,可用于桩径小于2.0m,孔深孔深一般≤60m的场地。
3)钻孔扩底灌注桩适用于粘性土、砂土、细粒碎石土、全风化、强风化、中等风化岩石时,孔深一般≤40m。
4)冲击成孔灌注桩适应于粘性土、砂土、碎石土和各种岩层。
对厚砂层软塑~流塑状态的淤泥及淤泥质土应慎重使用。
2、施工准备2.1技术准备1)组织有关人员认真学习熟悉场地岩土工程勘察资料和工程设计文件,收集地下障碍物等资料。
2)会同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进行设计图纸会审。
3)编制和报审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
4)向项目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进行工程施工质量技术交底和安全技术、环境保护、文明施工交底。
5)进行建筑控制点、轴线测量和桩位施放。
2.2现场准备1)平整施工场地,修筑临时施工道路,接通水源、接通电源及架设电线电缆。
2)修筑施工及生活临时设施,修筑泥浆池、循环槽,钢筋加工场区。
合理进行施工平面布置。
2.3机械设备准备根据场地岩土层情况和设计要求,合理选择施工机械设备。
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施工的机械设备可参考表1准备。
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施工的机械设备表12.4 材料准备1)作好钢筋、水泥、砂、石备料计划,并按计划进场。
当使用商品混凝土时,应向供应商提出所需混凝土的强度、坍落度、供货到现场的时间和数量等要求。
2)所需原材料应送检,并经质量检验合格。
3)在有较厚的砂、碎石土等原土不能造浆的场地施工时,应备足粘土或膨润土。
3.施工工艺3.1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施工流程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的施工流程见图1。
钻孔灌注桩的四种施工方法
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方法包括回旋钻(正循环法、反循环法)、冲击钻、冲抓钻、潜水电钻,还有旋挖钻、长螺旋钻等。
1、回旋钻。
利用泥浆携带打碎的钻渣.其中正循环法是泥浆通过钻杆中心从钻头喷入钻孔,泥浆夹带钻渣上升,排入沉淀池。
反循环法则相反。
对卵石层和硬质岩层不适合。
2、冲击钻。
利用卷扬机提升钻头,冲击成孔利用掏渣桶捞取钻渣和清孔。
工艺简单.效率低.特别适合卵石层和硬质岩层。
成孔质量差(扩孔、钻机移位、卡钻头、掉钻头)。
3、旋挖钻。
新型桩孔施工方法。
其原理:利用钻杆和钻斗的旋转,使土屑装满钻斗后提升钻斗出土。
通过钻斗的旋转、挖土提升、卸土和泥浆置换护壁.反复循环而成孔。
特点:自带动力,造价高,效率可提高20倍,施工质量好、尘土泥浆污染少适合各种地质条件,可以实现桅杆垂直度的自动调节和钻孔深度的计量。
4、长螺旋钻水下灌注成桩技术。
施工原理:采用长螺旋钻钻孔至设计标高,用混凝土泵将混凝土从钻头底部压出,边压灌混凝土边提升钻头直至成桩,然后利用专门震动装置将钢筋笼一次插入桩体,形成钢筋混凝土桩。
特点:与普通水下灌注桩施工工艺比较,长螺旋钻水下灌注成桩施工,由于不需要泥浆护壁,故无泥皮,无沉渣,无泥浆污染,施工速度快。
造价低。
工艺要点:成孔一配置混凝土一泵送混凝土一植入钢筋笼。
钻孔(反循环)灌注桩施工技术方案一、方法概述及工艺流程图钻孔(反循环)灌注桩施工工艺流程图二、钻孔(反循环)灌注桩施工工艺要点:1、测量定位:使用检验、校准合格的经纬仪、全站仪、水准仪、钢尺.操作人员应是测量专业技术人员,依据设计桩位平面布置图及建立的现场测量控制网,放出桩位点并埋标。
桩位测量定位误差≤5㎜.2、护筒埋设:埋设护筒之前应对其桩位用钢尺进行复核,护筒埋设时,根据桩径大小,在桩位点进行人工或机械挖孔,安放钢护筒,护筒内径大于桩径200mm,护筒中心轴线对正测定的桩位中心,其偏差≤50㎜,并保持护筒的垂直,护筒的四周要用粘土捣实,以起到固定护筒和止水作用。
护筒上口应高出地面200㎜,其上部宜开设溢浆口,护筒两侧设置吊环,以便吊放、起拔护筒。
3、设备安装:(1)钻机安装必须准、平、稳、牢,使天轮、滑车、转盘中心和桩中心在一条铅垂线上,以保证钻孔垂直度,转盘中心同桩孔中心位置偏差≤10㎜。
钻机机座必须稳固,以确保钻进过程中不发生倾斜或位移,用仪器复核定位后方可开钻,在钻进中经常检查。
(2)转移设备,必须由持有专人指挥,严禁无证操作。
(3)设备安装就位之后,应精心调平,安装牢固,作业之前应先试运转,以防止成孔灌注中途发生机械故障。
(4)所有的机电设备接线要安全可靠,位于运输道路上的电缆应加外套或埋设管道保护。
(5)各项设备的安装、使用、拆卸、搬运和维护保养应按其使用说明书正确操作使用。
4、循环系统设置:(1)泥浆池:根据场地的实际情况,对循环系统的设置进行合理布局,并要求泥浆循环畅通,易于清除钻渣。
循环池容量不宜太小,以确保施工2~3根桩泥浆能够正常循环。
(2)泥浆:泥浆有保护孔壁和排渣的作用,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可采用上部粘性土自然造浆,进入砂土层后视泥浆比重、黏度可适当投粘土粉造浆,施工过程中还可循环利用储浆池内泥浆进行补充。
5、钻进成孔:钻进中应严格按规范操作,建立岗位责任制、交接班制度、质量检查制度等.根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不同地层选用适当的钻头进行钻进,开始应缓慢钻进,防止孔口坍塌。
钻孔灌注桩正循环和反循环施工工艺
正循环是冲洗液由泥浆泵通过钻杆送入孔底,再从孔底从孔内上返到地面;反循环的冲洗液刚好与正循环的路由相反。
一般施工中都是用反循环的
[正循环旋转钻孔]:泥浆由泥浆泵以高压从泥浆池输进钻杆内腔,经钻头的出浆口射出。
底部的钻头在旋转时将土层搅松成为钻渣,被泥浆悬浮,随泥浆上升而溢出,经过沉浆池沉淀净化,泥浆再循环使用。
井孔壁靠水头和泥浆保护。
[反循环旋转钻孔]:泥浆由泥浆池流入钻孔内,同钻渣混合。
在真空泵抽吸力作用下,混合物进入钻头的进渣口,经过钻杆内腔,泥石泵和出浆控制筏排泄到沉淀池中净化,再供使用。
由于钻杆内径较井孔直径小得多,故钻杆内泥水上升比正循环快4~5倍,在桥梁钻孔桩成孔中处于主导地位。
反循环钻在软塑土、松散的沙、砾、卵及含有长木棒、树根等一杂物的垫土层中钻进,当泥浆性能较差、循环流量(流速)不当时很易发生坍塌。
主要是泥浆循环方式不同,将旋转钻孔机分为正循环钻进和反循环钻进。
正循环钻进是泥浆自供应池由泥浆泵泵出,输入软管送往水龙头上部进口,再注入旋转空心钻杆头部,通过空心钻机一直流到钻头底部排出,旋转中
的钻头将泥浆润滑,并将泥浆扩散到整个孔底,携同钻碴浮向钻孔顶部,从孔顶溢排地面上泥浆槽。
反循环钻进与正循环钻进的差异在钻进时泥浆不经水龙头直接注入钻孔四周,泥浆下达孔底,经钻头拌和使孔内部浆液均匀达到扩壁,润滑钻头,浮起钻碴,此时压缩空气不断送入水龙头,通过固定管道直到钻头顶部,按空气吸泥原理,将钻渣从空心钻杆排入水龙头软管溢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