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型语言教学法在英语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1.17 MB
- 文档页数:2
任务型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摘要:以任务为中心的语言教学思路是最近20年来交际思想的一种新的发展形态,它把语言应用的基本理念化为具有实践意义的课堂教学方式。
任务型教学法产生于国外,始于1979年,N.S.Prabhu在印度高科技区进行了一项强交际法的实验(Bangalore Project)提出了许多任务类型,并把学习内容设计成各种交际任务,让学生通过完成任务进行学习。
Prabhu的这项实验可以看作是把任务作为课堂设计的单元的第一次尝试,并引起了语言教学界的关注。
关键字:任务型初中英语教学一、任务型教学的定义及理论基础关于任务,“意义优先,任务完成为主,评估基于任务完成与否。
”,Skehan 在“Task-based instruction”中如是说。
对于任务型教学,任务就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娱乐活动中所从事的各种各样有目的的活动。
在教学中,以这些活动信息为任务,从而展开语言的运用,这就是任务型教学法的核心。
任务型教学的开展则有赖于把各种活动分为可实施的具体任务,从而锻炼培养学生能力,即为任务型教学目标。
任务型教学的理论基础是“输入与互动假设”(input and interaction hypothesis)。
通过运用来达到掌握语言的目标,也就是“可理解性的输入”。
任务型教学法的另一个重要理论基础是社会建构主义理论。
社会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和发展是社会的合作活动。
这种活动是无法被教会的。
知识是由学习者自己建构的,而不是有他人传递的。
这种建构发生在与他人交往的环境中,是社会互动的结果。
它强调学习者个人从自身经验背景出发,建构对客观事物的主观理解和意义,重视学习过程而反对现成知识的简单传授。
它强调人的学习与发展发生在与其他人的交往和互动中。
社会互动理论强调人的学习和发展发生在与其他人的交往互动中。
人们掌握语言主要是通过互动,或者说交流。
二、任务型教学法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原则1.学习活动设计的真实性。
任务型语言教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摘要:任务型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学中一种新兴的教学方式,它已逐渐引起教育界的关注。
任务型教学强调学生在真实情境下完成语言任务,并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语言技能。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及全球一体化的趋势,英语已成为国际间沟通的主要工具,因此,对学生进行语言能力的培养就变得十分重要。
本文主要从高中英语教学的角度出发,对任务型语言教学在其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策略,希望能够促进高中英语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
关键词:任务型语言教学;高中英语教学;应用任务型教学注重学生的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设计富有挑战性的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起着主导作用,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
而任务型教学则以学生为中心,设计有实用价值的任务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将所学到的语言知识与技巧应用于交际活动中,并与他人合作、交流,这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任务型语言教学的原则•真实性原则任务型语言教学中的真实性原则其实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所涉及的语言材料以及设计的教学任务,应该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接近。
通过创设真实的语言使用情境,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与技能有更深刻的理解与运用[1]。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可能地模拟真实的交际情境,使学生能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进行交际。
如使用实物,对话,角色扮演等等。
这样学生就能更好的了解语言的实际用途,并能将所学语言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目的性原则目的原则是一项重要的教学原则。
它强调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目标有明确的认识,并能运用到实践中去。
目的性原则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况,设计学习任务。
通过任务设置,学生能感受到学习的实际意义,并能将所学到的语言知识与技能应用于任务中。
此外,目的性原则还要求教学任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
为了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达到预期的语言水平和交际能力,教师必须明确任务的语言目的和交际目的。
任务型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任务型教学法是一种注重学生参与和实践的教学方法,它强调学生通过完成具体任务来获取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任务型教学法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英语知识,提高他们的英语口语和写作能力。
本文将介绍任务型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并提出一些实际的教学方法和技巧。
任务型教学法的特点在初中英语教学中,任务型教学法可以应用于各个方面,比如听、说、读、写等。
1. 听: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听力任务,让学生通过听力练习来获取语言信息,并根据任务要求进行回答或交流。
教师可以播放一段有关日常生活的对话,然后要求学生在听完后完成相关的任务,如回答问题或进行简短的交际。
2. 说:在口语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口语任务,让学生进行情景模拟或小组讨论。
教师可以布置一个任务,让学生模拟在购物中的对话,让他们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3. 读: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阅读任务,让学生通过阅读文章来获取信息,并进行相关的任务。
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一篇关于健康饮食的文章,然后要求他们完成一些与文章内容相关的任务,如总结文章主要观点或进行观点交流。
4. 写: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写作任务,让学生进行写作练习并进行交流和评价。
教师可以设置一个写作任务,让学生以“我的假期”为主题写一篇短文,然后进行学生间交流和教师的评价。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和技巧来有效地应用任务型教学法:1. 确定任务目标:教师首先要确定任务的目标,即任务的内容和要求是什么。
通过明确任务目标,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任务要求并有效完成任务。
2. 设计任务环节:教师应该设计一些具体的任务环节,让学生按照任务要求进行操作。
任务环节要具体明确,能够引导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3. 提供支持和指导:在学生进行任务时,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支持和指导,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并顺利完成任务。
任务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当中的作用任务型教学法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它的主旨是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小学英语教学当中,任务型教学法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增强语言运用能力和提高英语听说读写技能,下面我们就来深入探讨一下任务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当中的作用。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任务型教学法摆脱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自主探究、自我发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通过贴近学生生活,选取具有情感价值的主题来设计教学任务,如做英语海报、编英语故事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积极性。
二、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任务型教学法要求学生进行实际交际,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充分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和技能,达到提高语言表达的目的。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通过多种形式的口头表达、书面表达练习,如交流信息、听写英语小故事等,让学生在活跃的语言交流中更好地掌握英语语音、语调、语法、语义等知识,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任务型教学法强调合作学习,学生在小组内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通过小组合作方式完成任务,如英语演讲、英语剧本表演等,让学生在协同学习中相互促进,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四、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通过任务的设计,任务型教学法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和探究精神。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通过设计多种形式的任务,比如总结学习方法、自己编写英语小故事等,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升英语学习的效果。
五、加强学生的思维能力任务型教学法要求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通过在任务的完成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加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通过设计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如英语谜语、英语填空游戏等,让学生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提升英语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
试论任务型教学法在英语课堂的实践意义任务型教学法是指以任务为驱动,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通过完成任务来达到学习目标的教学方法。
在英语教学中,任务型教学法被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本文将试论任务型教学法在英语课堂的实践意义,并探讨其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任务型教学法的实践意义1. 激发学习兴趣任务型教学法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自主学习,通过给学生分配具体的任务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相比传统的教学方法,任务型教学法更能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让他们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性,从而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
2. 提高学习效果任务型教学法注重实际应用,强调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
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反思,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英语知识,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任务型教学法也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他们在实际交流中更加得心应手。
3. 培养学习策略任务型教学法要求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方式完成任务,这对学生的学习策略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在任务型教学法的实践中,学生需要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通过实际操作来检验和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这有助于他们培养出更加有效的学习方法和技能。
4. 培养终身学习能力任务型教学法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意识。
通过任务的设计和完成,学生能够不断地发现和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出探究和创新的精神,使他们具备更强的自我学习和自我发展能力。
二、任务型教学法在英语课堂的具体应用1. 实际情景任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真实的语言应用任务,如购物对话、饮食文化介绍等,让学生在实际情景中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这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合作学习任务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合作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这种方式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也促进了他们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提高了学习效果。
浅谈任务型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任务型教学法是一种基于问题和任务的教学方法,旨在通过学生参与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提高其语言技能和综合素养。
在英语教学中,任务型教学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语言技能、促进综合素养等几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首先,任务型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而任务型教学法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主动性,将学习内容设置在真实的情景中,让学生通过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来获取知识。
这种方式使学习变得更加有趣和生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他们的学习动力。
其次,任务型教学法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
在任务型教学中,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和技能来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从而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
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任务型教学更加注重语言的运用和实际应用,使学生能够在真实场景中熟练运用语言进行交流。
通过反复的实践和练习,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都能够得到提高,并且能够灵活运用这些技能去解决实际问题。
此外,任务型教学法还能促进学生的综合素养的培养。
任务型教学法强调学生在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仅要运用语言知识和技能,还要发展一系列的综合能力,如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合作能力等。
通过参与各种任务,学生要学会思考和分析问题,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学生需要与他人合作,通过互相沟通交流来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
这些综合能力的培养不仅对学生的英语学习有很大帮助,也对他们将来的工作和生活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然而,任务型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任务型教学具有较高的难度和复杂性,需要教师具备相应的教学设计能力和教学技巧。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设计合适的任务和活动,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学习。
其次,任务型教学需要充分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因为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都不尽相同,教师需要灵活调整教学策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任务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任务型教学法是一种通过任务来组织学习活动的教学方法。
它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实践,通过完成实际任务来达到学习目标。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任务型教学法具有很大的优势,以下是任务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的详细介绍。
1.任务导向:任务型教学法以任务为导向,学生通过完成任务来实现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
2.实践性强: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断实践和运用英语,提高语言技能。
3.合作学习:学生通过合作学习,互相激励和帮助,增强学习效果。
4.情景化:任务型教学法多以真实的情景为背景,帮助学生理解并运用所学知识。
1.兴趣引导:教师通过引发学生的兴趣,唤起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可以通过故事、游戏等方式引起学生的兴趣。
2.任务设计: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任务。
任务应该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
3.分组合作: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共同完成任务。
可以让每个小组成员在任务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如角色扮演。
4.任务实施:学生根据任务的要求,进行讨论、研究、收集资料等活动,完成任务的各个环节。
5.学生展示:学生展示他们完成任务的成果,可以通过口头报告、展示板、电子演示等形式进行展示。
6.评估反思:教师对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估,同时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和总结。
1.提高学习积极性:任务型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培养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在任务完成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实际运用英语进行交流和表达,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3.培养合作意识:任务型教学法强调合作学习,学生在小组中共同研究和解决问题,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提高学习效果:任务型教学法通过实际任务的完成来达到学习目标,学生在任务中得到实际训练和锻炼,提高学习效果。
在实际操作中,任务型教学法可以应用于多种英语教学环节,如听说读写等。
例如,在听力教学中,可以设计听力任务,让学生在听到对话后回答问题或完成练习。
任务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当中的作用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任务型教学法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认可和采用。
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学习动机,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思考和合作学习。
本文将浅谈任务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包括提高学生英语语言能力、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和促进学生的综合素养发展。
一、提高学生英语语言能力任务型教学法注重学生的听、说、读、写全面发展。
通过组织各种任务活动,可以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英语,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例如,在任务活动中,学生可以学习并运用实用的口语句型和词汇,如购物、问路等。
此外,通过任务活动的阅读环节,学生可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速度。
通过任务活动的写作环节,学生可以培养书面表达能力,并提高写作水平。
二、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任务型教学注重任务的实际应用能力,通过情境化的任务活动,让学生在真实的交际情境中运用所学英语知识,培养他们实际应用能力。
例如,通过角色扮演的任务活动,学生可以在模拟的情境中进行真实的语言交流,从而提高他们的语言应用能力。
另外,通过任务活动的合作学习,学生可以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并学会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
三、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任务型教学法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实际参与感,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动机。
任务型教学法采用情境化、交际性的任务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提升英语能力。
学生通过任务活动的独立完成,可以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和学习兴趣。
同时,任务型教学法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任务活动中思考和解决问题,增强他们的学习动机。
四、促进学生的综合素养发展任务型教学法注重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
任务型教学法以学生的主动参与为基础,通过各种任务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他们的综合素养。
通过任务活动,学生可以不仅学习英语知识,还可以培养问题解决能力、个人表达能力、合作与沟通能力等。
任务型教学法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果。
任务型教学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任务型教学法是一种以任务为核心的英语教学法,其主要特点是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实践,将学习任务作为学习的核心,通过完成一系列的任务来实现语言学习的目的。
在高职英语教学中,任务型教学法的应用可以与专业知识相结合,使学生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不仅掌握了丰富的语言知识,还能够培养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任务型教学法可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在任务型教学中,学生需要根据任务的要求自主选择学习策略,并与同学合作完成任务。
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又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提高学习效果。
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可以设计一些小组任务,如商务会议模拟、实训报告撰写等,让学生通过合作完成任务,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任务型教学法也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传授语言知识,而在任务型教学中,教师可以更多地充当引导者和指导者的角色,让学生通过完成任务来学习语言知识,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
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专业需求,设计具体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完成任务,提高教学效果。
任务型教学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有着诸多优势。
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等方式,任务型教学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知识,培养实际运用的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教育工作者可以积极倡导任务型教学法,为学生提供更加有效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任务型语言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摘要:任务型语言教学法是指以完成任务为教学目标的语言教学方法,其主要是通过师生共同合作来完成教学任务,并使学习者学会语言的使用。
而任务型语言教学法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已经得到了社会广泛的认可,尤其是在英语语言教学过程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成为培养学生使用语言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本文主要论述了任务型语言教学法的相关内容,及其理论基础以及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英语教学;任务型语言教学;应用高校是为国家培养优秀人才的摇篮,而当前现代教育的重要任务是为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人才。
而大学教学中,英语教学占有很大的部分,分析其原因主要是自中国加入wto后,和国外的交流与合作越来越频繁,而国外的很多国家都使用英语作为第一母语。
虽然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但是作为第二语言的英语,仍然是我国语言教学中最为重要的语种。
根据教育部2007年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了英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尤其是英语的听说能力,以保证学生在毕业后在工作和社会的交往中能够使用英语进行口头的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也为以后的进修打下坚实的基础。
为了进一步的提高学生的英语技能,目前大学英语课程的设置并不主张在词汇和语法上花费太多的时间,而是将重点放在英语在实际中的应用上,重视学生对于英语语言表达的教学。
在任务型语言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任务主要是通过设计和布置一系列任务,让学生参与到教师的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从而达到英语教学的目的,同时提高教学的效率。
任务型语言教学不仅仅是为了进行语言实践,更重要的是使教学活动变得有意义,同时还要具有明确的目的。
1 任务型语言教学法的相关内容任务型语言教学的相关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其基本内容;包括:重视教学的过程,而不在结果;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进行有意义和有目的的活动;强调在活动的过程中完成对于语言的学习以及知识的积累;语言活动是教学的主要目的,要让学习者有目的的多开口说英语,以能够满足在现实生活中的需要;教学活动和任务的设置应该由易到难,逐渐深入。
86
任务型语言教学法在英语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钟 建
[摘 要] 自《英语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广大英语教师和外语研究者试图在英语课堂中实践任务型语言教学法,旨在通过教师设计任务、学生完成任务的方式帮助学生学习第二语言。
随着外语界对任务的定义、分类、实施途径及任务型语言学习法认知理论等的研究,任务型语言教学法理论愈发“丰满”,本文结合任务型外语教学法的实际,分析任务型语言教学法在外语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关键词] 任务型外语教学法;认知理论;外语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5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53(2016)07-0086-02一、任务型外语教学法兴起的原因
《英语课程标准》作为最新国家颁布的指导英语教学实践的纲领性文件规定课程目标,从外语教学发展角度倡导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方法和方式。
任务型外语教学法是一种基于教师制定任务,学生完成任务的教学途径,强调在教学中师生互动以及学生和学生互动,注重意义的构建和理解,学习内容的设计源于生活、贴近生活,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和提高交际水平。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任务型语言教学法是外语教学领域比较有影响力的新的教学理论,但也存在一定的争议,比如说有人认为任务型语言教学法不十分完善。
那么为何迄今《英语课程标准》还要倡导任务型语言教学法呢?首先,课程改革要求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交际能力,而任务型语言教学法强调学习者在实际中运用英语的能力,从该层面讲,任务型外语教学法有利于实现该课程目标。
第二,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是学习方式的改变,而任务型语言教学实际上就是一个注重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的教学法。
第三、新课程改革倡导新教学理念,而任务型语言教学法是教学法发展的最新成果,也是该教学法被推崇的一个重要原因。
任务型教学法专家Skehan 说过:“在培养语言运用能力方面,任务型语言教学是目前最有效的途径”。
这也是迄今为止对任
务型语言教学法比较科学的一个说法,这个说法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二、任务的定义及分类
“任务”是任务型语言教学法中最关键的一个概念,是否能正确理解并且实施任务型语言教学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任务特征和本质的认识,其中任务的定义和类型一直是任务型外语教学法研究者关注的焦点。
虽然其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方法等各有不同,对任务的定义也众说纷纭。
Bygate, Sdehan & Swain认为:任务包括使用语言、达到目的和表达意义三个基本因素,在学习中强调意义的表达。
任务是学生为实现某个教学目标使用语言、完成学习任务的活动。
Ellis 的定义是以构建意义和表达意义为目的运用外语的活动。
当然,还有学者从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来分析任务的定义,认为狭义任务是指课堂实际交流活动以及活动结果,当然课堂中机械式的操练不是任务。
广义的任务很宽泛,课堂教学活动都可以称之为任务,即尽量源于生活并且有交流意义的活动。
任务的分类标准也有很多,从信息交流角度层面分为单项交流和双向交流,听广播和看电视等是单项交流,面对面讨论属双向交流。
根据任务最终结果可以把任务分为封闭式任务和开放式任务。
只有唯一答[作者简介]钟建,女,湖南岳阳人,长沙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大学英语教学(湖南长沙,410076)。
文史博览(理论)
Culture And History Vision (Theory )
2016年7月
Jul. 2016
案的问题是封闭任务,有多个解决方案的任务是开放式任务。
另外根据任务是真实的还是非真实可分为真实性任务和学习型任务。
真实性任务是指真实生活中的任务,学习型任务是指有利于发展某种技能特别设计的任务。
因此,根据任务分类标准的不同有很多分类方式。
三、任务型语言教学法在英语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广大英语教学者对任务型外语教学模式做了探讨并取得了一些经验,也发现了一些问题,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讨论:
(一)组织有效的小组活动的方法
任务型语言教学法中经常会有小组活动,常出现优等生充分利用机会,变现突出的现象,而基础相对差的学生经常回水摸鱼,不参加活动而失去发言机会。
此乃教师在设计小组活动时,没有考虑到学生差异所致。
为了解决该问题教师应该在分配任务时规定好每个小组成员的角色,这样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任务即必须发言。
当然教师任务的设计要能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能贡献自己的力量。
另外教师可设计一些竞争性任务,设计任务的指令要清晰,要随时监控任务的实施,不要任务布置后,全班安安静静地坐在那里,不知道自己要干啥。
教师要结合实际来设计任务,任务不能太大,比如讨论我国环保问题,这会让学生无从谈起,教师可举例引导,比如是否应做垃圾分类等,从而提高活动的实效性。
总之,在实施任务中出现不均衡等状况,教师应去多想对象活动设计本身而不是去责备学生。
(二)使用任务型语言教学的时间和年级
每节课是否都要采用任务型语言教学法呢?其实任务型语言教学法并非一种非常具体的教学步骤而只是一种教学方向。
在一个单元的每节课都处在运用此种教学法的可能性,比如,在学习一篇课文或一段对话时,可设计一些课前讨论活动来预测课堂内容,可边读边去寻求设计问题的答案等。
因此,任务型语言教学法贯穿在教学过程的始终。
一个单元的最后一小节必须用任务型教学法吗?当然不一定,在传授新知识,操练、复习、练习巩固,最后环节做个任务这样的思路也比较顺畅,但是任务教学理念应渗透到整个教学中,比如练习课可调整为语言实际运用课,等等。
任务型外语教学法是否只适合基础好、人数少的班级呢?《英语课程标准》倡导任务型教学法时并未规定必须使用它。
这就把选择权交给了教师,教师在想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需进一步提高自身语言运用能力,应全面了解任务型语言教学法的理论背景和基础,包括实施任务教学需要的设备和条件,如硬件设备,班额大小等,但这些都不是阻止采用任务教学的关键,关键在教师的教学理念和语言能力。
大班则更需要小组活动,这样才能尽量照顾周全,假如一个班级小到只有8个人,该班就是个小组了,就没有必要分组了。
成功的例子表明用科学和理性的态度对待任务型教学法,抱着教学相长的态度,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同时提高教师自身运用语言的能力,才能更好地开展任务型语言教学。
(三)实现任务型语言教学与传统教学的统一
课程改革提倡任务型语言教学法并非否认传统教学法,而是要对传统教学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继承过去的一些有效教学方法。
一些教师因对任务型教学法的理解和操作不是很熟练,以至于影响实施任务教学的教学效果,很正常,教师任务的设计是一个不断改进和完善的过程,学生也需要一个适应新教学环境的时间,即使目前还存在不理想的教学效果,但不要过度担忧,不要因眼前困难就不去尝试任务型语言教学法,教师在教学中会越来越成熟,越来越如鱼得水。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学评估理念,方式和手段也会更新,任务型外语教学法会真正培养学习者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并提高交际的技能。
[参考文献]
[1] Ellis R.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7.
[2] Long, M. and Crookes, G. Three approaches to task-based syllabus design [M].TESOL Quarterly, 1992, (1):27-56.
[3] Skehan, P. A Framework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ask-based Instruction[J]. Applied Linguistics, 1986, 17(1): 38-62.
[4]龚亚夫、罗少茜.任务型语言教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5]鲁子问.任务型英语教学简述[J].学科教育,2002, 06: 26-30.
(责任编辑:潇红)
任务型语言教学法在英语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