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手术分级授权考核表
- 格式:doc
- 大小:29.00 KB
- 文档页数:2
余杭骨科医院手术分级管理制度为了确保手术的安全和质量,加强我院各级医师的手术分级管理,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参照《医院管理评价指南(试行)》的要求,制定本制度。
一、手术分级手术指各种开放性手术、腔镜手术及介入治疗(以下统称手术)。
依据其技术难度、复杂性和风险度,将手术分为四级:(一)四级手术:技术难度大、手术过程复杂、风险度大的各种手术。
(二)三级手术:技术难度较大、手术过程较复杂、风险度较大的各种手术。
(三)二级手术:技术难度一般、手术过程不复杂、风险度中等的各种手术。
(四)一级手术:技术难度较低、手术过程简单、风险度较小的各种手术。
二、手术医师分级依据其卫生技术资格、受聘技术职务及从事相应技术岗位工作的年限等,规定手术医师的分级。
所有手术医师均应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
(一)住院医师1、低年资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内,或获得硕士学位、曾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内者。
2、高年资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上者,或获得硕士学位、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并曾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上者。
(二)主治医师1、低年资主治医师: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内,或获得临床博士学位、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内者。
2、高年资主治医师: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上,或获得临床博士学位、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上者。
(三)副主任医师1、低年资副主任医师:从事副主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内,或有博士后学历、从事副主任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上者。
2、高年资副主任医师:从事副主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上者。
(四)主任医师:受聘主任医师岗位工作者。
三、各级医师手术权限(一)低年资住院医师: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可主持一级手术。
(二)高年资住院医师:在熟练掌握一级手术的基础上,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可逐步开展二级手术。
(三)低年资主治医师:可主持二级手术,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逐步开展三级手术。
医师手术分级授权评估标准可以根据不同的医疗机构、国家或地区而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评估标准和指导原则:
1. 手术经验和技能:评估医师的手术经验和技能水平,包括手术数量、手术类型和手术复杂性等方面。
通常要求医师具有足够的手术经验和技能才能进行高风险或复杂手术。
2. 培训和教育背景:考虑医师的培训和教育背景,包括医学学历、住院医生培训经历、手术专业培训等。
医师应该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
3. 认证和执业资格:评估医师是否获得相关的认证和执业资格,如专科认证或董事会认证。
这些认证通常要求医师具备一定水平的手术技能和专业知识。
4. 绩效和质量指标:考虑医师在手术方面的绩效和质量指标,如手术成功率、并发症率、术后结果等。
医师在过去的手术实践中的表现可以作为评估的重要参考。
5. 专家评估和同行评议:通过专家评估和同行评议来评估医师的手术能力和安全性。
这可以包括评估医师的手术技术、决策能力和团队合作等方面。
请注意,上述标准仅为常见的评估原则,具体的医师手术分级授权评估标准可能因不同机构和国家而有所不同。
医疗机构通常会根据其自身的政策、标准和法规来制定相应的评估程序和标准。
手术医师定期能力评价与再授权制度实施手术操作权限化管理,是确保手术平安的有效措施,是手术分级管理的最终目的。
依据我院?手术医师分级授权管理制度?的规定,对手术医师资格分级授权实施动态化管理。
一、考核组织医务科具体负责制定手术医师资质准入制度及手术评价标准、手术医师的技术考核、外科手术评价、手术医师的手术分级审定,监督管理手术医师资质准入制度的执行,协调制定手术分类及手术医师资质准入范围和标准,定期和不定期考核手术科室执行情况。
相关科室成立以科主任为组长的科室手术医师资质分级评定小组,具体负责本科室手术医师能力评价与再授权工作。
二、手术医师定期能力评价〔一〕手术医师能力评价周期为每年度评价一次。
〔二〕评价标准对本级别手术种类完成80%以上,且未发生医疗过错或事故者,可授予同级别手术权限;预申请晋升高一级别手术权限的医师,除到达完本钱级别手术80%以上条件外,尚同时具备以下条件:1〕获得相应手术级别的卫生专业技术资格任职年限;2〕承当本级别手术时间满两年度;(3〕承当本级别手术期间无医疗过错或事故发生〔以我院医疗质量平安管理委员会讨论结果为准〕;〔4〕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完成高一级别手术5例以上者。
当出现以下情况之一者,取消或降低其手术操作权限:1〕达不到操作许可必需条件的;2〕对操作者的实际完成质量评价后,经证明其操作并发症的发生率超过操作标准规定的范围者;3〕在操作过程中明显或屡次违反操作规程;4〕承当本级别手术期间发生2次或2次以上医疗事故或过错的;5〕在实施本级别手术期间,存在非方案再次手术记录的,当年度手术医师能力评价视为不合格,本年度不得晋升上一级别手术资质;6〕在实施本级别手术期间,假设发现有越级手术或未经授权擅自开展手术的案例者,当年度手术医师能力评价视为不合格,本年度不得晋升上一级别手术资质。
三、评价程序〔一〕科室手术医师资质评定小组,根据上述规定,对科室开展的手术进行梳理、讨论,对手术医师资质进行评定,拟定新年度各级手术医师手术级别及手术范围并填写?手术医师定期能力评价与再授权表?,提交医务科审核。
保定第七医院执业医师手术分级授权、能力评价与再授权管理制度一、凡已获得执业医师资格,并经卫生行政管理部门注册执业地点在我院的医师,进行手术操作需经医院技术管理委员会授权,才能开展相应级别手术.外聘及脱离本专业临床工作1年以上的外科医师,应由医院对其技术能力和资质进行再评价与再授权后,方能从事诊疗活动。
二、手术医师分级根据其取得的卫生技术任职资格及相应受聘职务,从事相应技术岗位的年限和临床工作经验规定手术医师分级。
1、住院医师(1)低年资住院医师:担任住院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内,或硕士生毕业从事住院医师工作2年以内者。
(2)高年资住院医师:担任住院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上,或硕士生毕业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并从事住院医师岗位任务2年以上者,博士生从事临床工作一年以上者。
2、主治医师(1)低年资主治医师:担任主治医师3年以内,或临床博士生毕业2年以内者。
(2)高年资主治医师:担任主治医师3年以上,或临床博士生毕业2年以上者。
3、副主任医师(1)低年资副主任医师:担任副主任医师3年以内,或博士后从事临床工作2年以上者.(2)高年资副主任医师:担任副主任医师3年以上者。
4、主任医师三、各级医师手术范围(1)低年资住院医师:在上级医师指导下,逐步开展并熟练掌握河北省医院手术分级管理规范中规定的丁类手术。
(2)高年资住院医师:在熟料掌握丁类手术的基础上在上级医师指导下逐步开展丙类手术。
(3)低年资主治医师:熟练掌握丙类手术,并在上级医师指导下逐步开展乙类手术。
(4)高年资主治医师:掌握乙类手术,有条件者可在上级医师指导下适当开展一些甲类手术。
(5)低年资副主任医师:熟练掌握乙类手术,在上级医师指导下逐步开展甲类手术。
(6)高年资副主任医师:在主任医师指导下,开展甲类手术,亦可根据实际情况单独完成部分甲类手术、新开展的手术和科研项目手术.(7)主任医师:熟练完成甲类手术,特别是完成新开展的手术或引进的新手术,或重大探索性科研项目手术.(8)各类探查性(如腹部、胸部等)手术原则上应由副主任医师承担.四、手术医师分级授权程序(1)手术医师可独立承担相应级别手术时,填写“保定第七医院医师手术范围申报审批表"交科室主任;(2)科室主任组织科内专家小组对其技术能力讨论评价后,提交医务科;(3)医务科复核认定后,提交医院技术管理委员会讨论通过;(4)技术管理委员会主任签批;(5)手术医师资格分级授权结果院内公示;(6)医务科备案。
医师手术分级授权考核表医师手术分级授权考核表该考核表用于对医师进行手术能力评估。
以下是各项考核项目和评分标准:1.医师基本信息包括医师姓名、任职年限、专业年限、职称、专业等信息。
2.手术量统计考核医师近两年的主刀例数和第一助手例数,以本专业参加考核人员平均手术量为标准进行统计。
达到本次考核申请等级的不扣分,少3例扣1分。
3.诊疗原则和手术适应性评估手术适应诊疗原则正确得5分;诊断明确得2分;治疗方案充分得3分。
对于查入院、首程、症上级医师查房记录中诊断含混或遗漏、诊疗计划不全面、临床思路不成熟的情况,酌情扣分。
漏主要诊断,有手术禁忌症的不得分。
4.术前讨论和准备术前讨论得10分;术前准备得5分。
对于有缺陷的术前小结和讨论,酌情扣分。
无讨论意见、风险预案缺主要项或术前小结缺项、缺申签的不得分。
5.手术操作手术操作得20分。
考核医师的动作规范、操作准确、技术熟练、流程熟悉等方面。
对于有缺陷的操作,酌情扣分。
有基本原则错误、因错误操作导致严重影响手术的不得分。
6.无菌观念无菌观念得10分。
考核医师的洗手程序是否正确、手术消毒是否彻底等方面。
对于有缺陷的操作,酌情扣分。
无菌操作原则性错误、洗手消毒时动作有缺陷且不接受意见,消毒范围不够的不得分。
7.无瘤观念无瘤观念得5分。
考核医师是否严格按照无瘤原则操作。
对于无瘤操作原则性错误的情况,不得分。
8.注意事项注意事项得5分。
考核医师是否注意手术体位、术野暴露、器械选择等方面。
对于注意力分散、工作态度不严谨、流程思路不清晰的情况,酌情扣分。
9.预期目标预期目标得10分。
考核医师是否顺利完成手术、解决预期问题。
对于出现重大手术失误或原则性缺陷的情况,不得分。
10.术后处理术后处理得10分。
考核医师的术后医嘱是否规范、术后记录是否完整。
对于有缺陷的记录,酌情扣分。
11.抗菌素使用抗菌素使用得10分。
考核医师是否严格掌握抗菌素应用原则、抗菌素使用、时机、剂量是否合理、抗菌素选择是否合理。
手术医师分级授权与再授权管理制度与程序为了确保手术的质量和安全,防止医疗事故和纠纷的发生,加强手术医师的风险意识和责任感,保证手术治疗的成功,我们结合本院实际,制定了手术医师分级授权与再授权管理制度和程序。
一、授权与再授权程序1.手术医师填写《XXX手术分级授权申请表》,并交给科室主任。
科室主任召集全科医师级别及以上专业技术人员(本人应回避),进行评估分析,由科主任做出“同意本人授权申请”、“降低级别授权”或“不同意本人授权申请”的结论意见后交医务科。
新进人员需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在本院上级医师指导、监护下实际操作手术数台后方可递交《授权申请表》。
2.医务科接到手术科室上交的《手术医师授权申请表》后,向院长提出召开院《医疗技术管理委员会》工作会议,集体审议,对每个申请授权的医师,相应作出“同意本人授权申请”、“降低级别授权”、“暂缓授权”或“不予授权”的意见,报院长审批后,由院办发文通知公布。
3.授权有效期为二年。
授权周期中,因本人技术职称变动,或技术水平提升,或受到党纪、政纪、法律处罚,可以作出“升级授权”、“降级授权”、“暂停授权”(需注明时间期限)和“取消授权”的决定。
4.授权周期满后,需对手术医师继续进行手术分级授权的为“再授权”,其评估和再授权程序同前款之规定。
5.手术医师不得擅自超越权限实施手术,否则将受到通报批评或降低、暂停手术权限3个月至1年不等的处罚,由此造成的医疗纠纷或事故,由本人承担全部责任。
6.手术科室要加强手术授权医师的管理,确保手术治疗质量与安全,积累必要的资料,为再授权和院级业务人员及时档案建立提供信息。
7.医务科应加强手术分级授权的监管和日常管理工作,确保全院手术治疗质量与安全。
建立医疗技术管理和手术医师个人档案,使手术治疗管理法制化、科学化。
二、手术分级:1.一级手术:手术过程简单,手术技术难度低的普通常见小手术;2.二级手术:手术过程不复杂,手术技术难度不大的各种中等手术;3.三级手术:手术过程较复杂,手术技术有一定难度的各种重大手术;4.四级手术:手术过程复杂,手术技术难度大的各种手术。
医师手术分级授权考核表
(5分)
手术操作
(20分)
动作规范5分;操作准确5分;技术熟练5分;流程熟悉5分。
观看手术全过程:有缺陷酌情扣分,有基本原则错误、因错误操作导致严重影响手术的不得分。
无菌观念
(10分)
洗手程序正确5分;手术消毒彻底5分。
考核全手术过程:有缺陷酌情扣分,无菌操作原则性错误、洗手消毒时动作有缺陷且不接受意见,消毒范围不够的不得分。
无瘤观念(5分)
无瘤原则1分,无癌残留1分,淋巴清扫1分,减少医源性传播1分,冲洗1分。
考核手术全过程:无瘤操作原则性错误不得分,有缺陷酌情扣分。
注意事项(5分)
手术体位2分、术野暴露2分、器械选择1分等能满足手术要求需要。
考核手术全过程:注意力分散、工作态度不严谨、流程思路不清晰的酌情扣分。
预期目标(10分)
手术顺利完成5分;解决预期问题5分;手术前后诊断不符、效果不佳酌情扣分,出现重大手术失误或原则性缺陷的不得分。
术后处理(10分)
术后医嘱规范5分,术后记录完整5分。
查病历:缺主要项不得分,记录有缺陷的酌情扣分。
抗菌素使用(10分)
严格掌握抗菌素应用原则5分,抗菌素使用、时机、剂量合理3分,抗菌素选择合理2分。
查病历、医嘱:原则性错误不得分,有缺陷酌情扣分。
总分考评组组长签字: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