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学习与学习理论
- 格式:ppt
- 大小:4.11 MB
- 文档页数:82
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第一章绪论1.什么是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邻近学科的研究对象有什么异同?答:2.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有哪些?答:3.简述教育心理学的起源与发展?答:4.结合教学实际简述教育心理学的意义?答5.教育心理学研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有哪些?答:6.简述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及其适用条件。
答:第二章学习与学习理论1.什么是学习?通常对学习的分类有哪几种?答:2.评价桑代克的试误学习理论。
答:3.比较经典性条件作用和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区别。
分别列举两种条件作用的学习实例。
答:4.观察学习有几个子过程组成?在每个子过程中都有哪些影响因素?答:5.描述苛勒关于顿悟的实验研究。
答:6.比较发现学习、接受学习以及和有意义学习之间的关系,讨论其各自的优点和缺点。
答:7.用自己的话解释认知派的学习理论相对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的进步的地方。
答:8.最近发展区对教学有什么启示?答:9.比较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与传统教学观在知识观、学生观、教学观上的差异,以及其对现代课程改革的影响。
答:第三章知识的学习1.什么是知识?知识可以分哪几类?答:2.举例说明什么是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答:3.什么是知识的表征?举例说明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各自的表征方式。
答:4.什么是知识学习?试说明知识学习的标准。
答:5.画出加涅有关知识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型。
答:6.什么是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元认知以及各自的特征?答:7.什么是概念学习及它的结构?它是如何获得的?答:8.什么是原理学习?可分为哪几类?影响它的因素有哪些?答:9.什么是问题?问题解决的基本阶段有哪些?举例说明问题解决的常用策略。
答:10.专家、新手在问题解决上有怎样的具体差异?答:11.简述陈述性知识掌握的几个阶段。
答:12.举例说明陈述性知识的三种掌握方式。
答:13.论述陈述性知识的教学策略。
答:14.简述程序性知识的一般掌握过程。
第⼆章学习与学习理论第⼆章学习与学习理论第⼀节学习及其分类⼀、学习的涵义学习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产⽣的⾏为或⾏为潜能的⽐较持久的变化。
(⼀)学习是由有机体后天经验引起的。
⼀⽅⾯,有机体要以⾃⾝已有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等来理解和把握外界信息;另⼀⽅⾯,新信息的进⼊⼜会使有机体已有的经验结构得以丰富和改造。
(⼆)学习不仅表现为⾏为的变化,还表现为⾏为潜能(⾏为主义观点)或思维的变化(认知⼼理学观点)。
内隐学习!(举例)(三)不能简单地将⾏为的变化等同于学习的存在。
⾏为变化还可能由本能、疲劳(⾏为⽔平降低)、机体成熟引起。
(四)学习所引起的⾏为或⾏为潜能的变化是相对持久的。
(五)学习是⼀个⼴义的概念。
⼈类与动物共有的现象;不仅是知识、技能、策略等的学习,还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道德等的学习;(素质教育、全⼈教育)不仅是在学校情景中的学习,还包括⼀直持续终⽣的⽇常⽣活中的学习。
(家庭教育、社会⽂化教育、终⽣学习)⼆、学习的分类(⼀)按学习的实现⽅式分1、据学习⽅式分类:接受学习是学习者被动接受教师传授来获得知识的学习;发现学习是通过学习者对现实的能动地反映及发现创造来获得知识的学习。
2、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已有知识之间的关系:有意义学习:指学习者利⽤原有经验来进⾏新的学习,建⽴新旧知识的联系;机械学习:指学习中所得经验间⽆实质性联系的学习。
这两个维度互不依赖,彼此独⽴!(⼆)按学习结果分加涅按照学习的结果,将⼈类的学习分为五类。
⾔语信息:关于事物的名称、时间、定义等事实性信息。
智慧技能:对外界的符号、概念进⾏处理加⼯。
如“把分数转化成⼩数”。
认知策略:关于如何⽀配其感知、注意、记忆、思维等内部⼼理过程的技能的学习。
如掌握⽤“知识树”、“记忆术”等来巩固记忆效果的过程。
态度:个体对⼈、事、物等形成某种特定内部状态的过程。
如使⼉童对⾳乐、体育锻炼等产⽣喜爱的情感。
运动技能:通过⾝体动作质量的不断改善⽽形成整体动作模式的过程。
目录第一节学习概述 (1)一、学习的含义 (1)二、人类学习与动物学习的重要区别 (2)三、学生学习的特点 (2)第二节学习理论 (2)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2)(一)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俄国,实验对象:狗) (2)(二)桑代克的联结学说(美国,实验对象:猫) (2)(三)斯金纳的强化学说(美国,实验对象:白鼠) (2)(四)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3)二、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3)(二)格式塔学派的顿悟——完形说 (3)(二)托尔曼的认知——目的论 (3)(三)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美国) (4)(四)奥苏贝尔的认知——接受学习论 (4)(五)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论 (5)(六)海德和维纳的归因理论 (5)三、掌握学习和指导学习理论 (5)(一)掌握学习理论 (5)(二)指导学习理论 (6)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6)(一)建构主义的发展历史 (6)五、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7)(一)人本主义心理学概述 (7)(一)马斯洛学习理论与康布斯学习理论 (8)(二)罗杰斯的学习理论 (8)第一节学习概述一、学习的含义广义的学习是指从低等动物到人类在后天生活过程中通过活动、练习而获得行为经验的过程。
狭义的学习是指个体在特定的情景下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变化二、人类学习与动物学习的重要区别1、人类的学习主要以间接经验为主,体现出它的社会性;2、人类的学习是通过语言的中介作用而进行的;3、人类的学习是一种有目的、自觉的、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
三、学生学习的特点1、学生的学习过程是掌握间接经验的过程;2、学生的学习是按照教育目标进行的,是在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情况下进行的。
3、学生的学习在一定程度上是被动的。
第二节学习理论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诞生于20世纪初,它是在反对结构主义心理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代表人物有:巴甫洛夫、桑代克、斯金纳、班杜拉。
行为主义理论可以用公式S-R来表示,S 表示来自于外界的刺激,R表示个体接受刺激后的行为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