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设计)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国土面积》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189.50 KB
- 文档页数:3
1.4《国土面积》(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北师大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教学内容的重要性,因此我精心准备了1.4《国土面积》这一课的教学方案。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北师大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第1.4节《国土面积》。
在这一节中,学生将学习国土面积的概念,了解面积的计量单位,并通过实际例题,掌握计算国土面积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国土面积的概念,知道面积的计量单位。
2. 能够运用不同的方法计算简单的国土面积。
3.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国土面积的概念,掌握计算国土面积的方法。
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理解并运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国土面积。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黑板、粉笔、国土面积的模型图、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包括国土面积的概念、面积的计量单位以及计算国土面积的方法。
七、作业设计作业设计将包括计算不同形状的国土面积的实际例子。
例如,一个国家的地图是一个长方形,长为200公里,宽为100公里,请计算这个国家的国土面积。
答案:20000平方公里。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计算国土面积的方法。
同时,我会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拓展延伸,例如,让学生观察身边的国土面积,尝试计算它们的面积,从而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就是我准备的1.4《国土面积》的教学方案,我相信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学生一定能够理解和掌握国土面积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的教学方案中,有几个重点和难点是我认为需要特别关注的。
一、国土面积的概念国土面积的概念是本节课的基础,也是学生理解整个课程的关键。
我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国土面积的存在,并引导学生思考和猜测模型的面积。
1.4《国土面积》(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北师大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很荣幸能够与大家分享我的教学经验和教案。
下面是我根据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1.4《国土面积》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以及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详细描述。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中1.4《国土面积》这一章节。
在这一章节中,学生将学习国土面积的概念、单位以及计算方法。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国土面积的意义,掌握面积的计量单位,并能够运用公式计算不同图形的面积。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国土面积的概念,掌握面积的计量单位,并能够运用公式计算不同图形的面积。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过程,培养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国土面积的概念,掌握面积的计量单位,并能够运用公式计算不同图形的面积。
难点:学生对面积单位的理解和运用,以及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面积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学具:练习本、尺子、剪刀、胶水、彩色笔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不同国家的地图,引导学生关注国土面积的概念。
2. 基础知识讲解:讲解国土面积的概念,介绍面积的计量单位,如平方米、平方千米等。
3. 例题讲解:通过示例讲解如何计算正方形、长方形等图形的面积。
4. 随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目,巩固面积计算的方法。
5.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实际问题中的面积计算,分享解题思路和方法。
六、板书设计1. 国土面积的概念2. 面积的计量单位3. 面积计算公式4. 实际问题中的面积计算示例七、作业设计a) 一个边长为5厘米的正方形b) 一个长为8厘米,宽为4厘米的长方形c) 一个直径为10厘米的圆形2. 答案:a) 正方形的面积 = 5厘米× 5厘米 = 25平方厘米b) 长方形的面积 = 8厘米× 4厘米 = 32平方厘米c) 圆形的面积= 3.14 × (10厘米÷ 2)² = 78.5平方厘米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和小组讨论等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国土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教案:国土面积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国土面积的概念,知道我国国土面积的大小。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国家意识。
教学重点:1. 国土面积的概念。
2. 我国国土面积的大小。
教学难点:1. 国土面积的计算方法。
2. 我国国土面积的认识。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相关的地图和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世界地图,引导学生观察不同国家的国土面积。
2. 学生分享观察到的信息,教师总结并引出国土面积的概念。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师出示中国地图,引导学生观察我国的国土面积。
2. 学生分享观察到的信息,教师总结并介绍我国国土面积的大小。
三、探究活动(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国土面积,学生分享想法。
2. 教师介绍计算国土面积的方法,并举例说明。
3. 学生分组讨论,探究如何计算我国国土面积。
四、巩固练习(10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国家的地图,学生计算其国土面积。
2. 学生分享计算结果,教师点评并纠正错误。
五、拓展延伸(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国土面积对国家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想法,教师总结并强调保护国土的重要性。
六、总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学生分享学习收获。
2. 教师总结并强调国土面积的概念和我国国土面积的大小。
七、作业布置(5分钟)1. 教师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国土面积的认识。
2. 学生完成练习题,教师批改并给予反馈。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地图和探究计算方法,使学生了解了国土面积的概念和我国国土面积的大小。
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教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强调保护国土的重要性。
在作业布置方面,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层布置,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有效的巩固和提高。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探究活动”部分,因为这一部分是学生主动参与、思考和解决问题的环节,对于理解国土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至关重要。
第一单元国土面积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国土面积的概念,掌握计算国土面积的方法。
2.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3. 增强学生对我国国土面积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点:1. 国土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空间想象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1. 国土面积的计算方法。
2. 空间想象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计算器。
3. 学生用书。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中国地图,引导学生观察我国的国土面积。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的国土面积是多少吗?3.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我国的国土面积是960万平方公里。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师通过课件或黑板,向学生介绍国土面积的概念。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一个国家的国土面积?3.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计算国土面积的方法是测量国家的长和宽,然后将长和宽相乘。
三、课堂讲解(10分钟)1. 教师通过课件或黑板,向学生讲解如何计算国土面积。
2. 举例说明:假设一个国家的长是10公里,宽是5公里,那么这个国家的国土面积是多少?3.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个国家的国土面积是50平方公里。
四、课堂练习(10分钟)1. 教师通过课件或黑板,给出一些国家的长和宽,让学生计算国土面积。
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内容,总结国土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的国土面积是多少吗?3.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我国的国土面积是960万平方公里。
六、课后作业(5分钟)1.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家后,测量自己房间的长和宽,计算房间的面积。
2. 学生完成作业,家长签字。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展示中国地图和讲解国土面积的概念,让学生对我国国土面积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国土面积》教学设计(精选5篇)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国土面积》篇1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活动,认识有些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
2.掌握数据改写的方法。
3.引导学生关注较大数据的实际意义。
教学重点:体会某些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能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
教学准备:在报刊杂志等媒体中收集一组有关国土面积、西部情况、海洋资源的大数的信息。
教学过程:一、体会数据改写的必要性教师出示从媒体收集来的一组数据改写的实例。
让学生比较同样的数据为什么要用不同的方法表示,让学生体会到数据改写的必要性。
二、探索改写方法1. 出示中国地图,了解一些省、市、自治区的土地面积。
让学生读出这些面积,问:如果要记录方便,这些数据可以怎样进行改写?2.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改写的方法。
3. 完成试一试第1、2题:进一步巩固改写的方法。
三、巩固与应用练一练第1题:先请学生说一说我国西部各省、市、自治区的情况以及它们的地理位置,然后出示各地区具体的土地面积,在学生读一读的基础上再请学生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
练一练第2题:先让学生了解一些海洋的知识,特别是我国海洋的区域情况等。
接着出示有关的数据,让学生读一读,然后讨论这些数据如何进行改写。
四、作业收集有关森林面积方面的数据。
板书设计:大数的改写为了读数、写数方便,有时需要把整万、整亿数写成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
9600000 = 960 万10000000000 = 100 亿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国土面积》教学设计篇2教学目标:(一)能正确地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
(二)能把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三)培养学生比较、分析的思维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亿以内的数位顺序。
教学难点:大数的改写方法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在下面○里填上>、<或=,再说一说你是怎样比较的?999○1010 601○564 687○678提问1.第一组两个数你是怎样比较的?(三位数与四位数比,四位数一定比三位数大,因为三位数比一千小,四位数大于或等于一千。
《国土面积》(教案)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目标】1. 知道我国的土地面积大小,并能用适当的量词进行表述。
2. 能用图形形象地表示不同地区的土地面积。
3. 能够比较不同地区的土地面积大小。
【教学重点】1. 掌握我国的土地面积大小及量词。
2. 理解图形表示法,能够自己制作图形并进行比较。
【教学难点】1. 理解大量的数字和量词,正确运用。
2. 制作图形能够较为准确地比较不同地区的土地面积大小。
【教学准备】教师备课资料。
学生的课本、文具等。
黑板、彩笔、白板及投影仪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先向学生提问,“我们生活的国家在哪里?”2. 接着继续追问,“我们国家的面积有多大?”3. 让学生在课本上找到相关的内容。
4. 指出我国是一个独立国家,它的领土面积是多少,用适当的量词表述。
二、讲授1. 认识中国的面积。
2. 介绍不同地区土地面积的情况。
3. 总结我国不同地区的土地面积情况。
三、操作1. 让学生自己用比例尺和图纸来制作出不同地区的土地面积。
2. 让学生组成小组,将制作完成的图纸进行比较。
3. 询问不同地区的土地面积大小的差异,让学生解释并总结。
四、课堂练习1. 探究中的练习。
2. 套用练习题的内容。
五、作业1. 让学生完成课后习题。
2. 布置一份作业。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可以深入了解我国不同地区土地面积的情况,并且通过画图的方式直观地展现出来,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需要注意讲解和阐述的过程中,既要突出知识的重点,也要对难点加以讲解,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同时,也需要注重课堂互动,让学生在互动中更好地学习。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1.4 国土面积北师大版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1.4 国土面积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47页的“国土面积”一节。
这一节主要让学生了解国土面积的概念,以及如何计量和比较不同国家的国土面积。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国土面积的计量单位,如平方千米和平方公里,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来比较不同国家的国土面积。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国土面积的概念,知道国土面积的计量单位。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国土面积的概念,掌握国土面积的计量单位。
难点:如何运用数学知识来比较不同国家的国土面积。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地图、卡片。
学具:笔记本、尺子、彩笔。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不同国家的地图,引导学生关注国土面积这一概念。
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国土面积吗?国土面积可以用什么单位来计量呢?”2. 知识讲解(10分钟)讲解国土面积的概念,以及如何计量和比较不同国家的国土面积。
强调平方千米和平方公里这两个单位,让学生明白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3. 例题讲解(10分钟)出示一些国家的国土面积数据,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比较。
例如,比较中国的国土面积和日本的国土面积,引导学生运用平方千米这个单位进行计算和比较。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练习题包括填空、选择和应用题等形式。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国土面积概念:国家所有领土的面积单位:平方千米、平方公里换算关系:1平方千米 = 1平方公里七、作业设计答案:中国的国土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千米,美国的国土面积约为937万平方千米,俄罗斯的国土面积约为1700万平方千米,巴西的国土面积约为851万平方千米。
一个国家的国土面积是150万平方千米,另一个国家的国土面积是300万平方千米。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4国土面积课程设计一、教材分析本次课程设计的内容为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中的第四单元——图形与面积,其中的第四课——国土面积。
本课程以中国和世界各国的国土面积为例,通过实物地图和面积比较,让学生了解国土面积的基本概念,加深对图形和面积的认识,同时也了解中国和世界各国的地理位置和面积大小比较。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国土面积的概念;(2)通过比较中国和世界各国的国土面积,加深对面积、大小的概念了解;(3)掌握计算国土面积的方法。
2.能力目标:(1)能够运用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对国土面积进行比较和运算;(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1)让学生了解中国和世界各国的地理位置和面积大小比较,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和地理意识;(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国土面积的概念;(2)中国和世界各国的国土面积。
2.教学难点:(1)如何通过实物地图展示中国和世界各国的国土面积;(2)如何引导学生比较和运算国土面积。
四、教学准备1.教学工具:(1)实物地图:中国地图、世界地图;(2)大小顺序卡片。
2.学生用品:(1)笔记本、笔;(2)直尺、圆规、量角器等文具工具。
五、教学内容及步骤(一)导入1.向学生介绍今天的课程内容和学习目标。
2.带领学生通过观看 PPT 页面了解世界各国面积的大小顺序。
(二)理论学习1.讲解国土面积的概念。
2.着重介绍中国和世界各国的国土面积,通过实物地图展示。
3.引导学生思考,比较和运算不同国家的国土面积。
(三)练习环节1.让学生在笔记本上标注中国和世界各国在地图上的位置,并写出各自的面积。
2.设计如下计算题:(1)中国的国土面积是德国的几倍?(2)南极洲的面积和中国的面积相比,谁大?(3)中国的国土面积大于澳大利亚、美国和俄罗斯三国面积的总和,对还是错?(四)总结1.设计问题并让学生回答:你对今天的课程学习有什么感受?2.回顾本课程中所学的知识点和计算方法。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国土面积》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国土面积》是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理解国土面积的概念,学会用面积单位(平方米、公顷、平方千米)来衡量国土面积,以及掌握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材通过实例和活动,引导学生感受国土面积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计量意识。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和计量意识,对面积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国土面积的理解和计算,还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活动来进一步引导和深化。
此外,学生对于面积单位的认识和换算,还需要进一步的练习和巩固。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国土面积的概念,认识面积单位(平方米、公顷、平方千米),知道不同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2.学会用面积单位来衡量国土面积,掌握面积的计算方法。
3.感受国土面积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计量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国土面积的概念,掌握面积的计算方法。
2.难点:面积单位的换算,以及在不同情境下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具体的实例和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国土面积的概念和重要性。
2.游戏教学法:通过趣味性的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面积单位和换算。
3.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实际测量和计算国土面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准备相关的教学PPT,包括实例、活动、练习等内容。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实际的国土面积数据和图片,用于教学中的实例和活动。
3.测量工具:准备一些测量工具,如尺子、测距仪等,用于实际测量和计算。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我国国土面积的数据和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国土面积的概念和重要性。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呈现面积单位(平方米、公顷、平方千米),让学生了解不同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每组选择一个实际的国土面积场景,使用测量工具进行实际测量和计算。
北师大版四年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国土面积》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国土面积》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国土面积的概念、面积单位的认识、面积的计算以及国土面积的比较。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对面积知识系统学习的第一课,对于学生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国土面积的概念,掌握面积单位的换算,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对于一些基本的数学概念和运算规则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面积概念的理解和面积单位的换算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方式,逐步建立面积概念,掌握面积单位的换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国土面积的概念,知道面积的意义和作用。
2.让学生掌握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能够进行不同单位面积的转换。
3.培养学生运用面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国土面积的概念,面积单位的换算。
2.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方式,理解面积的概念,掌握面积单位的换算方法。
3.难点:面积单位换算方法的灵活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理解国土面积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直观教学法:利用实物、图片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建立面积概念,形象地理解面积单位的换算。
3.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交流、探讨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4.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面积的概念,掌握面积单位的换算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国土面积的相关图片、实物等。
2.学具:练习册、课本、文具等。
3.教学课件:国土面积的概念、面积单位的换算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我国国土面积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国土面积这一概念。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的国土面积吗?那么,面积是什么意思呢?”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第一单元第五课时国土面积
学习时间___________ 学生姓名___________
【学习内容】国土面积-比较数的大小较大数的改写、
【学习目标】
1、掌握亿以内数的比较大小的方法,并能正确进行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2、掌握数据改写的方法。
3、引导学生关注较大数据的实际意义。
【学习重点】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
能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
【学习难点】位数相同的数的大小比较。
能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
【前置练习】
1、读出下面个数
6700000读作: 800000读作:
72000000读作: 2050000读作:
2、你会读下面的数吗?试一试
670万读作: 80万读作:
7200万读作: 205万读作:
【探究学习】
在日常生活中,为了方便,有时需要把整万、整亿的数写成以“万”或“亿”
为单位的数,那么怎样改写?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一定会有办法的!阅读课
本第9页的内容,回答下面的问题。
1、将下面的数按从大到小的循序排列
9600000 450000 100000 1660000 1220000
()>()>()>()>()
讨论比较方法:
2、为了方便,有时需要把整万、整亿的数写成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
试一试,通过做你一定会发现什么。
9600000= 960万 10000000000=100亿
24580000=()万 7200000000=()亿
670000=()万 51000000000=()亿
3、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导学解惑】
1、两个多位数比较大小的方法是怎样的?
如:5670000()10000000 ,位数多的数比较()。
如:87105000()87106000,位数相同,从()位开始比较。
2、说说你是怎样把整万、整亿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的?
如:80500000=()万,去掉数末尾的()个0,在数末尾写上“万”
字。
如:1050000000=()亿,去掉数末尾的()个0,在数末尾写上“亿”
字。
【达标检测】
1、读出下面个数,并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3400760 11203400 4001290 980968 3400670 ()>()>()>()>()
2、将下面的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
20500000= 8000000= 120000=
3、将下面的数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
3600000000= 900000000= 10200000000=
4、拓展延伸
在一个两位数的两个数字中间添上一个0,所得三位数是原来的两位
数的9倍,原来的两位数是多少?
【课时小结】
(1)两个多位数比较位数多的数比较(),如果位数相同,从()位
开始比较。
(2)改写以“万”作单位的数方法是:去掉数末尾的()个0,在数末尾
写上”万“字。
改写以“万”作单位的数方法是:去掉数末尾的()
个0,在数末尾写上”亿“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