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理学开窍药
- 格式:ppt
- 大小:125.00 KB
- 文档页数:15
1.麝香、冰片,均辛香走窜,归心脾经,均善开窍醒神,治闭证神昏,常相须为用。
然麝香性温,开窍通闭力强,为开窍醒神要药,闭证无论寒热皆可应用;冰片性微寒,为凉开之品,开窍力较麝香为逊,主治热闭神昏,兼治寒闭。
麝香人血分善于活血通经、消肿止痛,既治血瘀经闭癥瘕、心腹暴痛,又治跌打瘀肿、疮疡、风湿顽痹,还能催产下胎,治胎死腹中、胞衣不下;冰片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外用治疮疡,初期者能消散清热,已溃者能防腐生肌,还可治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耳道流脓等证。
2.苏合香、安息香,同为气香性温之品,功能辟秽开窍,治中风痰厥、猝然昏倒。
然苏合香又善止痛,治胸腹冷痛多用;安息香性平,又能行气活血,治气滞血瘀诸证。
3.冰片、牛黄,同为凉开之品,均能开窍醒神、清热解毒,治热闭神昏常相须为用,亦治疮痈、咽痛、口疮。
其中,冰片微寒,开窍力强,善治热闭神昏,配合温里祛寒之品,亦治寒闭;外用又能防腐生肌,治疮疡不敛及目赤肿痛、耳道流脓等。
牛黄性凉,长于清心、化痰开窍,专治热闭,无论热毒或痰热所致者皆宜;还善息风止痉,治惊风、癫痫等。
4.石菖蒲、远志,均性温归心经,功能开窍祛痰、宁神,治痰阻心窍之神昏窍闭、癫痫狂乱。
然石菖蒲辛香走窜,开窍祛痰力强,除治神昏之证外,又治痰阻清窍之耳聋耳鸣,并能安心神而治心气不足之心悸失眠、健忘恍惚;还善化湿和胃,治湿浊中阻及噤口痢等证。
远志虽开窍力弱,但安神定志力强,善治失眠多梦;又入肺经,功能祛痰止咳,善治咳喘痰多;并能消散痈肿,治疮痈、乳痈等证。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中药学开窍药口诀:
开窍醒神苏合香,冰片菖蒲麝香良。
樟脑蟾酥辟秽浊,谵语惊风皆可尝。
这个口诀介绍了几种常见的开窍药,包括苏合香、冰片、菖蒲、麝香、樟脑和蟾酥。
这些药物通常具有开窍醒神、辟秽浊等作用,可用于治疗神志昏迷、惊风等病症。
需要注意的是,这只是一个简单的口诀,不能涵盖所有的中药学知识。
在实际应用中,对于开窍药的使用,需要根据具体病情、体质和药物特性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并遵循中医师的指导。
如果你对中药学感兴趣,建议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教材、课程或咨询专业的中医师,以获取更详细和准确的信息。
中药药理学——第十六单元开窍药第十六单元开窍药(一)基本知识主要药理作用:凡以开窍醒神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开窍药。
开窍药主要药理作用如下: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麝香→对中枢有双重作用:小剂量兴奋,大剂量抑制。
麝香→增加中枢耐缺氧能力。
冰片→中枢兴奋作用。
多数开窍药如石菖蒲、安宫牛黄丸等→镇静、抗惊厥。
2.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麝香、苏合香、冰片→增加心肌血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治疗急性心肌缺血、心绞痛的药理学基础。
3.抗炎抗炎作用是开窍药“消肿止痛”的药理学基础。
[讲义编号NODE70102200216100000101:针对本讲义提问](二)常用药物麝香1.功效开窍醒神,活血通经,消肿止痛。
2.药理作用(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成分:麝香酮;表现:麝香、麝香酮→小剂量可缩短戊巴比妥钠所致小鼠睡眠时间;大剂量则使睡眠时间延长。
双重作用:小剂量兴奋、大剂量抑制。
[讲义编号NODE70102200216100000102:针对本讲义提问]麝香→在中枢缺氧的情况下,能延长脑电波的存在时间→增强中枢耐缺氧能力。
(2)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扩张冠脉;强心;降压;大剂量减慢心率;抑制血小板聚集,抗凝血酶;降压机制:扩张外周血管。
(3)抗炎对炎症病理的三个阶段——血管通透性增加、白细胞游走和肉芽肿形成均有抑制作用。
多肽类物质可能是抑制前两阶段的有效成分。
[讲义编号NODE70102200216100000103:针对本讲义提问]3.现代应用:冠心病心绞痛;流脑、乙脑、肺性脑病等热性病高热昏迷、惊厥抽搐;咽喉肿痛、跌打损伤等。
4.不良反应对心肌细胞有一定的损伤。
中毒剂量致急性肾衰竭。
[讲义编号NODE70102200216100000104:针对本讲义提问]石菖蒲1.功效化湿开胃,开窍豁痰,醒神益智。
2.药理作用(1)中枢抑制表现:减少小鼠自发活动;增强戊巴比妥钠的催眠作用;对抗戊四氮所致小鼠惊厥;其挥发油能对抗麻黄碱的中枢兴奋作用;解除独居小鼠的攻击行为,并降低体温。
《中药药理学》之开窍药第一节概述药理作用:①对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小剂量兴奋,大剂量抑制②脑保护③扩张冠脉④抗炎第二节麝香主要成分是麝香酮、多肽、氨基酸。
①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小剂量兴奋,大剂量抑制②抗脑缺氧③抗炎、镇痛④强心、抗心肌缺血⑤兴奋子宫,抗早孕抗着床⑥对肾上腺素B受体的作用、对免疫调节的作用第三节冰片主要成分是左旋龙脑、右旋龙脑①促渗作用1.促进药物透过血脑屏障2.促进药物透过皮肤3.促进药物从消化道吸收②心肌保护③调节中枢神经系统④脑保护⑤抑菌⑥抗炎第四节石菖蒲主要成分是挥发油,a -细辛醚、B -细辛醚①对神经系统作用镇静催眠、益智、抗惊厥②调节平滑肌③抑制心脏a - 细辛醚有致变异作用《中药药理学》之芳香化湿药第一节概述①调整胃肠运动功能小剂量兴奋,大剂量抑制②促进消化液分泌③抗溃疡④抗病原微生物。
第二节厚朴挥发油:B -桉叶油;厚朴酚、和厚朴酚、木兰箭毒碱。
厚朴酚为主的木脂类成分。
①调整肠胃运动功能②促进消化液分泌③抗溃疡④保肝厚朴酚⑤抗病毒、抗菌(变形链球菌)⑥抗炎、镇痛1 现代应用:防止龋齿、细菌性痢疾、肌强直。
不良反应:有毒成分为木兰箭毒碱。
第三节苍术有效成分为B-桉叶醇、茅术醇①调整肠胃运动②抗溃疡③保肝④抑菌⑤利尿排钠,抑制Na+-K+-ATP酶,增加尿量和钠的排泄⑥免疫抑制现代应用:①小儿腹泻②佝偻病③预防水痘、腮腺炎、猩红热、感冒和气管炎④与猪肝或羊肝合用治疗夜盲症有效。
第四节广藿香广藿香酮、广藿香醇及黄酮类成分。
①促进胃液分泌②抑制肠胃运动功能③抗病原微生物。
中药学——第二十一单元开窍药细目一概述要点一开窍药的性能特点味辛,其气芳香,善于走窜,皆入心经。
要点二开窍药的功效主要有通关开窍、启闭回苏、醒脑复神的功效。
部分开窍药以其辛香行散之性,尚兼活血、行气、止痛、辟秽、解毒等功效。
要点三开窍药的适应范围主要适应于温病热陷心包、痰浊蒙蔽清窍之神昏谵语,以及惊风、癫痫、中风等猝然昏厥、痉挛抽搐等症。
又可用治湿浊中阻,胸脘冷痛满闷;血瘀、气滞疼痛,经闭癥瘕;湿阻中焦,食少腹胀,及目赤咽肿、痈疽疔疮等证。
要点四开窍药的使用注意事项1.开窍药辛香走窜,为救急、治标之品,且能耗伤正气,故只宜暂服,不可久用。
2.因开窍药性质辛香,其有效成分易于挥发,内服多不宜入煎剂,只入丸剂、散剂服用。
细目二具体药物麝香性能:辛,温。
归心、脾经。
功效:开窍醒神,活血通经,消肿止痛。
应用1.闭证神昏。
为醒神回苏之要药。
2.疮疡肿毒,瘰疬痰核,咽喉肿痛。
3.血瘀经闭,癥瘕,心腹暴痛,头痛,跌打损伤,风寒湿痹等证。
4.难产,死胎,胞衣不下。
有催生下胎之效。
用法用量:入丸散,每次0.03~0.1g。
外用适量。
不宜入煎剂。
使用注意:孕妇禁用。
冰片性能:辛、苦,微寒。
归心、脾、肺经。
功效:开窍醒神,清热止痛。
应用1.闭证神昏。
2.目赤肿痛,喉痹口疮。
3.疮疡肿痛,疮溃不敛,水火烫伤。
用法用量:入丸散,每次0.15~0.3g。
外用适量,研粉点敷患处。
不宜入煎剂。
使用注意:孕妇慎用。
苏合香性能:辛,温。
归心、脾经。
功效:开窍醒神,辟秽,止痛,温通散寒。
应用1.寒闭神昏。
为治面青、身凉、苔白、脉迟之寒闭神昏之要药。
2.胸腹冷痛,满闷。
3.冻疮。
用法用量:入丸散,0.3~1g;外用适量。
不入煎剂。
石菖蒲性能:辛、苦,温。
归心、胃经。
功效:开窍醒神,化湿和胃,宁神益志。
应用1.痰蒙清窍,神志昏迷。
2.湿阻中焦,脘腹痞满,胀闷疼痛。
3.噤口痢。
4.健忘、失眠、耳鸣、耳聋。
5.声音嘶哑、痈疽疮疡、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等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