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基础考核方案
- 格式:doc
- 大小:46.00 KB
- 文档页数:13
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考核大纲第一部分:计算机操作系统(一)考核内容1、熟悉操作系统基本知识2、Windows 安装和操作3、Windows 的资源管理4、系统环境设置(二)学习目的与要求操作系统要求现代计算机必不可少的最重要的系统软件,是计算机正常运行的指挥中枢,目前主流的操作系统是Windows。
考核者应达到如下要求:了解操作系统基本知识,了解Windows 操作系统基本概念,熟练掌Windows 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熟练应用程序的使用,熟练掌握 Windows 的资源管理,熟悉Windows 的系统环境设置,了解Windows 的附件内容。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1、创建新用户帐户2、桌面管理:排列图标、行列对齐、新建等3、窗口操作:移动、放大、缩小、切换、排列和关闭等4、使用菜单:下拉菜单和快捷菜单等5、掌握工具栏6、对话框的操作:列表框、复选框、单选等7、安装中文输入法8、删除中文输入法9、定制热键10、调用输入法11、安装和删除应用程序12、启动和切换应用程序13、退出应用程序14、强制结束任务15、文件选定16、文件复制(又称拷贝)17、文件移到18、文件删除回收站和作用19、文件恢复20、使文件和应用程序相关联21、文件属性改变22、为文件在桌面上建立快捷方式23、其他文件操作24、文件夹创建25、文件夹查找26、文件夹复制27、文件夹移动28、文件夹删除29、文件夹重命名30、键盘和鼠标与主机的链接31、显示器设置32、打印机设置33、添加新硬件第二部分:文字处理软件 Word 2007(一)考核内容1、熟悉 Word 2007 基本操作2、Word 2007 排列技术3、Word 2007 表格制作4、Word 2007 的图形功能(二)学习目的与要求Word2007 是一个基于 Windows 图形的界面,具有丰富的文字功能,图、文、表格并茂,提供菜单和图标方式且易学易用的文字软件,是考核者必须掌握的基本运用技能之一。
教师计算机应用水平考核办法一、背景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与普及对于现代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作为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其计算机应用水平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和教育效果。
为了确保教师具备良好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制定和实施教师计算机应用水平考核办法是必要的。
二、目标教师计算机应用水平考核的目标主要包括提高教师的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培养教师的教育信息化认识和应用能力,促进教师更好地利用计算机开展教学工作,提升教师教学质量。
三、内容教师计算机应用水平考核应包括以下内容:1. 计算机基础知识:考核教师对计算机的基本概念、硬件组成、操作系统等方面的了解程度,包括计算机的分类、组成及其作用、计算机网络等。
2. 常用软件应用:考核教师对常用办公软件的熟悉程度,包括文字处理软件、电子表格软件、演示软件等,要求教师能够熟练运用这些软件进行日常工作。
3. 教育信息化实践:考核教师在教育信息化方面的应用能力,包括教师利用计算机进行教学设计、教案编写、教学资源搜索与下载等。
4. 网络安全与教育:考核教师对计算机网络安全的认识和应对措施,包括防止病毒攻击、保护个人隐私等。
四、形式教师计算机应用水平考核可以采取多种形式,以保证结果的客观准确。
1. 笔试:通过编写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等形式的试题,考核教师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实操考核:要求教师在实际的计算机操作中展示自己的技能,包括文字处理、电子表格制作、演示文稿设计等。
3.综合评估:结合教师的上课表现、教学设计、教学资源制作等方面进行评估,给予全面的综合评价。
五、开展方式为了确保教师计算机应用水平考核的顺利进行,需要制定相应的开展方式。
1. 培训:提供相关的计算机应用培训课程,帮助教师提高计算机应用水平,理解考核要求。
2. 定期考核:每年或每学期组织一次计算机应用水平考核,确保教师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得到及时检验和提高。
3. 激励机制:对于成绩优秀的教师给予奖励,鼓励更多的教师参与计算机应用水平考核。
XXXXXXXXX学院XXXX-XXXX学年第X学期《计算机应用基础1》考核方案教研室:XXXXXXXX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师:XXX授课区队:XXXXXXXX授课总课时数:XXXXXXXX《计算机应用基础1》课程考核方案一、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公共基础课。
二、考核方式:为使学生重视平时的操作训练和知识积累,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本课程采用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即课程的总成绩由平时学习过程各个环节的考核、期末上机考试两部分构成。
课程总评=平时成绩(30分)+期末成绩(70分),即平时成绩占30%,期末成绩占70%,课程总评60分为合格。
三、具体考核内容及评分标准(一)平时成绩(30分)说明:以下三项的总评上限是100分,详见打分明细表。
1.考勤:迟到每次扣0.2分,请假每次扣0.3分,旷课每次扣1分。
2.上课综合表现:出现打游戏、吃东西、睡觉、随意出入、接打电话、看与上课无关读物等等,0.5分/每次;课堂笔记检查情况,1分/每次;课堂积极发言,正确回答问题、操作演示每次得0.5分。
3.每次的作业和综合实训项目均根据完成的成果评定成绩,如下表所示:(二)期末成绩(70分)期末考试采用上机考试,时间90分钟。
期末成绩=上机成绩*70%上机成绩总分100分,考试内容与分数:(三)评分标准:详见上机试题。
A 卷《计算机文化基础1》上机试题说明:1、本试卷包含两道上机操作题,总分为100分。
2、根据提供的材料进行答题,所有试题答题完成后以“学号姓名”为文件名进行命名,答题完毕后以提交作业形式提交文件。
3、考试时间为90分钟。
一、打字测试(满分30)方式:金山打字软件,规定同一篇文章。
要求:按照规定指法打字,以录入速度和正确率进行打分。
评分: 速度60及以上:30分 速度40—60:20分 速度40以下:10分 正确率:每错一个扣0.5分二、根据提供的图文混排素材,按下面要求制作一份word 文件。
《计算机应用基础》考核方案制订人:刘久红老师计算机应用基础科任教师制订部门:基础课与思政课教学部制订时间:2019年12月一:考核依据计算机应用基础是面向全院各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程。
教学中我们以“立足基础、适当延伸、重在应用、强化能力、服务专业、适应社会”为指导思想。
现在我院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开设情况是全院大一学生一年一期与一年二期,每周2课时,要求参加全国一级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
根据国家一级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要求、我院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开设情况和我院高职学生的学习情况特制订以下考查方案。
二:总考核目标1、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如何正确安全使用计算机,熟练掌握一种中文录入法并达到一定录入速度。
2、了解Windows xp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功能,熟练掌握Windows xp的基本操作方法。
并能熟练地进行实际问题。
3、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因特网(Internet)的初步知识,掌握因特网(Internet)的简单运用。
4、了解文字处理的基本知识,掌握Word的基本操作和应用。
5、了解电子表格软件基本知识,掌握Excel的基本操作和应用。
6、了解演示文稿的基本知识,掌握PowerPoint的基本操作和应用。
7、了解常用工具软件的使用及系统安全维护。
三:总考核内容1、计算机基础知识(1)计算机的发展与应用。
(2)计算机的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
(3)计算机维护和安全。
2、计算机操作系统(1)操作系统的定义、功能和分类。
(2)Windows的基本术语、桌面的基本组成和键盘及鼠标的基本操作概念。
(3)Windows的基本操作概念:桌面管理、窗口操作、使用菜单、工具栏和对话框操作。
(4)中西文输入概念。
(5)Windows应用程序的安装、删除、启动、切换和退出的概念。
(6)Windows的文件基本操作概念:文件的查找、选定、复制、删除、恢复和建立快捷方式。
(7)Windows的文件夹管理:文件夹的创建、查找、复制、删除、移动和重命名。
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考核纲领1. 考核目的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考核是为了评估学生在计算机应用方面的基本能力和实践能力,确保学生在计算机应用领域具备一定的技能和知识。
2. 考核内容考核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电脑基础知识学生需要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其功能,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史和基本原理,并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的操作系统和常用应用软件。
2.2 网络应用与安全学生需要了解网络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掌握网络通信的原理和网络协议,能够使用网络进行信息搜索和资源共享,并且具备基本的网络安全意识和防范措施。
2.3 办公自动化学生需要熟练掌握办公自动化软件的使用,包括文字处理、电子表格、演示文稿等,能够高效地完成文档编辑、数据处理和信息展示等任务。
2.4 数据库管理学生需要了解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熟悉常用的数据库管理系统,能够进行数据库的设计、创建、查询和管理,并具备基本的数据库安全意识。
2.5 编程基础学生需要掌握一门编程语言的基本语法和常用编程技巧,能够完成简单的编程任务,理解程序的逻辑结构和运行过程,并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考核方式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考核采用以下方式进行:3.1 理论考核理论考核主要测试学生对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等形式,覆盖考核内容中的各个方面。
3.2 实操考核实操考核主要测试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能力,包括使用办公自动化软件完成任务、设计并管理数据库、编写程序等实际操作环节。
3.3 项目考核项目考核要求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完成一个综合性的计算机应用项目,测试学生在综合运用知识和技能方面的能力。
4. 考核要求为了评估学生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能力,考核要求如下:4.1 考核分数根据学生在上述考核方式中的表现,评定综合成绩。
4.2 及格标准综合成绩达到60分及以上,即为考核合格。
4.3 补考机会如学生未能通过考核,可以申请补考机会,但补考成绩最高只能为及格分数,不得超过60分。
【关键字】方案《计算机应用基础》考核方案一、课程性质:《计算机应用根底》是一门计算机知识入门级课程,以面向实际应用为目标,注重计算机根底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技能的学习和培养,并兼顾实用软件的使用和计算机应用领域前尚知识的,力求计算机根底知识和应用能力培养相结合,意在培养学生操作使用计算机的能力,为学生把计算机应用到本专业奠定扎实的根底。
二、关于考核的有关说明1、考核对象:16级水利水电3班、16级网络管理2班、16级室内设计1班、16级工程造价3班;2、考核要求:本课程的考核要求分三个层次,考核涉及本课程讲述的基本概念和实践操作应用能力,有关操作方湎的要求从高到低为熟练掌握,掌握和运用。
且本课程考试以高职一级B类考试要求为准,为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期末考试主要采用高职一级B类考试模拟软件为主,进行考察。
3、成绩构成本学期《计算机应用根底》课程考核题由上机操作和理论考试两个大部分组成。
其中上机操作包含:Windows xp 操作、文件夹及文件操作、汉字录入、Word2003、Excel2003这五个部分组成,每部分操作题共4题,每题2.5分,满分为10分,五部分总分为50分(即上机操作部分占50分),理论考试分为是非题、判断题、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五个部分组成,每部分10分,总成绩共100分。
三、考核试题:Windows操作题1、将桌面上的图标按“修改时间”排列。
2、改变屏幕保护等待时间为“20”分钟,使其立即生效3、改变墙纸为平铺的“Zapotec”。
4、设定Windows的货币符号为“$”,货币正数格式为“1.1$”。
文件及文件夹操作题1、在考生当前目录的TEST目录下建立新子目录TUSER1和TUSER2。
2、在考生当前目录的TEST目录下已有TUSER3 子目录存在,将考生当前目录的TEST目录下的第一个字符为"E" 且扩展名为".HLP"的文件拷贝到USER3 子目录中。
《计算机应用基础》评分标准《计算机应用基础》评分标准---一、考试成绩评分标准考试成绩评分标准主要根据学生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考试中所表现出的知识掌握程度和能力水平进行评分。
评分细则如下:1. 理论知识(50%)- 考察学生对计算机应用基础相关概念、原理和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 评分标准:通过选择题、判断题等形式考查学生对基础概念的理解和记忆能力,正确回答的题目数相对占比较高。
2. 实践操作(30%)- 考察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能力和技巧。
- 评分标准:通过模拟实际操作环境,要求学生完成一系列计算机应用基础相关的实操任务,根据操作的正确程度和完成的任务数量进行评分。
3. 综合能力(20%)- 考察学生对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 评分标准:通过综合应用题等形式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正确回答的题目数相对占比较高。
---二、作业评分标准作业评分标准主要根据学生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作业中的完成情况和质量进行评分。
评分细则如下:1. 作业完成度(50%)- 考察学生完成作业的进度和完成度。
- 评分标准:按照作业要求要求完成的任务数量和难度进行评估,学生完成的作业数量越多,质量越好,得分越高。
2. 作业质量(50%)- 考察学生作业的正确性、准确性和规范性。
- 评分标准:主要根据作业中的答案是否正确、描述是否清晰、格式是否规范等方面进行评估,对于有错误的部分进行扣分,评分满分为作业无误。
---三、参与度评分标准参与度评分标准主要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进行评分。
评分细则如下:1. 课堂发言(50%)- 考察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的情况。
- 评分标准:根据学生在课堂上提问、回答问题、分享经验等积极参与的行为进行评估,越积极参与,得分越高。
2. 课堂表现(50%)- 考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听讲、笔记等表现。
- 评分标准: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集中程度、笔记整洁程度等方面进行评估,课堂表现越好,得分越高。
《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考核
评价方式和标准
一、课程考核评价基本原则
(1)把注重实际应用能力的考核与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相结合。
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包括参与教学活动的程度,特别是实践教学过程中独立思考的习惯、合作交流的意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
(2)多种考核评价方式的有机结合。
本课程以上机考试的形式考核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以作业的形式考核学生独立思考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情况;以出勤管理考核的方式促进学生遵纪守时的工作习惯培养。
二、课程考核评价方式
期末上机考试:50%
实验过程评价:20%
平时作业评定:20%
上课考勤:10%
三、期末上机考核内容和比例
1. 试题类型
选择题10%
操作题90%
2. 考核模块和比例
序号模块考核题型比例(%)
1 计算机基础知识选择题 5
2 操作系统及其使用选择题 1
操作题10
3 中英文输入操作题10
4 文字处理选择题 1
操作题10 5 电子表格选择题 1
操作题10 6 演示文稿选择题 1
操作题10
7 多媒体技术基础及应用操作题10
8 计算机网络基础操作题10
9 网页制作操作题10
10 数据库技术基础选择题 1
操作题10
3. 评阅方式
采用考核系统中的阅卷系统自动阅卷评分。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考核办法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为计算机基础必修课。
二、考核方式:
为使学生重视平时的操作训练和知识积累,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本课程采用过程考核方式,即课程的总成绩由平时学习过程各个环节的考核、上机实际操作过程和期末考试三部分构成。
课程总评=平时成绩(30分)+实验成绩(30分)+期末成绩(40分),其中每项成绩满分100分,课程总评60分为合格。
三、具体考核内容及评分标准
(一)平时成绩(30分)
1.考勤(15分):每次上课点名,无故迟到或早退1次扣1分,旷课1次扣3分,扣满15分为止。
2.课堂讨论(15分):课堂积极发言,正确回答问题、操作演示每次得0.5分。
以15分为上限。
(二)实验成绩(30分)
本课程中,每个学习项目均根据提交的成果和作业评定成绩。
(三)期末成绩(40分)
期末考试采用计算机等级考试上机方式考核,时间90分钟。
期末成绩=期末考试成绩*40%
期末考试总分100分,考试内容与分数:
四、课程考核补充说明
1.如发现确认有复制实训作业等情况,复制者和被复制者该次成绩一律以0分计。
2.如发现机考有舞弊或替考等情况,该生期末成绩一律以0分计。
3.如发现上课玩游戏,每次在期末总成绩中扣3分。
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考核大纲第一部分:实践考核目的和要求本次实践考核的目的是评估学生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方面的实际能力。
通过实际操作和应用,测试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对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考核要求如下:1. 学生需熟悉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常用软件的使用,包括操作系统、办公软件等。
2. 学生需具备基本的编程能力,能够使用常见的编程语言进行简单程序的编写与调试。
3. 学生需具备网络应用的基本知识,了解网络的原理和常见的网络应用。
4. 学生需具备数据处理与数据库应用的基本能力,能够使用数据库软件进行数据的查询与管理。
第二部分:考核内容和形式1. 计算机操作考核1.1 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Windows、Linux等)。
1.2 常用办公软件的操作和功能使用(例如Microsoft Office套件)。
1.3 文件管理和维护,包括文件的创建、删除、复制、移动等操作。
1.4 病毒防护软件的安装和使用,了解病毒防护的基本原理。
2. 编程能力考核2.1 使用常见的编程语言(如C、Java等)进行简单程序的编写和调试。
2.2 实现基本的控制结构、函数定义和调用等。
2.3 理解和应用编程中的常见算法和数据结构。
3. 网络应用考核3.1 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IP地址、子网掩码等。
3.2 常见网络应用的使用和配置,如浏览器、邮件客户端等。
3.3 网络安全的基本知识,如防火墙、加密等。
4. 数据处理与数据库应用考核4.1 数据的基本处理方法,包括数据录入、查找、排序等。
4.2 数据库的基本原理和常见操作,如表的创建、查询、修改等。
4.3 数据库的备份与恢复,了解数据库管理和维护的基本方法。
第三部分:考核方式本次实践考核将采用以下方式进行:1. 实操考核:学生需在规定时间内进行计算机的实际操作,包括操作系统、办公软件、编程等相关操作。
2. 理论考核:学生需答题,回答与计算机应用基础相关的理论问题,包括操作系统、编程、网络应用等。
《计算机应用基础》考试方案一、课程性质和有关说明1、课程的性质《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计算机知识的入门级课程,以面向实际应用为目标,注重计算机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技能的学习和培养,并兼顾实用软件的使用和计算机应用领域前沿知识的介绍,力求将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培养相结合,意在培养学生操作使用计算机的能力,为学生把计算机应用到本专业奠定扎实的基础。
2>关于考核的有关说明(1)、考核对象2017级1-11班全体学生(2)、考核要求本课程的考核要求分为三个层次,考核涉及本课程讲述的基本概念和实践操作应用能力,理论知识方面的要求从高到低为理解,了解和知道;有关操作应用方面的要求从高到低为熟练掌握,掌握和知道。
(3)、成绩构成本课程的考核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两部分组成。
课程总成绩满分100分,60分为合格。
平时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30%,期末考试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70%o3、考试地点实训楼二楼微机室(2)实【试题内容】一、在桌面建立一个以“考试”命名的文件夹,录入下列文字并保存到考试文件夹中,文件名为"班级+姓名”。
(25分)骆驼祥子我们所要介绍的是祥子,不是骆驼,因为“骆驼”只是个外号;那么,我们就先说祥子,随手儿把骆驼与祥子那点关系说过去,也就算了。
北平的洋车夫有许多派:年轻力壮,腿脚灵利的,讲究赁漂亮的车,拉“整天儿”,爱什么时候出车与收车都有自由;拉出车来,在固定的“车口” (注:车口,即停车处。
)或宅门一放,专等坐快车的主儿;弄好了,也许一下子弄个一块两块的;碰巧了,也许白耗一天,连“车份儿”也没着落,但也不在乎。
这一派哥儿们的希望大概有两个:或是拉包车;或是自己买上辆车,有了自己的车,再去拉包月或散座就没大关系了,反正车是自己的。
比这一派岁数稍大的,或因身体的关系而跑得稍差点劲的,或因家庭的关系而不敢白耗一天的,大概就多数的拉八成新的车;人与车都有相当的漂亮,所以在要价儿的时候也还能保持住相当的尊严。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考核方案教研室: 公共计算机专业: 12级全校非计算机各专业制定人: 王宇时间: 2013-6-6、课程性质《计算机应用基础》是我校非计算机专业本科学生的公共必修课程,是一门知识性、技能性和实用性都很强的基础课程,影响力大、受益面广,服务于人才培养目标。
其教学内容不针对某一专业领域,主要涉及计算机基础性和通用性的概念、技术及应用,通过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培养以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数据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素养,建立计算机应用意识,形成良好的信息技术道德规范。
二、课程目的本课程主要培养本科学生计算机基本理论素质和应用能力。
通过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使学生在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技能的基础上,熟练掌握计算机系统组成、文字信息处理方法、数据信息处理技术以及一些常用工具软件的使用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熟练使用计算机,应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奠定基础,以适应信息社会对人才的需要。
三、考核内容1. 计算机基础知识2. Windows 操作系统3. Word 文字处理4. Excel 电子表格5. PowerPoint 演示文稿6. 计算机网络知识四、考核方式本学期开设的“计算机应用基础A”和“计算机应用基础B”,为了突出课程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综合考察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课程不再进行统一的集中考试,采用提交作品的方式考核学生的学习情况。
五、课程成绩计算方法课程成绩 =平时成绩*20% +技能成绩*40% +末考成绩*40%。
(1)平时成绩由考勤、作业两个部分组成;①考勤总计40 分,缺勤一次扣8 分,扣完为止。
②作业总计60 分,使用五次批改的作业等级进行计算,各等级对应分数为:A : 12分;B: 9分;C: 6分;D: 3分E: 0分(未交)(2)技能成绩根据每次上机实验项目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3)末考成绩根据学生所交作品的质量进行评定。
《计算机应用基础》考试方案
一.考核目的:
通过《计算机应用基础》考核,对学生一个学期以来学习到的知识的一个总结,特别是在技术操作的掌握上,从而使学生了解自己在学习上的表现,同时获得努力改正的方向。
二、考核方法:
通过上机操作的形式,针对基础知识考核学生,以便今后学习计算机知识打下坚固的基础。
三、试题类型:
1、word操作
2、excel操作
3、幻灯片制作
4、word排版四、考核标准:
60分以下为不及格; 60-70分数段为及格;
70-80分数段为一般;80-90分数段为良好;
90分以上为优秀。
五、考试内容:
第三章:文字处理软件word2000 占40%
1、word基本操作
2、word文本编辑
3、word文档排版
4、word页面设置与打印
5、word表格处理
6、word图形对象处理
7、word其它功能
第四章:电子表格软件excel2000 占30%
1、excel基本操作
2、excel工作表编辑
3、excel工作表格式化
4、excel公式计算
5、excel数据管理与分析
6、excel页面设置与打印
第五章:幻灯片软件powerpoint2000 占30%
1、powerpoint基本操作
2、powerpoint幻灯片制作
3、powerpoint幻灯片版面设置
4、powerpoint幻灯片放映设置。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考核说明一、有关说明1. 考核对象国家开放大学开放教育计算机网络技术等专科专业的学生。
2. 启用时间2021年春季学期。
3. 考核目标本课程以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微型计算机的基本使用方法、文字和数据信息处理技术、计算机网络和一些工具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为最终目的。
着重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技能的掌握情况。
考试按掌握、理解和了解三个层次提出学生应达到的考核标准。
三个层次的涵义如下:(1)掌握: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这是高层次要求。
(2)理解:在了解的基础上能全面地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掌握相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这是中层次要求。
(3)了解:能正确表述有关名词、概念、知识的含义,这是最低层次要求。
4. 考核依据“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考核依据是本课程的教学大纲和文字教材。
本课程文字教材为:Windows 10 / Office 2016平台计算机应用基础── Windows 10操作系统郑纬民主编国家开放大学出版社2018年12月第1版计算机应用基础── Word 2016文字处理系统郑纬民主编国家开放大学出版社2018年12月第1版计算机应用基础── Excel 2016电子表格系统郑纬民主编国家开放大学出版社2018年12月第1版计算机应用基础── PowerPoint 2016电子演示文稿系统郑纬民主编国家开放大学出版社2018年12月第1版5. 考核方式及计分方法本课程考核采用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试相结合的方式。
形成性考核占课程综合成绩的50%,终结性考试占课程综合成绩的50%。
课程考核成绩统一采用百分制,即形成性考核、终结性考试、课程综合成绩均采用百分制。
课程综合成绩达到60分及以上(及格),可获得本课程相应学分。
二、形成性考核1.考核目的加强对学生平时自主学习过程的指导和监督,重在对学生自主学习过程进行指导和检测,引导学生按照教学要求和学习计划完成学习任务,达到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目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计算机应用基础考核方案 1 / 13 《计算机应用基础》考核方案 一、课程性质: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计算机知识入门级课程,以面向实际应用为目标,注重计算机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技能的学习和培养,并兼顾实用软件的使用和计算机应用领域前尚知识的,力求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培养相结合,意在培养学生操作使用计算机的能力,为学生把计算机应用到本专业奠定扎实的基础。
二、关于考核的有关说明 1、考核对象 :16级水利水电3班、16级网络管理2班、16级室内设计1班、16级工
程造价3班; 2、考核要求:
本课程的考核要求分三个层次,考核涉及本课程讲述的基本概念和实践操作应用能力,有关操作方湎的要求从高到低为熟练掌握,掌握和运用。 且本课程考试以高职一级B类考试要求为准,为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期末考试主要采用高职一级B类考试模拟软件为主,进行考察。 3、成绩构成 本学期《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考核题由上机操作和理论考试两个大部分组成。其中上机操作包含: 操作、文件夹及文件操作、汉字录入、2003、2003这五个部分组成,每部分操作题共4题,每题2.5分,满分为10分,五部分总分为50分(即上机操作部分占50分),理论考试分为是非题、判断题、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五个部分组成,每部分10分,总成绩共100分。
三、考核试题:
操作题 1、 将桌面上的图标按“修改时间”排列。 2、 改变屏幕保护等待时间为“20”分钟,使其立即生效 3、 改变墙纸为平铺的“”。 4、 设定的货币符号为“$”,货币正数格式为“1.1$”。
文件及文件夹操作题 1、在考生当前目录的目录下建立新子目录1和2。 2、在考生当前目录的目录下已有3 子目录存在,将考生当前目录的目录下的第一个字符为"E" 且扩展名为""的文件拷贝到3 子目录中。 3、在考生当前目录的目录下已有4 子目录存在,将 4 子目录下的"B1"文件删除。 4、在考生当前目录的目录下,将文件D1改名为D1。
汉字录入操作题 【考核内容】 下面开始文字录入! 有250个字符,一定要在10分钟之内完成! 请仔细阅读文字录入窗口上的考生须知! 宋朝时,张乘崖在崇阳当县令。当时,常有军卒侮辱将帅、小吏侵犯长官 计算机应用基础考核方案 2 / 13 的事。张崖认为这是一种反常的事,下决心要整治这种现象。 一天,他在衙门周围巡行。突然,他看见一个小吏从府库中慌慌张张地走出来。张乘崖喝住小吏,发现他头巾下藏着一文钱。那个小吏支吾了半天,才承认是从府军中偷来的。张乘崖把那个小吏带回大堂,下令拷打。那小吏不服气:“一文钱算得了什么!你也只能打我,不能杀我!”张乘崖大怒,判道:“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为了惩罚这种行为,张乘崖当堂斩了这个小吏。
2003 文档编辑 【考核内容】 题 目 1. 将正文一、二两段中的“红萝卜”全部改为“胡萝卜”。 2. 将“红衣裳”三个字(不包括引号)设置为粗体三号字。 3. 设置正文各段的左缩进、右缩进分别为0.5英寸和0.6英寸。 4. 将正文第三段(段落范围)设置成25%底纹。 注意:全文内容、位置不得随意变动,否则后果自负。 红框之内的文字不得操作,否则后果自负。 红萝卜是一种秋天和冬天吃的蔬菜。在地面上,它像一棵很普通的小草,只能看见一丛柔软的绿叶,分裂成很多非常细小的裂片。但是在地底下,它却长着一根又粗又长的肉质根,这种根就是我们吃的红萝卜。它穿着一身漂亮的“红衣裳”。红萝卜很甜,既能像水果一样生吃,又能煮熟当菜吃,由于红萝卜含有许多人体需要的营养,所以,经常吃红萝卜能使人身体健康结实。 红萝卜浑身鲜红,好像被红颜色染过一样,在童话故事中说,它是森林矮老人爱吃的点心,是用魔法把它变成通红的。现代科学家告诉我们,它的身体中含有一种叫红萝卜素的东西,这种红萝卜素色彩鲜红,许多植物体中都有它的存在,只是在红萝卜里面含量特别多。 在萝卜的家族中,个子最大的叫白萝卜,它又粗又长,像根圆圆的柱子,一个白萝卜就能吃上好几顿。还有一种叫红萝卜,外表鲜红,常带有一点辣味。 另外,北京的心里红萝卜,长得一身绿皮,里面的肉紫红色,吃起来又甜又脆,滋味一点不比苹果、生梨差。除此以外,萝卜家庭中还有皮青肉绿的天津青萝卜和专供生吃的脆萝卜等。
2003电子表格 【考核内容】 1.将工作表“表一”中的A111的数据复制到1表中相应的区域,并将1更名为“工资表”。 2.在“工资表”最右边增加一列,该列第1个单元格中输入“实发工资”,其余单元格存放对应行基 3.根据“工资表”表中"实发工资"一列的数据创建一个二维饼图,显示在H1:K11区域,图表标 姓名 基本工资 工龄 职务津贴 奖金 王书洞 568 32 240 张泽民 111 5 156 魏军 123 18 180 叶枫 156 28 198 李云青 132 22 208 谢天明 230 30 345 计算机应用基础考核方案 3 / 13 史美杭 188 25 310 罗瑞维 111 8 156 秦基业 156 4 240 刘予予 230 3 200
理论题考核: 客观题 一、是非题 (请从A、B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每题0.5分])
1. 安装打印机只需把打印机的连接线正确地连接到计算机上即可。 A.对 B.错
2. 文件不能没有扩展名。 A.对 B.错
3. 禁用一个系统设备就是删除该设备的驱动程序。 A.对 B.错
4. 光盘分一次性刻录光盘和可擦写光盘。 A.对 B.错
5. 2003中,页面视图是唯一按照窗口大小进行折行显示的 视图方式。 A.对 B.错
6. 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从电子管、晶体管、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及 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四个阶段。 A.对 B.错
7. 2003中,拖动调整列宽指针时,整个表格大小也会改变, 但表格线相邻的两列列宽度不改变。 A.对 B.错
8. 在 2003中,按住键,在要选取的开始位置按下鼠标 左键,拖动鼠标可以拉出一个矩形的选择区域。 A.对 B.错
9. 第一代计算机的硬件逻辑主要采用电子管,软件的核心是操作 系统。 A.对 B.错
10. 操作系统是多用户、多任务操作系统。 A.对 B.错 计算机应用基础考核方案 4 / 13 二、单选题 (请从A、B、C、D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每题0.5分]) (一)计算机基础知识部分。 11. 微型计算机通过主板将等各种部件和外围设备 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套完整的系统。 芯片 芯片 C.南桥芯片 D.北桥芯片
12. 在微型计算机中,微处理器的主要功能是进行。 A.算术逻辑运算及全机的控制 B.逻辑运算 C.算术逻辑运算 D.算术运算
13. 按冯·诺依曼的观点,计算机硬件由五大部件组成,它们是。 、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 B.控制器、运算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 、运算器、主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 、控制器、运算器、主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
14. 一个字节的二进制位数是。 A.2 B.4 C.8 D.16
15. 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 是为了的目的而设计的。 A.科学计算 B.过程控制 C.人工智能 D.模式识别
16. 计算机存储器是一种。 A.运算部件 B.输入部件 C.输出部件 D.记忆部件
17. 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是。 A.实现软、硬件转换 B.管理系统所有的软、硬件资源 计算机应用基础考核方案 5 / 13 C.把源程序转换为目标程序 D.进行数据处理
18. 某单位的财务管理软件属于。 A.工具软件 B.系统软件 C.编辑软件 D.应用软件
19. 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包括。 A.主机、键盘、显示器 B.主机及外部设备 C.系统软件与应用软件 D.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20. 未来计算机的发展趋向于巨型化、微型化、网络化、多媒体化 和。 A.集成化 B.工业化 C.现代化 D.智能化
(二)操作系统基础及 2003 操作系统部分。 21. 选择多个不连续的文件或文件夹是。 A.先选择第一项,用鼠标单击每一个要选的对象 B.先选择第一项,按住键,用鼠标单击每一个要选的对象 C.先选择第一项,按住键,用鼠标单击每一个要选的对象 D.先选择第一项,按住键,用鼠标单击每一个要选的对象
22. 在 中,不是文件或文件夹的属性。 A.只读 B.隐藏 C.加密 D.存档
23. 下列哪一种不是桌面图标排列的方式。 A.按“名称”排列 B.按“大小”排列 C.按“修改时间”排列 D.按“图案”排列
24. 系统在工作一段时间后,就会产生许多垃圾文件,有程序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