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材料》 达标试题(附答案)

最新《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材料》 达标试题(附答案)

最新《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材料》 达标试题(附答案)
最新《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材料》 达标试题(附答案)

最新《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材料》达标试题(附答案)

一、第六单元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材料辨析论述题

1.材料一经济全球化是近年国际问题中的热门话题,专家认为:“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发生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全球化之所以在这个时候,第一靠全球的信息网络化,第二靠全球向市场化的变革。前者为全球化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后者为全球化提供了体制上的保障。”

材料二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基本力量,跨国公司贸易的贸易额占国际贸易的60%,技术贸易占60%~70%,对外直接投资占9%。难以想象,如果没有跨国公司作为经济全球化的推动力和组织力量而会在全球出现经济“全球化”现象。

材料三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由于东西方冷战结束,国际形势趋于缓和,和平发展成为世界的发展趋势。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任何一个国家经济都不可能孤立地发展下去,于是,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一个整体,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材料四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迅速发展,古巴前领导人菲德尔卡斯特罗说:“由于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经济全球化并没有使广大的发展中国家从中受益,反而造成富国愈富、穷国愈穷”。

(1)根据材料一说出严格意义的经济全球化趋向在什么时候出现?为什么?

(2)材料二中推动着经济全球化趋向形成的重要因素是什么?为什么?

(3)根据材料三概述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的原因。

(4)材料四中卡斯特罗对经济全球化有什么样的看法?你认为中国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答案】(1)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因为全球的信息网络化及全球向市场化的变革。

(2)跨国公司的活动。因为跨国公司作为经济全球化的推动力量和组织力量对经济全球化产生重大作用。

(3)原因:东西方“冷战”结束,国际形势趋于缓和;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4)经济全球化拉大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贫富差距。(或发展中国家没有从中受益,反而造成富国愈富,穷过愈穷。)

应对:中国在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的同时,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定防范风险的措施;引进外资和技术,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扶贫开发等。

【解析】

【分析】

【详解】

(1)依据材料一“专家认为:‘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发生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可知,严格意义的经济全球化趋向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据材料“全球化之所以在这个时候,第一靠全球的信息网络化,第二靠全球向市场化的变革”可知,严格意义的经济全球化趋向出现的原因是全球的信息网络化及全球向市场化的变革。

(2)依据材料二“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基本力量,跨国公司贸易的贸易额占国际贸易的60%,技术贸易占60%~70%,对外直接投资占9%。”可知,推动着经济全球化趋向形成

的重要因素是跨国公司的活动。据材料“难以想象,如果没有跨国公司作为经济全球化的推动力和组织力量而会在全球出现经济全球化现象”可知,跨国公司作为经济全球化的推动力量和组织力量对经济全球化产生重大作用。

(3)依据材料三“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由于东西方冷战结束,国际形势趋于缓和,和平发展成为世界的发展趋势。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任何一个国家经济都不可能孤立地发展下去”概括可知,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的原因是:东西方“冷战”结束,国际形势趋于缓和;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4)依据材料四“由于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经济全球化并没有使广大的发展中国家从中受益,反而造成富国愈富、穷国愈穷”可知,卡斯特罗认为经济全球化拉大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贫富差距。(或发展中国家没有从中受益,反而造成富国愈富,穷国愈穷。)面对经济全球化趋势,中国的应对是:中国在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的同时,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定防范风险的措施;引进外资和技术,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扶贫开发等。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0年,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围绕“21世纪联合国的作用”进行了深入讨论,虽然在一些问题上存在矛盾,但在维护联合国的地位和权威、加强它在处理国际事务中不可替代的作用上,就在新形势下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发展、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加强联合国作用等问题交换了意见,形成了共识。会议通过的《联合国千年宣言》,把“自由、平等、团结、容忍、尊重大自然和共同承担责任”作为21世纪国际关系中的基本价值观,强调《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是“永不过时和普遍适时的。”

材料二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随着国际社会经济贸易的不断发展,国际经贸领域的贸易战也日见频繁。在解决国际经济贸易纠纷方面,世界贸易组织自成立以来就发挥着重要作用。虽然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给经济全球化带来严峻挑战,但自由贸易和经济全球化依然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逆转的大势,经济全球化潮流是不可阻挡的。自由贸易和经济全球化既是全球范围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当今时代各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1)依据材料一及结合相关所学知识指出联合国安理会担负的主要责任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指出当今时代各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3)依据上述材料,归纳出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的经济和政治的两大支柱(即国际组织)。

(4)面对当前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给中国经济带来严峻挑战,谈一谈你的认识。

【答案】(1)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2)经济全球化

(3)联合国和世界贸易组织

(4)自由贸易和经济全球化依然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逆转的大势。是当今时代各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面对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挑战,我们既要牢牢守住底线、积极有效应对,又要保持耐心和定力,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与世界各国一道,坚定不移地维护自由贸易原则和多边贸易体制。

【解析】

【分析】

【详解】

(1)根据材料“就在新形势下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发展、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加强联合国作用等问题交换了意见,形成了共识。” 结合相关所学知识可知联合国安理会担负的主要责任:对国际安全问题负有重大责任,有权调查引起国际争端或摩擦的任何情况,提出解决这些争端的方式或方法,采取强制行动直至使用武力维护和恢复国际和平与安全。(2)根据材料“自由贸易和经济全球化既是全球范围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当今时代各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结合所学可知,当今时代各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是经济全球化。

(3)根据材料一可知联合国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依据材料二可知在解决国际经济贸易纠纷方面,世界贸易组织自成立以来就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的经济和政治的两大支柱分别是世界贸易组织和联合国。

(4)本题属于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面对当前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给中国经济带来严峻挑战,我们既要牢牢守住底线、积极有效应对,又要保持耐心和定力,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与世界各国一道,坚定不移地维护自由贸易原则和多边贸易体制。

3.下表为1976—1990年苏联经济增长率(%)简表。其中,出现1990年经济状况的原因是

A.经济体制改革突破苏联模式B.苏联解体导致的社会混乱

C.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未见成效D.赫鲁晓夫改革导致的混乱

【答案】C

【解析】

【详解】

根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1990年”,依据已学知识可知,20世纪80年代中期戈尔巴乔夫上台并进行改革,开始实施加速经济改革的方案,但由于对困难估计不足,缺乏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导致改革效果不佳,因此出现了1990年的经济负增长状况,选项C符合题意;经济体制改革突破苏联模式,不符合史实,选项A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苏联解体导致的社会混乱,选项B不符合题意;材料体现的是戈尔巴乔夫改革不是赫鲁晓夫改革,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选C。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冷战的结束给国际关系体系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也改变了赖以运作的权力基础。世界各国出于各自的利益考虑,不断呼吁着手进行联合国改革,并为此提出了各式各样的建议和设想。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对安理会改组的问题。

材料三 1992年,日本分担的联合国经费已仅次于美国而居第二位,其对联合国活动的扩展作出了越来越大的贡献。2004年第59届联大上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认为日本已经发挥的作用为它获得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但许多第三世界国家则反对单方面依据经济实力扩大安理会。主张按照地域平衡、人口比例、民族代表性等原则,增选新的常任理事国,即将新的理事国席位给予亚非拉国家。

(1)从材料一的联合国徽标中可以获得哪些信息?结合有关史实说明联合国建立初期,联合国的宗旨是否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2)依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联合国安理会改革问题为什么会引起当今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

【答案】(1)橄榄枝围绕地球,说明联合国是一个全球性的国际组织,其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联合国建立初期被大国操纵,没有很好地体现其维护和平与安全的宗旨,如美国操纵安理会组织所谓“联合国军”,干涉朝鲜内战。

(2)原因: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影响力日益扩大;世界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国际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各国力量对比发生改变,利益冲突加剧;环境问题、恐怖主义问题等日趋成为全球性的问题。

【解析】

【详解】

(1)根据从材料一的联合国徽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联合国徽标中橄榄枝围绕地球,说明联合国是一个全球性的国际组织,其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根据材料二“冷战的结束给国际关系体系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也改变了赖以运作的权力基础。”、材料三“但许多第三世界国家则反对单方面依据经济实力扩大安理会。主张按照地域平衡、人口比例、民族代表性等原则,增选新的常任理事国,即将新的理事国席位给予亚非拉国家。”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联合国建立初期被大国操纵,没有很好地体现其维护和平与安全的宗旨,如美国操纵安理会组织所谓“联合国军”,干涉朝鲜内战等。

(2)依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联合国安理会改革问题会引起当今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的主要原因是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影响力日益扩大;世界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国际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各国力量对比发生改变,利益冲突加剧;环境问题、恐怖主

义问题等日趋成为全球性的问题。

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20世纪末全世界的践国公司有8万多家,创造了全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40%,贸易额的60%,对外投资的90%。

材料二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蛋糕做大了,但是大蛋糕分给了富人,其他的人只能得到蛋糕屑。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说,“由于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经济全球化并没有使广大发展中国家从中受益;反而造成……富国愈富,穷国愈穷。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原因。(回答两方面即可)(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在全球经济化趋势中,为什么会“穷国愈穷”?

【答案】(1)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东西方冷战结束,国际形势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发展趋势,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一个整体。

(2)发展中国家由于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相对较弱,处于不利的境地;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的存在。

【解析】

【详解】

(1)依据所学可知,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原因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东西方冷战结束,国际形势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发展趋势,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一个整体,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

(2)依据所学可知,经济全球化是大势所趋,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发展中国家由于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相对较弱,处于不利的境地;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的存在也导致了“穷国愈穷”的状况。

6.冷战结束后,美国认为自己“最有能力领导整个世界”,力图建立一个以美国为主导的“单极世界”;中国则主张在国际关系中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请问:中美两国谁的主张更符合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和更多国家的意愿?为什么?

【答案】中国的主张更符合;多极化是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发展的趋势: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建设和平稳定,共同繁荣发展的世界是大多数国家的要求;美国的主张,实质是妄图继续推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不合潮流,不得人心;中国的主张顺应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符合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意愿。

【解析】

【详解】

依据材料“冷战结束后,美国认为自己‘最有能力领导整个世界’,力图建立一个以美国为主导的‘单极世界’;中国则主张在国际关系中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可知,中国的主张更符合。结合课本所学,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结束,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当今世界政治格

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但是一个新的相对稳定的世界格局迄今还没有定型: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建设和平稳定,共同繁荣发展的世界是大多数国家的要求;美国的主张,实质是妄图继续推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不合潮流,不得人心;中国的主张顺应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符合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意愿。

【点睛】

了解“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是解题的关键,两极格局结束,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当今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但是一个新的相对稳定的世界格局迄今还没有定型。美国为了称霸世界,到处推行霸权主义,威胁到世界和平与发展。世界人民渴望和平,渴望稳定的世界秩序,所以更愿意接受中国的主张。

7.请依据下面两幅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事之间的联系)

【答案】题目:科技与世界贸易组织。

自20世纪中期以来,伴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特别是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人类步入了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经济的全球化的潮流中 ,使我们越来越认识到 ,经济繁荣可以共享 ,繁荣来自各国在经济全球化中的竞争与合作。制定和规范多边贸易协定,组织贸易谈判、解决贸易争端,1995年世贸组织WTO就应运而生。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图片信息“世界第一台计算机”,“世界贸易组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可以拟定题目:科技与世界贸易组织。

自20世纪中期以来,伴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特别是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人类步入了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经济的全球化的潮流中 ,使我们越来越认识到 ,经济繁荣可以共享 ,繁荣来自各国在经济全球化中的竞争与合作。制定和规范多边贸易协定,组织贸易谈判、解决贸易争端,1995年世贸组织WTO就应运而生。

【点睛】

此题解答的关键是根据图片信息,“世界第一台计算机”,“世界贸易组织”,结合科技革命与世界贸易组织之间的联系,进行分析即可。

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当今社会女性就业情况仍然相当严峻。女大学生就业空间相对狭小,不少用人单位干脆在招聘启事中声明不招女生。女大学生找工作的难度要大于男同学。有些用人单位对男性的偏向十分明显。

材料二

请回答:

(1)材料反映了什么现象?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基于此种现象,国际上和我国颁布哪些法律保障妇女权益?

【答案】就业性别歧视现象。受历史、文化传统、男尊女卑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197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我国颁布了《就业促进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规。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材料内容“女大学生就业空间相对狭小,不少用人单位干脆在招聘启事中声明不招女生。女大学生找工作的难度要大于男同学。”可知,材料反映了就业性别歧视现象。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受历史、文化传统、男尊女卑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基于此种现象,197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我国颁布了《就业促进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规。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战后欧洲传统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战胜国与战败国都为二、三流国家。1919年美国总统成尔逊自我陶醉地声明:“全融的领导权、工业的领导权将属于我们,商业的优势也将属于我们。世界上的其他国家都跟随我们的领导和指示,”1989年,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世界格局进入新回交替的时期。

材料二当今国际社会力量对比发生深刻变化,西方国家在国际格局中的主导地位不断弱,新兴市场国家和一大发展中国家快速发展,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成为近代以来国际力量对比中最具革命性的文化,产生了参与全球治理的强大需求,西方的治理理念。体系和模式越来越难以适应新的国际格局和时代潮流。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2018-01-17光明日报)(1)根据材料一,简要分析成尔逊总统自我陶醉的背景。“新旧交替”的世界格局变化指的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分析,为什么说“西方的治理理念、体系和模式越来越难以适应新的国际格局和时代潮流”?为此,中国向世界贡献的智慧和方案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最终决定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的因素是什么?

【答案】(1)背景:一战后欧洲传统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战胜国与战败国都沦为二、三流国家。“新旧交替”:两极格局结東,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

(2)原因:西方国家在国际格局中的主导地位不断削弱,新兴市场国家和一大批发展中国家快速发展,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产生了参与全球治理的强大需求。方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3)综合国力。

【解析】

【详解】

(1)根据材料一的内容“一战后欧洲传统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战胜国与战败国都沦为二、三流国家”可知,威尔逊总统自我陶醉的背景是一战后欧洲传统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战胜国与战败国都沦为二、三流国家。根据“1989年,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世界格局进入新旧交替的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旧交替”指的是两极格局结束,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

(2)根据材料二的内容“当今国际社会力量对比发生深刻变化,西方国家在国际格局中的主导地位不断削弱,新兴市场国家和一大批发展中国家快速发展,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成为近代以来国际力量对比中最具革命性的变化,产生了参与全球治理的强大需求,西方的治理理念、体系和模式越来越难以适应新的国际格局和时代潮流”可以看出,“西方的治理理念、体系和模式越来越难以适应新的国际格局和时代潮流”的原因是西方国家在国际格局中的主导地位不断削弱,新兴市场国家和一大批发展中国家快速发展,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产生了参与全球治理的强大需求。为此,中国向世界贡献的智慧和方案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最终决定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的因素是综合国力的强弱。

10.(题文)阅读材料:

材料一:2002年3月,美国纽约市中心一幢大厦正式更名为海尔大厦,这里作为中国著名的家用电器厂商海尔集团的北美总部正式启动……同时,在中国,许多人用的东西可能是洋品牌,但它或许就是在中国生产的,如摩托罗拉、诺基亚、可口可乐等等。

--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二:在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及许多工业化国家的资本、技术、管理经验以不同的形式在不同程度上向外扩散,有利于带动相关国家的经济发展,从而相对削弱了发达国家在世界经济的垄断地位,然而,全球化犹如一把双刃剑,虽然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发展机遇,但从总体上看,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进程中处于相对劣势……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那些经济基础薄弱、结构不合理、市场发育欠完善的发展中国家将面临更多的压力,不得不为此付出很大的代价。同时,发展中国家国民经济对外依存度普遍增大,因而更容易受世界经济波动的影响。

材料三:如果由于害怕全球化的破坏而希望挡回全球化的力量,我认为是不可取的。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

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材料一说说,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这一发展趋势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2)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面对当前全球经济发展的趋势,我们应该如何抓住机遇,应对挑战?

【答案】(1)经济全球化趋势.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跨国公司的影响增大,生产活动的全球化趋势加快.

(2)在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同时,制定防范风险的有效政策;引进国外的投资和技术,学习先进的经济管理经验,促进我国经济高速发展.

【解析】

试题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经济全球化的相关内容的识记和掌握。从材料一的内容可以看出,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一个整体,体现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表现是: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跨国公司的影响增大,生产活动的全球化趋势加快.

(2)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作为发展中国家不应该抵制全球化,而应该趋利避害,积极应对全球化的挑战。为了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中国制定防范风险的有效政策,中国积极引进先进的技术和投资,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2014年中国成功承办APEC会议、2015年中国发起成立亚投行,这些表明中国在抓住经济全球化这一机遇,促进我国经济高速发展。

【考点定位】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