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型材料与工艺-概论
- 格式:pptx
- 大小:6.64 MB
- 文档页数:35
(完整版)⼯业设计《产品造型材料与⼯艺》教学⼤纲《产品造型材料与⼯艺》教学⼤纲课程性质:专业主⼲课学分:3 总学时:64理论学时:46 实践学时:18 主撰⼈:课程编号:⼀、课程的性质与任务《产品造型材料与⼯艺》主要⾯向⼯业设计专业,是⼯业设计专业的主⼲课,也是必修课之⼀。
该课程在专业培养计划中属于专业课程;是建⽴在理论教学基础上的实践性学科,有⼀⼩部分实验教学。
学⽣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掌握常⽤造型材料的基本知识,掌握常⽤产品造型⼯艺⽅法的原理和应⽤,为学习其他有关课程及以后从事⼯业设计⽅⾯的⼯作奠定必要的基础。
⼆、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达到以下主要⽬的:1、熟悉常⽤造型材料的组织、性能、应⽤和选⽤原则。
2、掌握各种主要产品造型⼯艺⽅法的基本原理和⼯艺特点,具有选择产品造型⼯艺⽅法及⼯艺分析的初步能⼒。
3、熟悉常⽤的造型材料表⾯处理技术,具有选择和实施产品表⾯处理的初步能⼒。
三、课程教学内容(⼀)课程概括内容:课程概括介绍了⾦属材料、陶瓷与玻璃、塑料橡胶、⽊材、复合材料、新材料的特性及加⼯⼯艺。
本课程由造型材料、产品造型⼯艺和造型材料表⾯处理组成。
(⼆)课程深⼴度:本课程是⼀门艺术与科学交叉融合与应⽤性强的新学科,设计是⼈类的需求与⽬的、材料的⼯艺结构、技术的原理组合、造型的审美形式等重要因素构成的⼀个完整的系统,不可分割,相关的材料与⼯艺知识是设计的重要因素和基础。
(三)课程详细内容:第⼀章概论教学⽬的与要求:了解材料与设计的关系重点:材料与设计的关系难点:学习⽅法第⼀节设计与材料;第⼆节产品造型设计的物质基础;第三节材料设计;第四节设计材料的分类第五节设计材料的基本特性第⼆章设计选材的适应性系统教学⽬的与要求:了解设计选材的适应性原则与选材程序。
重点:设计选材的程序难点:设计选材的适应性原则第⼀节:设计选材的适应性第⼆节:设计选材的适应性原则第三节:设计选材的程序第三章⾦属材料及⼯艺教学⽬的与要求:掌握⾦属材料的分类及常⽤⾦属材料的性能特点,并能熟练运⽤到设计活动中。
设计材料及加工工艺(修订版)(章节总结)班级:工业设计101姓名:柳佳学号:201010131指导老师:王斌修目录第一章……………………………………………(1-2)第二章……………………………………………(2-4)第三章……………………………………………(4-5)第四章……………………………………………(5-7)第五章……………………………………………(7-9)第六章……………………………………………(9-11)第七章……………………………………………(11-12)第八章……………………………………………(12-14)第九章……………………………………………(14-15)第十章……………………………………………(15-16)第十一章…………………………………………(16-17)第一章概论纵观人类进化历史,材料的开发、使用和完善都贯穿其中,是人类文明和时代进步的标志,是社会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标志。
材料是人类生产各种所需产品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
人类改造世界的创造性活动,是通过利用材料来创造各种产品得以实现的。
人类的设计意识与使用材料是并生共存的,任何设计都需要通过材料来实现。
产品造型设计的过程实际上是对材料的理解和认识的过程,是“造物”与“创新”的过程,是应用的过程。
列举古希腊的石椅,我国明代的椅子,及国外椅子的发展创新历程,说明设计造型的变化与发展和材料的应用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
通过不断的是研究和实践,设计师们在材料的运用上给我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经验。
依托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新材料、新工艺不断涌现,给材料运用更大的发展空间。
产品科学的发展,使产品形态产生了根本变化。
产品造型设计是工业产品技术功能设计与美学设计的结合与统一,集现代科学技术与社会文化、经济和艺术为一体。
造型设计是一种人造物的活动,是人们在一定文化艺术指导下,有意识、有目的地运用人类科学文化发展的优秀成果,用现代工业生产方式将各种材料转变为具有一定价值或具有商品性的工业产品的创造活动。
2014设计材料及加工工艺期末总结第一章概论1.产品造型设计的三个要素及相互关系。
产品设计的三要素:产品的功能、产品的形态、材料与工艺功能与形态建立在材料与工艺基础上,各种材料的的特性因加工特性不同而体现出不同的材质美,从而影响产品造型设计。
2.材料的特性有哪些?固有特性:物理特性:(1)物理性能:密度、硬度(2)(力学)机械性能:强度、弹性和塑性、脆性和韧性、刚度、耐磨性等(3)热性能:导热性、耐热性、热胀性、耐燃性、耐火性(4)电性能:导电性、电绝缘性(5)磁性能:铁磁性、顺磁性、抗磁性(6)光性能:对光的反射、折射、透射化学特性:(1)抗氧化性(2)耐腐蚀性(3)耐候性派生特性:(1)加工特性(2)感觉特性(3)环境特性(4)经济性第二章材料的工艺特性1 什么是材料的工艺性?材料适应各种工艺处理要求的能力。
材料的工艺性包括成型加工工艺、连接工艺、表面处理工艺2 材料成型加工工艺的选择。
(1)去除成形(减法成形)在坯料成形过程中,将多余部分去除而获得所需形态,如车削、铣削、刨削、磨削等。
(2)堆积成形(加法成形)通过原料堆积获得所需形态。
如铸造、焙烧、压制、注射成型。
(3)塑性成形坯料在成形过程中不发生重量变化,只有形状的变化,如弯曲、压制、压延等。
3 材料表面处理的目的、工艺类型及选择。
表面处理的目的:(1)保护产品(2) 赋予产品一定的感觉特性工艺类型及选择A 表面精加工工艺技术:研磨、抛光、喷砂、蚀刻效果:平滑、光亮、肌理B 表面层改质工艺技术:化学处理、阳极氧化效果:特定的色彩、光泽C 表面被覆技术:镀层、涂层(PVD、CVD)、珐琅、表面覆贴效果:覆盖产品材料,表面呈现覆贴材料的效果。
4 快速成型的原理及特点,了解几种快速成型技术。
快速成型的原理:是基于离散、堆积原理而实现快速加工原型或零件的加工技术。
过程:1)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技术,建立零件的三维模型;2)对该三维(3D)模型进行分层离散处理,将三维模型数据变成二维(2D)平面数据。
设计学概论知识点书籍目录设计学作为一门学科,涵盖了广泛的知识领域和理论体系。
无论是学习设计专业的学生,还是从事设计工作的专业人士,都需要掌握设计学的基本知识。
为了帮助读者快速全面地了解设计学的重要概念和理论,本书整理了设计学概论的核心知识点,并提供相关参考书目供读者深入学习。
以下是设计学概论的知识点和书籍目录。
一、设计学的基本概念1. 设计的定义和特点- 书籍推荐:《设计原理》(作者:布鲁斯·阿奈斯特)- 书籍推荐:《设计学通识》(作者:乔恩·门肯)2. 设计的分类和应用领域- 书籍推荐:《设计的思考方式》(作者:奥斯汀·库莱)3. 设计过程与方法- 书籍推荐:《设计的逻辑》(作者:克里斯托夫·亚历山大)二、设计学的基础理论1. 色彩理论- 书籍推荐:《色彩心理学》(作者:安妮特·普里沃基)2. 形状与构图原理- 书籍推荐:《形状与空间关系》(作者:保罗·兰德)3. 材料与技术- 书籍推荐:《造型艺术的材料与工艺》(作者:海葛·斯卡德莫尔)三、设计研究与创新1. 设计史与设计哲学- 书籍推荐:《设计的故事》(作者:菲利普·伍兹汉姆)2. 设计研究方法- 书籍推荐:《设计研究方法》(作者:布勒·里葛特)3. 创意与创新- 书籍推荐:《创造力的自然史》(作者:米哈里·契克森米哈伊)四、人机交互与用户体验设计1. 人机交互基础知识- 书籍推荐:《人机交互导论》(作者:贾俊平)2. 用户体验设计原理- 书籍推荐:《用户体验要素》(作者:李翔)3. 可用性测试与评估- 书籍推荐:《用户体验的要点》(作者:约翰·牛顿)五、设计伦理与社会责任1. 设计伦理原则- 书籍推荐:《设计的良心》(作者:纳威尔·贾贝尔)2. 可持续设计与环保意识- 书籍推荐:《可持续设计:前沿概念与实践》(作者:斯图尔特·沃克)3. 设计与社会变革- 书籍推荐:《设计反抗:设计与社会权力关系批判研究》(作者:托尼·弗雷瑟)六、设计与文化交流1. 文化与设计- 书籍推荐:《设计的生活:文化与社会的历时视角》(作者:托尼·弗赖德曼)2. 多元化与包容性设计- 书籍推荐:《无界面:人机交互中的设计思维》(作者:尼尔·斯波夫)3. 国际化设计- 书籍推荐:《跨文化设计》(作者:赵婉璐)通过阅读以上推荐书目,读者可以系统性地学习设计学的核心知识和理论,拓宽设计思维和创新能力。
一、产品设计材料工艺概论二、金属材料与工艺三、有机高分子材料与工艺四、合成高分子材料与工艺五、无机非金属材料与工艺六、纤维复合材料与工艺七、发展中的新材料八、产品设计程序与选材方法九、涂装工艺十、电镀工艺十一、金属的氧化与着色工艺十二、其他装饰工艺绪论产品设计材料概论1.学习材料的重要性2.设计专业学习材料课程的特点3.设计材料的分类4.材料的特性5.材料的感觉特性6.材料的美感和设计应用7.材料和环境8.材料发展趋势1.1材料是设计的物质基础和载体材料和工艺是产品设计的物质技术条件,是实现产品设计的必要条件。
设计通过材料和工艺转化为实体产品,材料和工艺又通过设计实现自己的价值。
任何一个产品设计,只有选用材料的性能特点及其加工工艺性能相一致,才能实现设计的目的和要求。
2.1与工科院校课程的区别作为射击类院校对于材料的教学应该和其他工科类院校教学有所不同。
在学习和掌握的重点等方面有所区别。
这种不同正式又两类院校的学生的四围特点、接受能力和知识构架来决定的。
工科的材料学(微观方面)工程力学,物理学,机械,垫子,分子间距,应力等设计类材料学(宏观方面)材料和工艺,材料的没敢,材料的机理应用2.2我们要掌握的知识点具备相关的材料和工艺的知识;了解材料的基本性能;会应用材料工艺学知识解决设计的问题;在设计中选择恰当的材料和工艺;能运用材料的自然美使产品具有美感;使加工工艺符合材料的性能。
3.设计材料的分类3.1按材料发展史分类3.2按材料的物理状态、化学性质及用途分类3.3按材料的来源、成分、状态、构造、形态、组合等分类3.4按照材料的形态分类3.1按材料发展史分类➢天然材料(石头、木头等)➢加工材料(矿物通过冶炼、烧结,制成金属和陶瓷材料)➢合成材料(通过化学合成方法将石油,天然气和煤等原料制成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指用有机、无机分金属等各种原材料复合而成的材料)➢智能材料或应变材料(指随环境条件的变化具有应变能力,拥有潜在的功能的高级形式的复合材料)3.2按材料的物理状态、化学性质及用途分类➢按材料物理状态分类:气态、液态、固态➢按材料化学结构分类:金属、无机、有机(包含高分子)➢按材料用途分类:行业不同材料不同:机械、电器、化学、土建、医用、农业等。
设计学概论重点背诵知识点设计学概论是设计专业的入门课程,通过对设计学的基本概念、理论、方法和应用进行学习,旨在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和创新能力。
以下是设计学概论重点背诵的知识点:1. 设计的定义和特征设计是指以实现特定目标为目的,通过创造性的思维和系统化的过程,将概念转化为可实现的解决方案的一种活动。
设计具有以下特征:- 创造性:设计是创意和创新的过程,通过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寻找新的解决方案。
- 目标导向:设计是为实现特定目标而进行的活动,需满足需求和解决问题。
- 综合性:设计涉及多个领域的知识,应综合考虑功能、美学、可行性等因素。
- 非性理性:设计既需要艺术感觉和直觉,又需要逻辑和分析思维。
2. 设计的分类设计可以根据领域、功能和形式等多个角度进行分类,常见的分类包括:- 艺术设计:以艺术表现为主要目的的设计,如绘画、雕塑等。
- 工业设计:以产品功能和外观等需求为主要目标的设计,如家电、汽车等。
- 平面设计:以平面媒介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设计,如海报、广告等。
- 环境设计:以创造室内外环境的空间布局和氛围为目标的设计,如住宅、商店等。
- 服装设计:以时尚需求和人体工程学为主要目标的设计,如时装、鞋帽等。
3. 设计的过程设计过程是指从问题的定义到解决方案的实现,包括以下主要阶段:- 研究阶段:确定设计目标、需求和限制条件,进行问题分析和用户调研,形成设计 brief。
- 创意阶段:通过头脑风暴、草图、模型等创造性方法,产生多样的解决方案。
- 评估阶段:对创意方案进行筛选和评估,考虑功能、美学、可行性等因素。
- 详细设计阶段:对选定的解决方案进行进一步的细化和详细规划,包括设计细节和技术规格等。
- 实现阶段:将设计方案转化为实际产品或服务,包括原型制作、试制和生产等过程。
4. 设计的原理和方法- 人机工程学:研究人与机器之间的交互,以提高产品的易用性和人体工效学为主要目标。
- 形式表达:通过形状、颜色、材料等方式来展现设计的美感和视觉效果。
服装概论手写笔记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手写笔记示例,用于概述服装的概念和特点:
服装概述
一、定义与分类
1. 定义:服装是人们穿着在身上的物品,具有保护身体、装饰和表达个人或文化意义的功能。
2. 分类:按用途可分为日常服装、工作服装、运动服装等;按性别可分为男装、女装等;按风格可分为传统服装、现代服装等。
二、材料与工艺
1. 材料:常见的服装材料包括棉、麻、丝、毛、化纤等,不同材料具有不同的性能和用途。
2. 工艺:服装工艺涉及多个环节,包括裁剪、缝制、整烫等,工艺的好坏直接影响服装的质量和外观。
三、历史与文化
1. 历史:服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不同时期的服装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风格,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和文化背景。
2. 文化:服装是一种文化现象,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服装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特点,反映了当地的文化和传统。
四、功能与审美
1. 功能:服装的基本功能是保护身体,此外还具有保暖、透气、防晒等功能,不同功能的服装适用于不同的场合和需求。
2. 审美:服装的外观和款式可以通过设计和搭配来达到美的效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视觉上的愉悦。
五、未来发展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服装行业也在不断发展和变革。
未来,智能服装、绿色环保材料、个性化定制等将成为服装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产品造型材料与工艺》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与任课教师基本信息课程名称:产品造型材料与工艺课程类别:选修课学时周学时学分:学时学时学分其中实验(实训、讨论等)学时:学时授课时间:周二节、周四节授课地点:,,专业教室,工业设计模型实验室任课教师姓名:杨响亮职称:讲师所属院(系):东莞理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联系电话:答疑时间、地点与方式:.每次上课的课前、课间和课后,采用一对一的解答方式;.课后在学生宿舍或者办公室辅导学生答疑。
二、课程简介本课程是工业设计专业本科生的学科基础选修课程, 材料与工艺是产品造型设计的物质技术条件,是产品设计得以实现的基础。
通过学习掌握如何选用材料,使其性能特点与加工特点相一致;认识产品的功能、结构与造型的关系,认识常用的材料及其结构设计要点等,使学生最终实现设计的目标和要求。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了解产品设计中涉及的各种材料的性能、组成、用途,了解各种成型工艺及表面处理技术,掌握如何选择材料;能够了解并掌握产品设计中涉及的各种基本结构关系、产品材料的加工工艺与装饰工艺、产品功能结构与造型的关系。
三、课程目标结合专业培养目标,提出本课程要达到的目标。
这些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材料设计的内容、产品造型材料的分类、金属、塑料、木材、玻璃等几种主要材料的特点、产品材料常用成型工艺与表面处理工艺、设计材料在设计应用实践中结构设计注意点等,能够在设计实践中灵活的分析材料,了解材料,应用材料。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整个材料设计的流程,结合材料调研分析的内容去认识、了解、应用材料,能够对产品设计中的相关材料特性进行准确的分析,科学的进行产品设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目标:在本课程的学习中,课题设计能够为每位同学提供一个平等的自我表现的平台;同时培养作为一个工业设计师必须具备的坚持不懈的学习精神,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和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为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