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化学平衡常数
- 格式:ppt
- 大小:2.14 MB
- 文档页数:72
第6章化学平衡常数[教学要求]1、掌握化学平衡的概念,理解平衡常数的物理意义。
2、掌握化学平衡移动原理。
3、掌握有关转化率、化学平衡及平衡移动的计算。
[教学重点]1.标准平衡常数和吉布斯能变的关系:Van't Hoff等温式、反应商、标准平衡常数及其有关计算、利用反应商和标准平衡常数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
2.浓度、压力、温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及其相关计算。
[教学难点]Van't Hoff等温式、标准平衡常数及其有关计算[教学时数] 5学时[教学内容]6.1 化学平衡状态一、化学反应的可逆性和可逆反应绝大多数化学反应都有一定可逆性CO(g) + H2O(g) = CO2(g) + H2(g) (水煤气)N2(g) + 3 H2(g) = 2 NH3(g)可逆性显著Ag+(aq) + Cl-(aq) = AgCl (s)可逆程度小只有极少数反应是“不可逆的”(单向反应)2 KClO3 (s) = 2 KCl(s) + 3 O2(g)可逆反应:在同一条件(温度、压力、浓度等)下,能同时向两个相反方向进行的反应注意:无机化学“可逆反应”≠热力学“可逆过程”(无机化学“可逆反应”多数为热力学“不可逆过程”)。
二、化学平衡的概念及特征1、定义:可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时,反应体系所处的状态,称为“化学平衡”。
化学平衡状态是一个热力学概念。
达平衡时,△G=0化学平衡:反应物和产物的自由能不在随时间变化的这种状态,叫做此反应的化学平衡。
或化学平衡是反应向正逆两个方向进行的“推动力”都等于零的状态。
△rG=0 时达到平衡2、化学平衡特征:⑴、化学平衡建立的前提:封闭体系、等温条件,可逆反应⑵、达到平衡条件:△rG=0(正逆反应速度相等)⑶、平衡标志:平衡状态是封闭系统中可逆反应进行的最大限度。
产物和反应物浓度不再随时间变化(保持定值)时达到平衡.⑷、平衡的实质:化学平衡是有条件的动态平衡三、勒夏特列原理内容:如果改变平衡系统的条件之一(浓度、压力和温度),平衡就向能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6-2 平衡常数1. 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时,产物浓度的方程式计量系数次方的乘积与反应物计量系数次方的乘积之比为一常数,称为“平衡常数”。
第六章化学平衡常数6-1 : 写出下列各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表达式。
(1)2SO2(g) + O2(g) = 2SO3(g)(2)NH4HCO3(s) = NH3(g) + CO2(g) + H2O(g)(3)CaCO3(s) = CO2(g) + CaO(s)(4)Ag2O = 2Ag(s) + 1/2 O2(g)(5)CO2(g) = CO2(aq)(6)Cl2(g) + H2O(l) = H+(aq) + Cl-(aq) + HClO(aq)(7)HCN(aq) = H+(aq) + CN-(aq)(8)Ag2CrO4(s) = 2Ag+(aq) + CrO42-(aq)(9)BaSO4(s) + CO32-(aq) = BaCO3(s) + SO42-(aq)(10)Fe2+(aq) + 1/2 O2(g) + 2H+(aq) = Fe3+(aq) + H2O(l)6-2: 已知反应 ICl(g) = 1/2 I2(g) + 1/2 Cl2(g) 在 25℃时的平衡常数为 Kθ = 2.2×10-3,试计算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1)ICl(g) = I2(g) + Cl2(g)(2)1/2 I2(g) + 1/2 Cl2(g) = ICl(g)6-3: 下列反应的 Kp 和 Kc之间存在什么关系?(1)4H2(g) + Fe3O4(s) = 3Fe(s) + 4H2O(g)(2)N2(g) + 3H2(g) = 2NH3(g)(3)N2O4(g) = 2NO2(g)6-5: 实验测得合成氨反应在 500℃的平衡浓度分别为:[H2]=1.15mol/L ,[N2]=0.75mol/L ,[NH3]=0.261mol/L ,求标准平衡常数 Kθ、浓度平衡常数 Kc以及分别用 Pa 为气体的压力单位和用bar为气体的压力单位的平衡常数 Kp。
6-5已知HCN = H+ + CN- K1θ= 4.9×10-10NH3 + H2O = NH4+ + OH- K2θ= 1.8×10-5H 2O = H+ + OH- K3θ= 1.0×10-14求反应 NH3 + HCN = NH4+ + CN-的平衡常数 Kθ。
1.化学平衡常数(1)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时,生成物浓度幂之积与反应物浓度幂之积的比值是一个常数,该常数就是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2)表达式:对于可逆反应m A(g)+n B(g)p C(g)+q D(g),化学平衡常数K =错误!。
如在一定温度下,4 mol A在2 L的密闭容器中分解:A(g)2B(g)+C(g),达到平衡时测得已有50%的A分解成B 和C,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4.(3)影响因素:K的大小与物质的浓度、压强等无关,只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4)意义:①一定温度下,K值越大说明反应进行程度越大,反应物转化率也越大.②一般认为,K>105时,反应进行得就基本完全了。
2.平衡转化率对于一般的化学反应:a A+b B c C+d D,达到平衡时反应物A 的转化率为α(A)=错误!×100%=错误!×100%c0(A)为A的初始浓度,c (A)为平衡时A的浓度]。
【重难点指数】★★★【重难点考向一】化学平衡常数及其影响因素【典型例题1】已知反应①:CO(g)+CuO(s)CO2(g)+Cu(s)和反应②:H2(g)+CuO(s)Cu(s)+H2O(g)在相同的某温度下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和K2,该温度下反应③:CO(g)+H2O(g) CO2(g)+H2(g)的平衡常数为K。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①的平衡常数K1=c CO2·c Cu c CO·c CuOB.反应③的平衡常数K=错误!C.对于反应②,若恒容时,温度升高,H2浓度减小,则该反应平衡常数也会减小D.对于反应③,恒温恒容下,增大H2浓度,平衡常数K一定会减小【答案】B【名师点睛】应用化学平衡常数时应注意的四个问题(1)化学平衡常数是在一定温度下一个反应本身固有的内在性质的定量体现.(2)化学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无关。
(3)反应物或生成物中有固体和纯液体存在时,其浓度可看作一个常数,而不计入平衡常数表达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