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经济学第七章 旅游企业经营
- 格式:ppt
- 大小:1.45 MB
- 文档页数:54
旅游经济学重点第一章导言①旅游经济学:经济学概念在旅游方面的延伸,即以经济学的一般理论为指导,研究旅游经济活动中的各种经济现象、关系、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
②旅游活动:狭义的旅游活动是指游人以游览为主要目的所从事的“游览”性活动。
广义的旅游活动既包括游人的游览活动,也包括旅游开发者的开发活动,旅游者的管理活动以及旅游科技文化教育人员的科学教育活动等,即游览活动是指与旅游直接相关的各种活动的总称。
③旅游经济活动(理解):旅游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指旅游学求者与旅游供给者之间,通过市场交换形式所形成的各种经济现象和经济关系的总和.1。
是旅游活动伴随着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2.是旅游活动在经济领域中的具体体现3.主体是旅游者、旅游产品供给者和旅游目的地国家政府4.是一种综合性服务活动二、旅游经济学的学科特点:①应用性②结构性:是整体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产业经济学一个重要分支③基础性:1。
不针对特定地区,具有共性;2.旅游管理学必学④边缘性:多学科知识的综合三、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①对象:观察和思考的客体,指行动目标②研究对象:是旅游经济活动的运行及其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经济现象、经济关系、经济规律及其实践应用。
(旅游产品需求与供给的矛盾)四、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内容:1.旅游资源研究①旅游资源调查、分析、分类等②旅游资源评价研究③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研究④旅游资源保护研究2.旅游产品研究①旅游产品含义(广义、狭义)②旅游产品的组成和细分(分类原则、依据、方法)③旅游产品生命周期④市场开发、供求以及影响因素3.旅游市场研究①旅游市场的分类(产品市场、人才、资金、技术、信息)②旅游产品价格研究③市场管理研究4。
旅游消费①旅游消费性质与特点②旅游消费结构(分类,影响因素)③旅游消费最大满足(最大满足含义、决策评价原则、评价方法)五、现代旅游经济特征1.大众性①从旅游需求方面看,很多人已经有条件参与旅游活动,广大人民群众成为旅游的主体。
旅游经济学第一章概论课程简介:旅游经济学是旅游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是一门最基本最主要的学科。
它对于确立旅游学的根本属性、带动旅游学的形成和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旅游经济学也是人类旅游活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兴起的一门交叉性很强的学科,它以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的观点研究旅游运动发展过程中的经济现象、经济关系和经济规律,为旅游学科体系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课程要求与设计:本课程以两类基本规律为主要内容:一是旅游经济领域中的一般经济规律,如供求规律、价值规律等;二是旅游经济内部特殊的经济规律,如旅游业的结构、旅游消费、旅游市场、旅游管理体制等。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包括:掌握旅游经济研究的基本理论框架,具有分析问题、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到达本学科的前沿领域,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
具体来说,本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六个部分:课程要求与设计:1、旅游经济学的形成和学科性质,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
2、旅游经济要素、旅游生产力、旅游业、旅游产品的概念,并对这些基本概念进行了分析概括。
3、旅游供求关系及其影响因素,揭示了旅游供求的变化规律,旅游供求矛盾的形成原因,及相应的解决办法。
4、旅游市场的概念、类别和特点,旅游价格的理论基础和影响因素。
5、旅游收入与分配、旅游投资决策,旅游经济结构和旅游经济效益。
6、旅游业的增长方式、发展模式、发展战略与发展计划一、旅游经济学的形成(一)自1842年托马斯库克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家旅行社,旅游经济活动的两大要素——旅游供给与旅游需求及其相关要素迅速组合起来,使旅游经济活动蔓延到了全世界。
1899年意大利统计局局长博迪奥发表了题为《关于在意大利的外国人的流动及其花费耗用》的论文,标志着旅游经济研究的开端。
1927年罗马大学讲师马里奥出版了《旅游经济讲义》标志着旅游经济学从对个别现象的分析转向对整个学科体系的研究。
(二)二战以后,旅游经济活动的研究从不同层面和不同角度对旅游经济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它们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重视对旅游经济活动的运行和发展规律的研究,重视对旅游经济系统和综合性的研究。
旅游经济学题型:简答论述材料案例计算第一章旅游学经济概述1、旅游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看一下)(1)国外旅游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萌芽—早期的研究文献1899、1923、1926,意大利形成—旅游经济学诞生的标志1927,马里奥(意大利学者)《旅游经济讲义》发展—二战以后的研究欧美地区的专家学者的研究工作A、萌芽阶段时间:19世纪后半期—20世纪初期代表事件:1899年,博迪奥《外国人在意大利的流动与消费》1922年和1926年,尼切福罗分别发表《在意大利的外国人流动情况》和《关于旅游者流动计算方法的改进》想想:为什么最初关于旅游经济学的研究都发生在意大利?B、形成阶段时间:20世纪20年代中期—20世纪40年代末期代表事件:1927年,马里奥出版了《旅游经济讲义》(标志着旅游经济学的初步形成)1933年,法国学者莫日内《有利于旅游业的集体行动》,强调旅游业对经济发展的作用1935年,德国格里克思发表《一般旅游论》,从经济和社会角度研究旅游经济C、发展阶段时间:二战后至今代表事件:1969年,迈克尔·彼得斯《国际旅游业》(美国)1974年,博尔特和梅德里克《旅游业的过去、现在和将来》,西方研究的经典之作(英国)1978年,翁科维奇《旅游经济学》,国外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旅游经济学专著。
(南斯拉夫)发展至今,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注重对旅游中非经济因素影响的研究。
(羊湖设置游船事件、鼓藏节)( 2 )我国旅游经济学研究进程:A、兴起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期-20世纪80年代)1982年,王立刚,刘世杰《中国旅游经济学》1986年,林南枝,陶汉军《旅游经济学》(标志我国旅游经济研究的全面拉开)B、形成阶段(20世纪90年代)黄辉实和张汝昌《旅游经济学》(1990)、罗明义《现代旅游经济》(1994)发展阶段(21世纪以来)旅游经济学著作与学术论文并进“论文—专著—教科书”与“论文—专著—教科书”2、两个问题—研究任务(p10、p12)—研究问题(1)旅游经济学的研究任务A.揭示影响和作用与旅游经济活动的基本经济因素和经济关系(国民收入、经济增长率、物价指数、消费结构)B.寻觅和获取旅游业发展的最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途径(如何使二者达到统一)C.为制定旅游业发展方针、政策和法规提供理论基础( 2 )旅游经济学的研究问题(涉及5点,不涉及成本和旅游市场)A、旅游经济的形成及产业标志B、旅游产品的开发及供求关系C、旅游产品的市场开拓及销售D、旅游产品的消费及合理化E、旅游产品的经营成本和效益F、旅游经济结构及发展第二章旅游经济活动1、旅游经济产业化的标志(P27)(1)旅游消费的集中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300、$1000、$3000以上不同的旅游需求(2)旅游生产供给的专业化旅行社、旅游饭店和旅游交通供给的专门化(三大支柱产业)(3)旅游经济运行的规范化旅游企业的规范化经营(4)旅游产业发展的规模化旅游产业的发展规模不断扩大2、旅游服务贸易形式(P30)跨境交付——指不涉及人员、资本和物资流动的以中间媒介方式提供的服务,强调服务提供者和消费者分别处于不同的国家,跨越国境和边界的只是服务本身。
《旅游经济学》习题答案绪论1.选择题(1)D (2)B2.简答题(1)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答: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包括:①旅游经济活动中的经济现象,是指各个旅游经济活动主体在旅游经济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外在联系性和客观形式;②旅游经济活动中的经济关系,包括旅游者、旅游企业和旅游目的地(政府、居民)之间的经济关系;③旅游经济活动中的经济规律,包括社会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和旅游经济内部的特有规律。
(2)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哪些?答: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包括:①旅游产品与旅游市场;②旅游需求与旅游供给;③旅游消费;④旅游收入与分配;⑤旅游投资;⑥旅游产业结构;⑦旅游经济效益;⑧旅游经济发展模式与发展战略。
项目一旅游产品与旅游市场1.选择题(1)B (2)A (3)C (4)D2.简答题(1)简述旅游产品的价值构成。
答:旅游产品的价值主要由以下三个部分构成:①旅游服务所凭借的建筑物、服务设施的折旧;向旅游者提供饮食和其他用品所需原材料的成本;旅游企业因自身经营管理和服务需要而消耗的各种物资的价值。
②旅游从业人员用以维持劳动力再生产所需消耗资料的价值(如工资、奖金等)。
③旅游从业人员创造的剩余价值。
(2)简述旅游产品的构成。
答:旅游产品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①旅游资源,包括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②旅游设施,包括专门设施和基础设施;③旅游服务;④旅游购物品;⑤旅游可进入性,影响旅游可进入性的因素主要包括交通条件、通信条件、手续的繁简程度和旅游目的地的社会条件。
(3)旅游市场竞争的必然性包括哪些方面?答:旅游市场竞争的必然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竞争是价值规律实现的客观要求;②竞争是供求规律运行的必要条件;③竞争是旅游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4)旅游市场竞争的主要手段包括哪些?答:旅游市场竞争的主要手段包括价格竞争、质量竞争、促销、信息竞争和简化入境手续。
项目二旅游需求与旅游供给1.选择题(1)C (2)B (3)A (4)B2.简答题(1)简述旅游需求规律。
《旅游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旅游经济学》是旅游管理专业开设的专业必修课。
旅游经济学是以经济学的一般理论为指导,研究旅游经济活动中各种经济现象、经济关系和经济规律的科学。
本课程旨在通过对旅游经济活动的运行及其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经济现象、经济关系的研究,揭示支配旅游经济运行的规律,以有效地指导旅游实际工作,促进旅游经济的协调、稳定、持续的发展,使旅游业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二)本课程教学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旅游经济学》既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应用经济学的一般原理研究旅游产业的特有问题;又是一门基础学科,其理论是指导旅游市场学、旅游管理学等学科发展的基础;同时,它也是针对旅游产业或领域进行研究的产业经济学。
从各学科理论研究的纵向关系来看,旅游市场学、旅游管理学(包括旅游饭店管理、旅行社管理、景区和景点管理等)是旅游经济学的延伸,它们以旅游经济学的原理为基础,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分别在旅游管理和旅游市场方面进行分析与研究,是旅游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在各具体领域的应用与具体化。
因此,旅游经济学在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学生的学科中占有基础和核心的地位。
本课程通过对旅游需求和旅游供给这两个经济运行中最基本的方面的深刻剖析,来帮助学生了解旅游经济活动运转过程以及在这一运转过程中所反映的各种经济现象、经济关系以及规律,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系统掌握旅游经济学的有关内容,既推动旅游业的发展,又为旅游业培养人才。
同时在学习、研究旅游经济的过程中树立的正确态度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将会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三)本课程教学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掌握有关旅游经济学的基础理论知识;了解旅游经济中各种经济现象的内在联系及其规律;学会运用旅游经济学的有关理论知识去分析旅游业实践中各种现象和矛盾,解决旅游业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首先,以旅游产品的生产和供给作为研究的出发点,使学生认识旅游产品的特点,旅游活动的商品化、旅游产品的结构、旅游产品的供给,投资与资源开发等问题,使其认识旅游经济活动不同于其他经济活动的特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