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经济学第七章 旅游消费
- 格式:pptx
- 大小:1.19 MB
- 文档页数:41
作者:刘晓鹰主编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 2008-4-1 字数:367000 页数: 236 开本: 16开I S B N : 9787030213709 包装:平装定价:36.00内容简介本书系统地阐述了旅游经济学的基本内容、理论和方法。
现代旅游经济学理论与实证研究相结合,是本书的重要特点。
全书共11章,包括四大部分:旅游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旅游市场及其供给关系;旅游经济的管理与决策;旅游经济学的展望。
每一章的分析都包括理论与实证分析两大块,理论分析部分阐述相关旅游经济学基本理论,揭示旅游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实证部分则以大量具体详实的案例,针对当前旅游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路。
本书系四川省旅游类系列精品教材,由四川省教育厅列为重点科研项目,组织众多高等院校专家、教授及中青年学者合作编著。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旅游及其相关专业的本科或专科教材,也可作为中专、高等职业教育或自学考试教材,还可作为旅游产业从业人员的培训教材使用。
目录第一章导论第二章现代旅游经济活动第三章旅游产品与开发第四章旅游需求与供给第五章旅游市场第六章旅游消费及价格第七章旅游收入与分配第八章旅游投资及效益研究第九章旅游企业的管理与人力资源开发第十章旅游经济效益与评价第十一章旅游产业及其增长与发展后记书名:旅游经济学ISBN:730007229 作者:Adrian Bull(亚德里恩﹒布尔) 出版社:郑州大学(原河南医科大学)出版社定价:24 页数:336 出版日期:2006-5-1 版次: 1 开本:特16开包装:平装简介在世界范围内,旅游正在成为现代人类社会重要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经济活动。
20世纪50年代以来,大众化的旅游保持着一股强劲的发展势头,并迅速发展成为世界经济继石油、汽车和房地产业之后的重要的支柱性产业。
我国旅游业起步虽晚,但发展迅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从1978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短短20多年间,我国已从一个世界排名第41位的旅游小国发展成为一个世界排名第6位的旅游大国,并正逐渐向世界旅游一流强国迈进。
旅游经济学第一章概论课程简介:旅游经济学是旅游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是一门最基本最主要的学科。
它对于确立旅游学的根本属性、带动旅游学的形成和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旅游经济学也是人类旅游活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兴起的一门交叉性很强的学科,它以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的观点研究旅游运动发展过程中的经济现象、经济关系和经济规律,为旅游学科体系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课程要求与设计:本课程以两类基本规律为主要内容:一是旅游经济领域中的一般经济规律,如供求规律、价值规律等;二是旅游经济内部特殊的经济规律,如旅游业的结构、旅游消费、旅游市场、旅游管理体制等。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包括:掌握旅游经济研究的基本理论框架,具有分析问题、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到达本学科的前沿领域,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
具体来说,本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六个部分:课程要求与设计:1、旅游经济学的形成和学科性质,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
2、旅游经济要素、旅游生产力、旅游业、旅游产品的概念,并对这些基本概念进行了分析概括。
3、旅游供求关系及其影响因素,揭示了旅游供求的变化规律,旅游供求矛盾的形成原因,及相应的解决办法。
4、旅游市场的概念、类别和特点,旅游价格的理论基础和影响因素。
5、旅游收入与分配、旅游投资决策,旅游经济结构和旅游经济效益。
6、旅游业的增长方式、发展模式、发展战略与发展计划一、旅游经济学的形成(一)自1842年托马斯库克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家旅行社,旅游经济活动的两大要素——旅游供给与旅游需求及其相关要素迅速组合起来,使旅游经济活动蔓延到了全世界。
1899年意大利统计局局长博迪奥发表了题为《关于在意大利的外国人的流动及其花费耗用》的论文,标志着旅游经济研究的开端。
1927年罗马大学讲师马里奥出版了《旅游经济讲义》标志着旅游经济学从对个别现象的分析转向对整个学科体系的研究。
(二)二战以后,旅游经济活动的研究从不同层面和不同角度对旅游经济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它们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重视对旅游经济活动的运行和发展规律的研究,重视对旅游经济系统和综合性的研究。
第七章复习与思考一、重点概念旅游消费旅游消费结构旅游消费合理化旅游消费效果微观旅游消费效果宏观旅游消费效果旅游者消费最大满足二、简要回答1、怎样理解旅游消费的性质2、旅游消费有哪些类型3、旅游消费具有哪些特点4、旅游消费效果有哪些类型5、如何衡量消费效果6、怎样评价旅游消费效果三、论述题1、试述旅游消费在旅游经济运行中的作用。
2、阐述旅游消费合理化的内容及形式。
3、阐述旅游消费结构的影响因素。
4、分析旅游者如何在旅游目的地之间实现最大满足的选择。
5、试分析国外或国内旅游者在您当地的消费结构并说明成因参考答案一、重点概念旅游消费旅游消费从动态意义上讲是指人们支付货币购买旅游产品以满足自身旅游需求的行为过程从静态意义上讲是指“由旅游单位游客使用的或为他们而生产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世界旅游组织WTO定义。
因而旅游消费是指人们在旅游过程中为满足自身的享受和发展的需要而消费的物质产品和精神资料的总和。
旅游消费结构旅游消费结构是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所消费的各种类型的旅游产品及相关消费资料的比例关系。
旅游消费合理化旅游消费合理化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它是指旅游消费从不合理状态向合理化状态不断逼近的渐进过程。
旅游消费效果在旅游者的消费过程中投入与产出、消耗与成果、消费支出与达到消费目的之间的对比关系就是旅游消费效果。
微观旅游消费效果是指旅游者通过旅游消费在物质上和精神上得到的反映。
宏观旅游消费效果是把所有旅游消费作为一个整体从社会角度研究旅游产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分析旅游消费的状况、旅游者的满足程度、旅游消费对社会生产力及再生产的积极影响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所起的促进作用等。
旅游者消费最大满足是指旅游者在支出一定时间和费用的条件下通过旅游消费获得的精神上与物质上的最佳感受即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实际感受与主观愿望的最大相符程度。
二、简答题1、怎样理解旅游消费的性质答旅游消费作为一种消费方式主要由旅游消费意识、旅游消费习惯、旅游消费能力、旅游消费水平、旅游消费结构等要素构成。
第七章习题答案
1.旅游消费具有哪些特点?
⑴旅游消费的劳务性和同一性⑵旅游消费的综合性⑶旅游消费的不可重复性⑷旅游消费的变动性⑸旅游消费的互补和替代性
2.怎样理解旅游消费的作用?
⑴旅游消费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⑵旅游消费是高质量劳动力再生产的创造因素
⑶旅游消费是普及现代化生活设施的桥梁⑷旅游消费是旅游产品价值得以实现的手段
3.旅游消费方式由哪些要素构成?
旅游消费方式是指人们在旅游活动中消费物质资料、精神产品和劳务的方法和形式。
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⑴旅游消费意识⑵旅游消费习惯⑶旅游消费能力
⑷旅游消费水平⑸旅游消费结构
4.应该从哪些角度对旅游消费结构进行分类?
旅游消费结构,是指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所消费的旅游产品和相关消费品的数量比例及其相互关系。
它不仅反映了各类旅游产品和服务在旅游总消费中的比例关系,还反映了由一定生产力水平所决定的旅游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⑴按旅游消费主体的规模分类⑵按旅游消费主体的特征分类⑶按旅游消费层次分类⑷按旅游消费内容分类⑸按旅游消费形态分类
5.提高旅游消费水平的途径有哪些?
⑴加强旅游产品的开发⑵开拓高素质客源,提高旅游者人均消费水平⑶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增强旅游者的满意度⑷提高旅游产品的技术含量,增强其竞争力6.如何进行旅游消费效果的评价?
⑴旅游产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一致性⑵微观消费效果与宏观消费效果的一致性⑶旅游消费效果与生产、社会效果的统一。
第一章旅游经济学概论1.旅游经济学:是以经济学的一般理论为指导,研究旅游经济活动过程中的各种经现象、经济关系和经济规律的学科。
2.旅游经济学的特征:应用性学科、产业经济学、基础学科、新兴的边缘学科3.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1)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旅游经济活动的运行及其所产生的经济现象、经济关系和经济规律。
2)内在矛盾:供给与需求的矛盾外在矛盾:内在矛盾的外在表现:旅游者、旅游产品经营者与旅游目的地国家或地区政府三者之间利益上的矛盾。
4.旅游经济学的研究任务与内容?研究任务:提示影响和作用于旅游经济活动的基本经济因素和经济关系。
在研究旅游经济活动的基础上,寻觅和获取旅游业的最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途径。
为制定旅游业发展方针、政策和法规提供理论基础。
研究内容:第一,旅游经济的形成及产业标志第二,旅游产品的开发及供求关系第三,旅游产品的市场开拓及销售第四,旅游产品的消费及合理化第五,旅游产品的经营成本及效益第六,旅游经济结构及发展第二章:旅游经济活动1.旅游经济:是以旅游活动为前提,以商品经济为基础,依托科学技术手段,反映旅游经济活动过程中旅游者和了旅游经营者之间按照各自利益而发生经济交往所表现出来的各种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总和。
2.旅游经济运行包括哪些环节?1)基本环节:旅游产品的购买和销售2)次环节:旅游产品购买的次环节:旅游产品购买的发生和购买方向;旅游产品销售的次环节:旅游市场推销与提供旅游服务;旅行社中间环节及两个次环节:旅游产品批发与零售。
3.旅游经济运行的条件?1)宏观方面:整个社会经济发展水平2)微观方面:主体因素:可自由支配收入、余暇时间;客体因素:旅游资源的存在、旅游设施的存在、旅游服务的提供4.旅游经济发展的特征:旅游经济活动的大众性、旅游经济活动的全球性、旅游经济活动的规范性、旅游经济活动的持续性5.旅游经济对文化的影响和作用?①积极影响:一是旅游经济的发展促使各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得到发掘、振兴和光大。
第七章:复习与思考一、重点概念旅游消费旅游消费结构旅游消费合理化旅游消费效果微观旅游消费效果宏观旅游消费效果旅游者消费最大满足二、简要回答1、怎样理解旅游消费的性质?2、旅游消费有哪些类型?3、旅游消费具有哪些特点?4、旅游消费效果有哪些类型?5、如何衡量消费效果?6、怎样评价旅游消费效果?三、论述题1、试述旅游消费在旅游经济运行中的作用。
2、阐述旅游消费合理化的内容及形式。
3、阐述旅游消费结构的影响因素。
4、分析旅游者如何在旅游目的地之间实现最大满足的选择。
5、试分析国外或国内旅游者在您当地的消费结构,并说明成因参考答案一、重点概念旅游消费:旅游消费,从动态意义上讲,是指人们支付货币购买旅游产品以满足自身旅游需求的行为(过程);从静态意义上讲,是指“由旅游单位(游客)使用的或为他们而生产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世界旅游组织WTO定义)。
因而,旅游消费是指人们在旅游过程中为满足自身的享受和发展的需要而消费的物质产品和精神资料的总和。
旅游消费结构:旅游消费结构,是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所消费的各种类型的旅游产品及相关消费资料的比例关系。
旅游消费合理化:旅游消费合理化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它是指旅游消费从不合理状态向合理化状态不断逼近的渐进过程。
旅游消费效果:在旅游者的消费过程中,投入与产出、消耗与成果、消费支出与达到消费目的之间的对比关系,就是旅游消费效果。
微观旅游消费效果:是指旅游者通过旅游消费,在物质上和精神上得到的反映。
宏观旅游消费效果:是把所有旅游消费作为一个整体,从社会角度研究旅游产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分析旅游消费的状况、旅游者的满足程度、旅游消费对社会生产力及再生产的积极影响,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所起的促进作用等。
旅游者消费最大满足:是指旅游者在支出一定时间和费用的条件下,通过旅游消费获得的精神上与物质上的最佳感受,即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实际感受与主观愿望的最大相符程度。
二、简答题1、怎样理解旅游消费的性质?答:旅游消费作为一种消费方式,主要由旅游消费意识、旅游消费习惯、旅游消费能力、旅游消费水平、旅游消费结构等要素构成。
论旅游消费的本质特征与功能特点内容摘要:旅游消费是旅游者在旅行活动中产生的所有消费,是居民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旅游消费以游客的地理空间位移实现交易和消费,其发生和运行具有异地性与流动性、体验性与学习性、耦合性与交互性、时间性与空间性、波动性与非线性等规律特征。
因旅游消费是体系庞杂的低成本生活消费,因而是最直接的最终消费和发展性消费,是多层次综合性消费,是可重复可持续的消费,对经济社会发展优化和国民福利提升具有重要促进功效,是我国扩大国内需求、促进居民消费的重要战略支撑点,并将伴随我国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提高得到长足发展。
关键词:旅游消费基本规律功能特点当前,中国正进入全面转型期:由外需向内需转变、由投资向消费转变。
进一步扩大居民最终消费和大众生活消费,推动经济数量增长的“世界工厂”向发展质量提高和国民福利提升的“消费大国”转型,是当前和今后较长一段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方向。
旅游消费是旅游者在一国(或地区)的整个旅行游览活动中为满足旅游需要而购买的各种物质产品、精神产品和服务,其庞大的体系规模、独特的运行规律和多方面的发展功能,在扩内需、促消费的“消费立国”转型中可以发挥战略性作用。
旅游消费的本质特征(一)异地性与流动性旅游消费的异地性基于这样一个经济现实,即旅游者将自己在目的地之外的经济收入用于在目的地的消费。
对于目的地而言,旅游者具有在空间上离开其“个体经济利益中心”的“非居民”身份。
旅游消费异地性的经济意义在于其对旅游目的地的影响将远远超过旅游者所处的日常生活环境。
同时,旅游消费的异地性又决定了可能的高风险性,导致旅游消费购买必然很谨慎。
而且,正是因为旅游消费的异地性,也使得旅游消费表现为一种流动性消费,是沿着旅游线路的延伸在不同地点进行的散点式消费。
这种流动性特性不仅使旅游消费能够拉动多种产业增长,而且能使不同地区经济受益,有利于国民财富在不同区域间均衡分配。
(二)体验性与学习性旅游消费是一种体验,其过程始于消费之前、并延续到消费之后,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之前的期望阶段—期盼旅行带来预期的收获;前往目的地阶段—力求尽量方便、快速到达;在目的地度过阶段—感受异地自然、文化、风情等获得认知和满足;返程阶段—主客地两种环境和情景的对比性感受与理解;以及回程后的追忆阶段—回味、加深认知和理解并计划下次旅行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