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液压元件的配合间隙解读
- 格式:doc
- 大小:30.00 KB
- 文档页数:2
液压缸公差配合-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液压缸是一种常用的液压传动元件,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
作为液压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液压缸的性能直接影响到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
液压缸是通过液压能将液体的压力能转化为机械能,实现线性运动的装置。
它由一个活塞和一个活塞杆组成,其中活塞杆与活塞形成一个密封腔,液体的压力作用在活塞上,从而推动活塞杆实现线性运动。
液压缸常用于各种机械设备中,如起重机、挖掘机、冲床等。
在液压缸的制造过程中,涉及到公差配合的概念和应用。
公差配合指的是由于制造和装配过程中的误差,活塞与活塞杆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或间隔。
合理的公差配合可以确保液压缸的密封性能和运动精度。
液压缸的公差配合对其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如果公差配合过紧,会增加液压缸的摩擦阻力,导致能源的浪费和机械部件的磨损加剧;而公差配合过松,则会降低液压缸的稳定性和运动精度。
因此,优化公差配合是提高液压缸性能的关键。
为了优化公差配合并提高液压缸性能,可以采取一些方法和应用。
例如,通过合理设计和选择材料,控制液压缸的生产制造过程,以减小公差配合误差;利用现代制造技术,如数控加工和精密测量,提高公差配合的精度和一致性;采用合适的密封结构和材料,确保液压缸的密封性能。
综上所述,液压缸公差配合是确保液压缸性能的重要因素。
合理的公差配合可以提高液压缸的运动精度和密封性能,从而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效率。
通过优化公差配合的方法和应用,可以进一步提高液压缸的性能和可靠性。
json"1.2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三个部分:引言、正文和结论。
在引言部分,将对液压缸公差配合的概念和意义进行介绍,以及本文的目的和结构进行阐述。
在正文部分,将介绍液压缸的工作原理和公差配合的概念与意义,讨论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对液压缸性能的影响。
在结论部分,将总结公差配合对液压缸性能的影响,提出优化公差配合的方法和应用,以期对液压缸设计和生产提供参考。
间隙配合公差表1. 引言在机械设计中,配合是指将两个或多个零件组合在一起,使其在一定条件下实现相对运动或固定的一种装配方式。
配合的紧度是通过公差来控制的。
而间隙配合是一种允许存在一定间隙的配合方式,通常用于需要允许一定程度松动的部件连接。
本文将介绍间隙配合公差表的相关知识。
2. 间隙配合的定义间隙配合是指在两个零件相互装配时,其中一个零件的尺寸制造公差较大,以便为另一个零件提供一定的间隙,使其可以相对运动或进行拆卸与装配操作。
通常使用字母大写T来表示间隙配合。
3. 间隙配合公差的分类间隙配合公差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3.1. 游隙配合公差游隙配合公差是指在两个配合零件相互装配时,两个零件的最小间隙均由较大尺寸的零件的公差决定,较小尺寸的零件只能以游动的方式进入较大尺寸零件的间隙中。
游隙配合公差常用于需要具备自由运动或更高灵活性的部件。
游隙配合公差的常见符号:H7/h63.2. 过盈配合公差过盈配合公差是指在两个配合零件相互装配时,较小尺寸的零件因公差制造较大,以便与较大尺寸的零件形成紧密的配合。
过盈配合公差能够实现更高的精度要求和较大的阻力,通常用于需要提高零件刚性或传递力矩的部件。
过盈配合公差的常见符号:H7/h63.3. 差动配合公差差动配合公差是指在两个配合零件相互装配时,较小尺寸的零件制造公差较小,以便通过调整较大尺寸的零件的位置,实现所需的间隙或间距。
差动配合公差常用于需要实现特定运动要求或调整零件位置的部件。
差动配合公差的常见符号:H7/f74. 间隙配合公差表间隙配合公差通常使用公差代号来表示。
以下是一种常见的间隙配合公差表:公差代号游隙配合过盈配合差动配合P1 M1 N1 Q1P2 M2 N2 Q2P3 M3 N3 Q3在公差代号中,P代表游隙配合,M代表过盈配合,N代表差动配合,数字1、2、3表示不同的公差等级,而Q代表游隙配合下的最小间隙量。
5. 使用间隙配合公差表的步骤使用间隙配合公差表的主要步骤如下:1.确定配合零件的类型及要求,包括零件的功能、材质、尺寸等。
液压油缸公差配合液压油缸是液压系统中的核心执行元件,它将液体的压力能转换为机械能,推动负载进行直线运动或摆动。
在液压油缸的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公差配合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公差配合不仅影响着液压油缸的性能、寿命和可靠性,还直接关系到整个液压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
因此,对液压油缸公差配合进行深入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工程价值。
一、液压油缸公差配合的基本概念公差配合是指同一尺寸链中,各组成环之间公差的相互关系和配合性质。
在液压油缸中,公差配合主要涉及缸筒、活塞、活塞杆、导向套等关键零部件的尺寸精度和形位公差。
这些公差的大小和配合性质,直接影响着液压油缸的密封性能、摩擦阻力、运动平稳性和使用寿命。
二、液压油缸公差配合的重要性1. 密封性能:液压油缸的密封性能是其正常工作的基础。
合理的公差配合可以确保缸筒、活塞和活塞杆等部件之间的良好密封,防止液压油泄漏和外界杂质侵入。
否则,密封不良将导致系统压力下降、效率降低,甚至引发故障。
2. 摩擦阻力:液压油缸在运动过程中,各部件之间会产生摩擦阻力。
过大的摩擦阻力不仅会增加能量消耗,还会加速零部件的磨损。
通过合理的公差配合,可以减小摩擦阻力,提高液压油缸的效率和寿命。
3. 运动平稳性:液压油缸的运动平稳性对于保证液压系统的工作精度和稳定性至关重要。
公差配合不当可能导致活塞杆在运动过程中出现卡滞、跳动等现象,影响系统的正常工作。
4. 使用寿命:公差配合对于液压油缸的使用寿命具有决定性影响。
过紧或过松的配合都可能导致零部件的过早损坏。
合理的公差配合可以确保各部件之间的良好接触和相对运动,从而延长液压油缸的使用寿命。
三、液压油缸公差配合的设计原则1. 合理性原则:在设计液压油缸公差配合时,应充分考虑各部件的功能要求和工艺性能,合理选择公差等级和配合性质。
避免盲目追求高精度配合而导致制造成本上升和装配困难。
2. 经济性原则: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应尽量降低制造成本。
第五节 小孔及间隙流动在液压传动系统中常遇到油液流经小孔或间隙的情况,例如节流调速中的节流小孔,液压元件相对运动表面间的各种间隙。
研究液体流经这些小孔和间隙的流量压力特性,对于研究节流调速性能,计算泄漏都是很重要的。
一、小孔流动液体流经小孔的情况可以根据孔长l 与孔径d 的比值分为三种情况:l/d≤0.5时,称为薄壁小孔;0.5<l/d≤4时,称为短孔;l/d >4时,称为细长孔。
图2-23液体在薄壁小孔中的流动1. 1. 液流流经薄壁小孔的流量液体流经薄壁小孔的情况如图2-23所示。
液流在小孔上游大约d/2处开始加速并从四周流向小孔。
由于流线不能突然转折到与管轴线平行,在液体惯性的作用下,外层流线逐渐向管轴方向收缩,逐渐过渡到与管轴线方向平行,从而形成收缩截面A c 。
对于圆孔,约在小孔下游d/2处完成收缩。
通常把最小收缩面积Ac 与孔口截面积之比值称为收缩系数Cc ,即Cc =Ac/A 。
其中A 为小孔的通流截面积。
液流收缩的程度取决于Re 、孔口及边缘形状、孔口离管道内壁的距离等因素。
对于圆形小孔,当管道直径D 与小孔直径d 之比D/d≥7时,流速的收缩作用不受管壁的影响,称为完全收缩。
反之,管壁对收缩程度有影响时,则称为不完全收缩。
对于图2-23所示的通过薄壁小孔的液流,取截面1—1和2—2为计算截面,设截面1—1处的压力和平均速度分别为p 1、υ1,截面2—2处的压力和平均速度分别为p 2、υ2。
由于选轴线为参考基准,则Z 1=Z 2,列伯努利方程为:122211222wP a v g p a v g h γγ+=++由于小孔前管道的通流截面积A 1比小孔的通流截面积A 大得多,故υ1υ2, υ1可忽略不计。
此外,式中的hw 部分主要是局部压力损失,由于2—2通流截面取在最小收缩截面处,所以,它只有管道突然收缩而引起的压力损失。
222w h v g ζ=将上式代入伯努利方程中,并令Δp =p 1- p 2,求得液体流经薄壁小孔的平均速度υ2为:221()v a ζ=+ρp∇2 (2-60)令C υ=1/(α2+ζ),为小孔流速系数,由于υ2是最小收缩截面上的平均速度,设最小通流截面的面积为Ac ,与小孔通流截面积A 的比值为Ac/A=Cc ,则流经小孔的流量为:2q Acv ==c u C C A ρp ∇2=CdA ρp∇2 (2-61)式中:流量系数C d =C c C υ;Δp 为小孔前后压差。
流体力学与液压传动(专科)作业答案一、判断( 每题参考分值2.5分 )1、液压缸差动连接时,液压缸产生的作用力比非差动连接时的作用力大。
A. 正确B. 错误答案:【B】2、在研究流动液体时,把假设既无粘性又不可压缩的液体称为理想流体。
A. 正确B. 错误答案:【A】3、轴向柱塞泵是通过改变斜盘的角度来实现变量的。
A. 正确B. 错误答案:【A】4、通过节流阀的流量与节流阀的通流截面积成正比,与阀两端的压力差大小无关A. 正确B. 错误答案:【B】5、容积调速回路中,变量泵-定量马达的调速方式为恒转矩调节;定量泵-变量马达的调节为恒功率调节。
A. 正确B. 错误答案:【A】6、定值减压阀为出口压力控制,阀口常开,先导阀弹簧腔的泄漏油必须通油箱。
A. 正确B. 错误答案:【A】7、液体在管道中存在两种流动状态,层流时粘性力起主导作用,紊流时惯性力起主导作用,液体的流动状态可用雷诺数来判断。
A. 正确答案:【A】8、液压缸差动连接时,能比其它连接方式产生更大的推力。
A. 正确B. 错误答案:【B】9、作用于活塞上的推力越大,活塞运动速度越快。
A. 正确B. 错误答案:【B】10、液压泵的实际流量比理论流量小;而液压马达实际流量比理论流量大。
A. 正确B. 错误答案:【A】11、标号为N32的液压油是指这种油在温度为400C时,其运动粘度的平均值为32mm2/s。
A. 正确B. 错误答案:【A】12、定值减压阀为出口压力控制,阀口常开,先导阀弹簧腔的泄漏油必须通油箱。
A. 正确B. 错误答案:【A】13、液流流经薄壁小孔的流量与小孔通流面积的一次方成正比,与压力差的1/2次方成正比。
通过小孔的流量对温度不敏感,因此薄壁小孔常用作可调节流阀。
A. 正确B. 错误答案:【A】14、由于流体具有粘性,液流在管道中流动需要损耗一部分能量,它由沿程压力损失和局部压力损失两部分组成。
B. 错误答案:【A】15、调压回路的功用是使液压系统整体或某一部分的压力等于或不超过某个限定值。
序号(学生学号):201140110225液压课程设计设计题目:上料机液压系统设计班级:2011级本机制(2)班学号:201140110225设计者:汤特指导老师:黄磊肖新华黄松林2014年3月一.序言1.设计的目的2设计的要求二.工况分析1. 动力分析(负载分析)2. 运动分析(速度分析)3.绘制负载图和速度图三.确定液压缸1.液压缸的工作压力2.液压缸主要尺寸3.计算最大流量4.确定液压缸的结构5. 工况图的绘制四.拟定液压原理图1.速度回路的选择比较2.压力回路的选择比较3. 换向回路的选择比较4. 泵的供油方式5. 确定总的液压原理图(说明清楚各个动作的进油路和回油路的路线)五.液压元件的选择1. 泵的选择2.电动机的选择3.液压阀的选择4.辅助原件六.验算液压系统的性能1.压力损失验算2. 温升的验算七. 总结一.序言1、课程设计目的通过本次设计,让我很好的锻炼了理论联系实际,与具体项目、课题相结合开发、设计产品的能力。
既让我们懂得了怎样把理论应用于实际,又让我们懂得了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怎样用理论去解决。
在本次设计中,我们还需要大量的以前没有学到过的知识,于是图书馆和INTERNET成了我们很好的助手。
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我们要判断优劣、取舍相关知识,不知不觉中我们查阅资料的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我们学习的知识是有限的,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肯定会遇到许多未知的领域,这方面的能力便会使我们受益非浅。
在设计过程中,总是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有时发现一个问题的时候,需要做大量的工作,花大量的时间才能解决。
自然而然,我的耐心便在其中建立起来了。
为以后的工作积累了经验,增强了信心。
同时为毕业设计和今后工作中进行液压系统结构设计打下基础。
2、设计步骤和内容设计步骤如下:液压系统的设计步骤和内容大致如下:(1) 明确设计要求,进行工况分析,绘制工况图;(2) 确定液压系统的主要性能参数;(3) 拟订液压系统原理图;(4) 计算液压系统,选择标准液压元件;(5) 液压缸设计,绘制液压缸装配图;(6) 绘制工作图,编写技术文件,如果有些同学能力好,时间宽裕的话并提出电气控制系统控制液压元件的设计。
一、填空题1.液压系统由动力元件、执行元件、控制元件、辅助元件和传动介质元件五部分组成.2.节流阀通常采用薄壁小孔;其原因是通过它的流量与粘度无关,使流量受油温的变化较小。
3.液体在管道中流动时有两种流动状态,一种是层流,另一种是紊流。
区分这两种流动状态的参数是雷诺数。
4.在液压系统中,当压力油流过节流口、喷嘴或管道中狭窄缝隙时,由于流速会急剧增加,该处压力将急剧降低,这时有可能产生气穴。
5.液压马达把液压能能转换成机械能能,输出的主要参数是转速和转矩。
6.液压泵的容积效率是该泵实际流量与理论流量的比值.7.液压缸的泄漏主要是由压力差和间隙造成的。
8.外啮合齿轮泵中,最为严重的泄漏途径是轴向间隙。
9.和齿轮泵相比,柱塞泵的容积效率较高,输出功率大,抗污染能力差。
10.在旁油路节流调速回路中,确定溢流阀的调定压力时应考虑克服最大负载所需要的压力,正常工作时溢流阀口处于打开状态.11.常用方向阀的操作方式有手动、机动、电磁等三种。
1.液压系统中的压力取决于(负载),执行元件的运动速度取决于(流量)。
2.液压传动装置由(动力元件)、(执行元件)、(控制元件)和(辅助元件)四部分组成,其中(动力元件)和(执行元件)为能量转换装置。
3.液体在管道中存在两种流动状态,(层流)时粘性力起主导作用,(紊流)时惯性力起主导作用,液体的流动状态可用(雷诺数)来判断.4.在研究流动液体时,把假设既(无粘性)又(不可压缩)的液体称为理想流体.5.由于流体具有(粘性),液流在管道中流动需要损耗一部分能量,它由(沿程压力) 损失和(局部压力)损失两部分组成.6.液流流经薄壁小孔的流量与(小孔通流面积)的一次方成正比,与(压力差)的1/2次方成正比。
通过小孔的流量对(温度)不敏感,因此薄壁小孔常用作可调节流阀.7.通过固定平行平板缝隙的流量与(压力差)一次方成正比,与(缝隙值)的三次方成正比,这说明液压元件内的(间隙)的大小对其泄漏量的影响非常大.8.变量泵是指(排量)可以改变的液压泵,常见的变量泵有(单作用叶片泵)、(径向柱塞泵)、(轴向柱塞泵)其中(单作用叶片泵)和(径向柱塞泵)是通过改变转子和定子的偏心距来实现变量,(轴向柱塞泵) 是通过改变斜盘倾角来实现变量。
液压间隙调节器的工作原理液压间隙调节器是一种常见的液压控制元件,它由调节阀、缸体、活塞和弹簧等组成。
它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液压力来调节间隙的大小,从而实现对液压系统的压力、流量等参数的控制。
液压间隙调节器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描述为:当液压油经过调节阀进入缸体时,活塞会受到液压力的作用而移动,从而使得缸体内的间隙发生改变。
这个间隙的大小直接影响到液压系统的工作参数,如压力和流量等。
当调节阀调整到合适的位置时,间隙大小可以达到所需的控制要求。
液压间隙调节器的工作原理可以进一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调节阀调节液压油的流量:液压油通过调节阀进入缸体,调节阀可以根据系统需求来调整液压油的流量大小。
调节阀的开度决定了液压油流量的大小,进而影响到液压系统的工作压力。
2. 液压力作用于活塞:液压油经过调节阀后进入缸体,液压力作用在活塞上。
活塞的移动方向和位移大小取决于液压力的大小和方向。
3. 活塞移动改变间隙大小:液压力作用在活塞上时,活塞会受到力的作用而移动。
活塞的移动会导致缸体内的间隙发生改变,从而影响到液压系统的工作参数。
4. 弹簧提供反作用力:为了保持液压间隙调节器的稳定性,通常会在活塞上设置弹簧。
弹簧提供一个反作用力,使得活塞在受到液压力的作用后能够回到初始位置,从而保持间隙的稳定性。
通过不断调整调节阀的开度,可以实现对液压间隙调节器的控制。
调节阀的开度决定了液压油流量的大小,进而影响到液压系统的工作压力和流量等参数。
通过合理地调节液压间隙调节器,可以实现对液压系统的精确控制,满足不同工况下的需求。
总结起来,液压间隙调节器是一种通过调节阀、缸体、活塞和弹簧等组成的液压控制元件。
其工作原理是通过调节阀调节液压油的流量,使液压力作用于活塞上,从而改变活塞和缸体之间的间隙大小。
通过不断调整调节阀的开度,可以实现对液压系统的精确控制。
液压间隙调节器在工程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可以满足不同工况下的需求,提高系统的工作效率和稳定性。
理想液体伯努利方程
实际液体重度
γ=ρ·g 雷诺数
Re=v·D H /νv - 流速
D H - 水力直径
ν - 运动粘度
D H =4A/χA- 通流截面面积
χ- 湿周长度
用到的基本公式
常量=++g
v z p 21211γw h g
v z p g v z p +++=++2222222111γ
γ
沿程压力损失 达西(Darcy)公式
l- 直管长度d- 管路内径
v- 平均流速
ρ- 油密度
λ-沿程阻力系数
局部压力损失
ξ-局部阻力系数C d - 流量系数
薄壁小孔流量 a - 节流面积
ρ- 油液密度细长孔流量圆环形间隙流量ε- 偏心率δ- 同心时的间隙量
e - 偏心量
ε=e/δ
平面缝隙流量 b - 缝隙宽度平行圆盘间隙流量R - 圆盘的外半径r - 圆盘的中心孔半径
2v =P △2
⋅⋅ρ
ξ2v d l =P △2⋅⋅⋅ρλp 2=Q d ∆⋅⋅⋅ρa C p p ∆⋅⋅⋅⋅=∆⋅⋅⋅l
128d l 128d =Q 4
4ρνπμπ)5.11(l 12d )5.11(l 12d =Q 2323ερνδπεμδπ+⋅∆⋅⋅⋅⋅⋅=+⋅∆⋅⋅⋅⋅p p p b p b ∆⋅⋅⋅⋅=∆⋅⋅⋅l 12l 12=Q 33ρνδμδp R
p R
∆⋅⋅⋅⋅=∆⋅⋅⋅r ln 6r ln 6=Q 33
ρνδπμδπ
系统设计方面
管道压力损失
薄壁孔流量公式
细长孔流量公式,参照圆形孔计算公式,这只是粗略计算。
液压设备保养与修理设备的正确使用与精心保养,可以防止机件过早磨损和遭受不应有的损坏,从而延长使用寿命.对设备进行有计划的修理,可使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发挥应有的效能。
一液压系统使用保养要求液压设备具有很多优点,但是使用不当会出现各种故障。
因此,除对液压装置的设计、制造有特殊要求外,正确地使用和维护也是十分重要的.同时,要建立液压设备使用维护制度,以精心保养为主,使液压系统工作稳定可靠。
1 使用维护要求为了保证液压设备能达到预计的生产能力和稳定可靠的技术性能,对液压设备必须做到:熟练操作、合理调整、精心保养和计划检修。
对液压设备在使用时有下列要求:(1)按设计规定和工作要求,合理调节液压系统的工作压力和工作速度.当压力阀和调速阀调节到所要求的数值后,应将调节螺钉紧固牢靠,以防松动。
对设有锁紧件的元件,调节后应把调节手柄锁住.(2)按使用说明书规定的油品牌号选用液压油。
在加油之前,油液必须过滤。
同时,要定期对油质进行取样化验,若发现油质不使使用要求必须更换。
(3)机床液压系统油液的工作温度不得超过60℃,一般应控制在35~55℃范围内。
若超过规定范围,应检查原因,予以排除。
(4)为保证电磁阀正常工作,必须保证电压稳定,其波动值不应超过额定电压的+5%~15%。
(5)不准使用有缺陷的压力表或在无压力表的情况下工作或调压。
(6)电气柜、电气盒、操作台和指令控制箱等应有盖子或门,不得敞开使用,以免积污.(7)当液压系统某部位产生故障时(例如,油压不稳、油压太低、振动等等),要及时分析原因并处理,不要勉强运转,造成大事故.(8)定期检查润滑管路是否完好,润滑元件是否可靠,润滑油质量是否达到要求,油量是否充足,若有异常应及时排除。
(9)定期检查冷却器和加热器工作性能.(10)经常观察蓄能器工作性能,若发现气压不足或油气混合时,应及时充气和修理。
(11)经常检查和定期紧固管件接头、法兰盘等,以防松动。
对高压软管要定期更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