碗花糕表格式课堂实录
- 格式:doc
- 大小:32.50 KB
- 文档页数:12
《打碗碗花》教学实录 3份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打碗碗花》的教学实录,希望能为教学
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在进行《打碗碗花》的教学前,首先需要准备好相应的教学材料和
器材。
可以准备好红、黄、绿等颜色的彩纸和剪刀,还需要准备好胶水、笔等工具。
同时,要确保教学场地宽敞明亮,确保学生在学习过
程中有良好的环境。
接下来,教师可以通过视频、图片等形式向学生展示《打碗碗花》
的效果图,让学生对作品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然后,教师可以向学生
介绍《打碗碗花》的历史渊源和意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向学生示范如何制作《打碗碗花》,重点讲解每一个步骤的要领和技巧。
学生可以跟随教师的示范,一步
一步地完成作品。
在学生的制作过程中,教师要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掌握技巧,完成作品。
在学生完成《打碗碗花》作品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评比和展示。
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展示,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通过以上的教学实录,希望可以为教学工作者提供一些借鉴和启发,让更多的学生通过学习《打碗碗花》这一传统手工艺,感受到文化的
魅力和魅力。
碗花糕语文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碗花糕》。
(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寓意。
(3)学会生字词,并能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
(2)学会通过描绘人物、情节来表达情感和思想。
(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3)培养学生懂得珍惜亲情和友情,学会感恩。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碗花糕》。
(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寓意。
(3)学会生字词,并能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传统文化元素和寓意。
(2)学会通过描绘人物、情节来表达情感和思想。
三、教学准备1. 课文《碗花糕》文本。
2.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3. 生字词卡片。
4. 写作纸张和文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碗花糕》的背景和作者。
(2)引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大意。
(2)学生通过课文注释和词典,学习生字词。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人物形象、情节发展和寓意。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4. 课堂练习(1)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相关的练习题目。
(2)学生通过描绘人物、情节来表达情感和思想。
5. 总结与拓展(1)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
(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和感悟。
(3)教师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习空间。
五、课后作业1. 请学生回家后向家长介绍课文《碗花糕》的内容和寓意。
2. 请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关于亲情和友情的小作文。
3. 学生回家后进行朗读和背诵课文《碗花糕》。
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为学生创造直观、生动的学习情境,增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碗花糕语文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课文《碗花糕》;(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3)了解碗花糕的制作过程及传统意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实物等引导学生直观地了解碗花糕;(2)运用小组讨论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3)学会通过查字典、询问家长等途径,了解词语的含义。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美食的热爱和传承意识;(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态度;(3)培养学生学会关爱他人,懂得分享。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理解课文《碗花糕》;(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3)了解碗花糕的制作过程及传统意义。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理解和运用;(2)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手法;(3)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情感。
三、教学准备1. 课文朗读录音;2. 碗花糕的图片或实物;3. 生字词卡片;4. 字典或其他参考资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向学生介绍碗花糕的图片或实物,引发学生的好奇心;(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碗花糕的了解。
2. 课文朗读与理解:(1)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跟读;(2)学生自读课文,并尝试理解课文内容;(3)老师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帮助学生理解。
3. 生字词学习:(1)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学习生字词;(2)老师通过卡片、游戏等方式,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4. 课堂小结:(1)老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2)学生分享他们对碗花糕的认识和体会。
五、作业布置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碗花糕》;(2)运用生字词写一段话;(3)了解一种传统美食,下节课分享。
2. 课后作业:(1)家长协助孩子了解碗花糕的制作过程;(2)家长鼓励孩子参与家务,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
六、教学内容与活动1. 课文深入学习:引导学生通过细节理解课文,如描述碗花糕的句子,描绘人物心情的句子等。
《碗花糕》教案(粤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碗花糕》教案教学目的:1、学习本文通过回忆主要事件来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方法。
2、体现作者所表现的亲情和乡情。
3、分析作者通过本文反映了他精神家园怎样的向往和追求。
教学重点:分别为上述1、2点。
教学难点:为上述第3点。
课型:教读课。
方法:讲授法、点拨法。
教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介绍作者,整体感知。
教学过程:一、作者简介:王充阊,现代作家,笔名汪聪,男,汉族。
1935年生于盘山。
毕业于沈阳师范学院中文系,后做中学教师、新闻记者、副刊编辑。
上个世纪50年代初开始文学创作,1966年初进入营口市委机关,虽中道从政,而业余创作仍在进行。
1980年后调到省委工作,曾任辽宁省委常委、宣传部长,省人大副主任,任南开大学客座教授,兼任辽宁大学、沈阳师范学院、辽宁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国家一级作家。
现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辽宁作协主席。
曾获鲁迅文学奖、冰心散文奖、辽宁文学奖等多种奖项。
出版有散文随笔集《柳荫絮语》、《人才诗话》、《清风白水》、《当代散文大系?王充闾散文随笔选集》、《沧浪之水》、《春宽梦窄》、《中国当代散文精品文库.王充闾散文》、《面对历史的苍茫》、《沧桑无语》、《何处是归程》、《淡写流年》和诗词集《鸿爪春泥》、学术著作《诗性智慧》等。
二、词语:晨曦(xī)剁好饺馅(xiàn)踵(zhōng)事增华花翎(líng)擀(gǎn)面皮发酵(jiào)鸡雏(chú)趔趔趄趄(lièqie)犄(jī)角入殓(liǎn)殁(mò)窆(biǎn)曷(hé)词解:敷陈演绎:铺陈发挥。
踵事增华:继续以前的事业并更加发展。
趔趔趄趄:身体歪斜,脚步不稳。
发蒙:犯糊涂;弄不清楚。
入殓:把死者放进棺材里。
雍雍乐乐:和谐快乐。
伤天害理:指做事残忍,灭绝人性。
彼苍者天,曷其有极:那茫茫无际的苍天啊,我的悲哀何时才有尽头!三、朗读课文,给课文三个部分加上小标题。
《碗花糕》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学习本文通过回忆主要事件来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方法。
2. 分析作者通过本文反映了他精神家园怎样的向往和追求。
3. 体会作者所表现的亲情和乡情。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分析作者通过回忆主要事件来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方法。
2. 难点:理解作者通过碗花糕所表达的思乡之情和对童年时光的怀念。
三、教学方法
1. 朗读法:通过朗读,品味文章的语言美和情感美。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
3. 体验法:让学生亲自制作碗花糕,体验制作过程中的乐趣,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教师:同学们,你们吃过碗花糕吗?你们知道碗花糕是怎么做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碗花糕的文章。
2. 整体感知:
学生自主阅读文章,理解文章的大意。
教师提问:这篇文章写了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 深入探究: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文章的结构、语言和写作手法。
教师提问:作者是如何通过回忆主要事件来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
4. 体验环节: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制作碗花糕,体验制作过程中的乐趣。
5. 课堂总结:
教师总结本文的中心思想和写作特点,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所表现的亲情和乡情。
6. 布置作业:
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童年回忆的文章,要求运用本文的写作方法,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打碗碗花》教学实录之一打碗碗花教学反思》摘要:()师(揭示课题)打碗碗花见到吗?生没有我们这儿没有,(生)师你们研究了哪几词?生声不吭、担心、骤然,师我们还没学习段呢想想这段主要吗?生(划划)师你们研究哪些词句?生荒地、野花教学要.培养孩子善良情感善探究品质.理并掌握课将信将疑、郑重其事、声不吭、安然无恙、如释重、信不疑等词汇3.理课能表情朗课课教学要预习课准生音了课容围绕将信将疑懂、部分()师(揭示课题)打碗碗花见到吗?生没有我们这儿没有师我也没见课说说那是种怎样花生那花生得十分异样粉透红花瓣连起形成只浅浅碗那碗底师概是怎么种花我们画画会吗?生(生画教师巡视与生交流)师你们画得和上插图差不多赞美它生多么神奇、多么有趣花啊!师这么神奇有趣花却有坏名声让人生(生接)打破碗!师是啊你信吗?生(齐)不信!师因你们是知道结了可作者当是生将信将疑师什么叫将信将疑?生就是有相信也有不相信师课看看哪些语句是说明她相信哪些语句是说明她不信!我们边边划行吗?(学教师巡辅导困难生)师可以讨论吗?哪些地方说明我是相信?生我觉得外婆态证明那花绝对是要打破碗句是急忙拉住我连声说不能摘师对你能学着外婆样子说说吗?生(学)师像吗?急忙拉住我连声说出了吗?生(齐)师外婆那么紧张肯定是真[生还有句谁摘它它就叫谁打破饭碗生还有我被吓住了也说明她相信了生还有外婆神色是严肃郑重其事师什么叫郑重其事?(板)生严肃、认真地对待这件事生正地对待这件事师对刚才说这些都证明我相信那么疑又表现哪里?生七段课全证明疑外婆警告淡薄了奇心强烈地鼓动我生还有我尝试偷偷地将花藏起师我们渎课出我将信将疑生练习师完成作业.打碗碗花是种()花(多种答案).用郑重其事和将信将疑说说课部分情节二课教学要体会作者善良理并运用如释重、安然无恙、信不疑等词师我们继续学习《打碗碗花》藏花那段是几段?生8然段师对边边出写心情变化词生(学划词)生紧张如释重信不疑师是这样吗?写写我紧张语句(生)师你们研究了哪几词?生声不吭、担心、骤然师这骤然什么思?(下子!)那作者什么那么紧张那么担心?生担心碗打破被外婆骂师仅仅是怕外婆骂?生我觉得她担心是打碗碗花真有那么坏心眼师我想可能是吧因作者你我我们都不希望它有那种坏名声生我从词可以证明作者很善良希望这花儿心灵与外形样美师这位学有词用得很哪词?生善良师你接着往下说生如释重作者将打碗碗花坏名声当作重直压心上现放下了师哪词是放下思?生释师对!这是生我们记记(空)师出示填空作者()是因顿饭吃完那碗()(信不疑安然无恙)生(完成填空并词恙)师你能信不疑地告诉吗? (朗指导)师能用这些词用课容写下句子吗?生(思考、作业、交流)生打碗碗花不打碗!我心如释重生我奇心让我违背了外婆警告打碗碗花安然无恙我如释重生打碗碗花安然无恙消除了我疑虑我要向人们声宣告打碗碗花不打碗!评价三课教学要学习头尾两段继续巩固运用词语体会作者善良师我们还没学习段呢想想这段主要吗?生(划划)师你们研究哪些词句?生荒地、野花荒地上才有野花生石人石马、怪模怪样地方长出种野花挺怪增添了神感生荒野地上有灿烂野花所以是孩子们乐暗示这花应该是美!师你们真会学习将我要说全说了孩子们喜欢然喜欢美丽野花、喜欢无拘无束玩耍我想作者就是这思吧?我们将作者快乐出!师节你能将作者始终不明白问题说明白吗?(生课出?、出!)师什么给打碗碗花起这名生(讨论并交流)生可能是人们了让花儿开得开得盛不希望人们采它有想出这名生可能是因它样子像碗人们想出这名称生可能这花有毒人们伯孩毒所以取这名吓孩子师分析都很有道理我了些这花可做杀虫剂可能是有毒人们了让孩子不采才想这么理由可真委屈它了!生我们给它改名吗?师行我们给它写声明证明它不打碗作业.征名启事.打碗碗花正名。
《打碗碗花》教学实录一、课程导入师:同学们,在今天的课堂上,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种特别有趣的花,它叫打碗碗花。
你们有没有听说过呀?生:(纷纷摇头)没有。
师:那没关系,咱们一起来探索一下这种神秘的花。
二、初读课文师:现在,请大家打开课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师:好了,同学们都读完了。
谁来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生 1:课文讲了一个小女孩看到打碗碗花,以为摘了它会打破碗,后来发现不是这样的。
师:说得不错,还有谁想补充?生 2:还讲了小女孩从害怕到勇敢尝试的过程。
师:很好,两位同学总结得都很到位。
三、生字词学习师:在深入理解课文之前,咱们先来学习一下这课的生字词。
请大家看大屏幕,这些生字,你们都会读了吗?(出示生字:碗、荒、茅、茬)师:谁来读一读?(生举手,师点名读)生 3:碗(wǎn)、荒(huāng)、茅(máo)、茬(chá)师:读得很准确。
那大家知道怎么记住这些字吗?生 4:“碗”字是左右结构,左边是石字旁,右边是“宛”。
师:不错,这个方法很好。
那“荒”字呢?生 5:“荒”上面是草字头,下面是“流”字去掉三点水。
师:真聪明!那咱们再来看看“茅”和“茬”。
师:“茅”字是上下结构,上面是草字头,下面是“矛”。
“茬”字要注意它的读音是“chá”,不是“zhá”。
师:现在,请同学们在本子上把这些生字写三遍,注意书写规范。
(学生写字)四、精读课文师:同学们,咱们再回到课文。
小女孩为什么会认为摘了打碗碗花会打破碗呢?生 6:因为外婆说摘了打碗碗花会打破碗。
师:那外婆是怎么说的呀?生 6:(读课文)“那是打碗碗花。
谁摘它,它就叫谁打破饭碗。
”师:外婆说得这么严肃,小女孩相信了吗?生 7:相信了,所以她很害怕。
师:从哪里能看出她害怕?生 8:“我将信将疑。
但我还是想,那花真是那么娇,那么嫩,那么白,像个瓷碗打碎了的样子。
《碗花糕》教案教案:《碗花糕》教学目标:1.了解碗花糕的制作过程和原料;2.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力;3.激发学生对食物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教学准备:碗花糕制作所需原料:低筋面粉、糖粉、牛奶、鸡蛋、黄油、香草精等。
制作工具:搅拌器、刀具、碗具、烤盘、烤箱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教师介绍碗花糕的来历和受欢迎程度,引起学生的兴趣。
2.展示已经制作好的碗花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二、讲解步骤(10分钟)1.向学生展示所需原料和制作工具,并进行说明。
2.讲解碗花糕的制作步骤,包括混合、搅拌、烘烤等。
3.重点讲解每个步骤的注意事项和技巧。
三、示范制作(15分钟)1.老师现场示范制作碗花糕的整个过程,并解释每个步骤的操作方法。
2.注意示范过程中的技巧和细节。
四、学生动手制作(30分钟)1.学生按照教师的示范开始制作碗花糕,老师逐一指导和解答问题。
2.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喜好添加巧克力碎片、水果等,增加创造性。
五、烘烤(20分钟)1.将制作好的碗花糕放入预热好的烤箱中烘烤,时间和温度根据具体情况调整。
2.学生观察烘烤过程,注意时间控制和烤箱安全。
六、品尝和分享(10分钟)1.取出烤好的碗花糕,学生可以尝试自己制作的成果。
2.学生分享制作过程中的经验和感受。
七、总结评价(5分钟)1.教师总结制作碗花糕的步骤和要点,强调学生的努力和创造力。
2.学生进行互评,评价自己和同学的制作成果。
八、课堂延伸(5分钟)1.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其他食物的制作方法,培养他们的厨艺兴趣。
2.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教学,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制作碗花糕的基本步骤和要点。
在动手制作的过程中,学生不仅锻炼了手部协调能力,还培养了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同时,学生通过品尝和分享,增进了对食物的认识和喜好,激发了对食物魅力的探索欲望。
通过课堂延伸,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和实践,不断丰富自己的饮食知识和技能。
《碗花糕》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碗花糕的基本制作方法和步骤,掌握一些基本的烹饪技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解、示范、实践等方式,引导学生掌握碗花糕的制作方法和步骤。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生活技能,激发学生对烹饪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内容
1. 碗花糕的基本制作方法和步骤。
2. 碗花糕的烹饪技巧和注意事项。
三、教学方法
1. 讲解法:教师讲解碗花糕的基本制作方法和步骤。
2. 示范法:教师示范碗花糕的制作过程和技巧。
3. 实践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碗花糕的制作实践。
四、教学步骤
1. 导入新课:通过讲述碗花糕的历史背景,引发学生对碗花糕的兴趣。
2. 讲解新课:教师讲解碗花糕的基本制作方法和步骤。
3. 示范新课:教师示范碗花糕的制作过程和技巧。
4. 实践新课: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碗花糕的制作实践。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碗花糕的制作方法和技巧。
五、教学评价
1. 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实践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2. 结果评价:通过测试或作业,检查学生对碗花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课堂小结回家了解更多关于花点心的知识学生分组进行
游戏,口述这节
课所达到的收
成
板书
第六课花点心
课后反思开始这节课的时候内心是暖暖的蛮有把握的。
心想着胶泥应该是哪个小孩都无法抵挡的诱惑。
因此去网上搜集了些资料,丰富了自己的PPT,一早去安德鲁森买了造型专门颜色漂亮的小蛋糕。
想着设定的一个个环节,是乐呵的。
站在了讲台上,开始是在一年级四班的第一次讲述,开始的行为适应专门乐观,但是当课程进行到胶泥制作的时候就有小朋友管不住自己的小手了,想,事实上也是能够明白得的,如何讲谁都有好奇心,小小孩尤为,然而无规矩不成方圆。
或者换个角度来想,美术课教的不仅仅是手工和绘画技巧,观看的好适应是美术课中尤为重要的,记得看《人物》专栏的时候,一个徒弟如此评论他的师父,当大巴里显现了一只黄蜂,大伙儿都焦躁不安的想把它驱逐出去的时候,大师没有,而是当黄蜂落在他衣袖的时候他静静的观看它的外形特点,在其作品上偶有了了几笔但专门传神的小蜂的踪影。
因此这只是个例子,因此创作来源于善于观看的适应。
《碗花糕》教案及赏析《碗花糕》教案及赏析《中国现代散文选读》教学构思主备:适用年级:高二时间:第一、二周【本册教材说明】本册书按内容共分5个单元,共16篇文章。
有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及哲理散文(小品)。
【学习方式】准备采用小组推荐——教师精品阅读指导示范——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教学思路】(1)第一时每小组精读一个单元,然后从本单元中推荐一篇你最喜欢的文章并写出250字左右的推荐理由,小组长统计出推荐最多的篇目给科代表。
(2)第二课时全班精读各小组推荐出来的另外4篇散文。
(3)后面课时老师示范指导阅读2课时,然后小组合作学习,每篇1课时。
第三课时(示范指导阅读:《碗花糕》)一、教学目标(1)散文阅读方法指导。
(2)信息筛选及概括能力培养。
二、教学步骤1、回顾并归纳散文阅读方法(5)替我护短(6)夜半叫魂(注意主语最好是嫂子)5、巩固、记忆:(下节课前检查,前置式作业)(1)词语正音:晨曦(xī)剁好饺馅(xiàn)踵(zhōng)事增华花翎(líng)擀(gǎn)面皮发酵(jiào)鸡雏(chú)趔趔趄趄(lièqie)犄(jī)角入殓(liàn)殁(mò)窆(biǎn)曷(hé)词语解释:敷陈演绎:铺陈发挥。
踵事增华:继续以前的事业并更加发展。
趔趔趄趄:身体歪斜,脚步不稳。
发蒙:犯糊涂;弄不清楚。
入殓:把死者放进棺材里。
雍雍乐乐:和谐快乐。
伤天害理:指做事残忍,灭绝人性。
彼苍者天,曷其有极:那茫茫无际的苍天啊,我的悲哀何时才有尽头!第四课时一、教学目标(1)本文主旨探析。
(2)分小组交流赏析体会。
(检查上节作业)二、教学步骤(一)主旨探究:1、作者这篇文章是写物还是写人?用意在哪?2、作者为什么标题不用“我的嫂子”而用“碗花糕”?(1)参考《教参》P25《精神还乡与灵魂归宿》本文回忆的是一个平平常常的人,讲述的是一件件平平常的事,抒发的是一个平常人的一种最质朴的情感。
《碗花糕》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文中的生字词。
体会文章质朴自然的语言风格,学习作者通过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形象、表达情感的手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默读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文中所表达的亲情之美,珍惜身边的亲人。
体会作者对故乡和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分析文中嫂嫂的形象特点,理解作者对嫂嫂的深厚情感。
品味文章中细腻而真挚的细节描写,体会其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2、教学难点理解文章中蕴含的对故乡、对童年、对亲人的复杂情感。
探究文章以“碗花糕”为题的深刻内涵和作用。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引导启发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展示一些与传统糕点相关的图片)同学们,看到这些美味的糕点,你们是不是垂涎欲滴了呢?今天我们要走进一篇与糕点有关的文章——《碗花糕》,去感受其中蕴含的深厚情感。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生默读课文,圈画出文中的生字词,教师进行讲解。
请学生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教师进行总结和补充。
3、精读课文,分析人物形象引导学生找出文中描写嫂嫂的语句,分析嫂嫂的形象特点。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对嫂嫂形象的理解,教师进行巡视和指导。
请小组代表发言,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4、品味细节描写,体会情感让学生找出文中的细节描写,如嫂嫂做碗花糕的过程、与“我”相处的细节等。
引导学生分析这些细节描写在表达情感上的作用,体会作者对嫂嫂的感激、敬爱之情。
5、探究标题,理解内涵提出问题:文章为什么以“碗花糕”为题?学生思考、讨论,教师进行引导和启发。
明确:“碗花糕”是文章的线索,贯穿了全文;它是嫂嫂善良、勤劳、心灵手巧的象征;也寄托了作者对嫂嫂、对童年美好时光的怀念。
6、拓展延伸让学生回忆自己身边的亲人,讲述一件与亲人之间的温暖故事。
小学语文《打碗碗花》教学实录3学生反复读课文后,通过师生打电话的形式,在教师的诱导下,让学生将打碗碗花的生活环境、样子、打碗碗花不打碗的内容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并复述出来,以此来理解课文内容,并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小朋友会打电话吗?(会)那这节课老师和你们一起来打电话,好吗?(好)二、自读课文1、不过,在打电话之前,小朋友先要认真地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打碗碗花的哪些内容?试着用自己的话将这几个内容说一说。
(为打电话作准备)2、观察学生读课文情况之后,提示:读书可以有声有色地读、不动声色地读、有口无心地读,小朋友喜欢怎么读?(有声有色地读)。
然后请一个学生示范,其他学生学着读。
3、学生有声有色地读课文,教师巡视。
三、师生通话(一)、提示:现在,小朋友们都是打碗碗花,老师是一朵无名花。
在通话的过程中,如果你对别的打碗碗花的回答不满意,可以站起来继续说。
(二)、通话过程:1、师:喂,你们好!生:你好!师:我是一朵无名花,前几天我的家被无情的大水淹了,所以想找个地方安家。
不知你们那儿美不美呀?生:我们这儿可美啦!(复述打碗碗花的生活环境这一内容)[等于学习第一自然段的内容]2、师:听了你们的介绍,我也觉得你们那儿的生活环境(板书)挺美的。
那明天,我就搬到你们这儿来住。
请你们明天早上八点在大路边等我,好吗?生:好啊,欢迎你!师:可是,我不认识你们,不知道你们长什么样啊?生:我像个小碗(复述打碗碗花的样子这一内容)师:哦,原来你们长得像只小碗,而且还粉中透红的,你们的样子(板书)真美。
[等于学习第二自然段的内容]3、师:你瞧我,跟你们聊了那么长时间,还没请教你们的尊姓大名呢?生:我们叫打碗碗花。
师:什么?打碗碗花?你们经常让人打破饭碗吗?生:不,不是这样的!(复述打碗碗花不打碗这一内容)[等于学习第八自然段的内容]师:哦,原来打碗碗花不打碗(板书)。
这位小朋友通过自己的亲身试验,还了你们一个清白,你们怎么感谢她呢?生:我们要向她表示衷心的感谢,是她的敢于实践,还了我们清白之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