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 格式:pdf
- 大小:825.71 KB
- 文档页数:13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第一篇: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机械原理课程设计题目一、蜂窝煤成型机 l.工作原理及工艺动作过程冲压式蜂窝煤成型机是我国城镇蜂窝煤(通常又称煤饼,在圆柱形饼状煤中冲出若干通孔)生产厂的主要生产设备。
它将粉煤加入转盘上的模筒内,经冲头冲压成蜂窝煤。
为了实现蜂窝煤冲压成型,冲压式蜂窝煤成型机必须完成五个动作: 1)粉煤加料:2)冲头将蜂窝煤压制成型;3)清除冲头和出煤盘的积屑的扫屑运动;4)将在模筒内的冲压后的蜂窝煤脱模; 5)将冲压成型的蜂窝煤输送装箱。
2.原始数据及设计要求1)蜂窝煤形状为圆柱体,成品尺寸:¢100 mm×60 mm; 2)蜂窝煤成型机的生产能力:50次/min。
3)驱动电机:转速n=1440r/min。
4)冲压成型时的生产阻力达到100000N;5)为了改善蜂窝煤冲压成型的质量,希望在冲压后有一短暂的保压时间。
6)由于冲头要产生较大压力,希望冲压机构具有增力功能,以增大有效力作用,减小原动机的功率。
3.设计方案提示冲压式蜂窝煤成型机应考虑三个机构的选型和设计:冲压和脱模机构、扫屑机构和模筒转盘的间歇运动机构。
为了减小机器的速度波动和选择较小功率的驱动电机,可以附加飞轮。
4.设计任务1)按工艺动作要求拟定运动循环图。
2)进行冲压脱模机构、扫屑刷机构、模筒转盘间歇运动机构的选型。
3)机械运动方案的评定和选择。
4)进行飞轮设计。
5)按选定的电动机和执行机构运动参数拟定机械传动方案。
6)图出机械运动方案简图。
7)对传动机构和执行机构进行运动尺寸计算。
二、剥豆机1.工作原理及工艺动作过程将干蚕豆浸胖后放在料斗内,通过振动下料后将蚕豆平放排列成头尾相接,进豆到切位置,将豆压住并切开头部的皮,然后用挤压方法将豆挤出。
剥豆机的主要工艺动作是送料、压豆切皮、挤压脱皮。
2.原始数据及设计要求 1)蚕豆长度。
20~25mm。
2)蚕豆宽度。
15~20mm。
3)蚕豆厚度。
6~8mm。
机械运动简图设计实例7.1 薄板冲床7.1.l设计要求设计专用冲床,用于金属薄板的冲孔或落料。
7.1.2功能分解显然,为完成冲压工艺过程,需实现下列运动功能要求:(1)冲头作上下往复运动,因此需要设计相应的冲压机构。
(2)板料作纵向步进运动,因此需要设计板料纵向送料机构。
(3)为了节约原材料,工厂往往采用交错冲切方法,这样可以用同样数量的原材料加工出较多的工件,且减少边角余料。
因此,板料在作纵向步进运动的同时,还应作横向停歇往复运动,以实现冲切孔位的交错排列,为此需设计板料横向送料机构。
对这一个机构的运动功能作进一步分析,可知它们分别应该实现下列基本运动:(1)冲压机构有三个基本运动:运动轴线的变换、运动形式的变换、运动方向的交替变换。
(2)板料纵向送料机构也有三个基本运动:运动轴线变换、运动缩小、运动停歇。
(3)板料横向送料机构有四个基本运动:运动形式变换、运动缩小、运动方向的交替变换、运动停歇。
7.3 铆钉冷镦机7.3.1设计要求设计铆钉自动冷镦机,把成卷的线材通过校直、送料、切料、转送、镦锻、起模等工序,制成铆钉。
7.3.2功能分解本机器的功能是自动生产铆钉。
其原理为冷态(室温)镦锻。
它的运动功能可分解为四种工动作:l. 进料金属线材经进料机构校直后,被自动、定时地送入模具。
执行构件作直线停歇运动。
2. 切断转送进料停止后,切断转送机构将棒料切断并把它送至镦料工位。
执行构件作直线停歇等速运动及停歇急回运动。
3. 镦锻成形由镦锻机构镦出铆钉,执行构件作直线往复急回运动。
4. 起模顶料由起模机构将铆钉从定模中推出,执行构件作直线往复停歇运动。
7.4 蜂窝煤成型机7.4.1设计要求蜂窝煤在我国城镇广泛使用。
现要求设计蜂窝煤成形机,将具有一定湿度的粉煤定量送入模腔成形,生产出煤饼。
设计参数为:蜂窝煤形状为圆柱体,成品尺寸:¢100 mm³60 mm;生产能力:40次/min。
7.4.2功能分解为实现蜂窝煤成形,该机应具有下列功能:输入煤粉、煤粉成形、清除煤屑、型煤起模、输出成品。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1.计题目: 糕点切片机2.工作原理及工艺动作过程糕点先成型(如长方体、圆柱体等)经切片后再烘干。
糕点切片机要求实现两个动作: 糕点直线间歇移动和切刀往复运动。
经过二者动作配合进行切片。
改变直线间歇移动速度或每次间歇输送距离, 以满足糕点不一样切片厚度需要。
3.原始数据及设计要求1)糕点厚度: 10~20mm。
2)糕点切片长度(亦即切片高)范围: 5~80mm。
3)切刀切片时最大作用距离(亦即切片宽度方向): 300mm。
4)切刀工作节拍: 40次/min。
5)工作阻力很小。
要求选择机构简单、轻便、运动灵活可靠。
6)电机可选择, 功率0.55KW(或0.75KW)、1390r/min。
4.设计方案提醒1)切削速度较大时, 切片刀口会整齐平滑, 所以切刀运动方案选择很关键, 切口机构应努力争取简单适用、运动灵活和运动空间尺寸紧凑等。
2)直线间歇运动机构怎样满足切片长度尺寸改变要求, 是需要认真考虑。
调整机构必需简单可靠, 操作方便。
是采取调速方案, 还是采取调距离方案, 或采取其它调速方案, 均应对方案进行定性分析比较。
3)间歇机构必需与切刀运动机构工作协调, 即全部送进运动应在切刀返回过程中完成。
需要注意是, 切口有一定长度(即高度), 输送运动必需在切刀完全脱离切口后方能开始进行, 但输送机构返回运动则可与切刀工作行程在时间上有一段重合, 以利提升生产率, 在设计机器工作循环图时, 应根据上述要求来选择间歇运动机构设计参数。
5.设计任务1)依据工艺动作次序和协调要求拟订运动循环图(A3)。
2)进行输送间歇运动、切刀往复直线运动选型。
3)进行机械运动方案评价和选择。
4)依据选定电机和实施机构运动参数拟订机械传动方案。
5)画出机械运动方案示意图。
6)对机械系统和实施机构进行尺寸设计。
7)画出机构运动简图。
(A1)7)对间歇机构或往复运动机构进行运动分析, 绘制从动件位移、速度、加速度曲线图。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的目的综合应用所学过的机械原理知识,进行机构的选型、组合、分析与综合,并绘制相应的机构运动简图,以培养机械运动方案的设计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设计任务及要求本课程设计提供了A、 B两类题目。
A为综合类设计题目,B为创新类题目,要求每个学生选择其中的一个题目,在规定的时间里按题目任务要求完成设计工作,并上交设计说明书一份。
(注:设计说明书统一用本校设计用纸手写并装订,20页以上;说明书应有封面及标题(题目名称)、专业、班级、姓名和学号。
说明书封面自行设计。
若采用手工绘图,用档案袋将说明书与图纸一起交上。
若采用电脑绘图,请将图插入说明书中,并作必要说明。
)设计任务:提交课程设计说明书手写稿一份,设计说明书的基本内容包括:设计题目及参数和要求;功能分解图;机械系统运动循环图;机械系统运动方案拟定;方案比较与评价;机构运动简图;动力机选择;用数据和线图表达的计算结果;收获与建议及参考资料目录。
各图请自选图纸绘制。
三、课程设计内容与时间安排时间安排:1.即日起可根据本任务选择自己的题目,查阅资料,构思设计。
2. 课程设计周第1~4天老师到教室答疑式辅导,有问题的学生可以来问。
3.课程设计周第5天小答辩方式,老师在教室检查设计。
每个学生展示自己的设计结果,并做说明。
4.课程设计周第5天学生上交课程设计资料。
具体内容安排:1)查阅资料、熟悉题目(0.5天)采用多媒体授课,以典型机械的运动方案为例讲解课程设计的过程,下达任务书。
同学根据任务书查阅资料、熟悉题目的具体内容。
2)功能分解(0.5天)按照给定的机械总功能要求,分解成分功能,进行机构的选型与组合。
3)拟定运动循环图(0.5天)确定各执行构件的运动形式和动作的先后顺序、相位,按照它们的协调要求拟定出机械运动循环图,以协调各分支机构的设计、装配和调试。
4)构思和确定方案,方案分析比较、绘制方案图(1天)针对给定的设计要求,构思各种能够实现执行构件运动形式的机构或机械系统,形成多种可能的机械运动方案,然后对各方案进行分析、比较、评选,确定出最佳方案。
机械原理压片机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目标本次课程设计的目标是设计一台机械原理压片机。
通过此次设计,学生应能掌握机械原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设计简单的机械装置。
二、设计内容1.设计一台基于机械原理的压片机,能够满足以下要求:a.利用传动轴,将电机的转动运动转换成压片台的上下运动;b.能够通过凸轮机构控制压片台的运动规律,实现良好的压片效果;c.设计合理的辅助机构,如限位装置、指示装置等。
2.编制压片机的控制程序:a.利用编程软件编写控制程序,可以实现操作界面的设计和操作功能的实现;b.设计合理的操作界面,方便用户使用。
3.进行压片机的性能测试:a.设计测试方案,对压片机的性能进行全面测试,包括压力、速度等参数的测试;b.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总结设计中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意见。
三、设计要求1.设计方案要合理,结构简单可行;2.设计中要考虑机械原理的运用,合理选择传动装置、凸轮机构等;3.考虑操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设计合理的限位装置;4. 掌握相应的设计软件,如Solidworks、Pro/E等,进行设计和模拟;5.设计要考虑到实际生产中的经济性和适用性。
四、设计任务及计划1.第1周:确定设计内容,包括机械原理压片机的结构、工作原理等,并完成任务书的撰写;2.第2-3周:进行相关理论学习,包括机械原理的基础知识和机械装置设计的相关知识;3.第4-5周:进行设计方案的初步设计,包括机械结构的设计、凸轮机构的设计等;4.第6-7周:使用相应的设计软件进行模拟和优化,完善设计方案;5.第8-9周:编写控制程序,并进行测试;6.第10周: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并提出改进意见,完善设计报告;7.第11周:完成设计报告的撰写和汇报的准备。
五、设计参考资料1.《机械原理》(第四版),王厚成,高等教育出版社,2024年;2.《机械设计基础》(第三版),华中科技大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24年;3.《机械设计与制造》(第五版),高清玉,机械工业出版社,2024年。
年级及班级:学号:姓名:题号:01完成一个糕点切片机的系统方案设计,已知: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糕点先成型为截面为矩形或圆形条状,经切片后再烘干。
要求糕点切片机实现两个执行动作,糕点的直线间歇运送和切刀的上下运动。
并要求能改变间歇移动速度和每次间歇的输送距离,以满足不同厚度糕点的切片要求。
原始参数及设计要求:1)糕点厚度范围为10~20mm可调;2)糕点切片宽度(切刀动作范围)最大为100mm;3) 糕点切片高度(切刀抬刀最低量)范围为5~80mm可调;4)切刀工作节拍为40次/min;5)生产阻力小,受力不大;设计任务:1)完成间歇运送机构和切片机构的运动方案拟定,要求各有三个以上的方案;2)对方案进行评价和决策;3)绘制机械执行系统的方案示意图;4)根据工艺动作顺序和协调要求,拟定运动循环图;5)对执行系统进行尺寸设计。
要求在一周时间内完成。
学生签名:指导教师:2004/12/29年级及班级:学号:姓名:题号:02试完成一个自动打印机的运动方案设计:工作原理及工艺过程:在包装好的商品纸盒上打印标记。
工艺过程为:将包装好的商品送至打印工位,夹紧定位后打印记号。
将产品输出。
原始数据和设计要求:1)纸盒尺寸为:长100~150mm,宽70~100mm,高30~50mm。
;2)产品重量为5~10N;3)生产率为80次/min;4)要求结构简单紧凑,运动灵活可靠,便于制造;设计任务:1)进行送料夹紧机构,打印机构和输出机构的方案拟定,要求各有三个以上的预选方案;2)对方案进行评价和决策;3)绘制机械执行系统的方案示意图;4)根据工艺动作顺序和协调要求,拟定运动循环图;5)对执行系统进行尺寸设计。
要求在一周时间内完成。
学生签名:指导教师:2004/12/29年级及班级:学号:姓名:题号:03完成一个平尺刻线机的系统方案设计,已知: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在许多具有定量要求的相对移动和转动的零件上都要求有刻度线,以指示相对移动量或转动量。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一、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目的、任务与要求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是为了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设计思想,训练学生综合运用机械原理课的理论知识,并结合生产实际分析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通过制定设计方案、合理选择机构的类型、正确地对机构进行运动分析,使学生初步掌握机构方案设计及运动分析的基本技能,为后续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及以后从事机械技术研究和开发工作打下基础。
课程设计的任务是:选择一般用途的机构为题目,根据已知的工作要求,对机构进行选型与组合,设计出几种机构方案,并对其加以比较和确定,然后对所选定方案中的机构进行运动分析,确定出最优的机构参数,绘制从动件运动线图。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是在机械原理课程完成后集中进行的教学环节,它是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独立完成的。
每个学生应明确课程设计的任务和要求,拟定设计计划,保证设计进度及设计质量,按时完成课程设计。
在设计过程中,提倡独立思考,深入钻研,集思广义,主动地、创造性地进行设计工作。
要求设计态度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反对不求甚解,确保课程设计达到教学基本要求,即在设计思想、方法和技能等方面得到一定的训练和提高。
二、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方法分为图解法和解析法两大类1 图解法运用所学基本理论列出机构运动分析的矢量关系式,通过图解的方法求其结果,并绘制出运动线图。
图解法具有直观、简单、便于检查解析结果是否正确的特点,尤其在解决简单机构的分析与综合时较为方便。
利用图解法进行课程设计,能培养学生工程图算能力,要求计算准确、作图精确,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
2 解析法列出机构运动方程式后,借助计算机编程求解未知量,计算精度高,并可避免大量重复人工劳动,可以迅速得到结果,能够方便地计算机构在一个运动循环中的运动线图。
用解析法进行课程设计,能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图解法和解析法各有优点,互为补充。
三、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步骤l 设计准备认真研究设计任务书,明确设计要求、条件、内容和步骤,收集和阅读有关资料、图纸,复习有关课程知识;准备设计所需的用具,拟定设计计划。
2023年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书篇一: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教学大纲《机械原理》教案适用班级:机本开课时间: 20 -20 学年第学期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附件: 1、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教案2、机械原理课程教学大纲3、机械原理教学设计一览表4、机械原理教学进度表5、机械原理学习指南6、机械原理MCAI教案(单行本)7、班级情况一览表机电工程学院8月第一章绪论(1)总课次:1第二章机构的结构分析(3)第三章机构的性能分析(1)总课次:4篇二:《机械原理》教案(2)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大纲课程类别:必修学时:1周课程性质:集中实践教学学分:2 适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执笔人: __一、基本目的与任务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是工科院校学生在大学期间利用已学过的知识第一次比较全面的、具有实际内容和意义的课程设计,也是机械原理课程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是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其主要目的是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并将其系统化;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初步培养学生进行创新设计的能力;使学生初步掌握机械运动方案设计,并在机构分析与综合方面受到一次比较全面的训练。
二、教学基本内容通过对某种简单机器(它的工艺动作过程比较简单)的分析,进行机械运动简图的设计,其中包括机器动能分析、工艺动作过程确定、执行机构的选择、机械运动方案的评定、机构尺度综合等。
具体内容包括:按照给定的机械总功能要求,分解成子功能进行机构的选型和组合;设计该机械系统的几种运动方案,对各运动方案进行对比和选择;对选定方案中的机构——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齿轮机构、其他常用机构及组合机构进行分析和设计;制定机构运动循环图;画出机构运动简图。
每个学生应完成的设计工作量:1、机械运动简图、主要机构装配图一张(A1或A2图纸)2、零件工作图一至两张(A3或A4图纸)3、设计说明书一份三、教学要求1、机械总功能的分解根据所要设计的机械总功能要求,选定机械的工作原理并进行功能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