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梁的平面弯曲3
- 格式:ppt
- 大小:1.41 MB
- 文档页数:51
第九章梁的弯曲第一节平面弯曲一、平面弯曲的概念当杆件受到垂直于杆轴的外力作用或在纵向平面内受到力偶作用时(图9-1),杆轴由直线弯成曲线,这种变形称为弯曲。
以弯曲变形为主的杆件称为梁。
图9-1 受弯杆件的受力形式弯曲变形是工程中最常见的一种基本变形。
例如房屋建筑中的楼面梁,受到楼面荷载和梁自重的作用,将发生弯曲变形(9-2a、b),阳台挑梁(9-2 c、d)等,都是以弯曲变形为主的构件。
工程中常见的梁,其横截面往往有一根对称轴,如图9-3所示,这根对称轴与梁轴所组成的平面,称为纵向对称平面(图9-4)。
如果作用在梁上的外力(包括荷载和支座反力)和外力偶都位于纵向对称平面内,梁变形后,轴线将在此纵向对称平面内弯曲。
这种梁的弯曲平面与外力作用平面相重合的弯曲,称为平面弯曲。
平面弯曲是一种最简单,也是最常见的弯曲变形,本章将主要讨论等截面直梁的平面弯曲问题。
图9-2 工程中常见的受弯构件图9-3 梁常见的截面形状图9-4平面弯曲的特征二、单跨静定梁的几种形式工程中对于单跨静定梁按其支座情况分为下列三种形式:1.悬臂梁: 梁的一端为固定端,另一端为自由端(图9-5a )。
2.简支梁: 梁的一端为固定铰支座,另一端为可动铰支座(图9-5b )。
3.外伸梁: 梁的一端或两端伸出支座的简支梁(图9-5c )。
(a ) (b ) (c )图9-5 三种静定梁第二节 梁的弯曲内力——剪力和弯矩为了计算梁的强度和刚度问题,在求得梁的支座反力后,就必须计算梁的内力。
下面将着重讨论梁的内力的计算方法。
一、截面法求内力1、剪力和弯矩图9-6 用截面法求梁的内力图9-6a 所示为一简支梁,荷截F 和支座反力R A 、R B 是作用在梁的纵向对称平面内的平衡力系。
现用截面法分析任一截面m-m 上的内力。
假想将梁沿m-m 截面分为两段,现取左段为研究对象,从图9-6b 可见,因有座支反力R A 作用,为使左段满足Σ Y =0,截面m-m 上必然有与R A 等值、平行且反向的内力Q 存在,这个内力Q ,称为剪力;同时,因R A 对截面m-m 的形心O 点有一个力矩R A · a 的作用,为满足Σ M o =0,截面m-m 上也必然有一个与力矩R A · a 大小相等且转向相反的内力偶矩M存在,这个内力偶矩M 称为弯矩。
第九章平面弯曲梁§ 9-1弯曲变形的概念一、平面弯曲弯曲变形是工程实际中最常见的一种基本变形。
弯曲变形构件的受力特点是:在通过杆轴线的平面内,受到力偶或垂直于轴线的外力的作用。
变形的特点是:杆的轴线被弯曲为一条曲线,这种变形称为弯曲变形。
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弯曲变形或以弯曲变形为主的杆件,称为梁。
由横截面的对称轴与梁的轴线组成的平面称为纵向对称平面,当外力作用线都位于梁的纵向对称平面内,梁的轴线在纵向对称平面内被完成一条光滑的平面曲线,这种弯曲变形称为平面弯曲。
单跨静定梁,一般可分为三类:1、悬臂梁:即一端固定,一端自由的梁;2、简支梁:即一端为固定铰支座,另一端为可动铰支座的梁;3、外伸梁:即一端或两端伸出支座之外的简支梁。
梁在两个支座之间的部分称为跨,其长度则称为跨长或跨度。
恳X ~X§ 9-2梁的弯曲内力一剪力与弯距图一、梁的内力一剪力Q和弯矩M梁在横截面上的内力可用截面法求得。
(一)截面法求内力如图(a)所示的简支梁,受集中载荷P i、P2、P3的作用,为求距 A端x处横截面m-m上的内力,首先求出支座反力R A、F B,然后用截面法沿截面 m-m假想地将梁一分为二,取如图(b)所示的左半部分为研究对象。
因为作用于其上的各力在垂直于梁轴方向的投影之和一般不为零,为使左段梁在垂直方向平衡,则在横截面上必然存在一个切于该横截面的合力Q (或F s),称为剪力。
它是与横截面相切的分布内力系的合力;同时左段梁上各力对截面形心O之矩的代数和一般不为零,为使该段梁不发生转动,在横截面上一定存在一个位于荷载平面内的内力偶,其力偶矩用M表示,称为弯矩。
它是与横截面垂直的分布内力偶系的合力偶的力偶矩。
由此可知,梁弯曲时横截面上一般存在两种内力。
如图( b)。
由7丫=0 R A-R-Q=O解得Q =:R A - R由送m。
= 0 -R A X+ R(x—a)+m=0解得m = R A X— p (x —a )用截面法计算内力步骤是:1、计算支座反力2、用假象的截面将梁截成两段,任取某一端为研究对象。
第一章 绪论思 考 题1) 现代力学有哪些重要的特征?2) 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按其是否直接接触如何分类?试举例说明。
3) 工程静力学的基本研究内容和主线是什么? 4) 试述工程力学研究问题的一般方法。
第二章刚体静力学基本概念与理论习题2-1 求图中作用在托架上的合力F R 。
2-2 已知F 1=7kN ,F 2=5kN, 求图中作用在耳环上的合力F R 。
2-3 求图中汇交力系的合力F R 。
习题2-1图12030200N F4560F 习题2-2图2-4 求图中力F 2的大小和其方向角α。
使 a )合力F R =1.5kN, 方向沿x 轴。
b)合力为零。
2-5二力作用如图,F 1=500N 。
为提起木桩,欲使垂直向上的合力为F R =750N ,且F 2力尽量小,试求力F 2的大小和α角。
2-6 画出图中各物体的受力图。
(b)x453=30N =20N=40N A x45600N 2=700N0N 习题2-3图 (a )F 1习题2-4图F 12习题2-5图(b)(a )2-7 画出图中各物体的受力图。
(c)(d)(e)(f) (g) 习题2-6图(a)ACD2-8 试计算图中各种情况下F 力对o 点之矩。
(b)(d)习题2-7图P(d)(c)(a ) CA2-9 求图中力系的合力F R 及其作用位置。
2-10 求图中作用在梁上的分布载荷的合力F R 及其作用位置。
习题2-8图习题2-9图( a )1F 3 ( b )F 3F 2( c)1F /m( d )F 32-11 图示悬臂梁AB 上作用着分布载荷,q 1=400N/m ,q 2=900N/m, 若欲使作用在梁上的合力为零,求尺寸a 、b的大小。
第三章 静力平衡问题习 题3-1 图示液压夹紧装置中,油缸活塞直径D=120mm ,压力p =6N/mm 2,若α=30︒, 求工件D 所受到的夹紧力F D 。
( b )q ( c )习题2-10图B习题2-11图3-2 图中为利用绳索拔桩的简易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