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褥期妇女母婴保健知识和护理技能调查
- 格式:pdf
- 大小:218.57 KB
- 文档页数:2
产后访视前对产妇产褥期知识的知晓度调查欧召容【摘要】目的了解东莞市产妇在产后访视前对产褥期知识的了解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社区开展产后访视工作提供方向和依据.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抽取东莞市产妇407名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东莞市产妇产褥期知识总成绩分布是51.3~79.8分,平均成绩是(58.89±3.30)分.对不同户籍所在地、学历、职业、孕产史及是否具有孕妇学校学习经历的产妇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户籍在城市、学历高、经产妇、具有孕妇学校学习经历及有工作的产妇,她们的得分情况明显高于其它产妇;不同年龄的产妇的得分情况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妇对产褥期知识的需求主要体现在:新生儿沐浴与抚触、新生儿黄疸、产褥期的营养、产后健身操及产后抑郁症等几个方面.结论必须从怀孕前开始做好系统的围生期健康教育,并根据文化层次和接受程度的不同,提供个体化、系统性的健康教育和护理技能指导,提高产妇的产褥期知识水平,促进母婴健康.【期刊名称】《现代医院》【年(卷),期】2013(013)011【总页数】4页(P153-156)【关键词】产后访视前;产妇;产褥期知识【作者】欧召容【作者单位】东莞市长安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广东东莞523880【正文语种】中文产褥期是指从胎盘娩出至产妇全身各器官除乳房外恢复至正常未孕状态所需的一段时间,通常规定为6周[1]。
产褥期是妇女一生中很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在生理、心理及社会角色上,妇女都面临着巨大的转变,同时也是新生儿健康发育和产妇身体各器官恢复的一个重要时期。
产妇对产褥期知识的了解,能提高产妇的自我保健能力,降低产妇及新生儿的发病率。
本文通过调查东莞市产妇对产褥期知识的了解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发现她们对产褥期知识的需求,为社区开展产后访视工作提供方向和依据。
1 对象与方法1.1 调查对象在东莞市内采用目的抽样法抽取3家医院,选取2013年1月~5月在这3家医院分娩的产妇共407名作为本次研究对象。
产褥期保健知识介绍产褥期是妊娠期最后的阶段,是指产后6周到12月之间的时间段。
这个时期是产妇需要重点关注和保护自己和新生儿健康的时候。
产褥期保健是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知识,下面我将讲解一些产褥期保健的知识。
一、恢复身体产后,妇女会经历产道、会阴、骨盆韧带等多方面的变化,需要适当的恢复措施。
首先,需要注意休息,安排好自己的作息时间,一天尽量保证8小时以上的睡眠时间,有利于新陈代谢和身体恢复。
其次,需要适当锻炼,适量的运动可以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增强体质。
建议在家中进行一些简单的俯卧撑、仰卧起坐、慢跑等运动,不要做过于激烈的运动,以免伤害身体。
二、饮食营养在产褥期中,产妇需要为自己和新生儿提供足够的营养,以促进身体的恢复和乳汁的分泌。
保证产后康复和新生儿的健康成长。
产后产妇应该做到合理膳食搭配、营养均衡,增加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的摄入量,以便恢复体力、增强免疫力和保证乳汁质量。
建议多食用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钙、铁等营养物质的食品。
其中,鸡肉、瘦肉、鱼肉、鸡蛋是富含蛋白质的食品;蔬菜和水果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牛奶、豆浆是富含钙和铁的食品。
要注意的是,吃饭的时间要规律,不要吃太油腻或者过度辛辣的食物,同时也要注意睡前3小时内不再进食。
三、防止乳腺炎乳腺炎是产后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表现为乳房胀痛、疼痛、红肿等症状。
为了预防乳腺炎的发生,建议产妇多给宝宝吸奶,尽量做到按时、按需哺乳,同时注意保持乳房清洁,避免婴儿吐奶后继续吸乳,以免引发乳腺感染。
四、心理健康产后需注意自己的心理健康。
新生儿来到这个世界上,产妇的身心也会接受很多新的变化,产后抑郁症是常见的一种精神疾病。
因此,产妇要尽量减少孤独感,与亲戚朋友保持联系,在家中也要进行适当的娱乐活动或者阅读,多参与社交活动等等。
同时,还可以寻找一些心理咨询机构进行咨询诊断,及时发现并解决一些潜在的心理问题。
五、预防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炎是因细菌感染引起的子宫内膜炎症,主要表现为产后发热、恶露增多、腹痛等。
产褥期妇女对其保健知识的认知程度直接影响产妇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1-2]。
本研究通过深入农村,对产褥期妇女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她们对产褥期保健知识的认知状况,分析影响其认知的相关因素,探讨切实可行的健康教育措施,以提高农村产褥期妇女对其保健知识的认知水平[3-4],从而提高她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调查对象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以县区经济状况优、良、差分为3级,每级抽取6个乡镇,共抽取18所乡镇医院,将分娩24h后的农村产妇(排除严重心身疾患和残障者)作为调查对象。
1.2调查工具在参考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自行设计农村产褥期妇女保健知识调查问卷,经江苏省徐州市各三级甲等医院和妇幼保健院妇产科专家进行检验并进行预调查,以确保问卷的有效性和可信性。
调查项目:调查对象的一般资料(年龄、文化程度、孕期产前检查次数),产褥期保健知识(个人卫生、居室环境、饮食与营养、休息与活动、性生活及避孕、母乳喂养、产后复查),现有知识来源及认为较好的教育途径等。
1.3调查方法调查员是2009级护理本科班居住在徐州6县农村的学生通过自愿报名和择优选取的,调查前对参加调查的人员进行集中培训,利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时间(寒、暑假),即于2011年1—2月和7—8月,对抽取的18所乡镇医院,分娩24h 后的农村产妇进行逐一调查,若产妇文化程度较低,由调查员现场询问并填写问卷,当场收回。
共发问卷817份,回收有效问卷769份,回收率为94.12%。
1.4统计学处理采用EpiData3.0软件建立数据库,双录入方法进行数据输入,对照后转入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2结果2.1调查对象的一般资料被调查的农村产褥期妇女中年龄最小18岁、最大41岁,平均29.5岁。
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17.13%,初中占71.56%,高中及其以上占11.31%。
其中孕期产前检查次数大于5次者占23.30%,1~2次者占51.92%,从未检查者占4.37%。
产褥期妇女保健知识和行为现状的调查与分析【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1-0331-02引言产褥期是指从胎盘娩出至产妇除乳腺外,全身各器官恢复或接近正常未孕状态的一段时期,一般为1—6 周,民间俗称“坐月子”。
在产褥期,产妇的生殖系统、血液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泌尿系统等都持续处在一个复旧状态,由于在分娩过程中,产妇经受了巨大的身心变化,消耗了大量的体力和精力,处于产褥期的产妇身心疲惫,若缺乏一定的保健知识,易发生产褥感染、产褥中暑、产后出血、急性乳腺炎等疾病。
在全国孕产妇死亡调查中发现,在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中,产后出血占54.5%,产褥感染占 5.19%。
而这些问题大部分可以通过健康教育和健康指导,实施行为干预、心理干预来预防和解决。
随着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虽然妇女保健引起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但产妇对产褥期保健知识的了解仍然有限。
本研究通过对海拉尔区地区产褥期妇女的调查,来研究产妇对产褥期保健知识了解的现状,并探讨现代妇女科学的产褥期行为方式和保健模式,以及如何有效地展开产褥期妇女健康教育,从而进一步提高产褥期妇女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1 调查资料1.1 调查对象海拉尔区人民医院、海拉尔区妇幼保健院、友谊医院3家不同级别的医院作为调查点:从2006年2月中旬—4月中旬期间在以上医院分娩的妇女(产后6周内)中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抽取调查对象进行发放调查问卷,获取关于产褥期妇女保健知识现状的资料。
1.2 调查内容包括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生产方式、产褥期营养状况、产褥期卫生、相关保健知识等20个问题。
1.3分析方法用知晓率描述产褥期妇女的保健知识现状;比较不同居住地区产褥期妇女的保健知识现状用r×c表c2检验[3]。
应用foxpro6.0建立数据表格,用sas6.1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1.4资料准确率共发放调查问卷550份,有效问卷513份,回收率93.27%。
产妇对产后保健知识认知及产后访视需求的调查分析摘要:目的:调查分析产妇对产后保健知识认知及产后访视需求情况。
方法:以180例分娩产妇为例,采用问卷调查法掌握产妇对产后保健知识的认知水平及对产后访视需求情况。
结果:经调查,产妇对产后保健知识认知较少,知晓率<60%;对产后访视的需求量为86.11%,且要求以家访的形式多次访视,以专业保健医师及临床医师为主。
结论:产妇产后保健知识认知匮乏,对产后访视的需求量较大,需结合实际拟定干预措施,从而保障母婴安全。
关键词:产妇;产后保健知识;产后访视;调查分析产妇在分娩后,其生理、心理及社会角色等多个方面均发生了巨大改变,若未及时采取有效干预,产妇极易产生抑郁症、腰痛及感染等并发症,不仅影响产妇产后恢复,还会通过母乳喂养、抚触等影响新生儿发育情况。
因此,依据产妇产后保健知识认知程度拟定针对性宣教方案尤为关键,但目前临床针对产妇产后保健知识认知的调查分析较少[1]。
同时,产后访视是确保母婴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对提高产妇自我保健能力、母乳喂养效率及科学育儿知识有重要意义。
因此,依据产妇产后访视需求拟定个性化干预方案,促使产妇产后保健知识提升,产后访视效率提高,积极改善产妇预后是其关键[2]。
鉴于此,本研究选取研究对象180例,对其保健知识认知及产后访视需求情况进行调查,并综合分析调查结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20年7月-2022年8月到院分娩的产妇180例,其中初产妇120例、经产妇60例;年龄25-36岁,平均(29.22±1.34)岁;孕次1-3次,平均(1.02±0.33)处;孕周37-42周,平均(40.12±1.22)周。
纳入标准:(1)均获得产妇配合,签署协议书;(2)均可正常交流,具备良好理解能力;(4)均为单胎妊娠;(5)个人资料完善。
排除标准:(1)合并妊娠糖尿病、妊娠期高血糖等合并症者;(2)患有乳腺癌等肿瘤者;(3)合并心、肾等功能不全者;(4)确诊新冠肺炎者;(5)患有精神疾病者;(6)妊娠异常,或妊娠结局不良者;(7)伴有产后抑郁症者;(8)个人资料缺失者。
产褥期妇女营养知识及膳食调查分析摘要】目的了解济宁市产褥期妇女营养知识掌握及膳食情况,为今后产褥期营养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济宁市105名产褥期妇女进行调查,了解其营养知识及产后第一周膳食情况。
结果产褥期营养知识水平普遍偏低,41.9%妇女得分低于6分;得分高的对象比得分低的对象奶类、蔬菜类和水果类摄取量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济宁市妇女产褥期的营养知识有待进一步加强和膳食结构需改善。
【关键词】产褥期营养知识膳食产妇自胎儿及其附属物娩出,到全身器官(除乳房外)恢复至妊娠前状态,一般需要6周,此阶段称为产褥期。
产后尽快恢复健康,达到妊娠前的水平是十分必要的,而且产妇在自身康复的同时,还要为新生儿哺乳,需分泌大量乳汁,以利婴儿健康成长[1]。
这就要求产妇在产褥期的饮食既要有利于本身的康复,又要有利于婴儿的哺乳喂养。
为了了解产妇的营养知识及进一步做好产妇的营养和膳食指导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我们对105例产妇进行了营养知识、24小时膳食回顾调查。
1 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 2009年3月~4月,在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和鱼台县人民医院选择足月正常分娩七天内产妇105名,无妊高症病史,在产程中未使用催产素,产后无大出血现象。
发放问卷140份,收回问卷117份,回收率83.6% 检查有效问卷105份,有效率89.7%。
1.2 研究方法采用自制问卷进行调查,内容包括:(1)产妇的一般情况 (2)产褥期的营养知识(共十道题,每题一份,≥6分为高,<6分为低);(3) 24小时膳食回顾调查等方面。
由经过培训的调查人员采用面对面询问填写调查问卷,当场回收问卷。
1.3 统计处理利用SPSS11.5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采用百分率、T检验等统计学方法,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2.1一般情况 105名产妇平均年龄27.22±3.72岁,最小21岁,最大38岁;文化程度分布: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4.3%,中学文化程度占43.5%,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占52.2%;职业分布:自由从业人员占24.6%,农民占23.2%,工人占31.9%,干部占14.5%,无业占5.8%。
产褥期的保健知识分娩虽是妊娠的结束,但产褥期仍是围产保健的重要一环。
分娩给产妇在精力和体力上造成了极大的消耗,抵抗力也有所减弱,若再加上分娩损伤的影响,体质会更差,容易引起产褥期感染,影响正常恢复,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
为了保证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及时发现异常并进行处理非常重要,必须做好产褥期保健。
1.预防产后出血产后出血是引起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尤其是产耨期的最初2小时,要严密观察血压、脉搏、阴道出血量及子宫收缩情况,因为这时可能发生严重的产后出血。
如有产后出血等情况发生,应迅速通知医师查明原因,及时作出处理。
2.产褥期卫生指导为了预防感染和有利于康复,居住环境应舒适、整洁、安静、空气新鲜、光线柔和;室内理想温度为22〜25℃,相对湿度为50%〜60%;可定时开窗通风换气,产妇和婴儿要避开窗口,并防止过多的探视。
产妇要注意个人卫生,坚持刷牙、洗手、勤洗澡、勤换衣裤,特别要保持外阴部清洁。
产后早下床活动,多喝水,多吃含纤维素丰富的蔬菜,并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保持大便畅通。
不要憋尿,以免胀大的膀胱影响子宫收缩,引起产后出血。
3.保护乳房婴儿出生后30分钟内在母婴接触的同时,婴儿开始吸吮母亲乳头,每次哺乳都要吸吮干净。
一旦发现乳头破裂,应在哺乳间隔时暴露乳头。
哺乳结束时,存乳头上留一滴奶,以促进破裂皮肤的愈合。
产后3〜4天,乳房噬胀、变硬、疼痛、发热等,应将乳房托起,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用热毛巾敷,轻轻按摩,直至乳房变软,腺管通畅为止。
乳头平、凹陷,可用手或负压吸引器经常往外牵拉。
4.母乳喂养指导母乳是婴儿最好的天然营养品,哺乳能促进子宫的复旧和正常体型的恢复,因此要提倡母乳喂养。
虽在孕期已对母亲进行母乳喂养教育,但在产褥期内仍需不断地给产妇以鼓励、支持和指导,使她们能至少坚持纯母乳喂养4〜6个月。
指导的重点:应做到母婴同室,按需哺乳;哺乳姿势要正确,乳晕含进乳儿口内,乳房不要阻碍婴儿鼻孔;哺乳后将婴儿立起抱好,轻拍后背,以防胃中胀气。
东莞市孕产妇母婴护理知识、行为的调查分析【摘要】目的:通过对孕产妇母婴护理知识、行为的调查,寻找母婴护理工作中的存在的问题,为(医院或社区)更好开展母婴护理提供依据。
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采取面对面访谈方式对孕产妇的母婴护理现状进行调查,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大部分妇女关于母婴护理掌握程度不高,父母亲朋是知识来源最多途径(均p<0.01)结论:加强宣传教育,进行个体化母婴护理指导,提高孕产妇的保健意识、护理能力,全面促进母婴健康。
【关键词】母婴护理;知识;行为;调查分析【中图分类号】r512.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1-0334-02母婴护理,是指对孕妇分娩后的心理、健康、饮食、体形及婴儿成长发育、健康成长等的一种护理。
我国将“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作为基本国策,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快速发展,如何提高人口素质的愈来愈显得迫切[1]。
由于目前我国产妇绝大多数为初产妇,缺乏科学育儿及自我护理的经验和知识,加之分娩住院时间的缩短,医院护理难以在短时间内提供大量信息支持[2]。
要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孕产护理和婴儿护理知识是关键环节[3]。
鉴此,笔者对517名产妇进行调查,了解其母婴护理的现状及进行分析存在问题,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1.1 调查对象 2012年5月-10月期间,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东莞市抽取5家不同级别的医院以及各镇区的孕产妇517例作为调查对象。
其中本地城镇产妇71例,本地农村居民165例,外来务工人员281例。
初中及以下占37.1%,其中高中的占28.2%,大学及以上的占34.4%。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20份,回收有效问卷517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9.4%。
1.2调查方法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自行设计问卷。
第一部分为基本资料,包括年龄、籍贯、文化程度、收入,第二部分为母婴护理知识,包括产褥期营养状况、卫生环境、活动与休息、乳房护理、母乳喂养,还有婴儿相关护理问题,最后是护理指导需求及知识获取途径等问题。
湖北省妇女产褥期营养保健知识和行为调查研究毛丽梅;孙秀发;章锡平;杨年红;郝丽萍;杨雪锋【期刊名称】《卫生研究》【年(卷),期】2005(34)1【摘要】目的调查研究湖北省妇女产褥期营养保健知识和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
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湖北省城、郊、乡共2100名经历过产褥期的妇女作为研究对象,逐一进行入户问卷调查。
结果调查对象的产褥期营养保健知识水平普遍偏低,分别只有1468%、5198%、871%的对象知晓钙、铁、优质蛋白质的良好食物来源,将近一半的对象认为产褥期不能吃蔬菜水果。
部分对象在产褥期从不吃蔬菜、水果或牛奶,房间很少或从不通风。
营养卫生知识与良好行为间存在相关关系。
影响营养保健知识水平的因素有地区、文化程度、知识来源途径等。
结论正确的营养保健知识对产褥期妇女的饮食卫生行为具有积极影响。
应通过多种途径在产妇及其家人中广泛深入地开展营养健康教育,以避免因营养保健知识缺乏对妇女健康带来的不利影响。
【总页数】3页(P118-120)【关键词】产褥期;营养保健知识;行为;影响因素【作者】毛丽梅;孙秀发;章锡平;杨年红;郝丽萍;杨雪锋【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153.1;R173【相关文献】1.妇女产褥期营养保健知识与相关行为调查研究 [J], 杨新霞;杜懿2.营养保健知识宣教对妇女产褥期知识、行为干预效果研究 [J], 霍圆圆;马爱国;刘群英;王飞燕;宫蕾蕾;韩君;梁惠3.产褥期妇女居家母婴保健知识和护理技能的调查研究 [J], 高倩;徐旭娟;秦玲;周聪聪;孟云姣4.产褥期妇女居家母婴保健知识和护理技能的调查研究 [J], 高倩; 徐旭娟; 秦玲; 周聪聪; 孟云姣5.产褥期妇女居家母婴保健知识和护理技能的调查研究 [J], 邓余翠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产褥期妇女母婴保健知识和护理技能调查
发表时间:2015-01-23T14:10:40.397Z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14年第5期供稿作者:杜香
[导读] 护理人员正确对待产妇的母婴保健知识健康教育指导,能够提升产妇的自我及婴儿的保健能力.
杜香武胜县中医医院四川广安 638400
【摘要】目的:调查产褥期妇女母婴保健知识及护理技能的掌握情况。
方法:选取2013 年3 月~2014 年2 月间某院妇产科收治的120例产褥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产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 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培训,观察组进行护理技能健康教育,对产妇进行母婴保健知识调查及护理技能掌握情况的调查。
结果:在护理教育前观察组产妇掌握程度为(20.21±5.37)分,护理教育后为(35.51±2.54)分,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产妇对护理技能的完全掌握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产妇对产褥期保健的知识掌握及母婴护理知识相对匮乏,还需要护理人员针对产妇的保健需求进行护理指导,提高产妇的自我及婴儿的护理能力。
【关键词】产褥期;产后保健;婴儿护理
【中图分类号】R71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4)05-116-01产褥期俗称“月子期”,是产妇从分娩结束后到各身体器官恢复的重要过程,通常需要6 周的时间。
新生儿在这期间内也会迅速成长,是新生儿日后健康成长的最关键时期,所以产褥期的护理保健工作十分重要[1]。
文中针对120 例产褥期产妇进行母婴保健知识和护理技能的调查研究,观察产妇的掌握情况。
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 年3 月~2014 年
2 月间某院妇产科收治的120 例产褥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产妇年龄为21~35 岁,平均年龄为(26.75±1.25)岁,产妇阴道分娩为65 例,剖产手术为55 例。
本次研究的排除标准为:(1)重症心脑血管疾病者;(2)肝肾功能衰竭;(3)精神障碍者。
本次研究的纳入标准为:(1)产褥期40d 后复查母婴;(2)意识清醒、配合研究者。
遵循院方研究标准,在产妇知情且同意的情况下将产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 例。
两组产妇的年龄、分娩方式、病情、身体情况等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1.
2.1 资料收集方法采用院方自制《产褥期妇女母婴保健知识调查问卷》,问卷在护理人员或家属的协助下认真填写,回收有效率为100%。
1.2.2 研究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培训,观察组进行护理技能健康教育,护理技能健康教育内容包括会阴护理、产后保健、乳头护理、挤奶技巧、婴儿护理、脐带护理、臀红处理、婴儿洗澡技巧等方面的培训。
1.3 评价标准调查问卷中共分两大类,产妇的一般资料和母婴保健知识掌握程度,问卷填写规范:母婴保健知识:每项问题采用判断对错的形式回答,正确为1 分,错误为0 分。
共30 项问题。
护理技能知识:每项问题采用选择形式回答,问卷共10 项问题,共10 分.最终对问卷进行技能掌握等级评分,完全掌握8~10 分,基本掌握为5~8 分,不掌握为0~5 分。
问卷调查在开展护理教育前后各填写一次。
1.4 统计学处理本次研究当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 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x ±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观察两组产妇对产褥期母婴保健知识的掌握情况两组产妇在护理教育前得分情况基本相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进行护理教育后,观察组得分变化较为明显,在护理教育前观察组产妇掌握程度为(20.21±5.37)分,护理教育后为(35.51±2.54)分,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具体数据有表1 所示。
2.2 观察产妇产褥期护理技能技巧掌握对两组产妇操作技巧掌握情况进行对比,两组的完全掌握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具体数据如表2 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