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议书-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38.50 KB
- 文档页数:7
倡议书初中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倡议书的定义和作用;2. 培养学生撰写倡议书的能力;3.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积极参与社会实践。
教学重点:1. 倡议书的格式和结构;2. 倡导语言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教学难点:1. 如何将倡导主题与社会实践相结合;2. 如何运用适当的修辞手法增强倡议书的吸引力。
教学准备:1. PPT课件;2. 参考范文;3. 学生作文本。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倡议书的定义和作用;2. 提问:你们参加过社会实践活动吗?有哪些感受?二、自主学习(5分钟)1.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倡议书的格式和结构;2. 学生结合自身经历,思考感兴趣的社会问题。
三、课堂讲解(15分钟)1. 教师讲解倡议书的格式和结构,示例说明;2. 教师讲解如何运用适当的修辞手法增强倡议书的吸引力;3.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
四、小组讨论(1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确定小组关注的社会问题;2. 小组成员共同撰写倡议书,明确倡导目标、理由和具体措施;3. 各小组派代表展示倡议书,分享讨论成果。
五、作文练习(10分钟)1. 学生根据小组讨论的结果,撰写个人倡议书;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3. 学生完成后,提交作文。
六、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2. 强调撰写倡议书的重要性;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为改进社会贡献力量。
七、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修改和完善个人倡议书;2. 选择一个感兴趣的社会问题,尝试撰写一篇倡议书;3. 鼓励学生将倡议书发表在学校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扩大影响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讨论、实践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倡议书的定义和作用,培养学生撰写倡议书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程度的学生适当的指导,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倡议书_教案教案:倡议书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倡议书》。
本课主要介绍了倡议书的格式和写法,以及如何发起一项倡议并吸引他人加入。
课文通过一个关于保护环境的倡议书,使学生了解倡议书的作用和意义,培养学生关心社会、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掌握倡议书的格式和写法,学会如何发起一项倡议并吸引他人加入。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关心社会、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倡议书的格式和写法,如何发起一项倡议并吸引他人加入。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倡议书样本。
学具:笔记本、文具盒、课本。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段关于环境污染的视频,引起学生对环境保护的关注,进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倡议书。
2. 自主学习(5分钟)学生自学课本中关于倡议书的内容,了解倡议书的格式和写法,以及如何发起一项倡议并吸引他人加入。
3. 课堂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倡议书的作用和意义,讲解如何发起一项倡议并吸引他人加入。
4.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关于保护环境的倡议书案例,讲解倡议书的格式和写法,以及如何发起一项倡议并吸引他人加入。
5. 随堂练习(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每组写一份关于保护学校环境的倡议书,并展示给全班同学。
6. 课堂小结(5分钟)7. 板书设计(略)8. 作业设计(略)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教师在课后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更多的社会问题,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公共事务。
教学拓展: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如环保志愿者活动,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年级第六单元学写倡议书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倡议书的定义和作用。
2.能够分析和撰写倡议书的结构和要点。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写出一份完整的倡议书。
二、教学准备1.倡议书的定义和例子。
2.学生的笔记本和铅笔。
3.白板和白板笔。
三、教学过程1.导入–向学生介绍倡议书是什么,以及倡议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引导学生思考倡议书的特点和写作要点。
2.分析倡议书的结构和要点–指导学生列出倡议书的基本结构和要点,如开头-中间段落-结尾,明确表达目的,提出建议或要求,说明原因等。
–同时,通过示例倡议书,引导学生分析其结构和要点。
3.练习撰写倡议书–将学生分为小组,要求每个小组根据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撰写一份倡议书。
–提醒学生注意倡议书的结构和要点,并鼓励他们尽量用清晰简洁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每个小组完成后,让他们向全班汇报他们的倡议书,同时让其他同学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
4.撰写个人倡议书–提醒学生倡议书的重要性和影响力,鼓励他们认真思考并选择一个自己关心的话题写一份倡议书。
–指导学生逐步完成倡议书的各个部分,帮助他们提出清晰的建议和充分的理由。
–鼓励学生多次修改完善自己的倡议书,直到满意为止。
5.总结–邀请学生分享他们的倡议书,并对他们的努力和成果予以肯定。
–结合学生的倡议书,总结倡议书的写作要点和技巧。
四、教学延伸1.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想法,并帮助他们将之转化为倡议书。
2.组织学生开展倡议书的实践活动,如组织义卖活动、开展环保宣传等,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理解倡议书的定义和作用,能够分析和撰写倡议书的结构和要点。
通过实践写倡议书的过程,学生不仅能够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还能锻炼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学生将能够更好地运用倡议书来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培养积极主动的精神。
习作学写倡议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和技能:学生能够了解倡议书的基本结构和写作规范,掌握倡议书的写作技巧和注意事项。
2. 过程和方法:学生通过学习、实践和反思,能够独立完成倡议书的撰写,并能够进行有效的口头和书面表达。
3. 情感和态度:学生能够形成关注社会问题、积极参与公益活动的意识,培养责任心和爱心。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倡议书的基本结构和写作规范,掌握倡议书的写作技巧和注意事项。
2.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倡议书,解决实际问题,并能够进行有效的口头和书面表达。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呈现一些社会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倡议书来解决这些问题,并引出本堂课的主题。
2. 讲解示范:分别讲解倡议书的基本结构和写作规范,并示范一份优秀的倡议书,让学生了解倡议书应该包含哪些要素,如何写作倡议书等。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想法和见解,进一步加深对倡议书写作的理解和应用。
4. 实践写作:学生开始撰写倡议书,教师进行巡回指导,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在写作中遇到的问题。
5. 演讲展示:学生完成倡议书后,进行演讲展示,教师和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反馈。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 讲解示范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和示范,让学生了解倡议书的基本结构和写作规范。
2.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想法和见解,进一步加深对倡议书写作的理解和应用。
3. 实践写作法:学生开始撰写倡议书,教师进行巡回指导,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在写作中遇到的问题。
4. 演讲展示法:学生完成倡议书后,进行演讲展示,教师和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反馈。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1. 课堂练习:设计一些与倡议书写作相关的练习题,如撰写提纲、草拟初稿等,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和掌握。
2. 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如撰写一份完整的倡议书,并录制一段演讲视频,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进行实践和体验。
3. 评价方式:对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给出反馈和指导,同时结合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学生互评等方式,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习作学写倡议书教学教案第一章:了解倡议书的基本概念和作用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倡议书的定义和基本结构。
使学生认识到倡议书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价值。
1.2 教学内容解释倡议书的定义和基本特点。
探讨倡议书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场景。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倡议书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利用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倡议书的实际应用。
1.4 教学评估学生能够准确描述倡议书的定义和基本结构。
学生能够认识到倡议书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价值。
第二章:学习倡议书的结构和要素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倡议书的基本结构和要素。
2.2 教学内容介绍倡议书的基本结构,包括、称呼、、结尾、落款等。
讲解倡议书的主要要素,如背景、目的、具体要求等。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倡议书的基本结构和要素。
2.4 教学评估学生能够准确描述倡议书的基本结构和要素。
第三章:学习倡议书的表现手法和技巧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倡议书的表现手法和技巧。
3.2 教学内容介绍倡议书的表现手法,如描述、议论、抒情等。
讲解倡议书的技巧,如引人入胜的开头、生动有趣的例子、有力度的结论等。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倡议书的表现手法和技巧。
3.4 教学评估学生能够掌握倡议书的表现手法和技巧。
第四章:学习倡议书的修改和润色4.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倡议书的修改和润色方法。
4.2 教学内容介绍倡议书的修改方法,如检查语法、逻辑、语言表达等。
讲解倡议书的润色方法,如调整句子结构、使用修辞手法、提高语言美感等。
4.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倡议书的修改和润色方法。
利用小组讨论,让学生共同探讨如何修改和润色倡议书。
4.4 教学评估学生能够掌握倡议书的修改和润色方法。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修改和润色一篇倡议书。
第五章:实践演练5.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5.2 教学内容5.3 教学方法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个别辅导和反馈。
5.4 教学评估学生能够完成一篇完整的倡议书。
学写倡议书教案教案: 学写倡议书一、教学目标:1.了解倡议书的特点和写作要点;2.学会撰写倡议书的步骤和技巧;3.培养学生积极倡导和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的能力。
二、教学准备:1.多媒体投影仪;2.黑板、粉笔。
三、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1.观看一段与倡议书相关的视频片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步骤二:讲解倡议书的特点和写作要点1.简要介绍倡议书的定义和作用;2.讲解倡议书的基本结构:引言、问题陈述、建议措施、结尾;3.分析倡议书的写作要点:简明扼要、逻辑清晰、态度坚定、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步骤三:分组讨论实例分析1.将学生分为小组,每组选择一份真实或模拟的倡议书实例;2.小组讨论该倡议书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意见;3.各组派代表分享讨论结果。
步骤四:教师示范写作1.选择一个具体的社会问题作为示范,如校园环境问题;2.根据所选择的问题,教师现场撰写一份倡议书;3.全班共同参与讨论和修改,提供意见和建议。
步骤五:学生实践写作1.每位学生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撰写一份倡议书;2.学生可以根据所选问题的具体情况,参考示范写作和讲解的写作要点;3.学生互相交流、修改和完善倡议书。
步骤六:展示和分享1.学生将自己的倡议书进行展示和分享;2.班级全体学生进行评议,投票选出最佳倡议书;3.最佳倡议书的作者进行分享经验和写作心得。
四、课堂延伸:1.让学生在校内或社区中实际提出倡议并行动,体验倡议的实际意义;2.鼓励学生将倡议书投稿到校报、社区论坛等媒体,扩大影响力。
五、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掌握了倡议书的写作要点和技巧,提高了自己的观点表达和倡导能力。
同时,通过实践和分享,学生们也了解了倡议书对于社会和个人的重要作用。
学写倡议书教案标题:学写倡议书教案简介:本教案旨在引导学生学写倡议书,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本教案,学生将学习倡议书的写作结构、语言风格和写作技巧,并能运用所学知识撰写一篇具有倡导性质的倡议书。
正文:引言:在当今社会,倡议书是一种常见的文体形式,用于表达个人或群体的观点、呼吁行动或解决问题。
学习如何写一篇精确、有说服力的倡议书对于学生的写作能力和社会参与能力的培养都至关重要。
因此,本教案将引导学生学写倡议书,帮助他们提升写作水平和社会责任感。
一、倡议书的写作结构1.引起关注:开头部分需要引起读者的兴趣,可以使用引人入胜的事例、数据或问题。
2.明确问题:在倡议书的主体部分,明确表达所关注的问题,并提供相关背景信息。
3.提出建议:在写作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提出具体的建议或解决方案,以解决问题。
4.运用论据:学生需要使用合理的论据和证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和建议,增加倡议书的可信度。
5.呼吁行动:在结尾部分,学生需要简洁明了地呼吁读者采取行动,起到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
二、倡议书的语言风格1.简明扼要:倡议书应该言简意赅,避免冗长的句子和复杂的词汇。
2.客观中立:使用客观、中立的语言风格,避免过多的感情色彩。
3.积极正面:在表达解决问题的建议时,使用积极正面的措辞,激发读者的共鸣。
4.逻辑严密:在写作过程中,学生需要注意思路的清晰和逻辑的连贯,确保文章的条理性和连贯性。
三、倡议书的写作技巧1.选择合适的主题:学生需要选择一个他们关心的社会问题作为倡议书的主题,这样他们才会更有动力去表达自己的观点。
2.调查研究:在写作之前,学生需要进行相关的调查研究,了解更多关于所选择主题的信息,以增加文章的可信度。
3.多样化的表达方式:学生可以通过使用事例、引用名人观点、运用统计数据等多种方式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4.反驳对立意见:在倡议书中,学生可以预测到会有一些人持有与自己不同的观点,他们需要学会恰当地反驳这些对立意见。
习作:学写倡议书(教案)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倡议书,以及写倡议书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练习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倡议,发表自己的见解。
3.能够独立完成一篇简单的倡议书,并表达清晰、严谨、有说服力。
二、教学重点1.认识倡议书的基本要素和语言特点。
2.了解撰写倡议书的具体步骤和技巧。
3.能够独立完成一篇简单的倡议书。
三、教学难点1.如何在语言上表达自己的倡议,并使其具有说服力。
2.如何合理组织语言,使整篇文章构思清晰,逻辑严密。
四、教学方法1.讲授与演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2.个别指导辅导的教学方法五、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5分钟)教师进行简单的引导,激发学生对倡议书的兴趣,并介绍倡议书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讲授理论知识(20分钟)1)什么是倡议书?2)倡议书的基本要素有哪些?3)倡议书的语言特点是什么?4)怎样写一篇能够发挥说服力的倡议书?3.范文解析(30分钟)让学生阅读几篇经典的倡议书,分析其用语技巧,理结构等,梳理出一些通用的方法和技巧。
4.案例分析(15分钟)通过分析学生自己写的倡议书,让学生发现其中的问题和不足,总结出如何写好一篇倡议书的几个关键点。
5.练习(30分钟)让学生互相交流、评述,进行写作实践,提高写作水平。
六、教学资源及材料1.教学视频、PPT、黑板、笔记本2.倡议书范文、文具,七、教学评估通过对学生写倡议书的过程进行指导和检查,对学生写作的规范性、逻辑性、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进行系统评估,并针对学生不足处进行指导和改进。
大班我的倡议书教案主题:推动倡议书写作 - 不要标题相同的文字教学目标:1. 了解倡议书的特点和写作要求。
2. 培养学生关注文本标题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创新和表达的能力。
教学准备:1. 倡议书的范文和示例。
2. 彩色笔、纸张和其他写作工具。
教学过程:引入:1. 引导学生回顾什么是倡议书,以及倡议书的目的和重要性。
讲解:2. 提醒学生在写倡议书的同时要注意标题的选取。
标题应该简洁地表达倡议的核心内容,有吸引力的同时又能够准确概括倡议的主旨。
示范:3. 展示一篇倡议书的样本,同时将其中的标题标出。
4. 请学生辨认样本稿中是否存在相同的标题文字,引导他们注意避免在倡议书不同部分使用相同的标题词汇。
创作:5. 分发彩色笔、纸张和其他写作工具给学生,让他们开始撰写自己的倡议书。
6. 提醒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不要使用相同的标题文字,鼓励他们寻找替代词汇和表达方式。
展示和分享:7. 邀请部分学生分享他们的倡议书。
要求他们阐明自己标题的选取原因,并接受其他同学的意见和建议。
总结与反思:8. 综合讨论学生们的倡议书,并总结出避免使用相同标题文字的重要性。
强调标题在吸引读者和准确传达信息方面的作用。
拓展:9. 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技巧和规范,创作其他类型的文本,如演讲稿、海报、报道等。
评价:10. 对于学生的倡议书进行评价,重点关注标题的选择是否符合预期要求。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针对不同的议题,尝试创作不同的倡议书,以加深对不同问题的思考和理解。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区倡议活动,将倡议书的写作和实践结合起来。
习作学写倡议书教学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倡议书的定义和作用。
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诉求。
1.2 教学内容倡议书的定义和作用。
倡议书的基本结构和要素。
第二章:教学准备与过程2.1 教学准备准备相关倡议书的样本。
准备写作纸张和文具。
2.2 教学过程引导学生了解倡议书的定义和作用。
分析倡议书的基本结构和要素。
第三章:写作实践与指导3.1 写作实践3.2 写作指导引导学生关注倡议书的格式和语言表达。
提供写作建议和指导,帮助学生改进倡议书的内容和表达。
第四章:评价与反馈4.1 评价标准内容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合理性。
语言的清晰度、准确性和表达能力。
倡议书的格式和结构的规范性。
4.2 反馈方式个别学生的倡议书进行面对面反馈。
提供书面反馈,包括鼓励和指导的语言。
第五章:拓展与延伸5.1 拓展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倡议书,互相提出改进意见。
5.2 延伸活动第六章:案例分析与讨论6.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分析真实案例,了解倡议书在社会实践中的影响力。
培养学生对倡议书写作的兴趣和自信心。
6.2 教学内容分析真实案例中倡议书的效果和影响。
讨论倡议书在推动社会变革和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6.3 教学过程展示真实案例中的倡议书,让学生了解其写作背景和目的。
引导学生分析倡议书的内容、结构和表达方式。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对案例中倡议书的看法和启示。
第七章:写作技巧提升帮助学生提高倡议书写作的技巧和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运用修辞手法和逻辑思维进行写作。
7.2 教学内容介绍常用的修辞手法和逻辑思维技巧。
分析倡议书中如何运用这些技巧来增强说服力。
7.3 教学过程讲解常用的修辞手法和逻辑思维技巧,如比喻、排比、对比等。
引导学生通过示例练习,学会在倡议书中运用这些技巧。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互相分享写作经验和技巧。
第八章:修改与完善8.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对倡议书进行自我修改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