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设备强度设计计算
- 格式:pptx
- 大小:1.36 MB
- 文档页数:46
㈡基础环板设计1. 基础环板内、外径的确定裙座通过基础环将塔体承受的外力传递到混凝土基础上,基础环的主要尺寸为内、外直径(见下图),其大小一般可参考下式选用(4-68)式中:D ob-基础环的外径,mm;D ib-基础环的内径,mm;D is-裙座底截面的外径,mm。
2. 基础环板厚度计算在操作或试压时,基础环板由于设备自重及各种弯矩的作用,在背风侧外缘的压应力最大,其组合轴向压应力为:(4-69)式中:A b-基础环面积,mm2;W b-基础环的截面系数,mm3;(1)基础环板上无筋板基础环板上无筋板时,可将基础环板简化为一悬臂梁,在均布载荷σbmax的作用下,基础环厚度:(4-70)式中:δb-基础环厚度,mm;[σ]b-基础环材料的许用应力,MPa。
对低碳钢取[σ]b=140MPa。
(2)基础环板上有筋板基础环板上有筋板时,筋板可增加裙座底部刚性,从而减薄基础环厚度。
此时,可将基础环板简化为一受均布载荷σbmax作用的矩形板(b×l)。
基础环厚度:(4-71)式中:δb-基础环厚度,mm;M s-计算力矩,取矩形板X、Y轴的弯矩M x、M y中绝对值较大者,M x、M y按表4-35计算,N·mm/mm。
无论无筋板或有筋板的基础环厚度均不得小于16mm。
㈢地脚螺栓地脚螺栓的作用是使设备能够牢固地固定在基础底座上,以免其受外力作用时发生倾倒。
在风载荷、自重、地震载荷等作用下,塔设备的迎风侧可能出现零值甚至拉力作用,因而必须安装足够数量和一定直径的地脚螺栓。
塔设备在基础面上由螺栓承受的最大拉应力为:(4-72)式中:σB-地脚螺栓承受的最大拉应力,MPa。
当σB≤0时,塔设备可自身稳定,但为固定塔设备位置,应设置一定数量的地脚螺栓。
当σB>0时,塔设备必须设置地脚螺栓。
地脚螺栓的螺纹小径可按式(4-73)计算:(4-73)式中:d1-地脚螺栓螺纹小径,mm;C2-地脚螺栓腐蚀裕量,取3mm;n-地脚螺栓个数,一般取4的倍数;对小直径塔设备可取n=6;[σ]bt-地脚螺栓材料的许用应力,选取Q-235-A时,取[σ]bt=147MPa;选取16Mn时,取[σ]bt=170MPa。
目录一、塔设备的概述 (2)1.1 填料塔 (3)1.2 板式塔 (4)1.3填料塔与板式塔的比较 (5)二、塔设备设计的基本步骤 (6)三、塔设备的强度和稳定性计算 (6)3.1塔设备的载荷分析和设计准则 (6)3.2 质量载荷 (8)3.3地震载荷 (8)3.4偏心弯矩 (8)3.5最大弯矩 (8)3.6 圆筒轴向应力核核 (9)3.6.1 圆筒轴向应力 (9)3.6.2 圆筒稳定校核 (9)3.6.3 圆筒拉应力校核 (10)3.7裙座轴向应力校核 (10)3.7.1 裙座底截面的组合应力 (10)4.7.2裙座检查孔和较大管线引出孔截面处组合应力 (11)4.8轴向应力校核条件 (12)五、心得体会 (13)一、塔设备的概述塔设备是石油化工、化学工业、石油工业等生产中最重要的设备之一。
它可使气(汽)液或液液相之间进行充分接触,达到相际传热及传质的目的。
在塔设备中能进行的单元操作有:精馏、吸收、解吸,气体的增湿及冷却等。
表1中所示为几个典型的实例。
表1 塔设备的投资及重量在过程设备中所占的比例实现气(汽)—液相或液—液相之间的充分接触,从而达到相际传质和传热的目的。
塔设备广泛用于蒸馏、吸收、介吸、萃取、气体的洗涤、增湿及冷却等单元操作中,它的操作性能好坏,对整个装置性能好坏、对整个装置的生产,产品产量、质量、成本以及环境保护、“三废”处理等都有较大的影响。
因此对设备的研究一直是工程界所关注的热点。
随着石油、化工的发展,塔设备的合理造型及设计将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
为了使塔设备能更有效、更经济的运行,除了要求它满足特定的工艺条件,还应满足以下基本要求。
①满足特定的工艺条件;②气—液两相能充分接触,相际传热面积大;③生产能力大,即气、液处理量大;④操作稳定,操作弹性大,对工作负荷的波动不敏感;⑤结构简单、制造、安装、维修方便,设备投资及操作成本低;⑥耐腐蚀,不易堵塞。
为了便于研究和比较,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塔设备进行分类。
第一章绪论1.1塔设备概述塔设备是石油、化工、轻工等各工业生产中仅次与换热设备的常见设备。
在上述各工业生产过程中,常常需要将原料中间产物或粗产品中的各个组成部分(称为组分)分离出来作为产品或作为进一步生产的精制原料,如石油的分离、粗酒精的提纯等。
这些生产过程称为物质分离过程或物质传递过程,有时还伴有传热和化学反应过程。
传质过程是化学工程中一个重要的基本过程,通常采用蒸馏、吸收、萃取。
以及吸附、离子交换、干燥等方法。
相对应的设备又可称为蒸馏塔、吸收塔、萃取塔等。
在塔设备中所进行的工艺过程虽然各不相同,但从传质的必要条件看,都要求在塔内有足够的时间和足够的空间进行接触,同时为提高传质效果,必须使物料的接触尽可能的密切,接触面积尽可能大。
为此常在塔内设置各种结构形式的内件,以把气体和液体物料分散成许多细小的气泡和液滴。
根据塔内的内件的不同,可将塔设备分为填料塔和板式塔。
在板式塔中,塔内装有一定数量的塔盘,气体自塔底向上以鼓泡喷射的形式穿过塔盘上的液层,使两相密切接触,进行传质。
两相的组分浓度沿塔高呈阶梯式变化。
不论是填料塔还是板式塔,从设备设计角度看,其基本结构可以概括为:(1)塔体,包括圆筒、端盖和联接法兰等;(2)内件,指塔盘或填料及其支承装置;(3)支座,一般为裙式支座;(4)附件,包括人孔、进出料接管、各类仪表接管、液体和气体的分配装置,以及塔外的扶梯、平台、保温层等。
塔体是塔设备的外壳。
常见的塔体是由等直径、等壁厚的圆筒及上、下椭圆形封头所组成。
随着装置的大型化,为了节省材料,也有用不等直径、不等壁厚的塔体。
塔体除应满足工艺条件下的强度要求外,还应校核风力、地震、偏心等载荷作用下的强度和刚度,以及水压试验、吊装、运输、开停车情况下的强度和刚度。
另外对塔体安装的不垂直度和弯曲度也有一定的要求。
支座是塔体的支承并与基础连接的部分,一般采用裙座。
其高度视附属设备(如再沸器、泵等)及管道布置而定。
它承受各种情况下的全塔重量,以及风力、地震等载荷,因此,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㈡基础环板设计1. 基础环板内、外径的确定裙座通过基础环将塔体承受的外力传递到混凝土基础上,基础环的主要尺寸为内、外直径(见下图),其大小一般可参考下式选用(4-68)式中:D ob-基础环的外径,mm;D ib-基础环的内径,mm;D is-裙座底截面的外径,mm。
2. 基础环板厚度计算在操作或试压时,基础环板由于设备自重及各种弯矩的作用,在背风侧外缘的压应力最大,其组合轴向压应力为:(4-69)式中:A b-基础环面积,mm2;W b-基础环的截面系数,mm3;(1)基础环板上无筋板基础环板上无筋板时,可将基础环板简化为一悬臂梁,在均布载荷σbmax的作用下,基础环厚度:(4-70)式中:δb-基础环厚度,mm;[σ]b-基础环材料的许用应力,MPa。
对低碳钢取[σ]b=140MPa。
(2)基础环板上有筋板基础环板上有筋板时,筋板可增加裙座底部刚性,从而减薄基础环厚度。
此时,可将基础环板简化为一受均布载荷σbmax作用的矩形板(b×l)。
基础环厚度:(4-71)式中:δb-基础环厚度,mm;M s-计算力矩,取矩形板X、Y轴的弯矩M x、M y中绝对值较大者,M x、M y按计算,N·mm/mm。
无论无筋板或有筋板的基础环厚度均不得小于16mm。
㈢地脚螺栓地脚螺栓的作用是使设备能够牢固地固定在基础底座上,以免其受外力作用时发生倾倒。
在风载荷、自重、地震载荷等作用下,塔设备的迎风侧可能出现零值甚至拉力作用,因而必须安装足够数量和一定直径的地脚螺栓。
塔设备在基础面上由螺栓承受的最大拉应力为:(4-72)式中:σB-地脚螺栓承受的最大拉应力,MPa。
当σB≤0时,塔设备可自身稳定,但为固定塔设备位置,应设置一定数量的地脚螺栓。
当σB>0时,塔设备必须设置地脚螺栓。
地脚螺栓的螺纹小径可按式(4-73)计算:(4-73)式中:d1-地脚螺栓螺纹小径,mm;C2-地脚螺栓腐蚀裕量,取3mm;n-地脚螺栓个数,一般取4的倍数;对小直径塔设备可取n=6;[σ]bt-地脚螺栓材料的许用应力,选取Q-235-A时,取[σ]bt=147MPa;选取16Mn时,取[σ]bt=170MPa。
塔设备设计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塔设备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塔设备设计。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掌握塔设备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了解塔设备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熟悉塔设备的常用材料和计算方法。
技能目标包括:能够运用CAD等软件进行塔设备的绘图;能够进行塔设备的选型和计算;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塔设备设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增强学生对工程实践的认知和兴趣;培养学生对塔设备设计和制造的热爱和敬业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塔设备的基本原理、塔设备的结构设计、塔设备的强度计算、塔设备的材料选择、塔设备的制造工艺等。
具体来说,教学大纲如下:1.塔设备的基本原理:包括塔设备的定义、分类和应用;塔设备的工作原理和性能指标。
2.塔设备的结构设计:包括塔设备的塔体、塔板、塔内件等的设计方法和步骤。
3.塔设备的强度计算:包括塔设备的压力容器强度计算、塔板的强度计算等。
4.塔设备的材料选择:包括塔设备的常用材料、材料的性能和选择原则。
5.塔设备的制造工艺:包括塔设备的制造流程、制造技术和质量控制。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我们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
具体来说: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塔设备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塔设备设计的具体应用和注意事项。
3.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塔设备的制造工艺和质量控制。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塔设备设计教材作为主要教学资源。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塔设备设计参考书籍,供学生自主学习。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料,丰富教学手段。
4.实验设备:准备齐全的塔设备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