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文化概述
- 格式:doc
- 大小:80.50 KB
- 文档页数:3
陕西民俗文化摘要陕西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周、秦、汉、唐等十多个朝代或重要政权先后在这里建都,又是革命圣地延安的所在地,典籍丰富、文化遗存也多,许多风俗习惯多有可供追寻的历史渊源。
地域上:东面黄河、西望关陇;北临塞外草原,南接巴蜀水乡,横跨陕北高原、渭水盆地和秦巴山区。
有着丰富多彩古朴独特的乡土文化、民风民俗既源远流长、根深叶茂,又争奇斗艳,异彩纷呈。
关键词:陕西民俗文化表现形式措施保护产业一、什么是民俗文化民俗文化,是指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
也泛指一个国家、民族、地区中集居的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
是在普通人民群众(相对于官方)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物质的、精神的文化现象。
它具有普遍性和传承性和变异性。
民俗既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又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文化遗产。
早在《汉书·王吉传》一书中就有“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的记载。
《礼记·王制》云:“岁二月,东巡守。
至于岱宗,柴而望祀山川。
觐诸侯,问百年者就见之。
命太师陈诗,以观民风”。
这里说的王者巡守之礼,就是国君深入民间,对乡村社会的民情风俗进行一番调查研究。
太师是掌管音乐及负责搜集民间歌谣的官吏,他把民间传承的民歌(国风)呈递给国君。
国君通过这些民歌,“观风俗,知得失”,制定或调整国家的方针政策。
我国古代诗歌总集《诗经》中的《风》,就是古代各民族之间流传的民歌。
这些民歌,反映了古代人民的风俗习惯,包含着大量的古代民俗事象,对研究我国古民俗具有重大价值。
就比如《水浒传》中的江湖文化、侠义文化都属于民俗文化意识范畴。
研究民俗事象和理论的学科称为民俗学。
“民俗学”是社会科学中一门独立的学科,“民俗学”与文化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学科有着极其密切的亲缘关系,如考古学要借助民俗学揭开古代社会神秘的面纱,民俗学要借助考古学提供古代传承文化的实证。
二、陕西民俗文化的地域划分民俗的地域划分为:关中地区、陕北地区和陕南地区。
介绍家乡陕西
- 历史文化:陕西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是多个朝代的古都所在地。
西安是陕西的省会,也是世界闻名的古都,曾是中国古代多个朝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秦始皇陵兵马俑、大雁塔、华清池等众多历史遗迹见证了陕西的辉煌历史。
- 自然景观:陕西拥有壮丽的自然景观,如华山、秦岭、壶口瀑布等。
华山是中国五岳之一,以险峻著称;秦岭是中国重要的山脉之一,提供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壮丽的自然风光;壶口瀑布则是中国第二大瀑布,气势磅礴。
- 美食文化:陕西有着独特的美食文化,如肉夹馍、凉皮、油泼面等。
这些美食以其独特的口味和制作工艺而闻名,深受当地人和游客的喜爱。
- 民俗文化:陕西的民俗文化丰富多彩,如秦腔、腰鼓、民间艺术等。
秦腔是陕西的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具有独特的音乐和表演风格;腰鼓是陕西民间的传统舞蹈,以其热情奔放的表演形式而闻名。
陕西地域文化特色调研报告陕西地域文化特色调研报告陕西是中国的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繁荣的省份,拥有丰富的地域文化特色。
本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陕西地域文化的独特之处,以下是对陕西地域文化特色的调研报告。
一、历史文化陕西是中华文明的摇篮之一,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首先是兵马俑,兵马俑是秦始皇陵陪葬的制陶工艺精美、数量众多的陶俑,被誉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是我国古代艺术的杰作。
其次是秦始皇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之一,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此外,陕西还有丝绸之路的起点——西安,在这里可以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氛围。
二、建筑文化陕西的建筑文化以古代建筑为主,具有独特的风格。
首先是古城墙,位于西安城内的古城墙是中国境内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的古代城墙,被誉为中国古代城垣工程中的杰出代表。
其次是大雁塔,大雁塔是中国古代佛教建筑的珍品之一,是唐代著名高僧玄奘为了收藏文物而修建的,是佛教文化的重要遗址。
此外,陕西还有华清宫、陕西历史博物馆等重要的建筑文化景点。
三、民俗文化陕西的民俗文化丰富多彩。
首先是皮影戏,陕西皮影戏是中国三大皮影戏之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其次是莜麦文化,莜麦是陕西的传统农作物,它不仅是当地人民的重要食品,也是陕西农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陕西还有丰富多彩的民间节日和传统手工艺品,如关中彩灯、西安刺绣等。
四、风俗习惯陕西有独特的风俗习惯。
首先是陕北的坨子宴,坨子宴是陕北地区的一种传统风俗,是一种由土豆制成的面点,口感独特,深受当地人民喜爱。
其次是陕西的脑白菜宴,脑白菜是一种在陕西特产,被当地人民视为富贵之物,而举办脑白菜宴则被看作是一种独特的风俗习惯。
此外,陕西的人们还会在正月初一吃酸辣豆腐羹,这是陕西的传统风俗。
总结起来,陕西地域文化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建筑文化独特,民俗文化丰富多彩,风俗习惯引人注目。
这些特色使陕西成为一个独具魅力的旅游目的地,也为陕西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文化支撑。
陕西文化特色简介
陕西,这个位于中国西北的省份,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从秦始皇陵的壮观,到华清池的婉约,再到兵马俑的神秘,陕西的文化特色无处不在。
一、历史文化的厚重
陕西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秦始皇陵、大雁塔、华清池等历史遗迹,无不展示了陕西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在这里,你可以亲身体验到中国古代的历史和文化,感受到中华民族的辉煌历程。
二、民间艺术的璀璨
陕西的民间艺术璀璨多彩,其中包括皮影戏、秦腔、剪纸等。
这些民间艺术形式各具特色,富有浓郁的地方色彩。
它们是陕西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文化瑰宝,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美食的诱人
陕西的美食独具特色,以酸辣著称。
肉夹馍、羊肉泡馍、凉皮等都是陕西的特色美食。
这些美食味道浓郁,让人回味无穷。
品尝陕西美食,不仅能满足味蕾的需求,还能让你更深入地了解陕西的文化和生活。
四、黄土高原的风情
陕西的黄土高原是中国黄土分布最广的地区之一,这里的自然景观独特,人文风情浓厚。
在这里,你可以欣赏到壮观的黄土高原风光,感受到当地人民的淳朴和热情。
这里的民俗活动丰富多彩,如陕北民歌、安塞腰鼓等,都让人流连忘返。
五、现代化的发展
在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的基础上,陕西也在不断推进现代化建设。
西安作为陕西省的省会城市,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城市面貌日新月异。
同时,陕西也在积极发展科技、教育、文化等产业,努力打造现代化强省。
古老的城市探索陕西西安的历史文化西安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拥有丰富的历史遗迹和独特的文化传统,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探索。
本文将带您一起深入了解陕西西安这座古老城市丰富的历史文化。
1. 西安的历史渊源西安有着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作为古代中国的首都,它曾是13个朝代的首都,包括秦朝、西汉朝、唐朝等。
西安的历史渊源可以从兵马俑开始探索。
2. 兵马俑:秦始皇的陪葬宝藏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是中国古代秦始皇陵的陪葬品。
秦始皇帝想要在死后拥有自己的军队,于是在陵墓中埋葬了数千个兵马俑。
如今,游客可以亲眼目睹这些栩栩如生的兵马俑,深入感受秦朝的辉煌和庄严。
3. 大雁塔:千年佛寺的文化瑰宝位于西安市南郊的大雁塔建于唐朝,是佛教寺庙之一,也是文化遗产的重要象征。
大雁塔内珍藏了大量的佛教文物和经典,吸引着众多信徒和游客前来参观。
登上大雁塔,不仅可以俯瞰整个西安市区的美景,还能感受到千年文化的底蕴。
4. 古城墙:守望历史变迁的巍峨壁垒西安古城墙是中国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古城墙之一,也是历代王朝的政治中心和军事基地。
登上城墙,可以一览西安市区的全貌,并感受当年守望城市的历史氛围。
城墙上还设有多处瞭望台和炮台,游客可以想象当年的战争场景,沉浸在历史的沧桑之中。
5. 钟楼鼓楼:时代的守望者西安的钟楼和鼓楼位于城市的中心,是古代城市交通的标志和商业繁华的象征。
钟楼作为时间的计量,鼓楼则打响每个新的一天。
登上钟楼和鼓楼,可以俯瞰古城的全景,近距离感受到古代城市的繁忙和时光的流转。
6. 大唐芙蓉园:唐代文化的再现大唐芙蓉园是一座以唐代文化为主题的园林景区,位于西安市南郊。
园内建筑和景观融合了唐代的建筑风格和文化元素,还有许多唐代服装秀和音乐舞蹈表演。
在这里,游客可以穿越时空,仿佛回到了盛唐时期,感受到丝路贸易和文化繁荣的魅力。
7. 铭记历史的陕西历史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是一座集陕西历史文物和现代展示于一体的博物馆,位于西安市南门外。
关于陕西一、陕西概述陕西位于中国西北地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省份,省会是西安。
陕西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是世界文化遗产的主要聚集地之一。
陕西地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交汇处,地势东高西低,山地和丘陵为主,境内河流纵横交错。
陕西气候多样,旱涝灾害交织,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四季分明。
二、陕西的历史文化2.1 古代文明陕西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
早在约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陕西地区就有原始人类的繁衍生息。
公元前11世纪,周朝的都城镐京就建立在陕西境内,周文王、周武王等众多历史名君在这里开辟了中华文明的新纪元。
此后,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秦朝,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华民族的基本形态。
2.2 世界文化遗产陕西是世界文化遗产的主要聚集地之一,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位于西安市的秦始皇陵及其兵马俑。
兵马俑是秦始皇陵中的部分陪葬品,规模庞大,规格齐全,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此外,陕西还有其他许多世界文化遗产,如大雁塔、华清宫、陕西历史博物馆等,这些遗产均为人们研究古代历史和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三、陕西的自然风光3.1 美丽的山川陕西地处黄土高原的西北边缘,因此地形多为山地和丘陵。
陕西的山峦起伏,峡谷纵横,其中最著名的有华山、太白山、华县雪山等。
华山是中国著名的五岳之一,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峰峦叠翠,景色壮丽。
太白山是道教圣地,奇峰异石、峡谷飞瀑构成了独特的自然景观。
华县雪山则以雄伟壮观的雪峰和山岳冰川闻名。
3.2 独特的地下景观陕西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和独特的地下景观。
铜川市的耀州窑古窑址是中国现存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窑址之一,展示了中国古代高水平的瓷器制造工艺。
渭南市的褒斜岭则是著名的地下水溶岩洞穴景区,洞穴内部有丰富多样的钟乳石、石笋等地下溶洞景观,令人叹为观止。
四、陕西的传统文化4.1 传统音乐和舞蹈陕西有着悠久的音乐和舞蹈传统。
关于陕西的描述一、地理位置陕西位于中国中部,东经105°29'03"至111°15'03",北纬31°42'14"至39°35'29"之间。
东邻山西、河南两省,南接湖北、湖南两省和重庆市,西连甘肃省,北界内蒙古自治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
总面积20.56万平方公里。
二、历史文化1. 历史悠久:陕西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
商、周、秦、汉等多个朝代在这里建都或设立过都城。
2. 文化遗产:陕西拥有众多的世界文化遗产,如秦始皇兵马俑、大雁塔、华清池等。
其中秦始皇兵马俑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地下帝王陵墓群之一,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3. 名人荟萃:陕西还是众多名人的故乡或活动地。
如李白、杜甫等唐代诗人,张骞、班超等古代著名使者,以及陈毅、邓小平等新中国时期的领导人。
三、自然风光1. 山川秀美:陕西地貌复杂,山峦起伏,河流纵横。
有秦岭、太白山、华山等著名山峰。
其中华山是中国五岳之一,素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称。
2. 水土育人:陕西气候温和,四季分明。
盆地和丘陵地区适宜种植农作物,如小麦、玉米、水稻等。
黄土高原地区适宜畜牧业和林业发展。
3. 矿产资源:陕西矿产资源丰富,有煤炭、铁矿石、铝土矿等多种矿产资源。
其中汉中地区是中国重要的铝土矿生产基地。
四、经济发展1. 工业发达:陕西工业基础较好,主要有机电设备制造、化学工业和建材工业等。
其中航空工业和核工业是陕西省的两个支柱产业。
2. 农业发展:陕西农村地区经济发展较快,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
近年来,陕西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推广科技种植、养殖等新技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3. 旅游业兴盛:陕西是中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秦始皇兵马俑、华清池、大雁塔等著名景点吸引了众多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同时,陕西还有丰富的民俗文化和美食资源,如陕北面食、关中肉夹馍等。
三秦大地的非遗文化
三秦大地,即陕西,拥有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例子:
1. 秦腔:这是陕西的一种传统戏曲形式,被誉为“华夏正声”。
秦腔的演出舞台具有浓郁的大西北风情,能够生动地展现黄土地上的故事。
2. 华县皮影戏:这是一种流传在陕西华县地区的传统民间艺术,其表演形式独特,制作工艺精细。
华县皮影戏从市井走向世界舞台,一代代皮影手艺人用行动诠释着“择一事终一生”的热爱。
3. 延川布堆花:这是陕西延川地区的一种民间艺术,以布块堆叠成各种图案和形象,通常用于装饰和制作工艺品。
延川布堆花以其朴实到华美的艺术蜕变,展现出粗犷、浑厚中的精巧和雅致。
4. 岐山青铜器复仿制技艺:这是陕西岐山地区的一种传统工艺,主要涉及青铜器的仿制和复原。
这种技艺是古代文化的重要载体,展现了匠人们对智慧和文明的追求。
除了以上列举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外,陕西还有许多其他的非遗项目,如西安鼓乐、安塞腰鼓等。
这些非遗项目是陕西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文化多样性的生动体现。
陕西文化概述范文陕西位于中国的西北,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陕西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底蕴,对中国的文化和艺术发展有着重要的贡献。
以下将对陕西文化的概述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陕西文化的最大特点之一是源远流长。
陕西是中国历史最早的文化中心之一,曾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丰富的文化资源使得陕西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研究的重要地区。
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陕西地区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这里孕育了丰富多样的人文景观。
例如,陕西有世界上最早的人类遗址之一,周原遗址,该遗址的发现和研究对于揭示中国文明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其次,陕西文化的另一个特点是历史底蕴深厚。
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的发源地之一,陕西拥有丰富的历史遗存和世界闻名的文化遗产。
陕西曾是多个朝代的首都,如秦、西汉、唐等,这为陕西留下了大量珍贵的历史文化遗迹。
最著名的例子就是陕西省境内的秦始皇兵马俑,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军事博物馆,使得陕西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化和艺术的重要代表之一此外,陕西还以书法和绘画艺术闻名于世。
陕西是中国古代文人墨客的发源地之一,孕育了众多的文化名人。
书法是陕西的传统艺术之一,这里有许多著名的书法家,如王羲之、颜真卿和柳公权等。
陕西丝绸之路的终点是历史上的重要交通枢纽,这也为陕西的艺术交流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在绘画方面,陕西的壁画和绘画艺术也有着重要的地位,如著名的莫高窟壁画和秦岭山水画等。
此外,陕西还有着丰富的民间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陕西是多个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各个少数民族的文化传统丰富多样。
例如,陕西的回族、藏族和阿昌族等群体拥有独特的音乐、舞蹈和戏剧表演形式,为陕西的文化多样性增添了色彩。
总而言之,陕西文化源远流长,历史底蕴深厚,并以书法、绘画以及丰富多样的民间文化而闻名于世。
陕西作为中国的文化名城,为我们研究和传承中国古代文化提供了重要的素材和资源,对于丰富和推动中国文化艺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陕西的民俗文化有哪些(一)唐三彩陶是在汉代单色釉陶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新品种,是在白地的陶胎上,刷上一层无色釉,在用黄,绿,青等色加以装饰,烧制而成,色彩鲜丽,光泽柔和,各种栩栩如生的人物,动物俑,实属三彩之冠。
面花面花的制作盛行于陕西关中和陕北,当地人称为花馍。
每逢婚丧嫁娶,年节庆典,乡亲们制做出各种各样的花馍,造型别致,形态逼真,或摆茶陈列,或馈赠亲朋,即可食用,又是一种独具地方特色的艺术品。
制作花馍,和面、蒸馍的火候都有讲究,只有那些技术高超的人才能蒸出形状好、不变形的花馍。
眉户眉户在陕西关中地区最为流行,也为外省如甘肃、宁夏、青海、河南、山西等地群众所喜欢,它是由民歌脱胎发展而来的。
盛行于华阴、华县地区的称东路眉户,西路眉户最早盛行于眉县及户县,唱腔委婉细腻优美动听。
眉户的唱腔音乐有50多个曲牌,可以表现人物在舞台上丰富的情感和曲折的剧情。
户县农民画陕西农民画原于民间,所画内容多取材于人物、动物、花鸟等,构图简洁美观,注重色彩数量,追求强烈的直观效果,乡土风情浓厚,内容健康,朴实,给人积极向上的激情。
色彩艳丽,笔法自由,同时也兼收中外其他美术派别的长处,给作品增添了新的格调。
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深受国内外游客和专家的好评。
陕西农民画主要分布在关中的户县,陕北的安塞和洛川。
户县被誉为“农民画之乡”已拥有2000多名土生土长的农民画家,许多优秀作品被国内外艺术馆收藏。
陕北剪纸剪纸俗称窗花,为聪慧的劳动妇女所创作,她浓缩着古老的黄河文化。
每逢春节,家家窗上,门上贴满各式各样剪纸,把人们喜庆,快乐的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近年来,这株黄土高原出生的民族艺术之花飘洋过海,深受国外宾朋的欢迎。
凤翔彩绘泥塑凤翔彩绘泥塑以造型优美、色彩艳丽、生动逼真而享誉海内外。
传说明代朱元璋的队驻扎此地,士兵大都是江西老表,会制陶手艺。
落户为农后,他们在农闲时做些玩具和礼物,久而久之,发展成为今天的彩绘泥塑。
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这朵古老的民间艺术之花更加繁盛,成为陕西重要的旅游纪念品。
陕西传统文化陕西是中华民族文化发祥地之一,陕西历史悠久、民风质朴,从古至今流传并继承了许多灿烂的文化艺术产物,民俗文化丰富而独特,其丰厚的历史底蕴,孕育了多姿多彩、瑰丽奇特的民俗文化。
秦腔、皮影戏、眉户、唐三彩,这些都是陕西日积月累的历史文化结晶。
1、陕西·秦腔秦腔也称为“乱弹”,是陕西地方戏的主要剧种,也是我国现存戏曲艺术中最古老的剧种,是京剧、豫剧、川剧、河北梆子等剧种的鼻祖,其唱腔、道白、脸谱、身段、角色、门类和演技均自成体系。
其特点是慷慨激昂,宽音大噪。
2、陕西·皮影戏皮影戏是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的道具戏之一,通过灯光把雕刻精巧的皮影戏映照在屏幕上,由艺人们在幕后操动影人,伴以音乐和歌唱,是一种深受人民喜爱的古老而又奇特的戏曲艺术。
陕西是中国皮影戏的发源地,其皮影之盛行至今仍为全国之冠。
皮影陕西皮影戏起源于汉代以前,鼎盛于唐代,又称“影戏“影子戏”,流传于民间,保留着民间说书的历史痕迹,是近代陕西诸种戏曲的前身。
其唱腔数十种,以老腔、碗碗腔、阿宫腔、弦板腔、秦腔五大调较为普遍,辅之陕北、陕南及关中各种道情。
皮影戏的传统剧目有《游西湖》《哪吒闹海》《古城会》《会阵招亲》等。
陕西皮影不仅唱腔种类繁多,表演技术高超,而且影人的雕刻技艺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华县是皮影的发源地,华县皮影不仅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古老的艺术品种,同时也是被国内外皮影界公认的所有中国地方皮影乃至世界皮影艺术种类之集大成者。
中国皮影的国际正式名称叫“华剧”,即华县皮影戏曲之意。
2006年,“华县皮影”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陕西·眉户眉户在陕西关中地区最为流行,它是由民歌脱胎发展而来的。
盛行于华阴、华县地区的称东路眉户,西路眉户最早盛行于眉县及户县,唱腔委婉细腻,优美动听。
眉户的唱腔音乐有50多个曲牌,可以表现人物在舞台上丰富的情感和曲折的剧情。
4、陕西·唐三彩唐三彩主要分布在西安和洛阳两地,在西安的称西窑。
陕西特色介绍100字
陕西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省份,拥有丰富的特色文化和旅游资源。
陕西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兵马俑:位于西安的秦始皇兵马俑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军事博物馆,展示了中国古代的军事力量和文化艺术的辉煌成就。
2. 古城西安: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西安保存着大量的历史遗迹,包括著名的大雁塔、钟楼、城墙等,以及著名的回民街。
3. 风味小吃:陕西有许多独特的风味小吃,如肉夹馍、凉皮、油泼面等,以其独特的口味和制作工艺吸引着众多游客。
4. 西安音乐:陕西是中国古代音乐的发源地之一,西安音乐以其独特的风格和韵律深受人们喜爱。
5. 高原农耕文化:陕西是中国西北地区的农业大省,拥有丰富的农耕文化资源,如黄河农耕文化、黄土高原农耕文化等。
总的来说,陕西以其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和美食特色吸引着众多游客,是一个值得一游的旅游目的地。
陕西的风土人情1、秦地自古盛产小麦,因此,自古以来这里的陕西人民以面食为主,一天到晚三顿饭,天天离不开面食,其中以面条和馒头为主。
一般在陕西农村,女孩子长大成人,首先不是会缝一件衣服、绣一朵花,而是会擀上满满的一案板的面条,这样以后女儿出嫁过去,才能得到婆家的赏识。
2、陕西的锅盔历史悠久。
锅盔在陕西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了。
锅盔自唐、宋以来,在西安城多处设有驿店,外地客商东来西往,北上南下,锅盔作为客商的携带干粮已远走他乡。
3、陕西人吃辣的水准是当仁不让的。
而且,陕西人吃辣吃得精细,吃出了文化,一般来说陕西人嗜辣如命的喜好,当然与陕西人爱憎分明的个性分不开的。
而在陕西“油泼辣子”却是一道正经八百的菜肴。
“油泼辣子”看着红、闻着香、吃着辣,既能用来调面,又能夹馍吃。
4、陕西人把饭碗不叫饭碗而叫老碗。
由此可见,这个“老”字并不是代表了老碗的历史多么悠久,而是碗中“老大”的意思。
正宗的陕西大老碗,碗深而圆,其容量起码有一般吃饭用的小碗七八个之多。
陕西人吃饭无论是青壮年、老人、孩子还是妇女,一律都用老碗。
用这样的碗绝对省事,一次就能盛够,绝对不会再来第二次。
5、老太太头顶手帕这是陕西人由来以久的风俗。
由于陕西地处西北的黄土高原,这里日照强烈,干旱少雨,而且风沙天气较多。
所以农村妇女在辛勤劳作的时候,都要头顶着手帕。
6、在陕西农村处处可见半边盖的房子。
这是陕西人独有居住环境,这与陕西的风土人情分不开的。
由于陕西地处内陆,属于典型的大陆性干燥气候,因此关中一代天气干旱、风沙大,加之当地木材稀少。
所以,人们根据当地的条件,就发明了半边盖的房子。
7、陕西人的保守在全国是出了名的。
陕西人对于自家姑娘的保守意识,那更是出了名的。
自古就有陕西姑娘不对外的传统。
陕西人绝对不让外人占着半点便宜的,因此从严格意义上说,陕西人自的姑娘只限于在陕西人内部交流,而很少和外地人通婚。
8、陕西人喜欢蹲在凳子上吃饭、抽烟、聊天,在别人看起来很遭罪的事情,但是在老陕们看来这是陕西自我的享受。
陕西文化概述
陕西在上古时代是华夏“九州”中的“雍州”,历史悠久,早在110万年前,“蓝田猿人”就在灞河两岸生息繁衍;西安城东的半坡遗址,展示着六七千年前母系氏族社会的进步和文明;大约五千年前,华夏始祖炎帝、黄帝带领各自的部落,在陕西北部黄土高原一带开创了中华文明;后稷开启农耕文明,仓吉创造汉字,张骞发轫丝绸之路,司马迁独领传记史书之风骚……无不标志着陕西古代文明的灿烂与辉煌。
以西安为中心的陕西曾经是中国历史上的政治中心。
先后有周、秦、汉、唐等13个王朝在此建都,历时长达1180年。
另外还有刘玄、赤眉、黄巢、李自成4次农民起义在此建立政权。
在近代中国革命史上陕西具有重要的位置。
1935年,红军长征到达延安,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在这里领导中国革命13个春秋,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
陕西历史源远流长,民族文化闻名遐迩。
这里是中国古人类和中华民族文化重要的发祥地之一,是中国历史上多个朝代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是中华民族历史文明最早走向世界的地方,也是现代中国革命的圣地,为炎黄子孙的生存、繁衍和人类历史文明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文明发祥】陕西是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
大约在80万年前,蓝田猿人就生活在这块土地上,开始制造和使用一些原始的工具,采集果实和狩猎鸟兽。
1963年发现的“蓝田猿人”,是全国发现的时间最早、最为完整的猿人头盖骨化石。
约三四万年前,关中地区的原始人类逐步进入氏族公社时期。
1953年发现的西安半坡村遗址,就是六七千年前母系氏族公社的一座定居村落。
【农业发祥】陕西是我国农业生产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
大约在6000年前,半坡人就在这里从事农业生产,饲养家畜,打猎捕捞,采集果实。
当时种植的谷物主要是粟。
传说中最早从事耕种稷和麦的人,是陕西关中周人的祖先。
到了西周末年,关中地区的农业生产有了新的发展,并向其他地区传播。
【对外开放发祥】陕西是我国对外开放最早的地区之一。
大约在3000多年前,陕西长安就同许多国家有政治和经济等方面的交往活动。
著名的“丝绸之路”就是以古长安为起点的。
从两汉时期时,就以长安为中心,同南亚、西亚、欧洲各国进行政治、经济、文化交流。
【文化发祥】陕西是远古文化的摇篮之一。
陕西从西周起,就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周族是陕西关中一个古老的部族。
周人以周原为活动中心后,就有了文字记事,把卜辞和占卜有关的记事文字刻在骨片上,后来又在青铜器上铸刻铭文。
周代的古阴阳历,就是我国最早的历法。
秦阿房宫、秦始皇陵、汉阳陵、乾陵等都记录印证了博大精深的陕西古代文化,其中已开发的秦始皇兵马俑坑,就展现了一个巨大地下雕塑艺术宝库,反映出当时高超的艺术水平,是我国文化史上的一个光辉篇章,号称世界第七大奇迹。
【自古帝王都】陕西是我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和时代最长的省份。
大约在2000年前、公元前28世纪左右,传说夏部落的始祖黄帝、炎帝都曾在陕西活动过,为中华民族的创立和发展作出了丰功伟绩。
公元前21~前16世纪的夏朝时期,陕西就有褒国、扈国、骆国出现。
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灭商,在陕西建都。
此后,又有秦、西汉、东汉、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大夏等13个王朝先后在陕西建都,时间长达1100多年。
此外,还有刘玄、赤眉、黄巢、李自成4次农民起义在此建立政权计11年。
陕西为中华民族创造了光辉的历史文明,留下了丰富的宝贵文物。
【革命圣地】近代的陕西是中国革命的摇篮。
1935年10月19日,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吴起镇。
从此,中共中央在陕北战斗、生活了13个春秋。
延安成为中国革命圣地,中国共产党在这里领导了全国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陕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与社会发展欣欣向荣,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3600万勤劳、勇敢、智慧的陕西儿女,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正在乘改革开放的东风,在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以昂扬的斗志,投身西部大开发,发扬光荣传统,重振汉唐雄风,再铸新世纪的历史辉煌。
【唐以前行政区划演变】陕西地方行政区划,始于春秋战国时期。
战国时,魏国在洛河下游设上郡,楚国在汉江中游设汉中郡,秦在陕北也设上郡。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普遍推行郡县制,分天下为36郡。
陕西境内除保留上郡和汉中郡外,在渭河流域另设内史,与郡同级。
西汉沿袭秦制,保留上郡与汉中郡,另将秦的内史分为3个相当郡的政区:京兆尹(分管今西安以东、渭河以南地区)、左冯翊(分管渭河以北、洛河中下游地区)、右扶风(分管咸阳以西地区),称为“三辅”,治所均在长安城。
汉武帝时,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设13州刺史部,监察各郡。
后来改刺史部为州,州牧或州刺史为行政长官,形成州、郡、县三级制。
现今的陕西在西汉中期涉及3个州。
三国时期,现今陕西地区的大部分由雍州、荆州、益州管辖。
西晋时大致和三国相仿。
东晋至隋统一的二百多年间,南北分裂,战争频繁,行政区划十分混乱。
【唐以后行政区划演变】唐初对州、郡、县加以改革,全国共设10道,道辖州、郡。
今关中、陕北属关内道,陕南属山南道。
宋改道为路,今陕西的大部分属于永兴军路,治所在今西安市;今麟游、周至以西,南至凤县、留坝,另属秦凤路,治所在今甘肃天水市。
这两路是由宋初的陕西路划分出来的,因此,习惯仍称它们为陕西路。
今佛坪、镇巴以西属利州路,治所在今汉中市。
今宁陕、石泉以东属京西南路,治所在今湖北襄樊市。
今神木、府谷、佳县属河东路,治所在今山西太原市。
金仍用路制,完全设在陕西境内的有京兆府路、延路。
元代的政治中枢称中书省,在各地的分设机构称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陕西行省的辖地包括今陕西全境及甘肃兰州以东和内蒙古伊克昭盟中部以南各地。
明在元行省基础上,除北京、南京外,在全国设13个布政使司,陕西布政使司所辖地区包括今陕西全境、甘肃嘉峪关以东各地、宁夏和内蒙古伊克昭盟的大部、青海湖以东部分。
清代废去布政使司的称号,仍称行省或省,嘉庆年间全国有18个省。
清初陕西仍辖今甘肃、宁夏和青海东部。
康熙二年(1663)年移陕西右布政使驻巩昌,五年改为甘肃布政使,移驻兰州。
从此,陕、甘两省分治。
自元代设行省起,陕西的省治一直设在现今的西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