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实习总结(精)
- 格式:doc
- 大小:29.50 KB
- 文档页数:4
庐山实习报告总结及体会实习时间:2023年7月1日—2023年7月10日实习地点:江西省庐山实习目的与要求:通过野外的实地实习,认识庐山的地质概况和庐山地区地貌的基本类型及其成因;认识庐山山地土壤的主要类型、剖面特征及其成因,土壤的垂直分布规律;认识庐山主要植被类型及其组成、结构、分布规律;掌握地质地貌、土壤及植物地理野外调查的基本方法;培养实践技能,验证和巩固课堂学习的理论知识。
实习工具:罗盘、地质锤、铁锹、测绳、样品采集袋、野外记录本、铅笔指导老师:XX教授一、实习总结在这次庐山实习中,我们通过对庐山的地质、地貌、土壤和植被等方面的实地考察,深入了解了庐山的自然地理特征。
实习期间,我们遵循指导老师的安排,沿着预设的实习路线,认真观察、记录,积极探讨,充分发挥了团队合作的精神。
1. 地质概况:在实习过程中,我们了解了庐山地区的地层、岩石及地质构造,观察了褶皱及断层构造地貌,如向斜谷、背斜山、次成谷、次成山、断层崖、垭口、单面山等。
这些地质现象使我们对庐山的地质演化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
2. 土壤类型与分布:我们观察了庐山地区的红壤、黄壤、山地黄壤、山地黄棕壤、山地棕壤及山地沼泽土等主要土壤类型剖面,并了解了土壤的垂直分布规律。
这有助于我们认识土壤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为今后的土地资源管理提供了实践经验。
3. 植被类型与分布:在实习过程中,我们识别了庐山山地主要植被类型,了解了植物群落样方调查方法,并探讨了植物生长与环境关系。
这些知识将对我们今后从事生态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4. 实践技能与团队协作: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会了使用罗盘、地质锤、铁锹等工具,掌握了野外调查的基本方法。
同时,在团队合作中,我们学会了互帮互助、分工协作,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
二、实习体会1. 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实习,我们将课堂所学的地质、土壤、植被等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加深了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2. 培养实践能力:实地实习使我们亲身体验了野外工作的重要性,提高了我们的实践能力,为今后从事相关领域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庐山实践活动个人总结前言庐山实践活动是在庐山学校举办的一项重要活动,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拓宽视野。
在这次活动中,我积极参与并取得了一些收获和体会。
以下是我对这次活动的个人总结与反思。
活动概述庐山实践活动持续了七天,包括户外拓展活动、文化体验、实践演练和学术交流等多个环节。
参与活动的同学们分为几个团队,每个团队拥有一个团队领导和指导老师,负责组织和安排活动。
拓展活动拓展活动是整个实践活动的第一部分,通过一系列团队合作游戏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我们的团队通过协作解决问题,增进了相互间的了解与信任。
每个人都有机会扮演团队领导者,这让我学到了管理和协调团队的重要性。
文化体验文化体验环节让我更好地了解了庐山的历史文化。
我们参观了名胜古迹,学习了有关庐山的传统文化和民俗习惯。
这些经历增加了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也让我更好地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独特魅力。
实践演练实践演练环节是整个实践活动的重点,我们通过参加模拟科学实验、调研社区环境等活动来提高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这个环节中,我深刻体会到理论知识与实际运用的差距,也明白了实践的重要性。
通过和团队成员的密切合作,我们成功完成了一项模拟实验,这不仅增加了我们对专业知识的理解,还培养了我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术交流学术交流环节是整个实践活动的最后一部分,我们与其他团队进行了展示和分享。
这个环节不仅让我学习到了其他团队的优秀经验,也让我更好地展示了我们团队的成果。
通过与其他团队的交流,我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向其他优秀团队学习,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心得体会通过这次庐山实践活动,我获得了诸多收获和体会。
首先,我深刻体会到团队协作的力量和重要性。
只有通过合作,我们才能取得更好的成果。
其次,我更加明白了知识与实践的关系,光靠书本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实践才能真正转化为自己的能力和经验。
最后,通过与其他团队的交流,我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也更加明确了自己的发展方向。
庐山实习报告庐山实习报告精选3篇(一)庐山实习报告一、实习概述我在庐山旅游区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实习,主要负责参与旅游景区的日常管理和服务工作。
实习期间,我全面了解了旅游景区的运营模式,学习了景区管理和服务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二、实习内容1. 景区管理:我参与协助景区的日常管理工作,包括接待游客、引导游客、维护景区秩序等。
我学会了如何与游客进行良好的沟通和交流,如何解答他们的问题和需求。
2. 服务工作:我在旅游景区的各个岗位轮岗,包括餐饮服务、导游服务、景区巡查等。
在餐饮服务方面,我学习了如何提供高质量的服务,解决顾客的问题和投诉。
在导游服务方面,我学习了如何向游客介绍景区的历史和文化,并为他们提供全面的服务和指导。
三、收获与体会通过实习,我不仅了解了旅游景区的运作和管理,还学习了与人沟通和提供服务的技巧。
我学会了如何处理复杂的情况和矛盾,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我认识到旅游景区对员工的要求很高,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责任心。
四、改进建议在实习期间,我发现景区的管理和服务还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部分员工的服务态度不够热情,需要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管理。
其次,景区的设施维护和管理需要加强,以确保游客的安全和舒适。
最后,景区的宣传和推广工作不够到位,需要增加宣传力度,提高景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五、总结通过庐山实习,我对旅游景区的运营和管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提高了自己的服务能力和沟通能力。
我将以此次实习为契机,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为将来从事相关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庐山实习报告精选3篇(二)庐山实训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经历。
在这次实训中,我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还锻炼了各种能力。
首先,这次实训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团队合作的机会。
我们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了各种任务和项目,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责和任务,需要相互配合和协作。
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与他人有效地沟通和合作,解决问题和冲突,以达到共同的目标。
其次,我通过实践来应用和巩固了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
庐山实习总结_实习总结我在庐山期间的实习经历无疑是我大学生涯中最宝贵的财富之一。
通过这次实习,我不仅深入了解了医疗行业,还锻炼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这次实习中,我有幸加入了庐山的一个医疗机构。
该机构专注于康复医疗,提供各种康复训练和治疗服务。
在这里,我有机会与研究院的专家学者和医生合作,了解他们如何应用他们的专业知识来帮助患者康复。
通过观察和参与他们的工作,我学到了很多真正的医疗知识,对康复医学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我在庐山实习期间还锻炼了我的实践能力。
在工作中,我主要负责帮助医生进行康复训练和治疗。
我需要研究患者的病历和康复方案,然后根据医生的指示帮助患者进行训练和治疗。
我还需要收集患者的数据并进行分析,以评估康复效果。
通过这些工作,我锻炼了自己的观察、分析和判断能力,并学会了如何应用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这次实习也让我充分认识到了医疗行业的挑战和机遇。
在医疗行业中,技术日新月异,新的治疗方法和设备不断涌现。
只有紧跟科技发展的步伐,才能提供最优质的医疗服务。
医疗行业也面临着人才短缺和医患矛盾等诸多问题。
这为我们医学专业的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会。
只有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这个行业的发展和变化。
庐山实习期间的经历让我受益匪浅。
我通过这次实习深入了解了医疗行业,锻炼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认识到了医疗行业的挑战和机遇。
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学习和提升自己,为医疗行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庐山实习报告-庐山实习报告。
一、实习概况。
我是一名大学生,在暑假期间有幸获得了庐山旅游公司的实习机会。
实习时间为一个月,主要任务是协助公司进行市场调研和推广活动。
庐山作为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实习期间我有幸亲身体验了庐山的美丽风光和丰富文化。
二、实习内容。
1. 市场调研。
在实习期间,我参与了庐山旅游市场调研的工作。
通过对游客的问卷调查和访谈,我了解到了游客对庐山旅游的需求和意见。
同时,我还对庐山周边的竞争对手进行了调查,了解了他们的优势和劣势。
通过这些调研,我为公司提供了一些有价值的市场信息和建议。
2. 推广活动。
为了提升庐山旅游的知名度和吸引更多游客,公司举办了一系列推广活动。
我参与了活动策划和组织的工作。
我们组织了一场户外拓展活动,邀请了一些旅游博主和媒体进行报道。
同时,我们还推出了一些优惠政策和套餐,吸引了一批游客前来庐山旅游。
这些活动的举办不仅提升了庐山旅游的知名度,还增加了公司的收入。
三、实习收获。
通过这次实习,我学到了很多实际的工作经验和技能。
首先,我学会了如何进行市场调研,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市场的竞争状况。
其次,我学会了如何策划和组织推广活动,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最重要的是,我学会了团队合作和沟通技巧,与同事们一起完成了各项任务。
此外,实习期间我还结识了很多优秀的同事和导师,他们给予了我很多指导和帮助。
他们的工作态度和专业素养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激发了我对旅游行业的热爱和追求。
四、实习总结。
通过这次实习,我对旅游行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学到了很多实际的工作经验和技能。
我认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
庐山实习为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让我在实际工作中学习和成长。
我相信,这次实习对我的个人发展和职业规划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为旅游行业的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庐山实习报告月总结在过去的一个月里,我有幸在庐山进行了一次实习,这是一次极具挑战性和收获满满的经历。
我在实习期间,主要调查了庐山的自然地理概况,包括地貌、土壤和植被等方面。
通过这次实习,我对庐山的自然环境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锻炼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在实习的第一天,我们就开始了对庐山地貌的观察和研究。
庐山地处中国江西省北部,位于东经115度52分至116度零8分,北纬29度26分至29度41分,面积302平方公里,外围保护地带面积500平方公里。
庐山北濒长江,南襟鄱阳湖,大江、大湖、大山浑然一体,险峻与秀丽刚柔相济,以其雄、奇、险、秀而闻名于世。
在这次实习中,我们观察了庐山的各种地貌类型,如向斜谷、背斜山、次成谷、次成山、断层崖、垭口、单面山等,并了解了它们的成因和特点。
接下来,我们开始了对庐山土壤的调查。
庐山的土壤类型丰富多样,包括红壤、黄壤、山地黄壤、山地黄棕壤、山地棕壤及山地沼泽土等。
我们在实习过程中,对各种土壤类型进行了观察和采样,研究了它们的剖面特征和成因。
庐山的土壤垂直分布规律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实习的最后几天,我们重点调查了庐山的植被类型和分布规律。
庐山的植被丰富多样,有常绿阔叶林、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等多种类型。
我们在实习过程中,识别了常见的植物种类,进行了植物群落样方调查,并了解了植物生长与环境关系。
通过这次实习,我对庐山的自然地理概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庐山的地貌、土壤和植被都具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分布规律。
同时,这次实习也锻炼了我的实践能力,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为保护和发展庐山的自然环境做出自己的贡献。
庐山实习报告庐山,那可是一座充满神秘和魅力的大山。
我一直心心念念着能去好好探索一番,没想到这次实习的机会就这么来了!出发之前,心里那叫一个激动和期待啊!想着庐山到底会给我带来怎样的惊喜和收获。
刚到庐山脚下,我就被那壮观的景象给震撼到了。
山峰高耸入云,云雾缭绕,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我们沿着蜿蜒的山路向上爬,一路上的风景美不胜收。
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三叠泉。
那瀑布的气势简直太磅礴了!水从高处飞泻而下,撞击在岩石上,溅起无数的水花,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声。
我站在旁边,感受着那飞溅的水珠打在脸上,凉凉的,痒痒的,心里别提多畅快了。
在庐山实习的日子里,我们每天都早早起床,背着工具包,跟着老师穿梭在山林之间。
有一次,我们在观察植物的时候,我发现了一株很特别的小花。
它躲在草丛里,不太起眼,但是仔细一看,花瓣的形状和颜色都非常独特。
我赶紧拿出笔记本把它的特征记录下来,还拍了照片。
后来经过老师的讲解,才知道这是一种稀有的植物品种。
那一刻,我深深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美妙。
庐山的地质结构也特别有趣。
老师带着我们去看各种岩石,讲解它们的形成过程和特点。
有一块巨大的花岗岩,表面布满了岁月的痕迹,就像是一位历经沧桑的老人,默默地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庐山的天气也是变幻莫测。
有时候早上还是晴空万里,中午就突然下起了雨。
有一回,我们正在山上做记录,突然一阵乌云飘过来,紧接着就是豆大的雨点砸下来。
大家赶紧找地方躲雨,那场面真是有点狼狈又好笑。
晚上回到住处,虽然身体很疲惫,但是心里却特别充实。
我们会一起交流当天的收获,分享自己的发现和感受。
这次庐山实习,让我对大自然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
我学会了如何观察和记录,也更加懂得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当实习结束,要离开庐山的时候,心里还真有点舍不得。
我回头望了望那座大山,心里默默地说:“庐山,我还会再来的!”总之,这次庐山实习是一次非常宝贵的经历,它让我收获满满,也让我对未来的学习和探索充满了更多的期待!。
庐山地理调查实习总结
实习总结:庐山地理调查
在本次庐山地理调查的实习中,我对庐山的地理特征进行了深入了解并收集了相关数据。
通过实地考察和使用地理工具,我对庐山的地貌、气候、植被等方面有了更全面
的了解。
首先,庐山的地貌特征是其最显著的特点之一。
庐山地处江西省,是中国著名的风景
旅游区。
庐山的地势起伏,山峰峻岭,主峰海拔1474米,主要由太行山、燕山、翰山等山脉组成。
山脊起伏,山峰峭立,山谷深邃,形成了壮美的地貌景观。
其次,庐山的气候特点对其植被分布和生物多样性产生了重要影响。
庐山位于亚热带
季风气候区,具有典型的四季分明、湿润多雨的气候特点。
夏季气温较高,冬季较低,昼夜温差大。
这种气候条件有利于庐山的植被生长,因此庐山被誉为“绿色玉藻之庐”。
最后,庐山的地理环境对其旅游业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庐山风景秀丽,自然景观
丰富多样,拥有许多著名景点和胜地,如花山、莫厘峡、五老峰等。
这些自然景观和
人文景点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推动了庐山旅游业的发展。
通过此次实习,不仅加深了我对庐山地理的理论知识的理解,还提高了我的实地调查
和数据收集能力。
同时,我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地理调查在旅游地开发和规划中的重
要作用。
希望未来能够应用所学知识,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自然地理庐山实习报告篇一:地理科学专业庐山自然地理实习报告庐山实习报告实习时间:XX年9月1日—XX年9月5日实习地点:江西庐山实习目的与要求:通过野外的实地实习,认识庐山的地质概况和庐山地区地貌的基本类型及其成因;认识庐山山地土壤的主要类型、剖面特征及其成因,土壤的垂直分布规律:认识庐山主要植被类型及其组成、结构、分布规律;掌握地质地貌、土壤及植物地理野外调查的基本方法;培养实践技能,验证和巩固课堂学习的理论知识。
实习工具:罗盘、地质锤、铁锹、测绳、样品采集袋、野外记录本、铅笔指导老师:实习内容:1、认识庐山地区基本地层、岩石及地质构造;2、观察褶皱及断层构造地貌:向斜谷、背斜山、次成谷、次成山、断层崖、垭口、单面山;3、观察山地河谷地貌:了解河流发育、流向及与地质构造的关系;河流袭夺;4、观察庐山代表性的红壤、黄壤、山地黄壤、山地黄棕壤、山地棕壤及山地沼泽土等主要土壤类型剖面,及土壤垂直分布规律;5、观察庐山山地主要植被类型;识别常见的植物种类;进行植物群落样方调查;了解植物生长与环境关系。
实习路线:9月19日:汉口峡—大月山—植物园—含鄱口9月20日:月照松林—大校场谷地—芦林大桥—回龙路—黄龙寺—电站大坝9月21日:五老峰9月22日:西谷—花径公园—仙人洞—大天池—龙首崖一、庐山概况庐山位于长江中游南岸江西省九江市南部,西北滨临长江,东南临鄱阳湖,是座地垒式断块山。
地理坐标是:东经115°50′~116°10′,北纬29°28′~29°45′。
9月23日:牯岭街心公园—望江亭—王家坡谷地庐山长约25公里,宽约20公里,最高峰汉阳峰海拔1474米,牯岭街1167米,高出四周平原约1440米,属中山类型,。
庐山的地形成因是断裂隙起的断块山,周围断层颇多,特别是东南部和西北部,呈东北—西南走向的断层规模较大,由于这种断层块构造而形成的山体,故多奇峰峻岭,悬崖峭壁,千姿百态,山地的周围则满布着断崖峭壁,峙谷幽深。
庐山实习总结_实习总结在庐山实习期间,我有幸参与了公司的日常工作,并获得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知识。
在这段时间里,我学会了如何与团队合作,如何解决问题,如何提高工作效率。
我要感谢公司的领导和同事对我的教导和帮助。
他们总是耐心地解答我的问题,并为我提供了很多实践的机会。
在实习期间,我参与了几个项目的开发和测试工作,这让我对软件开发流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实践工作,我意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在每一个项目中,我们都需要和其他团队成员紧密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只有充分沟通和协作,才能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
通过与同事们的合作,我也学到了如何更好地与人沟通和协商,以及如何有效地参与团队讨论和决策。
我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和挑战。
有时候,我会遇到自己不懂的技术问题,或是项目进度紧张导致压力较大。
但是我学会了如何寻求帮助和解决问题。
我会主动向同事请教,或是通过搜索和学习来解决自己不懂的问题。
我也学会了如何有效地管理时间,合理安排任务,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
在实习期间,我还参与了公司的一些培训和分享会。
这些活动让我有机会学习一些新的技术和工作方法,并与其他实习生一起交流经验和思考。
通过这些活动,我更加明确了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以及接下来需要学习和提升的能力。
庐山实习给了我很好的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在这段时间里,我不仅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和技能,也锻炼了自己的团队合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我相信这段宝贵的实习经历将对我未来的工作和职业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感谢公司提供这样一个学习和成长的机会,我会继续努力学习,提升自己的能力,为公司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庐山实习报告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我已经结束了在庐山的实习。
在这段时间里,我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知识。
以下是我在庐山实习的报告。
首先,我在实习期间主要负责接待游客和协助景区管理工作。
我学会了如何礼貌地接待游客,解答他们的问题并引导他们参观景区。
我还学会了如何与同事合作,协调工作,以确保景区的秩序和安全。
通过这些工作,我提高了自己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其次,我还参与了一些景区管理方面的工作。
我学习了如何制定景区的日常管理计划,如何处理突发事件,以及如何保障游客的安全。
这些工作让我对景区管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让我学会了如何在紧急情况下冷静应对。
最后,我还有幸参与了一些庐山的文化活动和宣传工作。
我帮助策划了一些文化活动,设计了宣传资料,并参与了景区的宣传推广工作。
通过这些工作,我学到了如何通过文化活动和宣传来提升景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总的来说,我的庐山实习经历非常宝贵。
通过这段实习,我不仅学到了很多实用的技能,也提高了自己的综合素质。
我相信这段经历将对我的未来职业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我将会珍惜这段宝贵的经历,并将所学所得运用到我的未来工作中。
感谢庐山景区给我这次实习的机会,也感谢所有在我实习期间帮助过我的人。
我会永远怀念在庐山的美好时光。
一、实习背景在经历了大学四年的理论知识学习后,为了更好地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我选择了在庐山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实习。
庐山,这座被誉为“匡庐奇秀甲天下”的山水名山,不仅以其壮丽的自然风光著称,更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而闻名。
在这里,我有幸参与了生态保护、旅游管理等多个领域的实习工作,收获颇丰。
二、实习内容1. 生态保护在生态保护方面,我主要负责协助监测庐山森林资源的状况,参与植树造林活动,以及进行生态环境的调查与评估。
通过实地考察,我深刻认识到生态保护的重要性,以及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在监测过程中,我学会了使用专业的监测设备,掌握了数据分析的方法,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2. 旅游管理在旅游管理方面,我主要参与了庐山景区的导游工作,协助管理景区内的游客秩序,以及处理突发事件。
通过这次实习,我了解了旅游行业的基本运作模式,学习了如何与游客沟通,提高了自己的服务意识。
同时,我还参与了景区的营销策划活动,对旅游市场的营销策略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3. 文化传承庐山不仅是一座自然名山,更是一座文化名山。
在实习期间,我有幸参观了庐山的文化遗址,了解了庐山的历史文化。
此外,我还参与了庐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和热爱。
三、实习收获1. 知识与技能通过这次实习,我不仅巩固了所学的理论知识,还掌握了实践技能。
在生态保护方面,我学会了使用专业的监测设备,了解了数据分析的方法;在旅游管理方面,我提高了自己的服务意识和沟通能力;在文化传承方面,我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和热爱。
2. 思想认识实习期间,我深刻认识到生态保护的重要性,以及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同时,我也意识到旅游行业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服务质量和文化底蕴。
这些认识对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 团队协作在实习过程中,我与同事们共同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学会了与他人协作,提高了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
这种能力对我今后的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2024年庐山实习报告5篇庐山实习报告篇1(约4220字)1、实习时间:8月1日至8月8日2、实习内容:庐山土壤地带性分布;庐山非地带性土壤;庐山土壤的分布规律。
3、实习路线:8月2日下午:庐山牯岭街——大月山简易公路——植物园——含鄱口。
8月3日上午:庐山会址——回龙路1000米处。
下午:黄龙寺、三宝树简易公路。
土壤植物综合实习。
一、土壤形成的自然条件第四纪以来的新构造运动,使庐山沿着断裂上升为目前相对高度达1000~1400米的山地,为土壤垂直地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庐山在气候上处于中亚热带的北缘,这决定了本区植被土壤垂直带谱的性质;地貌和水文条件对土壤的形成和发育也起着一定的作用,影响到局部地区土壤发育的方向,形成某些非地带性的土壤。
二、主要土壤类型(一)垂直地带性土壤1、红壤:广泛分布于海拔4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地带,植被为常绿阔叶林,马尾松以及灌丛草本。
成土母质主要为花岗岩、片麻岩、石英砂岩等残积和残积坡积物。
从红壤的颗粒组成来看,各层次间质地相当均匀,说明成土过程当中有红壤化的性质。
2、黄壤:黄壤分布于山麓地形比较低平的部位,或发育在粘重而排水不良的母质上,山地黄壤分布在900或800米以下的地带,局部地区可达1000米左右。
二者母质大都为花岗岩、砂岩、混合岩及第四纪风积物。
3、山地黄棕壤:分布于海拔800(900)~1200米地带的各种母质上,植被为常绿、落叶混交林,或灌木、草本,现以三宝树简易公路500米,海拔980米和三宝树简易公路100米,海拔930米这两处的土壤剖面为例。
野外土壤调查记录表3日期:8月3日(阴、雨、晴)调查人:张雅芸土坑编号:00-3土坑类型:对照剖面土坑地点:三宝树简易公路100米海拔930米地形部位:山麓土壤名称:山地黄棕壤地下水位:低母质:冲积物+砂岩指示动植物:毛竹子、灌丛、草木排灌情况:良好土壤剖面所在地示意图:土壤利用状况:绝对自然保护区土壤剖面图Ao枯枝落叶层Ah有机质层发生层剖面深度(厘米)采样深度(厘米)颜色质地结构干湿度松紧度孔隙植物根系新生体侵入体PH值AoAhB1B2B3Bc0-77-4141-7070-9191-140>1405YR4/25YR5/47。
庐山实习报告(范文四篇)本站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庐山实习报告(范文四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本站还可以找到更多《庐山实习报告(范文四篇)》。
第一篇:庐山实习报告1、实习时间:20xx年8月1日至20xx年8月8日2、实习内容:庐山地貌状况;庐山构造地貌类型;庐山谷地地貌类型;庐山河流袭夺情况。
3、实习路线:8月4日:牯岭汉口峡大校场芦林盆地;地貌实习。
8月5日上午:牯岭西谷锦绣谷仙人洞黄龙潭;地貌实习。
8月6日:大月山五老峰;地貌实习。
8月7日:三叠泉;地貌实习。
一、地貌概况:庐山是由北东南西向断裂作用上升而成的断块山,平面形态呈肾形,中部宽而向东北和西南逐渐收窄,长20多公里,最宽10多公里,最高峰为汉阳峰,高1474米。
山体内的褶皱。
断层和单斜构造地貌都很明显。
此外,还有尚在争论中的第四纪山岳冰川地貌。
六十多年前,地质学家李四光经过反复考察和研究,认定庐山第四纪时发生多次冰川,并命名为:鄱阳冰期、鄱阳―大姑间冰期、大姑冰期、大姑―庐山间冰期、庐山冰期,为中国第四纪冰川地质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构造地貌类型:由构造(褶皱和断层)所控制的山脊主要有五列,由南向北,高度逐渐降低,山脊之间为谷地,主要有四列。
山脊和谷地平行排列,而且均作北东南西走向。
(一)、褶皱构造地貌分述如下:1、8月6日:大月山五老峰,进行地貌实习。
五老峰单面山:它由五老峰背斜的北翼所成,其南翼因断层陷落于山南。
2、青莲寺七里冲向斜谷:位于大月山与五老峰之间,发育在三叠泉向斜构造之上。
3、大月山背斜山:大月山背斜山受大月山背斜构造控制,走向北东南西,主要由石英砂岩组成。
4、8月4日:牯岭汉口峡大校场芦林盆地,进行地貌实习。
大校场(谷地名称)及西谷次成谷:前者在大月山与女儿城之间,后者位于虎背岭与牯岭之间,成因是牯岭向斜两翼的软弱岩层受外力的强烈侵蚀,破坏而成,地貌特别低下,故成为谷地。
5、女儿城(山名)及牯岭次成山:位于莲谷东谷的两侧,是牯岭向斜的两翼,由于岩石坚硬未被侵蚀而成为低矮的山岭。
一、实习背景为了更好地了解庐山的自然地理概况,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我们地理科学专业的学生于20XX年8月1日至8月8日,在老师的带领下,赴江西省庐山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实习。
庐山,这座位于江西省北部的名山,以其雄奇险秀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人文底蕴,吸引了无数游客和学者。
此次实习,我们旨在通过实地考察,深入了解庐山的自然地理概况,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
二、实习内容1. 地貌考察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参观了庐山的五老峰、好汉坡、石门涧、三叠泉等著名景点,通过实地观察,了解了庐山的地质构造、地貌类型及形成原因。
我们还学习了如何使用罗盘测量岩层产状,观察庐山北部五岭四谷的地形特征,探究各种地貌形成的原因。
2. 土壤考察在土壤考察方面,我们挖取了土壤剖面,观察土壤的分层结构,了解庐山土壤的分布规律和性质。
通过土壤分析,我们掌握了土壤分类、土壤肥力评价等方面的知识。
3. 植被考察在植被考察方面,我们沿着庐山牯岭街、大月山简易公路、植物园、含鄱口等路线,认识庐山的主要植被类型及组成、结构动态和分布规律。
通过样方调查,我们了解了庐山植被的生态学特征。
4. 水文考察在水文考察方面,我们学习了水质仪和流速仪的使用方法,分析了庐山的水文特征。
我们还考察了庐山河流袭夺现象,了解了庐山河流地貌类型及其特点。
5. 人文考察在人文考察方面,我们参观了庐山会址、回龙路、黄龙寺、三宝树等历史悠久的景点,了解了庐山的历史文化背景。
三、实习体会1. 专业知识的巩固与提高通过本次实习,我们巩固了在课堂上所学的专业知识,如地貌学、土壤学、植被学、水文学等。
同时,我们在实践中学习了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了自己的专业技能。
2. 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在实习过程中,我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各项活动,需要分工合作、互相配合。
这使我们在实践中学会了如何与他人沟通、协作,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
3. 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实习期间,我们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如陡峭的山路、湿滑的地面等。
庐山实习报告实习期间,我有幸踏上了这片被誉为“人间仙境”的庐山,心中满是期待与憧憬。
初入庐山,我被它的雄伟壮丽所震撼,那连绵起伏的山峦,仿佛在诉说着千年的古老传说。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穿透云层,洒在绿意盎然的树林间,我仿佛能听到鸟儿欢快的歌唱。
漫步在山间小道,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温柔与力量。
在实习的日子里,我有幸参观了庐山植物园,那里有形态各异的植物,它们在风雨中顽强生长,宛如生命的奇迹。
我惊叹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深刻体会到了生命的顽强与坚韧。
在庐山的每一个角落,都有历史的痕迹。
参观庐山博物馆,我仿佛穿越时空,见证了这片土地上的兴衰更迭。
那些古老的建筑,那些沉淀的历史,让我对这片土地有了更深的敬畏之情。
实习期间,我还参与了一次户外拓展活动。
在攀爬过程中,我体会到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当我们共同面对困难时,那种相互扶持、携手前行的力量,让我感动不已。
庐山的夜晚,是那样的宁静与祥和。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山间的小径被照亮,星星点点,宛如仙境。
在这样的夜晚,我独自坐在山巅,仰望星空,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
实习的日子虽然短暂,但庐山的美景和人文底蕴已深深烙印在我的心中。
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让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人类的智慧。
此次庐山实习,让我收获了宝贵的知识和人生经验。
我将这段美好的记忆珍藏在心底,它将成为我人生道路上的一盏明灯,指引我前行。
“庐山之美,美在山水之间,美在历史长河。
”这段实习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了这句话的真谛。
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会以庐山的精神,不断追求卓越,勇攀高峰。
庐山实习报告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我已经在庐山实习了一个月。
在这一个
月的时间里,我收获颇丰,不仅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还结识了很
多优秀的同事和领导,让我受益匪浅。
在实习期间,我主要负责参与公司的市场调研和数据分析工作。
通过实际操作,我深刻体会到了市场调研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
也学会了如何运用各种调研方法和工具来获取有效的数据。
同时,
我还参与了公司的一些项目,学习了如何进行市场营销策划和执行,这些经验对我未来的职业发展将会大有裨益。
在实习期间,我还有幸结识了很多优秀的同事和领导。
他们不
仅在工作上给予了我很多指导和帮助,还在生活上关心和照顾我,
让我在陌生的城市感到温暖和安心。
通过和他们的交流,我不仅学
到了很多实用的工作技能,还收获了很多宝贵的人生经验。
总的来说,庐山的实习经历让我受益匪浅。
我深刻体会到了实
习的重要性,也更加明确了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
我将珍惜这
次实习机会,继续努力学习,不断提升自己,为将来的工作做好充
分的准备。
感谢公司和领导对我的支持和帮助,我会用更加优秀的表现来回报大家的关心和信任。
庐山实习总结
实习目的:调查庐山的自然地理概况,主要是地貌、土壤和植被的概况。
实习时间:201X年8月1日至201X年8月8日实习地点:江西省庐山实习内容:庐山的自然地理概况。
实习生:地理系2000级本科函授班张雅芸[一]、概况:庐山,位于中国江西省北部,东经115度52分——116度零8分,北纬29度26分——29度41分,面积302平方公里,外围保护地带面积500平方公里。
北濒一泻千里的长江,南襟烟波浩渺的鄱阳湖,大江、大湖、大山浑然一体,险峻与秀丽刚柔相济,素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
庐山地处中国亚热带东部季风区域,面江临湖,山高谷深,具有鲜明的山地气候特征。
年平均降水1917毫米,年平均雾日191天,年平均相对湿度78%,每年7月——9月平均温度16.9摄氏度,夏季极端最高温度32摄氏度。
良好的气候和优美的自然环境,使庐山成为世界著名的避暑胜地。
[二]、分述:庐山植物实习报告实习时间:201X年8月1日至201X年8月8日实习内容:调查庐山主要植被类型及组成、结构动态和分布规律。
实习路线:8月2日下午:庐山牯岭街——大月山简易公路——植物园——含鄱口。
沿途认识植物。
8月3日上午:庐山会址——回龙路1000米处。
下午:黄龙寺、三宝树简易公路。
土壤植物综合实习。
8月8日:乘车下山,经秀峰观察常绿阔叶林。
一、植物概况:庐山植物资源丰富。
森林覆盖率达
76.6%。
高等植物近3000种,在钟灵清秀的庐山,更有集庐山植物景观之大成的璀璨的“山中明珠”——庐山植物园。
1、8月2日下午:庐山牯岭街——大月山简易公路——植物园,沿途认识植物。
其中,庐山牯岭街10种植物的科名、属名:①、黄山松:松科、直条型。
②、扁柏:柏科。
③、马挂木:木兰科。
④、化香树:胡桃科,落叶阔叶树。
⑤、金钱松:松科。
⑥、小叶柏了树:安息香科、落叶阔叶树。
⑦、灯台树:回照科,落叶阔叶树。
⑧、大花金鸡菊:菊科。
⑨、胡桐树:胡桐科。
⑩、红豆杉、柳杉和冷杉:三尖杉科。
其次,庐山植物园10种植物科名、产地和用途:①、白花杜鹃:杜鹃花科,原产江西、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四川、云南。
用途:观赏。
②、杉木:杉科,原产河南、安徽、广东、广西。
用途:材用。
③、金缕梅:金缕梅科,原产广西、湖北、江西。
用途:观赏。
④、山茶:山茶科,原产云南。
用途:观赏及药用。
⑤、平枝荀子:蔷薇科,原产陕西、四川、云南。
用途:观赏。
⑥、南方铁杉:松科,原产安徽、浙江、福建、湖南。
用途:材用及观赏。
⑦、青杆:松科,原产河北、山西、陕西。
用途:材用及观赏。
⑧、厚皮香:茶科。
⑨、日本木槭:原产日本,用于观赏。
⑩、么锦杜鹃:杜鹃科,原产云南、贵州、江西。
用途:观赏、花作为药用。
二、庐山群落类型:庐山在自然植被上,由于它地处中亚热
带,海拔1400多米,属于我国亚热带东部季风区域,离海700公里左右,在植被分布上,其水平地带是常绿阔叶林,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地表水热状况的垂直分异,深刻地制约着植被的垂直分布,导致植物群落类型多种多样。
从大的方面来分,主要分为两部分:针叶林和阔叶林。
(一)、针叶林:对于针叶林,我们所抽取的样方有两个点,一个是日照松林——黄山松群落。
另一个是8月3日上午在回龙路1000米处的扁柏林——线状植被。
1、黄山松群落:分布在牯岭,属于落叶阔叶林的一个群落。
黄山松,又名台湾松,它属于阴性树种,耐低温,能在贫瘠的土壤中生长。
一般分布在海拔800或850米以上至山顶的地段,在海拔1250米以上成为最主要的植被类型。
我们所看到的绝大多数都是人工再种的,它属于松科,裸子植物。
黄山松与广东的马尾松有明显的不同之处。
黄山松枝条平直生长,主茎与枝条成直角,而马尾松成锐角。
马尾松的叶子两伸为一出,较长、细。
而黄山松的叶子也是两伸为一出,但较短、粗。
①、林木记录表:建群种:黄山松:树龄20年的有8株,50年的有4株,10年的有3株。
平均高度为14米,胸径50厘米,枝下高10米。
树冠幅度3米,生活型为果型。
生活强度强。
②、草木样方:1米×1米。
第一层为野菊花(5%盖度,15厘米高度。
生活型为高位芽,生活强度强,生活型为营养型)。
优势种有野古草(覆盖度为60%,高度为30厘米,生活型为高位芽,生活强度强,物候期为营养期);苔
草:(覆盖度为10%,高度为20厘米,生活型为地面芽,生活强度强,物候期为营养期);鳞毛蕨:(覆盖度为5%,高度为20厘米,生活型为地上芽,生活强度强,物候期为营养期)。
层外植物有:鸡屎藤、苔藓、地衣、野葡萄、牯岭钩儿茶等。
建群种为:黄山松、幼苗多、生活度强,比较稳定,层下植物不能取代它。
[1][2][3][4][5][6][7]下一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