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广州市第五资源热力电厂二期工程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
- 格式:doc
- 大小:4.09 KB
- 文档页数:2
环评批复样本【篇一:环境保护局审查批复意见模板(环评批复)】东莞市环境保护局审查批复意见同意东莞市xxxx有限公司在东莞市xxxxxxx号新建厂区建设。
年加工生产耳机300万条,扬声器、受话器700万片。
具体要求如下:1、不允许排放生产性废水,须按申报的方案配套建设废水处理设施,须配套隔油隔渣池,生活污水经预处理后排入市政管网,生活污水排放执行广东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三级标准;2、车间须做好通风设施,须按申报的方案配套建设废气排烟管道,车间有机废气排放执行(db44/27-2001)第二时段二级标准。
设置专用废气、烟尘排气管道,其高度须高出周围200米半径范围的建筑5米以上,原则上不得低于15米;3、厂界噪声不得超过《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2008)Ⅲ类标准,白天≤65分贝,夜间≤55分贝;4、废油墨、废容器、废抹布等废物须交有资质的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处理,并须办理转移报批手续,不得交无证单位或个人处理;5、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
污染防治设施建成前,主体工程不得投入生产或使用。
建成后,向我局申请试生产和污染防治设施试运行。
试运行三个月内向我局申报污染防治设施竣工验收,待污染防治设施经我局验收合格后,主体工程方可正式投入生产或使用;6、生产工艺流程、生产内容、规模、地点等如需改变,另报我局审批;7、建设单位在环保申报过程中如有瞒报、假报等情形,须承担由此产生引起的一切责任。
以上各项环保审查意见须遵照执行,如有违反,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公章经办人:黄柱梁二○一二年八月二十四日【篇二:环评批复样本-20111215】关于《东莞厂建设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东莞汇景塑胶制品厂:你单位报送的《东莞品厂建设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以下简称《报告表》)收悉。
经研究,批复意见如下:一、该项目建设地点位于xxxxxxx,项目总投资1200.4万元,其中环保投资90万元,项目总占地4722.4m 。
广州市广环投第六工业垃圾焚烧发电厂环评资质报告近日,广州市增城区政府发布了广州市第六资源热力电厂二期工程及配套设施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生态环境部令第4号)等相关法规要求,对广州市第六资源热力电厂二期工程及配套设施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有关信息公开如下:一、建设项目名称及概况项目名称:广州市第六资源热力电厂二期工程及配套设施拟建地点:增城区仙村镇沙滘村,广州市第六资源热力电厂一期工程旁。
建设内容:广州市第六资源热力电厂一期工程位于增城区仙村镇碧潭村西南部五叠岭废弃采石场,占地面积约200亩,配置3台750吨/日机械炉排炉和2套25MW汽轮发电机组,同时配套烟气净化系统、废水处理系统、灰渣处理系统等配套工程。
项目于2018年11月通过环保验收。
广州市第六资源热力电厂二期工程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位于增城区仙村镇沙滘村,配置4台800吨/日炉排焚烧炉和2台50兆瓦汽轮发电机组,配套烟气净化系统、废水处理设施、灰渣处理设施等相关配套设施,日均焚烧处理生活垃圾3000吨。
二、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单位的名称中南安全环境技术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三、提交公众意见表的方式和途径自本信息公示日起至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信息公示日止,公众可按本文第四点所述方法,通过信函、传真、网络等方式,向建设单位反映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有关的意见和建议。
公众提交意见时,应当提供详尽有效的联系方式,以便建设单位和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反馈意见。
在环境影响报告书征求意见稿编制过程中,公众均可向建设单位提出与环境影响评价相关的意见。
四、相关说明事项(1)征求公众对项目环境影响和环境保护措施有关的建议和意见。
(2)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规定,涉及征地拆迁、财产、就业等与项目环评无关的意见或诉求不属于项目环评公参内容。
(3)公众意见表的内容和格式,由生态环境部制定。
意见表格式和内容来源于生态环境部2018年10月12日发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意见表》(2018年第48号)配套文件。
第一章总则1.1 任务来源斯比泰电子(深圳)有限公司是隶属于新加坡斯比泰集团的外商独资企业,位于深圳市罗湖区罗沙路2047号。
公司成立于1988年,发展到现在拥有莲塘和平湖两个制造地点,30000平方米生产车间,员工3000人,专业从事开关电源产品研究、开发、制造和以SMT为主的电子产品加工。
集团公司在嘉兴、菲律宾设有分公司,在香港有办事处,并在成都、内蒙古、上海等地有投资。
公司已建立完整、规范的内部实验室可满足研发过程中的各项实验要求,可以研发各种中小功率、低成本的“绿色”高性能AC/DC转换器、充电器;拥有31条SMT生产线,大部分配置目前最先进机型,可承接各种电子应用产品的来料加工业务。
公司与众多世界著名企业,如摩托罗拉、NEC、IBM、NEC、菲利浦、西门子、三星等结伴而行。
产品75%外销往欧洲、美国、日本等地,25%内销。
产品技术含量高,随着公司业务的发展,内销比例将逐步增大。
为了配合市场发展扩大的需求,斯比泰电子(深圳)有限公司拟在深圳市龙岗区葵涌镇金涌小区征地56176平方米,建设工业厂房及配套设施。
从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来看,本项目无生产性废水和工业废气产生,但项目在建设期和运营期可能会对周围的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建成后其产生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等将不可避免地对附近环境产生影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十三条及《广东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第三条、第十条的规定,一切新建、扩建的大、中型工程建设项目,都须提交环境影响报告书,执行环境影响报告审批制度,为环境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
为此,斯比泰电子(深圳)有限公司于2003年8月委托·····所对该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写工作。
我所接受委托后,到项目选址进行了现场踏勘,并根据龙岗区环保局批复的评价大纲,全面开展该项目的环评工作,编写了本报告书。
1.2 评价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的原则是: 具有针对性、政策性、科学性和公正性,其目的是贯彻环境保护这项基本国策。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项目名称:液化石油气钢瓶检验站项目建设单位(盖章):崇左市金辉液化石油气钢瓶检验站编制日期:二○一二年四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
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
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
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
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
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
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
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目录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1)二、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5)三、环境质量状况 (9)四、评价适用标准 (11)五、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13)六、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19)七、环境影响分析 (20)八、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 (34)九、结论与建议 (35)附表:附表1: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审批登记表附件:附件1:项目环评委托书附件2:生产场地租赁协议书附图附图1:项目地理位置图附图2:项目平面布置图附图3:项目周边环境现状图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二、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三、环境质量状况四、评价适用标准五、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六、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七、环境影响分析八、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九、结论与建议第37 页。
目录前言 (1)1总则 (7)1.1编制依据 (7)1.1.1国家法律法规和文件 (7)1.1.2地方环保法规、规划和文件 (10)1.1.3相关环评技术导则和技术规范 (14)1.1.4项目有关文件、资料 (15)1.2相关规划和环境功能区划 (16)1.2.1相关规划 (16)1.2.2环境功能区划 (16)1.3评价目的和评价原则 (26)1.3.1评价目的 (26)1.3.2评价原则 (26)1.4评价专题设置、评价工作等级及评价重点 (27)1.4.1评价专题设置 (27)1.4.2评价工作等级 (28)1.4.3评价重点 (31)1.5评价范围及环境敏感区 (32)1.5.1评价范围 (32)1.5.2环境敏感区 (36)1.6评价因子与评价标准 (40)1.6.1评价因子 (40)1.6.2评价标准 (40)1.7评价工作程序 (44)2项目概况 (45)2.1项目概况 (45)2.2本工程主要建设内容 (49)2.2.1工程组成及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49)2.2.2本工程与原批复工程内容的变化情况 (53)2.3主体工程 (55)2.3.1燃气轮机 (55)2.3.2余热锅炉 (56)2.3.3蒸汽轮机 (56)2.3.4发电机组 (57)2.4辅助工程 (57)2.4.1热力系统 (57)2.4.2电气系统 (62)2.4.3给排水系统 (65)2.4.4冷却塔 (67)2.4.5供冷系统说明 (67)2.5储运工程 (68)2.6公用工程 (68)2.7消防工程 (70)2.8环保工程 (70)2.9厂址选择条件 (72)2.9.1本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72)2.9.2项目与外部条件的衔接关系 (73)2.10总平面布置与厂区四至 (74)2.10.1总平面布置原则 (74)2.10.2总平面布置方案 (75)2.10.3厂区四至情况 (75)2.11主要设备一览表 (78)2.12永和经济区供热规划 (79)2.12.1规划热源 (79)2.12.2热力网系统规划 (85)2.12.3热网规划走向 (85)2.12.5热网敷设 (85)2.12.6规划装机方案 (87)2.12.7拟替代小锅炉的情况及小锅炉关停方案 (87)穗开环保影字〔2008〕241号 (88)穗穗开环建影字〔2011〕268号 (89)3工程分析 (97)3.1燃料来源、品质及用量 (97)3.1.1燃料来源及输送 (97)3.1.2天然气气质 (97)3.1.3燃料耗量 (97)3.1.4热量平衡 (97)3.2水源、用水量及水量平衡 (100)3.2.1水源 (100)3.2.2取水方式 (100)3.2.3用水量分析 (100)3.2.4化学品使用情况 (105)3.3生产工艺及产污流程 (105)3.4施工期污染源分析 (106)3.4.1施工期废气污染源 (106)3.4.2施工期废水污染源 (107)3.4.3施工期噪声污染源 (107)3.4.4施工期固废污染源 (108)3.5营运期污染源分析 (108)3.5.1营运期废气污染源 (108)3.5.2营运期废水污染源 (112)3.5.3营运期噪声污染源 (122)3.5.4营运期固废污染源 (128)3.6建设单位拟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 (131)3.6.1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131)3.6.2水污染防治措施 (131)3.6.3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132)3.6.4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措施 (133)3.6.5电磁辐射防护措施 (133)3.7污染物排放量汇总 (134)4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概况 (135)4.1自然环境概况 (135)4.1.1地理位置 (135)4.1.2气候与气象特征 (135)4.1.3 水文特征 (136)4.1.4地形与地貌特征 (136)4.1.5 土壤与植被 (137)4.1.6 矿产资源 (137)4.2社会环境概况 (137)4.2.1 行政管辖与人口 (137)4.2.2 社会经济概况 (138)4.2.3交通运输概况 (138)4.3区域污染源概况 (138)4.3.1 区域水污染源 (138)4.3.2区域废气污染源 (139)4.4永和经济区天然气供应现状及规划 (139)5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140)5.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140)5.1.1原评价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的调查与评价 (140)5.1.2本评价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141)5.2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150)5.2.1原评价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150)5.2.2本评价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152)5.3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162)5.3.1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 (162)5.3.2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164)5.4声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167)5.4.2本评价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 (168)5.4.2.2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170)5.5电磁辐射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171)5.5.1电磁辐射环境现状监测 (171)5.5.2电磁辐射环境现状评价 (172)6营运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74)6.1环境空气影响评价 (174)6.1.2预测模式 (180)6.1.3预测结果 (185)6.1.4区域替代小锅炉的环境正效益 (208)6.1.5烟囱高度论证 (210)6.1.6环境卫生防护距离 (212)6.1.7环境空气影响评价小结 (214)6.2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216)6.2.1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 (216)6.2.2非正常排放下废水的处理措施和排放去向 (221)6.3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223)6.3.1项目选址区域水文地质勘察概况 (223)6.3.2项目选址区域水文地质概况 (224)6.3.3项目选址区域环境水文地质试验 (228)6.3.4拟建项目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 (232)6.4噪声环境影响评价 (234)6.4.1项目固定声源分析 (234)6.4.2噪声影响预测 (234)6.5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 (245)6.6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245)6.6.1工程占用土地影响分析 (246)6.6.2损坏植物对环境损失分析 (246)6.6.3工程建设对动物栖息地的影响 (246)6.6.4工程建设对自然景观影响分析 (246)6.6.5项目排放污染物对生态环境影响 (246)6.7电磁辐射环境影响分析 (247)6.8社会环境影响评价 (248)6.8.1征地拆迁的影响分析 (248)6.8.2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分析 (248)6.8.3对当地经济的促进作用 (248)7施工期环境影响评价 (250)7.1施工期环境空气影响及污染防治措施 (250)7.1.1施工期环境空气影响分析 (250)7.1.2施工期环境空气污染防治措施 (251)7.2施工期地表水环境影响及污染防治措施 (251)7.2.1施工期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 (251)7.2.2施工期地表水污染防治措施 (252)7.3施工期噪声影响及污染防治措施 (252)7.3.1施工期噪声环境影响评价 (252)7.3.2施工期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255)7.4施工期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及污染防治措施 (256)7.4.1施工期固体废物环境影响 (256)7.4.2施工期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 (256)7.5施工期水土流失环境影响及防治措施 (257)7.5.1施工期水土流失环境影响分析 (257)7.5.2 施工废水及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258)7.6施工期环境管理 (258)8水土保持 (259)8.1水土流失现状 (259)8.2项目占地及水土方平衡 (259)8.2.1项目占地 (259)8.2.2土石方平衡 (260)8.3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及分区 (260)8.3.1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 (260)8.3.2水土流失防治分区 (260)8.4.水土流失预测 (261)8.4.1预测时段区域划分 (261)8.4.2各时段土壤侵蚀模数的确定 (261)8.4.3水土流失量预测结果 (263)8.4.4可能会造成的水土流失危害 (263)8.5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263)8.5.1水土流失防治目标 (263)8.5.2厂区防治措施设计 (264)8.6方案实施安排及投资 (265)8.7水土保持监测计划 (267)8.7.1监测时段 (267)8.7.2监测点位布设 (268)8.7.3监测内容 (268)8.7.4监测频次 (268)8.8.小结 (269)9 环境风险评价 (270)9.1评价目的、重点及内容 (270)9.2环境风险评价等级及范围 (270)9.3环境风险评价程序 (271)9.4环境风险识别 (272)9.4.1 物质风险性识别 (272)9.4.2环境风险识别 (277)9.4.3 重大危险源识别 (279)9.4.4 环境敏感地区辨识 (280)9.5天然气泄露风险预测及分析 (280)9.5.1事故类比调查 (280)9.5.2最大可信事故类型及概率 (283)9.5.3风险事故源强分析 (283)9.5.4 环境风险计算与评价 (285)9.6风险防范措施分析 (293)9.6.1风险防范措施 (293)9.6.2本工程管理方面的对策措施 (297)9.7风险评价小结 (301)10环境保护措施及技术经济论证 (303)10.1营运期污染防治措施及技术经济可行性 (303)10.1.1 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及技术经济可行性 (303)10.1.2水污染防治措施及技术经济可行性 (308)10.1.3 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及技术经济可行性 (312)10.1.4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及技术经济可行性 (314)10.1.5 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及技术经济可行性 (314)10.1.6 电磁辐射防护措施 (314)10.2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 (315)10.2.1 大气防治措施 (315)10.2.2 废水防治措施 (316)10.2.3 噪声防治措施 (316)10.2.4 固体废物防治措施 (316)10.3污染防治措施汇总 (317)11清洁生产分析和循环经济 (319)11.1清洁生产分析 (319)11.1.1生产工艺与装备 (321)11.1.2资源能源利用指标 (322)11.1.3项目的清洁生产水平 (324)11.1.4环境管理 (328)11.2循环经济 (329)12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 (330)12.1总量控制指标确定原则 (330)12.2总量控制因子 (330)12.3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 (330)12.4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来源 (330)13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332)13.1环保投资估算 (332)13.2效益分析 (332)13.2.1 环境效益 (333)13.2.2 社会效益 (334)13.2.3 经济效益 (334)13.2.4效益分析小结 (335)13.3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335)13.3.1环境保护费用的确定和估算 (335)13.3.2外部费用的确定和估算 (335)13.3.3内部费用的确定与估算 (336)13.3.4建设项目环境经济效益分析 (336)14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 (338)14.1施工期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 (338)14.1.1施工期环境管理 (338)14.1.2施工期环境监测 (338)14.1.3施工期环境监理 (339)14.2营运期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 (341)14.2.1营运期环境管理 (341)14.2.2营运期环境监测计划 (342)14.2.3环境噪声监测计划 (343)14.2.4规范排污口 (343)14.2.5监测审核制度 (344)15公众参与 (345)15.1目的与意义 (345)15.2公众参与计划 (345)15.3公众参与实施过程 (347)15.3.1第一次信息公示 (347)15.3.2第二次信息公示 (351)15.4公众参与调查情况 (356)15.4.1调查对象及范围 (357)15.4.2调查方式 (357)15.4.3调查内容 (357)15.5公众参与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360)15.5.1受访个人统计分析 (360)15.5.2受访团体统计分析 (366)15.6对本工程建设态度第二次回访意见 (368)15.7公示结果 (370)15.8公众意见总结及采纳情况 (370)15.9公众参与小结 (370)16项目建设可行性论证 (372)16.1与相关产业政策的符合性 (372)16.1.1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的符合性 (372)16.1.2与《广东省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7年本)》的符合性 (372)16.1.3与《广东省主体功能区产业发展指导目录(2014年本)》的相符性37216.1.4与《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11修订)》的符合性 (372)16.1.5与《关于发展热电联产的规定》的符合性 (372)16.1.6与《热电联产和煤矸石综合利用发电项目建设管理暂行规定》的符合性 (373)16.1.7与《天然气利用政策》的符合性 (373)16.1.8与《关于印发推进我省工业园区和产业集聚区集中供热意见的通知》(粤发改能电【2013】661号)的符合性 (374)16.2与环保法律法规的相符性 (374)16.2.1与《关于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的公告》的相符性 (374)16.2.2与《广东省珠江三角洲水质保护条例》的相符性 (374)16.2.3与《广东省饮用水源水质保护条例》的相符性 (375)16.2.4与《广东省珠江三角洲清洁空气行动计划》的相符性 (375)16.2.5与《关于实施高污染锅炉淘汰工作的意见》(粤环办【2010】53号文)的相符性 (375)16.2.6与《关于严格限制东江流域水污染项目建设进一步做好东江水质保护工作的通知》(粤府函【2011】339号文)的相符性分析 (375)16.2.7与《广东省东江水系水质保护条例》的相符性分析 (375)16.3与相关规划的相符性 (376)16.3.1与国家相关规划的符合性 (376)16.3.2与广东省相关规划的符合性 (377)16.3.3与广州市相关规划和政策的符合性 (383)16.4项目选址的合理性 (388)16.5总图布局的合理性 (389)17结论与建议 (390)17.1评价结论 (390)17.1.1项目概况 (390)17.1.2工程主要污染源 (392)17.1.3评价区环境质量现状 (392)17.1.4营运期的环境影响 (393)17.1.5环境风险影响 (395)17.1.6环境保护措施技术、经济可行性 (396)17.1.7清洁生产 (396)17.1.8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 (396)17.1.9公众参与 (397)17.1.10项目建设可行性 (397)17.1.11综合结论 (397)17.2建议 (398)前言(1)项目背景及项目特点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是1983年建设的国家级开发区,是广州工业发展和东部发展战略的重中之重,现在开发区拥有西区、东区、广州科学城、永和经济区四个主要工业区,管理的地域面积达到213平方公里。
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重大项目攻城拔寨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7.04.10•【字号】穗府〔2017〕10号•【施行日期】2017.04.1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固定资产投资正文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重大项目攻城拔寨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工作的通知穗府〔2017〕10号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有关单位:为加快推进枢纽型网络城市建设步伐,推动国家重要中心城市建设上水平,按照市十一次党代会工作部署,确保完成今年“两会”确定的目标任务,现就我市开展重大项目“攻城拔寨、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总体原则全市各区和各单位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以重大项目建设为抓手,以“攻城拔寨”的勇气和工作热情,集中精力在基础设施、现代产业、生态环保和社会民生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建成一批面向未来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以及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聚区和产业项目,确保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二、目标任务紧紧围绕加快建设国际航空枢纽、国际航运枢纽、国际科技创新枢纽以及综合交通枢纽,构建高端高质高新产业体系,打造宜居宜业的城市生态环境,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福祉,全力推进基础设施、现代产业、生态环保、社会民生4大领域13大工程共173个重大项目建设,年度投资计划939亿元。
(一)基础设施领域。
重点推进9大工程建设,进一步完善“四面八方、四通八达、外联内畅”的交通网络体系,打造面向未来的现代化基础设施,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供应保障体系。
1.广州国际航空枢纽建设工程。
加快推进广州白云国际机场扩建工程项目等10个项目建设,完成年度投资计划56.3亿元。
确保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商务航空服务基地项目今年竣工投产,广州白云国际机场第二航站楼今年主体工程完工,广州第二机场开展选址工作。
2.广州国际航运枢纽建设工程。
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公示我局于即日起受理了建设单位竣工环保验收许可申请材料,并拟验收合格,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法》、《行政许可法》、《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现将有关内容公示如下,验收调查报告全本附后查询。
即日起,公众可以在5日内以电话、信函、邮件、传真或其他方式,向我局受理中心咨询相关信息,并提出有关意见和建议;受项目直接影响的公众可在即日起5个工作日内以书面形式向我局提出听证申请。
联系电话:89181938 89181939传真:89181940电子邮箱:cqjgc2008@联系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冉家坝旗山路252号邮编:401147重庆市环境保护局附件:竣工验收调查报告1 前言重庆市南川区先锋氧化铝有限公司铝土矿开采项目(以下简称“水江铝土矿”),位于重庆市南川区城东30km处的肖家沟,隶属南川区水江镇劳动居委五组。
地理坐标为东经-------~-------;北纬-------~-------。
矿区紧临水江~鱼泉公路,矿井距水江镇5km,距南川火车站30km,矿区总面积约0.8907km2。
2007年9月,重庆市博赛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取得了“重庆市南川区肖家沟~板桥铝土矿详查”探矿权,同年,重庆市博赛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委托四川省冶金地质勘查局六0六大队开展了南川区肖家沟~板桥铝土矿详查工作。
2009年6月,重庆开元地矿咨询有限责任公司编制完成了《重庆市南川区先锋氧化铝有限公司水江铝矿划定矿区范围申请报告》和《重庆市南川区先锋氧化铝有限公司水江铝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重庆市地质矿业协会分别以渝地矿协矿划审字[2009]081号和渝地矿协储核审字[2010]007号予以批复。
根据《先锋氧化铝公司水江铝矿划定矿区范围申请报告》和渝地矿协矿划审字[2009]081号文,本项目矿区范围由19个坐标拐点依次连线闭合圈定,l)中上部铝土矿层,开采标高矿区面积0.8907km2,开采二叠系下统梁山组(P1+617m~+150m,铝土矿储量365万t、可采储量250万t,设计铝土矿开采能力为15万t/a,服务年限15a。
目录第一章概述 (4)1.1项目由来 (4)1.2评价工作前提和基础 (5)1.3评价工作程序 (10)1.4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 (11)1.5环境影响评价主要结论 (12)第二章总则 (13)2.1评价目的及指导思想 (13)2.2编制依据 (13)2.3污染控制与环境保护目标 (15)2.4评价因子筛选 (17)2.5评价标准 (17)2.6评价工作等级与评价范围 (21)2.7评价内容与评价重点 (23)第三章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24)3.1建设项目概况 (24)3.2生产工艺简述 (28)3.3物料平衡及水平衡 (32)3.4施工期污染源分析 (34)3.5运营期污染源分析 (36)3.6项目污染物排放统计 (42)3.7污染物排放总量 (42)第四章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43)4.1自然环境概况 (43)4.2依托环保工程调查 (46)4.3上高县工业园概况 (46)4.4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47)第五章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53)5.1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53)5.2运营期环境影响分析 (58)5.3环境风险评价 (78)第六章环保措施及其可行性论证 (87)6.1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分析 (87)6.2运营期污染防治措施分析 (89)第七章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100)7.1环保投资估算 (100)7.2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100)第八章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 (103)8.1环境管理要求 (103)8.2环境监测计划 (107)8.3排污口规范化设置 (109)8.4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清单 (111)第九章评价结论及建议 (113)9.1建设概况 (113)9.2政策和规划相符性 (113)9.3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113)9.4环境影响评价 (114)9.5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116)9.6总结论 (116)9.7说明和建议 (116)附图:附图一建设项目地理位置及环境现状监测布点图附图二建设项目总平面布置图附图三环境敏感目标图附图四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图附图五地表水功能区划图附图六分区防渗图附图七卫生防护距离包络线图附件:附件1 环境影响评价委托书附件2 环境影响评价执行标准函附件3 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确认书附件4 发改委立项批复附件5 建设项目用地合同附件6 环境现状监测报告附件7 项目用地协议及证明附件8 项目原料来源说明附件表:建设项目审批基础信息表第一章概述1.1项目由来随着我国塑料工业的迅速发展,塑料制品的广泛使用,废弃塑料制品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也日益严重,每年数千万吨的塑料垃圾给生态环境及经济发展带来的破坏和损失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目录第一章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1)一、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和标准体系 (1)(一)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体系 (1)(二)环境标准体系 (2)(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6)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 (6)(一)环境影响的程度 (6)(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 (7)(三)不同等级单项因子环境影响评价的要求 (7)(四)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 (8)三、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内容 (8)(一)环境影响评价大纲的编写 (8)(二)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编写内容要求 (8)第二章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11)一、环境现状调查的原则和方法 (11)(一)建设项目环境现状调查的一般原则 (11)(二)环境现状调查方法 (11)二、污染源调查与评价 (11)(一)普查与详查 (11)(二)污染源评价 (12)(三)主要污染物及污染源的确定 (13)三、污染物工程分析法 (13)(一)类比分析法 (13)(二)物料平衡计算法 (14)(三)资料复用法 (14)四、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识别的技术方法 (14)(一)环境影响识别的一般技术要求 (14)(二)环境影响识别的一般步骤 (14)(三)环境影响识别的技术方法 (15)五、环境影响预测 (16)(一)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方法 (16)(二)环境影响预测的时段及内容 (17)六、建设项目的环境治理 (18)(一)环境治理措施 (18)(二)环境治理方案的优化比选 (19)第三章项目用海的环境影响评价 (20)一、海洋环境敏感区及其保护 (20)(一)海洋环境敏感区的界定 (20)(二)海洋环境保护的法律规定 (22)二、海洋开发及其对海洋环境的影响 (23)(一)海洋开发使用的主要类型 (23)(二)主要涉海开发项目的环境影响 (23)三、涉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的内容与方法 (25)(一)海洋水文动力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25)(二)海洋水质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26)(三)海洋生态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27)第四章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28)一、规划环评概述 (28)(一)需要开展环境影响评价的规划范围 (28)(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内容 (28)二、规划方案及其分析评价 (29)(一)规划方案分析 (29)(二)现状调查及分析评价 (30)三、环境影响识别及分析评价 (31)(一)规划环境影响的产生及类型 (31)(二)规划环评环境影响识别的技术方法 (34)(三)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的确定 (37)(四)规划环境影响预测 (39)(五)规划的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39)四、环境减缓措施及对策建议 (40)(一)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40)(二)结论性意见与建议 (40)第五章开发区环境影响评价 (42)一、开发区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及内容 (42)(一)开发区环境影响评价的类型 (42)(二)开发区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 (42)(三)开发区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内容 (44)二、开发区规划及环境状况分析 (45)(一)开发区规划的主要内容 (45)(二)开发区环境状况调查与评价 (47)三、开发区规划方案分析 (47)(一)开发区规划方案综合论证 (48)(二)开发区行业准入分析 (52)(三)主要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53)四、开发区资源需求与污染源分析 (53)(一)开发区需水量预测 (53)(二)开发区热负荷预测 (54)(三)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55)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 (59)(一)开发区环境污染物总量控制的概念和分类 (60)(二)开发区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分析 (60)六、环境保护综合治理对策 (62)(一)开发区规划的综合论证与环境保护措施 (62)(二)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计划 (63)第六章环境风险评价 (64)一、环境风险及其调查 (64)(一)环境风险 (64)(二)环境风险调查 (64)二、各类环境风险的识别 (65)(一)易燃、易爆物质的识别 (65)(二)毒性物质识别 (66)三、环境风险类型的确定 (66)(一)火灾 (66)(二)爆炸 (67)(三)毒物泄漏 (67)(四)生产设施风险识别 (68)四、风险防范与减缓措施 (68)(一)选址、总图布置和建筑安全防范措施 (68)(二)危险化学品贮运安全防范措施 (70)(三)工艺技术设计安全防范措施 (70)(四)其他措施方案 (71)(五)应急预案 (72)第七章环境影响评价的公众参与 (74)一、公众参与的性质、目的及范围 (74)(一)公众参与的性质和目的 (74)(二)公众参与的范围 (74)(三)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主体 (75)二、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 (76)(一)公众参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76)(二)公众参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78)三、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组织形式 (79)(一)调查公众意见和咨询专家意见 (79)(二)座谈会和论证会 (79)(三)听证会 (79)工程项目环境影响分析评价方法[1]BR>第一章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环境影响是投资项目外部性影响的重要内容,也是政府审查项目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在投资项目前期论证咨询中占有重要地位。
广州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广州市第五资源热力电厂二期工程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
你公司报批的《广州市第五资源热力电厂二期工程及配套设施环境影响报告书》(以下简称《报告书》)及相关资料收悉。
经研究,批复如下:
一、广州市第五资源热力电厂二期工程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投资项目统一代码为2019-440114-78-02-002709)位于花都区赤坭镇蓝田村,设计处理规模3000吨/日,配置4台800吨/日炉排焚烧炉、2台50MW凝气式汽轮发电机组,配套建设污水处理系统,1座炉渣综合处理厂及其他辅助设施。
项目总投资260653.49万元,其中环保投资35380万元。
《报告书》评价结论认为,在全面落实《报告书》提出的各项环境保护措施和环境风险防范措施的前提下,该项目建设和运行过程中产生的不良环境影响能够得到有效控制,从环境保护角度,项目建设可行。
经审查,我局同意《报告书》的评价结论。
二、在项目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应认真落实《报告书》提出的各项环境保护对策措施,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项目产生的废水经污水处理系统处理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水质》(GB/T19923-2005)敞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补水标准和《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道路清扫、车辆冲洗标准较严值后全部回用,不外排。
(二)项目运营产生的废气排放执行《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5-2014)要求,其中颗粒物、氮氧化物、二氧化硫、氯化氢、一氧化碳、二噁英等特征污染物按《报告书》提出的设计排放限值执行。
恶臭污染物厂界排放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4554-93)中新建二级标准,并安装臭气自动检测装置。
厂界颗粒物排放执行广东省《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第二时段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
根据《报告书》评价结论,该项目以厂界为起点设置300米的环境防护距离,并在此范围内不得规划建设居民住宅、学校、医院等环境敏感建筑。
(三)项目噪声排放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
施工期噪声排放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523-2011)。
(四)各类固体废物实行分类收集、处置。
项目产生的危险废物以及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按《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7-2001)、《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9-2001)及《关于发布〈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9-2001)等3项国家污染物控制标准修改单的公告》(环境保护部公告2013年第36号)进行管理,防止造成二次污染。
(五)加强环境风险防范和应急工作,制订环境风险应急预案,落实各项环境风险防范与应急措施,应设置事故废水收集池,氨水罐区设置围堰并安装水喷淋装置,柴油罐区设置围堰并安装可燃气体泄漏报警装置及火灾报警装置,沼气罐设置沼气泄漏报警装置,雨水排放口前设置截留阀,并安装在线监控设施及报警装置等。
(六)积极配合花都区人民政府,做好300米环境防护距离内帮耕户搬迁安置工作,项目投产前应确保项目周边300米防护距离内无敏感建筑。
(七)加强运营期环境保护管理,做好污染物排放在线监测工作。
(八)该项目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如下:二氧化硫154.42吨/年、氮氧化物411.80吨/年、颗粒物42.07吨/年。
其中,二氧化硫38.10吨/年、氮氧化物75.4吨/年从第五资源热力电厂一期项目排污许可证中平衡后,剩余污染物所需指标二氧化硫116.32吨/年、氮氧化物336.40吨/年,按照两倍替代的要求,所需替代指标为:二氧化硫232.64吨/年、氮氧化物672.80吨/年,其中二氧化硫195.675吨/年、氮氧化物45.78吨/年从广州市粤华染整有限公司、富联(广州)织染有限公司关闭项目减排总量中划拨,二氧化硫36.965吨/年,氮氧化物175.23吨/年从广州恒运热电(D)厂有限责任公司2018年总量减排核定的减排量中划拨,氮氧化物451.79吨/年从广州发电厂2018年关停减排总量中划拨。
项目建成后再根据实际排放及污染物总量控制要求予以核定。
(九)国家或地方对该项目污染物排放有新标准新要求的,从其规定执行。
三、根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有关规定,建设项目需要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项目竣工后,你公司应当按照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标准和程序,对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进行验收,经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四、如不服上述行政许可决定,可在接到本文之日起60日内,向广州市人民政府(地址:越秀区小北路183号金和大厦2楼,电话(略))或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地址:天河区龙口西路213号,电话(略))提出行政复议申请,或在6个月内直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期间内,不得停止本决定的履行。
广州市生态环境局
2020年5月13日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抄送:花都区人民政府,市生态环境局气候处、执法支队、花都区分局,市环境技术中心,中南安全环境技术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非正式文本,仅供参考。
若下载后打开异常,可用记事本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