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2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 格式:ppt
- 大小:1.72 MB
- 文档页数:8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知识集结知识元不含有参数的直线与圆位置关系知识讲解1.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1.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2.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方法直线Ax+By+C=0与圆(x﹣a)2+(y﹣b)2=r2(r>0)的位置关系的判断方法:(1)几何方法:利用圆心到直线的d和半径r的关系判断.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①相交:d<r②相切:d=r③相离:d>r(2)代数方法:联立直线与圆的方程,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用判别式△判断.由消元,得到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①相交:△>0②相切:△=0③相离:△<0.例题精讲不含有参数的直线与圆位置关系例1.已知点P在单位圆x2+y2=1上运动,P到直线3x﹣4y﹣10=0与x=3的距离分为d1、d 2,则d1+d2的最小值是.例2.点P是直线x+y﹣2=0上的动点,点Q是圆x2+y2=1上的动点,则线段PQ长的最小值为.例3.经过圆x2+y2﹣2x+2y=0的圆心且与直线2x﹣y=0平行的直线方程是()A.2x﹣y﹣3=0B.2x﹣y﹣1=0C.2x﹣y+3=0D.x+2y+1=0含有参数类型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知识讲解1.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1.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2.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方法直线Ax+By+C=0与圆(x﹣a)2+(y﹣b)2=r2(r>0)的位置关系的判断方法:(1)几何方法:利用圆心到直线的d和半径r的关系判断.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①相交:d<r②相切:d=r③相离:d>r(2)代数方法:联立直线与圆的方程,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用判别式△判断.由消元,得到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①相交:△>0②相切:△=0③相离:△<0.例题精讲含有参数类型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例1.已知△ABC的三边长为a,b,c,满足直线ax+by+2c=0与圆x2+y2=4相离,则△ABC是()A.直角三角形B.锐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例2.直线ax﹣y+a=0(a≥0)与圆x2+y2=9的位置关系是()A.相交B.相切C.相离D.相切或相离例3.圆x2+y2+4x﹣2y﹣1=0上存在两点关于直线ax﹣2by+2=0(a>0,b>0)对称,则的最小值为()A.8B.9C.16D.18简单切线类型知识讲解1.圆的切线方程圆的切线方程一般是指与圆相切的直线方程,特点是与圆只有一个交点,且过圆心与切点的直线垂直切线.圆的切线方程的类型:(1)过圆上一点的切线方程: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可以通过圆心与切点的连线垂直切线求出切线的斜率,继而求出直线方程(2)过圆外一点的切线方程.这种情况可以先设直线的方程,然后联立方程求出他们只有一个解(交点)时斜率的值,进而求出直线方程.例题精讲简单切线类型例1.设点A为圆(x﹣1)2+y2=1上的动点,PA是圆的切线,且|PA|=1,则P点的轨迹方程为()A.y2=2x B.(x﹣1)2+y2=4C.y2=﹣2x D.(x﹣1)2+y2=2例2.已知圆的方程是x2+y2=1,则经过圆上一点M(1,0)的切线方程是()A.x=1B.y=1C.x+y=1D.x﹣y=1例3.'已知圆C的方程为x2+y2﹣2x+4y﹣3=0,直线l:x﹣y+t=0.若直线l与圆C相切,求实数t的值.'简单弦长问题知识讲解弦长问题一、求直线与圆相交时的弦长有三种方法(1)交点法:将直线方程与圆的方程联立,求出交点A,B的坐标,根据两点间的距离公式|AB|=求解.(2)弦长公式:如图所示,将直线方程与圆的方程联立,设直线与圆的两交点分别是A(x1,y1),B(x2,y2),则|AB|==|x1-x2|=|y1-y2|(直线l的斜率k存在).(3)几何法:如图,直线与圆C交于A,B两点,设弦心距为d,圆的半径为r,弦长为|AB|,则有()2+d2=r2,即|AB|=2.通常采用几何法较为简便。
高中数学必修2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一】、圆的定义及其方程.(1)圆的定义:平面内与定点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轨迹)叫做圆,定点叫做圆心,定长就是半径;(圆心是定位条件,半径是定型条件) (2)圆的标准方程: ;圆心),(b a圆的一般方程:)04(02222>-+=++++F E D F Ey Dx y x ;圆心 ,半径为 ;【二】、点与圆的位置关系(仅以标准方程为例,其他形式,则可化为标准式后按同样方法处理)设),(00y x P 与圆222)()(r b y a x =-+-;若P 到圆心之距为d ; ①P 在在圆C 外 ; ②P 在在圆C 内 ; ③P 在在圆C 上 ; 【三】、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设直线0:=++C By Ax l 和圆222)()(:r b y a x C =-+-,圆心C 到直线l 之距为d ,由直线l 和圆C 联立方程组消去x (或y )后,所得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为∆,则它们的位置关系如下:相离 ;相切 ;相交 ; 注意:这里用d 与r 的关系来判定,称为几何法,只有对圆才实用,也是最简便的方法;利用∆判定称为代数法,对讨论直线和二次曲线的位置关系都适应。
【四】、两圆的位置关系:(1)代数法:解两个圆的方程所组成的二元二次方程组;若方程组有两组不同的实数解,则两圆相交;若方程组有两组相同的实数解,则两圆相切;若无实数解,两圆相离。
(2)几何法:设圆1O 的半径为1r ,圆2O 的半径为2r①两圆外离 ; ②两圆外切 ; ③两圆相交 ; ④两圆内切 ⑤两圆内含 ;(五)已知圆C :(x-a)2+(y-b)2=r 2(r>0),直线L :Ax+By+C=01.位置关系的判定:判定方法1:联立方程组得到关于x(或y)的方程(1)△>0相交;(2)△=0相切;(3)△<0相离。
判定方法2:若圆心(a,b)到直线L的距离为d(1)d<r相交;(2)d=r相切;(3)d>r相离。
4.2.1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1.知道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分类.2.能根据方程,判断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3.能够解决有关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问题.直线A x +B y +C =0与圆(x -a)2+(y -b)2=r 2的位置关系及判断【做一做】 直线3x +4y +12=0与圆(x -1)+(y +1)=9的位置关系是( ) A .过圆心 B .相切 C .相离 D .相交答案:两 一 零 < = > > = < 【做一做】 D代数法与几何法的比较剖析:代数法的运算量较大,几何法的运算量较小,并且也简单、直观.受思维定式的影响,看到方程就想解方程组,自然就想到代数法.【例】 若直线4x -3y +a =0与圆x 2+y 2=100:①相交;②相切;③相离,试分别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解法一:(代数法)由方程组⎩⎪⎨⎪⎧4x -3y +a =0,x 2+y 2=100,消去y ,得25x 2+8a x +a 2-900=0.则Δ=(8a)2-4×25(a 2-900)=-36a 2+90 000.①当直线和圆相交时,Δ>0,即-36a 2+90 000>0,解得-50<a <50; ②当直线和圆相切时,Δ=0,解得a =50或a =-50; ③当直线和圆相离时,Δ<0,解得a <-50或a >50. 解法二:(几何法)圆x 2+y 2=100的圆心为(0,0),半径r =10,则圆心到直线4x -3y +a =0的距离d =|a|32+42=|a|5.①当直线和圆相交时,d<r ,即|a|5<10,所以-50<a <50;②当直线和圆相切时,d =r ,即|a|5=10,所以a =50或a =-50;③当直线和圆相离时,d>r ,即|a|5>10,所以a <-50或a >50.处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代数法和几何法,都具有普遍性,都要熟练掌握.由这两种解法可看到,几何法比代数法运算量要小,也比较简单、直观.题型一:直线与圆的相交问题【例1】 过点(-4,0)作直线l 与圆x 2+y 2+2x -4y -20=0交于A ,B 两点,如果|AB|=8,求直线l 的方程.反思:(1)讨论直线与圆的相交问题时,通常情况下不求出交点坐标.利用半径、半弦和弦心距组成的直角三角形,由勾股定理能解决弦长问题.(2)解答本题时易出现漏掉x +4=0的错误结果,导致这种错误的原因是对直线点斜式方程存在的条件理解不透,从而思维不严密,分类不完整.题型二:直线与圆的相切问题【例2】 求经过点(1,-7)且与圆x 2+y 2=25相切的直线方程.反思:解决直线与圆的相切问题时,通常利用圆心到切线的距离等于半径来解决.答案:【例1】 解:将圆的方程配方得(x +1)2+(y -2)2=25,由圆的性质可得,圆心到直线l 的距离d =(25)2-⎝⎛⎭⎫822=3.当l 的斜率不存在时,x =-4满足题意.当l 的斜率存在时,设方程为y =k (x +4),即kx -y +4k =0.由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得3=|-k -2+4k |1+k 2,解得k =-512.所以直线l 的方程为5x +12y +20=0.综上所述,直线l 的方程为x +4=0或5x +12y +20=0.【例2】 解:(1)当直线斜率不存在时,其方程为x =1,不与圆相切;(2)当直线斜率存在时,设斜率为k ,则切线方程为y +7=k (x -1),即kx -y -k -7=0.∴|-k -7|k 2+(-1)2=5,解得k =43或k =-34.∴所求切线方程为y +7=43(x -1)或y +7=-34(x -1),即4x -3y -25=0或3x +4y +25=0.1.(2011·山东济南一模)若圆C 的半径为1,圆心在第一象限,且与直线4x -3y =0和x 轴都相切,则该圆的标准方程是( )A .(x -2)2+(y -1)2=1B .(x -2)2+(y +1)2=1C .(x +2)2+(y -1)2=1D .(x -3)2+(y -1)2=1 2.圆x 2+y 2-2x +4y -20=0截直线5x -12y +c =0所得的弦长为8,则c 的值是( ) A .10 B .10或-68 C .5或-34 D .-683.直线l:3x-4y-5=0被圆x2+y2=5所截得的弦长为__________.4.(2011·北京丰台高三期末)过点(-3,4)且与圆(x-1)2+(y-1)2=25相切的直线方程为__________.5.已知一个圆C与y轴相切,圆心C在直线l1:x-3y=0上,且在直线l2:x-y=0上截得的弦长为C的方程.答案:1.A 2.B 3.4 4.4x-3y+24=05.解:∵圆心C在直线l1:x-3y=0上,∴可设圆心为C(3t,t).又∵圆C与y轴相切,∴圆的半径为r=|3t|.再由弦心距、半径、弦长的一半组成的直角三角形,可得2+2=|3t|2,解得t=±1.∴圆心为(3,1)或(-3,-1),半径为3.故所求圆的方程为(x-3)2+(y-1)2=9或(x+3)2+(y+1)2=9.。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一、点与圆的位置关系设),(00y x P 与圆222)()(r b y a x =-+-;若P 到圆心之距为d ;①P 在在圆C 外22020)()(r b y a x r d >-+-⇔>⇔; ②P 在在圆C 内22020)()(r b y a x r d <-+-⇔<⇔; ③P 在在圆C 上22020)()(r b y a x r d =-+-⇔=⇔;二、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设直线0:=++C By Ax l 和圆222)()(:r b y a x C =-+-,位置关系的判定:判定方法1:联立方程组 得到关于x(或y)的方程(1)△>0相交; (2)△=0相切; (3)△<0相离。
判定方法2:若圆心(a ,b)到直线L 的距离为d (1)d<r 相交; (2)d=r 相切;(3)d>r 相离。
利用∆判定称为代数法,对讨论直线和二次曲线的位置关系都适应。
三、两圆的位置关系:(1)代数法:解两个圆的方程所组成的二元二次方程组;若方程组有两组不同的实数解,则两圆相交;若方程组有两组相同的实数解,则两圆相切;若无实数解,两圆相离。
(2)几何法:设圆1O 的半径为1r ,圆2O 的半径为2r①两圆外离2121||r r O O +>⇔;4条公切线②两圆外切2121||r r O O +=⇔;3条公切线③两圆相交212112||||r r O O r r +<<-⇔;2条公切线④两圆内切||||1221r r O O -=⇔;1条公切线⑤两圆内含||||1221r r O O -<⇔;没有公切线四、两圆公共弦所在直线方程圆1C :221110x y D x E y F ++++=,圆2C :222220x y D x E y F ++++=,则()()()1212120D D x E E y F F -+-+-=为两相交圆公共弦方程. 补充说明:① 若1C 与2C 相切,则表示其中一条公切线方程; ② 若1C 与2C 相离,则表示连心线的中垂线方程.五、圆系问题过两圆1C :221110x y D x E y F ++++=和2C :222220x y D x E y F ++++=交点的圆系方程为()22221112220x y D x E y F x y D x E y F λ+++++++++=(1λ≠-) 补充:① 上述圆系不包括2C ;② 2)当1λ=-时,表示过两圆交点的直线方程(公共弦)③ 过直线0Ax By C ++=与圆220x y Dx Ey F ++++=交点的圆系方程为()220x y Dx Ey F Ax By C λ+++++++=六、 过一点作圆的切线的方程:(1) 过圆外一点的切线: ①k 不存在,验证是否成立②k 存在,设点斜式方程,用圆心到该直线距离=半径,即 ⎪⎩⎪⎨⎧+---=-=-1)()(2110101R x a k y b R x x k y y 求解k ,得到切线方程【一定两解】例1. 经过点P(1,—2)点作圆(x+1)2+(y —2)2=4的切线,则切线方程为 。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教案必修2直线和圆有公共点时,叫做直线和圆相切.这时直线叫做圆的切线,的公共点叫做切点.直线和圆没有公共点时,叫做直线和圆相离.一起看看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教案必修2!欢送查阅!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教案必修2 1由直线与圆的公共点的个数,得出以下直线和圆的三种位置关系:(1)相交:直线与圆有两个公共点时,叫做直线和圆相交.这时直线叫做圆的割线.(2)相切:直线和圆有公共点时,叫做直线和圆相切.这时直线叫做圆的切线,的公共点叫做切点.(3)相离:直线和圆没有公共点时,叫做直线和圆相离.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数量特征1、迁移:点与圆的位置关系(1)点P在⊙O内dr.2、归纳概括:假如⊙O的半径为r,圆心O到直线l的间隔为d,那么(1)直线l和⊙O相交dr.练习题:1.直线L上的一点到圆心的间隔等于⊙O的半径,那么L 与⊙O的位置关系是A.相离B.相切C.相交D.相切或相交2.圆的的弦长为12cm,假如直线与圆相交,且直线与圆心的间隔为d,那么A.d<6cmB.6cmC.d≥6cmD.d>12cm3.P是⊙O外一点,PA、PB切⊙O于点A、B,Q是优弧AB 上的一点,设∠APB=α,∠AQB=β,那么α与β的关系是A.α=βB.α+β=90°C.α+2β=180°D.2α+β=180°4.在⊙O中,弦AB和CD相交于点P,假设PA=4,PB=7,CD=12,那么以PC、PD的长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为A.x2+12x+28=0B.x2-12x+28=0C.x2-11x+12=0D.x2+11x+12=0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教案必修2 2教学目的(1)掌握圆的标准方程,能根据圆心坐标和半径纯熟地写出圆的标准方程,也能根据圆的标准方程纯熟地写出圆的圆心坐标和半径.(2)掌握圆的一般方程,理解圆的一般方程的构造特征,纯熟掌握圆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之间的互化.(3)理解参数方程的概念,理解圆的参数方程,可以进展圆的普通方程与参数方程之间的互化,能应用圆的参数方程解决有关的简单问题.(4)掌握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会求圆的切线.(5)进一步理解曲线方程的概念、熟悉求曲线方程的方法.教学建议教材分析^p(1)知识构造(2)重点、难点分析^p①本节内容教学的重点是圆的标准方程、一般方程、参数方程的推导,根据条件求圆的方程,用圆的方程解决相关问题.②本节的难点是圆的一般方程的构造特征,以及圆方程的求解和应用.教法建议(1)圆是最简单的曲线.这节教材安排在学习了曲线方程概念和求曲线方程之后,学习三大圆锥曲线之前,旨在熟悉曲线和方程的理论,为后继学习做好准备.同时,有关圆的问题,特别是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问题,也是解析几何中的根本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为圆锥曲线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根本的思想方法.因此教学中应加强练习,使学生确实掌握这一单元的知识和方法.(2)在解决有关圆的问题的过程中屡次用到配方法、待定系数法等思想方法,教学中应多总结.(3)解决有关圆的问题,要经常用到一元二次方程的理论、平面几何知识和前边学过的解析几何的根本知识,老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多复习、多运用,培养学生运算才能和简化运算过程的意识.(4)有关圆的内容非常丰富,有很多有价值的问题.建议适中选择一些内容供学生研究.例如由过圆上一点的切线方程引申到切点弦方程就是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类似的还有圆系方程等问题.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教案必修2 3教学目的:(1)掌握圆的一般方程及其特点.(2)能将圆的一般方程转化为圆的标准方程,从而求出圆心和半径.(3)能用待定系数法,由条件求出圆的一般方程.(4)通过本节课学习,进一步掌握配方法和待定系数法.教学重点:(1)用配方法,把圆的一般方程转化成标准方程,求出圆心和半径.(2)用待定系数法求圆的方程.教学难点:圆的一般方程特点的研究.教学用具:计算机.教学方法:启发引导法,讨论法.教学过程:【引入】前边已经学过了圆的标准方程把它展开得任何圆的方程都可以通过展开化成形如①的方程【问题1】形如①的方程的曲线是否都是圆?师生共同讨论分析^p :假如①表示圆,那么它一定是某个圆的标准方程展开整理得到的.我们把它再写成原来的形式不就可以看出来了吗?运用配方法,得②显然②是不是圆方程与是什么样的数亲密相关,详细如下:(1)当时,②表示以为圆心、以为半径的圆;(2)当时,②表示一个点 ;(3)当时,②不表示任何曲线.总结:任意形如①的方程可能表示一个圆,也可能表示一个点,还有可能什么也不表示.圆的一般方程的定义:当时,①表示以为圆心、以为半径的圆,此时①称作圆的一般方程.即称形如的方程为圆的一般方程.【问题2】圆的一般方程的特点,与圆的标准方程的异同.(1) 和的系数一样,都不为0.(2)没有形如的二次项.圆的一般方程与一般的二元二次方程③相比拟,上述(1)、(2)两个条件仅是③表示圆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或充要条件.圆的一般方程与圆的标准方程各有千秋:(1)圆的标准方程带有明显的几何的影子,圆心和半径一目了然.(2)圆的一般方程表现出明显的代数的形式与构造,更合适方程理论的运用.【实例分析^p 】例1:以下方程各表示什么图形.(1) ;(2) ;(3) .学生演算并答复(1)表示点(0,0(2)配方得,表示以为圆心,3为半径的圆;(3)配方得,当、同时为0时,表示原点(0,0当、不同时为0时,表示以为圆心,为半径的圆.例2:求过三点,,的圆的方程,并求出圆心坐标和半径.分析^p :由于学习了圆的标准方程和圆的一般方程,那么此题既可以用标准方程求解,也可以用一般方程求解.解:设圆的方程为因为、、三点在圆上,那么有解得:,,所求圆的方程为可化为圆心为,半径为5.请同学们再用标准方程求解,比拟两种解法的区别.【概括总结】通过学生讨论,师生共同总结:(1)求圆的方程多用待定系数法.其步骤为:由题意设方程(标准方程或一般方程根据条件列出关于待定系数的方程组;解方程组求出系数,写出方程.(2)如何选用圆的标准方程和圆的一般方程.一般地,易求圆心和半径时,选用标准方程;假如给出圆上点,可选用一般方程.下面再看一个问题:例3:经过点作圆的割线,交圆于、两点,求线段的中点的轨迹.解:圆的方程可化为,其圆心为,半径为2.设是轨迹上任意一点.∵∴即化简得点在曲线上,并且曲线为圆内部的一段圆弧.【练习稳固】(1)方程表示的曲线是以为圆心,4为半径的圆.求、、的值.(结果为4,-6,-3)(2)求经过三点、、的圆的方程.分析^p :用圆的一般方程,代入点的坐标,解方程组得圆的方程为 .(3)课本第79页练习1,2.【小结】师生共同总结:(1)圆的一般方程及其特点.(2)用配方法化圆的一般方程为圆的标准方程,求圆心坐标和半径.(3)用待定系数法求圆的方程.【作业】课本第82页5,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