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科设备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3
新生儿病房建设与设备配置标准(T/NAHIEM87-2023)Standard for construction and equipment allocation of neonatal wards团体标准2023-10-10发布2023-11-1实施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发布目次前言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3.1 新生儿neonate3.2 新生儿病房neonatal ward3.3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 3.4 新生儿母婴同室rooming-in3.5 家庭参与式病房family-mode ward3.6 缓冲间buffer room3 .7 隔离室infection isolation room3.8 医疗工艺medical process3.9 医疗流程medical flows4 医疗工艺4.1 基本要求4 .2 医疗功能及分区4.3 医疗流程4.4 医院感染防控4.5 医疗工艺参数5 建筑设计5.1 建筑选址与环境5.2 建筑功能用房设置5.3 建筑装饰6 医疗设备6.1 医疗设备的配置规范6.2 设备配置6.3 特殊设备配置要求6.4 转运设备6.5 其他设备要求7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7.1 一般规定7.2 采暖系统7.3 空调系统7.4 通风系统7.5 NICU重症监护病房空调系统8 医用气体8.1 一般规定8.2 气体配管8.3 气体终端9 给水排水9.1 一般规定9.2 给水系统9.3 排水系统10 电气10.1 一般规定10.2 供配电系统10.3 低压配电10.4 电气照明10.5 接地与安全防护11 智能化系统11.1 一般规定11.2 信息设施及信息化应用系统11.3 公共安全系统前言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准化工作号则 1分化文件的构和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手术室及相关受控空间分会提出。
XX医院医学装备配置标准目录一、临床科室 (3)(一)病房基本设备 (3)(二)中医诊疗设备 (4)(三)各科设备 (5)1、急诊科 (5)2、重症医学科(ICU) (7)3、内科 (8)心血管内科 (8)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9)肾病风湿内科 (9)内分泌及代谢病科 (9)神经内科 (10)肿瘤科 (10)血液内科 (10)消化内科 (11)4、外科 (12)普外科 (12)骨科 (12)肛肠科 (13)泌尿外科 (13)神经外科 (14)心胸外科 (14)整形手外科 (14)皮肤科 (14)5、妇产科 (16)妇科 (16)产科 (17)6、儿科 (18)新生儿科 (18)小儿科 (19)7、康复科 (20)8、五官科 (21)眼科 (21)耳鼻喉科 (22)口腔科 (23)9、感染科 (25)10、全科医学科 (25)11、麻醉科(含手术室) (25)12、血液净化室 (28)13、高压氧科 (28)14、体检科 (28)二、医技科室 (29)放射科 (29)检验科 (30)超声科 (33)心电图室 (34)肺功能室 (34)病理科 (35)输血科 (35)内镜科 (36)药剂科 (36)消毒供应室 (37)XX医院医学装备配置标准一、临床科室(一)病房基本设备(二)中医诊疗设备(三)各科设备1、急诊科2、重症监护室(ICU)3、内科心血管内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肾病风湿内科内分泌及代谢病科神经内科肿瘤科血液内科消化内科5、外科普外科骨科肛肠科泌尿外科神经外科心胸外科整形手外科皮肤科4、妇产科妇科产科5、儿科新生儿科小儿科7、康复科7、五官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9、感染科10、全科医学科11、麻醉科(含手术室)12、血液净化室13、高压氧舱室14、体检科二、医技科室放射科检验科超声科心电图室肺功能室病理科输血科内镜科药剂科消毒供应室。
新生儿科病房安全管理制度新生儿科病房安全管理制度一、概述新生儿科病房作为一个关键的医疗环境,需要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来确保新生儿的安全与健康。
本文档旨在规范新生儿科病房的安全管理措施,包括设施设备管理、感染控制、医疗管理、医护人员安全等方面。
二、设施设备管理1. 设备维护与保养:对新生儿科病房内的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设备的维护记录应详细记录,并及时修复或更换损坏的设备。
2. 设施安全检查:定期进行设施安全检查,包括病床、床围、插床器械、隔离设备等。
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并记录在安全检查表中。
3. 用电安全:严格按照电气安全操作规程使用电器设备,定期检查电源线路、插座和开关是否正常工作。
不得私拉乱接电线,电器设备应定期检测。
三、感染控制1. 洗手管理:新生儿科病房内所有医护人员必须执行洗手规程,特别是进入和离开病房、接触新生儿前后。
确保手部卫生,预防交叉感染。
2. 医疗器械消毒与灭菌:所有使用的医疗器械应按照规定进行消毒与灭菌处理,确保消毒灭菌质量。
严禁共用未消毒的器械,确保每位新生儿都使用干净、安全的器械。
3. 环境消毒:新生儿科病房的环境应定期进行消毒,包括床铺、墙壁、地面等。
确保环境干净卫生,降低感染风险。
四、医疗管理1. 病情评估与监测:对每位新生儿进行病情评估,包括生命体征监测、体格检查、疾病诊断等。
由专业医生负责,确保对新生儿的全面了解和及时处理。
2. 药品管理:所有药品必须按照规定放置在专用药柜中,保证存储安全。
药品的使用必须经过医生的处方,并按照规定记录使用情况。
3. 病历管理:对每名新生儿建立病历档案,并按照规定进行记录和归档。
医务人员需遵守医疗保密法规,确保病历的保密性和完整性。
五、医护人员安全1. 岗前培训和技能提高:所有在新生儿科病房工作的医护人员需接受相关培训,了解新生儿护理知识和技能,熟悉使用设备和应急处理措施。
2. 睡眠与休息管理:根据医护人员的工作时间和病房人员需求,合理安排轮班和休息时间,保证医护人员的充分休息。
医院各大科室必备医疗器械大全
一级综合医院:
(一)临床科室:至少设有急诊室、内科、外科、妇(产)科、预防保健科;
(二)医技科室:至少设有药房、化验室、X光室、消毒供应室。
二级综合医院:
(一)临床科室:至少设有急诊科、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皮肤科、麻醉科、传染科、预防保健科,其中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可合并建科,皮肤科可并入内科或外科,附近已有传染病医院的,根据当地《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可不设传染科;
(二)医技科室:至少设有药剂科、检验科、放射科、手术室、病理科、血库(可与检验科合设)、理疗科、消毒供应室、病案室。
‘’
三级综合医院:
床位:住院床位总数500张以上。
科室设置:
(一)临床科室:至少设有急诊科、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中医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眼科、皮肤科、麻醉科、康复科、预防保健科及神经内科;
(二)医技科室:至少设有药剂科、检验科、放射科、手术室、病理科、输血科、核医学科、理疗科(可与康复科合设)、消毒供应室、病案室、营养部和相应的临床功能检查室。
三级医院医疗设备配置标准目录一、临床科室 (3)(一)病房基本设备 (3)(二)中医诊疗设备 (4)(三)各科设备 (5)1、急诊科 (5)2、重症监护室(ICU) (6)3、心脏重症监护室(CCU) (8)4、内科 (9)心内科 (9)肺病科 (10)脾胃病科 (10)肝病科 (10)肾病科 (11)内分泌科 (11)脑病科 (11)风湿免疫科 (12)肿瘤科 (12)血液科 (12)老年病科 (13)5、外科 (13)普外科 (13)骨科 (13)肛肠科 (14)周围血管科 (15)皮肤科 (15)4、妇产科 (16)妇科 (16)产科 (17)5、儿科 (17)新生儿科 (17)小儿科 (19)6、针推康复科 (19)针灸科 (19)推拿科 (20)康复科 (20)7、五官科 (21)眼科 (21)耳鼻喉科 (22)口腔科 (24)8、男科 (25)9、心身医学科 (25)10、麻醉科(含手术室) (25)11、血液透析室 (28)12、高压氧舱室 (28)二、医技科室 (29)放射科 (29)检验科 (30)超声诊断室 (33)心功能室(含心电图室) (33)肺功能室 (34)脑电图室 (34)肌电图室 (34)内窥镜室 (35)导管室 (36)三级医院医疗设备配置标准一、临床科室(一)病房基本设备(二)中医诊疗设备(三)各科设备1、急诊科2、重症监护室(ICU)3、心脏重症监护室(CCU)4、内科心内科肺病科脾胃病科肝病科肾病科内分泌科脑病科风湿免疫科肿瘤科血液科老年病科5、外科普外科骨科肛肠科周围血管科皮肤科4、妇产科妇科产科5、儿科新生儿科小儿科6、针推康复科针灸科推拿科康复科7、五官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8、男科9、心身医学科10、麻醉科(含手术室)11、血液透析室12、高压氧舱室二、医技科室放射科检验科超声诊断室心功能室(含心电图室)肺功能室脑电图室肌电图室内窥镜室导管室。
三级医院医疗设备配置标准目录一、临床科室 (3)(一)病房基本设备 (3)(二)中医诊疗设备 (4)(三)各科设备 (5)1、急诊科 (5)2、重症监护室(ICU) (6)3、心脏重症监护室(CCU) (7)4、内科 (8)心内科 (8)肺病科 (8)脾胃病科 (9)肝病科 (9)肾病科 (9)内分泌科 (9)脑病科 (10)风湿免疫科 (10)肿瘤科 (10)血液科 (11)老年病科 (11)5、外科 (11)普外科 (11)骨科 (12)肛肠科 (12)周围血管科 (13)皮肤科 (13)4、妇产科 (14)妇科 (14)产科 (14)5、儿科 (15)新生儿科 (15)小儿科 (16)6、针推康复科 (16)针灸科 (16)推拿科 (17)康复科 (17)7、五官科 (18)眼科 (18)耳鼻喉科 (18)口腔科 (20)8、男科 (21)9、心身医学科 (21)10、麻醉科(含手术室) (21)11、血液透析室 (23)12、高压氧舱室 (24)二、医技科室 (24)放射科 (24)检验科 (25)超声诊断室 (27)心功能室(含心电图室) (27)肺功能室 (28)脑电图室 (28)肌电图室 (28)内窥镜室 (29)导管室 (29)三级医院医疗设备配置标准一、临床科室(一)病房基本设备(二)中医诊疗设备(三)各科设备1、急诊科2、重症监护室(ICU)3、心脏重症监护室(CCU)4、内科心内科肺病科脾胃病科肝病科肾病科内分泌科脑病科风湿免疫科肿瘤科血液科老年病科5、外科普外科骨科肛肠科周围血管科皮肤科4、妇产科妇科产科5、儿科新生儿科小儿科6、针推康复科针灸科推拿科康复科7、五官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8、男科9、心身医学科10、麻醉科(含手术室)11、血液透析室12、高压氧舱室二、医技科室放射科检验科超声诊断室心功能室(含心电图室)肺功能室脑电图室肌电图室内窥镜室导管室。
新生儿科病房管理制度一、引言新生儿科病房是专门为新生儿提供医疗护理的重要部门。
为了确保新生儿的安全和健康,提高医疗质量,制定一套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是必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新生儿科病房的管理制度,包括病房规范、医护人员职责、病房环境和设备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二、病房规范1. 病房设置新生儿科病房应设在医院内的肃静、干净、通风良好的区域。
病房面积应满足每一个新生儿床位至少6平方米的要求,床位之间应有足够的间隔,以确保隐私和安全。
2. 病房布置病房内应配备适宜的床位、床上用品、婴儿尿布、温度计、吸引器等医疗设备和用品。
床位应保持整洁,每一个新生儿应配备独立的床铺。
病房内的温度、湿度和光线应适宜,以满足新生儿的生理需求。
3. 病房通风和消毒病房应保持良好的通风,定期进行消毒和清洁工作,以确保病房的卫生环境。
医护人员应遵守相关消毒操作规程,确保病房内的器械、设备和用品的清洁和消毒。
三、医护人员职责1. 护士职责护士是新生儿科病房的主要工作人员,他们的职责包括但不限于:- 对新生儿进行全面的健康评估,监测生命体征和疾病发展。
- 提供新生儿的日常护理,包括喂养、更衣、洗澡等。
- 协助医生进行各类医疗操作,如输液、抽血、给药等。
- 赋予家属必要的健康教育,解答他们的疑问和关注。
2. 医生职责医生是新生儿科病房的主治医师,他们的职责包括但不限于:- 对新生儿进行全面的疾病诊断和治疗方案制定。
- 监测新生儿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 与护士、家属等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作。
- 参预科研和学术交流,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四、病房环境管理1. 噪音控制为了提供良好的歇息环境,病房内应保持肃静。
医护人员应注意控制自身的声音,减少不必要的噪音干扰。
同时,病房内的设备和器械应保持正常运行,避免产生过多的噪音。
2. 温度调节病房内的温度应保持适宜,以满足新生儿的生理需求。
医护人员应根据季节和新生儿的体温情况调整病房的温度,确保新生儿的舒适度。
新生儿科仪器设备操作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1. 新生儿暖箱:操作前准备:检查暖箱的性能是否正常,包括温度调节、湿度调节、通风等功能。
儿科建设与管理指南导言儿科建设与管理指南是为了提供一个系统化的指南,以帮助医疗机构建设和管理儿科部门。
儿科部门承担着保护和促进儿童健康的重要任务,因此,建设和管理儿科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本指南将围绕儿科建设的各个方面,包括设备采购、人员配置、诊疗流程、质量管理等内容,提供详细的建议和指导。
1. 儿科设备采购儿科设备的采购是儿科建设的重要一环。
医疗机构应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适当的儿科设备。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儿科设备的示例:•婴儿体温计:用于测量婴儿的体温,应选择准确可靠的产品。
•儿童呼吸机:用于支持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儿童,应根据不同年龄段的需求选择合适数量和品种的呼吸机。
•婴儿床:用于婴儿的休息和观察,应选择适合婴儿体型和活动的床。
•儿童血压计:用于测量儿童的血压,应选择适合不同年龄段的血压计。
医疗机构在采购儿科设备时,应确认设备的质量、性能、安全性能,并与供应商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协商。
2. 儿科人员配置儿科人员的合理配置对于儿科建设和管理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儿科部门应有的核心人员:•儿科医生:专门从事儿科诊疗工作,应具备扎实的儿科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儿科护士:负责儿科护理工作,应懂得儿童的特殊需求,并有相关的儿科护理技能。
•儿科技师:负责儿科设备的操作和维护,应具备相关的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
医疗机构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增加其他专业人员的配置,如心理医生、营养师等,以提供更全面的服务。
3. 儿科诊疗流程儿科诊疗流程的合理设计和规范实施对于提高诊疗效率和质量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儿科诊疗流程的建议:•接诊和登记:对于患儿进行登记和初步评估,确保患儿的基本信息和病情资料被及时记录。
•体格检查:对患儿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测量身高、体重、心率、呼吸等指标,并观察患儿的一般状态。
•诊断和治疗:根据患儿的体检结果和病情表现,进行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
尽量选择儿科专用的药物和治疗方法。
•随诊和复查:对于需要长期随访的患儿,进行随诊和复查,监测病情的变化,并调整治疗方案。
新生儿病室仪器设备管理制度一、设备清单及管理1.出具设备清单,包含新生儿病室常用的所有设备。
3.设备管理人员负责做好设备库存管理,定期盘点设备,并将盘点结果记录在设备清单中。
同时,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修,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使用状态。
二、设备使用和维护1.设备使用人员必须接受相关培训和考核,掌握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操作技巧。
2.在使用设备前,必须认真查阅设备的说明书,按照说明书操作。
3.设备使用人员应定期检查设备性能,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上报设备管理人员,并做好标记不能使用,等待维修。
4.设备使用完毕后,应及时清洁和消毒,确保设备卫生和安全。
5.设备维修和保养应由专业人员进行,设备管理人员负责设备维修和保养的调度和记录。
6.对于无法继续使用的设备,应立即上报设备管理人员,并做好标记、存放和报废处理。
三、设备维修管理1.设备管理人员应建立设备故障维修记录,包括故障现象、维修过程和维修结果。
2.设备维修和保养工作应有计划地进行,定期进行设备维护,以检查设备的性能、清洁和消毒情况,并及时维修损坏的设备。
3.设备管理人员应建立设备故障报修制度,对于故障设备,应及时维修并进行相应的记录。
四、设备台账管理1.设备管理人员应建立设备使用和维修的台账,包括设备购置台账、设备领用与注销台账、设备维修与保养台账等。
2.设备购置台账应记录设备的购置时间、型号、规格、数量、供应商等信息。
3.设备领用与注销台账应记录设备的领用与注销,包括领用人员、领用时间、设备编号等信息。
4.设备维修与保养台账应记录设备的维修与保养情况,包括维修人员、维修时间、维修内容、维修结果等信息。
五、设备安全管理1.设备管理人员应确保新生儿病室设备的安全性能,定期进行设备的安全检查,并修复设备中的安全隐患。
2.应配备专职人员或设备管理人员进行设备安全培训,提高员工设备使用和维护的安全意识。
3.设备管理人员应建立设备安全事故报告制度,对于设备安全事故进行调查和处理,及时采取措施预防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新生儿科仪器(按设备科打印顺序排序)
微量输液泵UVP5005 瑞士艾美达2009 3.10
微量输液泵UVP5005瑞士艾美达2009 3.10
病历车40格2009 7.6
晨护车CR 2009 7.8
空气杀菌机KDSJ-Y120 2009 4.6
空气杀菌机KDSJ-Y120 2009 4.6
婴儿培养箱YP-90B宁波戴维2006 8.2 (1997年生产运行障碍机损报停)2003.07
婴儿培养箱YP-90B宁波戴维2006 8.2 (1997年生产运行障碍机损报停)2003.07
婴儿培养箱YP-90B宁波戴维2006 8.20
婴儿培养箱YP-90B宁波戴维2006 8.20
婴儿培养箱YP-90B宁波戴维2009 7.16
婴儿培养箱YD-90宁波戴维2009 7.6
婴儿培养箱YD-90宁波戴维2009 7.6
婴儿培养箱NC-Y3C南京医用2004 1.12(运行障碍机损报停)2003.07 婴儿培养箱YP-90B宁波戴维2008 1.2
婴儿培养箱YP-90B宁波戴维2008 1.2
微量注射泵SGRAMED USP6001 德国贝朗2003.3.11
微量输液泵TE211 日本泰尔茂2006 12.7
微量输液泵TE211 日本泰尔茂2006 12.7
微量输液泵TE135 日本泰尔茂2009 3.10
微量注射泵TE331 日本泰尔茂2009 3.10
微量注射泵TE-331 日本泰尔茂2006 12.7
黄疸检测仪YP-IIB 宁波戴维2007 8.21
黄疸治疗箱XHZ 宁波戴维2009 7.8
黄疸治疗箱XHZ 宁波戴维2009 7.8
监护仪PM9000 深圳迈瑞2009 3.12
监护仪PM9000 深圳迈瑞2009 3.12
监护仪DASH3000 美国GE 2003 6.2
监护仪DASH3000 美国GE 2003 6.2
监护仪DASH3000 美国GE 2000 11.27
监护仪EAGLE3000 美国GE 2000 11.27
黄疸治疗箱CYP90 宁波戴维2001.3.5(运行障碍机损报停2003.07)紫外线消毒车中伟信2003.4.28(运行障碍机损报停)2003.07
新生儿抢救台中伟信2004.1.12
紫外线消毒车中伟信2006.1.19
紫外线消毒车中伟信2006.1.19
病历车30格中伟信2006.2.14
治疗车CR 中伟信2006.4.3
治疗车CR 中伟信2006.4.3
服药车CR 中伟信2006.4.3
服药车CR 中伟信200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