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州经典方言
- 格式:docx
- 大小:18.66 KB
- 文档页数:6
林州标准10句话1.你瞧捏,曳死了2.你就瞎达达吧3.天天败症不少、仿些儿啥儿。
4.叶个黑来打麻将一本儿到地儿老艳踹,屎昂死了5.你都就上课傻手机把,说不上哀多达就叫挪老师都没收了6.昵就挪半片咯昵娘挪比7明儿考试类杂介整里明天考试怎么办呀就能个正了不杂,会了就瞎作做,不会了就蒙把,诺还有啥发儿阿8.夜个儿黑来,月小春儿一直黑嚷,我可在上树去绿它,一出绿,跌类月仰八差,快饥死我了!9.今儿晌昂在寝室捏诺孩哟说了一句怵死人了话:捏使挪皮料挪个斗断老还会再长置勒!10.一下雨,挪出转就都爬踹来了,黑么也蹦出来了评论1:诺叫戳转↓评论2:林州地方话测试题(满分150分)一、选择题(每题8分,总分80分):1."页各我在院类凉快瞧见哟蟹虎哦"句中"蟹虎哦"为何物?(C)A.海里的一种生物,蟹类,可食用B.两牺动物,为亚热带种类C.壁虎,爬行动物,益虫D.以上答案均不对2."整咋这世道是要么有前儿,要麽有门儿"句中"整咋"具体时间是指(C)A.整齐B.过去C.现在D.将来3."曦曦学蹬洋车的把不罗盖儿跌破了。
"句中"不罗盖儿"是指(D)A.自行车上的一种零件B.下水道盖C."易拉罐"的安阳叫法D.膝盖4."你真牙,见老谁都代开诺样儿。
"句中"真牙"指(C)A.牙上有防伪标志不是假牙B.口腔医院生产的牙C.形容此人说话横,骄傲D.就是假牙5"瞧恁两噢人多大岁了?还割气!"本句意为?(A)A.两个人年纪已经不小了,不要打架了B.两个人年纪已经老了,还活着,真是可歌可泣C.两个人年纪那么大了,还又是唱歌又是哭了D.两个傻瓜6"今儿我正带哪儿粗地A,娘咋觉类腿昂恁痒A,一瞧,药嗨!怎大药狼剌的!"该话中的"狼剌的"是什么昆虫?(B)A蚊子B会叮咬人的花绿色毛毛虫C蛐蛐D螳螂7、“哟,恁瞧泥也儿拿人,穿勒牛皮拐,洋气死了”该话中的“牛皮拐”是什么东西?(C)A皮质拐杖B一种牛皮饰物C牛皮鞋D牛皮做的衣裳8、“说恁勒,谷最昂哪不要动”该话中的“谷最昂哪”是什么动作?(D)A立定坐B立定站C保持原来动作D蹲下9、“今儿卓老儿样儿真毒啊,快把人烤死了”该话中的“老儿样儿”是什么东西?(D)A火炉B锅炉C大火D太阳10、“冷死了,那噢开次登儿混一堆火”该话中的“次登儿”是什么东西?(B)A打火机B火柴C火把D以上答案都不对二、判断题(每题6分,总分30分):1."才捣了一大刀削面"意思是:刚刚用餐完,吃的是大碗刀削面。
林州部分方言集之前言【王来宝】林州部分方言集前言毛主席在《反对党八股》中指出:“要向人民群众学习语言,人民的语汇是很丰富的,生动活泼的,表现实际生活的。
”无数事实证明,伟人的话确为至理名言。
像流传在我们之中的林州方言,是千百年来林州语言文字的积淀,许多词语确实能起到准确、鲜明、生动地表现客观事物的作用,至今还活在人们的语言中。
随着时代的变迁,又会有新的词语加以充实。
如果你能深入到群众生活中,会真切地感受到你进入了语言文化的宝山中,那材料真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长期以来,一些有识之士很注重林州方言的挖掘与运用,取得了很好的沟通与宣传的效果。
特别是象乡土作家王崔复生,快板王赵长生,广告王胡建林、王晓林,方言影视剧王李万兴,他们的作品所以脍炙人口,打动人心,方言的运用在其中起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近段桂林镇的一些村志中,就搜集了一些方言,《酸枣花》文学平台上连载了七期原康人高鹏伟所辑的原康方言,引起了很好的反响。
确实的,方言在人与人交谈、在宣传鼓动中、在文艺作品中能恰如其分地运用,能起到很好的沟通与交流作用。
其准确率、亲和力是惊人的。
在社会主义新时期中,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运用尤为显得重要。
从前年开始,我就产生了搜集整理林州方言的愿望。
现在我将搜集到的一部分方言按汉语拼音音序排列出来,每个词语,力求用最接近的同音字表示,实在找不到的,就以汉语拼音来表示,然后加以解释,为使词义更容易使入理解,又造了一个句子附后。
我曾把我的想法和林州二中主任李广军(我们是邻村老乡)沟通过,他提了很好的建议。
他说林州方言存在多个区域,特别像临淇、五龙、茶店南三镇和任村、东岗北二镇差别就很明显,其余乡镇也略有不同,应该找一些各方言区的爱好者分别搜集整理,这样才会有完整的林州方言集出现。
我深以为然。
我所整理的应该是淅河中游乡镇的方言,今作为引玉之砖,以期志愿者响应。
错误之处,敬请指正。
二0二一年一月十八日【作者简介】:王来宝,祖籍桂林镇,大专文化,从小喜爱文学,长期从事中学语文教学,退休后开始写作,处女作《又到六月六》在红旗渠报发表。
林州方言演讲稿
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向大家介绍一下我深爱的家乡林州的
方言文化。
林州,位于河南省南部,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
在这片土地上,有着独特而丰富的方言文化,它是我们林州人民的精神符号,也是我们的骄傲。
林州方言,属于豫西方言的一个分支,它不仅在语音、词汇、语法上有自己独
特的特点,更是承载了林州人民的智慧和情感。
比如,我们常说的“嘎嘎”是指吃东西的声音,“蹬蹬”是指脚步声,“嘟嘟”是指小孩的哭声,这些词语都充满了生活的气息,让人听了之后仿佛回到了家乡的田野间。
林州方言不仅仅是一种语言工具,更是一种文化传承。
它承载了林州人民多少
代人的智慧和汗水,是我们对家乡深情的表达。
因此,保护和传承林州方言文化显得格外重要。
我们要通过各种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学习和使用林州方言,让这一份宝贵的文化传统得以传承。
同时,林州方言也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不仅仅是一种语言,更
是一种民族认同和归属感的体现。
通过学习和传承林州方言,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感受自己的民族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
最后,我想借此机会号召大家一起努力,保护和传承我们林州方言文化,让这
一份宝贵的文化传统得以延续。
无论我们身在何处,都不要忘记自己的根和土,让林州方言成为我们心灵深处的一份记忆,一份情感,一份力量。
谢谢大家!。
这些河南话段子,你知道吗?对很多河南网友来说,普通话交流便利,但河南版说起来更得劲儿。
1.豫东、豫中:俩鸟的故事树上估堆俩鸟,卓鸟对挪鸟说:你往边其估堆估堆别,我快掉些去了。
挪鸟对卓鸟说:木扭事,你掉些去俺就布住你,卓鸟羞却地对挪鸟说:鳖形!翻译:树上蹲着俩鸟,这个鸟对那个鸟说:你往边上蹲一点,我快掉下去了。
那个鸟对这个鸟说:没有事,你掉下去我就抱住你。
这个鸟羞怯地对那个鸟说:鳖形!2.豫北:林州版天气预报“今儿个明儿个和后儿个,石板岩正有点儿疙星,采桑正雾不愣噔,有老爷是晴天,木牛老爷是阴天,闺女小伙,摒光顾塔俩爱了,该收么收么,该嘎活儿嘎活儿去,恁都听见啊了木牛。
”翻译:今、明、后三天,石板岩镇有小雨,采桑镇有雾,有太阳便是晴天,没太阳是阴天,姑娘小伙,不要只顾着谈恋爱了,该收麦子收麦子,该干活干活,你们都听见了吧?3.豫南:黄飞鸿在信阳房非冯骑则佛洪荒到焚风墙上珐洪荒。
翻译:黄飞鸿骑着火凤凰到粉红墙上画凤凰。
4.豫西:雾里云里的焦作话依个和俺妈个这们落了几个小恶馍,我给呢想,这广吃馍可么味啊,后来一看,曾柳还有内些秦椒里,后来我奏卷了点秦椒吃。
你真不桌,那味啊!真火色!感觉比那嗖肉扁食、鸡肉捞面条都展火。
翻译:昨天和我妈摊了几个小煎饼,我在那儿想,这只吃煎饼可没味儿,后来一看,锅里还有那么多辣椒,后来我就卷了点辣椒吃。
你真不知道,那味道啊,真好吃!感觉比瘦肉饺子、鸡肉捞面都香。
教你如何用WORD文档(2012-06-27 192246)转载▼标签:杂谈1. 问:WORD 里边怎样设置每页不同的页眉?如何使不同的章节显示的页眉不同?答:分节,每节可以设置不同的页眉。
文件――页面设置――版式――页眉和页脚――首页不同。
2. 问:请问word 中怎样让每一章用不同的页眉?怎么我现在只能用一个页眉,一改就全部改了?答:在插入分隔符里,选插入分节符,可以选连续的那个,然后下一页改页眉前,按一下“同前”钮,再做的改动就不影响前面的了。
林州地方方言文化林县话属北方语系。
林县地处河南、河北、山西三省接壤处,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形成了特有的方言。
简练、深沉、形象、古音多是林县方言的特上噗。
林县方言语音高亢宏亮,浑厚直硬,变音较多,四声不够分明,入声字多多。
词汇丰富,词尾多有后缀;句中常有语头、镶中和缀尾,说话常省略某些词语。
一、语音表1 林县语音与普通话语音差异普通话林县方言普通话林县方言a []en engia [i]in ingua [u] en engan a un ongo ue 团音尖音表2 林县方言与普通话四声调值差异语类阴平阳平上声去声普通话55 35 214 51林县方言11 21 53 44表3 林县方言常用的词尾后缀词尾后缀读音词尾后缀读音阿a、ou、[]力、哩lei lie儿[1]来lai呃[]、[:]的de林县话对多音节词的首音节词读得沉重、响亮、节奏长,末音节词读得轻、低、节奏短:常因发音速度快,省略或轻放读个别词的声母、韵母,听起来好象改变了原来词语的音节。
表4 林县方言发音规律林县方言读方言发音规律例词普通话读音音模拟林县lín xían língia首音节词韵母轻读进行jìn xíng jing 末音节词声母略去文化wãn huàwângua或轻读,合成一个谁知道shuí zhī dào shuízháo或近似一个音节左边儿zuô biänr zuôbar林县境内方言的差异。
林县话降跟普通话存在不少差异外,境内方言也有三种类型的差异:一是县城周围的城关、合涧、原康、小店、采桑、横水、河顺、姚村、石板岩等乡村,是林县的标准方言。
二是县北端的任村及东岗乡一带语言特殊,在林县话中夹带着河北涉县及河南安阳县口音。
如:东岗乡东部话尾带“的”字。
这个区域的话,县人俗称“北方话”。
林州方言(二)1)屁打架 [什么都不是]2)谷猪、谷初、布袋儿 [口袋]3)忆怔 [发愣]4)还算捏个 [差强人意]5)谷醉 [蹲]6)待见 [喜欢]7)不挡 [可能]8)看中 [正好]9)涨些儿 [放些]10)嘿嚷 [吵闹]11)俗种[出洋象]12)整单[现在]13)割气[争吵]14)老样儿[太阳]15)擦灯儿[火柴]林州招聘林州人事林州人才16)茅厮[WC]17)麻糖[油条]18)约莫[估计]19)恶囊[脏]20)疙星[小雨]21)七珠儿[蟋蟀]22)吸不蔫儿[裸体]23)胡昂[下午]24)前昂[上午]25)夜个儿[昨天]26)前个儿[前天]27)大前个儿 [大前天]28)今儿 [今天]29)明儿 [明天]30)户儿 [后天]31)后害星[别吵]32)八甲[淘气/不守规矩]林州招聘林州人事林州人才33)电谷恋儿[电池]34)后了[不要了]35)玉熟(玉米)36)出旅坡儿(下坡)37)睁漆[漂亮]38)卸勒硬[厉害]39)秀俄[妻子]40)疙轻[撒娇]41)芝麻糊[眼屎]42)国觉[刹车]43)吸蒙[差一点]44)谷朵了[拳头]45)户水[游泳]46)支棱[摇晃,歪斜,或躺在床上小憩]47)七蒙头[脑子不好使]48)死洋[不聪明]49)藏老闷儿[抓迷藏]林州招聘林州人事林州人才50)金刚锤[剪刀石头布]51)疙蔫了[枯萎了]52)挪夸不杂[那当然了]53)拉生儿[花生]54)单故儿\故儿[故意]55)跌叙残各[嘲笑]56)夸八(是啊)57)一朴六(一排)58)吃吃敬敬(结结实实)59)其囊(让开)60)拾登(乱翻东西)61)暖壶(热水瓶)62)地瞒净(土豆)63)撵撵转(陀螺)64)洗脸门(额头)65)下莫古(下巴)66)黑掐勒(黑痣)林州招聘林州人事林州人才67)毛亦(头发)68)盖低/铺低(褥子/被子)69)撕拉判儿(拖鞋)70)皮拐(以前说的牛皮鞋)71)月儿(钥匙)72)皮料(蛇)73)的勒儿(玻璃球)74)后了呀(不会吧)75)吃耐[故意/出洋相]76)仰承额[用报纸糊的房间顶棚]77)黑老锅[玉米糁]78)旱绳、搁秧额[晾衣绳]79)膈直(搔痒)80)圪溜(散步)81)捉乎人(骗人)82)杌额(凳子)83)响额(唢呐班)林州招聘林州人事林州人才84)舀瓢(马勺)85)害心、作乱、喝嚷(吵闹)86)闷头儿玄(大胆)87)斯溜(吸)88)出履(滑)89)厮跟[一起去]90)盘登[挂闲话]91)海闹[喊]92)惭各、跌叙[讥笑,讽刺]93)就吃勒[咸菜]94)得脑饿[头]95)故事儿[一本正经]96)黑来[夜晚]97)白人[白天]98)是板儿[是不是]99)杂类[干什么?]100)耳八类[巴掌]林州招聘林州人事林州人才101)不各啥[不差什么]102)哈瑟[发抖]103)戳种[孬]104)小冲儿[麻雀]105)不落盖[膝盖]106)索骨朵[棒棒糖]107)波俏额[女孩的辫子]108)信杆[电线杆]109)糖蛋儿[糖球]110)瞎嗒嗒、胡嗒嗒[胡说]111)不各节[还没好]112)咕咕庙儿[猫头鹰]113)血户额[壁虎]114)扑灯蛾儿[蝴蝶]115)瞧唱[看戏]116)嗨好勒[很好,横水方言]117)芬造[垃圾]林州招聘林州人事林州人才118)黑老话[黑喜鹊]119)尺本[小燕]120)嘴阁度[布谷鸟]121)灰不琅[灰喜鹊]122)狗呵沙[蜈蚣]123)电驴额[摩托]124)过道[门楼下的通道]125)洋灰[水泥]126)各澡[虱子]127)鸡料哦[蝉]128)合台儿、各台[台阶]129)吃耐[脏]130)随泡[气球或动物膀胱]131)铺地[褥子]132)盖地[被子]133)靶跌[摔跤]134)亏港[干脆\最后让步]林州招聘林州人事林州人才135)糊面[不说理]136)晒蓬[房顶平面]137)老天棚[房子的水泥现浇顶]138)黑老开……[叫……出来,把他从家黑老开]139)树扑冷[树枝]140)克朗[胸腔两侧]141)后谷云[别动]142)总马[马上]143)各塞蛋[面颊]144)后脑孟额[后脑勺]145)甲地[地面]146)折楞额坡儿[陡坡]林州招聘林州人事林州人才。
林州方言调查报告林州方言调查报告一、引言林州方言作为河南省的一种地方方言,具有独特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特点。
本文旨在通过对林州方言的调查,探索其特点和演变规律,以加深我们对方言的了解。
二、林州方言的语音特点林州方言的语音特点主要表现在声母、韵母和声调方面。
与普通话相比,林州方言的声母较为简化,常见的变化有“zh”变为“z”、“ch”变为“c”等。
在韵母方面,林州方言的韵尾较为丰富,常见的有“-i”、“-u”、“-n”等。
此外,林州方言还有四个声调,分别是平声、上声、去声和入声,与普通话的四声相对应。
三、林州方言的词汇特点1. 人称代词:林州方言中的人称代词与普通话有所不同。
例如,“我”在林州方言中是“咱”、“你”是“阿你”,这些词汇的使用反映了当地人民的独特思维方式和文化传统。
2. 方位词:林州方言中的方位词较为丰富,常见的有“里头”、“外头”、“上头”、“下头”等。
这些词汇的使用方式与普通话有所差异,体现了当地人对方位的独特理解。
3. 动词短语:林州方言中的动词短语也有一些特点。
例如,“吃饭”在林州方言中是“食飯”、“喝水”是“飲水”,这些词汇的用法反映了当地人对生活的态度和方式。
四、林州方言的语法特点1. 语序:林州方言的语序与普通话有所不同。
例如,“我去超市买东西”在林州方言中是“我去超市买东西去”,这种语序的变化体现了林州方言的独特语法结构。
2. 语气助词:林州方言中的语气助词使用较为频繁。
例如,“啊”、“哦”等词语经常出现在句子末尾,起到加强语气的作用。
五、林州方言的演变规律林州方言的演变规律主要受到地理环境、历史文化和社会交往等因素的影响。
随着时代的变迁,林州方言也在不断发展和演变。
例如,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林州方言中逐渐出现了一些外来词汇和语法结构。
六、结论通过对林州方言的调查,我们了解到了其语音、词汇和语法特点,以及演变规律。
林州方言作为一种地方方言,不仅反映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也是中华民族语言文化宝库中的一部分。
中国·林州林州民间歇后语歇后语是民间文学宝库中一种独特的话语表现形式,多为民众所熟悉的诙谐而形象的语句。
共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边的半句话是主体,后边的半句话是对前半句的解释,中间用破折号相连接。
平常使用歇后语,只说前半句,稍歇一会儿,然后再说后半句,因此称歇后语。
歇后语可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使复杂的现象变得简单明白。
因为用这种方法说话,可起到含蓄、幽默、巧妙、生动、画龙点睛的作用,所以在民间很受欢迎。
林州地处山区,独特的地理环境,浓郁的地方风情,造就了许多颇具地方特色的歇后语,现举50例与君共赏。
背着扁担过门——直进直出。
半夜进饭铺——有啥吃啥。
盖底窝(方言,被窝)伸出一条腿——你算几把手。
老苍蝇洗睑——假干净。
茶壶里煮面条——难捞。
踩着梯子上天——此路不通。
大闺女说媒——人没说你你还说人哩。
大拇指头掏耳塞——进不去。
冬天喝冷水——凉透心了。
大姑娘嫁太监——死也不去。
点玉米点的盐坷垃——不是种。
戴着草帽亲嘴——差远了。
房顶漏雨——上头的事。
粉条泡进滚水锅——软瘫了。
坟地里放大炮——吓鬼哩。
风箱换上鼓风机——一个比一个会吹。
粪堆上捉圪(跳)蚤——难找。
飞机上坐月子——高中生。
高粱秆挑水——担当不起。
高射炮打蚊子——大材小用。
光着身子撵狼——胆大不害羞。
鸡毛炒韭菜——乱七八糟。
豁唇考播音员——吃了嘴的亏。
红柿擦屁股——没完没了。
老牛钻鼠洞——不瞧啥身材。
老鼠跌进米缸里——又喜又愁。
公公背儿媳妇过河——出力不讨好。
理发师教徒弟——从头学起。
马尾巴拴豆腐——不能提。
麻绳穿针——通不过。
老鼠钻进书堆里——咬文嚼字。
起重机吊鸡毛——不值一提。
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十字街前摔一跤——四下扑哩。
拖拉机撵兔子——有劲儿使不上。
歪嘴吹横笛——不对眼儿。
暄地踩高跷——没少戳了窟窿。
稠饭里煮扁食——糊涂蛋。
小米充黄豆——个头就不行。
哑巴亲嘴——好得没法儿说。
作揖挠脚面——一举两得。
仰八朝天吃炒面——喷劲儿不小。
偶——我(南北山话)荷——拿卷——骂人候——小梯——听鸟(嬲)——痒削话——说话(不知道话怎么削?)卷卷——贡献神仙用的一种小馒头(这可不是骂人)哈子——瞎子韦厢——隔壁的家杀杀流流——洒掉夺跳不俩(lia)——不稳重欢吗夺跳——指身体好,行动敏捷周起——端起希呼——差点便意了——准备好了(晕倒!千万别按字面意思理解)在呀嘞——在哪好埋——好象(埋了谁也不好)怕想的——懒(懒的连想一下都不愿意,可想而知有多懒了)难活——身体不适当豁间——正中间恶水——脏了的衣服、被褥惹亲——惹人亲(在柳林泡MM的必修语)熬人——累人(放进锅里?惨)重茬——多余做了第二遍聒(guo)人——吵扰人行门户——遇到婚丧嫁娶,去吃饭送礼腰腰——背心卜孩——鞋机迷——清楚、明白呆迷——傻瓜地懂——考虑害不哈——不懂热头——太阳(当然离头最近的缘故)月眉(音mi)——月亮稀宿(音x ai)——星星哈雨——下雨(不是哈日哈韩那个意思)吼雷——打雷年时——去年夜(音ya)来——昨天白(音pie)影(音yi)——白天黑(音he)地——晚上早期——早上前晌——中午后晌——下午日脏——脏的厉害(别想歪了)吼——喊各兴撵(nie)肚——洋洋得意球毛鬼胎——小气球迷性眼——德性(说这句话容易招来老拳)周年——骂人的话(有点恶毒)瓯子——坏小子难郭嘞——责备人的话鬼子子——骂人的话,估计是小日本留下的后遗症宅(音ch a)压(音nia)——迷信有鬼或者指厉害的人韦圪切——那个牺惶——可怜拴宰——老实(就是被拴住让人宰,呵呵)剃脑——理发(理发师都成屠夫了?)黄尘——灰尘山水(音x u)——洪水甚——什么才将——刚才外起——外面浮头——上面哈面——下面男子泄——男人(成年)婆姨人——女人(成年)老泄——老汉或者指丈夫(哈哈……太生动了)居霞的——爱人细眯——孩子们胰子——肥皂或者苍蝇猛子——蚊子(尤其是夏天的,就是猛,嘿嘿)茶不则——估计咬字不清,把杯读成不了迷光出烂——明光灿烂(把明光灿烂读成这样,真是惨不忍睹)汝子——闺女二干(gie)子——愣头青赤夺——光屁股齐则——面条熬水——开水(这样的语法错误,唉)膊脐——肚脐眼(不是勃起,嘿嘿)信虎——猫头鹰或者指傻瓜呲怪则——猫头鹰或者指大喊大叫的人兀白——老鹰没鸽子——鸽子(没有怎么叫鸽子?呵呵)哑鹊(音qio u)子——喜鹊黑老娃——乌鸦各麻——青蛙谢各麻——蟾蜍,谢估计是旱的舌音切虾——厉害(敢切虾就算是厉害?) 幺么——估计怂包——不厉害(贬义)凉乌——外行合闻——内行天(ti e)每——每天撇壳子——闲谈善铁——舒服。
林州经典方言林州经典方言1.你瞧捏,曳死了2.你就瞎达达吧3.天天败症不少、仿些儿啥儿。
4.叶个黑来打麻将一本儿到地儿老艳踹,屎昂死了5.你都就上课傻手机把,说不上哀多达就叫挪老师都没收了6.昵就挪半片咯昵娘挪比7.明儿考试类杂介整里就能个正了不杂,会了就瞎作做,不会了就蒙把,诺还有啥发儿阿8.夜个儿黑来,月小春儿一直黑嚷,我可在上树去绿它,一出绿,跌类月仰八差,快饥死我了!9.今儿晌昂在寝室捏诺孩哟说了一句怵死人了话:捏蛇挪皮料挪个斗断老还会再长置勒!10.经典方言名词:古嘴(蹲下)矛四(厕所)古出皮(皱纹)和挡和挡(摇摇)能个儿(那样)不成古而(没出息)皮聊(蛇)囊都(那儿)不直豆哦(不咋样)雨,挪出转就都爬踹来了,黑么也蹦出来了11.地记者崩溃的采访,林州人读的懂的快乐。
“大爷,能说一下当年修渠的情况吗”“俺了老天登啊,正蛋叫俺想想寒黑涩力;挪顺在挪山给腰的狼刨了解不产就能个住立。
干活使昂了呀,猛不等就给俺的流到诺半个接的狼,人在半也空的狼歇黑游;吸知诺脊梁汗直的乐,正但想想汗觉了心留难肉,真不顶啥瞬就割接了;汗有坡的狼的路都是俺都黑来夹用觉豆筑了就正个修好了”记者两眼发灰带癔症:我受不了了。
等待,要多久!不?一种无奈12.黑来一是额么注意掉昂碟一毛钱儿,争可接13.他就而挪P精。
精丝嘞。
14.硕了昂着汗用奥都再说脸贵嘴昂街听聂都说吧15.俺热的娘。
你都就续种死啦16.学要弄拉桌时间还不地并还了,学拉时间样样儿了17.出率坡儿--滑梯鼓动饭儿--过家家藏老门儿--捉迷藏18.及个(今天)林州临淇方言米个(明天)林州临淇方言夜个(昨天)林州临淇方言才个(前天)林州临淇方言串儿[出去]林州临淇方言歇虎(壁虎)扑棱蛾儿(蝶类动物)光的蛋(头发光)小鹑(麻雀)老阳儿(太阳)明奶奶(月亮)讨急(生气)失急/慌六失甲(着急/慌慌张张)你可叠了(你太过分了)扣八(是啊)担顾儿(故意)一朴六(一排)吃吃敬敬(结结实实)候(不要)其[囊](让开)系不年儿(裸体)拾登(乱翻东西)呐壶(热水瓶)瞒净(土豆)撵撵转(陀螺)洗脸门(额头)哥才蛋儿(脸蛋)下莫古(下巴)黑掐勒(黑痣)盖低/铺低/铺盖[卷儿](被子/褥子)撕拉板儿(拖鞋)皮拐(皮鞋)钥儿(钥匙)谷醉[蹲]支棱(zhileng)[摇晃,歪斜]七蒙头[脑子不好使] 死洋[不聪明]藏老闷儿[抓迷藏]金刚锤[剪刀石头布]疙蔫了[枯萎了]挪扣吧咋[那当然了]拉生儿[花生]各星[小雨]不挡咯惺(可能下小雨)玉熟(玉米)涝吧鸡(老母鸡)草鸡[母鸡]胡[后]昂[下午]前昂[上午]失登(乱翻东西)拾掇[整理]呐壶(热水瓶)[地]瞒净(土豆)撵撵转(陀螺)洗脸门(额头)哥呆蛋儿(脸蛋)下莫古(下巴)黑掐勒(黑痣)毛亦(头发)盖低/铺低(被子/褥子)撕拉判儿(拖鞋)皮拐(皮鞋)月儿(钥匙)沪水[游泳]喝嚷[乱]戳种/俗种[故意捣蛋]节地[地面]鹅郎/哥囊[脏]使慌死勒(累死了)半吊额(250不够数)牙了商[太狂,挑衅]八戒(臭美)各央(晾衣绳)红主(红薯)卸勒硬(厉害)铺连/支棱[斜坡]电古略儿[电池]水不池儿[小水坑]戚[乖好看漂亮]八八[脏东西]。
经典河南话50句一、日常用语1.“恁弄啥嘞?”(你干什么呢?)2.“中!”(好,可以。
)3.“木事儿。
”(没关系。
)4.“不着。
”(不知道。
)5.“可美!”(很美。
)6.“得劲!”(舒服,爽。
)7.“乖乖嘞!”(表示惊讶。
)8.“某成色。
”(形容人没出息。
)9.“镇这儿吧。
”(就这样吧。
)10.“不咋着。
”(不太好。
)11.“恁啥家使儿?”(你有什么事?)12.“夜儿黑。
”(昨天晚上。
)13.“前儿。
”(前天。
)14.“明儿。
”(明天。
)15.“清起来。
”(早晨。
)16.“半晌儿。
”(中午。
)17.“后晌。
”(下午。
)18.“黑老。
”(晚上。
)19.“喝汤木有?”(吃饭了吗?这里的“汤”指晚饭。
)20.“使里慌不?”(累不累?)二、调侃用语21.“恁这货!”(你这家伙。
)22.“信球。
”(形容人傻。
)23.“二半吊子。
”(做事不靠谱的人。
)24.“木腔。
”(没本事。
)25.“胡求喷。
”(乱说。
)26.“瞎胡连。
”(瞎折腾。
)27.“白肉了。
”(别磨蹭了。
)28.“各意人。
”(讨厌人。
)29.“圣人蛋。
”(装模作样的人。
)30.“去球吧!”(表示否定或不屑。
)三、情感表达31.“俺可稀罕你。
”(我很喜欢你。
)32.“恼了。
”(生气了。
)33.“不得劲儿。
”(心里不舒服。
)34.“可稀罕俺家那小闺女儿。
”(很喜欢自己家的小女孩。
)35.“俺心里可不得劲嘞。
”(我心里很不舒服。
)36.“可待见他。
”(很喜欢他。
)37.“俺怪想你嘞。
”(我很想你。
)38.“不得发儿。
”(没办法。
)39.“可作难。
”(很为难。
)40.“俺心里可美气。
”(我心里很高兴。
)四、其他41.“谷堆那儿。
”(蹲在那里。
)42.“不老盖儿。
”(膝盖。
)43.“夜别虎。
”(蝙蝠。
)44.“蚂寂寥。
”(蚂蚁。
)45.“长虫。
”(蛇。
)46.“扁嘴子。
”(鸭子。
)47.“老末肚儿。
”(最后一名。
)48.“不瓤。
”(不错。
)49.“不沾闲。
浅谈林州方言作者:张晓珂来源:《青年文学家》2013年第24期摘要:林州方言处于晋东南和豫北交界地带,人口迁徙和特殊的地理位置形成了林州方言的独特性。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子”尾、音节韵尾和声调为中心,对林州方言特点和发展进行简单分析。
关键词:林州方言;晋语;入声;“子”尾音;阳声韵[中图分类号]:H1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3)-24--01一、林州地理位置及方言概况林州市处于河南西北角,晋、冀、豫三省交界太行山东麓。
太行支脉隆虑山贯穿全境,市西部是太行山,东部是低山丘陵,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形封闭。
从方言角度来讲,属于晋语邯新片磁漳小片。
有23个声母,39个韵母,5个声调。
林州方言保存古音比较完整,至今还保留一套入声韵。
林州话音节铿锵有力,变音较多;词尾儿化现象鲜明,发音较快,所以经常省略或轻放读个别声母和韵母。
二、“子”尾音林州方言的“子”尾通常相当于名词词尾,有三种读音形式,即:[ә]、[lә]、[iε]。
它们都自成音节,而且各有自己的语音分布条件,如:[ә] 蝇子iŋ42ә 蚊子vәŋ42ә 疯子fhәŋ31ә 裤子khu44ә[lә] 院子ya44lә 燕子ia44lә 鸡冠子kua31lә[iε] 李子li53iε 柜子kuei44iε 梯子thi42iε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林州方言的“子”为和北京话读音不同,林州方言的“子”尾属于其所属晋语区方言的普遍特征。
通过分析三个因素的音位形状分布,我们可以看到:子尾巴[ә]主要分布在后鼻音韵尾[ŋ],舌尖后元音,后、高、圆唇元音[u]之后,在后鼻音韵尾[ŋ]之后带有鼻音色彩;[lә]主要出现在开口呼元音和入声韵后面;[iε] 主要出现在元音[i]和以[i]为韵尾的韵母之后[1]。
和晋语区的“子”尾相比,林州方言的子尾读音弱化现象比较明显,这是由合音这一语流音变的结果,表现在常常和前一语速共存于一个音节中,这一点和背景语音中儿化音有相似之处。
林州话我是个地地道道的林州人,以前我一直觉的林州话和普通话没有多大的差别,可是自从我来到了大学,给家里打电话的时候说的话宿舍的同学竟然都听不懂,我却能听懂他们的家乡话,于是我就对林州话的起源产生了兴趣。
林州即原来的林县,位于河南省西北角,晋、冀、豫交界处的太行山东麓。
东与安阳县、鹤壁市、淇县接壤,西依太行山同山西省平顺县、壶关县毗邻,南和辉县市、卫辉市相连,北濒漳河同河北省涉县隔河相望。
林州地处三省交界之处,素有太行山门户之称。
太行支脉林虑山贯穿全境,县境西部是太行山,东部是低山丘陵,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
环境比较封闭。
林州与安阳相隔只有一个多小时的车程,但是口音却有着天壤之别。
林州话既不像安阳话,又不像河南话,是一种与独立出来的方言。
你如果不是林州人,刚开始你真的一点也听不懂。
一、林州话的语系林州话和河南话不属于同一语系:典型的河南话属于中原官话,而林州话则属于晋语。
晋语前身应该是汉代扬雄《方言》提到的“赵、魏之西北”方言。
晋语的使用人口近5000多万(86年是4600万),其中山西约2000万(不含运城和临汾大部,运城话和临汾话属于关中系统)、内蒙古中西部、河北西部、河南北部各近1000万,陕北有300多万。
晋语的最重要特征是有入声,这和北京的官话很不相同,晋语比北京话的语言特点古老很多,有学者戏称之为“北方话中的山里话”。
林州话,放在河南话,或者放在晋语邯新片中都是非常晦涩的。
二、林州话发音的特点:1. 没有前鼻音,前鼻音或者处理为后鼻音,或者去掉最后一个字母“n”。
例如我名字里有个“艳”,普通话读音为“yan”,而林州话却读为“ya”。
2.经常把“a”改为“e”“ɔ”(英语音标)基本的音调却不变。
例如“下”用林州话读为“xie”或者“xiɔ”。
“窄”读作“zhe”。
“大”读作“dɔ”。
所以用林州话读“蛋”,和普通话的“大”是一样的。
3.儿化音严重。
比如“这”读“这儿”,“那”读“那儿”。
4.读法太多了,我就不一一列举了。
林州部分方言集D开头之一【王来宝】(王振刚摄影)D1.搭工—白费力(例)淘了半天神,这事又搭工了。
2.叨叨—说,反复地说(例)咱别听他瞎叨叨。
3.答(dē)曰—说话(例)这人很傲,不跟凡人答曰。
4.捣蛋—调皮,好添乱(例)他从小就是个捣蛋鬼。
5.搭(dē)黑(例)他做啥都是迟慢松,去地做活,清早得饭食,傍黑中午搭黑搭老晌。
6.打磨(mé)—淘气(例)这小孩不打磨,很好引。
7.大(dò)套儿—傲慢(例)这人不好接近,总是大套儿八达。
8.打(dò)套儿—作计划(例)他游手好闲惯了,对啥事都不打套儿。
9.都(dōu)—相当于“们”(例)你都俺都咱都10.的的铎铎—话说得很清晰(例)这小孩到两岁半,话就说得的的铎铎。
11.得腔话—不领情的话(例)村里给了他救济,他不知感恩,还到处卖得腔话。
13.倒(dāo)粪—把堆着的粗肥用工具来回翻动、弄碎。
(例)你今天去倒粪吧。
14.搭腔—搭理(例)那人是个糊涂蛋,我不想搭腔他。
15.得—高兴(例)今天他中了个头奖,把他得毁了。
16.瞪眼红—红胶泥土地(例)他承包几年后,硬把这块瞪眼红地变成了良田。
17.叠叙—数落人(例)他说话很损,很好叠叙人。
18.定头—执拗,一根筋(例)你真有本事,硬把他那个定头货拿下了。
19.断头婚—过不到头或不顺利的婚姻(例)“你甭听那瞎先生胡说,我的公婆就是断头婚,老俩和和睦都活过了80”。
20.多—嫌弃、排斥(例)继母很多他。
21.登(dèng)展—用有力的证据显出了真相(例)张大娘一出场,几句话就把小偷登展了。
22.倒了八辈子霉—非常倒霉(例)女的要是找个不正干的男人,就算是倒了八辈子霉了。
23.多咱—啥时侯(例)不知道多咱咱也能家里使上机器人。
24.东般儿—东边(例略)25.当处儿—中间(例略)26.带把儿的—指男孩(例)今年他妻子又生了个带把儿的。
27.丁丁翅儿—蜻蜓(例)场上有几个小孩在扑打丁丁翅儿。
林州市临淇镇崔庄村简介林州市地处河南、河北、山西三省接壤处,位于河南最北部,本人毕业于林州市第三高级中学,姓名吗?嘿嘿,不说了,临淇镇排名河南省第94位,林州市第三位,仅次于姚村镇及陵阳镇,崔庄村吗排名为临淇镇第二名,第一吗,嘿嘿,不说了,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形成了特有的方言。
林州市是安阳下属的一个县级市。
临淇镇又是林州市的南方音,又因为临淇商业比较发达,所以校长经常说,临淇是林州市南部的(小香港),真是美称啊。
嘿嘿!但总的来说,与拐音多的河南话比较起来还是偏河北省。
简练、深沉、形象、古音多言简意赅是林州方言的特点。
林州话属北方语系。
林州方言语音铿锵有力,掷地有声,高亢宏亮,发音清晰,浑厚直硬,变音较多,四声分明,去声字多多。
词汇丰富,词尾多有后缀;句中常有语头、镶中和缀尾,说话常省略某些词语。
林州话对多音节词的首音节词读得沉重、响亮、节奏长,末音节词读得轻、低、节奏短:常因发音速度快,省略或轻放读个别词的声母、韵母,听起来好象改变了原来词语的音节。
林州与安阳相隔不过一个多小时车程,但其口音却有着天壤之别,彼此用方言交流都难以领会,而且这种口音和正宗的河南方言听起来完全没有类似之处,于是,除了林州人自己,很少有人听得懂这种在北方语系里,按理说应该很好理解的方言。
林州人质朴,说话豪迈,每个字都是气出丹田,生生硬硬,如吵架一般吼出来。
听说曾经有一个上面的领导到林州红旗渠参观,对当地的导游说:"你们林县话可不怎么好听啊。
"导游姑娘却很自信地回答:"其实林县话最美了,平常生活对话都和唱歌一样,不信您听一段:--so fa ? -- do mi fa. -- So do mi fa -- Xi do mi fa. 。
" 领导听得一头雾水,导游姑娘莞尔:"这是生活中最常见的对话了:-什么饭?-大米饭。
-什么大米饭?-烯大米饭。
" 还有一段是80年代林县大喇叭里广播的方言天气预报,有很多版本,常常被林州人拿来逗笑外地人。
林州经典方言
1.你瞧捏,曳死了
2.你就瞎达达吧
3.天天败症不少、仿些儿啥儿。
4.叶个黑来打麻将一本儿到地儿老艳踹,屎昂死了
5.你都就上课傻手机把,说不上哀多达就叫挪老师都没收了
6.昵就挪半片咯昵娘挪比
7.明儿考试类杂介整里就能个正了不杂,会了就瞎作做,不会了就蒙把,诺还有啥发儿阿
8.夜个儿黑来,月小春儿一直黑嚷,我可在上树去绿它,一出绿,跌类月仰八差,快饥死我了!
9.今儿晌昂在寝室捏诺孩哟说了一句怵死人了话:捏蛇挪皮料挪个斗断老还会再长置勒!
10.经典方言名词:
古嘴(蹲下)
矛四(厕所)
古出皮(皱纹)
和挡和挡(摇摇)
能个儿(那样)
不成古而(没出息)
皮聊(蛇)
囊都(那儿)
不直豆哦(不咋样)
雨,挪出转就都爬踹来了,黑么也蹦出来了
11.地记者崩溃的采访,林州人读的懂的快乐。
“大爷,能说一下当年修渠的情况吗”“俺了老天登啊,正蛋叫俺想想寒黑涩力;挪顺在挪山给腰的狼刨了解不产就能个住立。
干活使昂了呀,猛不等就给俺的流到诺半个接的狼,人在半也空的狼歇黑游;吸知诺脊梁汗直的乐,正但想想汗觉了心留难肉,真不顶啥瞬就割接了;汗有坡的狼的路都是俺都黑来夹用觉豆筑了就正个修好了”记者两眼发灰带癔症:我受不了了。
等待,要多久!不?一种无奈
12.黑来一是额么注意掉昂碟一毛钱儿,争可接
13.他就而挪P精。
精丝嘞。
14.硕了昂着汗用奥都再说脸贵嘴昂街听聂都说吧
15.俺热的娘。
你都就续种死啦
16.学要弄拉桌时间还不地并还了,学拉时间样样儿了
17.出率坡儿--滑梯
鼓动饭儿--过家家
藏老门儿--捉迷藏
18.及个(今天)林州临淇方言
米个(明天)林州临淇方言
夜个(昨天)林州临淇方言
才个(前天)林州临淇方言
串儿[出去]林州临淇方言
歇虎(壁虎)
扑棱蛾儿(蝶类动物)
光的蛋(头发光)
小鹑(麻雀)
老阳儿(太阳)
明奶奶(月亮)
讨急(生气)
失急/慌六失甲(着急/慌慌张张)
你可叠了(你太过分了)
扣八(是啊)
担顾儿(故意)
一朴六(一排)
吃吃敬敬(结结实实)
候(不要)
其[囊](让开)
系不年儿(裸体)
拾登(乱翻东西)
呐壶(热水瓶)
瞒净(土豆)
撵撵转(陀螺)
洗脸门(额头)
哥才蛋儿(脸蛋)
下莫古(下巴)
黑掐勒(黑痣)
盖低/铺低/铺盖[卷儿](被子/褥子)撕拉板儿(拖鞋)
皮拐(皮鞋)
钥儿(钥匙)
谷醉[蹲]支棱(zhileng)[摇晃,歪斜]七蒙头[脑子不好使]
死洋[不聪明]
藏老闷儿[抓迷藏]
金刚锤[剪刀石头布]
疙蔫了[枯萎了]
挪扣吧咋[那当然了]
拉生儿[花生]
各星[小雨]
不挡咯惺(可能下小雨)玉熟(玉米)
涝吧鸡(老母鸡)
草鸡[母鸡]
胡[后]昂[下午]
前昂[上午]
失登(乱翻东西)
拾掇[整理]
呐壶(热水瓶)
[地]瞒净(土豆)
撵撵转(陀螺)
洗脸门(额头)
哥呆蛋儿(脸蛋)
下莫古(下巴)
黑掐勒(黑痣)
毛亦(头发)
盖低/铺低(被子/褥子)
撕拉判儿(拖鞋)
皮拐(皮鞋)
月儿(钥匙)
沪水[游泳]
喝嚷[乱]
戳种/俗种[故意捣蛋]节地[地面]
鹅郎/哥囊[脏]
使慌死勒(累死了)半吊额(250不够数)牙了商[太狂,挑衅]八戒(臭美)
各央(晾衣绳)
红主(红薯)
卸勒硬(厉害)
铺连/支棱[斜坡]
电古略儿[电池]
水不池儿[小水坑]
戚[乖好看漂亮]八八[脏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