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式、槽式、塔式太阳能发电区分详解
- 格式:doc
- 大小:37.96 MB
- 文档页数:64
光热技术路线指的是太阳能光热发电的技术路线,主要有以下三种:
1.塔式光热发电技术:塔式光热发电系统通过反射镜将太阳光聚焦到集热塔上,
在塔顶安装有吸热器,吸热器将聚焦后的太阳光转化为热能,然后通过换热器将热能转化为蒸汽,驱动汽轮机发电。
塔式光热发电技术的优点是聚光比高、热效率高、储能能力强等。
2.槽式光热发电技术:槽式光热发电系统通过槽式抛物面反射镜将太阳光聚焦到
集热管上,集热管内装有吸热介质,集热管接受聚焦后的太阳光能量后加热吸热介质,将热能转化为蒸汽,驱动汽轮机发电。
槽式光热发电技术的优点是聚光比相对较高、运行温度高、可靠性好等。
3.线性菲涅尔式光热发电技术:线性菲涅尔式光热发电系统通过大面积的线性反
射镜将太阳光聚焦到接收器上,接收器接受聚焦后的太阳光能量后加热内部的工质,将热能转化为蒸汽,驱动汽轮机发电。
线性菲涅尔式光热发电技术的优点是聚光比和运行温度相对较高、系统集成度高、易于维护等。
以上是三种主流的光热技术路线,每种路线都有其自身的优缺点和适用场景。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技术路线。
槽式、碟式、塔式热发电简介槽式、碟式、塔式热发电简介2014-02-12【摘要】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是将多个槽型抛物面聚光集热器串联或并联排列而成,槽型抛物面反射镜将太阳光聚焦到线性集热管上,加热传导液产生高温高压蒸汽,推动汽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 ...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是将多个槽型抛物面聚光集热器串联或并联排列而成,槽型抛物面反射镜将太阳光聚焦到线性集热管上,加热传导液产生高温高压蒸汽,推动汽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
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的反射镜镜面为单曲抛物线,聚光形式为线聚光。
槽式太阳能热发电装置如图1所示。
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与碟式、塔式相比结构相对紧凑,集热器等装置一般安装于地面,安装维护较方便,且经济效益不受生产规模的限制,是目前最成熟的太阳能热发电技术。
据统计,截至2009年,全世界运行的太阳能槽式热发电站占全部太阳能热发电站的88%,占在建项目的97.5%。
由于槽式抛物面聚光集热器是一种线聚焦集热器,其主要缺点是集热器散热面积大,输热管道复杂,热损失较大。
碟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碟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是采用碟状抛物面反射镜,将太阳光聚焦到集热器上,传热介质流经集热器被加热,驱动汽轮机运转,进而带动发电机发电,一般在焦点上安装斯特林发电机发电。
碟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的反射镜镜面为双曲抛物面,聚光形式为点聚光。
碟式太阳能热发电装置如图2所示。
由于槽式抛碟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为点聚光,聚光面积小,发电效率高,最高可达29.4%;系统占地面积小,制造成本低,单机容量一般为5~25kW,适合建立分布式能源系统。
碟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由于规模较小,所以初投资较高,商业化程度较低。
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是采用众多定向反射镜,将太阳光发射到设置于高塔顶端的集热器上,加热集热器中的水产生水蒸气,驱动蒸汽机启动汽轮机进而带动发电机发电。
塔式发电系统的反射镜一般为平面镜。
塔式太阳能热发电装置如图3所示。
三种太阳能热发电原理太阳能热发电是指利用太阳能将其转化为热能,然后再将热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根据不同的工作原理,太阳能热发电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塔式太阳能热发电、槽式太阳能热发电和盘式太阳能热发电。
1.塔式太阳能热发电原理: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由一座高塔和数十个镜子组成,镜子会将太阳的光线聚焦在塔顶的接收器上。
接收器内装有一种叫做工质的物质,例如水或油,当工质受热时会产生高温蒸汽。
这些高温蒸汽会被输送到塔底的汽轮机中,进而驱动发电机发电。
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可以通过改变镜子的角度来跟踪太阳的运动,以获取更多的太阳能。
2.槽式太阳能热发电原理: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由一系列朝阳面的玻璃镜片组成,这些镜片会将太阳的光线聚焦在一条管道内。
管道内流动的是一个叫做工质的液体,例如水或油。
当光线聚焦在管道上时,工质会被加热,并产生高温蒸汽。
这些高温蒸汽会被输送到汽轮机中,进而驱动发电机发电。
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可以通过改变镜片的角度来跟踪太阳的运动,以获取更多的太阳能。
3.盘式太阳能热发电原理:盘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由一系列圆盘状的镜子组成,每个圆盘状的镜子都可以独立运动。
镜子会将太阳的光线反射到一个中央接收器上。
中央接收器内装有一种叫做工质的物质,例如水或油,当工质受热时会产生高温蒸汽。
这些高温蒸汽会被输送到汽轮机中,进而驱动发电机发电。
盘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可以通过改变镜子的角度来跟踪太阳的运动,以获取更多的太阳能。
总结起来,塔式太阳能热发电、槽式太阳能热发电和盘式太阳能热发电都是利用太阳能将其转化为热能,然后再将热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它们都采用了反射镜或玻璃等镜面材料来聚焦太阳光,将其转化为高温蒸汽,然后经过空气冷却后驱动汽轮机发电。
这三种太阳能热发电技术都具有相对高的能量转化效率,是一种对环境友好且可再生的能源发电技术。
光热发电太阳能光热发电是指利用大规模阵列抛物或碟形镜面收集太阳热能,通过换热装置提供蒸汽,结合传统汽轮发电机的工艺,从而达到发电的目的。
采用太阳能光热发电技术,避免了昂贵的硅晶光电转换工艺,可以大大降低太阳能发电的成本。
而且,这种形式的太阳能利用还有一个其他形式的太阳能转换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即太阳能所烧热的水可以储存在巨大的容器中,在太阳落山后几个小时仍然能够带动汽轮发电。
目录简介太阳能光热发电是新能源利用的一个重要方向。
太阳能光热发电是太阳能利用中的重要项目,只要将太阳能聚集起来,加热工质,驱动汽轮发电机即能发电。
1950年,原苏联设计了世界上第一座太阳能塔式电站,建造了一个小型试验装置。
太阳能光热发电70年代,太阳电池价格昂贵,效率较低,相对而言,太阳热发电效率较高,技术比较成熟,因此当时许多工业发达国家都将太阳热发电作为重点,投资兴建了一批试验性太阳能热发电站。
据不完全统计,从1981~1991年,全世界建造的太阳能热发电站(500kw以上)约有20余座,发电功率最大达80mw0按太阳能采集方式划分,太阳能热发电站主要有塔式、槽式和盘式三类。
这些电站基本上都是试验性的。
例如,日本按照阳光计划建造的一座1mw塔式电站,一座1mw槽式电站,完成了试验工作后即停止运行。
美国10mw太阳1号塔式电站,进行一段时间试验运行后及时进行技术总结,很快将它改建为太阳:号电站,并于1996年1月投入运行。
80年代中期,人们对建成的太阳能热发电站进行技术总结后认为,虽然太阳能热发电在技术上可行,但投资过大(美国太阳:号电站投资为1.42亿美元),且降低造价十分困难,所以各国都改变了原来的计划,使太阳能热发电站的建设逐渐冷落下来。
例如,美国原计划在1983~1995年建成5~10万kw和10~30万kw太阳能热电站,结果没有实现。
4 t7 正当人们怀疑太阳能热发电的时候,美国和以色列联合组成的路兹太阳能热发电国际有限公司,自1980年开始进行太阳热发电技术研究,主要开发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5年后奇迹般地进入商品化阶段。
三种太阳能热发电原理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升,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和关注。
太阳能热发电是一种利用太阳辐射热能转换为电能的技术,相比于传统的化石能源,具有环保、可再生、无污染等优点。
本文将介绍三种主要的太阳能热发电原理。
一、塔式太阳能热发电原理塔式太阳能热发电是一种利用太阳能热量发电的技术,主要包括太阳能集热器、储热系统、蒸汽发生器、汽轮机和发电机等组成部分。
其原理是将太阳辐射能通过反射镜或聚光镜集中到一个点上,使集热器内的工质受热,产生高温高压的蒸汽,驱动汽轮机发电。
该技术具有集热效率高、发电效率高、功率密度大等优点,但制造成本高、维护难度大等缺点。
二、槽式太阳能热发电原理槽式太阳能热发电是一种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技术,主要包括太阳能集热器、储热系统、蒸汽发生器、汽轮机和发电机等组成部分。
其原理是将太阳辐射能通过槽式集热器集中到一条管道内,使工质受热,产生高温高压的蒸汽,驱动汽轮机发电。
该技术具有产能稳定、制造成本低、维护难度小等优点,但集热效率低、占地面积大等缺点。
三、抛物面膜式太阳能热发电原理抛物面膜式太阳能热发电是一种利用太阳能热量发电的技术,主要包括太阳能集热器、储热系统、蒸汽发生器、汽轮机和发电机等组成部分。
其原理是将太阳辐射能通过抛物面膜反射到集热管内,使工质受热,产生高温高压的蒸汽,驱动汽轮机发电。
该技术具有集热效率高、制造成本低、占地面积小等优点,但抛物面膜制造难度大、维护成本高等缺点。
总之,太阳能热发电技术是一种非常有前途的发电方式,具有环保、可再生、无污染等优点。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不断推广,相信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将会在未来的能源结构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组成
太阳能热发电是利用集热器将太阳辐射能转换成热能并通过热力循环过程进行发电,是太阳能热利用的重要方面.80年代以来美、欧、澳等国相继建立起不同型式的示范装置,促进了热发电技术的发展。
世界现有的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大致有三类:槽式线聚焦系统、塔式系统和碟式系统。
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的分类1)槽式线聚焦系统
该系统是利用抛物柱面槽式反射镜将阳光聚焦到管状的接收器上,并将管内传热工质加热,在换热器内产生蒸汽,推动常规汽轮机发电
2)塔式系统
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的基本型式是利用一组独立跟踪太阳的定日镜,将阳光聚焦到一个固定在塔顶部的接收器上,用以产生高温。
3)碟式系统
抛物面反射镜/斯特林系统是由许多镜子组成的抛物面反射镜组成,接收器在抛物面的焦点上,接收器内的传热工质被加热到750℃左右,驱动发动机进行
4)三种系统性能比较
三种系统目前只有槽式线聚焦系统实现了商业化,其他两种处在示范阶段,有实现商业化的可能和前景。
三种系统均可用单独使用太阳能运行,也可安装成燃料混合系统。
所以接下来跟随小编详细的了解一下槽式线聚焦系统。
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全称为槽式抛物面反射镜太阳能热发电系统,是将多个槽型抛物面聚光集热器经过串并联的排列,加热工质,产生高温蒸汽,驱动汽轮机发电机组发电。
一、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的工作原理
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的原理:采用只向一个方向弯曲的抛物面槽形镜面集热器将太阳光。
塔式光热发电技术介绍太阳能热发电是利用聚光太阳能集热器把太阳能辐射能聚集起来,加热工质推动原动机发电的一项太阳能利用技术。
按太阳能采集方式不同,主要分为塔式、槽式、碟式、线性菲涅尔式四种。
其中,塔式太阳能光热发电以其在规模化、光电转化效率以及投资成本等多方面具有槽式、蝶式以及线性菲涅耳式等难以媲美的综合优势,而具有更好的发展前景,目前各国都越来越关注塔式光热发电技术的发展和研究。
一、塔式光热发电技术介绍1.基本原理塔式系统主要由多台定日镜组成定日镜场,将太阳能反射集中到镜场中间高塔顶部的高温接收器上,转换成热能后,传给工质升温,经过蓄热器,再输入热力发动机,驱动发电机发电。
塔式光热发电系统由聚光子系统,集热子系统,发电子系统,蓄热子系统,辅助能源子系统五个子系统组成。
其中,聚光子系统与集热子系统为其组成核心技术。
2.塔式光热发电的优势由于槽式聚光器的几何聚光比低及集热温度不高,使得抛物槽式太阳能光热发电系统中动力子系统的热转功效率偏低,通常在35%左右。
因此,单纯的抛物槽式太阳能光热发电系统在进一步提高热效率、降低发电成本方面的难度较大;线性菲涅尔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效率不高;碟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单机规模受到限制,造价昂贵。
与另外三种光热发电方式相比,塔式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可通过熔盐储热,且具有聚光比和工作温度高、热传递路程短、热损耗少、系统综合效率高等特点,可实现高精度、大容量、连续发电,是最为理想的发电方式。
二、太阳能光热发电发展现状日前,全世界已建成十余个塔式太阳能光热发电试验示范电站。
代表性的塔式光热电站有美国的Ivanpah电站,西班牙的PS10、PS20以及Gema Solar电站、2016年2月刚投入运营的南非Khi Solar One塔式电站、新月沙丘电站。
我国光热发电技术研究起步相对较晚,目前没有投入运营的商业电站,截止至目前为止,仅有几个示范项目。
我国具有代表性的示范项目为德令哈50MW项目的一期10MW项目。
塔式与槽式太阳能热发电1、塔式太阳能热发电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也称集中型太阳能热发电系统。
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的基本形式是利用独立跟踪太阳的定日镜群,将阳光聚集到固定在塔顶部的接收器上,用以产生高温,加热工质产生过热蒸汽或高温气体,驱动汽轮机发电机组或燃气轮机发电机组发电,从而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
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特点塔式电站的优点:1.聚光倍数高,容易达到较高的工作温度,阵列中的定日镜数目越多,其聚光比越大,接收器的集热温度也就愈高;2.能量集中过程是靠反射光线一次完成的,方法简捷有效;3.接收器散热面积相对较小,因而可得到较高的光热转换效率。
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的参数可与高温、高压火电站一致,这样不仅使太阳能电站有较高的热效率,而且也容易获得配套设备。
虽然这种电站的建设费用十分昂贵,美国的SolarOne电站初次投资为1.42亿美元,成本比例为:定日镜52%、发电机组、电气设备18%、蓄热装置10%、接收器5%、塔3%、管道及换热器8%、其它设备4%。
但随着制镜技术的提高和规模的增大,定日镜成本将大幅度降低。
以美国Sunlab为代表的研究部门以及Sargent&Lundy评估机构对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的成本作出了预测。
Sunlab基于8.7GW规模预计到2020年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的成本最终可达到约30~40$ MWh,即每度电3~4美分;Sargent&Lundy基于2.6GW规模预计到2020年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的成本最终可达到50~60$ MWh,即每度电5~6美分。
与常规化石能源发电相比,如果算上环境污染的成本,那么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的前景将更加广阔。
美国能源部主持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大规模发电方面,塔式太阳能热发电将是所有太阳能发电技术中成本最低的一种方式。
我国塔式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发展状况随着太阳能利用技术的迅速发展,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一些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对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做了不少应用性基础试验研究,并在天津建造了一套功率为lkW的塔式太阳能热发电模拟装置。
幻灯片1太阳能热发电种类HAPE \* MERGEFORMA T塔式 碟式 规模化 分布式 幻灯片2三种常用太阳能热发电系统SHAPE \* MERGEFORMAT幻灯片36.3 碟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 ??碟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是利用旋转抛物面的碟式反射镜将太阳聚焦到一个焦点。
● 碟式系统的太阳能接收器也不固定,随着碟形反射镜跟踪太阳的运动而运动,克服了塔式系统较大余弦效应的损失问题,光热转换效率大大提高 ● 碟式接收器将太阳聚焦于旋转抛物面的焦点上,而槽式接收器则将太阳聚焦于圆柱抛物吸热器/发聚光器聚光吸热器定日镜吸热器面的焦线上,因此碟式接收器可以产生高温。
幻灯片4幻灯片5 幻灯片6系统特性●高聚光比:500-2000●聚光表面温度:1000-1300℃●效率高:28-30%●面积不可能太大,因此功率1~50kW。
●太阳能利用效率高:国外文献报道:该系统可将85.6kW的辐射能转化成26.75kW 的电能,最高效率31.25%●发电规模灵活,安装简便,不需用水沙漠等缺水区域可用。
幻灯片7系统组成●碟式抛物面太阳能聚光器●碟式太阳能集热器●斯特林发动机●发动机及电输出系统幻灯片8碟式抛物面太阳能聚光器小聚光镜组合式结构简单,造价低间隙,面积利用率低镜面张膜式结构简单,造价低聚光镜拼接式面积利用率高,精度高幻灯片9碟式太阳能集热器●间接式集热器●相变换热,碱金属(钠、钾,钠钾合金等)●热量传递快、容量大,温度恒定相变式、热管式、混合式●直接式集热器●温度分布极不均匀发电不稳定,不均匀幻灯片10斯特林发动机(引擎)●Stirling Engine●苏格兰牧师、物理学家、热力学家——Robert Stirling ●1816年,申请专利。
●热机、外燃机●理论效率——最大效率,卡诺循环效率幻灯片11幻灯片12幻灯片13斯特林机●α- 型斯特林机:两个独立动力活塞,热活塞密封,精密加工●β- 型斯特林机:隔离活塞,直线型气缸,斯特林申请专利机型,工艺易实现,最适用机型●γ- 型斯特林机:与β类似,但动力活塞和隔离块分开,也是最适用机型幻灯片14幻灯片15幻灯片16幻灯片17碟式热发电系统的优点●光热转换效率高达85%左右,在三类系统中位居首位;●使用灵活,既可以作分布式系统单独供电,也可以并网发电。
各种太阳能光热发电方式的特点随着全球性的太阳能投资的涌动,太阳能热发电性能已经出现了多种形式,槽式线聚焦系统,碟式点聚焦系统,菲涅尔线聚焦系统和塔式固定目标聚焦系统等都展示了各自的优点。
国际上塔式系统在美国Solar Two 之后又出现了西班牙的PS10和PS20,2008年美国又一个新建项目esolar开始建设。
但是现阶段的塔式热发电技术仍然还没有成熟,每一个系统都在不断的改变设计,采用新的设计方案。
还没有一个被公认的最佳方案。
一、槽式太阳能热发槽式太阳能热发电技术是目前最为成熟的太阳能热发电利用技术,目前只有槽式太阳能热发电实现了商业化运行。
LUZ公司于1980年开始开发此类热发电系统,5年后实现了商业化运行。
美国加利福尼亚从1991年开始运行的由9个槽式系统组成的太阳能热发电站总装机容量达354MW,年发电量10TWh,至今运行良好。
1998年起,欧洲框架计划资助西班牙开发新一代抛物线聚光镜,以提高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的效率和降低系统成本。
我国对太阳能热发电技术的研究起步较晚,一直局限于小型部件和材料的攻关项目,研发远远落后于一些发达国家。
近年来我国对太阳能热发电的研究取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2007年张耀明院士主持建设的国内首座塔式70千瓦太阳能热发电系统通过了鉴定验收,在我国太阳能热发电领域走出了“开创性的一步”。
中科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在综合调研的基础上,在槽式太阳能热发电领域开展了相关的研究,并取得了初步进展。
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包括聚光器和吸收器,高效换热系统,热能储存技术,控制技术等方面。
感觉槽式发电的集热钢管很有技术难点,其用的金属玻璃复合集热管,金属和玻璃的封接,金属表面镀膜的热胀冷缩难题很有技术难度,目前世界上做该管的没有几家,因此价格不菲!而热能存储技术才是保证光热发电能否平稳运行的关键所在,不然晚上没有太阳的时候,发电厂就要歇菜了,当然刚开始可以加些辅助能源的,因此感觉热能存储技术的才是光热发电最大的瓶颈!二、太阳能塔式发电太阳能塔式发电是目前大规模示范较多的系统,我记得初中的物理书上就有那样的图,中间一个塔,周围一大堆大镜子,好像是美国的。
光热发电的主要类型1、塔式聚光热发电吸收到的太阳光集中聚焦到塔顶,对传热工作介质加热进而发电的一种聚光太阳能发电技术,不需要管道传输系统,热损减小,系统效率高,同时便于储存热量。
塔式的工作介质可用空气、水或水蒸气以及熔盐等。
美国在20世纪80-90年代建立了10MW的Solar One,后来演化为Solar Two;2007年西班牙11MW 的PS10电站投入运行,标志着该技术进入商业化示范阶段;2009年4月,到目前为止世界最大规模的塔式电站,20MW的西班牙PS20电站并网发电。
2、槽式聚光热发电利用槽式反射镜,直接将太阳光反射到位于镜面焦点处的集热管,将内部传热工质经过换热产生高温、高压蒸气从而驱动涡轮发电。
工作介质一般在400℃,采用合成油、熔盐等作为工作介质的双回路系统技术成熟。
应用的代表案例有从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在美国加州莫哈维沙漠建造的由9座电站组成的354MW的SEGS系列电站、西班牙的Andasol 1号电站(50MW),和美国的Nevada Solar One电站(64MW)。
3、碟式聚光热发电碟式系统是由斯特林发电机实现由热能到机械能的转化,利用旋转抛物面反射镜,将入射阳光聚集到焦点上,放置在焦点处的太阳能接收器收集热能,加工热质,从而驱动斯特林发动机组发电。
这种系统规模小、高效、模块化、可以单独灵活或者集成使用,单机功率在5-50kW,但聚焦温度可达750-800 。
C,甚至可超过1000 。
C,光电转化率高达29%,主要缺点是单位投资成本高。
4、菲涅尔式聚光热发电通过一组平板镜来取代槽式系统抛物面型的曲面镜聚焦,调整控制平面镜的倾斜角度,将阳光反射到集热管中,为简化系统,一般采用水或水蒸气作为吸热介质。
成本相对低廉,但效率也相应降低。
太阳能热发电设备的基本分类前言通过在网上阅读一些太阳能方面的零散信息及科普知识,我对太阳能热发电的基本原理及发电设备有了一定的掌握。
下面,我就简单的做一下归纳。
太阳能热发电,也叫聚焦型太阳能热发电(简称CSP),通过大量反射镜以聚焦的方式将太阳能直射光聚集起来,加热工质,产生高温高压的蒸汽,蒸汽驱动汽轮机发电。
概述人类利用太阳能虽然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但把太阳能作为一种能源和动力加以利用,却只有不到400年的历史。
目前,太阳能热发电的技术路线主要有四类:技术相对成熟、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抛物面槽式,效率提升与成本下降潜力最大的集热塔式,适合以低造价构建小型系统的线性非涅尔式,效率最高、便于模块化部署的抛物面碟式。
分类太阳能热发电通常叫做聚光式太阳能发电,与传统发电站不一样的是,它们是通过聚集太阳辐射获得热能,将热能转化成高温蒸汽驱动蒸汽轮机来发电的。
当前太阳能热发电按照太阳能采集方式可划分为(1)太阳能槽式发电;(2)太阳能塔式热发电;(3)太阳能碟式热发电。
槽式太阳能热发电基本原理:槽式系统是利用抛物柱面槽式反射镜将阳光聚焦到管状的接收器上,并将管内的传热工质加热产生蒸汽,推动常规汽轮机发电简介:槽式发电是最早实现商业化的太阳能热发电系统。
下图为一个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
它采用大面积的槽式抛物面反射镜将太阳光聚焦反射到线形接收器上,通过管内热载体将水加热成蒸汽,同时在热转换设备中产生高压、过热蒸汽,然后送入常规的蒸气涡轮发电机内进行发电。
槽式抛物面太阳能发电站的功率为10~1000 MW,是目前所有太阳能热发电站中功率最大的。
通常接收太阳光的采光板采用模块化布局,许多采光板通过串并联的方式,均匀的分布在南北轴线方向。
为了保证发电的稳定性,通常在发电系统中加入化石燃料发电机。
当太阳光不稳定的时候,化石燃料发电机补充发电,来保证发电的稳定性和实用性。
一些国家已经建立起示范装置,对槽式发电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
光热发电主要技术类型根据原理的不同,光热发电包括聚光光热发电(Concentrating Solar thermal Power,简称CSP)、太阳能半导体温差发电、太阳能烟肉发电、太阳池发电和太阳能热声发电等.。
其中,聚光光热发电是现今最具商业化利用前景的技术形式.。
根据聚光方式的不同,聚光光热发电可进一步分为点聚焦和线聚焦两大系统.。
其中,点聚焦系统主要包括塔式光热发电和碟式光热发电;线聚焦系统主要包括槽式光热发电和线性菲涅尔式光热发化电.。
(1)槽式光热发电抛物面槽式太阳能发电是通过跟踪太阳运动的线性抛物面反射镜,将太阳福射聚集到位于抛物面焦线处的吸热管中,加热传热介质,利用热力循环进行发电的系统.。
槽式电站的关键设备主要包括聚光器、吸热管和储热器.。
槽式光热发电是最早实现商业化运行,也是目前全球商业化运行电站中占比最大的技术形式.。
槽式光热发电系统的特点:一是结构简单、成本较化;二是可通过多个聚光-吸热装置的串、并联组合,构成较大容量的光热发电系统;H是聚光比不高,一般在50-80,传热介质温度也难W提高,一般在400℃左右;四是槽式系统热传递回路长、热损耗大,系统综合效率较低,约为11%-15%.。
目前实现商业化应用的槽式聚光器主要来自槽式聚光器的核也部件是抛物面反射镜,目前市场上处于领先地位的抛物面反射镜.。
槽式吸热管是槽式发电系统中光热转换的核也部件,在无储热槽式电站投资成本中,吸热管的成本约占8%.。
(2)塔式光热发电太阳能塔式发电是通过多台跟踪太阳运动的定日镜,将太阳福射反射至放置于塔上的吸热器上,加热传热介质,利用热力循环进行发电的系统.。
太阳能塔式电站主要包括定日镜、太阳塔、吸热器和储热器等.。
根据吸热器内传热介质的不同,塔式电站主要包括水/蒸汽、烙融盐和空气三种.。
水/蒸汽电站系统,吸热和做功介质一致,年均效率一般可达12%^上;烙融盐电站系统为间接热力循环发电系统,可实现超临界、超超临界等高参数运行模式,从而进一步提升发电系统效率.。
各种太阳能光热发电方式的特点太阳能光热发电是指利用大规模阵列抛物镜面或碟形镜面收集太阳热能,通过换热装置提供蒸汽,结合传统汽轮发电机的工艺,从而达到发电的目的。
采用太阳能光热发电技术,避免了昂贵的硅晶光电转换工艺,可以大大降低太阳能发电的成本。
而且,这种形式的太阳能利用还有一个其他形式的太阳能转换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即太阳能所烧热的水可以储存在巨大的容器中,在太阳落山后几个小时仍然能够带动汽轮机发电。
依照聚焦方式及结构的不同,太阳能光热技术可以分为塔式、槽式、碟式、菲涅尔式四种。
塔式发电系统塔式发电系统为点式聚焦系统,其利用大规模的定日镜形成的定日镜场阵列,将太阳辐射反射到置于高塔顶部的吸热器上,加热传热介质,使其直接产生蒸汽或者换热后再产生蒸汽,以此驱动汽轮机发电。
塔式系统具有热传递路程短、热损耗小、聚光比和温度较高等优点,但塔式系统必须规模化利用,占地要求高,单次投资较大,采用双轴跟踪系统,镜场的控制系统较为复杂。
槽式发电系统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全称为槽式抛物面反射镜太阳能热发电系统,是将多个槽型抛物面聚光集热器经过串并联的排列,加热工质,产生过热蒸汽,驱动汽轮机发电机组发电。
碟式发电系统碟式系统也是点式聚焦系统,它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太阳能光热发电系统。
碟式系统也称为抛物面反射镜斯特林系统,是由许多抛物面反射镜组成,接收在抛物面的焦点上,接收器内的传热介质被加热后,驱动斯特林发动机进行发电。
碟式系统的聚光比非常高,从几百至上千都可达到,聚焦温度甚至可以达到1000℃以上,效率较高,对于地面坡度要求也更为灵活。
但成本上还缺少优势,技术上也有待于完善。
碟式系统较适用于边远地区独立电站。
可以单台使用或多台并联使用,适宜小规模发电。
菲涅尔式发电系统菲涅尔式发电系统的工作原理类似槽式光热发电,只是采用菲涅尔结构的聚光镜来替代抛面镜。
这使得它的成本相对来说低廉,但效率也相应降低。
此类系统由于聚光倍数只有数十倍,因此加热的水蒸气质量不高,使整个系统的年发电效率仅能达到10%左右;但由于系统结构简单、直接使用导热介质产生蒸汽等特点,其建设和维护成本也相对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