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质量分析表
- 格式:docx
- 大小:34.63 KB
- 文档页数:2
XX小学期末试卷及质量分析表科目语文年级六任课教师考试时间2020
考试人数及格
率
优秀率平均分
进步
学生
下降学生
试题
分析
本次期末测试卷基本上把握住了教材的内容,难易适中,没有多大难度。
既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考察,又注重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
养
答题分析按课文内容填空一题,学生对课本上日积月累的掌握比较扎实,只有个别学生审题不清,出现马虎;阅读屋内容成一大弱项;由于第一次使用答题卡,可能有些同学答题卡没有正确使用,导致成绩异常
补救措施1、一如既往地抓好抓实基础知识的教学,课内知识点力争人人过关。
2、沟通课堂内外,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3、每次讲评试卷时要结合各次的考试情况交给学生考试的技巧和审题的方法。
4、每单元综合练习的设计要加强整合,揣摩试卷的方向,加强训练的广度深度和灵活性,对句子的仿写和感悟、对体会关键词语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要加强。
5、立足课堂,以教材为依托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学反思通过命题分析和考试分析,决定继续以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习习惯、提升学习能力为着眼点,多元发展学生智能,为他们的全面、健康发展负责、担当。
一年级语文质量分析表_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试卷分析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试卷分析(一)一、基本情况分析本次测试参考人数为60人,全班学生参与考试,总分5070分,人平84.5分,及格人数58人,及格率96.7%,人数43人,优秀率为71.7%,综合分为85.5分。
90分及以上的有22人,80至89分的21人,70至79分的13人,60至69分的2人,60分以下的2人。
从学生总体考试的情况来看,成绩还不算理想。
二、试卷总体分析该试卷能依据课标,以教材为载体,立足基础,适当加强难度,体现出灵活性、综合性。
题型多样,符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既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又考查了学生的读写能力和观察能力,对优等生、中等生、后进生都有所兼顾,适用不同层次学生的考查。
考核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基本技能。
本次考试共十一大题,有基础知识、阅读考核、看图写话。
基础知识的考核内容包括拼音、字、词、句以及课文的背诵,题目有一定的灵活性。
阅读能力的考核主要考查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看图写话主要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三、题目具体分析绝大部分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得比较好。
尤其是第二题、比一比,再组词,第五题选量词,第六题连线,第九题课文内容填空。
第一题给拼音分类,有一小部分学生出现错误,将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记混或漏写。
第二题比一比再组词,此题完成情况较好,只有几个学生没有全部做对,将“自”看成了“目”,把“羊”看成了“半”。
第三题看图或看拼音写汉字,有的将“九年”写成“今年”了,也有的写成了“九两”,还有的把“风雨”写成了“飞雨”,从这里可以看出有一些学生只看其中的一个拼音,没有想着这是一个词语,还有的学生是对拼音的拼读不熟悉,拼错了。
在看图写汉字当中,有几个学生把“目”写成了“耳”。
第四题看图写反义词,此题出得比较灵活,让学生先看图,再想到是哪组反义词,并且利用图画来帮助学生训记词语,这个题目大部分学生都要做对了,个别学生看到“多”——“少”这组反义词没想到,结果写成了“四”——“一”,还有一小部分学生“黑”不会写字。
“五 年级 语文 学科期末考试质量分析统计表学 区 : 南通学区2017 年 1 月 12 日应 与考考基 本 人人情 况数数平均分合格率 优秀率100-9089-80 79-70 69-6060以下填报教师教研组长50550576.32 92.07 25.94 21 229 165 50 40冯随望张秀英本次试卷题量比较适中,但命题难易度是偏难的,因此合格率、优秀率、平均分相对被压低。
本次考试,学生答卷情况总体良好,某种意义上说学生是有进步的,答 卷 说明努力没有白费,但进步的幅度还不够大,仍须要在今后的教与学中逐步得到提 情 况 高。
具体地说,积累运用几乎每一题的失分率都不高,但每一题也都有同学失分,特别是看拼音写词语这一题;阅读理解部分,经过日常教育教学中的加强训练,进简 析 步很大,失分较少;作文部分,大多数学生基本都能做到分段叙述,用好标点符号,做到书写工整,但仍不能做到中心突出,不能做到独具匠心,不能做到详略得当, 人物的细节刻画也做得很不够,仍有很大上升空间。
总体上看,试卷共分三大部分, 其中“积累运用”占 41%,“阅读”占 29%,“习作”占 30%。
注重对学生对语文基础 知识的理解与运用的考查,注重语文与生活的联系,体现了语文的实用性。
第一题,写出词语(看拼音写词语)。
稍微统计下,第一个词“yu án qu án ”错典 型错 例及 分析误率居然达到 44%,除“源泉”俩字儿不会写外,还有很多同学都是拼错了,有的甚至写成“瞻仰”。
这题很容易得出一个结论——孩子们的拼音、字词都还没有过关。
第三题,写出部首再组词。
这一题有失分的同学高达 70.5%。
由于孩子们平时 查字典喜欢用音序查字法,老师也疏忽了对部首查字法的训练,致使失分率攀升了。
第七题,默写。
这一题的分数比重比较大,孩子们失分也比较多。
认真分析下来,感觉很多孩子背都是会背了,但背下来了却默写不下来,错别字多。
---------------------------------------------------------------最新资料推荐------------------------------------------------------小学语文科质量分析表模板学年第学期年级语文测试质量分析表学校:任课教师:整理人:一、成绩统计:人数参考人数平均分标准差 85 100 分人 75 84 分人 60 74 分 60 分以下人 % % % 人 % 全级 1 班2 班 3 班 4 班二、质性分析:1.听力完成情况:典型例子(含典型错误及答题亮点):原因分析:2.基础知识(1)拼音:完成情况:典型例子(含典型错误及答题亮点):原因分析:(2)字:完成情况:典型例子(含典型错误及答题亮点):原因分析:1 / 7(3)词:完成情况:典型例子(含典型错误及答题亮点):原因分析:(4)句:完成情况:典型例子(含典型错误及答题亮点):原因分析:3.阅读完成情况:典型例子(含典型错误及答题亮点):原因分析:4.习作完成情况:典型例子(含典型错误及答题亮点):原因分析:三、全卷整体分析及对策:1.学生答卷的整体情况分析:2.对课堂教学情况的回顾与反思:3.今后教学采取的措施及建议:4.教师对试卷内容及形式的建议:5.学生对试卷的想法和意见:我的大学爱情观目录:一、大学概念二、分析爱情健康观三、爱情观要三思四、---------------------------------------------------------------最新资料推荐------------------------------------------------------ 大学需要对爱情要认识和理解五、总结 1、什么是大学爱情:大学是一个相对宽松,时间自由,自己支配的环境,也正因为这样,培植爱情之花最肥沃的土地。
大学生恋爱一直是大学校园的热门话题,恋爱和学业也就自然成为了大学生在校期间面对的两个主要问题。
小学六年级语文考试质量分析同学成果状况:全班25人参与考试,及格9人,优秀人数4人。
试卷总体状况:1、本次试卷设计,强调积累运用,着力引导老师在教学中打牢“双基”,提高同学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技能,引导同学养成良好习惯,提高语文素养。
2、本卷总分120。
基础知识:45分。
阅读:35分。
作文:40分。
各题状况分析:一、基础知识第一题,看拼音写词语。
总分6分。
总分值2人。
要求考生依据给出的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这些词语都是课文中涌现过的,并要求同学会写会用。
复习时也再三强调对课文的词语肯定要记住,那么,这次失误的缘由:老师对同学要求不够严格,致使同学懒,不重复习而重“贪玩”。
第二题,把词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归类。
总分12分。
总分值1人。
大部分词语在课文中学过。
有几个词语是原来学过的,大部分同学已经忘得干干净净。
分类都对,就是所要填的字错。
第三题,依据说明写成语。
总分5分。
总分值1人。
错误缘由:同学还是懒,不实时复习,课后除了“玩还是玩”。
全部的这些成语的意思上课老师都在黑板上写过,强调同学肯定能依据成语写出它的意思,依据意思写出它的成语来。
第四题,给选择带点的词选择正确的说明。
总分6分。
总分值2人。
主要缘由是同学对词语的意思不理解,那又如何对这个词语单个字的意思进行理解呢?这也是同学过于懒造成的。
第五题,对词语不同类的找出来。
总分4分。
总分值3人。
错误最多的是“农民工人同学妇女老师”、“钉子锯子斧子刨子凿子”。
第六题,选择关联词语。
总分3分,选择关联词语完成句子填空,全部得到总分值。
第七题,加标点符号。
总分3分,查正确运用标点符号的技能,1人总分值。
一共有三个小题,全都是课文中涌现的句子。
这是同学平常对标点符号的运用不够重视〔虽然老师在上课时都在强调〕。
第八题,修改病句。
大部分同学对句子的理解还不到位。
对常见病句的几个病因不了解,甚至一窍不通。
悲伤二、阅读部分第一个内容:依据课文内容填空。
共12分。
总分值只有1人。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测试质量分析学校:襄阳东风中学小学部学科:语文年级(或班级):六年级任课教师(备课组长):简玉芳一、试题的特点及命题思路:这次小升初的语文试卷,从学生的基础知识、语言积累、语言运用、写作和语文素养等多方面的很巧妙的检测了学生六年的学习效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难易也适度,重视基础性、灵活性、综合性、多元性、课内外适度延伸,能如实反映出学生的实际语文知识掌握情况。
试题分为五部分。
第一部分是识字与写字,(9分)。
包括1(7分):字的笔顺、形声字、写四个表示“看”的词语、猜字谜、仿写句子,对学生学习中国汉字方法的一个小小的检查,涉及到的面比较广,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之中无处不语文,无处不学问;2(2分)写建议书。
即将毕业的小学生,他们作为学校的主力军,对学校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既有助于母校更好的发展,也培养了六年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第二部分是阅读与理解,(48分)。
包括3(6分):默写、赏析古诗文,从而激发学生养成主动积累古文的好习惯;4(9分)《穷人》片段赏析,既是对学生学过的知识的掌握情况的一个检阅,有时帮助学生学生回忆并积累知识;5(8分)从查字典的方法、学生理解词语的方法和写话等三方面检查了学生运用字、词、句的能力;6(4分)会运用修改符号修改短文。
帮助学生熟记修改符号,激励学生在以后的作文过程中能做到熟练运用;7(5分)《学弈》。
检验了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积累;8(4分)说明文《鲸》的阅读;9(4分)议论文的阅读;10(8分)课外短文阅读,检验学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体会到的情感、体会语言文字的妙处以及学到的写作方法。
第三部分是综合性学习。
(5分)请学生来参加“感恩母亲节”综合性学习活动,了解“母亲节”是哪一天?写一句赞美母亲的诗句和对母亲的感恩之心。
激发学生爱母之情和感恩之心。
激发学生独特的亲情体验,体会母爱的伟大。
第四部分是口语交际(5分)。
从小学五年级开始就经常对学生进行转述句的训练,而且在平时的生活中,经常会要去转述他人的话,所以,这种句型的能力培养特别重要。
乌县公盛小学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成绩统计表学校公盛小学学科语文年级总人数平均分优秀人数(95分以上) 优秀率良好人数(90-95分)良好率及格人数(60分以上)及格率一年级21 89.6 7 33% 4 19% 21 100% 二年级年级总人数平均分优秀人数(90分以上) 优秀率良好人数(85-90分)良好率及格人数(60分以上)及格率三年级四年级年级总人数平均分优秀人数(85分以上) 优秀率良好人数(80-85分)良好率及格人数(60分以上)及格率五年级六年级乌鲁木齐县公盛小学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质量分析学校公盛小学学科语文年级一年级试卷分析:1、多数学生的基础知识扎实,失分少;个别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这一部分失多。
2、课内积累扎实,只有部分学生不审题,造成了失分现象。
3、阅读、写作能力是学生的薄弱环节,一年级学生刚开始学习生字,虽然拼音已经学完,但有些学生懒不愿去拼拼音,所以不能理解课文意思,不能从文章中寻找问题的答案,大部分学生在本题上失分较多。
4、本次试卷内容一般,大部分学生还是完成较好。
意见及建议:1、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进行多方面的练习,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
2、要立足于课堂培养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习作教学要从新颖上下功夫。
3、采用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发展,培养学生的举一反三能力。
斗门街道镐京小学质量分析表一转眼半学期已悄然而过,从这次期中考试和之前六个单元的三次小测中,发现学生对根底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有较上学期有所进步,如看拼音写词语、词语搭配、近义词和反义词、选词填空、把字句和被字句和转换、反问句和阵述句及双重否认句的转换都根本能自如地作答。
主要知识缺漏表如今:听写局部错别字多;给短文中的词语写意思很多同学不能理解词语的意思,可见学生在阅读时还不能真正读懂课文;标点符号在作文中不能正确作用,所以在给一段话中加标点时也就相应地存在了困难;给句子排列顺序,也是学生很头痛的事情,此次期中考试句子排列顺序全对的只有四个人,一是考试时间较紧迫,另一个是学生没能细心地分析句里行间的内在联络,本身自己在习作时也存在想到哪写到哪,不能按一定顺序表达的情况,所以排列顺序时也就错得很离谱;而在这次期中考试中还发现对于什么是关联词,尽管上学期就已进展重复训练,但有些同学在考虑时还是会张冠李代,出现“假如……因为……〞这样的关联词,有的没认真看题,甚至出现按补充句子的形式来作答的;修改病句中重复罗嗦的比拟会改,而语序颠倒或者用词不当的修改起来也有一定的困难;至于阅读题中做摘录局部,因每周有进展摘录,完成得比拟好,提问题也做得较好,但在写段意或者主要内容时存在两极分化,有的过简单,四五个字要概括一个主要内容,有的那么类似复述过长。
作文这次是写读书的,学生平时有读书经历写起来不是很难,平时小测中写事和写活动的习作难度也较小,但写景和物的有一定的难度。
综合以上情况,下半学期我要着重进展以下几个方面的教学改良。
一、认真备课,向四非常钟要质量。
在教学中,以备课为主,真正落实新课程理念,以进步学习活动的效益,从而到达以熟读感悟、探究讨论、专题活动等新型学习方式取代单一的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的教学形式,废止繁琐的“发胖式分析〞套路。
备课时还要仔细分析学生学习时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形,做好“剪裁〞的准备。
要估计到学生的思维会因此怎样“发散〞,对哪些回容许及时“剪去〞,哪些答复那么既有利于到达原定目的,又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应及时鼓励他们展开,以真正实现“活动促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