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周 No.1 甲藻
- 格式:pptx
- 大小:21.94 MB
- 文档页数:93
藻类植物排名简介:藻类植物约有3万种,主要分布于淡水或海水中。
植物体型多样,有单细胞、群体(由许多单细胞聚集而成,细胞没有紧密的生理联系)、多细胞的丝状体及叶状体。
高等的藻类已有简单的组织分化。
植物体(简称藻体)大小差别很大,小的只有几微米,必须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较大的肉眼可见,最大的体长可达100米以上。
藻类植物过度繁殖会引起赤潮。
藻类这个名词并非指一个自然的、在亲缘系统上有直接联系的类群,只是为方便所设,根据它们植物体的形态结构、所含色素的种类、贮藏营养物质(同化产物)的类别以及生殖方式和生活史类型等,又可分为九个门:NO.1 蓝藻门藻类植物的一门,旧称蓝绿藻门;能进行光合作用放氧的原核生物。
也有人把蓝藻划为生物的一界──蓝菌界。
单细胞个体或群体,或为细胞成串排列组成藻丝(细胞列)的丝状体,不分枝、假分枝或真分枝。
具核质,无核膜;色质区主要由类囊体及其有关结构,藻胆体和糖原颗粒等所组成,具叶绿素a、藻胆素、胡萝卜素、类胡萝卜素等光合色素,但无叶绿体膜,不形成叶绿体;具细胞壁。
蓝藻在地球上已存在约30亿年,是最早的光合放氧生物,对地球表面从无氧的大气环境变为有氧环境起了巨大的作用。
已知蓝藻约2000种,中国已有记录的约900种。
蓝藻有极大的适应性,分布很广。
淡水和海水中,潮湿和干旱的土壤或岩石上、树干和树叶上,温泉中、冰雪上,甚至在盐卤池、岩石缝中都有它们的踪迹;有些还可穿入钙质岩石或介壳中(如穿钙藻类)或土壤深层中(如土壤蓝藻)。
在热带、亚热带的中性或微碱性生境中生长旺盛。
有许多种类是普生性的,如陆生的地耳,不仅在热带、亚热带、温带有,在寒带甚至南极洲也有。
NO.2 裸藻门裸藻门除胶柄藻属外,都是无细胞壁,有鞭毛,能自由游动的单细胞植物。
裸藻细胞的最外层是原生质膜,在质膜内,由蛋白质构成周质体(periplast),因此,周质体是细胞的内部构造。
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周质体是由多条壁纹(stripe)密接组成的,这些壁纹螺旋状包围着藻体。
甲藻的处理方案甲藻的处理方案甲藻(Dinoflagellates)是一种常见的海洋浮游生物,它们在一些情况下会迅速繁殖,引起海洋生态系统的失衡。
甲藻繁殖过程中释放的毒素对水生动物和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因此,我们需要寻找可行的甲藻处理方案,以维持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
1. 监测和识别甲藻浮游为了及时采取措施处理甲藻问题,我们需要能够准确监测和识别甲藻浮游的技术。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方法:- **显微镜观察:** 通过收集水样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我们可以检查甲藻是否存在,并识别所属的种类。
这种方法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操作,对于小规模的监测工作较为适用。
- **遗传学分析:** 利用PCR等分子生物学技术,我们可以通过检测和分析甲藻DNA 或RNA的序列来识别甲藻的物种。
这种方法可以实现高通量的甲藻监测,但需要实验室设备和专业知识支持。
- **光学传感器:** 这种技术利用光学传感器对水体中的藻类进行实时监测。
通过分析光学信号的变化,可以快速识别甲藻浮游的存在和数量。
这种方法可以实现在线监测,高效且实时。
2. 生物控制生物控制是一种利用其他生物来控制甲藻繁殖的方法。
下面是几种常用的生物控制方式:- **引入天敌或竞争物种:** 引入一些对甲藻有控制作用的天敌或竞争物种,如甲壳类动物、浮游动物等。
这些天敌或竞争物种可以吞食或竞争甲藻,从而减少甲藻的数量和繁殖速度。
- **利用藻类控制甲藻:** 一些藻类对甲藻具有一定的拮抗作用,可以通过增加这些藻类的数量来抑制甲藻的繁殖。
这种方法需要了解甲藻和藻类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并进行合理的藻类培养和投放。
- **光合细菌降解甲藻:** 光合细菌可以利用甲藻释放的有机物进行生长,从而降解甲藻。
通过培养和投放光合细菌,可以有效地控制甲藻的数量。
3. 物理控制物理控制是利用物理手段来处理甲藻问题。
下面是几种常用的物理控制方式:- **水体流动调节:** 调节水体的流动状态,如增加水流速度、改变水流方向等,可以有效地减少甲藻的繁殖和聚集。
中国淡水藻类———目录前言第一章绪论第二章蓝藻门Cyanophyta第三章红藻门Rhodophyta第四章隐藻门Cryptophyta第五章甲藻门Pyrrophyta第六章金藻门Chrysophyceae第七章黄藻门Xanthophyta第八章硅藻门Bacillariophyta第九章褐藻门Phaeophyta第十章裸藻门Euglenophyta第十一章绿藻门Chlorophyceae第十二章轮藻门Charophyta中国淡水藻类分门e检索1(2)细胞无色素体和核。
色素直接分散在原生质中,大多呈蓝绿色,有时呈橄榄绿色、淡紫色、淡玫瑰色;贮藏物主要为蓝藻淀粉……………………………………蓝藻门Cyanophyta 2(1)细胞具色素体和核,贮藏物不是蓝藻淀粉。
3(4)细胞有硅质的、由上下两瓣套合的壁(壳),壳上有左右对称或辐射对称的花纹…………………………………………………硅藻门Bacillariophyta4(3)细胞壁无上述构造。
5(8)营养细胞或动孢子具横沟或纵沟或仅具纵沟,有背腹之分。
6(7)无细胞壁或细胞壁由一定数目的板片组成……………………甲藻门Pyrrophyta7(6)无细胞壁或细胞壁不具板片,鞭毛多为偏顶生…………………隐藻门Cryptophyta8(5)营养细胞或动孢子不具横沟和纵沟,无背腹之分。
9(12)色素体呈绿色,很少为无色或灰色;贮藏物质为淀粉或裸藻淀粉。
10(11)贮藏物质为淀粉;植物体的体型多种多样:单细胞、群体、丝状或薄壁组织体;运动的营养细胞或动孢子具2条(少数具4条或8条)等长的鞭毛………绿藻门Chlorophyceae11(10)贮藏物质为棵藻淀粉;植物体多为单细胞,少数为群体。
色素体呈绿色,有时无色;运动细胞多具顶生鞭毛1条(极少数有2条或3条)…………………………裸藻门Euglenophyta 12(9)色素体呈黄绿色、金褐色或淡棕黄色;贮藏物质为白糖素或油。
甲藻的处理方案引言甲藻(也称赤潮)是一种常见的浮游植物,其大量繁殖会对水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影响。
甲藻繁殖期间,会产生一种有毒物质,对水中生物的生存和繁殖能力造成严重威胁。
为了应对甲藻引起的问题,许多研究和实践经验积累起来,探索出了多种有效的甲藻处理方案。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甲藻处理方案,并探讨其优缺点及适用场景。
1. 物理处理方案物理处理方案是指通过物理手段来清除或控制甲藻的繁殖。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物理处理方案:1.1 气泡处理法利用气泡产生的压力和流动效应将甲藻推向水体上层或边缘,并通过机械器械将其收集去除。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去除水体中的甲藻,但对于大面积的甲藻爆发可能效果有限。
1.2 过滤处理法通过设立过滤装置,如纤维滤网或麻袋滤网,将水体中的甲藻拦截下来,达到控制甲藻繁殖的目的。
这种方法适用于水体中甲藻密度较低的情况,但对于高密度的甲藻可能需要采取其他措施。
1.3 超声波处理法通过向水体中引入超声波的方式破坏甲藻的细胞结构,达到控制甲藻繁殖的目的。
这种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甲藻的密度,但对于某些耐受超声波的甲藻种类可能效果较差。
2. 化学处理方案化学处理方案是指通过添加化学剂来控制甲藻的繁殖。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化学处理方案:2.1 高锰酸钾处理法高锰酸钾可作为氧化剂,可以破坏甲藻的细胞结构并阻止其繁殖。
但是,过量使用高锰酸钾可能对水体中的其他生物造成不良影响。
2.2 过氧化氢处理法过氧化氢具有氧化性,可以破坏甲藻的细胞结构,并且分解后只产生水和氧气,对环境的影响较小。
但过量使用过氧化氢可能对水体生态系统造成不利影响。
2.3 铜处理法铜离子对甲藻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可以通过添加含有铜离子的化学剂来控制甲藻繁殖。
但是,过量的铜离子可能对生态系统中的其他生物造成毒性影响。
3. 生物处理方案生物处理方案是指利用其他生物来控制甲藻的繁殖。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生物处理方案:3.1 甲鱼处理法甲鱼是一种以甲藻为食的鱼类,在甲藻密集的水域引入甲鱼可以减少甲藻的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