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花的学校 作者泰戈尔简介
- 格式:docx
- 大小:8.19 KB
- 文档页数:4
第二课花的学校【作者简介】关于作者你要知道这些享誉世界的伟大诗人——泰戈尔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印度诗人、文学家、社会活动家、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
代表作有《吉檀迦利》、《飞鸟集》(冰心的《繁星·春水》是在《飞鸟集》影响下写成)、《园丁集》、《新月集》、《最后的诗篇》等。
1913年,他以《吉檀迦利》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
【课文图解】一图带你读懂课文内容在绿草上跳舞、狂欢活泼可爱爱家、爱妈妈在地下学校上课放假回家,对妈妈扬起手臂【词语杂烩】学好语文的方法就是积累多音字假jiǎ(假装)放假(jià)了,爸爸带我去看动画片——《真假(jiǎ)美猴王》。
jià(假日)解词语1.湿润(shī rùn):潮湿润泽。
例句:这里空气湿润,非常适合蝴蝶兰的生长。
2.荒野(huāng yě):荒凉的野外。
例句:如今,那片荒野已经变成了硕果累累的果园。
3.狂欢(kuáng huān):纵情欢乐。
例句:元宵节的夜晚,人们在广场上狂欢。
4.碰触(pèng chù):触动,碰。
例句:两只小蚂蚁互相碰触了一下触角,就一起向前方爬去。
近义词轰鸣- 轰响湿润 - 潮湿碰触 - 碰撞急急忙忙 - 匆匆忙忙反义词湿润- 干燥急急忙忙 - 从从容容词语搭配走过(荒野)吹着(口笛)做(功课)站(墙角)穿(衣裳)扬起(双臂)词语拓展AABB式的词语:急急忙忙、简简单单、整整齐齐、蹦蹦跳跳、躲躲藏藏、明明白白你学会了吗?我们来挑战一下下面的试题吧!【课内基础提优】打好地基,才能建起高楼大厦一、查字典,完成练习“舞”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部,再查___画,第10画是___。
晴晴用“舞”组了三个词,你能把这三个词语补充完整吗?手舞()蹈眉()色舞张()舞()二、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
(1)在“竹林中吹着口笛”指的是()A.孩子们在竹林里吹口笛。
《花的学校》参考资料泰戈尔,享誉世界的印度诗人、社会活动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
他曾获若贝尔文学奖,出版过《飞鸟集》《园丁集》等五十多部诗集。
他创作的歌曲《人民的意志》被定为印度国歌。
本文选自他的儿童散文诗集《新月集》。
泰戈尔简介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1861年—1941年),印度诗人、文学家、社会活动家、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
代表作有《吉檀迦利》、《飞鸟集》、《眼中沙》、《四个人》、《家庭与世界》、《园丁集》、《新月集》、《最后的诗篇》、《戈拉》、《文明的危机》等。
1861年5月7日,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出生于印度加尔各答一个富有的贵族家庭,13岁即能创作长诗和颂歌体诗集。
1878年赴英国留学,1880年回国专门从事文学活动。
1884至1911年担任梵社秘书,20年代创办国际大学。
1913年,他以《吉檀迦利》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
1941年写作控诉英国殖民统治和相信祖国必将获得独立解放的遗言《文明的危机》。
泰戈尔是具有巨大世界影响的作家。
他共写了50多部诗集,被称为"诗圣"。
写了12部中长篇小说,100多篇短篇小说,20多部剧本及大量文学、哲学、政治论著,并创作了1500多幅画,诸写了难以统计的众多歌曲。
文、史、哲、艺、政、经范畴几乎无所不包,无所不精。
他的小说诗歌文学作品反映了印度人民在帝国主义和封建种姓制度压迫下要求改变自己命运的强烈愿望,描写了他们不屈不挠的反抗斗争,充满了鲜明的爱国主义和民主主义精神,同时又富有民族风格和民族特色,具有很高艺术价值,深受人民群众喜爱。
重要诗作有诗集《故事诗集》(1900)、《吉檀迦利》(1910)、《新月集》(1913)、《飞鸟集》(1916)、《边缘集》(1938)、《生辰集》(1941);重要小说有短篇《还债》(1891)、《弃绝》(1893)、《素芭》(1893)、《活着还是死去》(1892)、《摩诃摩耶》(1892)、《太阳与乌云》(1894),中篇《四个人》(1916),长篇《沉船》(1906)、《戈拉》(1910)、《家庭与世界》(1916)、《两姐妹》(1932);重要剧作有《顽固堡垒》(1911)、《摩克多塔拉》(1925)、《人红夹竹桃》(1926);重要散文有《死亡的贸易》(1881)、《中国的谈话》(1924)、《俄罗斯书简》(1931)等。
2花的学校【教材分析】《花的学校》节选自泰戈尔《新月集》。
作者以清新流畅的笔触,勾画出甜美纯净的儿童世界。
顽皮活泼而且具有丰富细腻的想象力的孩子,在看到六月里雷电交作、风雨交加之后青草地冒出的花儿时,就在自己想象的天空里自由驰骋起来。
作者巧妙地从孩子的眼中叙出花儿们的美丽、活泼、可爱、向上,充满了儿童情趣。
【作者介绍】泰戈尔(1861—1941年),印度着名诗人、文学家、社会活动家、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
1861年5月7日,泰戈尔出生于印度加尔各答一个富有的贵族家庭。
1913年,他以《吉檀迦利》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
他的诗中含有深刻的宗教和哲学的见解,泰戈尔的诗在印度享有史诗的地位,代表作《吉檀迦利》《飞鸟集》《眼中沙》《四个人》《家庭与世界》《园丁集》《新月集》《最后的诗篇》《戈拉》《文明的危机》等。
【教学目标】1.会写“落、荒”等13个生字,正确认读“荒、笛”等5个生字,认识多音字“假”。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富于童真童趣的语言和丰富细腻的想象,培养学生的质疑、表达、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诗歌的内容。
2.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的意境。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富于童真童趣的语言。
2.体会课文丰富细腻的想象。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会写“落、荒”等13个生字,正确认读“荒、笛”等5个生字,认识多音字“假”。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引入课题。
1.说说自己的学校是什么样的。
2.你们可知道不但我们有学校,连花儿也有学校呢,今天学习第二课《花的学校》,(课件出示1)板书课题。
(板书:2花的学校)3.齐读课题。
二、按照要求,自主预习1.我们先来看看第2课要完成的预习任务。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花的学校》知识点+图文解析课文知识点1、泰戈尔(1861年—1941年),印度著名诗人、文学家、社会活动家、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
1861年5月7日,泰戈尔出生于印度加尔各答一个富有的贵族家庭。
1913年,他以《吉檀迦利》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
他的诗中含有深刻的宗教和哲学的见解,泰戈尔的诗在印度享有史诗的地位,代表作《吉檀迦利》、《飞鸟集》、《眼中沙》、《四个人》、《家庭与世界》、《园丁集》、《新月集》、《最后的诗篇》、《戈拉》、《文明的危机》等。
创作了印度国歌《人民的意志》。
2、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润湿:潮湿润泽。
原野:宽广平坦的地方狂欢:纵情的欢乐。
急急忙忙:心里着急,行动加快。
3、润湿的东风走过原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
理解体会:哪一个词语概括了东风的特点?(润湿)4、诗歌围绕“花的学校”,通过孩子和妈妈的对话,赞美了人类生活中最为宝贵的两样东西:童真和母爱,整首诗散发着人性的光辉。
5、“你可知道,妈妈,它们的家是在天上。
在星星所住的地方。
你没看见它们怎样地急着要到那儿去么?你不知道它们为什么那样急急忙忙么?我自然能够猜得出它们是对谁扬起双臂来:它们也有它们的妈妈,就像我有自己的妈妈一样。
”天真烂漫的孩子借花儿吐露着自己的心声,这种心声是那么真诚,那么“脱口而出”。
当他说着“就像我有自己的妈妈一样”时,我们甚至可以想象到他们绽放的笑脸,骄傲的姿态。
是呀,如果没有母爱的温润,你很难看到真正幸福的孩子,母爱是童真赖以存在的感情基础。
6、仿写句子: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
清风一吹,他们便跳起欢快的舞蹈;蝴蝶一来,他们便争先恐后地打招呼。
2.花的学校
5作者泰戈尔简介
∙
∙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1861年—1941年),印度诗人、文学家、社会活动家、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
代表作有
《吉檀迦利》、《飞鸟集》、《眼中沙》、《四个人》、《家庭与世界》、《园丁集》、《新月集》、《最后的诗篇》、《戈拉》、《文明的危机》等。
∙1861年5月7日,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
出生于印度加尔各答一个富有的贵族家庭,13岁即能创作长诗和颂歌体诗集。
1878年赴英国留学,1880年回国专门从
事文学活动。
1884至1911年担任梵社秘书,20年代创办国际大学。
1913年,他
以《吉檀迦利》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
文学奖的亚洲人。
1941年写作控诉英国
殖民统治和相信祖国必将获得独立解放
的遗言《文明的危机》。
∙泰戈尔是具有巨大世界影响的作家。
他
共写了50多部诗集,被称为"诗圣"。
写
了12部中长篇小说,100多篇短篇小说,20多部剧本及大量文学、哲学、政治论著,并创作了1500多幅画,诸写了难以
统计的众多歌曲。
文、史、哲、艺、政、经范畴几乎无所不包,无所不精。
他的
小说诗歌文学作品反映了印度人民在帝
国主义和封建种姓制度压迫下要求改变
自己命运的强烈愿望,描写了他们不屈
不挠的反抗斗争,充满了鲜明的爱国主
义和民主主义精神,同时又富有民族风
格和民族特色,具有很高艺术价值,深
受人民群众喜爱。
∙重要诗作有诗集《故事诗集》(1900)、《吉檀迦利》(1910)、《新月集》(1913)、《飞鸟集》(1916)、《边
缘集》(1938)、《生辰集》(1941);
重要小说有短篇《还债》(1891)、
《弃绝》(1893)、《素芭》(1893)、《活着还是死去》(1892)、《摩诃摩耶》(1892)、《太阳与乌云》(1894),中篇《四个人》(1916),
长篇《沉船》(1906)、《戈拉》(1910)、《家庭与世界》(1916)、《两姐妹》(1932);
∙重要剧作有《顽固堡垒》(1911)、
《摩克多塔拉》(1925)、《人红夹竹桃》(1926);
∙重要散文有《死亡的贸易》(1881)、《中国的谈话》(1924)、《俄罗斯书简》(1931)等。
∙他的小说诗歌文学作品早在1915年就已
介绍到中国,现已出版了10卷本的中文《泰戈尔小说诗歌文学作品集》。
∙泰戈尔诗集——《吉檀迦利》(冰心译)∙泰戈尔诗集——《园丁集》(冰心译)
∙泰戈尔诗集——《飞鸟集》(郑振铎译)
∙泰戈尔诗集——《新月集》(郑振铎译)∙泰戈尔诗集——《采果集》(吴笛译)
∙泰戈尔作品选泰戈尔诗集——《吉檀迦利》(冰心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