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设施与设备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40.00 KB
- 文档页数:6
《物流管理概论》课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目的和重要性。
2. 掌握物流系统的组成及其各个环节的功能。
3. 理解物流规划与战略制定的基本原则。
4. 熟悉物流成本管理、绩效评价和物流服务等方面的内容。
5. 提高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运用物流管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与目的2. 物流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3. 物流规划与战略制定4. 物流成本管理5. 物流绩效评价与物流服务三、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实际案例。
2. 讨论:分组讨论物流管理的相关问题,促进学生思考。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物流管理案例,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 小组作业:完成物流规划与战略制定的实践项目,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1. 教材:《物流管理概论》相关教材。
2. 课件:PowerPoint课件,用于辅助讲解。
3. 案例资料: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物流管理案例。
4.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查找相关资料,丰富教学内容。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与目的2. 第二课时:物流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3. 第三课时:物流规划与战略制定4. 第四课时:物流成本管理5. 第五课时:物流绩效评价与物流服务教案示例:课时:1学时教学目标:1. 了解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目的和重要性。
2. 掌握物流系统的组成及其各个环节的功能。
教学内容:1. 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与目的2. 物流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实际案例。
2. 讨论:分组讨论物流管理的相关问题,促进学生思考。
教学资源:1. 教材:《物流管理概论》相关教材。
2. 课件:PowerPoint课件,用于辅助讲解。
3. 案例资料: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物流管理案例。
教学安排:1. 导入:简要介绍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引发学生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目的和重要性。
物流设施与设备教案第一章:物流概述1.1 物流的定义与功能1.2 物流的分类与流程1.3 物流的重要性与发展趋势第二章:物流设施2.1 仓储设施2.1.1 仓库的类型与功能2.1.2 仓储设备的选择与运用2.2 运输设施2.2.1 运输工具的类型与选择2.2.2 运输设施的配置与管理2.3 配送设施2.3.1 配送中心的类型与功能2.3.2 配送设施的配置与优化第三章:物流设备3.1 货架系统3.1.1 货架的类型与选择3.1.2 货架系统的安装与维护3.2 搬运设备3.2.1 搬运设备的类型与选择3.2.2 搬运设备的操作与维护3.3 自动化设备3.3.1 自动化设备的类型与功能3.3.2 自动化设备的配置与维护第四章:物流信息系统4.1 物流信息系统的定义与功能4.2 物流信息系统的构成与分类4.3 物流信息系统的运用与优化第五章:物流设施与设备的维护与管理5.1 物流设施与设备的维护策略5.2 物流设施与设备的管理方法5.3 物流设施与设备的安全与环保第六章:仓库管理与库存控制6.1 仓库管理的任务与流程6.2 库存控制的方法与策略6.3 仓库管理与库存控制的信息系统第七章:运输管理7.1 运输计划与调度7.2 运输成本控制与优化7.3 运输管理与信息技术的应用第八章:配送中心的运营与管理8.1 配送中心的组织结构与运作流程8.2 配送中心的物流设备与管理8.3 配送中心的绩效评估与改进第九章:物流设施与设备的技术创新9.1 物流技术的发展趋势9.2 自动化与智能化物流设备9.3 物流技术创新的挑战与机遇第十章:物流设施与设备的安全与法规10.1 物流设施与设备的安全管理10.2 物流行业的法规与标准10.3 物流设施与设备的安全法规遵循第十一章:绿色物流与可持续发展11.1 绿色物流的概念与重要性11.2 绿色物流实践案例分析11.3 可持续发展在物流设施与设备中的应用第十二章:供应链管理12.1 供应链管理的基本原则12.2 物流在供应链管理中的作用12.3 供应链管理中的物流设施与设备选择第十三章:国际物流与海关事务13.1 国际物流的基本流程13.2 海关事务处理与物流13.3 国际物流中的设施与设备应用第十四章:应急物流14.1 应急物流的概念与特点14.2 应急物流的策划与实施14.3 应急物流设施与设备的选择与应用第十五章:物流项目管理15.1 物流项目的类型与特点15.2 物流项目的规划与管理15.3 物流项目中的设施与设备考量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1. 物流的定义、功能、分类、流程及重要性。
物流设施与设备课程标准1.理解物流设施与设备的定义和构成;2.掌握各种物流设施与设备的基本原理和使用领域;3.熟悉物流设施与设备的操作方法和管理手段;4.能够正确选择、配置、使用和管理物流设备,提高物流管理能力;5.培养职业素养和工作态度,提高合作精神和职业道德。
三.课程内容本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物流设施与设备的定义和构成;2.物流设施与设备的基本原理和使用领域;3.物流设施与设备的技术参数和结构特点;4.物流设施与设备的操作方法和管理手段;5.物流设施与设备的规范化管理;6.物流设施与设备的应用案例分析。
四.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实验、案例分析、讨论等。
其中,实验和案例分析是重点,通过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评价本课程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包括考试、实验报告、课堂表现等。
其中,实验报告和课堂表现的比重较大,通过实验报告和课堂表现,评价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考试也是必要的评价手段,通过考试,评价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
4航空运输装备;5多式联运装备61.了解物流设施的概念和分类2.熟悉各种物流设施的主要特点和适用场合3.掌握港口、铁路、航空港、公路等物流设施的基本知识4.了解多式联运的概念和特点5.熟悉常用运输装备的使用、维护、保养及安全管理方法第五章集装化设备1托盘;2集装箱;3集装袋;4集装板;5集装货架;6自动化仓库61.了解集装化设备的概念和分类2.掌握托盘、集装箱、集装袋、集装板、集装货架等集装化设备的结构和适用场合3.熟悉自动化仓库的主要设备及使用、维护、保养及安全管理方法第六章物流装卸设备1起重机械;2装卸机械;3输送机械;4搬运机械61.了解物流装卸设备的概念和分类2.掌握起重机械、装卸机械、输送机械、搬运机械的结构和工作原理3.熟悉常用装卸搬运设备的使用、维护、保养及安全管理方法第七章仓储设施与设备1仓库分类;2仓储设施与设备;3自动化立体仓库61.了解仓库的分类和基本概念2.掌握仓储设施与设备的主要组成及基本知识3.熟悉自动化立体仓库主要设备及使用、维护、保养及安全管理方法第八章物流信息设备1物流信息设备的概念与分类;2物流信息系统的构成;3条形码、射频技术61.了解物流信息设备的概念和分类2.掌握物流信息系统的构成和主要特点3.熟悉条形码、射频技术的操作技术第九章流通加工设备1包装机械;2分拣机械;3计量机械;4封箱机械61.了解流通加工设备的概念和分类2.掌握常用流通加工设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3.学会运用掌握的常用物流设备的知识来分析物流设备应用中的现实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
物流设施与设备教案教案标题:物流设施与设备教案目标:1. 了解物流设施与设备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 掌握常见的物流设施与设备的分类和功能;3. 能够分析和评估物流设施与设备的使用效果;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案内容:一、引入(5分钟)1. 引发学生对物流设施与设备的兴趣,可以通过展示一些现代物流设施与设备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猜测其作用和重要性。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解释物流设施与设备的定义和作用,强调其在现代物流运作中的重要性;2. 分类介绍常见的物流设施与设备,如仓库、搬运设备、运输工具等,并详细讲解它们的功能和特点;3. 引导学生思考物流设施与设备的选择与使用应考虑的因素,如物流规模、运输距离、货物特性等。
三、案例分析(20分钟)1. 提供几个实际的物流场景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选择和使用合适的物流设施与设备;2. 每个小组选择一种物流设施与设备,并通过小组讨论分析其优缺点、适用场景以及使用效果;3. 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其他小组提出问题和建议,进行讨论和交流。
四、实践操作(25分钟)1.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具体的物流场景,模拟使用相应的物流设施与设备;2.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物流设施与设备的使用过程,并记录使用效果和问题;3. 每个小组进行总结和分享,讨论如何改进和优化物流设施与设备的使用。
五、总结(5分钟)1.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物流设施与设备的重要性和作用;2. 鼓励学生思考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所学知识,提高物流效率和质量。
教案扩展:1. 鼓励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参观物流园区或企业,了解现代物流设施与设备的实际应用;2. 组织学生进行小型物流设施与设备设计比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3. 鼓励学生研究和探讨物流设施与设备的发展趋势,了解最新的物流技术和设备。
教案评估: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实践环节的积极程度;2. 小组讨论和汇报:评估学生对物流设施与设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3. 实践操作记录:评估学生对物流设施与设备的实际操作和问题解决能力;4. 总结和思考:评估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物流设施与设备》课程标准课程名称:物流设施与设备参考学时:96学时适用专业: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一、前言(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物流设施与设备操作实务》是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以物流管理专业为主体,辐射其它管理类专业的一门实训课程。
本课程重点研究和介绍了在物流活动中对物流设施与设备的合理选择与配置,以及对相关设施与设备的正确使用与管理。
(二)设计思路1、通过物流设施与设备操作能力培养,让学生全面实践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帮助学生奠定坚实的物流岗位群职业通用能力,学以致用,活学活用。
2、培养学生竞争意识与团队合作精神以及吃苦耐劳的精神。
3、加强学校与企业和社会的联系,为优化学生就业岗位奠定基础。
二、课程目标(一)总体目标通过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方式培养学生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专业技能水平、可持续发展能力,使学生掌握物流技术设备的基本知识与物流机械运用与管理的能力,初步形成一定的学习能力和课程实践能力,并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善于沟通和合作的团队意识,及其环保、节能和安全意识,提高学生各专门化方面的职业能力。
并通过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具有物流技术与装备的管理理论和实践能力的、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高技能型物流专门人才,以适应市场对物流人才的需求。
(二)具体目标1、了解物流设施设备分类2、掌握运输设施与设备的用途与特点3、掌握仓储的类别,了解仓储安全设备的重要地位4、掌握包装机械设备的分类5、理解装卸搬运的活性指数,掌握装卸搬运物的主要运动方式分类的设备6、掌握流通加工在物流中的作用及流通加工的合理化方法7、掌握配送中心的功能和作业流程8、掌握自动化立体仓库的组成和运行9、了解物流信息技术在物流中的作用三、课程内容和要求四、实施建议(一)教材编写1、通过工作任务的需求,从有利于各专门化课程的学习出发,以够用为度为原则,设定能力目标,能力标准,引入应用型本科学生所必需的理论知识,加强实际操作能力和管理能力的训练。
物流设施与设备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物流设施与设备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掌握各类物流设施与设备的特点和应用范围。
3. 了解物流设施与设备的发展趋势。
二、教学内容:1. 物流设施与设备的基本概念讲解物流设施与设备的概念,以及其在物流系统中的重要性。
2. 物流设施与设备的分类介绍常见的物流设施与设备,如仓储设施、运输设施、配送设施等,并分析它们的功能和应用场景。
3. 物流设施与设备的选择与应用讲解如何根据物流需求选择合适的设施与设备,以及如何优化物流设施与设备的运用。
4. 物流设施与设备的管理与维护介绍物流设施与设备的管理与维护方法,提高设备使用效率和降低运营成本。
5. 物流设施与设备的发展趋势分析现代物流设施与设备的发展趋势,如智能化、绿色化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物流设施与设备的基本概念、分类、选择与应用。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加深学生对物流设施与设备的理解。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物流设施与设备的管理与维护方法。
4. 课堂互动:引导学生提问和回答,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四、教学准备:1. 教材:物流设施与设备相关教材或资料。
2. 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
3. 案例材料:收集相关物流设施与设备的案例,用于分析与讨论。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提问、回答和讨论情况。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课后作业,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报告质量。
4. 期末考试:设置有关物流设施与设备的问题,测试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真实的物流场景案例,引发学生对物流设施与设备的兴趣。
2. 讲解基本概念:介绍物流设施与设备的基本概念,解释其在物流系统中的重要性。
3. 分析分类与应用:讲解各类物流设施与设备的特点和应用范围,通过图片和实例进行说明。
4. 探讨选择与应用:引导学生了解如何根据物流需求选择合适的设施与设备,并通过案例分析优化物流设施与设备的运用。
第三章物流运输设备第一节公路运输设备一、公路运输概况公路运输是一种机动灵活、简捷方便的运输方式,在短途货物集散运转上,它比铁路、航空运输具有更大的优越性,尤其在实现“门到门”的运输中,其重要性更为显著。
尽管其他各种运输方式各有特点和优势,但或多或少都要依赖公路运输来完成最终两端的运输任务。
但公路运输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载质量小,不适宜装载重件、大件货物,不适宜走长途运输;车辆运行中振动较大,易造成货损货差等事故,同时,运输成本费用较水运和铁路为高。
目前,在世界现代交通网中,公路线长占2/3,约达2千万公里,公路运输所完成的货运量占整个货运量的80%左右,货物周转量占10%,公路运输已成为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路运输设备与设施主要由运输车辆(主要是汽车)、公路和站场组成。
二、汽车的种类和基本构造(一)汽车的分类公路所使用的汽车大致分三类:客车、货车(载货汽车)、专用运输车辆。
客车又可分为小客车(如轿车、吉普车等)和大客车等。
货车按其载质量可分为轻型、中型和重型三种。
在物流领域,货车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据统计货车的最经济运输距离是300km以内,是一种短距离的运输车辆。
货车用于运载各种货物,由于所运载的货物种类繁多,货车的装载量及车箱的结构也各有不同。
1、货车按用途主要分为普通货车、专用货车和牵引汽车。
普通货车具有栏板式车箱,可运载各种货物。
专用货车通常由普通货车改装,其车箱是为专门运载某种类型的货物而设计的,如带有液压卸车装置运载砂土矿石的自卸车、运载易腐食品的冷藏车、运载液体、气体或粒状固体的罐式车箱、运载大型货物的平台式车等。
牵引汽车专门或主要用于牵引挂车的汽车,通常可分为半挂牵引汽车和全挂牵引汽车等类型。
半挂牵引汽车后部设有牵引座,用来牵引和支承半挂车前端。
全挂牵引汽车本身带有车箱,其外形虽与货车相似,但其车辆长度和轴距较短,而且尾部设有拖钩。
牵引汽车都装设有一部分挂车制动装置及挂车电气接线板等。
《物流设施与设备》课程标准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学分:4参考学时:56适用对象:物流管理专业1 前言1.1 课程性质本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是从事物流管理岗位工作的必修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掌握物流企业物流技术与装备的使用,培养及提高学生的物流运作管理能力。
先修课程:《物流管理基础》、《物流经济地理》、《管理学基础》、《仓储实务》、《货物学》、《国际物流与货运代理》、《供应链管理》、《商务谈判实务》后续课程:《电子商务与物流》、《物流法律法规》、《连锁经营实务》、《综合实训》1.2 课程的基本理念(1)倡导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2)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自主学习方式;(3)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4)建立合理、科学的评价体系。
在本课程教学过程中,可以尝试建立多元化的教学培养目标,关注学生的个性、潜能与可持续发展性。
例如,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解决项目任务等过程的能力,以及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与人合作的态度表达与交流的意识和探索的精神。
1.3 课程的设计思路本课程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学习与可持续性发展,关注学生素质,关注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
该课程是依据“物流管理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中的“物流运作管理”工作项目设置的。
其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并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工作任务,并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
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同时又充分考虑了高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并融合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
项目设计以物流企业的现代物流含有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和配送等诸多功能要素的综合服务系统为线索来进行。
教学过程中,以现代物流流程或功能为主线,同时充分开发学习资源,利用实训室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
物流工程电子教案第一章:物流工程概述1.1 物流工程的定义1.2 物流工程的基本构成1.3 物流工程的发展历程1.4 物流工程的应用领域第二章:物流系统分析2.1 物流系统的概念2.2 物流系统的目标2.3 物流系统的分析方法2.4 物流系统的优化第三章:物流设施与设备3.1 物流设施的分类3.2 物流设备的选择与配置3.3 物流设施的布局设计3.4 物流设施的运营管理第四章:物流运输管理4.1 运输管理的基本概念4.2 运输规划与优化4.3 运输模式的选择4.4 运输成本控制与绩效评估第五章:物流仓储管理5.1 仓储管理的基本概念5.2 仓储规划与布局5.3 仓储作业管理5.4 库存控制与管理第六章:物流配送管理6.1 配送管理的基本概念6.2 配送中心的规划与设计6.3 配送作业流程与优化6.4 配送成本控制与绩效评估第七章:物流信息系统7.1 物流信息系统的定义与功能7.2 物流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实施7.3 物流信息系统的应用与案例分析7.4 物流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第八章:物流成本控制8.1 物流成本的概念与分类8.2 物流成本计算方法8.3 物流成本控制策略8.4 物流成本绩效评估与优化第九章:物流项目管理9.1 物流项目的定义与特点9.2 物流项目的策划与组织9.3 物流项目的实施与管理9.4 物流项目的评估与总结第十章:物流发展趋势10.1 全球化背景下的物流发展趋势10.2 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性10.3 绿色物流与可持续发展10.4 与大数据在物流领域的应用重点和难点解析一、物流工程概述难点解析:理解物流工程的多学科交叉特点,掌握不同应用领域的物流工程实践二、物流系统分析难点解析:物流系统优化方法的选择与应用,系统思维在物流分析中的应用三、物流设施与设备难点解析:设备选择与配置的决策过程,设施布局的优化方法四、物流运输管理难点解析:运输网络的设计与优化,多式联运的组织与管理,运输成本的构成与控制五、物流仓储管理难点解析:库存控制模型的选择与应用,仓储作业流程的优化,库存管理策略的制定六、物流配送管理难点解析:配送中心的选址与布局,配送路径的优化,配送成本的构成与控制七、物流信息系统难点解析:信息系统的需求分析与设计,物流信息系统的集成与优化,数据管理与分析八、物流成本控制难点解析:物流成本核算的准确性,成本控制方法的适用性,成本绩效的评估与改进九、物流项目管理难点解析:项目风险管理,项目资源配置,项目进度控制与质量管理十、物流发展趋势难点解析:供应链协同管理,绿色物流实践与挑战,物流技术的前沿发展全文总结和概括:本教案围绕物流工程的核心概念、系统分析、设施与设备选择、运输与仓储管理、配送管理、信息系统应用、成本控制、项目管理以及行业发展趋势展开,涵盖了物流工程的主要知识点。
物流设施与设备教案教案标题:物流设施与设备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物流设施与设备的定义和作用;2. 掌握常见的物流设施与设备的种类和特点;3. 能够分析和评价不同物流设施与设备的适用性和效益;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内容:1. 物流设施与设备的概念和作用;2. 仓库设施与设备的种类和特点;3. 运输设施与设备的种类和特点;4. 信息系统设备在物流中的应用;5. 物流设施与设备的选型和评价。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引导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物流设施与设备的重要性,并与他们分享一些实例。
知识讲解:2. 介绍物流设施与设备的定义和作用,并与学生讨论其在物流过程中的重要性。
3. 分别介绍仓库设施与设备以及运输设施与设备的种类和特点,并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实际应用情况。
案例分析:4. 分组讨论不同物流设施与设备的适用性和效益,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和评价。
5.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具体的物流场景,设计并展示适用的物流设施与设备。
评价与总结:6. 学生展示他们的设计方案,并进行同学间的互动和评价。
7.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鼓励。
教学资源:1. 图片或视频展示物流设施与设备的实际应用情况;2. 实际物流案例分析资料;3. 小组设计物流设施与设备的展示材料。
教学扩展:1. 鼓励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了解更多物流设施与设备的实际应用情况;2. 引导学生关注物流设施与设备的发展趋势,探讨未来可能的创新和改进方向。
教学反思:1.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兴趣,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2. 教师应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案授课教师:课程名称:物流设备与设备周课时: 4总课时: 64授课班级授课学期:教案首页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备课纸第一讲绪论一、新课导入履带起重机参与智利国际大救援10月,被誉为“神州第一吊”的SCC4000型履带起重机被选中参与智利矿难救援,为这场国际救援的成功提供了保障,受到智利政府和国际社会的高度赞扬,被认为是“中国制造”崛起的体现。
随设备一同进驻的三一服务工程师郝恒,是救援现场唯一的亚洲面孔。
思考:履带起重机属于说明类型的物流设施设备?有着怎么样重要的作用?二、新课讲解(一)物流系统的内涵1、系统的概念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组成部分组成的能完成某一功能目标的有机整体。
如医疗系统、教育系统。
作为系统管理的一般原则:不仅关注单个变量,而是关注多个变量作为一个整体是如何运行的。
管理系统的目标是使整体的有效运行而不仅仅关注某一个组成部分。
2、物流系统的概念物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由所需输送的物料和包括有关设备、输送工具、仓储设施、人员以及通信联系等若干相互制约的动态要素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物流系统的主要目标在于追求时间和空间效益。
3‘物流系统的模式输入(物流成本)3处理(转化)输出(物流服务)限制或制约反馈4、物流系统中的“效益背反”现象效益背反指的是物流的若干功能要素之间存在着损益的矛盾,即某一个功能要素的优化和利益发生的同时,往往会导致另一个或另几个功能要素的利益损失,反之也会如此。
例如,包装问题,在产品销售市场和销售价格皆不变的前提下,假定其他成本因素也不变,那么包装方面每少花一分钱,这一分钱就必然转到收益上来,包装越省,利润则越高。
5、物流系统的七大功能1、运输功能2、仓储功能3、包装功能4、装卸搬运功能5、流通加工功能6、配送功能7、信息服务功能二)、物流设施与设备的种类1.物流基础性设施:(1)物流网络结构中的枢纽点铁路、公路、航空、水路枢纽;物流基地(2)物流网络结构中的线铁路、公路、航道、输送管路(3)物流基础信息平台特点:政府投资建设,战略地位高,辐射范围大2.物流功能性设施:456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一、旧课复习1. “效益背反”。
物流设施与设备》教案上海市徐汇区业余大学严顺良(南汇05、06级物流管理班)【课题】第三章现代仓储设施设备( 4 学时)【课型】理论课【学习目标】•了解仓库分类及不同仓库的特点•建立对仓库设施设备的初步认识•对托盘、货架、叉车等仓库常用设备建立一定的感性认识•了解自动化仓库的特点•对自动化仓库的发展前景有一定认识【主要内容】•仓库的概念及分类•主要仓储设施、设备•托盘的概念、种类、标准化【重点】•主要的仓储设施•主要的仓储设备•托盘标准化•货架的分类•叉车的种类• 自动化立体仓库的概念及分类【难点】•仓储设施、设备的标准化•自动化立体仓库的类型及作用【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讲授(现场教学)【教学设计】首先以案例导入:现代化的仓储设施、设备对发展现代物流业的重要作用,以此为切入点引出学习本章的意义;其次按照章节内容、结合仓储企业逐一讲解仓库的分类、仓储建筑物、装卸搬运设备、保管设备、及各项库场设备、托盘、货架、叉车等内容,最后结合国内外现代物流发展现状突出介绍仓储设施设备的标准化以及自动化立体仓库的类型、作用、前景。
【教具学具准备】自制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1. 案例情景, 导入课程通过案例讲解, 请学生认识到现代化的仓储设施、设备对发展现代物流业的重要作用,以此为切入点引出学习本章的意义。
2. 结合现场教学,细致讲解。
本章中涉及仓储企业众多的设施设备,为了使学生既有感性认识又有理性认识,对本章中的仓储建筑物、装卸搬运设备、保管设备、及各项库场设备、托盘、货架、叉车等安排课后现场参观考察。
3. 比较归纳, 突出重点本章的讲解不仅应让学生了解仓储企业众多的设施设备,还应该突出重点:仓储设施、设备的标准化的涵义。
3. 1 仓库概述3.1.1 仓库的概念仓库在物流系统中是主要承担保管功能的场所,包括库房、料棚、露天货场。
3.1.2 仓库的分类:由于仓库经营主体的不同、仓储对象的不同、经营方式的不同、仓储功能的不同,使得仓库有不同的分类且不同的仓储活动具有不同的特性:1. 按仓库经营主体划分:企业自营仓库、商业营业仓库、公共仓库、战略物资储藏仓库2. 按仓储对象划分:普通物品仓库、特殊物品仓库3. 按仓库功能划分:储存仓库、物流中心仓库、配送仓库、运输转换仓库、4. 按仓储物的处理方式划分:保管式仓库、加工式仓库、消费式仓库3. 2 仓储设施为了满足仓储管理的需要,仓库必须配置一定的硬件设施和设备。
物流设施与设备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物流设施与设备的基本概念、分类和作用。
2. 掌握常见物流设施与设备的特点、功能和使用方法。
3. 能够分析物流设施与设备在物流运作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1. 物流设施与设备的基本概念:物流设施与设备的定义、分类和作用。
2. 常见物流设施与设备介绍:仓储设施、运输设施、配送设施、包装设备、搬运设备等。
3. 物流设施与设备的使用与管理:设备的选择与采购、设备的使用与维护、设备的更新与改造。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实例引出物流设施与设备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对物流设施与设备的基本概念、分类和作用进行详细讲解。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物流案例中设施与设备的作用和重要性。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常见物流设施与设备的特点、功能和使用方法。
5. 总结:总结物流设施与设备在物流运作中的重要性,并提出使用与管理的方法。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物流设施与设备的基本概念、分类和作用。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物流案例中设施与设备的作用和重要性。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常见物流设施与设备的特点、功能和使用方法。
4. 实践操作法:安排实地考察或操作演示,加深学生对物流设施与设备的理解。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讲解、讨论和操作过程中的积极参与程度。
2.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成果。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题目,检验学生对物流设施与设备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4. 期末考试:设置有关物流设施与设备的选择题和案例分析题,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资源1. 教材:选择适合的物流设施与设备教材,提供理论知识和案例分析。
2. 图片:收集各种物流设施与设备的图片,用于直观展示和加深理解。
3. 视频资料:寻找相关物流设施与设备的操作视频,用于实践操作演示。
4. 实地考察:安排学生参观物流企业或仓储设施,亲身体验物流设施与设备的使用。
《物流设施与设备》教案上海市徐汇区业余大学严顺良(南汇05、06级物流管理班)【课题】第三章现代仓储设施设备(4学时)【课型】理论课【学习目标】·了解仓库分类及不同仓库的特点·建立对仓库设施设备的初步认识·对托盘、货架、叉车等仓库常用设备建立一定的感性认识·了解自动化仓库的特点·对自动化仓库的发展前景有一定认识【主要内容】·仓库的概念及分类·主要仓储设施、设备·托盘的概念、种类、标准化【重点】·主要的仓储设施·主要的仓储设备·托盘标准化·货架的分类·叉车的种类·自动化立体仓库的概念及分类【难点】·仓储设施、设备的标准化·自动化立体仓库的类型及作用【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讲授(现场教学)【教学设计】首先以案例导入:现代化的仓储设施、设备对发展现代物流业的重要作用,以此为切入点引出学习本章的意义;其次按照章节内容、结合仓储企业逐一讲解仓库的分类、仓储建筑物、装卸搬运设备、保管设备、及各项库场设备、托盘、货架、叉车等内容,最后结合国内外现代物流发展现状突出介绍仓储设施设备的标准化以及自动化立体仓库的类型、作用、前景。
【教具学具准备】自制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1.案例情景, 导入课程通过案例讲解,请学生认识到现代化的仓储设施、设备对发展现代物流业的重要作用,以此为切入点引出学习本章的意义。
2.结合现场教学,细致讲解。
本章中涉及仓储企业众多的设施设备,为了使学生既有感性认识又有理性认识,对本章中的仓储建筑物、装卸搬运设备、保管设备、及各项库场设备、托盘、货架、叉车等安排课后现场参观考察。
3.比较归纳,突出重点本章的讲解不仅应让学生了解仓储企业众多的设施设备,还应该突出重点:仓储设施、设备的标准化的涵义。
3.1 仓库概述3.1.1仓库的概念仓库在物流系统中是主要承担保管功能的场所,包括库房、料棚、露天货场。
3.1.2 仓库的分类:由于仓库经营主体的不同、仓储对象的不同、经营方式的不同、仓储功能的不同,使得仓库有不同的分类且不同的仓储活动具有不同的特性:1. 按仓库经营主体划分:企业自营仓库、商业营业仓库、公共仓库、战略物资储藏仓库2. 按仓储对象划分:普通物品仓库、特殊物品仓库3. 按仓库功能划分:储存仓库、物流中心仓库、配送仓库、运输转换仓库、4. 按仓储物的处理方式划分:保管式仓库、加工式仓库、消费式仓库3.2 仓储设施为了满足仓储管理的需要,仓库必须配置一定的硬件设施和设备。
仓储设施主要是指用于仓储建筑物,它由仓库的主体建筑、辅助建筑和附属设施构成。
3.2.1仓库主体建筑:库房、货棚和货场三种。
1. 库房:库房是仓库中用于存储货物的主要建筑,多采用封闭方式。
库房主要由以下建筑结构组成:.库房基础、地坪、墙壁、库门、库窗、柱、站台、雨棚2. 货棚:货棚是一种简易的仓库,为半封闭式建筑3.露天货场:3.2.2 仓库辅助建筑仓库的辅助建筑是指办公室、车库、修理间、装卸工人休息间、装卸工具储存间等建筑物。
这些建筑一般设在生活区,并与存货区保持一定的安全间隔。
3.2.3仓库辅助设施:主要有通风设施、照明设施、取暖设施、提升设施(电梯等)、地磅以及避雷设施等。
3.3仓储设备仓储设备是指仓储业务中所需使用的技术装置和机具,具体可分为装卸搬运设备和保管设备、计量设备、养护检验设备、通风照明设备、消防安全设备、劳动防护设备以及其他用途设备和工具等。
3.3.1装卸搬运设备装卸搬运设备主要用于商品的出入库、库内堆码以及翻垛作业。
这类设备对改进仓储管理,减轻劳动强度,提高收发货效率具有重要作用。
目前,我国仓库中所使用的装卸搬运设备通常用可以分成三类,即:装卸堆垛设备、搬运传送设备和成组搬运工具。
3.3.2保管设备保管设备是用于保护仓储商品质量的设备,包括:1. 苫垫用品:起遮挡雨水和隔潮、通风等作用。
包括:苫布(油市、塑料布等)、苦席等。
2. 存货用具:包括各种类型的货架、货橱。
3.计量设备:用于商品进出时的计量、点数,以及货存期间的盘点、检查等。
4. 养护检验设备:是指商品进入仓库验收和在库内保管测试、化验以及防止商品变质、失效的机具、仪器。
5.通风保暖照明设备:这是根据商品保管和仓储作业的需要而设。
6.消防安全设备:包括:报警器、消防车、手动抽水器、水枪、消防水源、砂土箱、消防云梯等。
7.劳动防护用品:用于确保仓库职工在作业中的人身安全。
8.其他用品和用具。
3.4 托盘概述3.4.1 托盘的概念及特点1. 托盘的概念:托盘是为了使物品能有效地装卸、运输、保管,将其按一定数量组合放置于一定形状的台面上,这种台面有供叉车从下部叉入并将台板托起的叉入口。
以这种结构为基本的结构的平面台板和在这种基本结构基础上所形成的各种形式的集装器具都可统称为托盘。
2. 托盘的特点:自重量小、返空容易、装盘容易、装载量虽较集装箱小,但以托盘为运输单位时,货运建树变少体积重量变大,而且每个托盘所装数量相等,既便于点数、理货交接、又可以减少货差事故。
3. 托盘的分类:(1)按结构不同分类:平式托盘、箱式托盘、柱式托盘、轮式托盘(2)托盘按材质不同可分为木托盘、钢托盘、塑料托盘、纸质托盘、铝托盘、胶合板托盘、冷冻托盘及复合托盘等多种。
(3)托盘按其适用性可分为通用托盘和专用托盘。
4. 托盘标准化:托盘标准化是实现托盘联运的前提,是实现物流机械和设施标准化的基础及产品包装标准化的依据。
目前,ISO制定的4种托盘国际规格是:200×800㎜(欧洲规格);1.200×1.000㎜(欧洲一部分、加拿大、墨西哥规格);1.219×1.016㎜(美国规格);1.100×1.10㎜(亚洲规格);我国目前托盘规格主要有三种尺寸:800×1000㎜;800×1200㎜;1000×1200㎜。
3.5 货架的概念及作用3.5.1货架的概念在仓库设备中,货架是指专门用于存放成件物品保管设备。
3.5.2货架的作用1.货架是一种架式结构物,可充分利用仓库空间,提高库容利用率,扩大仓库储存能力。
2.存入货架中的货物,互不挤压,物资损耗小,可完整保证物资本身的功能,减少货物的损失。
3.货架中的货物,存取方便,便于清点及计量,可做到先进先出。
4.保证存货物的质量,可以采取防潮、防尘、防盗、防破坏等措施,以提高物资存储质量。
5.很多新型货架的结构及功能有利于现代仓库的机械化及自动化管理。
3.5.3货架的种类:1. 层架:重型货架、轻型货架、层格式货架、抽屉式货架2. 盘货架3. 楼式货架4. 式货架5. 式货架6. 式货架7. 驶出式货架3.6 叉车3.6.1 叉车的概念叉车是泛指具有各种叉具,能够对货物进行升降和移动以及装卸作业的搬运车辆。
3.6.2 叉车的分类:1. 按动力装置分为:内燃动力叉车、电动叉车、步行操纵式叉车2. 按结构特点分为;平衡重叉车、前移式叉车、侧叉式叉车3.7 自动化立体仓库3.7.1 自动化立体仓库概念1.立体仓库(Stereoscopic Warehouse):立体仓库是指采用高层货架以货箱或托盘储存货物,用巷道堆垛起来重机及其他机械进行作业的仓库。
2.自动化仓库(Automatic Warehouse):自动化仓库是指由电子计算机进行管理和控制,不需要人工搬运作业,而实现收发作业的仓库。
将上述两种仓库的作用相结合称为自动化立体仓库。
3.7.2自动化立体仓库的分类:1.按照储存物品特性进行分为:常温自动化立体仓库系统、低温自动化立体仓库系统、防爆型自动仓储系统、无尘自动化立体仓库2.按照自动化立体仓储建筑形式进行分为:自立式钢架仓储系统、一体式钢架仓储系统3.按照自动化立体仓库设备形式来划分,自动化立体仓储系统可以分单位负载式自动化立体仓库、开放式钢架、封闭式钢架、推回式钢架、重力式钢架、水平式钢架子母车系统等。
3.7.3自动化立体仓库组成自动化立体仓库从建筑形式上看,可以分为主整体式和分离式两种。
整体式是库房货架合一的仓库结构形式,仓库建筑物与高层货架相互连接,形成一个不可分开的整体。
分离式仓库是库架分离的仓库结构形式,货架单独安装在仓库建筑物内。
无论哪种形式,高层货架是主体。
3.7.4自动化立体仓库的优点1.能大幅度地增加仓库高度,减少占地面积2.自动存取,提高了仓库出入库频率3.计算机全面管理仓库能提高仓储的综合能力有效地利用仓库储存能力4.便于先进先出的实施5.适应特殊库存和特殊作业的需要3.7.5自动化立体仓库的发展前景【作业】1、什么是仓库?仓库有哪些分类?2、仓库有哪些组成结构?3、自动化立体仓库的优点是什么?4、结合我国物流业现状,谈谈我国发展自动化立体仓库的情景。
【参考答案】1、答:仓库是主要承担保管功能的场所,由于经营主体的不同、仓储对象的不同、经营方式的不同、仓储功能的不同,使得仓库有不同的分类,按仓库经营主体划分、企业自营仓库和商业营业仓库、公共仓库、战略物资储藏仓库;按仓储对象划分:普通物品仓库、特殊物品仓库;按仓库功能划分:储存仓库、物流中心仓库、配送仓库、运输转换仓库;按仓储物的处理方式划分:保管式仓库、加工式仓库、消费式仓库。
2、答:仓库的组成结构主要有:由仓库的主体建筑、辅助建筑和附属设施构成;其中仓库的主体建筑分库房、货棚和货场三种;仓库的辅助建筑是指办公室、车库、修理间、装卸工人休息间、装卸工具储存间等建筑物;辅助性设施主要有通风设施、照明设施、取暖设施、提升设施(电梯等)、地磅(车辆衡、轨道衡)以及避雷设施等。
3、答:自动化立体仓库的优点是:(一)能大幅度地增加仓库高度,减少占地面积;(二)是自动存取,提高了仓库出入库频率;(三)能借助于计算机管理能有效地利用仓库储存能力,便于清点盘库,全面减少库存,节约流动资金;(四)由于采用了货架储存,并结合计算机管理,可以很容易地实现先入先出,防止货物自然老化、变质、生锈;(五)采用自动化技术,能较好地适应黑暗、有毒、低温等特殊场合的需要。
【参考书目】:1. 丁立言,张铎 2002 仓储规划与技术清华大学出版社2. 李永生 2003 仓储与配送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3. 真虹 2003 物流企业仓储管理与实务中国物资出版社4. 周全申 2002 现代物流技术与装备中国物资出版社5. 刘志学 2001 现代物流手册中国物资出版社【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