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秋季腹泻 和 液体疗法
- 格式:ppt
- 大小:2.80 MB
- 文档页数:75
小儿秋季腹泻如何治疗与护理如果孩子得的是轮状病毒性腹泻,一般没有什么特效药。
轮状病毒引起的小儿秋季腹泻的病程一般在5~8天,届时即能自行好转治愈,父母只要遵医嘱吃药,多饮水,并给孩子补充高营养、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一般来说,就可以逐渐治愈。
婴幼儿秋季腹泻严重者,如伴有高烧、吐泻频繁、合并脱水现象时,应及时到医院治疗。
治疗的几个重点预防脱水爸爸妈妈可以在家里自制米汤加盐溶液或口服补液盐(ORS)给孩子服用。
①米汤加盐溶液:配制方法:米汤500ml(1斤装酒瓶)+细盐1.75g(一平啤酒瓶盖的一半);或炒米粉25g(约两满瓷汤勺)+细盐1.75g(一平啤酒瓶盖的一半)+水500ml煮2~3分钟。
预防脱水:先给20~40ml/kg,少量多服,4小时内服完,以后随时口服,能喝多少给多少。
②糖盐水:配制方法:白开水500ml(1斤装酒瓶)+蔗糖10g(2小勺)+细盐1.75g(一平啤酒瓶盖的一半)。
剂量服法同上。
③口服补液盐(ORS)溶液:(新生儿慎用),年龄<2岁,每天应提供ORS液500ml;年龄2~10岁,每天应提供ORS液1000ml;年龄>10岁,ORS液能喝多少给多少,每天应提供ORS液2000ml。
宜少量多次喂服,2岁以下的患儿每1~2分钟喂1小勺约5ml;大一点的患儿可以用杯子直接喝。
如果患儿呕吐,停10分钟后再慢慢给患儿喂服(每2~3分钟喂一勺);若ORS液用完之后腹泻还不停止,则喂患儿一些上述原则中所提到的液体或看医生。
不滥用抗生素秋季腹泻是由病毒引起,抗生素不但无效还会杀死肠道中的正常菌群,引起菌群紊乱,加重腹泻。
可选用药物在腹泻的时候,多多少少都要伴有肠道菌群的紊乱。
所以孩子腹泻尤其病毒性腹泻的时候,可以服用一些肠道微生态制剂,还有一些粘膜保护剂。
肠道微生态制剂的目的在于恢复肠道正常菌群,重建肠道天然生物屏障保护作用。
有效品种有:培菲康、丽珠肠乐、金双歧、促菌生、整肠生、乳酶生、妈咪爱,优之元等等。
小儿腹泻吃什么药最快又到了小儿腹泻的高发季节。
小儿腹泻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普通抗生素及止泻药治疗一般无效,该病常常让患儿家长感到束手无策,那么小儿腹泻吃什么药最快呢?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小儿腹泻吃什么药最快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用!小儿腹泻最快的药氯丙嗪氯丙嗪是中枢神经抑制药物,本药能减少肠道三磷腺苷形成环磷腺苷,恢复钠泵功能;对肠道α-肾上腺素受体、M胆碱受体有不同程度的阻断作用,导致胃肠蠕动减慢,延长水、电解质吸收时间;激活双糖酶活性及抗病毒作用。
有人对100例秋季腹泻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肌注氯丙嗪每公斤体重1毫克(必要时隔日再加1次),并以常规治疗的100例为对照。
结果平均治愈时间治疗组18小时,对照组24小时。
但应用时注意:肌注后要平卧1~2小时,以免引起体位性低血压;剂量勿大。
维生素K3维生素K能直接松弛消化道平滑肌,缓解平滑肌痉挛,并有镇静作用,能有效地调整肠道功能,控制腹泻。
有人把80例秋季腹泻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给予补液、助消化、抗生素及对症治疗;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肌注维生素K3每日每公斤体重0.5~1毫克,每日1次,疗程3~5天。
结果,治疗组平均退热时间、止吐时间、止泻时间均比对照组短,平均治愈天数:治疗组2.1天,对照组3.4天,无不良反应。
西咪替丁西咪替丁是抗溃疡药物,但它也具有抗病毒和增强细胞免疫、促进病毒感染恢复作用,能促进病变肠粘膜上皮细胞功能成熟,提高肠道吸收功能,同时可降低肠道粘膜细胞环磷腺苷水平,减少水和电解质分泌,促进钠、水的吸收。
有人对62例秋季腹泻患儿给予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32例口服西咪替丁每天每公斤体重15~20毫克,分3次口服,疗程3~5天;对照组30例按常规剂量给予吡哌酸或氨苄西林。
结果治疗组的平均退热时间、止吐时间、止泻时间、脱水纠正时间及总病程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过程中未发生任何不良反应。
双嘧达莫双嘧达莫又叫潘生丁,具有广谱抗病毒作用,能选择抑制病毒的核酸合成;还可影响前列腺素的代谢,使肠蠕动减慢,分泌减少,增加水和电解质的吸收,恢复胃肠道功能。
⼩⼉液体疗法⼩⼉液体疗法简介【液体疗法常⽤概念】1、等渗等渗指的是某种液体的渗透压和⾎浆的渗透压相等,通常为280-320mOSM。
2、等张等张既是等渗,是⼀个传统的流体物理学名词。
3、体液的总量和分布:年龄愈⼩,体液总量相对愈多,这主要是间质液⽐例较⾼,⽽⾎浆和细胞内液量的⽐例与成⼈相近。
不同年龄组体液分布细胞外液(占体重%) 年龄体液总量细胞内液间质液⾎浆新⽣⼉80 35 40 6~1岁70 40 25 5~14岁65 40 20 5成⼈55~60 40~45 10~15 54、体液的组成:⼩⼉体液电解质组成与成⼈相似。
唯新⽣⼉在出⽣后2~3d内,⾎钾、氯、磷和乳酸根偏⾼⾎钠、钙、碳酸氢根偏低。
5、⽔的出⼊量:正常婴⼉每⽇需⽔量约为150 ml/kg,以后每3岁减去25ml/kg,9岁时为75ml /kg。
正常⼩⼉每⽇失⽔量与需⽔量相等,为120~150ml/kg。
【⼩⼉液体疗法常⽤液体】1、电解质溶液:主要⽤于补充所丢失的体液,纠正体液的低渗状态,纠正酸、碱中毒及补充需要的电解质。
(1)⽣理盐⽔(0.9%氯化钠溶液)(2)复⽅氯化钠溶液(林格液)上⼆者均为等张液。
⽣理盐⽔含Na+和Cl-各154mmol/L,Na+含量与⾎浆Na+含量相近;但Cl-含量⽐⾎浆Cl-(103 mmol/L)⾼约50%,故⼤量输注可致⾼氯⾎症,尤其在严重脱⽔、酸中毒或肾功能不佳时,有加重酸中毒的危险。
复⽅氯化钠溶液除含氯化钠外尚含少量钾、钙。
此溶液缺点同⽣理盐⽔。
(3)碱性溶液:⽤以纠正酸中毒。
①碳酸氢钠:可直接增加缓冲碱,故可迅速纠正酸中毒,但在呼吸衰竭和CO2赌留者慎⽤。
1.4%碳酸氢钠溶液为等张液,5%碳酸氢钠为⾼张液。
在紧急抢救酸中毒时,亦可不稀释⽽直接静脉推注,但多次使⽤有使细胞外液形成⾼渗之危险。
②乳酸钠:需在有氧条件下经肝脏代谢⽣成HCO-⽽起缓冲作⽤,显效缓慢在休克、缺氧、肝功能不全、新⽣⼉尤其有乳酸贮留性酸中毒时不宜使⽤。
液体疗法的目的是纠正患儿体内水和电解质平衡紊乱,恢复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在实施中要正确掌握补液过程中的定量、定性、定速等问题,遵循先快后慢、先浓后淡、先盐后糖、见尿补钾及防惊补钙、补镁等原则。
1、口服补液适用于预防脱水及轻、中度脱水的患儿。
选用ORS液口服,轻度脱水50~80ml/kg,中度脱水80~100ml/kg,要求少量频服,并随时给予母乳或温开水,以防发生高钠血症;新生儿慎用或不用。
2、静脉补液适用于中度以上或吐泻严重的患儿。
(1)补液总量:包括3部分,即累积损失量、继续损失量及供给每日生理需要量。
第1日补液总量,轻度脱水约为90~120ml/kg,中度脱水约为120~150ml/kg,重度脱水约为150~200ml/kg,适用于婴幼儿。
对于学龄前儿童各度应少补1/4,学龄儿童则少补1/3。
一般第2日即可开始口服,若病情需要继续静脉补液(如仍有明显腹泻或伴有呕吐等)时,补液量需要根据脱水和进食情况估算。
(2)补液种类:主要是根据脱水性质而定。
通常低渗性脱水用2/3张含钠液(4:3:2);等渗性脱水用1/2张含钠液(2:3:1液);高渗性脱水用1/3~1/5张含钠液(1:2液或1:4液)。
由于婴儿时期腹泻病多为等渗性脱水,故一般轻、中度脱水或无条件测定血钠时,可先按等渗性脱水处理。
(3)补液速度:要根据脱水的程度和性质确定,原则上先快后慢。
重度脱水伴有周围循环衰竭时,应首先迅速滴入或直接静脉推注等张含钠液(生理盐水或2:1液),以迅速扩充血容量,纠正休克,然后再继续输液。
低渗性脱水时输液速度应快些,高渗性脱水时速度宜慢些,否则易发生惊厥。
一般累积损失量(约为补液总量的1/2)应于8~12小时补足(滴速为每小时8~10ml/kg);继续损失量、生理需要量则在补充累积损失量后的12~16小时内均滴入(滴速为每小时约5ml/kg)。
在补液过程中还要随时根据患儿病情的变化调节速度。
儿科补液一、先记住几个重要的公式:⑴5% NaHCO3(ml)=(22 –测得的HCO3¯)* 0.5*1.7*体重(kg )(有写0.6)=(22 –测得的HCO3¯)*体重(kg )(5%SB 1ml=0.6mmol)补碱的mmol数=(-BE)*0.3*W(kg)即5%SB(ml)=(-BE)*0.5*W(kg)先给1/2量估算法:暂按提高血浆HCO3¯5mmol/L,计算给5% SB 5ml/kg*次OR.11.2%乳酸钠3ml/kg。
液体疗法的目的是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以恢复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补液方案应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及必要的实验室检查结果,综合分析水和电解质紊乱的程度、性质而定。
首先确定补液的总量、组成、步骤和速度。
补液总量包括补充累积损失量、继续损失量及供给生理需要量三个方面。
一、补充累积损失量指补充发病后至补液时所损失的水和电解质量(1)补液量:根据脱水严重程度而定。
原则上轻度脱水补50ml/kg,中度脱水补50~100ml/kg,重度脱水补100~120ml/kg。
实际应用时一般先按上述量的2/3量给予。
(2)补液成分:根据脱水性质而定。
一般而论,低渗性脱水补充高渗溶液,等渗性脱水补充等张溶液,高渗性脱水补充低渗溶液。
若临床判断脱水性质有困难,可先按等渗性脱水处理。
有条件者最好测血钠含量,以确定脱水性质。
(3)补液速度:累积损失量应在开始输液的8~12小时内补足,重度脱水或有循环衰竭者,应首先静脉推注或快速静脉滴入以扩充血容量,改善血液循环及肾功能,一般用2:1等张含钠液(2份生理盐水加1份1. 4%碳酸氢钠)20ml/kg,总量不超过300ml,于30~60分钟内静脉推注或快速滴入。
二、补充继续损失量指补液开始后,因呕吐腹泻等继续损失的液体量应按实际损失量补充,但腹泻患儿的大便量较难准确计算,一般根据次数和量的多少大致估计,适当增减。
补充继续损失量的液体种类,一般用l/3张~1/2张含钠液,于24小时内静脉缓慢滴入。
三、供给生理需要量小儿每日生理需水量约为60~80ml/kg,钠、钾、氯各需1~2mmol/kg。
这部分液体应尽量口服补充,口服有困难者,给予生理维持液(1/5张含钠液十0.15%氯化钾),于24小时内均匀滴入。
在实际补液中,要对上述三方面需要综合分析,混合使用。
对腹泻等丢失液体引起脱水的补液量:一般轻度脱水约90-120ml/kg;中度脱水约120~150ml/kg;重度脱水约 150-180ml/kg。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秋季腹泻24例疗效观察
王传华
【期刊名称】《黑龙江医药》
【年(卷),期】2014(000)006
【摘要】目的:观察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临床疗效。
方法:2011-11-01至2011-12-31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急诊的腹泻患儿44例,分治疗组(24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组给予热毒宁0.5ml/kg,静滴,一日一次,同时给与液体疗法和微生物疗法。
对照组给予炎琥宁及液体疗法和微生物疗法。
对比两组治疗3天后,腹泻、呕吐、发烧等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
结果:治疗3天后,治疗组在发烧、腹泻等临床症状改善和见效时间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
结论: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秋季腹泻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总页数】2页(P1373-1374)
【作者】王传华
【作者单位】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225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25.7
【相关文献】
1.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疗效观察 [J], 李燕妮
2.热毒宁注射液联合四联活菌片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疗效观察 [J], 李婕
3.热毒宁注射液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疗效观察 [J], 汪雪梅
4.热毒宁注射液、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蒙脱石口服液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疗效观察 [J], 陆英
5.热毒宁注射液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疗效观察 [J], 汪雪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小儿腹泻的治疗方法治疗原则:继续进食,合理调配,维持营养;迅速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控制肠道内外感染;对症治疗加强护理、防治并发症;避免滥用抗生素。
1.饮食疗法1继续母乳喂养,鼓励进食。
2如果人工喂养的婴儿年龄小于6个月,他们可以继续每天喂养牛奶或乳制品;>对于6个月大的人,他们应该每天吃他们习惯的食物,如粥、面条、烂米饭等,并且可以喝一些新鲜果汁或水果来补充钾,以避免消化不良的食物。
3腹泻严重或呕吐严重者,可暂禁食4~6小时,但不应禁水。
禁食时间≤6小时,应尽早恢复饮食。
2.液体疗法1预防脱水从患儿腹泻开始,就给口服足够的液体以预防脱水。
母乳喂养儿应继续母乳喂养,并且增加喂养的频次及延长单次喂养的时间;混合喂养的婴儿,应在母乳喂养基础上给予ors或其他清洁饮用水;人工喂养儿选择ors或食物基础的补液如汤汁、米汤水和酸乳饮品或清洁饮用水。
建议在每次稀便后补充一定量的液体<6个月者,50ml;6个月~2岁者,100ml;2~10岁者,150ml;10岁以上的患儿能喝多少给多少直到腹泻停止。
2轻度至中度脱水者可口服补液盐或口服补液盐,剂量ml=体重kg×50~75,4小时内服用;密切观察孩子的情况,指导母亲为孩子服用口服液。
以下情况提示口服补液可能失败:①持续、频繁、大量腹泻[>10~20ml/kg·h],②ors液服用量不足,③频繁、严重呕吐;如果临近4小时,患儿仍有脱水表现,要调整补液方案。
4小时后重新评估患儿的脱水状况,然后选择适当的方案。
3.中度至重度脱水患者需要住院并进行静脉补液。
前24小时的补液总量包括累积损失、持续损失和生理维持。
补充累积损失量:1.根据脱水程度,液体体积略为30~50ml/kg;适度50~100m1/kg;重量为100~120m1/kg。
2液体种类根据脱水的性质,等渗性补1/3~1/2张,低渗性补2/3张,高渗性补l/3~1/5张。
两种不同液体张力治疗秋季腹泻的疗效观察
江涛
【期刊名称】《海南医学》
【年(卷),期】2004(015)012
【摘要】目的观察不同张力液体对秋季腹泻疗效的影响.方法将78例秋季腹泻患儿随机分为两组:A组(传统张力液体补液)和B组(高于2/3张液体补液),比较两组患儿的总有效率.结果传统张力补液患儿总有效率为84.2%,高于2/3张液体补液患儿总有效率为9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两组患儿治疗24小时后血电解质Na+、K+、Cl-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对秋季腹泻患儿补充相对高张液体,更有利于患儿恢复.
【总页数】2页(P86-87)
【作者】江涛
【作者单位】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急诊科,江苏,南京,21000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23.11
【相关文献】
1.液体疗法加干扰素及回春生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疗效观察 [J], 张毅;陈铭珍
2.不同西药结合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疗效观察 [J], 安红芳
3.不同西药结合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疗效观察 [J], 安红芳
4.几种不同止泻药物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的疗效观察 [J], 马赞成;马金凤;黑学才
5.两种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张力性气胸的疗效观察 [J], 蔡金娥;黄锦翔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