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贵州西江千户苗寨为中心的考察
- 格式:pdf
- 大小:741.90 KB
- 文档页数:10
西江千户苗寨考察报告篇一:贵州西江千户苗寨考察报告考察报告内容:姓名:学号:班级:指导老师:———————————艺术与文化传播学院——————————-前言:经过这次,可以说是对我们人生很有意义的一次艺术考察,使我在很多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认识和提高。
看着西江千户苗寨的人们的每一件每一样艺术品让我是那么的沉醉与流连忘返,为什么苗族人能创造出令世人为之赞叹的传奇?我有时在想,少数民族除了有自己的历史文化,有自己的神话和传奇,让世界为之赞叹的还是什么?苗族之都——西江千户苗寨,这里有喜欢的风景,这里有喜欢的文化习俗,这里更有喜欢的人!感受原汁原味的风俗文化,领略到苗家人几千年来保存完好的生活习俗。
专业考察,是通过亲身体验和观察,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提高审美、拓展知识面。
从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中收到启示,学习前人的传统智慧;从现代设计的案例中,实际体会设计人员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要求,以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表现能力、设计能力,以及和专业相关的综合素养,诸如自立意识、沟通技巧、团队精神。
雷公山体现了“自然美”的主旨。
一直以来我都觉得现代设计的核心是以“人”为本,都是为人服务的。
人的需求决定着设计,现代人们越来越注意的生活的品味,舒适性,人文环境等周边环境。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人们需要远离城市的喧嚣,外出旅游放松心情过一过日子,但是住在山林野趣的时候,享受大自然的时候就觉得太寂寞了就想到市井繁华中享受物质生活。
在当今这个生存压力很大的社会中,人们更需要亲近大自然。
西江千户苗寨领略人文,雷公山领略自然。
一、考察时间、考察地点考察时间:2013年6月24日至6月30日考察地点:贵州西江千户苗寨、苗峰雷公山二、考察见闻所感西江千户苗寨从贵阳出发,途径足足四个多小时我们终于到了我们的第一个目的地—贵州西江千户苗寨。
下车后我们就看到了西江千户苗寨的们,门口的西江苗寨人有他们古老的方式欢迎者我们的到来,他们载歌载舞,他们热情好客。
贵州省雷山县西江千户苗寨介绍作文全文共5篇示例,供读者参考贵州省雷山县西江千户苗寨介绍作文1西江位于贵州省凯里市西江镇,今天我和父母来到了西江的千户苗寨游玩。
我对这里印象深刻,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镜头一,建筑苗寨里的房屋全都是用木头做的,在这里不能点蜡烛,如果点蜡烛会有可能引起火灾,发生火灾,不仅是这一个大房子,还会把整个寨子燃烧起来!在每一家房子的房顶下方,有3、4扇木头围成的长方形大窗户,玻璃干净得连里面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我们走进要住宿的“时光里”,房屋里面虽然没有我们那里那么舒适、整洁,可也毫不逊色于我们的家。
房子十分巧妙、独特,一间连着一间,连绵不断,好像看不完一样!镜头二,打糍粑:道路两旁,有许许多多打糍粑的人,他们有男的女的,还有一些40、50岁的,旁边就是打糍粑的道具。
一些面团在一个类似船型的大盆里,盆的里面还有一个大木锤,打糍粑的人举起锤头,我看见那上面沾上了一些白色的面团。
我和爸爸也过去看了看,爸爸先拿起锤子,双手握住锤柄,用力往上拉,爸爸也用了很大的力气才拉开,打了几下就不打了;到了我,我用了很大的力气也不能将锤子和盆子里黏在一起的的面团拉开,好不容易拉开了,我又差一点被锤头砸到脚了,我就不再尝试了。
可是那些打糍粑的人毫不费力气的高高举起了木锤,打了下去,打了好几下他们好像也不累的样子呢(⊙o⊙)!镜头三,苗族的服饰要说苗族的服饰,那可是十分独特呀:先说头饰,头饰的结构十分复杂,就像一顶皇冠;然后是上衣,在领口有两道红色的宽宽的杠上面有一群花,袖子是到胳膊肘的有粉色的、绿色的`和红色的宽杠;腰上也有一样的宽红杠,就像是腰带,下面就是有两道宽约5厘米的直到脚的玫粉色的杠;还有银饰,银饰要戴两个,先戴一个跟手臂一样长的,元宝形的下面是20多个银线,尾部是银珠。
我也穿过这个衣服,头饰很重,银饰挂在脖子上也非常重,不过真的银饰有好几公斤呢!西江千户苗寨真美呀!贵州省雷山县西江千户苗寨介绍作文2暑假里,我们全家去了贵州省黔东南的西江千户苗寨,西江千户苗寨是世界上最大的苗族聚集村寨,为什么叫“千户苗寨”呢?是因为聚居着一千二百多户苗族人家,所以称为“千户苗寨”。
西江千户苗寨作文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
在贵州旅游的时候,我们来到的景区基本都是前三名,比如中国最美洞穴——织金洞。
中国最美瀑布——黄果树。
今天,我们又来到了中国最美村落,在中国排行第三的——凯里西江千户苗寨。
那天中午,我们来到了一个大广场看芦笙舞。
这个舞蹈是由好多好多寨子里的村民组成的。
最里面一圈是吹芦笙的老爷爷,老爷爷外面是一群头上戴着一朵花的老奶奶,在老奶奶的后面是一群和我妈妈差不多大的姑娘,在姑娘的外面是一群二十几岁的年轻姑娘,人越来越多,圈也越来越大。
看完了芦笙舞,我们应该穿苗族服装拍全家福了。
我爷爷穿的衣服是苗王的服饰,其他人也都是穿着节日的盛装。
我觉得我们一家人都像极了苗族的人。
“咔嚓,咔嚓”一张张
照片就这样出来了。
晚上,我们住的房子是用木头建的,名叫吊脚楼,吊脚楼旁边有许多灭火器。
因为木头很容易就会燃烧,所以要预备灭火器。
当夜幕降临,我们就坐车去观景台,看夜晚的星星,看夜晚的风景,在两座大山里我能够想象两座大山是蔚蓝蔚蓝的天空,两座大山上的点点星光是闪烁闪烁的小星星。
哦,美丽的西江千户苗寨,我爱你!我下次还会再来的!
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
贵州大学实习报告专用纸学院:职业技术学院专业:旅游管理姓名:学号:班级:实习性质:教学实习实习地点:雷山西江千户苗寨指导教师:宋晓虹成绩:社会报告贵州西江千户苗寨旅游资源调查报告贵州大学职业技术学院管理系1 前言2012年10月12日,为了更好的了解西江苗寨的古镇历史和民俗文化,为古镇的发展提出建议和构想,旅游师101全体同学与两位老师驱车前往位于贵州省凯里市雷山县西江千户苗寨,四小时车程过后,我们终于到达了这个风景秀丽令人如此如醉的苗寨古镇,开启了我们为期两日的旅程。
2调查点状况西江位于凯里的东南,从雷山路口折向东北,是凯里周围规模最大的苗寨,约有1000多户人家,所以称为“千户苗寨”。
苗寨的房屋大多是木吊脚楼,都是用枫木搭成,依山势向两边展开,暗红色的枫木板壁在夕阳照射下一片金黄,如果游客秋天来此,可看到屋前屋后的巨大枫木红叶片片,丰收的景色真的很美.西江还有远迎闻名的银匠村,银饰制作巧夺天工。
西江千户苗寨姑娘的挑花刺绣,制作相当精美西江每年的苗年节、吃新节,十三年一次的牯藏节等均名扬四海。
一座露天博物馆,展示着一部苗族发展的史诗成为观赏和研究苗族传统文化的大看台。
3 具体调查内容我们通过这两日的游玩和考察,不论是闲逛在古镇街头,购买古镇刺绣特产,吃长桌宴,喝苗家米酒,听苗姑娘唱祝酒歌,夜幕降临时登上观景台瞭望古镇美景,晚上与三五好友跳舞狂欢,在吊脚楼里一觉睡到天亮,每一种玩法都各有各的趣味。
我们身在其中,身临其境的感受苗寨的独特氛围,游玩的同时也注意到西江苗寨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的缺陷和问题。
1别无选择,发展是西江苗寨唯一的出路从文化遗产保护的角度来看,西江保持它的原生态是最好的,可是西江不仅仅是个只有物质组成的村寨,它是由人组成的,所以我们不得不站在人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
我们需要保护的是一个活生生的代代相传的文化形态,社会在发展,西江人民也需要发展。
所以旅游开发必然成为西江人民发展的需要。
千户苗寨旅游后感千户苗寨,位于贵州省石阡县,是一个以苗族为主体的传统苗寨。
近日,我有幸前往千户苗寨旅游,亲身体验了苗族文化的魅力,感受到了这个古老而神秘的民族的独特魅力。
一进入千户苗寨,我就被眼前的美景所震撼。
整个寨子坐落在群山之间,错落有致的苗寨建筑点缀在绿树丛中,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尤其是在黄昏时分,夕阳的余辉洒在苗寨上,映衬着苗寨建筑的瑰丽和苗族人民的笑容,美不胜收。
在千户苗寨的旅游过程中,我参观了苗族特色博物馆。
这里陈列着丰富的苗族文化展品,包括苗族的服饰、工艺品以及传统乐器等。
通过这些展品,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苗族人民的生活方式、信仰和价值观。
尤其令我难忘的是苗族的服饰,色彩斑斓、绣花精美,展示了苗族人民对美的追求和独特的审美观念。
在千户苗寨,我还有幸观赏到了苗族的传统歌舞表演。
苗族人民以歌舞为媒介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对生活的热爱。
他们舞蹈的动作优美而独特,歌声婉转动人,使我仿佛置身于一个神奇的世界中。
在观赏歌舞表演的同时,我还学到了一些苗族的舞蹈动作,感受到了苗族人民热情好客的精神。
在千户苗寨,我还品尝到了正宗的苗族美食。
苗族人民以玉米、红薯、辣椒等为主要食材,制作出了许多美味的菜肴。
我尝试了苗族的酸辣鱼和酸汤鱼,口味独特,鲜美可口,让我流连忘返。
此外,苗族还有一种特色的酒,称为苗家酒,其酿造工艺独特,醇厚香醇,是苗族人民待客的最好饮品。
除了文化体验,千户苗寨的自然风光也令人陶醉。
我参加了千户苗寨的徒步活动,沿着青山绿水之间的小道,欣赏着美丽的风景。
在徒步的过程中,我看到了苗寨周边的梯田景观,层层叠叠,宛如一幅巨大的画卷展开在眼前。
同时,我还看到了壮观的瀑布和清澈见底的溪流,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千户苗寨的旅游经历让我深刻地体验到了苗族文化的魅力。
苗族人民的热情好客、独特的服饰和舞蹈、美味的食物以及壮丽的自然风光,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千户苗寨将会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感受苗族文化的魅力,为贵州旅游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美丽的千户苗寨作文下面是作者为大家收集的美丽的千户苗寨作文(共含14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美丽的西江千户苗寨作文800字美丽的西江千户苗寨作文800字“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这个暑假,我们来到多彩贵州的黔东南避暑,第一站便是名闻天下的西江千户苗寨,这也是我要推荐的好地方。
西江千户苗寨是全世界最大的苗寨,上千座苗族特色吊脚楼从山上一直蔓延到山脚,就如同一颗颗古香古色的宝石镶嵌于青山绿水之间,美不胜收。
但最美的还要数苗寨的夜景。
夜幕降临,万家灯火次第亮起,就像一幅画,震撼人心。
我们的民宿就在观景台下方,景色非常好。
每每晚上,我倚坐在窗边,望着广阔无边的美景,感觉“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变成了“星光灯光一色裁,吊脚木楼两边开”。
无论是手机还是相机都拍不出苗寨夜景的美,我只想用眼睛贪婪地多看几眼,然后把它深深印在记忆中。
苗寨除了有美景,还有美服。
苗服精美别致,五彩斑斓。
头饰上用苗银做成了一朵朵的花,中间还停着一只鸟。
我真是太喜欢苗族服装了,连忙换上苗服,挂上苗饰,也当一回苗家小妹。
走起路来叮叮当当的,真是愉悦之声。
苗寨的美,除了静态的,还有动态的,因为大家都说苗寨是一座活的博物馆。
在这里可以体验蜡染、扎染、苗绣等等。
我也去体验了一把蜡染。
首先用铅笔在复印纸上描出图案,然后用蜡刀蘸蜡,沿着线条重新涂一遍。
蜡不能沾得太多,因为滴上蜡的地方就染不上颜色,所以这是一个需要耐心十足的活儿。
大约一个多小时,我的双面抽绳袋终于画好了,一面是蝴蝶展翅,一面是双鱼嬉戏。
说起民俗,我们运气很好,赶上了苗寨一年一度的特色节日——吃新节。
吃新节是稻谷吃新时举办的节日,最有趣的活动就是稻田抓鱼比赛。
一号风雨桥下,一篓篓活蹦乱跳的鱼被放进田园观光区,供游客和当地居民抓,谁抓到归谁。
老爸连忙跳进河中,叫我去找工具,结果工具还没找来,老爸已徒手抓到一条鱼。
我一看这么好抓,也赶紧跳进河中,学老爸的样子,弯下腰,在水里寻找鱼的身影。
学院:贵州大学职业技术学院专业:旅游管理姓名:穆焱红学号:1020020487 班级:旅游师101实习地点:西江千户苗寨指导教师:宋晓虹了成绩:西江千户苗寨旅游资源调查报告穆焱红(贵州大学职业技术学院管理系旅管101)1.前言调查时间:2012年10月12日——2012年10月13日调查地点:贵州西江千户苗寨目的:通过本次教学实践,了解西江千户苗寨的资源特征,资源组合情况,旅游现状。
2.调查点状况西江千户苗寨,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东北部的雷公山麓,距离县城36km,距离黔东南州州府凯里35km,距离省会贵阳市约260km。
由十余个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连成片,是目前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
西江有远近闻明的银匠村,苗族银饰全为手工制作,其工艺具有极高水平。
西江是一个保存苗族“原始生态”文化完整的地方,是领略和认识中国苗族漫长历史与发展的首选之地。
西江牯藏节、苗年,闻名四海,西江千户苗寨,一座露天博物馆,展览着一部苗族发展的史诗,成为观赏和研究苗族传统文化的大看台。
西江千户苗寨所在地形为典型河流谷地,清澈见底的白水河穿寨而过,苗寨的主体位于河流东北侧的河谷坡地上。
千百年来,勤劳勇敢的西江苗族同胞在这里日出而耕,日落而息,在苗寨上游地区开辟出了大片的梯田,形成了浓郁的农耕文化与优美的田园风光。
由于受耕地资源的限制,生活在这里的苗族居民充分利用这里的地形特点,在半山建造独具特色的吊脚楼,上千户吊脚楼随着地形的起伏变化,层峦叠嶂,鳞次栉比,蔚为壮观。
这里的苗族居民根据自己的信仰和习俗,在每个村寨的坡头都种植了成片的枫树林作为护寨树,成为当地重要的自然景观之一。
除了自然旅游资源,西江也有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特别是少数民族文化。
西江苗族是黔东南苗族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现主要居住的是苗族的“西”氏族。
作为全世界最大的苗寨,西江千户苗寨拥有深厚的苗族文化底蕴,这里的苗族建筑、服饰、银饰、语言、饮食、传统习俗不但典型,而且保存较好。
游苗寨心得5篇700字范文我是苗族人,可我却对苗族的风俗和习惯却一概不知,甚至连苗族的服装都没有见过,唉!我还怎么算个苗族人呢?不过今天我们要到西江千户苗寨去游玩,亲眼目睹苗家人的生活,苗族小伙的帅气和苗家姑娘的秀美。
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游苗寨心得,欢迎大家参阅。
游苗寨心得1贵州,西江千户苗寨。
这是中国最大的苗寨,位于黔东南偏僻的山谷中。
一路上都是盘山公路使人不知道要去向何方。
目的地,或许在转弯的一刹那出现,或许被山万千阻隔。
终于,不知道转了多少弯,绕开多少山头后,目的地终于到达了。
游人如织,熙熙攘攘,和此处的偏僻并不相称。
若不是各种现代物件提醒我,我还真的以为自己回到了几百年前的城镇。
时至正午,我们来到了一家饭馆,席间,主人向我们敬酒,酒像丝线一样棉柔而过。
在欢快的歌声中,酒也带上了几分香甜。
突然听到一阵乐声,店主人告诉我们,现在正值一年一度的“吃新节”,庆贺新一年的粮食成熟收获。
饭后,在苗寨最高的观景台向下一望,溪水将寨子一分为二,风雨桥上过往的行人已如黄豆一般大小。
远处,越过群山,似乎能够看穿天边。
下了观景台,我们来到溪边,哪有一场斗牛赛,在河滩上,原本一动不动的牛听到号令后,便如发怒一般,直冲向对方,“砰”地一下撞到了一起,紧接着用尽全身力气顶了起来。
僵持一会后,一头牛脚下一滑,便被顶开。
获胜的牛由于惯性又向前冲了一段距离。
围观的人为获胜者叫好,获胜者也一同欢呼起来。
溪水并不深,涉水过河,河水甚是清凉。
过了河,离开斗牛赛场,沿着一条蜿蜒的小路走着,四周越来越寂静。
欢呼声,吵闹声已经遥不可闻,与原先的闹市完全不同,只有隔着墙听到的做饭声。
这座原本应该寂静的村寨终于在角落处展现了它原本的面目。
忽然看到有一些人正在作画,画风看起来像印象派的。
他们不断挥动画笔,将这一瞬间完美的光影与他们的恬静的内心用画笔记录下来。
中午的酒并没有喝多少,并且这种酒度数也不高,但是在这一刻,我却陶醉了。
酒不醉人人自醉。
标题:《西江千户苗寨——山间明珠,民族文化的绚丽画卷》坐落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的崇山峻岭之中,西江千户苗寨以其独特的地理风貌和浓郁的民族文化风情,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云雾缭绕的山谷之间。
这是一片承载着苗族千年历史记忆与生活智慧的土地,一个生动展示中国多元民族文化魅力的瑰丽舞台。
步入西江千户苗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依山而建、层叠错落的木质吊脚楼群。
它们沿河而立,密密麻麻,如繁星点点洒落在绿色的山峦之中,形成一幅壮观而富有诗意的立体田园画卷。
这些古老的吊脚楼,以木材为主材,结构巧妙,既适应了山区湿热气候,又充分体现了苗族人民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哲学。
苗寨内,青石板铺就的小径蜿蜒曲折,穿越于巷陌之间,连接起一座座朴实而又温馨的家宅。
每一块石板都仿佛镌刻着岁月的痕迹,每一处炊烟都是生活的诗行。
苗族妇女身着鲜艳的蜡染服饰,在街巷中穿梭往来,银饰叮咚作响,如同美妙的音符跳动在宁静的山寨之中。
每逢节庆之时,西江千户苗寨更显其活力四溢的一面。
芦笙悠扬,舞步轻盈,苗家人载歌载舞,共庆丰收与团圆。
长桌宴上,苗家阿妹们唱着敬酒歌,一碗碗醇厚的米酒传递着热情与祝福。
而“鼓藏节”、“苗年节”等重大节日活动,更是将苗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展现得淋漓尽致。
此外,苗寨中的苗族博物馆、刺绣工坊以及各类手工艺品店铺,都是深入了解苗族历史与文化的重要窗口。
精美的苗绣、银饰、蜡染等传统工艺,无一不体现着苗族人民卓越的艺术创造力和对美的独特追求。
综上所述,西江千户苗寨不仅是一个风光秀美的人间仙境,更是一部活生生的苗族历史文化教科书。
它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丰富的民俗活动及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向世人展示了中华民族大家庭中苗族这一支系的独特魅力,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不可或缺的一颗璀璨明珠。
【写景】记西江的千户苗寨_1000字西江千户苗寨位于贵州省遵义市赤水镇境内,是中国著名的民族文化旅游景点之一。
这里千峰环绕,河流蜿蜒,山区气候宜人,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修复,成为了一片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的净土,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游玩。
下面就来看一下我在这里的所见所闻。
一进入西江千户苗寨,我们就被眼前的景色所震撼。
寨子里为数众多的木质建筑散布在广阔的山谷之中,错落有致,彼此依依相依,构成一幅幅天然的画卷。
在阳光的照耀下,这些建筑显得分外光彩夺目,显得格外壮观。
在走访苗寨的过程中,我更是被这里的民俗文化深深吸引住了。
苗族人民是这片江南山水中的主角,他们长期以来一直在这里生活、繁衍、发展,留下了浓厚的民族文化气息。
这里的苗寨建筑保持着苗族传统的建筑风格,大都为木质结构,色彩缤纷,造型独特,是名副其实的“苗寨群落”。
在苗寨内,还有许多非常有特色的民俗文化活动,如芦笙、踩堂会、打糍粑等,这些活动都反映了苗族人民传统文化的精髓。
沿着这片苗寨的小道一直走下去,我们来到了西江的大门口。
这里的景色更是美不胜收。
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沿着山间流淌而过,青石板路一直向远方延伸,随着山势起伏,在蜿蜒曲折中,让人感到一阵惊奇。
沿着小溪漫步,远处的山峰、绿树、草地各显其色,让人心旷神怡。
这里的水清见底,鱼儿在水中游动,亭台楼阁与古树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幅唯美的场景画面。
在这里,除了赏景,还可以品尝到当地的美食。
苗族人民的饮食文化非常独特,他们有许多传统的美食,如酸汤鱼、苞谷、葫芦鸭等等,口味独特,蕴含着民族文化的感染力。
总之,这里的风景如诗画,苗寨群落文化也是独特的,苗族人民传承千年的文化风俗更是让我们叹为观止。
来到这里,你可以赏景、品尝美食、体验民俗文化,或者就是一场放松身心的亲近自然之旅。
它不仅是一个旅游胜地,更是一座充满着人文情怀的摇篮。
在这里,旅游与文化、自然与人文交融在一起,将给人们带来一种独特的、难以忘怀的旅游体验。
贵州之行-西江千户苗寨作文300字前言贵州省简称“黔”和“贵”,是一个山川秀丽、气候宜人、资源富集、民族众多的内陆山区省。
贵州是多民族聚居的省份,除汉族外,还居住着48个民族,各民族历史悠久,形成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和习俗。
每年五彩缤纷的民族节日达1000多个。
贵州少数民族粗犷豪放、热情质朴、丰富多彩的民族歌舞各具特色,成为贵州民族风情和民间艺术百花园中的奇葩。
贵州各民族人民能歌善舞、热情好客,它那浓郁的民族风情犹如醇美的茅台酒令人心醉。
侗家鼓楼和风雨桥、苗族吊脚楼、布依石头寨,精湛的银饰花带、绮丽的挑花蜡染、多彩的民族服装,侗族大歌、傩戏歌舞、芦笙铜鼓,壮观的斗牛大赛,惊险的上刀梯、下火海,都令人啧啧称赞,心仪不已。
第一天——西江千户苗寨贵州的少数民族十分多,有侗族、苗族…...今天,我要走进颇有风味的苗寨,感受苗族的风味及苗族人的热情。
哪里的苗家最多呢?当然是西江的千户苗寨,那里有近1400多户居民,个个都是土身土长的苗族人。
一进大山,就呼吸到了新鲜空气,打开车窗,一阵阵凉风朝脸上吹来,感觉好极了!车子开了近1个小时,才到西江千户苗寨。
千户苗寨四面环山,重峦叠嶂,梯田依山顺势直连云天,白水河穿寨而过,将西江苗寨一分为二。
我们的车穿过一座桥,开上了山顶,到了千户苗寨的最高点。
当车子开进的时候,一群穿着鲜艳衣服的苗族人正在欢迎我们,他们有的在吹奏芦笙,有的在跳舞,也有的在放鞭炮。
下了车,他们就立马迎上来,向我们问好。
大家往里走进,发现他们的房子大多为吊脚楼,吊脚楼多为三层,基座以青石、卵石垒砌,一层圈养牲畜,二层住人,三层为粮仓。
居住层有长廊,围有木栏,设有长凳,苗家姑娘多在此挑花刺绣,人称长廊木凳为"美人靠"。
这时,热情好客的苗族人拥了上来,他们手里拿着各式各样的苗族衣服,请我们穿上,妈妈穿上了一件红色的长服,衣服上绣着许许多多鲜艳的花纹,有红色、蓝色、绿色、橘色的,五彩缤纷;头上戴着一个银色的头饰,头饰上有花,有星星;如果摇几下头,那些银器还会沙沙作响呢!真像一位苗家妇女。
关于西江千户苗寨民族文化的社会实践报告全文共5篇示例,供读者参考关于西江千户苗寨民族文化的社会实践报告1正如我的家乡——中山——一直标榜的那样,这座拥有自年至今的历史的城市,拥有者它独有的文化。
中山有着一个不能不提的身份:孙中山的故乡。
在中山,尤其是城区以及翠亨,能很清晰的感受到孙中山留下或者说是后人留下的印记。
孙中山故居、中山纪念堂是中山的两个热点旅游景点,后者也许没有了以前的辉煌,但孙中山故居作为直接和伟人生前的生活挂钩的地方,现在依旧拥有着无数的旅客。
这一点直接体现在节假日景区门口等待入场的队伍,可想而知在门票还没免费的年月里,孙中山故居这一景点的门票钱为中山gdp奉献了多少力量。
除却孙中山这一城市名片,中山也有着许多自古代沉淀下来的文明古迹,虽说很多在十年动荡中被破坏,但得益于后人的修复,不少传统文化得以重新展现在世人的面前。
比如说,沙溪镇龙瑞村的刘氏宗祠。
这类经历风雨得以重生的文明古迹,可能不会得到过多的关注,可它们拥有的,却是最原初的情怀。
在今年春节期间,作为每年的固定活动,我在大年初一和几位亲戚趁着到云汉(沙溪镇)的外公外婆家拜年时一起去北帝庙上香祈祷。
这世上神存在与否在我们这些平民心中早已不重要,去寻访这些古庙,在那里上香虽说是形式,但我们去哪里追溯的,是已经消逝的童年时光。
除了文明古迹,中山的民间艺术也是不可忽略的。
中山民间艺术丰富,其中有中山民歌、舞龙狮鹤凤、崖口飘色等。
中山是民歌之乡,民间流行的民歌有咸水歌、高棠歌、大缯歌、客家山歌、鹤歌、姑妹歌、渔鼓、龙舟、小调儿歌等,其中以咸水歌和高棠歌最有特色,这两种民歌已有多年的历史,流行于坦洲镇等大沙田区。
中山舞龙分为木龙、火龙、金龙、沙龙、草龙、游龙、板龙、云龙等8个种类。
20xx年,坦洲咸水歌、小榄菊花会、沙溪凉茶被纳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南朗崖口飘色、五桂山白口莲山歌、沙溪鹤舞、黄圃麒麟舞、黄圃飘色等5项民间艺术形式被纳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
2023.1154祝您健康我去过贵州几次了,今又抵达,之后在贵阳待了两天,便前往心仪已久的西江千户苗寨。
葱茏的山峦、洁白的云朵、碧翠的田野……车窗外的风景不断变换,在不知不觉中已到了200多千米外的目的地。
我抬眼望去,四周群山环绕,重峦叠嶂,鳞次栉比的吊脚楼随山势起伏绵延,层叠而上。
耳畔响起汩汩流水声,一条河宛如玉带,将苗寨一分为二。
我一直以为西江千户苗寨之所以叫西江,是由于西江穿寨而过,现在才知此河不叫西江,而是叫白水河。
西江是苗语音译,意为苗族西氏支系居住的地方,后来陆续有其他苗族分支加入。
在我眼里,千户苗寨就像一位藏在深山中的绝世美人,初见已怦然心动。
石板道古朴自然,临河一侧铺就木栈道。
我在寨子里随性穿行,吊脚楼形状各异、大小不一,如入迷宫。
吊脚楼的名字很形象,因楼通常建在山坡上,◎ 唐红生有高低落差,须前后分别竖立长短柱子,才能确保每层楼分别处于一个平面上,这就形成了半边着地、半边吊脚的“吊脚楼”。
吊脚楼多半为3层,一楼存放农具,豢养牲畜;二楼住人;三楼为粮仓。
我的目光落在二楼,长廊轩敞,一条长凳的外围是木质栏杆。
苗家女子常在此挑花刺绣,也可聊天、乘凉,因而有个贴切的名字——美人靠。
房顶盖着一片片黑瓦,四个角微微翘起,连同带花纹的窗棂、厚实的木板门,无不散发淡淡的古木香味和烟火气息。
除了吊脚楼,风雨桥也有特色。
风雨桥多建于交通要道的河流上,通常由桥、塔或亭组成,因行人过往能遮风避雨而得名。
白水河上有好几座风雨桥,如一颗颗巨大的纽扣,把两岸紧紧地连在一起。
我仔细观看二号风雨桥——嘎铥僦。
嘎铥在苗语里是螃蟹的意思,僦是桥之意。
桥面两旁设置栏杆、长凳,形成了长廊式走道。
长廊上面还用大大小小的梁木榫卯构建了廊顶,刮风2023.1155祝您健康下雨时方便行人躲雨,平时也可歇脚。
亭子的檐角翘起,顶端雕有宝葫芦和仙鹤等吉祥物,工艺精美。
无论河水或湍急或平静,风雨桥气定神闲,似在岁月中遐思。
路两边的店铺门面不大,一家挨着一家。
侗族苗寨心得体会500字(优质5篇)侗族苗寨心得体会500字篇一五谷丰登的大地,绿水青山的家园,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着独特的风俗民情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而在中国的南方地区,有着一座座侗族苗寨,这些苗寨不仅保留了古老的民俗风情,还展示了侗族苗族人民坚韧不屈的精神和独特的生活方式。
近期,我有幸游览了侗族苗寨,深深地感受到了这里的独特魅力,使我对中国的少数民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首先,侗族苗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些苗寨位于山区,环境幽美、空气清新,苗民们依山傍水而居,住在坚固的竹楼里。
走进这些苗寨,我仿佛来到了另一个世界。
整个苗寨布局严谨,房屋错落有致,犹如一幅山水画卷。
每个屋子的门前都有一片绿色的稻田,一颗颗欢快的稻谷摇曳生姿,让人不禁陶醉于这样的美景之中。
另外,苗寨中还有许多古老的风俗和传统,比如隆重的苗族歌舞活动,每个村寨的苗族人民都会穿上锦衣华服,载歌载舞,向着上天祈福,祈求风调雨顺。
这些印象深刻的风景和民俗让我感叹不已,也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到了苗族人民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背景。
其次,侗族苗寨的民俗风情给了我许多启示。
苗族人民勤劳善良,他们尊重自然,尊重他人,团结一心,竭尽所能地保护家园。
他们种田、做衣、砺剑,将自己的家园建设得更加美好。
还有苗族人民的文化底蕴,他们保留了古老的传统文化,比如苗族的手工艺品,每一个细节都经过精心制作,寓意深远。
我从中明白到,只有保留和传承民族的文化底蕴,我们才能更好地了解自己,也才能走得更远。
再次,苗寨里的苗族人民淳朴善良,让我深感温暖。
他们敞开心扉,待人如友,对待客人更是热情周到。
有一次,我在一个村子里迷路了,一个苗族老人看到后,主动带我回到了酒店。
在短暂的相处中,我感受到了苗寨里人民的善良和热情。
他们虽然生活条件简单,但是却保持着乐观向上的心态,对生活保持着积极的态度。
这种善良和热情让我学到了很多,也让我更加明白了,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和坎坷,但只要心怀善意,对待他人友好,我们就会变得更加幸福快乐。
贵州西江千户苗寨的导游词范文贵州西江千户苗寨是国内少有的保存完好的苗族古村落,也是中国优秀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它在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东部,坐落在西江上游岸边,多年来吸引了众多的游客前来旅游观光。
今天,我将带您走进这个用苔石垒成的山寨,领略苗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一、历史背景贵州西江千户苗寨是一个非常古老的村落,其根源可以追溯到明朝。
在古代,苗族同种族的人分布较为分散,所以形成了许多小村庄和乡镇。
这也造成了苗族文化的独特性和全国较少人民也对苗族社会有充分认识的现象。
从明朝开始,苗族逐渐向西南方向迁徙,形成了今天的苗族分布图。
而贵州西江千户苗寨就是苗族长期居住的一个重要村庄。
二、寨子特点贵州西江千户苗寨寨子整个建筑群规模庞大,古老典雅,是苗族文化的重要代表。
寨子依山而建,广场、街巷、房屋、阁楼、铺街等构成了典型的苗族建筑风貌。
寨子周围有万亩茶园和一个碧波荡漾的大水库。
寨子内有许多著名的景点,如“贵州十大特色建筑”之一的苗式土楼、两公里长的百家街和一百多个苗族家庭的家庭工艺品展示区,这些景点都延续了苗族民俗文化的精髓,具有很高的观赏性和实用性。
抛开这些景点,寨子的最大特色还是其原始的民风民俗,它代表了苗族人民坚持自己文化的精神,也是赢得游客喜爱的重要原因。
三、旅游区位贵州西江千户苗寨,位于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境内,距毕节市区约60公里,交通十分便捷。
旅游区内有寨子内部的交通工具,游客可以体验寨子的文化和习俗,感受典型苗族村落的风味和精髓。
同时,您也可以开汽车在寨子周围转悠,体验非常典雅古香的苗族生活。
总之,贵州西江千户苗寨的旅游价值不光体现在风景如画的建筑、流传千年的民俗文化上,更在于它代表了苗族人民对于自己文化的坚持和传承。
在您走进这个充满魅力的苗族村落时,您会感受到苗族文化的神奇魅力。
描写千户苗寨美景的句子千户苗寨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中国最大的苗族聚居地之一。
这里山清水秀,风景如画,被誉为“人间瑶池”。
以下是对千户苗寨美景的描写:1. 绿意盎然的千户苗寨,四季如春,山间草木葱茏,花开不绝,给人一种置身于童话世界的感觉。
2. 身临其境的千户苗寨,仿佛进入了一个神秘的世界。
苗族民居错落有致,红砖绿瓦,巧妙地融入了自然环境中。
3. 在千户苗寨的山路上漫步,可以欣赏到令人陶醉的美景。
山势起伏,层峦叠嶂,山谷中清澈的溪水潺潺流淌,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
4. 千户苗寨的夜晚更是美不胜收。
当夜幕降临,苗寨的灯火通明,星光点点,如同仙境一般,让人流连忘返。
5. 在千户苗寨的山上,可以俯瞰整个苗寨的美景。
苗寨错落有致,犹如一幅巨大的画卷展开在眼前,令人叹为观止。
6. 千户苗寨的秋天,是一幅丰收的季节。
稻谷金黄,稻穗饱满,一片丰收的景象,给人一种宁静和谐的感觉。
7. 千户苗寨的冬天,银装素裹,雪景如画。
松柏挺拔,雪花纷飞,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
8. 千户苗寨的春天,万物复苏,花开满山。
桃花、梨花、杏花竞相绽放,五彩斑斓,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9. 千户苗寨的夏天,清凉宜人,山间气温适中。
绿树成荫,小溪流淌,给人一种凉爽舒适的感觉。
10. 千户苗寨的日出和日落都是绝美的景色。
当第一缕阳光洒在苗寨上,或者夕阳西下,苗寨的美景更是令人陶醉。
千户苗寨美景如诗如画,每一幅景色都让人流连忘返。
这里的自然风光与苗族文化相得益彰,令人心旷神怡。
无论是山水之美还是民居之雅,都让人为之倾倒。
千户苗寨是一个值得一游的地方,绝对令人难忘。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边远贫困地区民族村寨旅游发展的省思——以贵州西江千户
苗寨为中心的考察
作者:何景明, HE Jing-ming
作者单位:贵州大学人文学院,贵州,贵阳,550025
刊名:
旅游学刊
英文刊名:TOURISM TRIBUNE
年,卷(期):2010,25(2)
被引用次数:3次
1.张希才西江旅游产业带动效应明显 2009
2.梁定华;罗茜美丽征服--西江苗寨三次"大露脸" 2008
3.贵州省雷山县旅游局雷山县旅游志 2007
4.查看详情 2009
5.从市场竞争策略上看,首先应寻求品牌和品质竞争,价格竞争是下策
6.宋美芬是寨里的刺绣能手,"光卖刺绣就赚了近万元,加上经营农家乐,比以前强到天上去了".她家新修的三层木质吊脚楼尚未完工,就已经花了35万元,"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一辈子也挣不了这么多钱."阿依家经营的农家乐是寨里比较好的一家.近10个月来.收人有七八十万元,算下来全年能挣到百万元左右.2008年她家贷款了40万元新修"苗家乐",2009年9月笔者调查时已全部还清贷款
7.例如望乡楼集聚了玩乐、餐饮、住宿为一体,有标准间共46间,24小时提供热水冲凉和电信宽带上网,一次性可容纳80人同时人住.可供上100人吃长桌席和篝火晚会使用
8.据景区管理人员介绍,今年有80多个农户提交了建房申请,因古村落保护等原因,目前尚未审批,农户们对此意见很大
9.门票针对散客收费60元/人,团队游客40元/人
10."西江景区仅运行费就达600多万元/年",景区管理人员给笔者算账道."其中,用于保洁、歌舞表演、管理等200多人的工资支出300多万元;行政运行费100万元;消防支出100多万元;文化保护奖金支出150万元.这还不包括宣传费.有人说可以采取丽江的模式,通过税收来补充经费不足问题.但是西江与丽江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旅游业还处于成长初期.对经营者实行低税征收政策,例如,从2008年至2009年8月,景区税收仅46万元,这对维持景区的运行可以说是杯水车薪"
11.雷山县西江风景名胜区管理局雷山县西江景区旅游发展情况的汇报 2009
12.王唯惟;王良范雷公山苗族 2008
13.梁治平在边缘处思考 2003
14.刘锋"鬼蛊"的想象与建构--以黔东南苗族聚居区为中心的考察[期刊论文]-思想战线 2007(05)
15.道格拉斯·C·诺斯;杭行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 2008
16.Erik Cohen;巫宁;马聪玲;陈立平旅游社会学纵论 2007
17.Mike Crang;王志弘;余佳玲;方淑惠文化地理学 2003
18.瓦伦·L·史密斯;张晓萍;何昌邑东道主与游客--旅游人类学研究 2002
19.贵州省人民政府贵州概况 2009
20.2009年8月,有关部门对"苗家乐"经营户提高用电收费标准,由按居民用电标准改为按商业用电标准收费,引起经营户集体抵制.村民称自己家人的生活用电量占相当部分,坚持按居民用电标准缴费
21.新华网贵阳2009年7月18日电,贵州西江"千户苗寨"给老房子发放"养老费",以奖励2009年上半年在民族文化保护工作中成绩突出的村民户.奖金来源于景区门票收入的一部分.发放奖金总额为76.26万元,涉及1178户村民.奖励金最高为1521.5元.但笔者调研发现,到9月1日止,奖金尚未发放到村民手里.尽管政府一再承诺兑现,但村民对此并不放心
22.例如鼓藏头唐守成并不反对收门票,但认为门票价格还需要商议
23.例如在苗绣品交易中,本寨人可以赊帐,但外来人则需支付现金
24.根据王唯惟和王良范的研究,西江苗寨猪肉作为礼物的交换模式,事实上起着分段消费的功能,具有明显的经济学意义
25.与西江同处一县的上郎德苗族村以"工分制"为基础,以集体分配方式的社区参与模式,避免了贫富差距过大以及对客源的争夺.另外,笔者调研的云南彝族阿细人村--可邑村也采取集体分配的社区参与方式.在我国集体分配制度已经终结的今天,向我们提出一个问题:主流社会认为最有效率的制度文化是否理所当然地适用于所有地区而加以推广
26.笔者调研的镇山布依族村寨也有类似禁忌和处理方式
27.为游客表演的芦笙舞与民间仪式性跳芦笙是有区别的.尽管新修了大型的芦笙舞场地,但村民们举行仪式时还是在过去的小芦笙场跳舞
28.此外,13年一轮的"吃鼓藏"也要举行大型的跳芦笙活动.但"鼓藏节"结束之后的3年内,甚至在过苗年时也不能跳芦笙的.因此,算起来13年的时间跳10次芦笙
29.寨老为苗寨首领.鼓藏头为苗寨世袭的宗教首领,司职鼓藏节等祭祀活动.活路头司职与农业有关的仪式
30."地方性知识"是当地人的实际管理方式,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当地的"民法"
31.2002年笔者曾在四川省理县桃坪羌寨调查时,村民们抱怨由于旅游业发展,导致贫富差距扩大,羌寨原先和睦、互助的氛围有所改变.更多的村民则抱怨管理部门对景区管理不力(如私吞门票收入或部分游客不买门票现象普遍),以及村民没有分享到足够的利益(如没有按约定的比例给村民以门票收入提成)等,从而引发冲突.并出现村民主动带领客人强行冲关、不买门票的现象.2002年春节,村民自发组成验票组监督政府门票管理,后被管理部门勒令撤销.村民们对此怨声载道
32.苗族传统文化"均质化"特征突出,例如某村民特别富裕或贫困、美貌或丑陋,就易被视为"蛊"而加以孤立和妖魔化."鬼蛊"观念嵌入苗族社会分类的系统之中,建构了我群与他群的界限,从而实现了群内资源的稳定利用和自身社会的高度整合
33.笔者认为,苗族传统文化中"对权力与权威的推崇"也是原因之一
34.此前,往返凯里与西江,均需绕道雷山县城,单程耗时2小时30分以上.公路开通后.从凯里到西江只需约40分钟就可到达,交通条件大为改善
1.蒋焕洲贵州民族村寨旅游发展与新农村建设互动关系及实现路径研究[期刊论文]-安徽农业科学 2010(22)
2.刘俊.楼枫烨旅游开发背景下世居少数民族社区边缘化——海南三亚六盘黎族安置区案例[期刊论文]-旅游学刊2010(9)
3.陈志永.王化伟.毛进社区主导转向政府主导——西江苗寨旅游发展模式演变的调查分析与评价[期刊论文]-黑龙江民族丛刊 2010(5)
4.刘俊.楼枫烨旅游开发背景下世居少数民族社区边缘化——海南三亚六盘黎族安置区案例[期刊论文]-旅游学刊
2010(9)
本文链接:/Periodical_lyxk201002015.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