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阶段我国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

现阶段我国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

现阶段我国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
现阶段我国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

现阶段我国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

我国的新型民族关系:我国各民族建立起了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1)民族平等

①含义:各民族具有同等的地位,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享有平等的权利;履行相同的义务。

②依据:

A、理论依据:是马克思主义在民族问题上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认为,各民族在发展程度上的差别是历史的、地理的、社会的诸多因素造成的,而民族之间没有优劣之分。各民族人民都是人类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都对历史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因此,各民族应一律平等。

B、事实依据:我国各民族都对人类历史发展做过贡献。

C、法律依据: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

③表现:

第一.各民族在政治权利、社会地位上实现了平等;

第二.各民族在发展经济、文化方面享有平等的权利;

第三.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平等权利。

在我国,各个民族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一切领域,都享有平等的权利,承担相同的义务,真正实现了各民族的平等。但由于历史的原因,造成少数民族在经济、文化方面还处于相对落后的状况,不可能在短期内解决,因而影响了平等权利的充分行使。所以,我国采取一定的特殊政策,对少数民族给予帮助和照顾。

2)民族团结:

①含义:是指各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的和睦、友好和互助、联合的关系。

②意义:加强民族团结对国家统一、社会的稳定、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等有着重要的意义。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和各民族的共同愿望,也是当今世界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标志之一。反对大民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同极少数民族分裂分子进行斗争,维护祖国统一和各民族团结。

③妨碍因素:极少数民族分裂分子的破坏活动,大民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的影响。

3)各民族共同繁荣:

①含义: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教育、科学、文化等各项事业都得到发展,各民族自身得到发展进步,民族素质得到提高。

②依据:在我国,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和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是统一的。目前,我们各民族的发展还很不平衡,民族之间还有一定的差

距,只有坚持共同繁荣原则才能最终达到全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也只有民族共同繁荣才能为民族平等和团结提供保障。

③实现途径:首先要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国家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支持;同时需要民族地区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发挥自己的创造性、积极性,充分利用民族地区的优势;还需要发达地区的支援,先富帮后富,达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党的民族政策的基本内容:

1、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2、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政策;

3、大力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政策;

4、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政策;

5、积极发展少数民族教育文化事业政策;

6、保障各民族使用发展语言文字政策;

7、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政策;

8、尊重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9、同少数民族上层爱国人士建立统一战线政策;

10、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民主改革的政策。

党的十七大报告的第六部分,在论述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问题时,指出:壮大爱国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对于增进团结、凝聚力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促进民族关系和谐就要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民族区域自治是指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1)、有利于维护祖国统一。

2)、有利于保障各少数民族在政治上的平等权利。

3)、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自治权利和主人翁地位。

4)、有利于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5)、有利于增进民族团结,加强边防建设,巩固国家安全维护祖国统一。

现阶段我国实行民族政策的取得的成就:

对比:

解放前

1、生产关系发展不平衡

少数民族生产关系和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展现了一部活的社会发展史。

在原始社会阶段有60——70万;在奴隶社会阶段有100万彝族;在农奴制阶段有400万藏、傣等民族;在封建社会阶段有3000万回、满等民族。

2、极度贫苦的历史起点

以狩猎为生的鄂伦春等民族的主要生产工具是自制的弓箭和扎枪,以农业生产的独龙、布郎等民族的主要生产工具以木制、竹制为主,和汉族邻近的少数民族,铁制工具少,多从汉族地区输入。

3、经济基础薄弱人民生活困苦

以新疆为例:

1949年,全疆工农业总产值仅有41761万元(按1952年不变价格计算),其中,农业总产值33743万元,工业总产值为8018万元,工业产值仅占工农业总产值的19.2%。全疆只有38个邮政局,50%以上的县城没有邮电机构。

解放前,新疆的卫生事业十分落后,是我国严重缺医少药的地区之一。

当时全疆的医疗卫生机构仅有54所,从业人员534人,其中医师只有18人,平均每千人有卫生技术人员0.08人。有病床696张,平均每千人占有病床0.15张。有两台X线机和4台显微镜;卫生防疫及妇幼保健工作一片空白,婴儿死亡率达420‰~600‰。孕妇死亡率为150/10万人,人均期望寿命只有30岁。20多万平方公里的阿勒泰草原上,只有3所极为简陋的卫生院。世世代代生活在帕米尔高原上的牧民,几乎没有见到过医生。

新中国成立前,新疆几乎没有现代工业。1949年,全疆仅有工业企业363家,其中347家是私营手工业作坊和个体手工业,只有16家设备简陋、规模很小的工厂,工人900多人,工业总产值9800万元。工业产品仅有煤、盐、皮革、红砖、面粉、食油、硫酸等10多种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所需要的工业品和日用品,主要靠内地供应和从国外进口。

解放后,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变化

1、经济增长

2008年,新疆生产总值达4203.41亿元,比1952年增长341.46倍;按可比价计算,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1952年的166元提高到2008年的19893元,增长119.84倍。

2、现代工业从无到有

工业:1951年——1954年在国家、人民解放军及新疆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建成八一钢铁厂、七一棉纺厂、苇湖梁电厂、十月拖拉机厂等一批现代化企业,结束了新疆没有现代企业的历史。

3、交通迅猛发展

铁路:兰新线1952年设计,1962年12月19日通车到乌鲁木齐,1963年正式通车,从此结束了新疆没有铁路的历史。1974年4月—1984年8月南疆铁路吐鲁番至库尔勒通车;1994年兰新线复线建成通车;1999年南疆铁路库尔勒西至喀什建成通车。

公路:1950——1957年先后修建了新疆至西藏、喀什至和田等重要公路。1958——1979年修建了乌鲁木齐至库尔勒、独山子至阿勒泰等三条干线公路;南北疆主干线路全部黑色化;穿越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沙漠公路,是世界上首次在流动性大沙漠上修筑的长距离高等级公路。

民航:新建扩建民航机场11座。

石油:1959年克拉玛依至独山子原油输油管线建成,标志着新疆长距离管道运输事业发展的开始。

邮电:截至2001年,全疆共有2781处邮电局和电信营业网点。

4、社会、经济全面发展

教育:2004年与1949年相比,小学由1335所增加到6221所,中学由9所增加到1929所,中等专业学校由11所增加到99所,高校由1所增加到29所。

人均寿命:平均期望寿命延长到71.12岁。1985年新疆被国际自然医学会列为世界上四个长寿地区之一。每百万人口百岁老人数居全国之冠。

收入:2005年新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990元。

5、国家从各方面帮助支持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和进步。

1955年国家设立“民族地区补助费”,1964年设立“民族地区机动金”,并采取提高少数民族地区财政预备费的设置比例等优惠政策,鼓励少数民族发展经济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仅上述三项优惠政策,到1998年国家累计补助达168亿元。

6、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50多年以来,在国家的支持和帮助下,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据不完全统计,1955年至1998年,中央财政累计对新疆定额补助和专项补助共664. 4亿元,1998年至2004年,中央对新疆各项补助累计1197.21亿元,新疆的基本建设投资中,80%是中央安排的;新疆的财政支出中,50%以上是中央财政补助的。

7、党和国家还从政策、人才和干部等方面给与了新疆巨大的支持。

新中国成立初期,新疆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不足千人,目前已近50万人,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500倍。民族干部得到最好的培养的发展,各项事业得到了大发展。目前,自治区地(市)、县(区)行政首长86%为少数民族干部,全新疆少数民族干部达到34.8万人,占全区干部总数的52%以上。

8、民族区域自治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充分保障各族人民享有平等的政治权利。

最主要的是要保障各民族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像新疆的一些县级人民法院在诉讼中就是使用维吾尔族语言开庭,用维吾尔族文字出具法律文书,对维吾尔族与其他民族当事人的诉讼,法院给当事人提供翻译。在教育、文化、广播电视和日常生活各方面,更是广泛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在新疆各民族人民都可以看出党和政府的投入是越来越大了。

我国的宗教政策包括四方面:

1.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2.国家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3.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4.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在50年代初期,中国共产党对宗教情况作了科学分析,提出了中国宗教具有“五性”的基本特点,即:群众性、民族性、国际性、复杂性、长期性,这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国情相结合的科学概括,是中国共产党正确处理问题、制定宗教工作方针政策的重要理论依据。

我国不仅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还是一个多宗教国家。宗教的长期性、群众性、民族性、国际性特点决定了我国宗教关系也是十分复杂的。

宗教方面的形势总体上是好的,但需要进一步重视存在的矛盾和问题。能否处理好宗教问题,关系到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关系到推进两个文明建设,关系到加强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维护国家安全和祖国统一,关系到我国的对外关系。妥善处理好宗教关系的主体是党和政府的各级领导干部,要坚决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即全面正确地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国家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教会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同时巩固和发展对宗教界的爱国统一战线。努力提高处理宗教矛盾的执政能力。

1、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加强信教和不信教群众的团结。

2、国家要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强化用法律手段处理宗教矛盾。

3、果断妥善处理因宗教因素引起的社会矛盾乃至突发事件。

4、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5、依法稳准狠地打击利用宗教进行破坏和颠覆的敌对势力。

6、努力做好爱国宗教人士工作。

7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我国民族与宗教政策的意义

我国民族与宗教政策的意义 民族宗教政策法规知识----- 1、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是什么? 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既尊重群众信仰宗教的自由,又尊重群众不信仰宗教的自由。依法管理宗教活动规范有序进行。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切实加强爱国宗教团体和宗教教职人员队伍建设,增强自养能力,形成一支政治上靠得住、学识上有造诣、品德上能服众的宗教教职人员队伍,保证宗教组织领导权牢牢掌握在爱国爱教的人士手中。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鼓励和支持宗教界发扬爱国爱教、团结进步、服务社会的优良传统,对宗教教义作出符合社会进步要求的阐释。 2、什么是民族平等的政策?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历史长短、发展程度高低,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一律平等,不允许对任何民族进行歧视和压迫;不论是聚居还是散杂居的各民族,均以平等的地位参与国家事务和地方事务。 3、什么是民族团结政策? 国内各民族的团结是党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互相离不开,全国56个民族结成一体,谁也离不开谁;各民族只有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才能实现共同的繁荣与发展。 4、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是党对宗教问题的基本政策。宗教信仰自由,就是说:每个公民既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有信仰这种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种宗教的自由;有过去不信教而现在信教的自由,也有过去信教而现在不信教的自由。 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在多数群众不信教的地方,要注意尊重和保护少数信教群众的权益;在多数群众信教的地方,要注意尊重和保护少数不信教群众的权益。要坚决纠正干涉宗教信仰自由、排斥和歧视信教群众、侵犯宗教团体和宗教活动场所合法权益的现象,也要坚决纠正排斥和歧视不信教群众以及信仰不同宗教群众的现象。 宗教信仰自由不等于宗教活动可以不受任何约束。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首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要把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承担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政策的义务。宗教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范围内活动,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反对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破坏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宗教活动不得妨碍社会秩序、工作秩序和生活秩序。 5、为什么要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宗教不仅是一种意识形态,也是一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实体,对于涉及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宗教事务,必须依法予以管理。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体现,是规范宗教事务管理、推动宗教工作走上法制化、规范化轨道的客观要求,是做好新形势下宗教工作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宗教活动规范有序的必要举措。 依法对宗教事务进行管理,是指政府对有关宗教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贯彻进行行政管理和监督。对宗教活动的管理是政府对社会活动进行管理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一方面是通过贯彻执行党和政府的宗教政策、宗教法规,协调宗教界与各有关方面的利益,政府依法保护宗教团体和寺观教堂的合法权益,保护宗教教职人员履行正常的教务活动,保护信教群众正常的宗教活动;一方面是要限制不正常的宗教活动,防止和制止不法分子利用宗教和宗教活动进行的违法犯罪活动,抵制境外敌对势力利用宗教进行渗透。

乡镇民族宗教政策法规进校园活动方案

乡镇民族宗教政策法规进校园活动方案 民族宗教政策法规与中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密切相关,为普及民族宗教政策法规,推动民族宗教政策法规宣传教育工作深入校园,根据县有关文件精神,决定在X镇小学开展“民族宗教政策法规进校园”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开展活动的意义 通过开展“民族宗教政策法规进校园”活动,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宗教观和无神论思想,从小学生抓起,使我镇广大小学生进一步学习并掌握一些相应的法律法规,逐步增强民族团结意识和良好的道德意识,增强识别和抵御违法活动的能力,树立讲科学、树新风的道德情操。 二、活动的具体措施及要求 (一)活动内容 根据不同学龄阶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有针对性地开展民族宗教政策法规教育。 主要内容为:《宪法》中关于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的规定;党对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政策;党和国家对少数民族语言和风俗习惯的政策;国务院《宗教事务条例》对正常的宗教活动提出的要求,对非法宗教活动的界定等。 (二)活动形式 学校要结合实际,通过形象生动、适合学生特点的教育

方式,向学生宣传有关民族宗教政策法规。 具体做到“六个一”,即上好一堂内容丰富的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法规课、印发一份宣传民族宗教政策法规小资料、办好一期民族宗教政策法规板报、搞好一次民族宗教政策法规橱窗展、组织好一次民族宗教政策法规专题活动、形成一个完整的民族宗教活动记录。 (三)活动要求 1.目标要明确。 通过组织开展“民族宗教政策法规进校园”活动,使我镇广大小学生以及学生家庭了解掌握相关民族宗教方面的政策法规,进一步增强全社会民族宗教意识。 2.工作要落实。 学校要结合实际,全面部署开展“民族宗教政策法规进校园”活动,对照要求及时制定实施方案,并认真组织落实,全面做好相关的宣传报道工作,及时上报好的做法和典型经验。 3.措施要细化。 要有针对性地选择民族宗教方面的政策法规进行学习。对小学生,主要普及有关民族宗教的政策法规,培养他们爱国意识以及分辨是非的能力,从小养成讲科学、讲纪律、讲道德的好品德。 对学生,要着重进行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宗教观和民主与法制观念教育,掌握《宪法》中关于民族宗教方面的规定,

民族宗教政策法规知识6

民族宗教政策法规知识6 三、旗帜鲜明地坚持教育与宗教相分离的原则 我国法律尊重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也要求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教育事业以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我国实行教育与宗教相分离的原则,严禁在国民教育各级各类学校中传播宗教、发展信徒、设立宗教活动场所、举行宗教活动、建立宗教组织,任何宗教都必须遵守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 1.宪法规定不得利用宗教进行“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根本大法,其中明确规定:“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我国的教育制度是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相适应的,宪法的这些规定,明确了我国实施教育与宗教相分离的根本法律依据。 2.教育法明确“国家实行教育与宗教相分离”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是我国教育工作的根本大法,是依法治教的根本大法。我国教育法明确规定:“国家实行教育与宗教相分离。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学校有权拒绝任何组织和个人对教育教学活动的非法干涉。”这一规定,既是我国教育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基本要求,也是我国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的体现。在我国的国民教育中,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坚持无神论,反对有神论。坚持教育与宗教相分离,是各级各类国民教育学校特别是高校的法定义务和基本职责。 3.国民教育各级各类学校不得组织和举行宗教活动

民族宗教政策理论法规知识测试题及答案

新源县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理论法规知识测试题 一、填空题(20分,每空2分) 1、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民族工作的主题是()。 2、自治州党委提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奋斗目标是( )。 3、清朝政府于()年建立新疆省。 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教育条例》规定,“三史”教育是指()()()。 5、新疆精神的是指()()()()。 二、单选题(10分,每题2分) 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中国西北边陲,面积166平方公里,约占中国国土总面积的(),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 A 、四分之一 B 、五分之一 C 、六分之一D、七分之一 2、少数民族干部在学习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同时,也要学习()。 A、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规范文字 B、汉语 C、汉字 D、外语 3、国家在()举办民族中学或者在普通中学开设民族班,招收少数民族学生实施中等教育。 A、沿海地区 B 、内地省市C、发达地区D、沿海省市 4、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宗教教职人员在()的基础上开展对外交往。 A 、平等互利 B 、团结互助C、交流提高D、友好平等 5、处理民族关系,我国坚持()的基本原则。 A、民族平等、民族尊重和民族共同发展 B、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C、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发展 D、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相互尊重 三、简答题(30分每题6分) 1、什么是民族风俗习惯? 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教育条例》第九条对不得破坏

民族团结是如何要求的? 3、新世纪、新阶段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是什么? 4、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5、《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教育条例》第三十七条对破坏民族团结如何追究责任? 四、论述题(40分) 1、零散朝觐有哪些危害?(15分) 2、“瓦哈比”极端思想的危害?(15分) 3、你认为父母让不满18岁的孩子封斋、非法学经是否正确?(10分) 新源县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理论法规知识测试题答案 一、填空题 1、(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2、(到2015年创建成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州) 3、(公元1884) 4、(新疆历史)(民族发展史)(宗教演变史教育) 5、(爱国爱疆)(团结奉献)(勤劳互助)(开放进取) 二、单选题 C A C D B 三、简答题 1、答:是指一个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相沿久积而形成的喜好、风尚、习俗和禁忌等,它表现在饮食、服饰、居住、婚姻、生育、丧葬、节庆、娱乐、礼节、生产等方面。 2、答: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散布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言论,不得收集、提供、制作、发布或者传播不利于民族团结的信息,不得实施破坏民族团结、煽动民族分裂的行为。 3、答: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4、答:每个公民既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有信仰这种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种宗教的自由;在同一宗

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法规知识课教案2

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法规知识课教案 授课教师:李鹏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民族区域自治的涵义、重要性。 2、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什么。它们都有哪些自治权。 3、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优越性 能力目标: 1、通过学习、认识到民族区域自治的重要性 2、通过学习、懂得民族区域自治的优越性,从而在现实生活中维护。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非常符合我国国情的,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从而在现实生活中热爱维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通过自己家乡的巨变,从而感受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重要作用。 3、通过学习认识到国家集中统一领导和少数民族区域自治的关系。教学重点: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内容 2、民族区域自治的优越性 教学难点:大量培养少数民族干部。 教学方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开辟了中国各民族()的新时代。 2、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和根本政策是什么? 3、什么是“三个离不开”、“三个尊重”? 4、各民族平等的基本出发点、名族平等的核心分别是什么?。 5、我国各少数名族享有平等权利的主要标志? 6、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 7、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8、如何加快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9、加快民族地区的发展、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 二、导入新课 三、进行新课 (一)展示学习目标: 1、民族区域自治的涵义、重要性?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3、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有哪些自治权? 4、大量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重要性? 5、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优越性? (二)、学生自学 (三)达标测评 1、民族区域自治的涵义、重要性。 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1)建立民族自治地方 以一定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域为基础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和国家的关系 (2)设立自治机关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自治区主席、自治州州长、自治县的县长由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 (3)自治机关依法行使自治权 自治权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 3、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有哪些自治权? (1)、自主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 (2)、享有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权利。 (3)、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 (4)、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 (5)、保持或者改革并民族风俗习惯。 4、大量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重要性 (1)大量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关键 民族问题的最终解决,要求培养造就一支德才兼备、密切联系群众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 (2)少数民族干部对民族地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5、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优越性 (1)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保障了少数民族在政治上的平等地位和平等权利,极大地满足了各少数民族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愿望。(2)实行民族区域自治,适合我国的民族分布状况,有利于促进各

民族宗教政策法规知识测试题

民族宗教政策法规知识测试姓名:得分:一、选择题(共60分,每小题3分)1、我国56个民族之所以能够团结在社会主义大家庭中,能够同心同德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方面是因为我们党和国家制定和执行了一系列正确的民族政策,另一方面也是因为(D)A.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政策B.各民族大杂居和小聚居的分布特点C.民族地区生产力和经济发展具有多层次性D.各族人民积极拥护党和政府的民族政策2、当今世界,前南斯拉夫、俄罗斯等许多国家和地区都为民族问题所困扰,而我国各族人民始终同呼吸、共命运。其根本原因是(D)A.我们的民族团结是以汉族为核心的 B.我国各民族在经济、文化发展上具有各自的民族特色C.我国各民族已消除了事实上的不平等D.我国实行了正确的民族政策3、少数民族歌曲体现的民族特征是(C)A.共同血缘关系B.共同地域C.共同心理素质D.共同经济生活4、世界上许多国家由于民族矛盾激化而导致国家动乱,局势不稳,而我国却民族团结,经济繁荣,社会进步,这主要是因为(C)A.我国没有民族矛盾B.我国的民族矛盾不会引起社会动乱C.我国正确地贯彻落实了党和国家的各项民族政策D.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5.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D)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A共同血缘B共同习俗C共同信仰D共同经济生活6、我国的民族特点是:人数多;(D);混居程度高。A大分散、小聚居B民族多C居住集中D居住地域广7、(D)同志提出的“三个离不开”的具体内容是: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A毛泽东B周恩来C邓小平D江泽民8、(D),共同繁荣发展,是新世纪新阶段我国民族工作的主题。A共同团结进步B共同发展提高C共同繁荣进步D共同团结奋斗9、我国(A)明确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A宪法B刑法C民族区域自治法D民法10、全国民族自治地方目前共有5个自治区,(A)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旗)。A30B29C40D3211、我国信仰伊斯兰教的有(C)个少数民族。A8B9C10D1112、(B)9月5日,经国务院批准颁布了《城市民族工作条例》和《民族乡行政工作条例》。A1991年B1993年C1992年D1995年13、(B)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A.解放思想B.改革开放C.科学发展、社会和谐D.全面建设小康社会14、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是(A)。A.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区事务的权利B.高度自治,繁荣稳定C.民族平等,共同繁荣D.民族团结,国家统一15、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是(C)。A.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联盟 B.以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为政治基础的全体劳动者和爱国者的联盟C.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广泛联盟D.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党与非党的联盟16、我国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基本条件是(D)。 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B.维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C.保持祖国的统一 D.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17、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是(A)。A.实行民族区域自治B.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C.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D.反对大民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18、成吉思汗的历史业绩是(B)。A.起兵反抗辽的压迫B.建立蒙古政权C.定国号为元D.灭亡南宋19.《反分裂国家法》规定,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础是(B)。A.坚持“九二共识”B.坚持一个中国原则C.两岸经济合作和交流D.坚持两岸互信互利20、我国民族政策的基本原则是(C)。A.共同繁荣B.民族区域自治C.民族平等团结D.培养和使用民族干部二、填空题(共10分,每小题2分)1.炎黄两帝被称为汉族和一些民族的祖先,这些民族自称为炎黄子孙。2.壮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3.最早建立的自治县是1950年5月6日成立的**省天祝藏族自治县。4、被称为“天路”的青藏铁路于2006年7月1日通车。”5、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制度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三、简答题(共30分,每小题10分)1、新世纪新阶段我国民族工作的主题是什么?答案: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2、胡锦涛同志指出,我国必须坚持巩固和发展的新型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什么?答案:平等、团结、互助、和谐3、江泽民同志提出的巩固和发展新时期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三个离不开思想”的具体内容是什么?答案:“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学习民族宗教理论政策心得体会

学习民族宗教理论政策心得体会 通过学习提高了我们对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法律、法规理论水平,拓展了他们的知识面,大家纷纷表示坚决贯彻执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做民族团结的表率,并畅谈党的民族政策好,学习上我都每堂课认真听讲、做笔记,积极发言。在短短的培训时间里,通过全面系统地学习,我的理论水平、知识素养和精神面貌大为改观。 在学习内容安排上,此次培训可谓是精心谋划、精益求精。不仅有提高思想和理论水平的《马克思主义民族宗教理论知识》,更有提高工作能力的《犯罪心理学》,还有与我们工作密切相关的《人权法》等等,可以说教以致学,学以致用。在教学过程中,各位教授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从不同领域、不同视角给我们做了深入分析和讲解,让我们听到了各种不同的学术观点,对民族宗教知识有了更详细、全面的认识和了解。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应用,我们的工作领域更加广阔,工作对象更加复杂,工作方式更加多样,工作任务更加繁重,这些都对监狱民警的业务水平、知识结构、工作方法、应变能力等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这次培训就是帮我们打开知识宝库的一把钥匙,为我们打开了一扇学习的大门,不仅在理论知识上获得了一笔财富,更强化了我们不断学习的意识,增强了我们学习的兴趣,同时也教会了我们学习的方法。学习让人的思想更加活跃、眼界更加开阔、思维更加敏捷。作为一名年轻民警,不断获取知识、拓宽

视野、积累经验是不可或缺的,对我今后的工作来说,无疑将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今后,我要在本职工作中不断磨练、自我加压,勤练、苦练,将组织的信任、领导的关心转化为工作和学习的动力,争取达到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要求,为推进监狱跨越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范文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民族宗教蒙古语文政策法律法规有奖竞答

民族宗教蒙古语文政策法律法规有奖竞答 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民族宗教蒙古语文政策法律法规 有奖知识竞赛答题 一、单选题 1. 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包头市现有()个民族。 A:43 ; B:50 ; C:55; D:51。 2. 2016年4月是包头市第()个民族政策宣传月。 A:7; B:3; C:8; D:5。 3.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基础薄弱地区学前教育阶段基本普及()年双语教育,义务教育阶段全面普及双语教育。 A:2年;B:4年;C:3年;D:6年。 4. 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于()召开,并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意见》。 A:2015年;B:2009年;C:2014年; D:2016年。 5.全国共命名()批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 A:3批;B:6批;C:10批;D:4批。 6.包头市有()家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 A:3家;B:6家;C:1家;D:8家。

7.全国命名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包头有()家。 A:3家;B:6家;C:1家;D:10家。 8.鼓励内地优质职业教育资源以及有条件的企业在()开办职业技术学校,落实税收等相关优惠政策。 A:边疆地区 B:自治地方;C:发达地区; D:民族地区。 9.按照国家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统一要求,保留并进一步完善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少数民族考生高考()政策。 A:优先录取;B:降分录取;C:加分优惠; D:单独划线。 10.()少数民族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接受教育的权利,不断提高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教学水平。 A:尊重和保障; B:依法保护; C:鼓励支持; D:维护。 11. 2013年国家民委首批确认()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地区、市、盟)”试点。 A:12家; B:16家; C:20家; D:10家。 12. 各地蒙古族祭敖包主要集中在农历()日。 A:4月18; B:6月初5; C:5月13; D:7月15。

民族宗教政策法规知识测试答案版

民族宗教政策法规知识测试 姓名:单位: 1、我国56 个民族之所以能够团结在社会主义大家庭中,能够同心同德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方面是因为我们党和国家制定和执行了一系列正确的民族政策,另一方面也是因为( ) A.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B.各民族大杂居和小聚居的分布特点 C.民族地区生产力和经济发展具有多层次性 D.各族人民积极拥护党和政府的民族政策 2、当今世界,前南斯拉夫、俄罗斯等许多国家和地区都为民族问题所困扰,而我国各族人民始终同呼吸、共命运。其根本原因是( ) A.我们的民族团结是以汉族为核心的 B.我国各民族在经济、文化发展上具有各自的民族特色 C.我国各民族已消除了事实上的不平等 D.我国实行了正确的民族政策 3、少数民族歌曲体现的民族特征是( ) A.共同血缘关系 B.共同地域

C.共同心理素质 D.共同经济生活 4、世界上许多国家由于民族矛盾激化而导致国家动乱,局势不稳,而我国( ) 却民族团结,经济繁荣,社会进步,这主要是因为 A.我国没有民族矛盾 B.我国的民族矛盾不会引起社会动乱 C.我国正确地贯彻落实了党和国家的各项民族政策 D.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5.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 ( )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A 共同血缘 B 共同习俗 C 共同信仰 D 共同经济生活 6、我国的民族特点是:人数多;( );混居程度高。 A 大分散、小聚居 B 民族多 C 居住集中 D 居住地域广 7、( )同志提出的“三个离不开”的具体内容是: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A 毛泽东 B 周恩来 C 邓小平 D 江泽民 8、( ),共同繁荣发展,是新世纪新阶段我国民族工作的主题。 A 共同团结进步 B 共同发展提高 C 共同繁荣进步 D 共同团结奋斗 9、我国(A)明确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 A 宪法 B 刑法 C 民族区域自治法 D 民法 10、全国民族自治地方目前共有5 个自治区,( )个自治州,120 个自治县(旗)。

法宣在线_5.1民族宗教法律知识专题--第一章法律_练习题及答案

5.1民族宗教法律知识专题--第一章法律 ?1、(单选题)我国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什么时候生效?() o A.一经成立便生效 o B.报国务院批准后生效 o C.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后生效 o D.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 正确答案:D 用户选择: ?2、(单选题)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如有不适合民族自治地方实际情况的,自治机关可以报经该上级国家机关批准,变通执行或者停止执行,那么该上级国家机关应当在收到报告之日起()内给予答复。 o A.十日 o B.九十日 o C.六十日 o D.三十日 正确答案:C 用户选择: ?3、(单选题)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建立、区域界线的划分、名称的组成,由()会同有关地方的国家机关,和有关民族的代表充分协商拟定,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报请批准。 o A.国务院 o B.上级国家机关 o C.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以及常务委员会 o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正确答案:B 用户选择: ?4、(单选题)我国民族自治地方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受()监督。 o A.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 o B.上级人民法院 o C.最高人民法院和上级人民法院 o D.最高人民法院 正确答案:C 用户选择: ?5、(单选题)我国民族自治地方与外国接壤的民族自治地方经()批准,开展边境贸易。 o A.上级国家机关 o B.国务院 o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o D.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以及常务委员会 正确答案:B 用户选择: ?6、(单选题)我国自治区主席、自治州州长、自治县县长由()担任。 o A.国务院从国家领导人员中选任 o B.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 o C.少数民族人数较多的公民 o D.国家副主席任命 正确答案:B 用户选择: ?7、(单选题)我国的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对()负责并报告工作。 o A.国务院

民族宗教政策发言稿

发言稿 通过观看这次报告, 我对于民族宗教政策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受益匪浅。 我们国家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56个民族的共同奋斗创造了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和璀璨文明。全国各民族的大团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成功的基本保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全国各民族之间形成了新型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实行了符合我国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真正实现了各民族的平等和各民族人民的大团结。全国所有民族,无论人数多少,历史长短,发展程度高低,都是祖国大家庭平等的一员,都具有平等的政治地位,都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具有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神圣义务。 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是我们必须坚持的观点。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是党对宗教问题的基本政策。不论是基督教、天主教、回教、佛教及其他宗教,只要教徒们遵守人民政府法律,人民政府就给以保护。信教的和不信教的各有他们的自由,不许加以强迫或歧视。坚持宗教信仰自由,前提是任何宗教不能干预国家行政,司法、教育、婚姻和计划生育,不能危害国家政权和主权。任何人,不管是信教的公民还是不信教的公民,都不能以任何借口反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危害国家的安全。要保护合法,打击非法。坚决保障一切正常的宗教活动,同时就意味着要坚决打击一切在宗教外衣掩盖下的违法犯罪活动和反革命破坏活动。一方面,我们党要贯彻执行尊重和保

护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保护宗教界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从宗教界来说,要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在宪法、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范围内开展宗教活动。作为大学生,我们要充分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和依法运用政策解决民族宗教问题的能力。正确认识与对待民族、宗教问题,强化促进民族平等团结的责任与意识,准确把握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自觉抵御非法传教活动。通过这次的学习,使我更加明白了熟悉和掌握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对于加强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认清民族分裂和非法宗教活动危害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掌握了一些处理复杂民族宗教问题的观点和方法。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也会接触到不同民族的同学和不同宗教信仰的同学,我们应当尊重他们的文化,不排斥不抵触,和谐共处,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为贯彻民族宗教政策做贡献。

民族团结八进 进宗教场所工作细则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进宗教场所 一、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爱国爱教,知法守法。积极宣传民族宗教政策法规,宣传“三个离不开”和“团结稳定是福、分裂动乱是祸”等思想,增强宗教教职人员“四个认同”、“五个维护”的自觉性。 (二)团结稳定,教风端正。引导信教群众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增强“四个认同”、“五个维护”自觉性,反对破坏民族团结的言行。 (三)管理规范,服务社会。规范宗教场所日常管理,促进宗教活动正常有序开展,积极开展公益慈善活动,提倡健康文明生活,鼓励信教群众勤劳致富。 二、具体措施 (一)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开展讲经讲道、出版板报、横幅标语等多种形式,在宗教场所大力宣传党和国家民族宗教政策法规,宣传宗教系统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好经验、好典型,宣传为民族团结做出突出贡献的宗教教职人员和信教群众,使宗教场所成为民族团结的一块宣传教育阵地,使宗教界人士成为民族团结的宣传员和模范践行者,推动创建活动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 (二)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发扬宗教界乐善好施、济世助人的优

良传统,引导和鼓励宗教界有组织地参与社会公共事业和慈善活动,组织开展宗教活动场所与困难群众结对帮扶活动,要求相关宗教场所明确1-2户困难群众作为结对帮扶对象,为困难群众解决生活困难,帮助困难群众早日脱贫致富,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增加新的助力。 (三)开展各民族群众心连心活动。结合各民族传统节日,组织相关宗教场所开展各类文化体育、走访慰问和联谊活动,尊重少数民族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引导教育各民族群众互助尊重、互相帮助、和谐相处。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进乡镇(街道) 一、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加强组织领导,健全组织机构。切实把民族工作放到重要位置,自觉加强对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党和国家的民族理论政策法规的学习,不断提高认识和处理民族问题的能力。积极组织开展党和国家的民族理论政策法规和民族基本常识的学习和宣传,做到有活动、有专栏、有窗口、有图书资料等宣传设施(含国家级民族类报刊)。重视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使用,基层组织建设作用明显。 (2)科学发展,改善民生。地方财政收入稳步提升,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农民人均收入逐年提高,贫困人口逐年减少。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有群众文化活动场所,充分利用民族传统节日、纪念日等,组织各族群众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健康向上、富有民族特色的文体娱乐活动。热情为各族群众在就业指导、职业培训、子女入学、医疗卫生、社会救助、民族语文翻译等方面提供服务。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及时了解各族群众意愿、呼声和利益诉求,切实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解难事,提高群众满意度。 (3)依法维权,化解矛盾。积极向各族群众宣传城市管理规章和法律法规,帮助群众依法维护自己合法权益。排查影响民族关

民族宗教政策学习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为普及民族宗教知识和政策法规,推动民族宗教知 识和政策法规宣传教育工作深入机关,切实增强各族干部明辨是非的能力,现结合我部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进一步提高干部的政策法规水平和能力,切实增强干部的遵纪守法意识、民族团结意识和良好的道德意识,增强识别和抵御违法活动的能力,树立讲科学、树新风的道德情操,努力构建平安、和谐和健康发展的育人环境。 二、组织机构 成立中共恩施市委统战部民族宗教理论政策知识学习领导 小组: 组长:向兴坤统战部副部长、党支部书记 副组长:李雪明统战部副部长、党支部纪检委员 三、主要内容 结合开展“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主题教育活动和“民族团结教育年”活动,利用一个月时间,集中开展以党的民族宗教理论、民族宗教政策、民族宗教法律法规和民族宗教基本知识为主的四项基本教育。按照胡锦涛总书记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民族宗教知识和政策法规教育。 主要内容为: 1、政策法规方面:《宪法》中关于保护少数民族权益的条款和关于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的规定;党对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和

基本政策;党和国家对少数民族语言和风俗习惯的政策;国务院《宗教事务条例》对正常的宗教活动提出的要求,对非法宗教活动的界定等。 2、民族宗教知识:我国少数民族的主要构成,各占总人口的比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概念,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原因;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及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需注意的事项;佛教、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和天主教的起源来历,五大教重要的节日;宗教活动必须在法律法规和政策允许的范围内举行;迷信活动的主要形式,宗教与迷信的区别等。 四、方法途径 (一)理论培训。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学习计划并组织实施。学习计划包括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时间。 (二)业务竞赛。在培训学习的基础上,党支部将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开展民族宗教理论知识竞赛活动。并对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干部职工给予一定奖励。 五、活动要求 1、目标要明确。通过组织开展“民族宗教政策法律法规知识学习教育月”活动,使我委各族干部了解掌握相关民族宗教方面的知识,进一步增强全社会民族宗教意识。 2、措施要细化。要有针对性地选择民族宗教方面的知识和政策法规进行学习。认真查找影响民族团结、影响社会稳定的不利因素和在维护民族团结和在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中的薄

民族宗教法律法规及政策

民族宗教法律法规及政 策 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民族宗教法律法规及有关政策 1、什么是民族平等的政策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历史长短、发展程度高低,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一律平等,不允许对任何民族进行歧视和压迫;不论是聚居还是杂散居的各民族,均以平等的地位参与国家事务和地方事务。 2、什么是民族团结政策 国内各民族的团结是党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相互离不开,全国56个民族结成一体,谁也离不开谁;各民族人民要互相信任、互相尊重、互相支持、互相学习、互相谅解;各民族只有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才能实现共同的繁荣与发展。 3、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这是我们党从中国国情出发,解决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政策,也是我国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 4、宗教工作的四条重要原则是什么 第一,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第二,我国宗教坚持实行独立办教的原则。第三,我们坚持政教分离的原则。第四,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5、任免宗教教职人员有哪些程序和规定 从事宗教职业的人员,如伊斯兰教的伊玛目,一般应按以下程序产生:宗教活动场所民主管理组织举荐,信教群众民主评议,基层党政组织审查,县(市)宗教事务部门审批,县(市)伊协聘任并颁发任职证书。宗教职人员主要从当地产生,本地确无合适人选需从外地搬请的,要经地、州(市)宗教事务部门批准。宗教教职人员不能胜任宗教职务或有严重违法行为的,由当地伊协组织解聘。 6、关于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文化教育事业的政策有那些 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是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党的民族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民族地区的矛盾归根到底要靠发展来解决,经济发展了,民族团结才有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民族地区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利用优势搞好沿边开放,促进经济发展;坚持国家帮助和自力更生相结合的方针,坚持国家利益与少数民族利益相结合的原则;根据国家总体发展计划,结合实际制定民族地区发展规划与措施;实行“对口支援”和优惠政策,帮助民族地区的发展。在发展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教育方面,国家从财力上保障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在少数民族学生的招生、毕业分配上实行照顾,注重民族师资队伍建设;坚持繁荣少数民族文化,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大力培养民族文化人才。同时,根据少数民族的情况,制定了计划生育和发展民族科技、卫生、体育等方面的政策。 7、党的民族政策的主要内容有那些

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法规知识学习教育月活动实施方案

供销科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法规知识学习教育月活动实施方案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自治区民族工作会议暨第六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和我县第五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精神,结合当前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的形势和任务,为扎实开展好此项活动,进一步普及民族宗教政策和法律法规知识,推动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全面贯彻落实,结合实际,供销科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胡锦涛总书记在新疆视察工作时的讲话和在全国第五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大力加强党的民族宗教理论、政策和法规以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和教育,为实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昭苏马场做出积极贡献。 主要目标:通过深入开展民族宗教法律法规和党的民族宗教理论、政策和基本知识的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对民族宗教法律法规的认知程度,进一步提高我科各族职工群众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 二、主要内容 结合“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主题教育活动和“民族团结教育年”活动,一个月时间内集中开展以党的民族宗教理论、民族宗教政策、民族宗教法律法规和民族宗教基本知识为主的四项基本教育。 (1)民族理论:中国共产党关于民族理论和政策的实践历程、民族问题理论和中国民族问题、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民族问题的五性、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 (2)宗教理论:宗教及其社会作用、宗教的起源和发展、宗教的功能和社会作用、宗教的消亡、宗教问题理论和中国宗教问题、宗教问题的三性等。 (3)民族政策:民族平等政策、民族团结政策、民族区域自治政策、保障杂散居地区少数民族合法权益政策、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和加强民族地区干部队伍建设政策、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政策、繁荣少数民族文化政策、发展少数民族

民族宗教知识考试(一)

民族宗教知识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共有(B)个少数民族成分。 A、55 B、56 C、45 2、我国有少数民族自治区(B)个。 A、4 B、5 C、6 3、在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C )。 A、蒙古族 B、壮族 C、回族 4、中国宗教具有的特征是(A) A、群众性、民族性、国际性、长期性和复杂性 B、群众性、民族性、国际性C、国际性、长期性和复杂性 5、民族是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有的民族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 C)起着重要作用。 A、文化 B、习俗 C、宗教 6、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各宗教共同遵守的一个原则是(B) A、坚持独立自主自办教会和自治 B、坚持独立自主自办教会和自治、自养、自传 C、坚持独立自主自办教会、自养、自传 7、党和国家对待少数民族风俗习惯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各民族都有保持或者改变本民族风俗习惯的( C )。 A、方法 B、理由 C、自由 8、《党和国家民族政策宣传教育提纲》指出,(C)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重大原则。 A、和谐发展 B、尊重民族风俗习惯 C、民族团结 9、现阶段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是( A)。 A、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B、增强民族团结 C、抓好民族地区的教育 10、新时期、新阶段我国民族工作的主题是( A )。 A、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B、加快发展 C、团结互助 11、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逐渐形成了(B)的分布局面,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密不可分。 A、高度聚居 B、大杂居、小聚居 C、小集中、大分散 12、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制度为( C )。 A、民族自决 B、联邦制 C、民族区域自治 13、国务院分别于1988年、1994年、1999年、2005年、(B )年召开了四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 A、2010 B、2009 C、2011 14、民族从其本质出发,具有(C )、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共同文化心理素质等四个基本特征。 A、共同文字 B、共同习俗 C、共同语言 15、要在各族干部群众中广泛进行(A )的宣传教育,使之牢牢扎根在各族干部群众的心中,成为推动事业发展、加强民族团结的强大精神力量。 A、爱国主义 B、集体主义 C、英雄主义 16、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还是一个重大的(C )。 A、和谐问题 B、社会问题 C、政治问题 17、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 B )平等。 A、相对 B、一律 C、绝对 18、我们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是,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我国宗教( B )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A、自主自养 B、独立自主自办 C、自传自治 19、( B )是宪法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是我们党对宗教问题的一项长期的基本政策。 A、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B、宗教信仰自由 C、尊重和保护公民 20、国务院《宗教事务条例》自(A )起施行。 A、2004年11月30日 B、2005年3月1日 C、2006年3月1日 21、要全面正确地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坚持政治上团结合作、信仰上( C ),努力使广大信教群众在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热爱祖国、维护祖国统一、促进社会和谐等重大问题上取得共识。 A、互不干涉 B、兼顾各方意愿 C、相互尊重 22、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要旨是,“保护合法,(A),抵御渗透,打击犯罪”。 A、制止非法 B、严禁非法 C、打击非法 23、信教公民和不信教公民、信仰( A )宗教的公民应当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A、不同 B、相同 C、不相同 24、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C )部门依法对涉及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宗教事务进行行政管理。 A、行政执法 B、公安 C、宗教事务 25、宗教团体应当对宗教教职人员和信教公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法制教育,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 B )。 A、相一致 B、相适应 C、相融合 26、利用宗教进行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妨碍社会管理秩序,侵犯公私财产等违法活动,构成犯罪的,依法( C )。 A、治安管理处罚 B、追究民事责任 C、追究刑事责任 27、伊斯兰教最终取代佛教成为新疆的主要宗教的时间是( B ) A、公元14世纪初 B、公元16世纪初 C、公元15世纪初 28、最早传入新疆的外来宗教是(C ) A、佛教 B、道教 C、祆教 29、新疆现有宗教有(A ) A、伊斯兰教、佛教、基督教、天主教、东正教和道教 B、伊斯兰教、佛教、基督教 C、基督教、天主教、东正教和道教 30、在新疆,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有(C)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