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国际金融组织
- 格式:ppt
- 大小:877.00 KB
- 文档页数:27
第十章国际间接投融资知识框架图学习目标•理解国际间接投资•理解国际间接融资•了解国际银团贷款的程序•掌握国际保理业务•认识国际证券投资主体一一机构投资者•了解国际证券组合投资的内涵•(三)国际证券组合投资渠道-1.在外国市场直接购买外国证券2.购买本国市场上的外国证券3.投资共同基金•本章小结-1.国际间接投资是指以资本增值为目的、以取得利息或股息等为形式、以被投资国的证券为对象的跨国投资,即在国际债券市场上购买中长期债券,或者在外国股票市场上购买企业股票的一种投资活动。
-2.国际间接融资是指通过金融中介(如银行、保险、基金、信托等)进行的国际间资金融通。
-3.独家银行贷款又称双边中期贷款,每笔贷款金额为几干万美元,最多达到一亿美元,贷款期限为3~5年。
-4.银团贷款又称辛迪加贷款,是指多家商业银行组成一个集团,由一家或几家商业银行牵头向借款人共同提供巨额资金的一种贷款方式。
・5.国际保理业务是一项集贸易融资、结算、代办会计处理、资信调查、账务管理和风险担保等于一体的综合性金融服务业务。
-6.出口信贷是一种国际信贷方式,是一国为了支持和鼓励本国大型机械设备、工程项目的出口,加强国际竞争力,以向本国出口商或国外进口商提供利息补贴和信贷担保的优惠贷款方式,鼓励本国的银行对本国出口商或国外的进口商提供利率较低的贷款,以解决本国出口商资金周转的困难,或者满足国外进口商对本国出付货款需要的一种融资方式。
-7.买方信贷是出口国政府支持出口方银行直接向进口商或进口方银行提供信贷支持,以供进口商购买技术和设备,并且支付有关费用。
-8.混合信贷是出口方银行在发放卖方信贷或买方信贷的同时,从政府预算中提出一笔资金,将其作为政府贷款或给予部分赠款,连同卖方信贷或买方信贷一并发放。
-9.机构投资者是指用自有资金或从分散的公众手中筹集资金专门进行投资活动的金融机构,包括商业银行、保险公司、投资公司、证券公司、基金等。
-10.投资银行是主要从事证券发行、承销、交易、企业重组、兼并与收购、投资分析、风险投资项目融资等业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它是资本市场上的主要金融中介。
第十章国际资本流动及其经济效应国际要素流动与国际贸易一样,也是把国际经济体系中的各个国家联系起来的重要纽带,它是现代国际经济关系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对各国及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都有极为重要的影响。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日益加深,生产要素如资本、劳动力、技术、管理等的国际流动十分迅速,并与商品的贸易联系日益融合,成为推动各国和世界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第一节国际资本流动的内涵界定及其分类国际资本流动是资本跨越民族国家的界限而在国际范围内运动的过程,是资本要素在不同主权国家和法律体系管辖范围之间的输出与输入。
资本的本质决定了资本跨国流动的本质,是居民的一部分储蓄或社会剩余劳动积累在不同社会再生产体系、不同社会经济分配体系、不同政府宏观决策体系之间的运动。
一、国际资本流动的内涵界定国际资本流动(International Capital Movements)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府、企业或个人与另外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府、企业或个人之间,以及国际金融组织之间资本的流入和流出。
它是国际间经济交易的基本内容之一。
国际资本流动不同于以所有权的转移为特征的商品交易,它是以使用权的转让为特征的,但一般仍以营利为目的。
一国(或地区)的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资本与金融账户,集中反映了该国(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与他国(或地区)的资本流动的综合情况。
在把握“国际资本流动”含义时,还必须清楚的界定几个与其相关的概念及其和国际资本流动的关系。
(1)国际资本流动与资本输出入的关系:资本输出入是一般只与投资和借贷等金融活动相关联、并且以谋取利润为目的的资本流动,因而不能涵盖国际资本流动的全部内容,也就是说,国际资本流动不一定就是资本输出入。
比如一国用黄金外汇来弥补国际收支赤字,属于国际资本流动,而不属于资本输出,因为这部分黄金外流不是为了获取高额利润,而只是作为国际支付的手段以平衡国际收支。
(2)国际资本流动与资金流动的关系:资金流动是指一次性的、不可逆转的资金款项的流动和转移,相当于国际收支中经常账户的收支。
第十章经济全球化与世界经济发展1.经济全球化的内容。
经济全球化是指在科学技术、生产力和国际分工不断发展、生产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生产、贸易、金融等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或地区的范围,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一体化进程。
主要内容包括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
生产全球化是指随着科技的发展和高新精尖产品及工艺技术的出现,生产领域的国际分工和协作增强,形成了全球性的生产体系,各国生产活动成为全球生产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贸易全球化是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各国对外开放程度的扩大,国际贸易在范围、规模、程度等方面迅速增长,形成全球性的贸易体系。
资本全球化是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各国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速度加快、数量剧增,形成了全球性的金融市场。
2.二战后国际分工的新变化①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的分工,发展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分工。
②传统的工业国与农业国的分工,发展为技术密集型产业、资金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分工。
③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分工,发展为以产品专业化、零部件专业化和工艺专业化为基础的分工。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分工的广度和深度发生了更大变化,一个重要趋势是:从生产分工向科研与生产的分工发展;从制造业与初级产品的分工向高新技术产品与传统工业的分工发展。
3.生产国际化和资本国际化国际分工是生产国际化和资本国际化的基础。
随着国际分工的深化,各国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生产国际化和资本国际化开始发展起来,垄断资本主义形成后发展更快,特别是二战之后国际化进程更迅速。
(1)生产国际化是指一国国内的生产超出本国范围,形成国与国之间在生产要素、生产产品和生产过程等方面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的格局。
(2)资本国际化是指一国国内资本的活动越出了国界,在国际范围不断运动的过程。
资本国际化是生产国际化的必然结果。
4.国际金融市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各国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速度加快、数量剧增,资本全球化形成了全球性的金融市场。
第一部分经济学——第十章国际经济关系本章重点:1.国际经济组织2。
国际经济与贸易3.国际金融关系一、国际经济组织(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国际货币体系的核心机构。
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业务(1)监督成员国及全球的经济、金融发展和政策;(2)向有国际收支困难的成员国提供贷款;(3)向成员国政府和中央银行提供技术援助。
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资金来源(1)份额(主要的资金来源):成员国认缴的资本金,包括加入时认缴的和增资份额。
它将决定成员国在组织中的投票权、借款数量和特别提款权的分配。
(2)借款。
3。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贷款(1)贷款种类①备用安排:又称普通贷款。
【注意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基本、最早设立的一种贷款。
【注意2】为解决成员国暂时性国际收支困难而设立的.②中期贷款:解决成员国结构性缺陷导致的严重国际收支问题。
③减贫与增长贷款:一种低息贷款,用于帮助面临长期国际收支的最贫困成员国而设立。
(2)贷款特点:IMF对成员国贷款主要解决国际收支问题、是有政策条件的、临时性的贷款.4.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发达国家陷入主权危机,成为IMF贷款救助的主要对象。
【例题·单选题】国际货币体系的核心机构是()。
A。
国际复兴开发银行B.国际金融公司C.国际清算银行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国际主要金融组织。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国际货币体系的核心机构,其宗旨是:促进国际货币领域的合作;促进国际贸易的扩大和平衡发展;促进汇率的稳定,保持成员国之间有秩序的汇率安排,等等。
(二)世界银行集团1.世界银行:世界上最大的多边开发机构。
宗旨:对生产性投资提供便利,协助成员国的经济复兴以及生产和资源的开发;促进私人对外贷款和投资;鼓励国际投资,开发成员国的生产资源,促进国际贸易长期均衡发展,维持国际收支平衡等。
2.世界银行贷款的特点:贷款期限较长;贷款要实行浮动利率;通常对其资助的项目只提供货物和服务所需要的外汇部分;贷款程序严密,审批时间较长.3.世界银行集团的其他机构:(1)国际开发协会:向符合条件的低收入国家提供长期优惠贷款,帮助这些国家发展经济。
第十章国际金融机构学习内容:国际金融组织的概况及其在国际发展中的作用;全球性国际金融组织及部分区域性国际金融组织的结构、业务特点、服务范围、贷款条件和做法。
第一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946午3月国际货币基金正式成立,1947年3月开始办理放款业务。
国际货币基金协定规定,国际货币基金建立的宗旨主要有五个方面,即:1.建立一个永久性的国际货币机构,促进货币合作,2.促进国际贸易的扩大与平衡发展,并借此提高和保持高的就业率和收入水平,开发所有成员国的生产性资源,以此作为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
3.促进汇率稳定,维持会员国之间的正常汇兑关系,避免竞争性的货币贬值。
4.协助会员国建立国际收支中经常业务的多边支付制度,并消除阻碍国际贸易发展的外汇管制。
5.在适当的保障下,基金对会员国提供资金,树立改善国际收支失调的信心,从而避免采取有损于本国或国际繁荣的措施。
理事会:是国际货币基金的最高权力机构,它由会员国选派的理事和副理事各一人组成。
理事会对有关国际金融重大事务的方针、政策做出决策。
执行董事会是国际货币基金的常设机构,由22人组成,董事由基金中份额最多的国家及按选区推选任命,国际货币基金的总裁是最高行政领导人,兼任执行董事会主席,总管国际货币基金的业务工作。
历届国际货币基金总裁都从欧洲国家代表中推选。
国际货币基金的活动由会员国投票决定,会员国的投票权主要取决于它们的份额:每个会员国有基本票数250票;每10万美元的份额,在基本票数上增加一票,根据份额计算出的会员国票数,到投票日时还要根据会员国借贷的货币额做相应调整。
一、份额二、借款三、信托基金一、融通资金。
基金组织根据不同政策向会员国提供资金,贷款形式多样,特点明显。
1.融通资金的特点。
基金组织等官方机构往来。
⑵贷款用途只限于解决成员国内经常项目收支逆差而产生的国际收支的暂时不平衡。
⑶贷款额度与成员同缴纳的基金份额的大小成正比例。
⑷贷款的方式是借款成员国以本国货币“购买”或“提存”外汇,而不称为“借款”;还款时,用黄金或外汇买回本国货币,称“购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