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讲国际金融组织
- 格式:ppt
- 大小:79.00 KB
- 文档页数:24
初中五年级教案初步了解国际经济组织国际经济组织是指由各国组成,旨在促进国际经济合作和解决全球经济问题的组织。
它们在国际贸易、金融、投资和发展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介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WB),本文将初步了解国际经济组织。
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立于1944年,总部位于美国华盛顿特区。
它的目标是促进全球货币稳定和扩大国际贸易。
IMF的主要职责包括:1.提供财政和货币政策建议。
IMF定期对各成员国的经济状况进行评估,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促进经济增长和稳定。
2.提供贷款和金融援助。
IMF向会员国提供贷款,帮助其解决财政和国际收支问题,以应对经济危机和困难。
3.促进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
IMF通过协调各国的货币政策和国际经济政策,维护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二、世界银行(WB)世界银行成立于1944年,总部也位于美国华盛顿特区。
它的使命是减少全球贫困,促进经济发展。
世界银行的工作主要包括:1.提供发展金融和技术援助。
世界银行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贷款和援助,用于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和农业等领域,推动经济发展和减少贫困。
2.支持环境可持续发展。
世界银行致力于促进可持续发展,通过投资与环境保护和气候变化相关的项目,推动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平衡。
3.提供经济政策建议。
世界银行为会员国提供经济政策建议,帮助其改善经济管理和发展战略,推动可持续和具有包容性的经济增长。
三、IMF与世界银行的区别与联系IMF和世界银行都是国际经济组织,旨在促进经济合作和发展,但它们在职责和工作重点上有所不同。
IMF主要关注国际货币体系和财经政策,致力于维护全球货币稳定和促进经济增长。
它提供贷款和金融援助,帮助国家解决经济危机和困难。
世界银行则更专注于减贫和经济发展,通过提供贷款、援助和经济政策建议,帮助发展中国家改善基础设施、教育、医疗和农业等领域,推动经济增长和减少贫困。
第十一章开放宏观均衡与国际收支调节和汇率制度选择[选择]开放经济的宏观均衡分析通常使用的模型是IS-LM-BP。
[选择]由国内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而导致的国际收支平衡,称为货币性失衡。
[选择]代表满足产品市场供求均衡的实际收人与名义利率组合的曲线是IS曲线。
[选择]代表国际收支平衡的实际收入与名义利率组合是BP曲线。
[选择]国际收支平衡是指经常账户差额与资本和金融账户差额之和为零。
[选择]开放经济的一般均衡点是LM曲线与IS曲线、BP曲线的交点。
[选择]如果是大国经济,我们希望采用的汇率制度是浮动汇率制度。
[选择]由于国民收入变化而引起的国际收支不平衡称为收入性不平衡。
[选择]改变国内外支出在国内产品和国外产品的分布格局,以此调节国际收支差额和国内总供求对比状况的政策是支出转移政策。
[选择]固定汇率制下扩张性的货币将导致该国出现国际收支逆差。
[选择]一般来讲,对于开放效果在固定汇率政策下实现内外均衡的最佳选择是财政政策。
[选择]研究经验表明,在浮动汇率制下,外汇市场非理性的投机活动很容易造成汇率错位,即汇率超调。
[选择]当传闻货币供给存在意外扩张时,投机者会产生悲观的通货膨胀预期,结果抛售本币力度大于货币扩张所引起的本币抛售程度,从而使本币贬值程度超过正常水平,这是汇率的随波效应。
[选择]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实行货币局制度。
[选择]允许市场汇率围绕中心平价更大幅度地波动的汇率制度是钉住平行幅度。
[选择]将本币发行权一并放弃,直接使用其他货币作为本国流通中的法定货币,这种行为称为美元化。
[选择]各国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包括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
[选择]关于BP曲线说法正确的是若利率弹性为零,则BP曲线垂直于横轴、若利率弹性无限大,则BP曲线垂直于纵轴、资本流动的利率弹性大于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则BP曲线比LM曲线平坦。
[选择]属于货币政策的政策工具的是公开市场业务、贴现政策、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经济生活》第十一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经济生活》第十一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说明:①“考点解读”部分内容是对教材知识的重新整合,可直接用于学生背书之用。
划线部分可作填空题。
②与08年大纲变化部分已标明。
● 考点解读(★为重点)1.什么是经济全球化?有何表现?(能级要求:了解)(1)含义: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
(2)表现: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资本全球化。
(主要表现)2.跨国公司对经济全球化有何作用?(能级要求:了解)①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强有力的载体;②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利用各地的优势组织生产,大大促进了资金、技术、人力、商品等在全球化范围内流动,推动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
3.★经济全球化有何影响?(能级要求:评析)(1)积极影响①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它又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②经济全球化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以及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从而推动了世界范围内资配置效率的提高和各国生产力的发展,为各国经济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2)负面影响①实质上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
发达国家具有经济和科技上的优势,主导着世界市场的发展,左右着国际经济的游戏规则。
②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两极分化更加严重;③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在一起,在促进各国经济合作的同时,也使得一国的经济波动可能殃及他国,甚至影响世界,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尤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注意与国际金融危机的联系)(3)发展中国家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态度①对于广大发展国家说: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②发展中国家应该抓住机遇,积极参与,趋利避害,防范风险,勇敢地迎接挑战。
4.世界贸易组织的作用、基本原则是什么?(能级要求:了解)(1)作用:组织多边谈判,为国际贸易制定一系列基本原则和协定,为成员提供解决贸易摩擦和冲突的场所。
《国际金融》知识点归纳第二章1.国际收支:指一具国家或地区与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之间,由于贸易、非贸易和资本往来而引起的国际资金挪移,从而发生的一种国际资金收支行为。
讲明:国际收支>外汇收支与国际借贷→金融资产→商品劳务2.国际收支平衡表:⑴编制原则:复式记账法: 借:资金占用类项目(外汇支出:进口 - )贷:资金来源类项目(外汇收入:出口+ )权责发生制:先付后收,先收后付市场价格原则单一货币原则⑵内容:经常项目:贸易收支(出口>进口,贸易顺差/盈余,出超)(出口>进口,贸易逆差/赤字,入超)非贸易收支(服务、收入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长期资本、短期资本)平衡项目(储配资产、净误差与遗漏)3.国际收支分析(按交易性质的别同):⑴自主性交易:经常项目、资本与金融项目中的长期资本与短期资本中的私人部分。
⑵调节性交易:调节性交易、短期资本中的政府部分与平衡项目。
注:①贸易差额=出口- 进口②经常项目差额=贸易差额+劳务差额+转移差额差额:③基本差额=经常项目差额+长期资本差额④官方结算差额=基本差额+私人短期资本差额⑤综合差额=官方结算差额+官方短期资本差额①微观动态分析法:差额分析法、比较分析法⑶国际收支与国民收入的关系:(封闭)Y=C+I+G分析法:②宏观动态分析法:(开放)Y=C+I+G+X-M与货币供给量的关系:Ms=D×R×E4.国际收支失衡的缘故及经济妨碍:⑴缘故:①季节性、偶然性缘故②周期性因素:a.繁荣期:X↑M↓,劳务输出↓劳务输入↑,资本流入↑,资本流出↓→顺差b.萧条期:X↓M↑,劳务输出↑劳务输入↓,资本流入↓,资本流出↑→逆差③结构性因素:产出结构调整④货币因素: 货币 a.对内价值→贬值→P↑→X↓M↑→国际收支变化价值 b.对外价值→贬值→e↑→X↑M↓→国际收支改善⑤收入因素:C、S→X、M↑I↑→X、M,资本流淌⑥别稳定的投机和资本流淌⑵妨碍:①对国民收入的妨碍:Y=C+I+G+X-M②对金融市场的妨碍:Ms↑→物价↑→利润率r↑(商品市场)流入Ms↑→r↓→I↑(货币市场)↑ Ms↑→有效证券价格↑→经济过热房价↑→泡沫(资本市场)③对国际储备的妨碍:国际储备↑→Ms↑→扩张性国际储备↓→Ms↓→紧缩性5.国际收支理论的演变:⑴重商主义阶段:大卫休默“物价,铸币流淌机制”⑵一战后:弹性理论⑶二战后:汲取理论⑷20世纪60年代—70年代:货币分析办法6.国际收支理论(一)物价—铸币流淌机制理论:逆差→黄金净流出→黄金供给量↓→P↓→X↑→M↓→平衡↓平衡←P↑←X↓←M↑←黄金数量↑←黄金流入←顺差(二)弹性理论:⑴弹性系数: Ed>1,富有弹性,P↓Ed=ΔQ/Q÷ΔP/P Ed<1,缺乏弹性,P↑Ed=1,单位弹性⑵贬值对后出口的妨碍:e↑→x↑m↓①Es别变:Ed>1→x↑ Ed<1→x↓ Ed=1→x②Ed别变:a. Es=0时,→x↑(E↑→P↓→Q↑→P↑收入增加时由于供给别脚而导致价格上升使收入增加而非由于出口量的增加)b. Es=∞时, Ed<1,x↓Ed>1,x↑c.0<Es Px↓→Qx↑→出口的成本↑→x↓Sa. b. c.③Ed、Es并且作用: Ed<1,x↓;Es越小越有利Ed>1,x↑;Es越大越有利⑶贬值对进口的妨碍:e↑→贬值→Pm↑→m↓①当Ems=∞时,e↑→Pm↑→m↓别利于进口②当Ems<∞时,e↑→Pm↑→m↓dx>1,不管dm=0 或dm>0,国际收支盈余总结: dx=1,dm>0 X-M↑dx1⑷马歇尔—勒纳条件:指以贬值手段改善贸易收支逆差的充分条件在于:进口商品的需求弹性之和大于1。
国际金融international finance5. 国际金融机构5.1国际金融机构概述•5.1.1国际金融机构的含义•国际金融机构是指从事或协调国际金融业务活动的组织或机构。
它是国际货币金融关系顺利发展的必要媒介。
各种国际金融机构组成了一个多层次的体系。
这个体系既包括联合国体系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集团及其所属机构,还包括国际清算银行以及地区性国际金融机构,如亚洲、非洲、拉美开发银行,以及政府间双边或多边金融协议等。
•要准确把握国际金融机构的内涵,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国际金融机构是超国家性质的,从经济意义上来讲,它对任何国家都是非居民。
•2.国际金融机构的经营活动不纯粹以盈利为目标,其主旨是协调国际金融活动和国际货币关系。
•3.国际金融机构不按某一个国家的法律或习惯建立和运作,它一般是为了达成特定目的和协定而由不同国家联合建立,其资金来源一般是各国政府以份额的形式缴纳,只有少数机构包含有私人资本。
•4.国际金融机构一般按各成员国缴纳资金份额的多少而拥有相应的投票权和管理权。
•5.1.2国际金融机构的分类•按地区范围可将国际金融机构划分为全球性国际金融机构和区域性国际金融机构。
全球性国际金融机构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集团。
•国际金融机构除了按地区范围划分外,还可按其职能作用划分为三类:•一类是从事国际金融事务协调与监督,维护国际收支平衡及汇率稳定的国际金融机构,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二类是从事国际结算、负责国际银行业监管的国际金融机构,如国际清算银行;•第三类是从事各种金融业务、以促进世界及各地区经济发展为目标的金融机构,如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
5.1.3国际金融机构的产生和发展•1930年5月,为了处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对协约国的赔款支付问题,由英国、法国、意大利、德国、比利时和日本六国中央银行及美国的银行共同出资在瑞士巴塞尔成立了国际清算银行,这成了国际金融机构的开端。
国际金融学第11讲国际货币体系:历史与现状主要内容:11.1 国际货币体系的含义与主要内容11.2 国际货币体系的历史演变11.3 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主要缺陷与解决方案11.4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与前景第11讲国际货币体系:历史与现状11.1 国际货币体系的含义与主要内容1、国际货币体系的含义所谓国际货币体系,简言之,是指一种对国际货币事务进行协调的制度安排。
其目标是通过共同接受某种自发形成的,或人为建立的协调机制(如成立国际组织和签订国际协定),为各国内外部均衡政策的实施提供一些基本的准则,以便各国都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其内外部均衡目标。
2、国际货币体系的主要内容国际货币体系的主要内容或涉及到的基本问题包括:•各国采取怎样的货币本位。
具体讲,是金本位,还是某种主权国家货币如美元,或者是某种超主权的货币如SDR?这是最核心的内容。
其他方面的内容往往取决于货币本位的选择。
•通过怎样的机制实现各国的汇率稳定。
具体讲,是通过市场自发的力量使汇率保持稳定(如金本位时代)?还是通过国际协议,要求各国汇率与美元或其他货币保持稳定?或者在双边基础上,通过对话和政策协调来使之稳定?•各国应采取怎样的国际收支调节方式?当发生国际收支不平衡时,是通过财政货币政策调节?还是汇率调整?还是直接管制?•如何建立全球金融安全网,增加国际清偿力的供应?所谓全球金融安全网是指,在一国发生货币危机时,从国际层面、区域层面到双边层面能够提供的流动性救助能力。
现有的安排包括IMF的流动性贷款、亚洲的清迈协议,以及各种双边基础上的货币互换协定。
这些是否充足?国际清偿力除了这些意外,还包括各国自身持有的国际储备。
3、什么是理想的国际货币体系•能够避免汇率动荡;•能够为国际收支失衡提供有效的调节机制;•能够为世界经济提供足够的清偿力;•能够提供一个健全国际金融环境,促进国际贸易和投资的发展,促进全球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第11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最新考纲] 1.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及其表现;跨国公司;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2.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对外开放;国际经济组织;国际经济合作;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
考点一|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及影响1.经济全球化及其表现(1)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①相互联系的趋势。
(2)主要表现:生产全球化、②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
2.经济全球化的载体:跨国公司(1)含义:跨国公司是指在本国或本地区拥有一个总部,并在其他国家或地区拥有子公司的③国际性企业。
(2)作用: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强有力的载体。
其全球化的生产经营方式大大促进了资金、技术、人力、商品等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推动了④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
3.经济全球化的影响(1)积极影响①作用: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促成了⑤贸易大繁荣、投资大便利、人员大流动、⑥技术大发展。
②意义: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
(2)消极影响:存在着⑦发展失衡、治理困境、数字鸿沟、⑧公平赤字等问题,加剧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
4.我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措施:我国将继续深入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⑨开放、包容、⑩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易错分析]1.国际并购能够消除企业经营风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矫正]企业经营风险无法消除,且国际并购会加大企业风险。
2.我国可以主导国际金融市场,充分发挥经济的比较优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矫正]当今世界,中国与其他国家是国际金融市场的平等主体,不是国际金融市场的主导者。
3.经济全球化使各类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缩小。
8国际金融机构综合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最早建立的国际金融组织是()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B.国际清算银行C.世界银行D.国际开发协会*2、属于洲际性的国际金融组织是()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B.国际复兴与开发银行C.国际金融公司D.亚洲开发银行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最高决策机构是()A.监事会B.执行董事会C.理事会D.总裁*4、IMF最主要的业务活动是()A.汇率监督B.政策协调C.创造储备资产D.贷款业务*5、会员国向IMF借取普通贷款的最高限额为会员国所缴份额的()A.105%B.115%C.125%D.135%6、世行成员国于世行催交时才交付的股金是()A.先缴付的股金B.待交股金C.特别股金D.专项股金7、世行的贷款期限,最长可达()A.10年B.25年C.30年D.50年*8、世行目前最主要的贷款是()A.项目贷款B.“第三窗口”贷款C.技术援助贷款D.联合贷款9、国际开发协会的贷款与世行贷款的主要区别在于()A.世行对成员发放贷款,协会只对低收入发展中国家发放贷款B.世行贷款期限较短,协会贷款期限较长C.世行贷款利率高,协会贷款利率低D.世行贷款条件较严,协会贷款是优惠贷款10、国际金融公司的贷款对象是()A.发达国家的垄断集团B.发达国家的私营中小型生产企业C.发展中国家的大型国有企业D.发展中国家的私营中小型生产企业二、多项选择题*1、二战后出现众多的国际金融组织的原因是()A.美国经济上称霸世界的需要B.工业国家复兴战后经济的融资需要C.新独立国家发展民族经济的需要D.生产、资本国际化的需要E.解决国际经济争端的需要*2、IMF贷款存在的基本矛盾与问题表现在以下几方面()A.信贷资金不敷需要B.信贷资金的分配极不合理C.在信贷中存在歧视性D.提供贷款附加限制性条件E.对工业发达国家不提供长期贷款3、世行发放贷款的严密程序包括以下几方面()A.提出计划,确定项目B.专家审查C.审议通过,签订贷款契约D.工程项目招标E.按工程进度发放贷款并进行监督4、世行创建的多边投资担保机构提供担保的风险有()A.由于投资所在国原材料涨价带来的投资收益风险B.由于投资所在国政府对货币兑换和转移的限制而造成的转移风险C.由于投资所在国政府的法律或行政行动而造成投资者丧失其投资所有权、控制权的风险D.政府撤销与投资者签订的合同而造成的风险E.武装冲突和国内动乱造成的风险*5、国际金融公司的贷款有以下特征()A.贷款面向发展中国家的私营中小型生产企业B.贷款不需要会员国政府提供担保C.贷款每笔不超过200-400万美元,在特殊情况下不超过2000万美元D.贷款主要投向制造业、加工业和采掘业、旅游业及开发金融公司E.贷款期限为7-15年,利率高于世行贷款利率6、亚洲开发银行的具体任务是()A.为亚太地区发展中成员的经济发展筹集与提供资金B.促进公、私资本对本地区各成员的投资C.帮助本地区成员协调经济发展政策,促进成员对外贸易的发展D.为成员拟定和执行发展项目与规划提供技术援助E.与本地区其它国际公益组织进行合作三、判断题1、国际金融公司的宗旨是推动私人企业成长,促进成员国经济发展。
国际金融学知识点一、名词解释1.外汇:一国厂商经过以本国或兑换某种国际货币去清偿国际债务,就叫做国际汇兑,外汇是它的简称。
2.国际收支:国际收支简单解释为一具国家的对外贸易的差额。
及进口与出口之对照。
国际收支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国际收支包括外汇收支的国际借贷关系,也包括没有实际实际外汇收支的经济交易,如私人和政府捐赠、无偿援助、易货贸易等,及囊括了一国在一定阶段内对外的全部经济交易;狭义的国际收支是指一具国家在一定阶段内(通常为一年)同其他国家举行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往来所发生的外汇收支的总和。
3.简介标价法是以一定单位的本币为基础,来计算应收多少外币,因此又称为应收标价法;直截了当标价法是以一定单位的外币为基础,来计算应收多少外币,因此又称为对付标价法。
4.即期外汇交易:是指银行与其客户(或其他银行)之间的在外汇买卖成交后,原则上两个工作日内举行交割的外汇交易业务。
5.套利交易:又称利息套利或时刻套利。
它是指当两种货币的市场利率有差异,投资者将资金从利率高的国家移往利率低的国家,从而赚取利差收益的外汇交易。
分为补偿性套利和非补偿性套利。
6.期权:是一种能在将来某特定时刻内以特定价格买进或卖出一定数量的某种特定商品的权利。
7.特殊提款权: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创设的一种记账单位,它既别是真正的货币,也别能兑换黄金,而是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分配给会员国的一种使用资金的权利。
作为它们的原由提款权,及一般提款权的补充。
8.一般提款权:又称储备头寸,是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成员国基金组织中所存放并可调用的头寸。
9.套汇:利用同一时间别同外汇市场的汇率差异,经过买进或卖出外汇而赚取收益的行为。
10.国际储备:一国政府所持有的被用于弥补国际收支赤字维持本国货币汇率的国际间能够同意的一切资产。
11.国际资本流淌:资本从一具国家或地区向另一具国家或地区转移。
12.外国债券:投资者在国外发行以当地货币为面值发行的债券。
13.贴现:指持票人未到期票据向银行兑换现金,银行将扣除从买进日到到期日的利息后的款项付给持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