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地区铁路
- 格式:doc
- 大小:44.00 KB
- 文档页数:7
青藏铁路全长多少米
青藏铁路全长多少米:1956 km
青藏铁路全长1956千米。
青藏铁路起于青海省西宁市,途经格尔木市、昆仑山口、沱沱河沿,翻越唐古拉山口,进入西藏自治区安多、那曲、当雄、羊八井,终到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全长1956千米,途经青海湖、昆仑山、可可西里、三江源、藏北草原、布达拉宫等景区。
青藏铁路(英文名称:Qinghai-Tibet Railway),简称青藏线,是一条连接青海省西宁市至西藏自治区拉萨市的国铁Ⅰ级铁路,是中国新世纪四大工程之一,是通往西藏腹地的第一条铁路,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
青藏铁路分两期建成,一期工程东起青海省西宁市,西至格尔木市,于1958年开工建设,1984年5月建成通车;二期工程,东起青海省格尔木市,西至西藏自治区拉萨市,于2001年6月29日开工,2006年7月1日全线通车。
青藏铁路由西宁站至拉萨站;线路全长1956千米,其中西宁至格尔木段814千米,格尔木至拉萨段全长1142千米;共设85个车站,设计的最高速度为160千米/小时(西宁至格尔木段)、100千米/小时(格尔木至拉萨段)。
截至2015年3月,青藏铁路的运营速度为140千米/小时(西宁至格尔木段)、100千米/小时(格尔木至拉萨段)。
截至2022年6月底,青藏集团公司累计运送旅客2.6亿人次,旅客运送量由2006年的648.2万人增长到2021年的1870.5万人,其中累计运送进出藏旅客3169.69万人。
2022年7月10日上午,由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青藏铁路西宁至格尔木段提质工程德令哈站站房改扩建项目开工仪式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举行,标志着青藏铁路西(宁)格(尔木)段提质工程正式开工。
青藏铁路发展历程青藏铁路是连接中国青海省西宁市和西藏自治区拉萨市的一条重要铁路线路,全长1956公里。
它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也是中国在青藏高原上建设的一项重大工程。
1. 规划与初步研究阶段(1950年代-1980年代)青藏铁路的规划最早可以追溯到1950年代,当时中国政府提出了在青藏高原上建设一条铁路的设想。
然而,由于地理条件的极端恶劣和技术条件的不成熟,这个计划一度被搁置。
在1970年代,中国政府决定重新启动青藏铁路的规划和研究工作。
经过多次勘测和科学考察,确定了西宁至拉萨的线路走向,并进行了初步的工程设计。
2. 建设准备阶段(1990年代)1994年,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了青藏铁路的建设方案。
在这个阶段,主要进行了勘测、地质勘察、环境影响评价等前期工作。
1996年,青藏铁路公司成立,负责具体的建设工作。
同时,中国政府还积极争取国际贷款和技术支持,为青藏铁路的建设提供资金和技术保障。
3. 建设阶段(2000年-2006年)2001年6月29日,青藏铁路正式开工建设。
在建设过程中,面临着极高的地理海拔、复杂的地质条件和严峻的自然环境,但中国工程技术人员克服了一个个困难和挑战。
青藏铁路的建设采用了许多先进的技术和工程方法。
为了适应高原地区的特殊条件,铁路线路采用了大量的桥梁和隧道。
同时,为了保护环境和生态平衡,还采取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措施,比如建设采暖工程、防风措施和植被恢复等。
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全线贯通,标志着这项工程的圆满完成。
这条铁路的建成,为西藏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
4. 运营阶段(2006年至今)自2006年7月1日开始,青藏铁路正式投入商业运营。
这条铁路的开通,使得西藏地区首次实现了铁路交通的连通,大大提高了西藏的交通运输能力。
随着运营的开展,青藏铁路逐渐完善了相关的设施和服务,提高了运输能力和运行效率。
同时,为了确保运营的安全和可靠,铁路部门还加强了对线路的维护和管理。
西宁到青岛铁路里程
西宁到青岛的铁路里程是指从青海省西宁市到山东省青岛市之间的铁路距离。
根据铁路规划和建设,目前已经有一条高铁线路连接了西宁和青岛。
以下是有关这条铁路的信息:
该高铁线路全长约1500公里。
起点是青海省西宁市,终点是山东省青岛市。
沿途经过陇南市、平凉市、西峰区、庆阳市、榆中县、陇原县、武威市、金塔县、永昌县、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安西县、张掖市、山丹县、临泽县、高台县、瓜州县、天水市、麦积区、秦安县、清水县、秦州区、甘谷县、红古区、七里河区、安宁区、城关区、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皋兰县、兰州市、榆中县、永昌县、嘉峪关市、金昌市、永昌县、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张掖市、山丹县、临泽县、高台县、瓜州县、天水市、麦积区、秦安县、清水县、秦州区、甘谷县、红古区、七里河区、安宁区、城关区、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皋兰县、兰州市等地区。
这条高铁线路的建设极大地缩短了西宁到青岛之间的交通时间。
高铁列车以时
速300公里运行,旅客只需几个小时就能完成这段长途旅行。
此外,高铁线路还设有多个车站,方便旅客的上下车。
乘客可以选择从西宁站、平凉站、肃州站、张掖站、甘谷站以及青岛站等车站出发或到达。
总的来说,西宁到青岛的铁路里程是约1500公里,旅客可以通过乘坐高铁列
车来快速、便捷地到达目的地。
这条铁路连接了青海省和山东省,为两个地区的经济交流和人员往来提供了便利。
西宁到青岛铁路里程摘要:1.西宁到青岛的铁路里程概述2.两地之间的主要火车站及距离3.沿途风景及旅游资源4.乘坐火车往返两地的注意事项正文:西宁和青岛是我国地理位置相对较远的两个城市,它们之间的铁路里程成为连接两地的主要交通方式之一。
全长约为2800 公里,横跨中国西北和华东两大地理区域,沿途风景秀丽,旅游资源丰富。
1.西宁到青岛的铁路里程概述从西宁到青岛,乘坐火车需要经过兰州、西安、郑州、济南等城市,最终抵达青岛。
全长约2800 公里,分为多个路段,包括陇海线、京广线、胶济线等。
乘坐火车需要经过多次换乘,耗时较长,一般需要30-40 小时左右。
2.两地之间的主要火车站及距离- 西宁站:位于青海省西宁市,是青藏铁路的起点站,从这里出发可以前往西藏、兰州、西安等城市。
- 兰州站:位于甘肃省兰州市,是陇海线和兰新线的交汇点,从这里可以换乘前往西安、郑州、太原等城市。
- 西安站:位于陕西省西安市,是京广线和西成线的交汇点,从这里可以换乘前往郑州、太原、石家庄等城市。
- 郑州站:位于河南省郑州市,是京广线和陇海线的交汇点,从这里可以换乘前往济南、南京、上海等城市。
- 济南站:位于山东省济南市,是胶济线的起点站,从这里可以前往青岛、烟台、威海等城市。
- 青岛站:位于山东省青岛市,是终点站,从这里可以游览青岛的各大景点,感受海滨城市的魅力。
3.沿途风景及旅游资源从西宁到青岛的铁路沿线,风景秀丽,旅游资源丰富。
游客可以在西宁欣赏到青海湖的美景,感受高原的独特风光;在兰州游览黄河上的中山桥,了解黄河文化的悠久历史;在西安参观兵马俑、大雁塔等著名景点,领略古都的魅力;在郑州游览嵩山少林寺,体验中国功夫的博大精深;在济南游览趵突泉、大明湖等风景名胜,品味泉城的美誉。
4.乘坐火车往返两地的注意事项- 购票:乘坐火车需要提前购票,可以通过12306 网站、手机APP、火车站售票窗口等途径购买。
购票时请注意选择合适的车次、座位类型和出发时间。
关于青藏铁路的介绍
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全线纵贯中国西部地区的一条铁路,全长1956公里。
它连接了青海省西宁市和西藏自治区拉萨市,被誉为“天路”和“世纪工程”。
青藏铁路建设于2001年,历时五年完成。
整个建设过程中,面临着巨大的自然和工程难题,但通过中国工程师的努力和创新,这条铁路最终成功建成。
青藏铁路是中国在西部地区进行的一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也是中国对西藏地区进行经济发展和交通运输改善的重要战略举措。
青藏铁路的建成对西藏自治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它不仅缩短了西藏与内地的距离,便利了人员和物资的交流,也带来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通过青藏铁路,游客们可以欣赏到西藏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化遗产,为西藏的旅游业带来了新的机遇。
青藏铁路的全线都处于高原地带,其中最高点位于海拔5072米的唐古拉山,因此它也被誉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
由于高原地区气候恶劣,施工过程中还需要克服严寒、缺氧以及地质条件复杂等一系列挑战。
因此,青藏铁路被誉为人类工程史上的奇迹之一。
青藏铁路的运营为西藏地区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它不仅方便了西藏人民的出行,也为西藏的商品进出提供了更便捷的通道。
铁路的开通还带动了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使得更多的人口可以分享到铁路带来的红利。
总之,青藏铁路不仅是中国基础设施建设的重大成就,也是连接西部地区与内地的重要纽带。
它为西藏的经济发展、旅游业的繁荣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做出了巨大贡献。
青藏铁路的建设与运营不仅加强了西藏与内地的联系,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工程师的智慧和勇气。
青藏铁路的工作原理
青藏铁路是连接中国青海省西宁市至西藏自治区拉萨市的一条高原铁路,全长1956公里。
它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也是中国首条通往西藏的铁路。
青藏铁路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 路线选址:青藏铁路的建设充分考虑了地质、气候等因素,选择了具备较好地质条件、不易受到自然灾害影响的路线,并进行了大量的勘察和设计工作。
2. 设计特点:青藏铁路采用了许多特殊的设计措施,以适应高原环境和特殊的气候条件。
例如,铁轨采用了特殊的材料和结构,以抵御高原地区较大的温度变化和冻融作用;桥梁和隧道的设计也考虑了高原地区的冰雪、地震等因素。
3. 施工技术:青藏铁路的建设过程中采用了多种先进的施工技术。
例如,在高原地区的铺轨过程中,利用了大型机械和现代化的施工设备,以提高效率和质量;在河流、湖泊等地区的桥梁建设中,采用了拖船、漂浮浮箱等特殊手段。
4. 供电系统:青藏铁路的供电系统采用了特殊的设计措施,以应对高原地区的特殊情况。
例如,供电线路的设备和材料要考虑高原地区的低氧环境、大风、冰雪等因素;供电站点的设置也要充分考虑高原地区的气候条件和环境保护。
5. 运营管理:青藏铁路的运营管理需要充分考虑高原地区的特殊情况。
例如,列车的检修和维护要特别注意高原地区的气候和环境要求;车站和车辆设施的建设和管理也要结合高原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规划和运营。
综上所述,青藏铁路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路线选址、设计特点、施工技术、供电系统和运营管理等方面,这些措施和技术可以有效应对高原地区的特殊环境和气候条件,确保青藏铁路的正常运营和安全性。
中国十大标志性铁路一.大秦铁路大秦铁路自山西省大同市至河北省秦皇岛市,纵贯山西、河北、北京、天津,全长653千米,是中国西煤东运的主要通道之一。
1992年12月21日开通运营。
大秦铁路主要经营货物运输,尤其是煤炭运输业务,是中国西煤东运的主要通道(北通道)之一。
除了主要运载山西北部的煤炭,一些来自内蒙古西部、陕西北部的煤炭也由大秦铁路运出。
大秦铁路是中国第一条重载列车线路,最大载重可达2万吨;第一条实现微机化调度集中系统线路;第一条采用全线光纤通信系统的线路,科技含量达到了国际水平。
中国铁路依托大秦线的建设,组织了重载运输各项技术设备的全面攻关,取得了一套重载运输技术装备成果。
二.京秦铁路京秦铁路西起北京市,东到河北省秦皇岛市。
线路全长293公里。
1983年12月建成。
是我国第一条一次建成的双线电气化铁路。
三.陇海铁路是中国东西向的主要铁路干线之一。
全长1759公里。
1953年7月陇海铁路全线修成通车。
陇海铁路贯穿中国东、中、西部,也是从太平洋边的中国连云港至大西洋边的荷兰鹿特丹的新亚欧大陆桥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广深线广深铁路连接广州和深圳,全长146公里,是中国大陆最早达到200公里时速的铁路线。
1994年广深铁路建成,1996 年5 月广深铁路股份有限公司于在香港和纽约上市,是目前中国唯一一家在境外上市的铁路。
五.青藏铁路青藏铁路由青海省西宁市至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全长1956公里。
其中,西宁至格尔木段长814公里,1979年建成铺通,1984年投入运营。
格尔木至拉萨段,全长1142公里,2006年7月1日全线通车。
青藏铁路结束了西藏没有铁路的历史,拉近了西藏与世界文明的距离。
过去运往西藏的物资要靠公路,青藏铁路开通后,75%的进出藏物资由铁路承担,从而改变以往公路运输运距长、运费高、损耗大的缺点。
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铁路,铁路建设攻克了多年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三大难题”,工程十分艰巨。
中国最美的几条火车线路中国拥有许多令人叹为观止的火车线路,穿越壮丽的山川和风景如画的乡村。
以下是中国最美的几条火车线路。
1. 青藏铁路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线路,也是中国最美的火车线路之一。
这条铁路连接了西宁和拉萨,全长1956公里,途经雪山、草原和湖泊。
沿途的美景包括唐古拉山、昆仑山和羌塘草原。
青藏铁路穿越的高原地区充满了神秘和壮丽的景色,给乘客带来了难以忘怀的体验。
2. 桂林至阳朔桂林至阳朔是中国最著名的旅游线路之一,也是最美的火车线路之一。
这条线路穿越了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壮丽山水,沿途的山峦、溪流和田园风光令人叹为观止。
乘坐火车沿途欣赏桂林的喀斯特地貌和阳朔的山水风光,是一种独特的旅行体验。
3. 兰新高铁兰新高铁是连接兰州和乌鲁木齐的高速铁路线路,也是中国最美的火车线路之一。
这条线路穿越了中国的西北地区,途经祁连山、天山和塔里木盆地。
沿途的景色包括雪山、戈壁和草原,给人一种广阔和壮丽的感觉。
4. 成都至丽江成都至丽江是连接四川和云南两个省份的火车线路,也是中国最美的火车线路之一。
这条线路穿越了中国的西南地区,途经雪山、峡谷和湖泊。
沿途的景色包括贡嘎山、金沙江和泸沽湖,给乘客带来了一种宁静和宜人的感觉。
5. 长海铁路长海铁路是中国东北地区最美的火车线路之一,连接了辽宁省的大连和丹东。
这条线路沿着辽东半岛的海岸线行驶,途经山海相间的风景。
沿途的景色包括金石滩、旅顺和丹东的辽东湾,给人一种壮丽和神秘的感觉。
以上是中国最美的几条火车线路,每一条线路都有其独特的风景和魅力。
乘坐火车沿途欣赏这些美景,不仅能够享受旅行的乐趣,也能够深入了解中国的壮丽自然景观。
无论是喜欢大自然还是喜欢旅行的人,这些火车线路都是不容错过的。
穿越世界屋脊的钢铁巨龙-青藏铁路2006年7月1日,一列火车如一条钢铁巨龙从中国西部的青藏高原起舞, 穿越世界屋脊通向雪域圣城拉萨。
它向全世界宣告: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中国青藏铁路通车!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地球第三极”之称,向来被认为是“人类生命的禁区”。
青藏铁路北起青海省省会西宁,南至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全长1956公里,其中青海西宁至格尔木段814公里于1979年铺通,1984年运营。
2001年开工修建的格尔木至拉萨段全长1100余公里,大部分处于生命禁区和无人区,其中穿越冻土地区550公里。
青藏铁路翻越昆仑山、唐古拉山,经过的最高点海拔5072米,是世界海拔最高的铁路;唐古拉车站海拔5068米,是世界上最高的火车站。
铁路沿线地质构造复杂、运动频繁,海拔高,日照强,冻土的复杂性和独特性举世无双。
风火山隧道全长1338米,轨面标高4905米,全部位于永久冻土层内,冰厚达150多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冻土区最长的高原永久冻土隧道。
而修建这样一条铁路,中国仅用了5年时间。
西藏曾经是中国唯一未通铁路的省级行政区,交通运输设施落后,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随着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全国各地运往西藏的物资迅速增加,以公路为主的运输通道远不能满足发展的迫切要求。
建设青藏铁路,是加快青海、西藏经济发展、促进西部进步繁荣、提高当地人民生活的重要举措。
通车后短短几个月,青藏铁路已经掀动“高原经济热”,给青海和西藏人民带来经济实惠,被当地各民族人民赞誉为通向幸福的“天路”。
图片说明:1.2003年6月22日,青藏铁路建设进入西藏段,这是在海拔四千七百米的青藏铁路安多火车站举行的铺轨仪式。
2.青藏铁路在建设中不仅对工程质量一丝不苟,亦非常重视环境保护。
这是筑路工人和当地藏族民工在铁路施工路段移植原生草皮,以保护自然生态。
3.从2001年开工,青藏铁路经过5年的雪域奋战,建设者们创造出人间一项项难以想象的奇迹和多项世界之最。
兰青铁路增建二线海石湾至西宁段站后工程(精)一、项目背景兰青铁路是中国西北地区重要的铁路交通干线之一,承担着连接西北交通枢纽的重要任务。
海石湾至西宁段是兰青铁路的关键部分,贯穿青海省的多条山脉,地势险要,气候复杂,对铁路设施和运行安全提出了挑战。
为满足西北地区工业、旅游和物流需求的不断增长,提高兰青铁路的运输能力和安全水平,兰青铁路增建二线海石湾至西宁段站后工程已经启动。
二、项目规模本次工程将增建一条海石湾至西宁段平行于现有铁路的二线,共计约410公里。
其中,新建隧道44座,总长约130公里;新建桥梁110座,总长约25公里;新建挡土墙850公里,总长度达到约120公里。
同时,进行兰青高速铁路枢纽建设,以及车站和信号设施的更新和加固。
三、建设目标本次工程的建设目标是:1.优化铁路布局,提高铁路运输效率;2.提升铁路通行能力,满足日益增长的运输需求;3.加强铁路安全管理,降低事故率;4.推进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城市间的联系和合作。
四、建设内容本次工程的建设内容包括以下方面:1. 兰青铁路二线增建本次工程将在海石湾至西宁段平行于现有兰青铁路的区域内增加一条全新铁路线,极大地缓解了现有铁路线的负荷压力,并且将会使得铁路运输线路更加合理和稳定。
2. 兰青高速铁路枢纽建设本次工程将在青海省西宁市和附近的城市建设兰青高速铁路枢纽,使得兰青铁路的交通枢纽更加完备,加快铁路客流、物流速度,为经济发展注入动力。
3. 车站和信号设施更新和加固本次工程将对已有的车站和信号设施进行更新和加固,大力提高铁路设施的安全性和通行效率。
五、工程意义本次兰青铁路增建二线海石湾至西宁段站后工程,对于推进中国西部地区的快速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本次工程的建设将会为青海省及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提高铁路运输速度和通行效率,将会为青海省及周边地区商贸、旅游等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也进一步促进西北地区城市的联系和合作,使得整个西北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青藏铁路的重大意义青藏铁路是连接中国青海省西宁市和西藏自治区拉萨市的一条重要铁路线路。
该铁路总长度约1,956公里,被誉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
青藏铁路的建设和运营具有重大的意义,以下是一些扩展内容:1. 促进经济发展:青藏铁路的建设将西藏与中国内地进行紧密联系,为西藏的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这条铁路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西藏的资源开发和旅游业的繁荣。
同时,它也为内地地区提供了更便捷的通道,促进了地区间的经济合作和贸易往来。
2. 改善交通条件:青藏铁路的建设填补了西藏地区长期以来交通不便的空白,对改善当地交通状况起到了积极作用。
这条铁路通过建设大量的桥梁和隧道,克服了青藏高原的复杂地质条件,使得西藏地区可以更加便捷地与中国内地及周边国家相连。
这对于人员和货物的运输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提高了当地居民和企业的生活水平和经济效益。
3. 加强民族团结:青藏铁路连接了汉族和藏族居住的地区,为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和理解创造了机会。
该铁路的建设和运营需要来自不同民族的工人和技术人员的合作,这有助于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和友谊,加强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4. 促进旅游业发展:青藏铁路沿线的自然风光和文化遗产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该铁路的建设为旅游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越来越多的游客可以选择乘坐青藏铁路来到西藏,欣赏美丽的雪山、湖泊和寺庙。
这不仅为当地的旅游业带来了经济效益,也为游客提供了更加便捷和舒适的旅行体验。
总之,青藏铁路的建设和运营对于中国西藏地区的经济发展、交通改善、民族团结和旅游业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它不仅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更好的生活条件,也为国家的统一和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同时,青藏铁路的成功也为世界铁路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关于青藏铁路的介绍
青藏铁路,全称为青藏高原铁路,是连接中国青海省西宁市和西藏自治区拉萨市的一条高原铁路。
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全长1956公里,被誉为“世纪工程”。
青藏铁路的建设始于2001年,于2006年7月1日正式通车。
整个铁路线路起于西宁市,经过青海湖、昆仑山脉、唐古拉山脉、那曲地区,最终抵达拉萨市。
青藏铁路穿越的地理特点十分复杂,横跨高山、高原、河流等多种地形地貌,其中包括海拔超过5000米的唐古拉山隧道和海拔5072米的唐古拉山站,以及横跨海拔4700米的扎什伦布寺桥等。
青藏铁路的建设对于西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它不仅使西藏地区与内地交通更加便捷,也促进了西藏地区的旅游业和物资流通,改善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条件。
同时,青藏铁路也成为了旅游景点之一,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观光。
青藏铁路的建设也面临了许多挑战,如高海拔、恶劣气候、脆弱的地质环境等。
为了克服这些困难,建设者采取了许多创新的工程技术,如高海拔施工技术、寒区铁路建设技术等。
青藏铁路的建设不仅是一项技术壮举,也是中国对西藏地区的一项投资和发展举措。
西宁到青岛铁路里程西宁到青岛之间是一条重要的铁路线路,全长约1100公里。
西宁是青藏高原的门户城市,而青岛则是中国的重要港口城市,两地之间的铁路连接,不仅便利了人们的出行,也促进了西宁和青岛两地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
西宁市位于青海省东部,是青海最大的城市和省会,也是青海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
青岛市则位于山东半岛的南部,背靠蓝色的大海,拥有独特的海滨风光和丰富的自然资源。
西宁和青岛分别代表了中国西部和东部的不同风貌。
西宁到青岛的铁路线路,穿越了青海、陕西、山西和山东四个省份,线路全长约1100公里。
这条铁路线由西北电务段(西安至青岛段)和胶济铁路段(青岛至胶州湾港口段)组成。
沿途经过了众多的城市和景点,为游客带来了无限的精彩。
从西宁到青岛的铁路线路,首先经过了青海省的西宁市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西宁市作为青海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景观。
著名的景点有塔尔寺、青海湖和茶卡盐湖等。
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是一个多民族的地区,有着独特的文化和风景。
沿途的景点有祁连山、鸟岛等,这些景点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从青海省出发,铁路线进入了陕西省。
陕西省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省份,有着许多著名的历史遗迹和自然景观。
著名的景点有秦始皇兵马俑、华山和陕西历史博物馆等。
这些景点吸引了大量的游客,也为铁路沿线的城市带来了经济的繁荣。
过了陕西省,铁路线进入了山西省。
山西省是中国的煤炭大省,也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
山西省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有着许多名胜古迹和风景名胜。
著名的景点有平遥古城、云冈石窟和五台山等。
这些景点吸引了大量的游客,也为铁路沿线的城市带来了经济的繁荣。
铁路线进入了山东省,并最终抵达了青岛市。
青岛市是中国重要的港口城市,也是山东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青岛以其独特的海滨风光和浓厚的德国文化底蕴而闻名。
著名的景点有泡沫博物馆、胶州湾和小鱼山等。
这些景点吸引了大量的游客,也为青岛市带来了经济的繁荣。
乌鲁木齐车辆段
新建架修库及辅助生产房屋工程发电车检修库项目
施工图
车辆设备技术规格书
CL-01:起重类设备
新疆铁道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2018年10月乌鲁木齐
一、设备清单
序号设 备 名 称型号及规格单位数量设置地点
1 电动双梁桥式起重机Q=10t,Lk=22.5m 台 1 发电车检修库
2 平衡吊PDJ325 台 1 发电车检修库
3 电动单梁悬挂起重机Q=2t,S=3m,
L=4.5m
台 1 发电车检修库
二、公共技术条款
(一)使用环境条件
1、环境温度
室外最高温度:+42.1℃。
室外最低温度:-41.5℃。
2、空气平均相对湿度:58%。
3、海拔高度:680-920m。
4、风速
定时最大风速:34.9m/s;
平均风速:2.4m/s。
5、年均雷暴日数:5.7日。
6、土壤最大冻结深度采用值:162cm。
7、降水量
年平均:271.4mm。
一次最大及延续时间:91.6mm,4天。
8、平均气压:919mb。
(二)设备性能要求
1、设备技术指标应符合国家及铁路总公司等行业现行标准、规范、
技术条件等,投标方在标书中应说明各项设备所遵循的标准名称及标准内容。
需总公司或铁路局鉴定的设备随附鉴定文件。
2、设备性能应满符合技术规格书的要求,如有偏差,必须提供详细的技术规格偏差表。
其偏差值必须满足或优于技术规格书要求。
3、各项设备应能在使用条件下连续运行。
需加注润滑油、液压油等油脂的设备,须按设备正常运行要求标准加注满各类油、脂。
4、所有设备都应根据相关标准进行试验,并提供有效的试验报告和合格证。
验收前的检测应在使用单位参与情况下在使用现场进行,并共同对试验结果确认合格后由生产厂提出试验报告。
5、所有起重机均需随机配备一套润滑和保养工具,同一级别配件应选用同一型号配件。
6、特种设备需提供国家主管部门颁发的资质文件和出具的检测报告。
并提供设备安装所在地特种设备管理部门相关的注册、鉴定合格报告。
7、投标文件中应列出主要配件的型号、来源,以便在验收时比对。
8、设备电源方式应采取三相五线制
9、所采用外购零配件需为国内外知名厂家生产并附合格证,自制配件需有详细技术参数说明,配件外观清洁,标记编号清晰、明确。
(如果此项目涉及计量检定、特种设备检验等问题,均由投标方无条件解决并承担费用,包含所装用传感器、检测类设施等需第三方鉴定的必须提供第三方鉴定证书)。
10、投标方需在设备上粘贴设备铭牌(含制造年月、厂家名称、规格型号、主要技术参数等)及润滑管路及润滑点示意图。
11、投标方应在标书中说明设备保修、人员培训等售后服务内容与方式。
设备质保期为 12 个月(如有特殊说明除外),以设备交验合格之
日算起。
在质保期内,设备由于设计、工艺或材料的缺陷而发生故障由厂家免费负责维护或更换设备。
保质期内如有零部件损坏,自更换该件起,再对该零部件重新质保。
设备质量保证期内所有服务均为免费。
投标方自接到服务通知(电话、传真或信函)始,3 小时内给买方作出响应;对用户不能自行解决的问题,厂家维护人员须在 1个工作日内到达用户现场排除故障。
投标方需长期以成本价提供易损件或其他损坏配件,若在一个大修期内配件型号因淘汰无法采购,厂家需负责对设备进行免费升级并维护(各种配件的价格不得高于招标时的价格)。
12、一切限位开关不得采用接触式限位开关。
(三)其他要求
1、设备供货商应负责提供设备或各部分之间的全部电气配线、管路及阀门连接和安装。
2、设备金属构件表面除了加工装配和电镀表面外都应进行防锈处理,对封闭结构的内表面也要有必要的防锈处理。
油漆的颜色应在签订合同时确定。
设备在安装过程中掉漆应由供货商提供修补涂料。
3、设备须配置专用检修工具各一套,并相应提供设备易损配件。
4、投标方在投标时应提供完整的技术文件,其中包括产品的技术方案、主要性能、技术参数、结构特点、接口条件以及有关外形图纸及照片、原理图和安装图等,技术文件应提供内容一致的纸质文件和电子文档。
5、投标方应在标书中说明承担设备安装调试的责任范围并相应报价。
6、投标方应在标书中说明设备保修、人员培训等售后服务内容与方式。
7、供货商应向买方提供5套设备使用与维护纸质文件,包括设备操作手册和使用说明书、维护保养手册和故障诊断手册、原理图、组装图以及其它有关使用、维护、保养所需文件。
纸质档案按照甲方样式要求装订
成册。
(四)设计联络
1、供货商应在收到中标通知书后10日内与设计单位和使用单位进行设计联络,供货商应提供3份详细的设备技术方案和设备土建安装所需的接口、基础图等技术资料供设计联络使用。
2、设计联络后10日内供货商向设计单位提供2份加盖单位公章的设备总图和准确的土建安装要求、基础图纸等施工图设计基础资料以及与纸质文件一致的CAD电子文档,所有文件资料必须与最终提供的设备保持完全一致,否则由供货商承担相应全部责任。
三、主要技术规格要求
1、主要技术标准
1.1 国产电气元件符合现行国标要求,如GB/T14048.1、GB/T14048.3、GB/T 14048.5。
1.2 电气元件采用施耐德、西门子、ABBC产品。
进口电气元件、部件须通过国际CE(或FCC、GS、SAA等)认证。
1.3 安全防护、环保、消防等须满足相关国家标准。
1.4 设备工作噪音≤75dB。
1.5 设备的所有仪器和仪表的计量单位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1.6 设备各系统必须有完全可靠的安全保护装置、保险措施、明显的警示标识,报警功能及断电保护功能,并设置紧急切断开关,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方便的使设备停止运转,以保证对设备及人员不会造成伤害。
1.7 设备的金属结构件除装配表面和电镀表面外,都应进行除锈处理和油漆,必须保证油漆质量。
对于封闭结构的内部,必须在组装封闭前完成除锈处理和油漆。
设备表面油漆色泽符合甲方统一标识要求。
1.9 设备铭牌按甲方提供的样式统一制作,乙方不得在设备的其他部
位另设各类标牌、标志等。
投标方需在设备上粘贴设备铭牌(含出厂编号、制造年月、厂家名称、规格型号、主要技术参数等)及润滑管路及润滑点、油脂型号示意图。
1.10设备的设计、制造、试验和安装,应符合国家与行业现行有关规范和标准。
1.11各设备的操作界面为中文,并且符合国内操作习惯,具有良好的人机对话功能。
1.12中标厂家在产品生产前,应主动与招标方进行技术联络和技术规格确认,以保证产品的性能、尺寸及相互间配合无误,否则投标方承担一切责任。
2、主要技术要求及参数
2.1 电动双梁桥式起重机(Q=10t、LK=22.5m)
2.1.1起重量:Q =10t。
2.1.2跨度:Lk=22.5m。
2.1.3最大轮压:129KN。
2.1.4起升低速度:0~5m/min调速,起升高速度:6. 3~16m/min调速,小车速度:2.6~26m/min调速,大车速度:
3.5~35m/min调速(考虑地面遥控大小车速度和人的行走速度匹配)。
2.1.5起升高度:≥9.0m。
2.1.6工作级别:A5。
2.1.7操作形式:司机室+遥控。
2.1.8电源:AC380V/50Hz。
2.1.9功率:≤32.1kW。
2.1.10滑触线型式:安全H型,节能滑触线。
2.1.11:起重机走行轨:在设计联络中确定
2.1.12吊钩制动采用双制动方式,并配备超载限制器和称重显示器。
2.1.13天车制动采用液压推杆式制动器,并保证至少1年内无渗漏。
2.2平衡吊(PDJ325)
额定起重量 300kg
垂直行程 1500mm
水平行程 2100mm
大工作半径 2500mm
升降速度 7.8m/min
回转角度 340度
2.3 电动单梁悬挂起重机(Q=2t、S=3m)
2.3.1起重量:Q =2t。
2.3.2跨度:S=3m(L=4.5m)
2.3.3起重机运行机构:运行速度20/30m/min
2.3.4电动葫芦:起升速度:0.8/8m/min;运行速度20/30m/min
2.3.5起升高度:≥9.0m。
2.3.6工作级别:A5。
2.3.7操作形式:地操+遥控。
2.3.8电源:AC380V/50Hz。
2.3.9功率:≤5kW。
2.3.10滑触线型式:安全H型,节能滑触线。
2.3.11起重机走行轨:具体规格在设计联络中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