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规网优材料15:LTE入门必读
- 格式:pdf
- 大小:1.57 MB
- 文档页数:54
LTE网络基础知识简介目录一、LTE网络概述 (2)1.1 LTE概念及发展历程 (3)1.2 LTE技术优势与演进 (4)二、LTE网络架构 (5)2.1 EPC网络组成 (7)2.2 UTRAN网络组成 (8)2.3 eNB与gNB的关系及切换 (9)三、LTE关键技术 (11)四、LTE网络规划与部署 (12)4.1 需求分析 (13)4.2 网络设计 (14)4.3 部署策略 (16)五、LTE网络测试与优化 (17)5.1 测试目的与方法 (18)5.2 关键性能指标(KPI)分析 (19)5.3 网络优化策略 (20)六、LTE与其他无线通信技术的比较 (22)6.1 与2G/3G的比较 (23)6.2 与Wi-Fi的比较 (24)七、LTE未来发展趋势 (26)7.1 5G技术发展与LTE演进 (27)7.2 IoT与LTE的关系 (28)八、总结与展望 (29)8.1 LTE技术成果总结 (30)8.2 对未来LTE发展的展望 (32)一、LTE网络概述LTE(Long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是一种基于新一代无线通信技术的4G移动通信标准。
它采用了全球通用的频段和编码技术,可以实现高速、低时延、大连接数的移动通信服务。
LTE网络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为用户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移动互联网体验。
LTE是3G(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升级版,相较于3G,LTE在数据传输速度、时延、网络容量等方面都有显著提升。
LTE也是4G(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基础,两者共享相同的技术规范和频谱资源。
LTE可以看作是4G的一个过渡阶段,为后续5G网络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高速:LTE网络的最大下行速率可达100Mbps,上传速率可达50Mbps,大大满足了用户的上网需求。
低时延:LTE网络的空口时延较低,一般在10ms左右,用户体验较好。
大连接数:LTE网络具有较高的并发连接能力,可支持数百万人同时在线。
LTE网规网优基础知识问答目录一、LTE概述与基本原理 (2)1. LTE基本概念及发展历程 (3)2. LTE网络架构与主要组件 (4)3. LTE关键技术及特点 (5)二、网规基础知识 (7)1. 网规概述及重要性 (8)2. 网络规划目标与原则 (10)3. 网络规划流程 (10)4. 基站选址与布局规划 (11)5. 频率规划与干扰协调 (12)三、网优基础知识 (14)1. 网络优化概述及目的 (15)2. 网络优化流程与方法 (16)3. 无线网络性能评估指标 (18)4. 容量优化与负载均衡技术 (19)5. 覆盖优化与信号增强措施 (20)四、LTE系统性能参数与配置优化 (22)1. 系统性能参数介绍 (24)2. 性能参数配置与优化策略 (25)3. 小区间干扰协调与优化方法 (27)4. 基站设备配置与优化建议 (28)五、LTE网络故障排查与处理 (30)1. 网络故障分类与识别方法 (31)2. 常见故障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 (32)3. 故障处理流程与案例分析 (32)4. 网络维护与管理技巧分享 (34)六、案例分析与实践经验分享 (35)1. 成功案例介绍与分析角度 (36)2. 实践中的经验教训总结 (38)3. 案例中的优化策略与实施效果评估 (39)七、LTE发展趋势与展望 (40)1. LTE技术发展趋势分析 (42)2. 新技术在LTE网络中的应用前景探讨 (43)一、LTE概述与基本原理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是一种标准的无线宽带通信,主要用于移动设备和数据终端,其设计目标是提供一种高速、低延迟、高连接性的无线通信服务。
LTE的发展是为了满足移动通信市场的需求,特别是在3GPP的长期演进计划中,旨在解决3G网络中的瓶颈问题,提高无线通信的速度和质量。
LTE的关键技术包括正交频分复用(OFDM)、多输入多输出(MIMO)、密集波分复用(Dense WDM)、链路自适应技术等。
一、填空题1.S1承载(S1 bearer)用来传送eNodeB和Serving GW之间的EPS数据包.2.系统信息在小区范围内的所有UE进行广播,目的是告诉UE网络接入层和非接入层的公共信息,以便用户在发起呼叫之前了解网络的配置情况.3.S-TMSI(短格式临时移动用户标识)用来保证无线信令流程更加有效,如寻呼和业务请求流程。
4.LTE带宽灵活配置:支持1.4MHz, 3MHz, 5MHz, 10Mhz, 15Mhz, 20MHz.5.LTE的接入网E-UTRAN由e-NodeB组成,提供用户面和控制面;LTE的核心网EPC由MME,S-GW和P-GW组成6.P-GW的主要功能包括:分组数据过滤;UE的IP地址分配;上下行计费及限速。
7.LTE支持多种频段,从700MHz到2.6GHz.8.LTE支持两种双工模式:FDD和TDD.9.LTE具有时域和频域的资源,资源分配的最小单位是资源块RB(Resource Block).10.下行功控决定了每个RE(Resource Element)上的能量EPRE(Energy per ResourceElement);上行功控决定了每个DFT-S-OFDM(上行SC-FDMA的复用调制方式)符号上的能量。
11.OFDM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属于调制复用技术,它把系统带宽分成多个的相互正交的子载波,在多个子载波上并行数据传输。
12.LTE下行支持MIMO技术进行空间维度的复用。
空间复用支持单用户SU-MIMO模式或者多用户MU-MIMO模式。
13.受限于终端的成本和功耗,实现单个终端上行多路射频发射和功放的难度较大。
因此,LTE正研究在上行采用多个单天线用户联合进行MIMO传输的方法,称为Virtual-MIMO.14.在LTE系统中,功控主要用来降低对邻小区上行的干扰,补偿链路损耗,它也是一种慢速的链路自适应机制。
LTE关键知识点总结LTE(Long Term Evolution)是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的一种标准,它通过提高数据速率、降低通信延迟和增强网络容量来满足日益增长的移动通信需求。
LTE技术在实现更高数据速率、更可靠的网络连接和更低的通信延迟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突破,成为目前移动通信领域的主流技术之一、下面是LTE技术的一些关键知识点总结:1.LTE的基本原理LTE技术基于OFDMA(正交频分多址)和SC-FDMA(单载波频分多址)技术,它使用蜂窝网络结构,将空间划分为多个小区域,每个小区域由一个基站负责覆盖。
用户设备(如手机、平板等)通过基站与核心网络进行通信,实现数据传输和通话等功能。
2.LTE的核心网络LTE的核心网络由Evolved Packet Core(EPC)组成,包括MME(移动性管理实体)、SGW(分组数据网关)和PGW(用户面网关)等组件。
EPC负责数据传输、呼叫控制和移动管理等功能,确保用户设备能够在移动过程中实现无缝切换和连接。
3.LTE的频段和带宽LTE技术在不同频段上运行,包括700MHz、800MHz、1800MHz、2300MHz和2600MHz等频段。
用户可以根据所在地区和运营商的情况选择不同频段的LTE网络。
另外,LTE网络的带宽可以根据需求进行调整,通常包括5MHz、10MHz、15MHz和20MHz等不同的带宽设置。
4.LTE的多天线技术(MIMO)LTE技术支持多天线技术(MIMO),即通过多个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来实现数据传输。
MIMO技术可以提高信号覆盖范围、增强网络容量和减少信号干扰,提高网络性能和用户体验。
5.LTE的载波聚合技术(CA)LTE技术还支持载波聚合技术(CA),即同时使用多个频率载波进行数据传输。
通过CA技术,可以提高网络速率和覆盖范围,同时优化网络资源的利用效率,提升整体网络性能。
6.LTE的VoLTE技术LTE技术还支持VoLTE(Voice over LTE),即通过LTE网络实现高质量的语音通话。
问题描述:为什么要从3G向LTE演进问题答复:LTE(Long Term Evolution)是指3GPP组织推行的蜂窝技术在无线接入方面的最新演进,对应核心网的演进就是SAE(System Architecture Evolution)。
之所以需要从3G演进到LTE,是由于近年来移动用户对高速率数据业务的要求,同时新型无线宽带接入系统的快速发展,如WiMax的出现,给3G系统设备商和运营商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在LTE系统设计之初,其目标和需求就非常明确:降低时延、提高用户传输数据速率、提高系统容量和覆盖范围、降低运营成本:显著的提高峰值传输数据速率,例如下行链路达到100Mb/s,上行链路达到50Mb/s;在保持目前基站位置不变的情况下,提高小区边缘比特速率;显著的提高频谱效率,例如达到3GPP R6版本的2~4倍;无线接入网的时延低于10ms;显著的降低控制面时延(从空闲态跃迁到激活态时延小于100ms(不包括寻呼时间));支持灵活的系统带宽配置,支持、3MHz、5MHz、10MHz、15MHz、20MHz带宽,支持成对和非成对频谱;支持现有3G系统和非3G系统与LTE系统网络间的互连互通;更好的支持增强型MBMS;系统不仅能为低速移动终端提供最优服务,并且也应支持高速移动终端,能为速度>350km/h的用户提供100kbps的接入服务;实现合理的终端复杂度、成本、功耗;取消CS域,CS域业务在PS域实现,如VOIP;问题描述:LTE扁平网络架构是什么问题答复:LTE的接入网E-UTRAN由eNodeB组成,提供用户面和控制面;LTE的核心网EPC(Evolved Packet Core)由MME,S-GW和P-GW组成;eNodeB间通过X2接口相互连接,支持数据和信令的直接传输;S1接口连接eNodeB与核心网EPC。
其中,S1-MME是eNodeB连接MME的控制面接口,S1-U是eNodeB连接S-GW 的用户面接口;问题描述:相对于3G来说,LTE采用了哪些关键技术问题答复:采用OFDM技术OFDM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属于调制复用技术,它把系统带宽分成多个的相互正交的子载波,在多个子载波上并行数据传输;各个子载波的正交性是由基带IFFT(Inverse Fast Fourier Transform)实现的。
一、填空题1.S1承载(S1 bearer)用来传送eNodeB和Serving GW之间的EPS数据包.2.系统信息在小区范围内的所有UE进行广播,目的是告诉UE网络接入层和非接入层的公共信息,以便用户在发起呼叫之前了解网络的配置情况.3.S-TMSI〔短格式临时移动用户标识〕用来保证无线信令流程更加有效,如寻呼和业务请求流程。
4.LTE带宽灵活配置:支持1.4MHz, 3MHz, 5MHz, 10Mhz, 15Mhz, 20MHz.5.LTE的接入网E-UTRAN由e-NodeB组成,提供用户面和控制面;LTE的核心网EPC由MME,S-GW和P-GW组成6.P-GW的主要功能包括:分组数据过滤;UE的IP地址分配;上下行计费及限速。
7.LTE支持多种频段,从700MHz到2.6GHz.8.LTE支持两种双工模式:FDD和TDD.9.LTE具有时域和频域的资源,资源分配的最小单位是资源块RB〔Resource Block〕.10.下行功控决定了每个RE〔Resource Element〕上的能量EPRE〔Energy per Resource Element〕;上行功控决定了每个DFT-S-OFDM〔上行SC-FDMA的复用调制方式〕符号上的能量。
11.OFDM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属于调制复用技术,它把系统带宽分成多个的相互正交的子载波,在多个子载波上并行数据传输。
12.LTE下行支持MIMO技术进行空间维度的复用。
空间复用支持单用户SU-MIMO模式或者多用户MU-MIMO模式。
13.受限于终端的成本和功耗,实现单个终端上行多路射频发射和功放的难度较大。
因此,LTE正研究在上行采用多个单天线用户联合进行MIMO传输的方法,称为Virtual-MIMO.14.在LTE系统中,功控主要用来降低对邻小区上行的干扰,补偿链路损耗,它也是一种慢速的链路自适应机制。
目录系统消息汇总: (2)1. 各系统状态转移图 (2)2. 核心网信令跟踪解除 (3)3. 核心网UE标识 (3)4. RRC过程总结 (4)5. 测量事件汇总 (4)6. RRU类型查询 (4)7. A3 (6)8. 小区间干扰协调(ICIC) (6)9. 多天线支持 (7)10. 如何查询是双模站点 (7)11. X2接口配置 (8)12. CHR常见释放原因 (9)13. 关于TM模式 (10)14. 关于帧结构 (12)15. 关于LTE频率和频点的计算如下: (12)16. LTE系统信令流和数据流 (13)17. 单个RE(子载波的计算) (14)18. 发射分集、空间复用、单流、双流的区别 (14)19. 关于频段及频点 (14)1、TD-LTE频段 (14)2、TD-LTE频点号是如何定义的? (15)3、TD-LTE的最高下行速率如何计算? (15)3.1 计算方法 (15)3.2 参考信号的占用情况与MIMO是否使用有关。
(15)3.3 考虑同步信号信道占用情况 (15)3.4 带宽如果是20M, (15)用中心频段-起始频段+起始频点 (15)3.5 DwPTS是否有数据业务开销? (16)4、如何计算LTE最高业务速率? (16)20. 关于LTE小问题 (16)1、LTE中CP详解 (16)1.1 CP作用(其实本质上影响的是时延:多径时延和传播时延。
cp越长,传播时延容忍度越大,允许的传播时延越大,覆盖越大。
) (16)1.2 常规CP与扩展CP (17)2、LTE中PA与PB详解 (17)3、RSRP简述 (17)3.1 RSRP定义 (17)3.2 RSRP低是否意味着接收参考信号困难? (17)3.3 如何获得RSRP (17)系统消息汇总:1.各系统状态转移图2.核心网信令跟踪解除LST UTRCTSK:;RMV UTRCTSK:IDTYPE=1,IMSI="460025343000020";3.核心网UE标识4.RRC过程总结5.测量事件汇总6.RRU类型查询1、选择DBS3900LTE:2、查询RRU所在的柜号、框号、槽位号,命令:DSP BRD;3 查询RRU的类型,命令:执行F9:7.A38.小区间干扰协调(ICIC)小区间干扰原因●由于OFDMA/SC-FDMA本身固有的特点,即一个小区内所有UE使用的RB(ResourceBlock)彼此正交,所以小区内干扰很小。
LTE整理知识点LTE技术是目前移动通信技术的主流,并且被广泛应用于4G网络。
下面是关于LTE技术的整理知识点。
1. LTE的全称是长期演进技术(Long-Term Evolution),它是一项为了提高无线网络性能、容量和覆盖范围的技术演进。
2.LTE的目标是提供高质量、高速率和低延迟的移动宽带通信服务。
3. LTE的基站被称为eNodeB,它负责无线信号的传输和接收,同时还负责与移动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和数据传输。
4.LTE网络采用OFDMA(正交频分多址)和SC-FDMA(单载波频分多址)技术,以提供高速率和高容量的数据传输。
5.LTE网络的主要频段是700MHz、800MHz、1800MHz、2100MHz和2600MHz等。
6.LTE网络支持多天线技术(MIMO),通过增加天线数目可以提高网络容量和覆盖范围。
7.LTE网络支持多个调制解调器(MCU),可以同时传输多个数据流,提高网络的吞吐量。
8.LTE网络支持双通道技术,即上行和下行通道可以同时使用,提高网络的容量和速率。
9.LTE网络提供了多种QoS(服务质量)保证机制,以满足不同应用的需求,如视频流媒体、语音通话和实时游戏等。
10. LTE网络支持IP(Internet Protocol)承载,可以直接与Internet连接,实现无缝的互联互通。
11.LTE网络支持移动性管理,可以实现平滑的切换和运营商间的漫游。
12.LTE网络支持组播和广播服务,可以实现实时的流媒体和应急通信。
13. LTE网络可以支持LTE-Advanced(LTE-A),提供更高的速率、更大的网络容量和更强的性能。
14.LTE网络可以与其他移动通信技术(如GSM、CDMA和WiMAX等)进行互操作,实现网络的平滑演进。
15.LTE技术在应用方面广泛应用于移动宽带、物联网和工业控制等领域,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了更加便捷和高效的通信服务。
综上所述,LTE技术是目前移动通信技术的主流,具有高速率、高容量、低延迟和良好的移动性管理等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