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 项目导向”教学模式中学习任务设计浅析(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孙莹)
- 格式:pdf
- 大小:13.13 MB
- 文档页数:28
I I信息化管理I.基于任务驱动的医学高校计算机课程教学模式研究和实践文/刘旭炜(山西省长洽医学院计算机教学部)摘要:任务驱动教学的教学宗旨是以学生为核心,是一种以依托任务为驱动的教学方法。
让学生在建构主义教 学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情境,属于探究式教学模式的一部分。
在计算机课程中更加注重实践操作的能力,并且在 每一个计算机课程目标中都有着较强的任务性,“任务驱动”教学方法符合计算机课程的教学特点,有利于加 强计算机课程的进度与质量。
本文从四个方面探讨了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医学高校计算机课程教学中的实施。
关键词:任务驱动;医学高校;计算机Research and Practice on the Task-driven Teaching Mode of Computer Course in Medical CollegesLIU Xuwei(Computer Teaching Department,Changzhi Medical College)Abstract:The purpose of task-driven teaching is to take the students as the core, and adopt teaching method with task driven. To let the students combine the situation on the basis of constructivist teaching theory, belongs to a part of the inquiry teaching model. In computer course, we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ability of practical operation, and have strong task in every computer curriculum goal. Task-driven teaching method accords with the teaching characteristics of computer course, which is beneficial to strengthen the progress and quality of computer course. 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implementation of task-driven teaching method in the teaching of computer courses in medical colleges from four aspects.Keywords: task-driven;medical college;computer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得到了 大幅度提升,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更是让计算机走进 了各个领域,只有掌握计算机的相关知识才能进一步 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浅议“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职应用文教学中的应用1. 引言1.1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职应用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在高职应用文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注重知识的灌输和记忆,学生缺乏主动性和实践能力,难以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而任务驱动教学法强调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习,通过任务的设计和完成,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高职应用文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掌握技能,并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具体实践中,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任务驱动教学法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使他们逐渐成为具有实践经验和综合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职应用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教学效果的提升,更体现在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和将来就业竞争力的增强上。
2. 正文2.1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基本概念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以任务为核心的教学方法,旨在通过解决真实世界的问题或完成具体任务来促进学生的学习。
在这种教学法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扮演辅助学习的角色。
任务驱动教学法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强调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任务驱动教学法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合作。
在任务驱动的教学过程中,学生需要协作完成任务,分享想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种合作性学习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任务驱动教学法侧重于学习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通过完成任务,学生可以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具体的实践操作,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这种实践性的学习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现实生活中的挑战和问题。
任务驱动教学法还倡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评价。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自主选择学习方法和解决问题的途径,同时也需要对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行自主评价。
这种自主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为其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在中职《网页设计》课程中的应用[摘要]《网页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应用性极强的一门课程。
在教学中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专业理论知识,更要求学生具有运用专业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传统的教学模式,多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往往忽视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培养。
文章以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法,浅谈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三位一体的职业能力。
[关键词]项目导向任务驱动角色分配评估以项目为导向,任务为驱动的教学法,就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核心,以项目(工作)实践为目标,以项目过程为导向,用项目任务进行驱动,对每一项目任务进行分解,以学生为主体,“任务准备”、“任务实施”、“任务完成总结”几个环节为主要目的,围绕项目任务的具体实施方案,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进行知识内容和专业技能的学习,让学生获取知识的同时又能身临其境地感受网页设计的全过程状态。
以下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的具体实施过程:一、任务准备(一)确定项目设计项目的设计是学习的关键。
项目的设计要以教学内容为依据,既要包含基本教学知识,又要有利于教学开展,调动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
首先要求教师借助社会各企业力量或联合办学模式大量地了解市场、企业的需求,要求项目科学规划,易于理解,适合当前中职学生的背景情况,力求所制定的项目不仅有利于教学的开展,更要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就提醒我们在确定项目之初就要对该项目存在哪些角色、每个角色的主要的任务是什么、胜任该角色有什么技能和知识要求做一个大致的说明。
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确定其在项目中最主要的角色,自动去完成扮演或模拟该角色的必要知识准备。
(二)开展项目中知识点教学知识点的教学直接影响着项目中每个具体的任务,知识掌握不够,任务便无法完成,这样会对学生造成心怯的障碍。
知识点教学的学习决定任务完成的好坏与否。
(三)分配项目角色我们希望每个同学都能够胜任项目中的各个岗位,比如说网页美工、后台程序设计等等,为以后顶岗实习打好基础。
基于“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可编程序控制器技术应用》课程建设探究与实践陈丽敏杨华宋楠[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基于“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可编程序控制器技术应用》课程建设的性质、地位、内容及课程建设的实践效果。
该课程建设通过以“企业中典型的控制项目”为教学内容,以实际工作任务作为教学组织目标,充分体现了“学做结合、工学交替”等教学特点,彰显出该课程教学在实践“技能型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核心作用与价值。
[关键词]:课程建设“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技能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评价体系[作者简介]:陈丽敏(1971--),女,吉林长春人,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电气自动控制技术、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技术、高职课程开发。
(吉林长春 130033)一、《可编程序控制器技术应用》课程建设的性质、地位《可编程序控制器技术应用》是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核心课,也是可编程控制器程序设计师考试的必考课目,该课程把可编程控制器理论知识运用到生产设备自动控制工作当中,是实现设备自动运行控制的实践性课程。
通过《电工基础》、《电力电子技术》、《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等课程的学习,为本课程教学与实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又为后续的《生产过程控制实训》等课程奠定了基础。
因此,本课程在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核心作用,对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和职业素质以及专业的培养目标起主要支撑作用。
所以,以职业岗位为导向,进行可编程序控制器技术应用课程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二、《可编程序控制器技术应用》课程建设的内容(一) 课程建设中教学目标的优化我院于2003年开设本课程以来,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最初是要求学生掌握可编程控制器技术的知识点,发展到结合自动控制系统运行调试的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来确定课程教学目标。
按照职业岗位所涵盖的知识点,以“职业能力与综合素质培养”为主线,在充分进行广泛行业调研、校企专家论证、团队研讨的基础上,优化了本课程综合职业能力的教学目标。
浅析“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法中职计算机课程中的应用【摘要】本文主要讨论了在职计算机课程中应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相关内容。
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然后详细分析了项目导向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职计算机课程中的具体应用情况。
接着探讨了将项目导向与任务驱动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并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效果评估来展示其实际应用效果。
最后总结了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优势,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分析和讨论,可以为职业计算机教育提供一种更有效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的学习和能力提升。
【关键词】关键词: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法、职计算机课程、应用、教学模式、案例分析、实践效果评估、优势、研究方向。
1. 引言1.1 研究背景项目导向教学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设立项目任务来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知识和技能,并在实践操作中不断提升自己。
任务驱动教学法则是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设置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逐步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技能。
这两种教学法结合起来,形成了一种更加灵活和实用的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职业计算机课程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研究项目导向和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职计算机课程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2 研究意义研究的意义在于通过深入探讨项目导向和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职计算机课程中的应用,揭示这两种教学方法对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重要性。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职计算机课程对于学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仅仅掌握理论知识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社会的需求。
研究项目导向和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效果评估,可以更好地了解这两种教学方法在职计算机课程中的实际效果,并为今后的教学实践提供借鉴和参考。
本研究对于改进职计算机课程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深远的意义和价值。
浅析“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法中职计算机课程中的应用【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在职计算机课程中应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意义和效果。
首先介绍了这两种教学方法的定义和特点,然后分别详细分析了在职计算机课程中如何运用项目导向教学和任务驱动教学。
接着通过案例分析,展示了如何实际运用这两种教学法进行教学,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改进建议。
对这种教学法在职计算机课程中的应用进行了评价,并展望了未来的教学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探讨,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法,提高职计算机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职计算机课程、项目导向教学、任务驱动教学、案例分析、教学法应用、教学评价、教学展望、教学发展方向1. 引言1.1 介绍“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法“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基于学生学习需求和实际问题解决的教学模式。
它强调学生参与式学习,通过项目驱动和任务导向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这种教学法中,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指导者,引导学生通过实际项目和任务的解决来学习相关知识和技能。
项目导向教学注重学生实际操作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在项目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解决真实问题。
任务驱动教学则注重学生任务完成的过程,通过设定具体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
“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法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实践和针对性的学习环境,促进了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提升,培养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职计算机课程中,采用这种教学法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效果,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2 介绍职计算机课程职计算机课程是指面向职业领域的计算机教育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在特定职业领域中所需的计算机技能和知识。
教学方法teAchING methods编辑 孙祺童文 / 黄 英“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卫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应用摘 要:本文重点对“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卫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应用进行阐述。
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笔者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应用已越来越成熟,学生的动手能力、探究能力、合作意识以及创新能力都大大增强,其教学效果非常好。
表 Word 文字处理一章任务设计目前,中职卫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中仍旧存在不少问题,具体表现为学生学习兴趣不浓,自主学习能力差,合作意识不强,教师教学手段单一等。
因此加快教学改革,积极探索新教法就变得非常重要。
而“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运用,充分体现了学以致用的学科思想,符合“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为核心”的课程基本理念,有利于学生的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内涵“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建立在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其真正内涵是任务要与知识点相结合,即教师创设的任务必须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基础,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既掌握了任务中所包含的知识点,又可以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教学中能否顺利实施,取决于任务设计是否合理。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任务设计设计任务时,其注意事项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大小合适、难易适中、贴近就业、医学相关、学以致用。
教师在设计任务时,要考虑如何将知识点揉进任务中去。
如果包含知识点太少,则课堂教学收获甚少,也就失去了实施的意义;如果包含知识点过多,教师一味地强调知识点,尤其是将很多不合时宜的知识牵强地纳入任务中去,则会使学生畏而不前,丧失学习主动性。
而对于知识点的难易程度的把握上,也要注意适中得当、安排合理,否则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质量。
教材共设计了15个任务,涵盖了基础知识、Windows 操作系统、Word 文字处理、Excel 电子表格、PowerPoint 演示文稿、计算机网络及Internet 应用等各个章节的知识点。
基于“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模式的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探索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创新成为了推动社会进步和个人发展的重要动力。
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成为了教育工作者们的重要任务之一。
在这“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模式成为了一种备受关注的教学方法,因其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创新能力。
本文将就基于“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模式的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进行探索与分析。
一、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模式的概念及特点“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是一种以项目为导向、任务为驱动的教学模式。
其核心理念是通过设计有挑战性的项目和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该模式的特点包括:以项目为导向,要求学生在项目中完成一系列的任务,使学生在实践中深入理解知识,并能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任务驱动,注重学生在任务中的主动参与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鼓励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要求学生在一定的范围内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并通过团队合作解决问题。
这种教学模式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基于“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模式的探索,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二、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需求与重要性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越来越受到重视。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产业的快速变革,要求学生具备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够主动适应社会的变革和发展。
随着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越来越多的大学开始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要求学生在校园内就能掌握一定的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了当今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一方面,实践创新能力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
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学校应该充分重视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创新平台。
基于“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综合实训课程教学探索作者:王江南谢海英来源:《中国校外教育·综合(上旬)》2014年第14期摘要:以“任务驱动、项目导向”为新思路,对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综合实训课程进行课程设计,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师资队伍水平。
关键词:医学检验技术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高职教育是能力本位取向的教育类型,且医学检验技术是一个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其目标是培养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
因此,在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课程建设过程中应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才能使学生毕业后与行业需求有效对接,提升其就业竞争力。
本文以宜春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对基于“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综合实训课程教学进行探索。
1传统专业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1课程内容缺乏综合性、针对性,实用性不强在传统的实训教学过程中,专业课程之间独立设计实训内容,实训教学多在分割状态下进行,没有体现课程之间的联系,这不利于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整个工作流程,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导致了理论与实践、教学与临床的脱节。
目前,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缺乏国家统一专业设置标准和相应医学检验职业资格标准,实训课程内容大多是依据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自行开发,很难契合职业岗位群的技术要求,甚至出现校内实训教学脱离职业岗位基本需求现象,严重影响人才培养质量。
1.2不利于打造“双师型”的教师队伍传统的专业实训教学为单一课程训练,带教老师主攻某一课程,要全面地从整个专业及岗位的角度考虑问题并进行教学比较困难,不能很好地让学生理解该专业技能的实质,影响学生职业技能的提高,不利于打造一支既能讲授专业理论,又能全面指导学生临床实践的真正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因此,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尝试在学生实习前,将以往的单一科目实训课程改为“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专业综合实训课程,具体开展了以下工作。
浅谈任务驱动法与任务督学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任务驱动法和任务督学是一种教学方法,其将学生的学习任务作为主线,通过任务的设计和实施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动性。
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应用任务驱动法和任务督学,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任务驱动法的本质是将任务放在学习的核心位置,任务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驱动力。
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任务可以是实际的临床操作,也可以是问题解决和案例分析。
任务驱动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极参与。
这种方式能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任务驱动法的实施过程中,任务的设置需要具备一定的挑战性和适应性。
对于护理学基础教学来说,可以通过设置不同难度和复杂度的任务,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水平,逐步提升任务的难度,促使学生不断进步。
任务的设计应该紧密结合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需求,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促使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任务督学是任务驱动法的延伸,主要通过教师对学生的学习任务进行监督和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
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任务督学可以通过教师与学生的面对面交流、讨论和解答问题,以及实践操作的指导和演示等形式来实施。
通过任务督学,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问题,指导学生的学习方向,提供及时的反馈和评价。
任务督学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有效地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任务督学能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满足学生个体差异的需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同时,任务督学还能培养学生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沟通能力,为将来成为合格的护理人员打下良好的基础。
总之,任务驱动法和任务督学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方法,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任务驱动项目化教学在医学专科教育中的应用价值分析目的:分析探讨任务驱动项目化教学在医学专科教育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我校厚博学院2013级高职专科临床专业6个教学班324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以1至3班为对照组(159名),4至6班为实验组(165名)。
在教学大纲相同的情况下,予以对照组同学常规教学方案,实验组则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化教学。
一学期结束后,对教学结果进行验收,比较两组学生的学期成绩,并分析探讨。
结果:一学期的教学任务结束后,实验组学生的实践平均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对专科医学生予以任务驱动项目化教学,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使学生切实理解掌握知识,得到学生的广泛好评,建议在教学中推广。
标签:任务驱动项目化教学;医学专科教育;应用价值当今医疗系统发展的人才需求是培养出基础知识扎实、动手实践能力强、肯吃苦、踏实肯干、不好高骛远的人才,所以,临床专业的高职专科教育已变得举足轻重[1]。
医学专科学习可谓是时间紧,任务重,学生要在三年时间内掌握临床基础知识理论,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接触临床病患及实践的机会就会变少,这样不但会影响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也难于将理论与实践相联系,导致不能满足工作基本需求,还会影响医者的职业素养[2]。
针对这一难题,我们以2013级高职专科临床专业的324名学生最为研究对象,特研究了探讨任务驱动项目化教学在医学专科教育中的应用价值,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我校厚博学院2013级高职专科临床专业6个教学班324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以1-3学生为对照组(159名),4-6班学生为实验组(165名)。
其中对照组中男生77名,女生82名,基础各学科平均成绩为(73.6±8.94)分;实验组中包括男生80名,女生85名,基础各学科平均成绩为(76.1±5.52)分。
所有学生均为国家统一招生对象,故,两组学生在性别、年龄、学习成绩上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项目导向式教学和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对比分析
王传林;吴鸣
【期刊名称】《林区教学》
【年(卷),期】2024()2
【摘要】项目导向式教学和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发源于欧美国家,已越来越多被应用到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相关教学实践证明这两种教学方法能有效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阐述项目导向式教学和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的背景、特点、主要内容和实施路径,并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效果评估等方面比较和分析两种教学方法的异同点,从而为应用这两种教学模式提供清晰、具体的指导过程和实施路径。
【总页数】4页(P58-61)
【作者】王传林;吴鸣
【作者单位】汕头大学工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2.4
【相关文献】
1.基于项目的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在LINUX教学中的应用
2.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在模具教学中的应用创新
3.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在模具教学中的应用创新
4.基于项目分解的任务驱动式“C#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方法探析
5.基于项目分解的任务驱动式“C#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方法探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