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差闭合差计算原理及公式名师优质资料
- 格式:doc
- 大小:85.50 KB
- 文档页数:4
建筑工程测量中高差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欧阳家百(2021.03.07)摘要:在高程控制测量中,可以通过计算高差闭合差来检核观测成果的质量。
而高差闭合差这一概念,在建筑工程测量的实际应用中容易混淆。
文章从高差闭合差计算、调整和高程计算三个方面入手, 给出了对高差闭合差理解的思路,以及在控制测量中高差闭合差平差的新方法。
经实践验证,有益于工作效率的提高。
关键词:水准测量;高差闭合差;平差0 前言在建筑工程测量中,当待测点距已知点较远时,必须进行高程控制测量。
高程测量的方法有多种,其中水准测量是精确测量地面点高程的主要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应用十分广泛。
沿线布设临时水准点,从已知点出发,沿闭合路线、附合路线、支路线等三种路线进行水准测量,三种水准路线的区别见表1。
由于支水准路线缺乏检核条件,规定在支水准路线中必须进行往返测量。
这样,在三种水准路线中,终点都是已知点。
表1 水准路线的区别水准路线起点终点起点与终点的位置备注闭合水准路线BM1 BM1 相同环线附合水准路线BM1 BM2 不相同支水准路线BM1 BM1 相同沿原路线返回。
如:BM1→1→2→3→4→3→2→1→BM1由于仪器(工具)误差、观测误差、外界条件的影响等测量误差的存在,在水准测量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测量误差。
当待测点距已知点较远时,经过多测站的观测后,在待测点上必然积累了一定的误差,这些误差的多少只有通过多余观测才可得知。
多余观测在这里体现为对终点进行观测。
用终点的实测高程与终点的理论高程去进行比较,从而得知产生了多少误差,这个误差就是高差闭合差。
对水准测量的成果进行检核,当测量误差在容许范围之内就必须对产生的测量误差,即高差闭合差进行调整,这就是控制测量中的平差。
1 高差闭合差的计算在相关书目 [1]中,高差闭合差可以定义为:在控制测量中,实测高差的总和与理论高差的总和之间的差值,表示为∑∑-=理测h h f h 。
在外业时,可用该公式检验外业的质量,判断是否结束外业。
建筑工程测量中高差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摘要:在高程控制测量中,可以通过计算高差闭合差来检核观测成果的质量。
而高差闭合差这一概念 ,在建筑工程测量的实际应用中容易混淆。
文章从高差闭合差计算、调整和高程计算三个方面入手 , 给出了对高差闭合差理解的思路,以及在控制测量中高差闭合差平差的新方法。
经实践验证,有益于工作效率的提高。
关键词:水准测量;高差闭合差;平差0前言在建筑工程测量中,当待测点距已知点较远时,必须进行高程控制测量。
高程测量的方法有多种,其中水准测量是精确测量地面点高程的主要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应用十分广泛。
沿线布设临时水准点,从已知点出发,沿闭合路线、附合路线、支路线等三种路线进行水准测量,三种水准路线的区别见表1。
由于支水准路线缺乏检核条件,规定在支水准路线中必须进行往返测量。
这样,在三种水准路线中,终点都是已知点。
表 1 水准路线的区别水准路线起点终点起点与终点的位置备注闭合水准路线BM1 BM1 相同环线附合水准路线BM1 BM2 不相同支水准路线BM1 BM1 相同沿原路线返回。
如:BM1→1→2→3→4→3→ 2→1→ BM1由于仪器(工具)误差、观测误差、外界条件的影响等测量误差的存在,在水准测量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测量误差。
当待测点距已知点较远时,经过多测站的观测后,在待测点上必然积累了一定的误差,这些误差的多少只有通过多余观测才可得知。
多余观测在这里体现为对终点进行观测。
用终点的实测高程与终点的理论高程去进行比较,从而得知产生了多少误差,这个误差就是高差闭合差。
对水准测量的成果进行检核,当测量误差在容许范围之内就必须对产生的测量误差,即高差闭合差进行调整,这就是控制测量中的平差。
1高差闭合差的计算在相关书目[1]中,高差闭合差可以定义为:在控制测量中,实测高差的总和与理论高差的总和之间的差值,表示为 f h h测h理。
在外业时,可用该公式检验外业的质量,判断是否结束外业。
三种水准路线计算高差闭合差所用的公式如下:闭合水准路线、支水准路线: f h a b ;附合水准路线: f h a b -(H终-H始)。
建筑工程测量中高差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0 前言在建筑工程测量中,当待测点距已知点较远时,必须进行高程控制测量。
高程测量的方法有多种,其中水准测量是精确测量地面点高程的主要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应用十分广泛。
沿线布设临时水准点,从已知点出发,沿闭合路线、附合路线、支路线等三种路线进行水准测量,三种水准路线的区别见表1。
由于支水准路线缺乏检核条件,规定在支水准路线中必须进行往返测量。
这样,在三种水准路线中,终点都是已知点。
表1 水准路线的区别水准路线 起点 终点 起点与终点的位置备注 闭合水准路线 BM1 BM1 相同 环线 附合水准路线 BM1 BM2 不相同支水准路线 BM1BM1相同沿原路线返回。
如:BM1→1→2→3→4→3→2→1→BM1由于仪器(工具)误差、观测误差、外界条件的影响等测量误差的存在,在水准测量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测量误差。
当待测点距已知点较远时,经过多测站的观测后,在待测点上必然积累了一定的误差,这些误差的多少只有通过多余观测才可得知。
多余观测在这里体现为对终点进行观测。
用终点的实测高程与终点的理论高程去进行比较,从而得知产生了多少误差,这个误差就是高差闭合差。
对水准测量的成果进行检核,当测量误差在容许范围之内就必须对产生的测量误差,即高差闭合差进行调整,这就是控制测量中的平差。
1 高差闭合差的计算在相关书目 [1]中,高差闭合差可以定义为:在控制测量中,实测高差的总和与理论高差的总和之间的差值,表示为∑∑-=理测h hf h 。
在外业时,可用该公式检验外业的质量,判断是否结束外业。
三种水准路线计算高差闭合差所用的公式如下:闭合水准路线、支水准路线:∑∑-=b a f h ;附合水准路线:∑∑-=b a f h -(H终-H 始)。
以上公式比较抽象,若使高差闭合差这一概念具体化,必须从高差的概念入手,对公式进一步推导:()()终理终测始终理始终测理测H H H H H H h h f h -=---=-=∑∑从公式可以看出,高差闭合差就是终点的实测高程与终点的理论高程的差值。
高差闭合差计算原理及公式建筑工程测量中高差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摘要:在高程控制测量中,可以通过计算高差闭合差来检核观测成果的质量。
而高差闭合差这一概念,在建筑工程测量的实际应用中容易混淆。
文章从高差闭合差计算、调整和高程计算三个方面入手, 给出了对高差闭合差理解的思路,以及在控制测量中高差闭合差平差的新方法。
经实践验证,有益于工作效率的提高。
关键词:水准测量;高差闭合差;平差0 前言在建筑工程测量中,当待测点距已知点较远时,必须进行高程控制测量。
高程测量的方法有多种,其中水准测量是精确测量地面点高程的主要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应用十分广泛。
沿线布设临时水准点,从已知点出发,沿闭合路线、附合路线、支路线等三种路线进行水准测量,三种水准路线的区别见表1。
由于支水准路线缺乏检核条件,规定在支水准路线中必须进行往返测量。
这样,在三种水准路线中,终点都是已知点。
表1 水准路线的区别水准路线起点终点起点与终点的位置备注闭合水准路线BM1 BM1 相同环线附合水准路线BM1 BM2 不相同支水准路线BM1 BM1 相同沿原路线返回。
如:BM1→1→2→3→4→3→2→1→B M1由于仪器(工具)误差、观测误差、外界条件的影响等测量误差的存在,在水准测量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测量误差。
当待测点距已知点较远时,经过多测站的观测后,在待测点上必然积累了一定的误差,这些误差的多少只有通过多余观测才可得知。
多余观测在这里体现为对终点进行观测。
用终点的实测高程与终点的理论高程去进行比较,从而得知产生了多少误差,这个误差就是高差闭合差。
对水准测量的成果进行检核,当测量误差在容许范围之内就必须对产生的测量误差,即高差闭合差进行调整,这就是控制测量中的平差。
1 高差闭合差的计算在相关书目 [1]中,高差闭合差可以定义为:在控制测量中,实测高差的总和与理论高差的总和之间的差值,表示为∑∑-=理测h h f h 。
在外业时,可用该公式检验外业的质量,判断是否结束外业。
高差闭合差计算高差闭合差是指在进行测量时,通过测量不同位置的高程值,求得的高差之间的差值。
它是一种常用的测量方法,广泛应用于工程测量、地理测量、建筑测量等领域。
本文将围绕高差闭合差这一主题展开,介绍其基本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和注意事项。
一、高差闭合差的基本概念高差闭合差是指在进行高程测量时,通过测量不同位置的高程值,求得的高差之间的差值。
它是衡量测量精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高差闭合差的大小与测量的精度直接相关,闭合差越小,测量的精度越高。
二、高差闭合差的计算方法高差闭合差的计算方法主要有两种:直接法和间接法。
1. 直接法:直接法是指通过测量不同位置的高程值,然后逐个相减,求得高差之间的差值。
具体计算步骤如下:a. 首先,测量不同位置的高程值,并记录下来;b. 然后,逐个相减,求得高差之间的差值;c. 最后,将所有高差的差值累加,得到闭合差的数值。
2. 间接法:间接法是指通过测量闭合路线上的各个点之间的高差,然后利用数学公式计算闭合差的数值。
具体计算步骤如下:a. 首先,测量闭合路线上各个点之间的高差,并记录下来;b. 然后,利用闭合差公式计算闭合差的数值;c. 最后,比较计算结果与实测值的差异,评估测量的精度。
三、高差闭合差的意义和应用高差闭合差是评估测量精度的重要指标,具有以下意义和应用:1. 评估测量精度:通过计算高差闭合差,可以评估测量结果的精度和准确性,判断测量是否合格。
2. 检查测量误差:通过比较计算结果与实测值的差异,可以检查出测量中存在的误差,并进行相应的修正。
3. 提高测量精度:通过分析高差闭合差的大小和分布规律,可以找出测量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一步提高测量的精度。
4. 保证工程质量:在工程测量中,高差闭合差的大小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的控制,通过合理设置测量控制点,控制闭合差的大小,可以保证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5. 辅助数据处理:在地理测绘和地质勘探中,高差闭合差的计算结果可以作为数据处理的参考,用于生成地形图、地质剖面图等。
建筑工程测量中高差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摘要:在高程控制测量中,可以通过计算高差闭合差来检核观测成果的质量。
而高差闭合差这一概念,在建筑工程测量的实际应用中容易混淆。
文章从高差闭合差计算、调整和高程计算三个方面入手, 给出了对高差闭合差理解的思路,以及在控制测量中高差闭合差平差的新方法。
经实践验证,有益于工作效率的提高。
关键词:水准测量;高差闭合差;平差0 前言在建筑工程测量中,当待测点距已知点较远时,必须进行高程控制测量。
高程测量的方法有多种,其中水准测量是精确测量地面点高程的主要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应用十分广泛。
沿线布设临时水准点,从已知点出发,沿闭合路线、附合路线、支路线等三种路线进行水准测量,三种水准路线的区别见表1。
由于支水准路线缺乏检核条件,规定在支水准路线中必须进行往返测量。
这样,在三种水准路线中,终点都是已知点。
表1 水准路线的区别备注水准路线起点终点起点与终点的位置闭合水准路线BM1 BM1 相同环线附合水准路线BM1 BM2 不相同支水准路线BM1 BM1 相同沿原路线返回。
如:BM1→1→2→3→4→3→2→1→BM1 由于仪器(工具)误差、观测误差、外界条件的影响等测量误差的存在,在水准测量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测量误差。
当待测点距已知点较远时,经过多测站的观测后,在待测点上必然积累了一定的误差,这些误差的多少只有通过多余观测才可得知。
多余观测在这里体现为对终点进行观测。
用终点的实测高程与终点的理论高程去进行比较,从而得知产生了多少误差,这个误差就是高差闭合差。
对水准测量的成果进行检核,当测量误差在容许范围之内就必须对产生的测量误差,即高差闭合差进行调整,这就是控制测量中的平差。
1 高差闭合差的计算在相关书目 [1]中,高差闭合差可以定义为:在控制测量中,实测高差的总和与理论高差的总和之间的差值,表示为∑∑-=理测h h f h 。
在外业时,可用该公式检验外业的质量,判断是否结束外业。
实测闭合差计算公式
如果是计算闭合导线,则理论高差为0,高差闭合差为(实测高差=水准线路累计高差之和)。
1、如果是符合水准线路,高差闭合差为(实测高差=水准线路累计高差之和)与(理论高差=起点终点高差之差)的差值。
2、先计算整个线路的高差代数和,闭合差计算公式为:fh=Σh–(H终–H始)。
3、由于水准测量中仪器误差、观测误差以及外界的影响,使水准测量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误差,高差闭合差就是水准测量观测误差中各误差影响的综合反映。
4、《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要求的允许闭合差为:
平坦地区,±4√L毫米(L是往返测量、附合或环线的水准测量路线长度,单位为“千米”)(2)山区,±12√n毫米(n为测站数)。
5、平差公式=(闭合差/线路总长)*距离介绍:一、水准测量:水准测量是利用一条水平视线,并借助水准尺,来测定地面两点间的高差,这样就可由已知点的高程推算出未知点的高程。
导线全长闭合差计算公式
高差闭合差可以定义为:在控制测量中,实测高差的总和与理论高差的总和之间的差值,表示为:fh=∑h测-∑h理。
在外业时,可用该公式检验外业的质量,判断是否结束外业。
三种水准路线计算高差闭合差所用的公式如下:
滑动水准路线、支水准路线:fh=∑a-∑b。
附合水准路线:fh=∑a-∑b-(h始-h终)。
以上公式比较抽象化,若并使高差滑动高这一概念抽象化,必须从高差的概念抓起,对公式进一步推论:
fh=∑h测-∑h理=(h终测-h始)-(h终理-h始)=h终测-h终理。
从公式可以窥见,高差滑动高就是终点的量测高程与终点的理论高程的差值。
在高差闭合差的计算中:计算的高差闭合差要和容许值相比,若超出容许范围,则应返工重新测量每个测站的高差,在不超出容许值的情况下才可进行下一步骤—闭合差的调整。
如:fh=-10mm小于fh容=8.26mm。
在滑动高的调整中:推论最后一个废止数与否与排序的高差滑动高大小成正比、符号恰好相反,否则不容许展开废止后的高程排序。
例如:最后一个废止数0.m,与高差滑动差fh=-0.m大小成正比、符号恰好相反。
在高程的计算中:判断改正后的终点高程是否等于理论值。
如:改正后的终点高程为.m,它等于终点6号点的已知高程. m,从而判断平差结果正确。
支水准路线高差闭合差计算公式
将实际路线分割成具有明确起点和终点的各段路线,每段路线称为一个闭合环,用于计算其高差闭合差。
高差闭合差计算公式为:ΔH=Σh-ΣH,其中ΔH为水准环
的高差闭合差,Σh为各段路线的观测高差和,ΣH为各段路线起点至终点的已知高差和。
此公式用于检验测量过程中的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其计算的闭合差应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当其值超出允许限度时,需要对测量数据进行重新审核,查找可能的错误源。
支水准路线高差闭合差的计算公式实际上描述的是水准测量工作的精度要求。
与其他科学实验工作一样,水准测量也存在误差,误差的大小直接影响测量结果的精度。
采用支水准路线高差闭合差计算公式进行数据处理,不仅可以定量地了解水准测量的精度,还能从中找出可能的误差源,对大型工程测量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进行支水准路线高差闭合差的计算时,需要关注的是计算过程中的单位处理和数据准确性,确保在数据处理过程中不出现误差,否则将影响最终计算结果。
通过使用支水准路线高差闭合差计算公式,可以方便有效地对各个测量点进行精确地高差计算和调整,对保障测量工作的精确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作用。
水准测量高差闭合差计算公式在水准测量中,高差闭合差是评价测量精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高差闭合差是指在一个封闭的水准回路中,从起点返回起点所测得的高差之和与理论值之间的差异。
闭合差越小,说明测量的精度越高。
高差闭合差计算公式如下:闭合差= ∑(测得高差) - ∑(理论高差)其中,∑(测得高差)表示从起点返回起点所测得的高差之和,∑(理论高差)表示理论上回路中的高差之和。
在实际测量中,我们通常先测量出一系列高差,然后计算高差闭合差。
具体的计算步骤如下:1. 将测得的高差按照顺序进行累加,得到∑(测得高差);2. 计算理论上回路中的高差之和,得到∑(理论高差);3. 将∑(测得高差)减去∑(理论高差),得到闭合差的数值。
通过计算得到的闭合差数值,可以评估水准测量的精度。
如果闭合差较小,则说明测量结果较为可靠;反之,如果闭合差较大,则说明测量结果存在一定的误差。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还需要考虑闭合差的容许值。
闭合差的容许值是根据实际情况和测量要求确定的,通常是根据测量精度要求和仪器精度来确定的。
如果计算得到的闭合差小于容许值,则说明测量结果符合要求;反之,则需要重新进行测量或者采取纠正措施。
除了计算闭合差之外,还可以通过观察闭合差的正负来判断是否存在系统性误差。
如果闭合差为正,说明测量结果普遍偏高;如果闭合差为负,说明测量结果普遍偏低。
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对测量设备或者测量方法进行调整,以减小系统性误差。
水准测量中的高差闭合差计算公式是评价测量精度的重要工具。
通过计算闭合差,可以评估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并判断是否存在系统性误差。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测量要求和仪器精度确定闭合差的容许值,并根据计算结果进行相应的纠正措施。
通过合理使用高差闭合差计算公式,可以提高水准测量的精度和可靠性。
《2.5高差闭合差的分配》一、水准测量的成果处理
高差闭合差的分配
教授
一、水准测量的成果处理
二、例题
三、图根水准测量的成果处理老师
四、Excel计算方法
五、闭合水准路线水准测量内业计算表
一、水准测量的成果处理
根据已知水准点高程,水准路线高差观测值,分配高差闭合差,算出未知点的高程。
附合水准路线高差闭合差:f h =Σh i -(H 终-H 起)
闭合水准路线高差闭合差:f h =Σh i -0=Σh i
支水准路线高差闭合差:f h =Σh 往+Σh 返
图根水准高差闭合差允许值 f h 允
f h ≤ f h 允时,可以分配高差闭合差
原则:将f h 反号,根据路线长L i 或测站数n i 按比例分配高差。
改正数 V i 公式:
)(h i
i i f n n V -?∑=;)(h i i i f L L V -?∑=
二、例题
为求待定点1、2、3点的高程,按图根水准测量的要求,在BM-A 和BM-B 间施测了一条附合水准路线。
计算高差闭合差f h ≤限差f h允
f h=Σh i-(H B-H A) =4.330-(49.579-45.286)=37mm
f h< f h允,可分配闭合差。
三、图根水准测量的成果处理
四、Excel计算方法
五、闭合水准路线水准测量内业计算表。
高差闭合差计算原理及公式高差闭合差是在测量和勘测工作中常用的一个概念,用于衡量测量过程中的误差和准确度。
本文将介绍高差闭合差的计算原理及相关公式。
高差闭合差的定义在勘测和测量中,将某一闭合回路中的所有高差观测值进行求和,并与理论值进行比较,得到的差值即为高差闭合差。
这个值可以用来评估测量过程中的误差和相对精度。
高差闭合差的计算原理高差闭合差的计算原理基于以下两个基本假设:1.所有的测量误差是随机分布的,即没有系统性的偏差。
2.测量中的误差是可加的,即误差会累积。
根据这两个假设,我们可以将一个闭合回路中的所有高差观测值进行求和,得到闭合差。
如果测量误差是随机分布的且可加的,那么闭合差就会接近于零。
如果闭合差较大,则说明存在较大的测量误差或不确定性。
高差闭合差的计算公式高差闭合差的计算公式根据测量方法和测量仪器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高差闭合差计算公式。
1. 单程高差闭合差在单程测量中,测量者从起点测量到终点,不返回起点。
单程高差闭合差的计算公式如下:闭合差 = 高差观测值 - 高差理论值2. 往返高差闭合差在往返测量中,测量者从起点测量到终点,并返回起点。
往返高差闭合差的计算公式如下:闭合差 = 高差观测值1 + 高差观测值2 - 高差理论值3. 密切高差闭合差在密切测量中,测量者在闭合回路的每个观测点上进行高差测量。
密切高差闭合差的计算公式如下:闭合差= ∑ (高差观测值) - 高差理论值4. 其他高差闭合差计算公式除了以上常见的计算公式外,还有一些其他的高差闭合差计算公式,如误差传递法、差值平差法等。
这些方法根据实际测量情况和需求选择使用。
总结高差闭合差是测量和勘测工作中常用的一个概念,用于评估测量结果的准确度和误差。
本文介绍了高差闭合差的计算原理和常见的计算公式。
在实际应用中,根据测量方法和仪器的不同,选择合适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可以提高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注意: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计算方法和公式应根据实际情况和相关领域的标准进行调整和应用。
建筑工程测量中高差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欧阳引擎(2021.01.01)摘要:在高程控制测量中,可以通过计算高差闭合差来检核观测成果的质量。
而高差闭合差这一概念,在建筑工程测量的实际应用中容易混淆。
文章从高差闭合差计算、调整和高程计算三个方面入手, 给出了对高差闭合差理解的思路,以及在控制测量中高差闭合差平差的新方法。
经实践验证,有益于工作效率的提高。
关键词:水准测量;高差闭合差;平差0 前言在建筑工程测量中,当待测点距已知点较远时,必须进行高程控制测量。
高程测量的方法有多种,其中水准测量是精确测量地面点高程的主要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应用十分广泛。
沿线布设临时水准点,从已知点出发,沿闭合路线、附合路线、支路线等三种路线进行水准测量,三种水准路线的区别见表1。
由于支水准路线缺乏检核条件,规定在支水准路线中必须进行往返测量。
这样,在三种水准路线中,终点都是已知点。
表1 水准路线的区别水准路线起点终点起点与终点的位置备注闭合水准路线BM1 BM1 相同环线附合水准路线BM1 BM2 不相同支水准路线BM1 BM1 相同沿原路线返回。
如:BM1→1→2→3→4→3→2→1→BM1由于仪器(工具)误差、观测误差、外界条件的影响等测量误差的存在,在水准测量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测量误差。
当待测点距已知点较远时,经过多测站的观测后,在待测点上必然积累了一定的误差,这些误差的多少只有通过多余观测才可得知。
多余观测在这里体现为对终点进行观测。
用终点的实测高程与终点的理论高程去进行比较,从而得知产生了多少误差,这个误差就是高差闭合差。
对水准测量的成果进行检核,当测量误差在容许范围之内就必须对产生的测量误差,即高差闭合差进行调整,这就是控制测量中的平差。
1 高差闭合差的计算在相关书目 [1]中,高差闭合差可以定义为:在控制测量中,实测高差的总和与理论高差的总和之间的差值,表示为∑∑-=理测h h f h 。
在外业时,可用该公式检验外业的质量,判断是否结束外业。
建筑工程测量中高差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摘要:在高程控制测量中,可以通过计算高差闭合差来检核观测成果的质量。
而高差闭合差这一概念,在建筑工程测量的实际应用中容易混淆。
文章从高差闭合差计算、调整和高程计算三个方面入手, 给出了对高差闭合差理解的思路,以及在控制测量中高差闭合差平差的新方法。
经实践验证,有益于工作效率的提高。
关键词:水准测量;高差闭合差;平差0 前言在建筑工程测量中,当待测点距已知点较远时,必须进行高程控制测量。
高程测量的方法有多种,其中水准测量是精确测量地面点高程的主要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应用十分广泛。
沿线布设临时水准点,从已知点出发,沿闭合路线、附合路线、支路线等三种路线进行水准测量,三种水准路线的区别见表1。
由于支水准路线缺乏检核条件,规定在支水准路线中必须进行往返测量。
这样,在三种水准路线中,终点都是已知点。
表1 水准路线的区别水准路线起点终点起点与终点的位置备注闭合水准路线BM1 BM1 相同环线附合水准路线BM1 BM2 不相同支水准路线BM1 BM1 相同沿原路线返回。
如:BM1→1→2→3→4→3→2→1→BM1由于仪器(工具)误差、观测误差、外界条件的影响等测量误差的存在,在水准测量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测量误差。
当待测点距已知点较远时,经过多测站的观测后,在待测点上必然积累了一定的误差,这些误差的多少只有通过多余观测才可得知。
多余观测在这里体现为对终点进行观测。
用终点的实测高程与终点的理论高程去进行比较,从而得知产生了多少误差,这个误差就是高差闭合差。
对水准测量的成果进行检核,当测量误差在容许范围之内就必须对产生的测量误差,即高差闭合差进行调整,这就是控制测量中的平差。
1 高差闭合差的计算在相关书目 [1]中,高差闭合差可以定义为:在控制测量中,实测高差的总和与理论高差的总和之间的差值,表示为∑∑-=理测h h f h 。
在外业时,可用该公式检验外业的质量,判断是否结束外业。
水准路线高差闭合差计算公式水准路线的高差闭合差是水准测量中评估测量精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它反映了水准路线上的高差测量值之间的相对准确性和一致性。
在水准测量中,我们通常选择一条水准线作为基准线,在测量过程中依次测量每个控制点的高差,最后回到基准点,这样形成了一条闭合的回路。
这个回路的起点和终点的高程差,就是闭合差。
计算水准路线的高差闭合差的公式如下:
闭合差=Σ(实测高差-理论高差)
其中,Σ表示求和,实测高差是测量过程中测得的高程差,理论高差是根据控制点的高程值计算出来的预期高程差。
需要注意的是,实测高差和理论高差都是有正负号的。
如果实测高差大于理论高差,表示闭合差是正值,说明高差测量结果整体偏高;如果实测高差小于理论高差,表示闭合差是负值,说明高差测量结果整体偏低。
水准路线的高差闭合差评价了水准测量的精度和可靠性。
闭合差越小,说明测量结果越准确、一致,测量精度越高。
而闭合差越大,则意味着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越低。
在实际工程中,计算出水准路线的高差闭合差后,我们可以根据闭合差的大小来评估测量的精度和合格性。
通常情况下,闭合差应该
在规定的限差范围内,如果闭合差超出规定范围,需要进行检查和修正以提高测量精度。
此外,水准路线的高差闭合差还可以用来发现测量误差和异常数据。
如果闭合差过大,可能意味着测量过程中存在误差,或者某些控制点的高程值有误,需要重新检查和校正测量结果,保证测量的准确性。
综上所述,水准路线的高差闭合差是水准测量中一个重要的评估指标,具有指导意义。
通过计算闭合差,我们可以评估水准测量的精度和可靠性,及时发现和修正测量误差,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1. 何为水准测量的高差闭合差?如何计算水准测量的容许高差闭合差? 水准测量的高差闭合差:各测段高差代数∑
测量
h 和与理论值∑理论h 的差值; 计算水准测量的容许高差闭合差:
图根水准测量
平地:40±L ⨯; 山地:n ⨯±12.
四等水准测量:
平地:20±L ⨯; 山地:n ⨯±6.
2. 设A 为后视点,B 为前视点,A 点的高程为126.016m 。
读得后视读数为
1.123m ,前视读数为1.428m ,问A ,B 两点间的高差是多少?B 点比A 点高还是低?B 点高程是多少?
A ,
B 两点间的高差是:h AB =H H A B - =1.123-1.428=-0.305m;
B 点比A 点低;
B 点高程是:HB=HA+hAB=126.016-0.305=125.711m.
3、 什么是水准点?什么是转点?在水准测量中转点的作用是什么? 水准点:通过水准测量方法获得某高程的高程控制点(代号为BM );
转点;一知点和未知点通视的情况下,找第三点来测出第三点的高程后再测之前不能通视的点;
在水准测量中转点的作用是:避免在水准测量的过程中要测量的点的距离较远或者高差较大,而且在仅仅安置一次水准仪是不能测的他们的高差的,设置转点作为临时的立尺点来传递高
4.完成下表中高程数据计算:已知:BM.A的高程为23.705m,BM.B的高程为26.463m,其余数据见下图,计算各点的高程。
容许闭合差按等外水准的精度要求计算。
建筑工程测量中高差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摘要:在高程控制测量中,可以通过计算高差闭合差来检核观测成果的质量。
而高差闭合差这一概念,在建筑工程测量的实际应用中容易混淆。
文章从高差闭合差计算、调整和高程计算三个方面入手, 给出了对高差闭合差理解的思路,以及在控制测量中高差闭合差平差的新方法。
经实践验证,有益于工作效率的提高。
关键词:水准测量;高差闭合差;平差0 前言在建筑工程测量中,当待测点距已知点较远时,必须进行高程控制测量。
高程测量的方法有多种,其中水准测量是精确测量地面点高程的主要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应用十分广泛。
沿线布设临时水准点,从已知点出发,沿闭合路线、附合路线、支路线等三种路线进行水准测量,三种水准路线的区别见表1。
由于支水准路线缺乏检核条件,规定在支水准路线中必须进行往返测量。
这样,在三种水准路线中,终点都是已知点。
表1 水准路线的区别水准路线起点终点起点与终点的位置备注闭合水准路线BM1 BM1 相同环线附合水准路线BM1 BM2 不相同支水准路线BM1 BM1 相同沿原路线返回。
如:BM1→1→2→3→4→3→2→1→BM1由于仪器(工具)误差、观测误差、外界条件的影响等测量误差的存在,在水准测量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测量误差。
当待测点距已知点较远时,经过多测站的观测后,在待测点上必然积累了一定的误差,这些误差的多少只有通过多余观测才可得知。
多余观测在这里体现为对终点进行观测。
用终点的实测高程与终点的理论高程去进行比较,从而得知产生了多少误差,这个误差就是高差闭合差。
对水准测量的成果进行检核,当测量误差在容许范围之内就必须对产生的测量误差,即高差闭合差进行调整,这就是控制测量中的平差。
1 高差闭合差的计算在相关书目 [1]中,高差闭合差可以定义为:在控制测量中,实测高差的总和与理论高差的总和之间的差值,表示为∑∑-=理测h h f h 。
在外业时,可用该公式检验外业的质量,判断是否结束外业。
怎样调整高差闭合差怎样调整高差闭合差高差闭合差的调整是工程测量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旨在通过一系列计算和调整步骤,提高测量精度,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调整高差闭合差,包括计算高差闭合差、判断是否需要调整、分配改正数、计算改正后高差以及计算待定点高程等关键步骤。
一、计算高差闭合差高差闭合差是指实测高差总和与理论高差总和之间的差值。
在测量过程中,由于仪器误差、观测误差以及外界条件的影响,实测高差与理论高差之间往往存在一定的差异。
因此,首先需要计算高差闭合差,以评估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计算公式为:高差闭合差= 实测高差总和- 理论高差总和。
实测高差总和是通过测量得到的各测段高差之和,而理论高差总和则是根据已知点高程和测量路线计算得出的高差之和。
通过比较这两个值,可以得出高差闭合差。
高差闭合差的计算不仅是为了发现测量中的误差,还可以帮助我们识别测量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和改进。
二、判断是否需要调整及计算允许误差在得到高差闭合差后,需要判断其是否在允许范围内。
如果高差闭合差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允许误差,则可以进行调整;如果大于允许误差,则需要重新测量。
允许误差的计算公式有两种,一种是基于测站数n的公式:fh容= 12√n,另一种是基于测线总长度L(单位为km)的公式:fh容= 40√L。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测量条件和要求选择合适的公式进行计算。
如果高差闭合差的绝对值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则可以继续进行下一步的调整工作;否则,需要重新进行外业测量,以提高测量精度。
判断是否需要调整是确保测量结果准确性的关键步骤,只有在误差在可接受范围内时,才能进行后续的调整和计算。
三、分配改正数并计算改正后高差在确认高差闭合差在允许范围内后,需要将高差闭合差以相反符号分配到各测段的高差值上。
分配的原则是按测站数或距离成正比进行分配。
改正数的计算公式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基于测段距离的公式:vi = -(fh ×li) / L,另一种是基于测站数的公式:vi = -(fh ×ni) / n。
建筑工程测量中高差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摘 要:在高程控制测量中,可以通过计算高差闭合差来检核观测成果的质量。
而高差闭合差这一概念,在建筑工程测量的实际应用中容易混淆。
文章从高差闭合差计算、调整和高程计算三个方面入手, 给出了对高差闭合差理解的思路,以及在控制测量中高差闭合差平差的新方法。
经实践验证,有益于工作效率的提高。
关键词:水准测量;高差闭合差;平差 0 前言在建筑工程测量中,当待测点距已知点较远时,必须进行高程控制测量。
高程测量的方法有多种,其中水准测量是精确测量地面点高程的主要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应用十分广泛。
沿线布设临时水准点,从已知点出发,沿闭合路线、附合路线、支路线等三种路线进行水准测量,三种水准路线的区别见表1。
由于支水准路线缺乏检核条件,规定在支水准路线中必须进行往返测量。
这样,在三种水准路线中,终点都是已知点。
表1 水准路线的区别水准路线 起点 终点 起点与终点的位置备注 闭合水准路线 BM1 BM1 相同 环线 附合水准路线 BM1 BM2 不相同支水准路线 BM1BM1相同沿原路线返回。
如:BM1→1→2→3→4→3→2→1→BM1由于仪器(工具)误差、观测误差、外界条件的影响等测量误差的存在,在水准测量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测量误差。
当待测点距已知点较远时,经过多测站的观测后,在待测点上必然积累了一定的误差,这些误差的多少只有通过多余观测才可得知。
多余观测在这里体现为对终点进行观测。
用终点的实测高程与终点的理论高程去进行比较,从而得知产生了多少误差,这个误差就是高差闭合差。
对水准测量的成果进行检核,当测量误差在容许范围之内就必须对产生的测量误差,即高差闭合差进行调整,这就是控制测量中的平差。
1 高差闭合差的计算在相关书目 [1]中,高差闭合差可以定义为:在控制测量中,实测高差的总和与理论高差的总和之间的差值,表示为∑∑-=理测h hf h 。
在外业时,可用该公式检验外业的质量,判断是否结束外业。
三种水准路线计算高差闭合差所用的公式如下:闭合水准路线、支水准路线:∑∑-=b a f h ;附合水准路线:∑∑-=b a f h -(H终-H 始)。
以上公式比较抽象,若使高差闭合差这一概念具体化,必须从高差的概念入手,对公式进一步推导:()()终理终测始终理始终测理测H H H H H H h h f h -=---=-=∑∑从公式可以看出,高差闭合差就是终点的实测高程与终点的理论高程的差值。
下面以一组数据为例结合公式进行验证,计算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水准测量记录注:1、从备注一栏可知,这是一条附合水准路线; 2、测站数等于后视读数的个数,即5个测站;3、高程可用读数的总和、高差法、视线高法、Excel 等多种方法求得,本例采用高差法求得各测点高程。
从表中可以看出终点6号点的实测高程是1520.828m ,而6号点的理论高程是1520.838m ,用公式可直接计算高差闭合差,即:mm m H H f h 10010.0838.1520828.1520-=-=-=-=终理终测用书中的公式计算高差闭合差:∑∑-=b a f h -(H 终-H 始)=(7.513-6.685)-(1520.838--1520.000)=0.828-0.838=-0.010m两种方法计算的高差闭合差相等。
等外水准测量的高差闭合差容许值为:mm n f h 8.2651212±≈±=±=容 可见测量误差在容许范围之内,可以进行闭合差调整。
2 高差闭合差的调整经过了5个测站的观测,在终点上积累了-10mm 的误差,在同条件观测下,可认为每个测站产生误差的机会均等,那么这-10mm 的误差可以平均分摊到每个测站之中,即每个测站在高差测量上产生了-0.002mm 的误差,那么在平差时可认为每个测站上的平均改正数为 m n f h 002.05010.0=--=-。
在这里值得注意的是:计算出的平均改正数假如不能除尽,应将所得结果存贮到计算器中,不得进行四舍五入。
在教材[2]及相关的书目[3]中,对高差闭合差的调整只限于对高差的调整,在实际工作中可以在每个测站的待测点上直接调差。
二者的对比如表3所示。
表3 调差对比从表3中可以看出,对于每个测站进行高差的调整,最终还是体现在每个测站的待测点高程上。
既然我们认为每个测站产生误差的机会均等,每个测站的平均改正数为-0.002mm ,那么,在第一个测站累积了一次平均误差,平差时在第一个测站的待测点上就调整一个平均改正数;在第二个测站累积了两次平均误差,平差时在第二个测站的待测点上就调整两个平均改正数,依此类推,在第五个测站累积了五次平均误差,平差时在终点上就调整五个平均改正数。
因此,在高差闭合差调整时可直接调整每个测站的待测点高程,且每个待测点上的改正数可依表中的数据遵循一个规律,即:待测点的高程改正数=平均改正数×测站号。
注:1、表中的实测高程采用视线高法求得;2、表中的改正数为累积改正数。
表4中改正数一栏的数据依此公式得出。
其中1号点是已知点不是待测点,所以对1号点的高程不能进行改正,因此在1号点的改正数一栏用 表示。
3 高程的计算按照以上思路对各测点的高程进行改正,改正数的计算按上式进行。
改正后高程=实测高程+改正数。
水准路线中各测点高程的计算方法如表4所示。
4 结束语4.1 在平差过程中体现了测量工作“步步检核”的基本原则。
在高差闭合差的计算中:计算的高差闭合差要和容许值相比,若超出容许范围,则应返工重新测量每个测站的高差,在不超出容许值的情况下才可进行下一步骤—闭合差的调整。
如:mm f h 10-=小于mm f h 8.26±=容。
在闭合差的调整中:判断最后一个改正数是否与计算的高差闭合差大小相等、符号相反,否则不允许进行改正后的高程计算。
如:最后一个改正数0.010m ,与高差闭合差m f h 010.0-=大小相等、符号相反。
在高程的计算中:判断改正后的终点高程是否等于理论值。
如:改正后的终点高程为1520.838m ,它等于终点6号点的已知高程1520.838 m ,从而判断平差结果正确。
4.2 应用新的平差方法可以使内业计算更加快捷。
在实际工作中,除专业测绘单位外,不可能使用昂贵的平差软件进行平差计算,而应用最广泛的是office 软件。
有效地利用office 软件,用它进行平差计算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如利用Excel 编辑公式和绝对引用的方法,可以对表4的相关内容进行计算。
如计算视线高程、实测高程、改正数、改正后的高程时可采用以上方法进行。
这样,既省略了内业计算中的计算检核这一步,又使整个平差过程简单化、快速化,且测站越多越能显出优势。
而相关书目中高差改正数一栏与其它栏存在错行现象,用Excel 计算相关内容是不可行的。
综上所述,利用测量学的原理,采用新的方法对高差闭合差进行平差计算,并将应用软件应用于建筑工程测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在实际工作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1] 李生平.建筑工程测量[M].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2] 合肥工业大学 重庆建筑工程学院 天津大学 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 清华大学合编.测量学[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 [3] 华南理工大学测量教研组.建筑工程测量[M].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1997.Th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measures the inside concerning high differ to shut tomatch the bad studyWU Di(Gansu Construction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Lanzhou 730050)Summary: In high distance control measure, can pass the calculation the high differing shut to match the bad coming to examining the quantity that prognosticate the result.But high differ to shut to match bad this read aloud all, confusing easily i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measure of actual application.Article from high differ to shut to match the bad calculation and adjust to compute three way of thinking for commencing, giving out to highly differing shutting matching differing comprehensions with the high distance, and in control diagraph high differ to shut to match bad even bad of new method.Through practice the verification, is beneficial to the exaltation of the work efficiency.。